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溶解》作业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溶解》作业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溶解》作业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溶解》作业

第二单元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判断题

1、在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盐、砂糖、沙子都能溶于水。()

3、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重新获得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4、任何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二、选择题

1、在过滤面粉与水的混合液体过程中,()的方法是错误的。

A、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要超过滤纸的边缘

B、往漏斗里倒液体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C、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下端的管口要尽量靠近烧杯的内壁

2、下列哪一种物体不会溶解于水()。A、食盐B、奶糖C、薯片

3、下列哪种物质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将其过滤出来的是()。

A、蔗糖

B、味精

C、面粉

4、将食盐放入水中,下面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会慢慢变咸

B、食盐颗粒逐渐变小

C、食盐颗粒会立即消失

三、填空题

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碰到)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沙不能溶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有沙颗粒沉淀

B、沙能被过滤出来

C、沙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2、高锰酸钾刚刚放入水中,()的地方高锰酸钾最多。A、透明B、深紫色C 淡紫色

3、把少量的()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还能看的颗粒。

A、沙

B、食盐

C、高锰酸钾

4、白糖溶解于水后,下列描述是正确的()。

A、能被过滤出来

B、不会在水底沉淀

C、在水中分布是不均匀的

6、一杯蔗糖水,被吸管插到不同的深处,分别吸一口,你的感觉会是()。

A、下部的较甜

B、各处一样甜C上部的较甜

6、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下列现象最能证明高锰酸钾溶解的是()。

A、液体变红C、高锰酸钾逐渐消失

B、高锰酸钾颗粒逐渐消失,并且静止后也不出现沉淀

二、判断题

1、利用高锰酸钾,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一杯盐水的各部分味道都是一样的。()

3、溶解都是无色透明的。()

4、溶液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5、高锰酸钾可以直接用手接取。()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8、食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那种物质放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A.醋 B.酒精 C.食用

2、酒精在水中溶解后,分布在水的() A.上部 B.下部 C.各个

地方

3、下列关于“把酒精倒入水中时的状态”说法正确的是()

A. 先沉到水底,然后部分开始扩散

B. 只在水面扩散

C.在水的中间部分就全部开始

扩散

4、下列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的是() A. 食用油 B.胶水 C.醋

二、判断题

1.所有的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2.胶水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会马上扩散,并均匀分散在水中。()

3.一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在任何物质中也不能溶解。()

4.食用油和水能互相溶解。()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选择题

1.我们喝的“可乐”中溶解了大量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

化碳

2.下列溶液当中,是气体溶解在液体里的是() A.盐水 B.糖水 C.汽水

二、判断题

1.只有固体才能溶解在水中。()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水中生物的生存就是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5、溶解的快与慢

一、判断题

1.在“比较水的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控制好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2.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水中,在热水中要比放在冷水中溶解的快。()

3.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二、分析题

下表中给出的数据表示的是硝酸盐在不同的温度下,在100克水里溶解的质量。根据表

中所列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100克水中溶解()克硝酸钾

(2)100℃时在100水中溶解()克硝酸钾

(3)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三、选择题

1.下列可使果糖在水中溶解速度加快的办法是()

A.把水果糖放在冷水中

B.把水果糖放在热水中

C.把水果糖切碎后在放入水

2.将少量的食盐放入水中,用筷子搅拌可以()

A.使食盐在水中溶解的更快

B.使食盐在水中溶解的更多

C.搅拌不能加快溶解的速度也不能增大溶解量

3.下列各种措施中,不能够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是()

A. 搅拌

B.用热水溶解

C. 用较多的水溶解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一、选择题

1.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在杯子中搅拌是,尽量不要碰到杯子的内壁

B. 向杯子中加一份食盐,不需

要完全溶解的就可以加第二份 C.每次向杯子中加的食盐要尽量一样多

2.我们如果想进行定量研究,最适合选择下列哪个实验()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高锰酸钾

B.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高锰酸钾

C.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高锰酸钾

3.在气温为20℃的情况下,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A. 20克 B.36

克 C.100克

4.小玉在探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观察到的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水越多溶解的食盐越多

B.水越少溶解的食盐越少

C.食盐溶解的多少和水没有多

大的关系

二、判断题

1.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的溶解砂糖。()

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3.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4.搅拌比不搅拌能够使更多的食盐溶解在水中。()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一、判断题

1.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2.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3.海盐的收集主要是过滤的方法。()

4.在给蒸发皿里的液体物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5.将一杯食盐水放在桌面上,经过几天后杯子底部会出现食盐颗粒。()

二、选择题

1.不能把盐水中的食盐和水进行分离的方法的是()

A.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

B. 把盐水放在眼光下

C.过滤

2.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A.让蒸发皿均匀加热 B.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C.加热的更快

3.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给物体加热。 A. 焰心 B.内焰 C.外焰

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一个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B.用嘴吹灭火焰的方法来熄灭酒精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再重复一次

5.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应该()

A.马上跑

B.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浇灭

C.用电扇吹

6.小朋友,你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吗?剧中的主人翁潘冬子为红军送盐治疗伤口,可真是费劲周折。他将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溶液后倒在自己的小棉袄上,到达红军驻后,将棉袄用水反复洗,洗过的水倒在锅内,加热后很快在锅内出现了食盐,潘冬子的这种做法是()

A.溶解和蒸发

B.溶解和过滤

C.蒸发和过滤

7.利用海水制盐,主要是()

A.利用太阳的热量将水分蒸发

B.利用加热的方法将水分蒸发

C.利用过滤的方法将食盐过滤出来

8.夏天,人们穿着深色的衣服,大量出汗后,衣服上会出现许多印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汗水中含有无机盐,水分蒸发后无机盐便留了衣服上

B.空气中的尘土吸附在衣服上

C.制作衣服时的染料

9.下列各组物质溶解于水后,能用先过滤再蒸发的方法将其分离的是()

A.沙子和食盐

B.铜粉和铁粉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10.在利用蒸发的方法制取食盐晶体的实验中,主要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蒸发皿 C.天平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练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次姓名 一、填空题 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就是( )。 2、显微镜就是由( )、镜筒、 ( )、载物台、镜座、镜筒组成的。 3、人体的组成层次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就是:细胞、( )、( )、系统、人体。墙由很多块砖组成,相当于组织由很多( )组成。 4、从外部形态瞧,人体由头、( )、躯干、( )组成。 5、绝大多数生命体都就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 )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6、细胞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 )与能量,它不断地吸取( )与养料,排出( )等废物。 7、细胞非常小,要用( )来观察。 8、高浓度的酒精让( )加班加点地解毒。 9、医生将光纤维制作的内窥镜一端,沿人体内的( )或( )导入病人体内,对食道、肠、胃、气管、肺、膀胱、关节甚至大脑等器官进行检查。 10、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过口腔、( )、胃、( )、大肠等器官。 11、人体的消化液包括唾液、( )、胰液、胆汁、( )等。 12、唾液就是口腔中分泌的一种消化液,所以不要随便吐掉。细细咀嚼馒头会有感觉有甜味,就是因为唾液将食物中的( )转化为( )。 14、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但大多不能直接被人体( ),这些营养成分必须经过( )的消化作用,才能被人体吸收。15、在消化系统中,大部分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 )。 16、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 )、( )、气管、肺等。 17、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就是通过吸气与( )两个过程完成。吸气时胸廓( ),呼气时胸廓收缩。 18、人体时时刻刻要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 )。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 )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9、人体时时刻刻要通过呼吸与外界气体交换,几乎每个人都患过( )疾病。 20、感冒就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往往就是由( )或( )侵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并通过感冒病人( )、打喷嚏、吐痰时散出的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飞沫传染。 21、适当( )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氧气。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班级姓名等级 一、填空(30分) 1.___ 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2._____ 、____ 、___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____ ;冷却时,体积会____ 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 4.蒸发的快慢与___ 、___ 及___ 有关。 5.热总是从____ 处向___ 处传递,这种传热方式称为传导。 6、蜡受热会熔化成__ 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___ 体。 7、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___ ,这种现象叫____ 。遇___ 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___ 。 9、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升温)__ ,散热(降温)也___ 。 10、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11、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12、液体或气体、,使冷热液体或气体,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13、不靠、或其他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二、判断.(12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2.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3.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4.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5.云就是水蒸气组成的()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1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2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___ 。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固态液态气态 A雪B雨C霜D冰E云F雾G水H雹I露J水蒸气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作业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作业练习 一、填空题 1、蚕的一生分为(蚕卵)、(幼蚕)、(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2、刚出生的小蚕叫(蚁蚕).在蚕生长的过程中.它要经过(4)次蜕皮.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3、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4、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正是用丝绸之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5、还有其它昆虫如(蝴蝶).也像蚕一样.一生要经过(4)次变化. 6、一只雌蛾大约要产(500)只卵. 7一只蚕所吐的蚕丝其长度可达(1000米)至(1500米)最长可达(3000米) 8、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的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二、选择题 1、蚕蜕皮是因为(B). A、它身上的皮长老了.要换一层新的. B、它身体长大.外面的皮紧裹着它.只有蜕掉旧皮.才能长得更大. C、因为它身上的皮破了.必须蜕掉再长一层好的. 2、关于蚕蛾翅、脚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它有一对翅、六只脚 B、它有两对翅、八只脚 C、它有两对翅、六只脚 3、对于蚕蛾的描述.下面正确的是(C). A、蚕蛾有口器.也吃东西 B、蚕蛾有口器.但不吃东西 C、蚕蛾没有口器.所以不能吃东西 三、判断题 1、刚出壳的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 2、把蚕养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是最好的.(×) 3、蚕蜕皮时.我们可以帮助它.(×) 4、蚕没有听觉.不怕声音.但在吐丝结茧时不能受惊吓.(√) 5、蚕专爱吃桑叶.这是因为桑叶的营养成分最能保障蚕的健康发育.(√) 6、蚕宝宝有时一天的取食会超过它自身的体重.(√) 7、当蚕蛾产下卵时.它的一生便即将结束了.它的生命将由卵来延续.(√) 8、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 四、问答题 1、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答: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 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 (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 (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2、剪开剪子后的蛹还能活吗? 答:剪开剪子后的蛹仍能正常发育. 3、蚕蛾为什么不吃东西? 答:因为蚕蛾的口器退化,不能在进食了. 4蚕的一生经过哪些变化?需多少天?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2、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颗粒状、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用。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如:胶水、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2、胶水放入水中,一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分布。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并均匀分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再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 3、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在水面。(不能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在洗洁精中)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于水

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水果糖在水中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弄碎、加热水、搅拌等。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在一定的水量中,物质溶解是有限度的。 2、常温下,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出来。加热可以使食盐水蒸发更快。2、加热蒸发实验要用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等器材,用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 3、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里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一般用外焰给物体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4、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下次使用打不开灯帽。《资料库》海水里蕴藏着丰富的盐。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合人类使用。

(完整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 1、动物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蚕蛾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部分,从蚕的形态变成 蚕蛾的形态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 3、蚕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不同形态的变化。 4、养蚕、抽取蚕丝做成_______,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5、蚕的生命从________开始。 6、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___________,一副___________。 7、人的一生按年龄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 段。 8、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_______天。 二、判断 1、熊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2、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3、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 4、像蚕一样,所有的小动物的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5、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6、蚕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7、蚕蛾刚产下的卵是紫色的。() 8、动物的生命周期有长有短,但最终都会死亡。() 三、选择 1、人6岁左右的牙齿生长的阶段是() A.乳牙阶段 B. 混合牙阶段 C. 恒牙阶段 2、下列是不完全变态昆虫的是() A.蝗虫 B. 蜻蜓 C. 蜜蜂 3、下面是蚕的身体组成部分的是() A.足 B. 腹 C. 翅 4、按年龄分组,外公属于() A.儿童组 B. 青年组 C. 老年组 5、(多选)下面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做准备中,正确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C.不挑食。 四、我会排列 按照蚕的生长发育过程,重新排列蚕的生长阶段: 蛹成虫卵幼虫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五、我会连线: 将下面的人物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连线。 外公68岁堂妹5岁表哥20岁妈妈36岁 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第二单元溶解 一、填空题。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过滤实验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滤纸,铁架台。 3.过滤实验中,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部紧贴烧杯的内壁。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为了清晰的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 2.高锰酸钾紫红色,呈颗粒状。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1.溶解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变成的颗粒大小看 不见,不会沉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 2.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3.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比如高锰酸钾、食盐、酒精等,但也有许多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比如石头、面粉、油等。 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4.拉注射器活塞,压力减小,气体析出;推注射器活塞,压力增大,气体溶解。气体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 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6.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气体。 5. 溶解的快与慢 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 2.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搅拌、加热、切碎。 3.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是:液体是否被搅拌、水的温度、物质颗粒大小。 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一杯水不断加进食盐,直到再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2.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溶解 36克食盐。 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4.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3.实验时,我们可以用量筒量水,用天平称盐。实验完,应 把盐水收集起来,做下一个实验。 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蒸发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食盐水。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盐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 姓名:;学号: 第1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3.环境问题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 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第2章生态学基础 1.何谓食物链?何谓食物链的营养级?研究食物链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服从什么规律?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对指导生产活动有何意义? 3.一块地一年的作物产量可供M个农民食用,如果将作物的一半饲养牲畜后再一并供农民食用,问此时养活的人口数是第一种情况下养活人口数的多少倍? 4.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5.试举例说明,为什么利用生态学原理或规律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时,其核心思想是整体观点? 6.试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与环境保护有何关系? 7.生态学规律在环境监测中有何应用?如何应用的? 8.试指出一种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并分析它的特点。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对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有何意义? 9.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如何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调控城市环境质量? 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举例说明,大型水电站对环境的正负效应。(提示:如长江三峡、埃及阿斯旺水坝等)。 2.如何理解粮食安全?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是什么? 3.有哪些途径可提高粮食产量? 4.为什么施用化肥、农药能污染环境?应如何防治? 5.试系统分析各类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提示: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核电、水力发电等方面) 第4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1.大气稳定度等级的确定 目前我国使用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简称P.S),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分别表示为A、B、C、D、E、F。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时首先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按表1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按表2查找稳定度等级。 表1.太阳辐射等级数 表2.大气稳定度的等级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溶解》作业

第二单元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判断题 1、在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盐、砂糖、沙子都能溶于水。() 3、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重新获得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4、任何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二、选择题 1、在过滤面粉与水的混合液体过程中,()的方法是错误的。 A、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要超过滤纸的边缘 B、往漏斗里倒液体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C、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下端的管口要尽量靠近烧杯的内壁 2、下列哪一种物体不会溶解于水()。A、食盐B、奶糖C、薯片 3、下列哪种物质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将其过滤出来的是()。 A、蔗糖 B、味精 C、面粉 4、将食盐放入水中,下面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会慢慢变咸 B、食盐颗粒逐渐变小 C、食盐颗粒会立即消失 三、填空题 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碰到)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沙不能溶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有沙颗粒沉淀 B、沙能被过滤出来 C、沙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2、高锰酸钾刚刚放入水中,()的地方高锰酸钾最多。A、透明B、深紫色C 淡紫色 3、把少量的()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还能看的颗粒。 A、沙 B、食盐 C、高锰酸钾 4、白糖溶解于水后,下列描述是正确的()。 A、能被过滤出来 B、不会在水底沉淀 C、在水中分布是不均匀的 6、一杯蔗糖水,被吸管插到不同的深处,分别吸一口,你的感觉会是()。 A、下部的较甜 B、各处一样甜C上部的较甜 6、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下列现象最能证明高锰酸钾溶解的是()。 A、液体变红C、高锰酸钾逐渐消失 B、高锰酸钾颗粒逐渐消失,并且静止后也不出现沉淀 二、判断题 1、利用高锰酸钾,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一杯盐水的各部分味道都是一样的。()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小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16分) 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是,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和是否搅拌有关。 5、某些饮料(如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6、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7、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的。 8、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的方法进行分离。 二、判断题。(16分) ()1、空气能溶解在水里,油也能溶解在水里。 ()2、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3、把物质研磨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4、面粉可以均匀地溶解在水里。 ()5、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食盐和水一起蒸发了。 ()6、水可以溶解固体和液体,但是无法溶解气体。 ()7、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8、酒精灯的焰心的温度最低。 三、选择题。(12分) 1、()在做过滤实验的时候没有用到。A、漏斗B、玻璃棒 C、酒精灯 2、()可以溶解在水里。 A、面粉B、高锰酸钾 C、沙子 3、“可乐”里面含有一定量的()。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 4、熄灭酒精灯用灯盖最少盖()。 A、一次B、两次 C、三次 5、下面()是正确的。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C、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6、2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克的食盐。A、18 B、36 C、72 四、实验题。(12分) 实验过程高锰酸钾水 开始前紫红色、小颗粒无色、透明 高锰酸钾刚放入水中时 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一会儿 充分搅拌放入水中的高锰酸钾后 2、做“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实验”。 (1)研究的主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班级学号姓名 科学概念: 一棵油菜由__根___、_茎____、_叶__、__花、果实_、_种子____六部分组成。 2、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3、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当的温度。 4、蜜蜂或其它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会使 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后发育成长形成种子。 5、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6、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7、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生长变化的过 程: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8、解剖一朵油菜花的工具是(镊子),解剖油菜花的正确顺序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在 观察时,要解剖油菜花是因为(油菜花太小,用放大镜还难以看清楚里面的构造)。 9、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 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10、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11、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但花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 12、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单性花一定是(不完全花)。 13、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作用。 14、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 子房三部分。 15、成熟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有(自 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形式。 16、植物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 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17、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可以更好的粘住花粉。 写出你知道的传播花粉的方法。答:虫媒花、鸟媒花、风媒花。 18、完全花有:油菜花,豌豆花,牵牛花,桃花,白菜花等。 19、即是单性花又是不完全花的是:南瓜花,丝瓜花,西瓜花,黄瓜花,冬瓜花等。 21、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 续。 2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 23、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 24、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__一株植物_ 25、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长成根。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养料的作用。 26、动物在繁殖上与植物有相似的地方:分为雄性和雌性,卵(受精)后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27、像青蛙、鸡这样,靠(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 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像猫、狗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做(胎生动物)。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式喂养小动物。 28、产卵繁殖的动物:鸟类、两栖类(青蛙等)、昆虫(蜻蜓、蚂蚁等)、软体动物(蜗牛、田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答案

第二单元溶解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或()的方法分离出来,称为溶解了。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玻璃棒、()。 3、我们把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 )的方法。 4、溶解是指物质()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5、将适量的味精、酒精、面粉和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会沉淀,()会溶解,()会分层。 6、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高锰酸钾水溶解是()的,用肉眼无法看到物质颗粒,说明高锰酸钾是()于水的。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水面,再(),然后一缕缕的(),轻轻搅拌(),充分搅拌(),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能溶解于水中的液体和水可以形成稳定的().()地分散在水中。 9、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都()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沙、面粉、食用油()在水中,形成的是()。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11、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是因为鱼鳃能呼吸溶解于水中的()。 1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有关。 14、(),(),()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5、同样重量的块糖和细糖放在水中,()溶解较快。 1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克。 17、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8、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的物质,并不是无限制的 19、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加热时用()加热。 21、在“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的水分”实验中,在蒸发皿底部垫上石棉网的作用是(). 22、把海水引进盐田时,利用()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便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第一篇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1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环境及类型 1.环境的概念 (1)概念 ①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②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③ 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工环境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见图1-1。

图1-1 人与环境关系图 2. 环境的类型(见图1-2) 3. 环境的特性(见表1-1) 图1-2 环境类型图 表1-1 环境的特性 特性 具体内容 整体性 环境中各部分联系紧密、相互制约,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 响 区域性 不同时空尺度下区生态环境特征变化很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 化、经济和社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对稳 定性 环境系统具有一定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要干扰强度不超过

二、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1.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见表1-2) 表1-2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2.环境科学研究对象(见表1-3) 表1-3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

3.环境科学的任务 ① 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②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③ 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 指导。 ④ 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分支学科 按环境科学性质及作用分为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社会环境学,每一学 科分支又包括许多更细的分支学科(见图1-3)。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 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过滤时要做到: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沿低于漏斗边沿;过滤液边 沿低于滤纸边沿。三靠:玻璃棒尖端紧靠滤纸三层处;烧杯嘴部紧靠玻璃棒;漏斗颈部紧 靠烧杯内壁。 )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 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胶水放入水中,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因此, 胶水(能溶解)在水中。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 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 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 这说明 (食 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发生类似溶解的现象)。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食盐的溶解 能力比小苏打(强)。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是否被搅动)、(水的温度)、(物体颗粒大小)有关。 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把水果糖压碎。 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 100 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5)克食盐。 11、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 )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 (焰芯)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使用时要注意:要用燃着的火 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需重盖一次,绝 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中的酒精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 扑灭。 13、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 14、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5、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因为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减少人体对矿物质的摄入, 长期饮用矿泉水会使体内某种元素摄入过量,造成肾结石等病症。 16、实验一:制定一个“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要研究的问题: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

城市生活垃圾与白色污染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 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能力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也就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非常薄弱,因此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的适用性成为解决生活垃圾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生活垃圾技术选择的处理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第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量在激增,达到500亿吨,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堆放垃圾。然而,能堆放垃圾的特殊留用地已越来越难找到;垃圾填埋时,化学物质可能泄露,污染地下水和土地;此外,如果利用焚烧处理垃圾,有可能造成空气污染。面对过量的废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废物的再利用。 如果我们把废弃物中的有用部分重新回收利用,例如一些瓶瓶罐罐、纸盒、手提袋等,使它们摇身一变,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源,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降低垃圾处理费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从而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用铝制的易拉罐可再制成铝制品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可再造玻璃制品,既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等原料(资源),还可节电,减少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大约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废布:拼接,可做成被套,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作业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作业练习 一;填空题 1;蚕的一生分为《蚕卵》;《幼蚕》;《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2;刚出生的小蚕叫《蚁蚕》;在蚕生长的过程中;它要经过《4》次蜕皮;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3;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毛》形状的。4;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 正是用丝绸之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5;还有其它昆虫如《蝴蝶》;也像蚕一样;一生要经过《4》次变化。 6;一只雌蛾大约要产《500》只卵。 7一只蚕所吐的蚕丝其长度可达《1000米》至《1500米》最长可达《3000米》 8;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的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二;选择题 1;蚕蜕皮是因为《B》。 A;它身上的皮长老了;要换一层新的。 B;它身体长大;外面的皮紧裹着它;只有蜕掉旧皮;才能长得更大。 C;因为它身上的皮破了;必须蜕掉再长一层好的。 2;关于蚕蛾翅;脚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它有一对翅;六只脚 B;它有两对翅;八只脚 C;它有两对翅;六只脚 3;对于蚕蛾的描述;下面正确的是《C》。 A;蚕蛾有口器;也吃东西 B;蚕蛾有口器;但不吃东西 C;蚕蛾没有口器;所以不能吃东西 三;判断题 1;刚出壳的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 2;把蚕养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是最好的。《×》 3;蚕蜕皮时;我们可以帮助它。《×》 4;蚕没有听觉;不怕声音;但在吐丝结茧时不能受惊吓。《√》 5;蚕专爱吃桑叶;这是因为桑叶的营养成分最能保障蚕的健康发育。《√》 6;蚕宝宝有时一天的取食会超过它自身的体重。《√》 7;当蚕蛾产下卵时;它的一生便即将结束了;它的生命将由卵来延续。《√》 8;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 四;问答题 1;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答: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 (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 (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2;剪开剪子后的蛹还能活吗? 答:剪开剪子后的蛹仍能正常发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The bas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16学时 学分:1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教材:《环境学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王岩,陈宜主编)。 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 《环境科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环境学概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 1.课堂教学 要求讲授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条理性,应紧密结合现实内容。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2.自学安排 要求参阅与环境有关的国内外论文杂志及报刊,及时了解世界环境问题新动态,应注意与本专业的环境问题有关的文章并作笔记。 3.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计划参观淄博市污水处理公司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或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表1 《环境科学概论》授课课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课内学时课程内容课内学时 1.绪论 2 8.全球环境问题 2 2.大气环境8 9.人口与环境 2 3.水体环境8 10.能源与环境 2 4.土壤环境 6 11.资源与环境 2 5.固体废物与环境 2 12.持续发展与环境 2 6.环境质量评价 4 7.环境规划 4 合计44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作业题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作业题答案 一、填空 1、柳树可以用种子繁殖,但通常是用茎繁殖。甘薯可以用根繁殖;马铃薯可 以用茎繁殖。 2、用茎繁殖植物的两个基本方法是扦插和嫁接。 3、为了保护植物资源,绿化祖国,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 “植树节”。 4、在做吹蒲公英种子的实验时,我们发现风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蒲公英飞行的 距离。风力大果实飞行的距离远,风力小果实飞行的距离近。 二、判断题: ( )1、植物都是由种子长出来的。 ( )2、调查就是简单的“问一问”。 ()3、用茎繁殖植物时,采集的茎段要无病虫害,叶芽要饱满。 ( )4、移栽植物时,不需要带土,因为要栽植物的地方有土。 ( )5、在花盆中栽植物时,用瓦片罩住花盆流水孔,是为了防止水流出花盆。 ( )6、移栽后的植物,要马上浇肥料给它营养。 ()7、将植物移栽后,要马上浇透水,然后再把土压紧。 1×2× 3√ 4×5× 6× 7×三、连线题 将自然界中植物的种子与种子主要的传播的方式连接起来 凤仙花(弹力发射) 蒲公英(随风飘散) 桃(自由落体接触土壤) 苍耳(借助动物皮毛) 莲、椰子(水面飘浮) 樱桃(动物吞吃后排泄) 四、选择填空题: 1、直接把植物的茎插入土壤的繁殖方法叫② ;把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 物的茎上进行繁殖的方法叫① ①嫁接②扦插③靠接 2、用扦插方法繁殖植物,后期管理时要注意保持环境湿度,每天喷(②)水,以 叶面被打湿为准。 ①1次②3-4次③无数次 五、实验研究,选择填空。 选取月季的茎,研究用扦插的方法繁殖植物,分别截到两段月季当年生的茎,将一段茎的下端剪成平面,一段茎的下端剪成斜面,并给他们编号。 1、在这个对比实验中 变量(不同条件)是:① 不变量(相同条件)是:②③④⑤⑥ ①切口形状②繁殖用的土壤③植物的品种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9页word资料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 姓名:李娜;学号:20190707011022 第1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 区别:(一)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改变原有状态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二)环境容量是一个量值;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自身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联系:其他条件相同时,环境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 (二)(1)原始社会(2)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3)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三)起初,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然后环境问题反过来抑止经济的发展。 3.环境问题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 答:(一)社会活动分类法1、产业公害2、消费公害3、运输公害4、建设公害5、农业公害(二)经济结构分类法1、产业公害2、交通公害3、都市公害(三)致害物质分类法1、固相公害2、液相公害3、气相公害(四)现象事实分类法。 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 答:性质:1、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性2、广泛而全面3、具有反馈作用4、可控性。实质: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第2章生态学基础 1.何谓食物链?何谓食物链的营养级?研究食物链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答:(一)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二)食物链的营养级,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按营养特性划分等级,光能自养的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称为第一消费者,肉食动物中以草食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二消费者;从第二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称为第三消费者,依此类推。 (三)研究食物链的组成及其量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可使自然资源获得稳定和保存。否则会破坏自然界物种的平衡与协调,使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服从什么规律?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对指导生产活动有何意义?答:(一)1、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2%。2、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3、流动中能量逐一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5、是有当生态系统产生与消耗能量平衡时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二)为最经济而合理地选择食物来源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能量。 3.一块地一年的作物产量可供M个农民食用,如果将作物的一半饲养牲畜后再一并供农民食用,问此时养活的人口数是第一种情况下养活人口数的多少倍? 4.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答:(一)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3、物质输入的动态平衡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二)对发展农、牧、林、副、渔各业均有指导意义。 5.试举例说明,为什么利用生态学原理或规律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时,其核心思想是整体观点? 比如在某个小山村里,蛇能吃老鼠,但是对与人类来说蛇十分致命,因此人类组织消灭蛇的行动,村里的蛇几乎灭绝。人类没想到的是没了蛇,老鼠的数量骤然增加带来了鼠灾,庄家没了,收入都没了。这时候人类就想到了蛇的作用,并且认识到蛇在生态中的重要性。通过例子我们可知道解决问题时要考虑整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