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区冲突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地区冲突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地区冲突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地区冲突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地区冲突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以巴以冲突为例

食品经营09-1班颜昌华

摘要:二战后的形势是帝国主义在战后旧殖民主义体系瓦解后的殖民撤退中,绞尽脑汁维护其既得利益,企图对新兴国家继续实行控制、干涉与掠夺,保持新兴国家对原宗主国的依附性,维持旧的国际不平等关系和国际经济旧秩序。联想到当今的巴以冲突,说到底其是民族利益问题,是以色列人侵占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领土。全球民族问题的产生比较复杂,既有历史上的积怨,又有大国霸权的干预,还有现实利益的争夺。

关键词:冲突世界格局

正文 1.1巴以冲突的由来

巴以民族冲突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实质是巴以两个民族之间的领土之争,利益之争。自昔至今,巴以冲突就夹杂了民族的、宗教的和大国背景等各种因素,加之巴以民族冲突在历史长河中的嬗变,使巴以民族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声称自己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矛盾由此产生。在强大的异族文化的压力下,弱小民族中往往容易生成曝韧的民族凝聚力。阿犹双方矛盾的激增,导致双方之间的流血事件和武装冲突不断。

2.1巴以民族冲突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巴勒斯坦地区老殖民主义的终结,是广大阿拉伯人民日益觉醒、不懈斗争的结果。在地区新殖民主义体系中,帝国主义国家是主体,客体则是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广大中东发展中国家,而以色列则是欧美在新体系中的地区代理人。在巴以冲突的产生及产生以来历次重大事件中,无不投下西方大国的影子。苏伊

士战争之后,英法由于失败退出中东舞台,美苏却在中东站稳了脚跟,美国也取代英法成为西方在中东的主要力量。上世纪90年代,美苏两大国共同努力促成了马德里和会,为政治解决巴以冲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美国:唯一合法的调停人

能够挟持以色列的国家只有美国一家,这是由美国“一超独霸”的国际地位和美以战略伙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在中东问题和国际事务中,美国总是站在以色列一边。以色列作为中东的美国政治和军事盟友,对美国控制中东、继而继续一超独霸于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战略地位决定的。可以说,以色列是美国打入中东地区的一颗永不生锈的“铁楔子"。应当说,美国将以色列作为域外代言人,为其控制中东、称霸世界服务,是美国自二战以来历届政府既定支持以色列的主观因素。而犹太人在美国本土形成的强大的势力及其对美国政治产生的影响,则是美以关系日久弥坚的客观因素。

2.3不结盟的俄罗斯

要清晰当今俄罗斯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和发挥的作用,就得先读懂当前国际格局和俄罗斯在其中的处境。今天的俄罗斯,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有着同样良好的关系,采取“老好人”态度,对双方冲突采取不偏不倚的立场,在调解人的立场上,顾及巴以双方利益,既考虑巴方的意见,也考虑以方的意见。在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基础上,强调也要顾及以色列的利益,认为所有有争议的问题都应当在相互可接受的阿巴斯曾在苏联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有着“俄罗斯情结”。由于实力不济,加之只想“在鸡蛋上跳舞",对中东的政策不十分明确,无论是对巴勒斯坦,还是对以色列,其作用和影响力都远不及美国。话又说回

来,如果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俄罗斯不仅将在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上重重写上一笔,而且将为今后在该地区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4中国的选择

中阿民族关系源远流长,有史以来,两者之间的友好交往从未中断过,未曾发生过任何矛盾和冲突。近现代以来,中阿有着共同的境遇和悲惨的命运,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双方相互支持,结成了患难兄弟般的关系。中国在巴以冲突和中东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在坚持大方向的同时,又根据具体态势的变化,适时的予以调整。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巴以问题上,在坚持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具体的政策和策略有所改变。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这些战略利益,是新形势下中国制定中东政策的出发点,将更加积极和主动参与中东问题,和国际社会一道维持中东地区和平与安全,推动政治解决巴以问题,这符合当前中国的大国形象和中国在这一地区日益增多的潜在利益。

2.5打核武牌的伊朗.

作为中东非阿拉伯国家的伊朗,由于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核问题,使伊朗在地区力量和中东问题上,取代阿拉伯国家成为新的主角,中东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角",其和美国、以色列形成了类似“石头、剪子和布"的格局。因此,由于伊朗核潜力和随之产生的核问题,使美以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不得不重视伊朗.

2.6势微言轻的阿拉伯传统大国

要说在世界上寻找有一种超越国界而又颇具影响力的民族主义,那就是阿拉伯主义。如今的以色列,综合国力大增,拥有独步中东的军事力量和对阿拉伯国

家的核威慑。反观阿方,巴勒斯坦早已是势单力孤,无力应战。埃及、约旦相继与以色列签订和约,表明阿拉伯国家重组抗以联军已不可能。后来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严重分裂,也使以色列失去了一个最为强硬的对手伊拉克,这些进一步削弱了抗衡以色列的力量。

3.1巴以冲突是新殖民主义体系下的世界格局的组成部分

二战后的形势是,帝国主义在战后旧殖民主义体系瓦解后的殖民撤退中,绞尽脑汁维护其既得利益,企图对新兴国家继续实行控制、干涉与掠夺,保持新兴国家对原宗主国的依附性,维持旧的国际不平等关系和国际经济旧秩序。问题就是美国将会为它在这次事件中的政策立场付出怎样的代价问题。美国在这次事件中毫无例外地继续偏袒以色列,这会进一步削弱它的软实力。此前美国为恢复和提高自己的软实力所采取的种种努力,可能都抵不上它对这一短暂事件的立场所产生的影响。很难说这不是部分穆斯林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这种发展态势是令人担忧的。

参考文献

[1] 当前民族理论研究领域若干问题的哲学分析: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主办《民族工作研究》,2009年第2期,

[2] 论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的增多:《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2007年3月出版,

[3]。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现象存在的长期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2007年9月15日出版,

[4] 伊斯兰教与回族民族问题的新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朝核问题详解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 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1993 年 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 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成了共同文件。2008 年6 月

27 日, 朝鲜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称,在确定对朝鲜和计划实行严格核查之前,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针对美国的行为,朝鲜停止了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恢复了宁边的核设施。2009 年4 月14 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 年5 月25 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核问题是事关多方的复杂的战略博弈,朝核问题对 二、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朝鲜是中国避免与西方国家直接接触的重要战略缓冲 地带地缘上,中国与朝鲜政权国界相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拥有1300 多公里共同边界,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属于同一类型, 双边关系友好。假如美国颠覆并占领朝鲜,将改变东北亚安全形势。中国将丧失400 千米安全纵深,美、日联盟的军事力量就一直会推进到鸭绿江。届时,中国不但需要在整个鸭绿江沿线重新布防大量精锐部队,而且随着每次美军演习,中国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现在这一压力由朝鲜承担着)。如果美军在朝鲜北方建立军事基地,北京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丧失了防御纵深以后,对空袭的预警时间就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的安全形势就倒退回20 世纪70 年代中苏对抗

朝核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序言:朝核问题概念界定:冷战结束以来,朝鲜通过几次核危机使朝鲜半岛核不断扩散地问题,影响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利益攸关方主要有中国、美国、朝鲜、日本、俄国。 展开研究的意义 正文分阶段变化原因每一阶段主要的研究问题与前一阶段相比的优势不足 第一次朝核危机1992年至1994年 第二次朝核危机2002年布什上台先发制人政策、邪恶轴心国2003年推出核不扩散协议2003年6月18日朝正式宣布朝为有核国家8月27日中国组织六方会谈成为解决危机的会谈 第三次朝核危机2006年朝第一次试爆核武器2007年重返六方会谈 第四次朝核危机2013年特点上中国政策转变——支持对朝的制裁 主要问题: 描述性问题朝核问题的实质与症结、朝核问题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大国关系的影响(对中国对中美关系中朝关系中美朝关系) 朝核问题的处理与解决解决态度、处理措施六方会谈2003年中国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危机发挥的作用 解释性问题朝核问题产生的原因 价值判断性问题朝核问题的未来走向、前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朝美两个关于朝核问题的政策前景 关于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政策选择以及角色 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危机是否有用、发挥的作用、前景探析 朝核危机产生的原因 朝核危机与朝核问题的关系 "第一次危机爆发于1993年3月,第二次危机爆发于2002年10月"这两次核危机的爆发虽然间隔了几乎10年。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以中国为主导的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核危机的重要平台。 克林顿政府经过两次政策调整,最终确定了对朝的全面接触政策,朝美关系一度很是接近,第一次朝核危机得以化解"小布什政府第一届任期对朝奉行/鹰派接触0政策,虽说也还坚持接

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摘要: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 重大。历史表明世界原油价格的每一次大幅度波动,都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经历的几乎所有的经济衰退都与国际原油价 格的大幅上涨有关。这种关联性使研究原油价格变化和影响十分必要。 关键词:原油价格波动世界经济 1历史变化 1.1灯油时代 1782年,法国人发明了煤油灯,标志着灯油时代的开始。从美国早期的灯油时代的石油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石油价格主要决定因素是石油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源分布情况,而运输成本取决于铁路运输成本和铁路运输的垄断情况。 1.2动力时代 20世纪20年代世界进入汽车时代,原油用于提炼动力燃油。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开始逐渐依赖石油动力,高强度开采石油在该时期是普遍现象。动力时代的原油价格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垄断,包括石油工业的上游业务勘探、开发、运输、原油贸易以及中游加工、提炼以及下游的销售业务,这是由世界经济发展程度的巨大差异和动荡的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一方面资源国民主和独立的进程尚未完成,资源国国家主权相关利益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原油的消费市场集中在发达的欧美国家,石油垄断企业通过对石油的垄断和资本、技术优势,将油价控制在最低价水平,保障了发达国家的能源安全。 1.3OPEC控制时期 随着中东国家民主和独立进程的完成,中东石油资源国加强了对石油的控制。OPEC成立于1960年,通过对产量的控制,使石油资源国的收入稳定。从而打破了西方的石油公司对石油资源的控制。OPEC控制时期石油资源的所有权成为油价的决定因素。

世界石油生产布局、消费及贸易分析

世界石油生产布局、消费及贸易分析 摘要:目前世界石油格局似乎呈现出“五分天下”的局面。正如世界石油格局的发展演变,当今正处于“中心与外围对峙的时代”,世界“石油核心地带”的政治形势越来越严峻,相比同时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一方面,由于石油资源所具有储量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同时随着各国对石油资源的消耗不断增长,造成了石油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另一方面,在全球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超过一半的石油储量集中分布在中东海湾地区,而世界最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却分布在离中东地区较远的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石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衡,各个石油进口国为了获得石油资源充分的供应,纷纷从本国利益出发,通过国际贸易和其它的政治经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对石油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西方各发达国家之间,新兴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之间以及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对世界石油能源的占领和争夺在不断的加剧。从消费情况看,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地是北美、西欧、远东和亚洲等地区的国家,石油资源主要生产地和主要消费地的严重不平衡、不一致。 关键词:石油、生产、消费、国际贸易 一、世界石油生产格局 (一)美国、欧佩克仍然是世界石油格局中的主角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也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的数据,2010年底,美国探明石油储量为3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2%。石油消费量为8.5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1%。早在1995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超过其总需求量的50%。2005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7.2%,石油进口量为6.35亿吨。根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预计,未来10年,美国的石油消耗量将增加1/3,石油产量将下降12%。2010—2020年间,美国所需石油依赖从国外进口的比率将达到70%,此后还会进一步增加。 2010年欧佩克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068十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7.2%。由于美国对石油强大的需求并且美国拥有雄厚的石油资源储备及其生产能力,使得美国对石油市场和世界石油格局的影响是目前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无法企及的。美国的影响同样体现在石油的定价机制上,把石油以美元计价,不仅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而且几乎控制了世界财富的流向。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OPEC占全球石油供给的份额将从目前的40%增至48%。(二)俄罗斯、里海、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和地区激烈竞逐 俄罗斯—中亚—里海地区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崛起。俄罗斯是欧佩克成员之外石油储量最丰富和生产、出口能力最强的国家。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原油生产国,2010年产原油5.05亿吨左右,原油也是俄罗斯的重要能源和出口物资,年出口量约2亿吨左右。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原油工业居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部门。 根据世界能源署统计,里海的石油储量约在 1100亿桶到2400亿桶之间,约

欧盟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欧盟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在冷战存续期间,西欧国家在美国的援助下走出战争创伤,但已经无法恢复到战前的国际地位。西欧国家为了自强,开始走向一体化的道路。欧盟的组织结构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及原子能共同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93年11月1日宣告12国的欧洲联盟正式成立,《马约》开始生效。 随着欧盟的成立,50多年来,欧盟规模日益扩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积极发表对国际重大问题的意见,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世界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同时,欧盟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从欧盟对欧洲的影响来看,欧盟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国际地位,同时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贸易发展。东扩战略是欧盟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战略。按照西方民主价值观和经济模式“改造”中东欧等国家,使其尽快纳入欧盟势力范围,是冷战后欧盟发展战略中的最重要的战略举措。欧盟东扩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是欧洲统一道路上的里程碑。在政治方面,欧盟东扩将中东欧纳入欧洲体系,实质上是与美俄争夺欧洲主导权。欧盟在扩大的过程中,蕴含着谋求强化欧洲政治力量的雄心。通过东扩,中东欧国家的价值被不断地趋向于欧盟的主导价值观,欧盟国家努力主导欧洲的势头开始增强,欧盟国家在加强经济一体化的同时,谋求强化欧洲的政治独立。但应当注意的是,欧盟接纳俄罗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它太大了。欧盟如果接纳了俄罗斯,将会打破两个平衡。一是欧盟内部的平衡,另一个是世界格局的平衡。这个结局,是欧盟和美国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未来欧盟主导下的欧洲,将是一个不包含俄罗斯的欧洲。如何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课题。 从欧盟对美国的影响来看,欧盟与美国之间是既依赖又矛盾的关系。《欧洲联盟条约》明确提出建成后的联盟将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成为与美国抗衡的强大力量。随着欧盟势力和影响日益增强,美国的经济和政治霸主地位受到动摇。欧盟对美战略的目标是,在维护美欧政治、军事同盟的同时,努力争取建立平等的美欧关系。在欧盟总体对外战略中,维系与美国的跨大西洋联盟关系是欧盟的外交重点,在国际安全防务领域,欧美合作仍占主导地位。美国对欧盟及其前身的政策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2年到1991年,即从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到苏联解体的整个冷战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为了增强抗苏力量,美国积极促进欧洲盟国的联合和一体化进程。这一阶段美欧关系的特点是美主欧从。第二阶段是从1991年底至2003年3月,即从冷战结束至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夕。随着苏联解体及欧盟自身力量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美欧之间的战略纽带趋于松散,欧盟不甘充当美国的附庸,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增强。这一阶段美欧关系的特点仍旧是美国居于主导地位,欧盟加强了在联盟内部竞争与美国平等伙伴角色的努力。双方的矛盾趋于深化。美国及支持欧盟的扩大进程,又牵制其深化一体化的行动。第三阶段是从2003年3月迄今,即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和欧盟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激化、表面化。美国对欧盟的政策基调和目标是竭力维系美欧联盟关系及其对美欧联盟的主导,但加强了欧盟的分化和对欧盟一体化进程的牵制。从目前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似乎正以出乎意料方式波及欧洲,美国与欧盟关系将更进一步得到恶化。但从长远来看,欧盟在与美国政治上合作、军事上依赖、经济上竞争的关系的基本框架在相当长时间里还不会发生动摇。 从欧盟对亚洲的影响来看,1994年11月8日欧盟首脑会议批准了欧委会制定了《对亚洲新战略》的报告,报告指出“亚洲和欧洲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欧洲给予亚洲新的优秀地位,对亚洲国家采取更加积极和坚定的政策”。欧盟确定对亚洲的总体战略框架和优先实现的主

朝鲜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朝鲜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内容摘要 朝鲜半岛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一直是世界政治的焦点之一,两次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均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客观分析朝鲜核危机产生的原因与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透彻的了解这个问题,更加有助于我们看清和分析朝鲜半岛的局势。 朝鲜半岛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必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新的安全格局的形成。 东北亚地区涉及美俄中日等大国的利益,这一地区任何政治力量对比上的变化,不仅会带来亚洲政治格局的改变,甚至会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来阐明朝鲜核危机对东北亚各国的不同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各大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选择,来对目前的东北亚局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在进一步维护美日韩同盟的基础上,谨慎制订其朝鲜半岛政策,希望朝鲜半岛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日本为了实现其“正常大国”的目标,在东北亚和朝鲜半岛的外交政策中积极追随美国的步伐。

俄罗斯正在努力恢复昔日的大国地位,因此特别重视自己在朝鲜半岛所扮演的角色,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统一持积极的态度,但是不希望其落入某一个大国的手中。 中国的东北亚战略就是要积极参与朝鲜核危机的解决,既要反对美国的遏制政策,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展开双方的合作。 朝鲜核危机所引发的政治、安全连锁反应将对东北亚这一地区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世界的政治格局。 朝鲜核危机使得美国更加重视其东北亚战略并且开始注重与中国的合作。 而日本由于受朝鲜核危机的影响,不得不暂时放弃其“独立”的外交路线,继续追随美国的步伐,但是也为日本借机调整防卫体制和防卫政策提供了借口。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朝鲜核危机提供了一个恢复其在半岛影响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朝核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对于韩朝两国来说,朝核危机为统一之路设下了障碍。 朝鲜核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尽管各方均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朝核危机和平解决的前景不容乐观,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得危机的解决过程困

以石油为主导的世界能源格局浅析

以石油为主导的世界能源格局浅析 摘要:石油是世界能源问题的核心,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逐年增加,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的主导能源,一直在世界能源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石油的主导趋势,探寻了产油国和用油国博弈主导油价走势,并得出油价将长期保持上涨趋势的结论。 关键词:石油;世界能源格局;能源消费增量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3个时代,即薪柴时代、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逐年增加,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的主导能源,一直在世界能源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石油为主导的世界能源经济的格局不会改变。 一、石油的主导趋势越来越明显 煤炭时代向石油时代转变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在1967年。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 美国石油产量很大,但其消费量同样巨大。1948年以后,美国开始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标志着世界能源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了中东。石油主导的世界能源新时代开始了。 近年来,由于新型工业国家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以及世界经济整体繁荣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国际石油市场由产油国主导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对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推动作用从之前的15%左右一下跃升到40%以上,且近两年这一比例都在50%以上。

朝鲜核问题的实质与走向

朝鲜核问题的实质与走向 摘要朝鲜半岛核危机是冷战机制遗留的产物自世纪年代初第一次朝鲜核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为解决朝鲜核危机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朝鲜半岛和平问题做出了大量的外交努力。然而朝美之间的基本立场差距巨大彼此极度缺乏互信与互动、因而有关各方的政治外交努力作用十分有限。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鲜实行“大棒政策”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使朝美关系全面到退而第二次核风波又使两国关系雪上加霜。朝鲜核问题之所以更复杂主要在于朝美之问的意识形态冲突。朝鲜核问题当事国朝美之问互不信任、互相敌视是朝鲜核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制约因素。朝鲜在国内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发展核武器是有着自身深层政治意图。其目的一是彻底解除朝鲜的安全困境二是为朝鲜国内改革获取物质和道义的支持。而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希望牢牢掌握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动权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国际防和扩散体制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朝鲜核问题久拖不解的重要因素。朝鲜两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并于年月同进行核试爆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朝鲜核试爆后通过当事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努力六方会谈已经重启朝美双方也达成了实质性的共识但进展缓慢。朝美双方围绕着“关闭核设施”和“解冻资金”等战术问题上出现僵局。朝鲜虽然同意关闭核设施但不愿意立即放弃其

全部核计划美国短期内很难改变对朝鲜的敌对政策。因此朝鲜核问题具有长期化的可能。本文试图通过对朝鲜核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实质的分析预测朝鲜核问题的走向并提出化解朝鲜核危机的具体措施。关键词朝鲜核问题国家利益朝美关系实质走向’哪。”咖Ⅳ。加皿硼订。谢鲫鬻腿———臀。’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绪论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关系到我国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朝鲜又是我国的传统友好国家。朝鲜拥有核武器不仅违背了中国及周边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基本原则也严重影响了东北亚区域安全与合作因此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利益。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关键是朝、美两国但周边国家也可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为了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六方会谈持续进行并承担起国际社会所期望的负责任的大国重任。朝鲜核问题的研究对于正在堀起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朝鲜核问题是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朝鲜核问题的系统论述与研究探讨朝鲜核问题的实质对朝鲜核问题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虽然本论文只是学位论文而且也远非完善但还是期待着能够给中国未来朝鲜半岛政策的最终定位提供某些依据从而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一点贡献。。研究现状与动态朝鲜核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

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起,朝鲜的核问题开始逐渐浮出了水面。随着事态的发展,其已进一步演变成了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恐怖主义瘟疫的肆虐,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等国际形势的变化,朝鲜的核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朝鲜是我国的邻邦,与我国的边境城市仅一江(鸭绿江)之隔。其境内广泛分布的核电站、核工厂、反应堆等核设施,距我边境最近处仅有5公里。如果发生核泄漏等核事故或者遭到敌对国家(包括恐怖分子)的常规武器打击,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核化危害,必将对我东北、华北地区附近的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造成极坏的影响。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多次启动、中止和破裂,关于朝核危机引发核危害的防护问题也持续升温。 放眼世界,更是危机重重:1、各国核问题愈演愈烈。无核国家以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暗地里争相发展核武器,冲击《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导致世界各国的实力天平失衡。2、恐怖势力觊觎核武器。如果核武器落入世界恐怖势力之手,那将会引起世界的恐慌,使人类面临灾难,特别是在国际恐怖势力猖獗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尤其需要高度警惕和重视。3、

核废物危害大、处理难。核能虽是清洁能源但其产生的废物不仅不清洁,甚至非常危险。 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朝核危机危害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一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作为中国,一个大国,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和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世界全局的角度考虑,我们都不能等待,而是只能积极地参与到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中去。为此,中国有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在国内,我们应做到:1、加强公众教育,搞好核危害及防护常识知识的普及。核事故不同于一般自然灾害,群众对核化伤害及防护了解得少。放射性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人员的心理压力大,群众都想尽快脱离危险区。如果不能及时安定人心组织防护或救援,引起社会秩序紊乱甚至动荡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必须加强公众教育,稳定人心。2、建立观测报知网络,实时监测朝鲜方向可能发生的核危害。要消除危害,必须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护。为此,必须加大监测力度。3、建立健全防护机制,有针对性地搞好综合演练。朝核危机一旦引发核危害,不仅会对我国造成放射性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而且还会造成民众心理恐慌,扰乱社会秩序,情况非常复杂,并且救援时参与单位众多,包括防化、工程、卫生、公安、消防、环保、通信、气象、运输等多种专业力量,组

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

进入新千年来,石油价格暴涨成了新的热点。试查询相关资料,分析世界市场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油价走势: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原油市场价格一路飚升(虽然)。自2003年初以来,国际油价从20多美元/桶骤然攀升到2005年的70多美元/桶;2007年10月达到98美元、2008年6月逼近140美元、 2005年9月一度跌破60美元、2008年8月初回落到最低120美元附近。5年来,油价最高时比5年前翻了7倍多。截止到2008年7月中期石油期货价格已超过每桶140美元。在此期间油价屡创新高,虽然在7月16号呈下降趋势,但在未来极有可能再创度刷新纪录。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将升至每桶186美元。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恐怖袭击、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不确定因素频频发生,加上投机商乘机炒作,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引发各界严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五,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1、石油枯竭论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大幅飙升,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2、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 3、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

朝核危机

朝核危机 需求性: a. 拥有核武器的需求 1. 朝鲜需要核武器保护自己,增加自己的威慑力,防止韩国的吞并,同时维护金家的统治,朝鲜与其他国家互不信任,核武器是他们的依靠。 2. 美国(曾经)需要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局势牵制中国的发展 b. 解决朝核危机的需求 1. 朝鲜拥有核武器对韩国是一项很致命的威胁,朝鲜的制导能力很弱,打不准,但是欺负韩国绰绰有余。一旦朝鲜拥有核武器对韩国是很致命的 2. 朝鲜作为中国的邻居,周围拥有一个可能产生核污染的国家是一个很潜在的威胁,而且半岛和平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旦核试验失败朝鲜的难民就会涌到俄罗斯东部或是我国的东北,难于管理而且损害经济。 3.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不容许曾经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朝鲜具备核能力,朝鲜如今打击能力很弱,如果要攻击美国,可能很容易伤害到美国本土或者是其他盟友国。 4. 俄罗斯, 如果朝鲜核试验失败,难民不仅会流进中国东北,也会流进俄罗斯,这些难民很难阻挡而且很难管理,会对扰乱社会安定。 5. 世界的《核不扩散条约》需要维持,朝鲜不能打破如今的核平衡,不然对世界的安全是一个极大的损伤。 根属性: 1. 世界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 2. 中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半岛环境,减少周边不稳定因素对自身发

展的影响 3. 金家需要维持对朝鲜的统治 4. 韩国需要维护自身的国土安全,就算不能统一也不能被伤害 5. 美国需要朝鲜牵制中国,或者需要朝鲜被小弟韩国吞并,或者需要朝鲜这个不稳定因素来维持美日韩同盟的坚固。 6. 俄罗斯也需要减少周边不稳定的因素? 解决力: a. 朝鲜能不能研制出核武器?研制出来了有没有能力维持? 1. 朝鲜虽然生成现在已经拥有氢弹,但是国际上普遍不认可,现在朝鲜应该是拥有和美国二战期间相似的和能力,用导弹搭载核弹头进行打击,但准度很低。朝鲜现在全国属于勒紧裤腰带研制核武器,如果这个事情拖久了朝鲜本身国力绝对坚持不下来(需要数据支持) b. 朝核问题能不能解决?有什么方法解决?已经做了哪些事情?有多少的效果? 1. 六方会谈虽然已经谈了很多年了,但是还是没有进展,朝核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和平谈判,朝鲜主动弃核,其他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但这件事情需要双方的互相信任,朝鲜屡次爽约让朝鲜与其他国家之间几乎没有信任关系,这给了用和平谈判解决方式一个很大的问题。 2. 如果美国采取武力方式解决朝核问题,比如手术刀式打击朝鲜,但政权不更替,朝鲜势必会报复韩国,这样韩国就不会同意,而且朝鲜一旦陷入乱局,对中国和俄罗斯也没有好处。 3. 如果朝鲜放弃核导弹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在美国和中国的扶持下重

欧债危机未来走向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精)

欧债危机未来走向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9年12月,随着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随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到2010年,危机已经蔓延至德国等经济巨头,随着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欧债危机在不断扩散,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的升温,债务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意大利和西班牙谁将是欧债危机下一个倒掉的“多米诺骨牌”成为议论沸点。欧债危机本质上是欧元区部分国家的财政危机。尽管如此,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货币危机。因此,关系到欧元区国家整体利益,并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时至今日,欧债危机已经持续了20个月,而危机非但没有得到缓解,还在进一步恶化,关于欧债危机各种解决办法的讨论和磋商也在加紧进行。12月9日,,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于当地时间8日抵达布鲁塞尔,开会商讨如何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挽救欧洲单一货币。8日早些时候,法国总统萨科齐曾警告说,欧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解体危险。12月9日的峰会将是关键,预计峰会将宣布解决危机的重大政治和财政方案。然而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越来越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一种情况是欧元区彻底解体,17国个成员国各自重新启用欧元区成立之前的货币。另一种情况是欧元区的范围缩小,个别国家退出欧元区。投资者已经开始将目光转向可取代欧元的其他货币。 未来,欧洲债务危机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第一,欧元区可能解体,这是最悲观的一种可能,主要的选择是将希腊等不能满足欧元区条件的国家逐出欧元区,或者由德国、法国及西北欧一些财政状况较好的国家组成一个新的货币区。但是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今天的希腊不会自动要求退出,因为那样将意味着希腊主动放弃主要外来援助的机会。其次,退出的弱国极可能出现债务违约,

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本文以当前朝核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朝核问题事态发展及有关各方重要的官方言论的分析,对朝核问题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系统梳理朝核问题的由来、发展、现状,以及国际社会的主流主张。 本文重点分析了朝鲜为什么发展核武器,朝鲜拥核的危害,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问题的作用,六方会谈的中断、恢复和重启,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关各方的国家利益、全球战略、国内政治等 各种因素,特别探讨分析美国对朝核 问题的主张,以及其动用军事力量的 可能性与可能方式。最后,本文探讨 了朝核问题的前景。 本文认为,朝鲜核问题的出现, 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伊拉 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 朝鲜作出强烈反应,使朝鲜核问题更 加复杂化。未来朝核问题和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变量很多,国际 □文/金 剑* 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在职研究生,中国环境标志检查员,国家注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高级审核员

前沿观察 FRONTIER OBSERVATION 社会和有关各方面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 的可行途径恐怕并 非易事。美韩、日 美的军演的确是在 加紧战争准备,但 也明确表示不会首 先发动战争,不考 虑用军事手段改变 朝鲜的现状。中俄两国的对朝政策是以一贯之的,还是希望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还是希冀通过和平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谈判的大门没有关上,但最终还要看朝鲜如何做出选择。 一、导论 (一)朝核问题的由来 围绕朝核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但是朝鲜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制核武器的呢?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1956年2月28日朝鲜同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和研究所协定》,从此苏联开始给朝鲜核技术开发以实际援助。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具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则声明宣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朝鲜安全。由此,双方在核问题上产生争端。 1993年3月,因美韩举行联合演习和国际原子能对其核设施的检查,朝鲜宣布退出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 》,出现第一次朝核危机。 (二)朝核问题的发展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从此以后,朝鲜核问题开始逐步升级,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开始显露。1991年初美国忙于组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进行惩罚打响海湾战争时,朝鲜成功试射了中1 杨立杰、谷?编辑 “新华网” 2009-05-27文章:朝鲜核问题。

朝核问题的影响和意义—刘芳

朝核问题的国际解决研究 朝核问题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研究朝核问题的意义所在。 本文所讲的朝核问题主要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朝鲜开发利用核技术,并将其用于制造原子弹等,而引的一系列地区安全和外交等问题。朝核问题现在在六方会谈的多边机制中寻求解决。而参加这会谈的六国自然是朝核问题的关键所在,研究朝核问题的意义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自然离不开参加六方会谈的中、美、俄、日、韩、朝六国,参加六方会会谈六国既有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利益,也有六方各自的特殊利益。平衡这些利益就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所在。 美国是为了维护东北亚的霸主地位及其建立的核不扩散体系。随着21世纪欧洲、俄国、日本、中国的经济崛起,即使美国的综合国力仍然首屈一指,但是这个局面被打破的几率越来越大。美国的霸权行为在欧洲会遇到欧盟和俄国的抑制,在亚太会有中国、日本的牵制。美国单极化努力与大多数国家的多极化诉求构成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大矛盾。美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多极化进程的推进,它必然会主动地来阻挠这个进程。而美国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巩固在朝核问题上必然作出努力。美国要想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除了谋求自身发展肯定是不够的,抑制其他国家与组织的发展与壮大也必不可少的课业。当今世界格局中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其核武库和常规武推仍可与美国一争高下。并且俄罗斯有与美日在该地区的军事配置大体持衡的军事存在,有足够的力量。在这一地区展开任何级别的军事行动。为遏制俄罗斯的复兴,美国必然利用朝核问题阻止俄罗

斯掌握东北亚事务的主导权。其次,中国的迅速崛起也令美国感到深深的不安。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走高,而且以世界第三的军费开支做保障,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美国为了确保亚太地区不会出现一个能够与其力量相匹敌的大国,从而美国能够持续在亚太地区发挥其国际影响力,在这一地区保持军事存在就成了首要选择。朝鲜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行动恰好授美国以口实,为美国加强在韩国的军事力量提供了借口。美国显然也认识到,朝鲜本身在东北亚乃至环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中只是一个“次要角色”,和俄罗斯与中国斗争才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先事项。在防止朝鲜武力入侵韩国的表面掩藏的是针对俄罗斯与中国的抑制与打压。并且朝鲜一旦拥有核武器,冷战时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尤其是朝鲜战争—大体上塑造的美、日、韩和中、朝、俄对垒的模式的平衡必将被打破。故而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朝鲜、中国与俄罗斯围追堵截,一方面视社会主义道路为“眼中钉”,另一方面把中、俄作为可能挑战其霸权的潜在敌人来对待。美国一方面全力保持与韩国的军事同盟、在韩国驻军,防朝鲜对韩国发动军事入侵。另一方面,美国加紧“围堵”、“封锁”朝鲜,防止朝鲜做大做强。而这些促进朝鲜的无核化是其必要的手段。 多年以来,日本一直不肯为当年的罪孽做出正式的道歉和赔偿。这带来了他和被侵略民族的隔膜。由于自身在历史上犯下惨绝人寰的罪行,日本在处理东北亚问题时一直小心谨慎,不愿触碰历史敏感话题,消极应对。而日本之所以参与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过程,原因在于它

全球石油化工产业现状与展望.docx

目录 世界石油格局发展 -------------------------------------------------------------------------- 2 炼油领域现状与展望 ----------------------------------------------------------------------- 4 烯烃领域现状与展望 --------------------------------------------------------------------- 12 芳烃领域现状与展望 --------------------------------------------------------------------- 18

国内外石油化工产业现状与展望 世界石油格局发展 自1860年代以来,石油的定价权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是石油公司定价阶段,这个时候买油还可能送煤油灯;其二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定价阶段,这个阶段爆发了几次石油危机,发达国家最终运用美元定价权和期货定价机制夺回了原油定价权;其三就是石油期货定价阶段,在这个机制内,美国政府成为了油气等全球大宗资源产品的美元交易的最终贷款人,利润由全球投机者共享。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政府重组全球分工的核心不再是石油霸权,而是以美国内需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革命,其目的之一就是以美国的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原油。2009年1月25日美国白宫最新发布的《复兴计划进度报告》中强调,复兴计划的主要投资方向和预期效果包括,推进清洁能源经济:在三年内将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增加一倍。这个全球能源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型,改变了国际上对原油的未来需求和预期利益,并导致石油定价机制发生倾覆性变化。 从长远角度看鉴于国际石油资源趋于枯竭,多数产油国的开采能力已接近甚至达到极限;石油长期低价徘徊生产成本提高造成后续投资不足;核能,水、风、太阳能等自然能还是沼气、薪柴等可再生能源都还远没有达到能够真正取代石油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程度;以及考虑石油资源垄断性加强等因素,国际油价趋势必然是升高,廉价石油时代实际上已成为过去。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并按2007年美元币值计算,2008至2015年原油平均价格可能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到2030年油价可能会超过120美元。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最新发布国际石油市场报告认为,目前大多数经济信号都显示2010年国际石油需求将出现大幅度增长,如果世界经济能够稳步复苏,国际石油需求将在2009年下降140万桶/日后,于2010年重新开始增长,有望达到日增80万桶,

欧元的启动对欧盟及其世界经济的影响

欧元的启动对欧盟及其世界经济的影响 内容摘要:欧元是欧元区的货币合称,欧元于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变得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欧元的启用对欧洲的经济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有效的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虽然也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但这并不能否定欧元对欧洲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而且欧元对世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造成了一些危机,但是也都有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本文将从欧元的诞生过程,对欧洲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同时本文对欧债危机也将作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欧元诞生过程、对欧洲影响、对世界影响、欧债危机 一、欧元的诞生过程 1969年,欧共体海牙会议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1989年,通过创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德洛尔报告”。1994年12月15号,将欧洲统一货币定名为“欧元”。1999年1月1号,欧元启动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2002年1月1号,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各国货币开始退出市场。欧元的诞生, 是欧盟各国为建立一个联合起来的强大欧洲而采取共同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欧元的诞生,堪称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它也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国际金融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欧元对欧盟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欧元实行后, 各国将金融政策的制定权交给独立的中央银行。由专门的中央银行来监管单一货币有利于稳定价格, 降低通货膨胀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刺激经济增长。②实现统一货币有利于促进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成熟,带动并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欧元将带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资金利用率, 使欧盟内部统一市场更完善、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③欧元为欧洲金融部门提供更大的机会, 其金融市场规模将空前增大。从而给中小企业带来极大的好处,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欧盟企业的生产和贸易,同时促使欧洲的金融市场趋向统一。④此外,欧元将促使欧盟各国整顿并严格管理自己的公共财政,努力营造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同时,加强欧盟内部的竞争,缩小与邻国明显差异,吸引人才和投资。 2、消极影响:①对于其成员国,欧元的产生就意味着他们出让了部分的经济主权,无法运用货币政策的调节手段,财政受到严重约束。②由于各个成员国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欧元在其内部发展得不到平衡。 三、欧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欧元的面世,有效制约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促进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后, 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手段。欧元出现后欧元挑战美元的传统地位, 成为国际资本市场、贸易结算和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②欧元成为国际货币秩序中新的稳定因素, 为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基础。欧元有利于削弱和减少美元动荡的负面效应, 缓和美元汇率浮动的影响, 有利于国际货币汇率的稳定,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③欧元的产生对国际贸易及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欧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欧盟成员国内部及欧盟成员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方面, 实行单一货币后欧元计价结算广泛出现。以欧元计价的债券、股票交易和投资也不断活跃, 欧洲市场作为投资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④欧元使欧盟成为统一货币的统一大市场,资本的流入大量增加,改变了全球的资本流动方向。同时,欧元的出现也会激励其他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调整相应策略,使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巨大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