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章 教育技术的历史与基本理论§1

第1章 教育技术的历史与基本理论§1

第1章 教育技术的历史与基本理论§1
第1章 教育技术的历史与基本理论§1

第1章教育技术的历史与基本理论

§1 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历史

PartⅠ 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

第一部分教学媒体

的历史

This is the first of a two-part article that will discuss the history of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definition of the field is provided and the major features of the definition are identified. A rational account for us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as the label for the field is also presented.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 from the early 1900s to the present day, are described. The birth of school museums, the visual and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s, the use of media during World War Ⅱ, and the interest in instructional television,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are among the topics discuss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summarization of the effects media have had on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a prediction

regarding the effect computers, the Internet, and other digital media will have on such practices over the next decade.

本文是一篇讨论美国教学设计与技术发展史文章的前半部分。文中为此领域做了定义,鉴定了这个定义的主要特点,给出了将该领域称为“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合理性说明。本文描述了从20世纪初到今天,教学媒体发展史上的大事。本文讨论的主题包括学校博物馆的诞生,视觉和视听教学运动,二战中媒体的使用及人们对教育电视、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兴趣。文章结尾总结了这些媒体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影响,并预测了计算机、因特网及其他数字化媒体在未来10年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Approximately 15 years ago I wrote a history of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Reiser, 1987), which appeared as a chapter in a book edited by Robert M. Gagne. Since that time, many innovations and new ideas have affected the nature of the field. For example, rec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new ideas and theories regard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new views of how to promot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classrooms and in the workplace have all had an influence on the field. In light of all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t seems appropriate to update the earlier history.

This article and another that will appear in the next iss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erve as an update of my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field I now refer to as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大约15年前,我写过加涅编著的一本书中有关教学技术领域的历史的一个章节。从那时起,许多革新和新的想法已经影响到这个领域的实质了。例如,当前技术的发展,关于学习过程的新观念和新理论及如何提高在教室或工厂里的学习和绩效的新见解都对本领域产生了影响。依据这些变化,更新早期写过的本领域的历史看来是适宜的。本文和下期《教学技术研究与发展》中的另一篇文章更新了我对现在称之为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历史的描述。

Before I begin to discuss the history of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and before I provide my reasons for labeling it as such, let me provide a definition of field:

在开始论述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的历史,并解释为什么将它称做“教学设计与技术”之前,先阐述一下该领域的定义: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encompasses the analysis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problems, and the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structional and

non-instruction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intended to improv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particularl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workplace.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often use systematic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dures and employ a variety of instructional media to accomplish their goals. Moreover,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non-instructional solutions to performance problems. Research and theory related to each of the aforementioned areas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eld. (Reiser, in press) 教学设计与技术是指对教学与非教学的过程和资源

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在各种环境中,尤其是教育机构和工厂里的学习和绩效。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的专家经常运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方法和多种教学媒体来达到他们的目标。此外,在最近几年,专家们越来越关注绩效问题的非教学解决方法。同上述各领域相关的研究和理论也是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的

重要组成部分。

What are the major features of this definition? In many ways it is similar to the most recent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AECT) definition of the field ( Seels & Richey, 1994). Like the 1994 AECT definition, the definition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mentions five categories of activities or practices: (a) design, (b) development, (c) utilization or implementation, (d) management, and (e) evaluation,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field; and adds a sixth category, (f) analysis. Moreover, like the 1994 definition, the current definition relates those activities or practices to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definition indicates that research and theory, as well as practi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这个定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许多方面,它类似于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给该领域下的定义(AECT94定义)。像AECT94定义一样,本文的定义提及了五种与该领域相关的活动或实践:(a)设计、(b)开发、(c)应用、(d)管理和(e)评价,而且增加了第六类(f)分析。此外,像AECT94定义一样,该定义也把那些活动和实践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联系起来。而且,本定义也意味着研究和理论同实践一样,在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In several respects, however, the current definition goes beyond the 1994 AECT definition. For example, the current definition makes specific reference to some of the performance technology concepts that have recently expanded the nature of the field (e.g., analyzing performance problems in the workplace and employing non-instructional solutions, as well as instructional solution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Moreover, the current definition highlights two practices that have, over the years, formed the core of the field. These two practices are (a) the use of media for instructional purposes and (b) the use of systematic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dures (often simply called instructional design). Although many have argued about the value of employing these practices, they remain as the key defining elements of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dividuals involved in the field are those who spend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ir time working with media, or with tasks associated with systematic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dures, or with both.

但是,在若干方面,这个定义又超越了AECT94定义。例如,它特别提到了绩效技术的一些概念,扩展了这个领域的内涵(例如分析工厂中的绩效问题,采用教学和非教学的方案解决绩效问题)。而且,这个定义重点强调了在

过去这些年中,成为本领域核心的两种实践。它们是:(a)媒体的教学应用和(b)系统化教学设计程序(经常简称为教学设计)的应用。尽管对这些实践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但它们仍然是定义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的关键性因素。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的人员要花费大部分时间使用媒体,或执行与系统化教学设计过程相关的任务或两者都做。

Why use the term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rather tha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s the label for the field? Because in spite of the many efforts to clearly define the broad meaning of the latter term (Reiser & Ely, 1997), most individual outside of the profession, as well as many inside it, when asked to define the term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mention computers, videos, CD-ROMs, overhead and slide projectors, and other type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term instructional media. In other words, most individuals equate the term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with the term instructional media. In light of this fact, perhaps it is time to reconsider the label we use for the broad field that encompasses the areas of instructional media,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chnology. While any of a number

of terms come to mind, I like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IDT). This term, which has been employed by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in our field (Professor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directly refers to the key concepts mentioned earlier—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e., instructional media). Moreover, as my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will indicate, in recent years many of the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 performance technology movement have been regularly employed by those individuals who call themselves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为什么用教学设计与技术,而不用教学技术这个术语作为本领域的名称呢?因为无论怎样努力准确界定后者的全面含义,当被问及教学技术的定义时,多数非专业人士,同许多专业人士一样,就只提到计算机、录像机、

CD-ROMs、投影仪和幻灯机及与教学媒体紧密相关的一些软硬件。换句话说,大多数人把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等同起来。鉴于这个事实,或许我们该重新考虑怎样来标识这一包含教学媒体、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宽泛领域了。考虑了很多术语,我选择教学设计与技术(IDT)。这个已被本领域内的专业杂志《教学设计与技术专家》使用的术语,直接涉及到早先谈到过的关键概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技术。此外,正如我描述的教学设计的历史所揭示的那

样,近些年来,许多教学设计者一直频繁使用与绩效技术相关的概念。

As stated earlier, this history of the field will appear in two articles in succeeding issues of this journal.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 second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This is a natural separation because,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ost of the practices related to instructional media have occurred independent of developments associated with instructional design.

如前所述,这个领域的历史,会分为两篇文章连续刊登在《教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杂志的两期中。本文聚焦教学媒体的历史,第二篇则重点论述教学设计的历史。这样划分很自然,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多数教学媒体的实践是独立于教学设计发展之外的。

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although many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DT field have taken place in other countries, the emphasis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one that will follow will be on event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应该说明一下,尽管教学设计与技术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是在其他国家发生的,但是本文及下一篇文章还是重点论述发生在美国的事件。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

教学媒体的历史

The term instructional media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means via which instruction is presented to learners (Reiser & Gagne, 1983). Under this definition, every physical means of instructional delivery, from the live instructor to the textbook to the computer and so on, would be classified as an instructional medium. It may be wise for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to adopt this viewpoint; however, in most discussions of the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 the three primary means of instruction prior to the 20th century (and still the most common means today) are the teacher, the chalkboard, and the textbook—have been categorized separately from other media (cf. Commission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1970). In order to clearly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media, this viewpoint will be employed in this article. Thus, instructional media will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means, other than the

teacher, chalkboard, and textbook, via which instruction is presented to learners.

教学媒体这个词一直被定义为向学习者提供教学信息的物质手段。按这种定义,每种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物质手段,包括教学人员、书本、计算机等,都应划归为教学媒体。对本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采纳这种观点或许是明智的。但是,在大多数关于教学媒体历史的讨论中,20世纪前的三种主要的教学手段(今天仍是最常用的手段)——教师、黑板、教科书,是与其他媒体分开来的。为了清楚地描述媒体的历史,本文采用这种观点——教学媒体被定义为除教师、黑板、教科书之外的向学习者提供教学信息的物质手段。

School Museums

学校博物馆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se of media for instructional purposes has been traced back to at least as early as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Saettler, 1990). It was at that time that school museums came into existence. As Saettler (1968) has indicated, these museums “served as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unit(s) for visual instruction by (their)

distribution of portable museum exhibits, stereographs (three-dimensional photographs), slides, films, study prints, charts, and other instructional materials”(p. 89). The first school museum was opened in St. Louis in 1905, and shortly thereafter, school museums were opened in Reading, PA, and Cleveland, OH. Although few such museu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since the early 1900s, the district-wide media center may be considered a modern-day equivalent.

在美国,媒体用于教学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前10年。就是那时,学校博物馆诞生了。正如Saettler指出的,这些博物馆“通过分发便携式展品、立体图片(三维照片)、幻灯片、电影、学习印刷材料、图表和其他教学材料成为视觉教学的中心管理机构”。1905年第一个学校博物馆在圣路易斯开放,不久,在宾夕法尼亚州的Reading和俄亥俄州的Cleveland,又有一些学校博物馆相继开放。尽管20世纪初以来,没有建立多少这样的博物馆,但地区媒体中心可以看做现代的学校博物馆。

Saettler (1990) has also stated that the materials housed in school museums were viewed as supplementary curriculum materials. They were not intended to supplant the teacher or the text- book. Throughout the past 100 years, this early view

of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media has remained prevalent in the educational community at large. That is,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most educators have viewed instructional media as supplementary means of presenting instruction. In contrast, teachers and textbooks are generally viewed as the primary means presenting instruction, and teachers are usually given the authority to decide what other instructional media they

will employ. Over the years,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s in the IDT field (e.g., Heinich, 1970) have argued against this notion, indicating that (a) teachers should be viewed on an equal footing with instructional mediaaas just one of many possible means of presenting instruction; and (b) teachers should not be given sole authority for deciding what instructional media will be employed in classrooms. However, in the broad educational community, these viewpoints have not prevailed.

Saettler也说过学校博物馆收藏的这些资料可以作为

课程的补充资料。它们不是要取代教师和教科书。在过去的100年中,这种早期的教学媒体观在教育界中广泛流行。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多数教育者把教学媒体看做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与之相反,教师和教科书则被看做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有权决定使用何种教学媒体。那些年,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的很多专家反对这种观点,指出:(a)

教师应该与教学媒体处于同等地位——只是多种可能的

教学方法中的一种;(b)教师无权决定在课堂上采用什么媒体。然而,在整个教育界,这些观点还未流行起来。The 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and Instructional Films

视觉教学运动与教学影片

As Saettler (1990) has indicated,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most of the media housed in school museums were visual media, such as films, slides, and photographs. Thus, at the time, the increasing interest in using media in the school was referred to as the “visual instruction”or “visual education”movement. The latter term was used at least as far back as 1908, when the Keystone View Company published Visual Education, a teacher’s guide to lantern slides and stereographs.

如Saettler曾说过的,20世纪前期,学校博物馆收藏的多是视觉媒体资料,如电影片、幻灯片、照片等。因此,人们把当时学校中浓厚的使用媒体的现象称之为“视觉教学”或“视觉教育”运动。视觉教育这个术语至少在1908年就被使用了,当时KeystoneView公司出版了《视觉教育》,指导教师如何运用幻灯片和立体照片进行教学。

Besides lantern slide projectors and stereograph viewers, which were used in some school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Anderson, 1962), the motion picture projector was one of the first media devices used in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rst catalog of instructional films was published in 1910. Later that year, the public school system of Rochester, NY, became the first to adopt films for regular instructional use. In 1913, Thomas Edison proclaimed: “Books will soon be obsolete in the schools .It is possible to teach every branch of Human knowledge with the motion picture. Our school system will be completely changed in the next ten years”(cited in Saettler, 1968, p. 98).

19世纪后半叶除了幻灯机和立体图片浏览仪被用于一

些学校外,电影放映机也成为学校使用的第一批媒体设备之一。1910年美国出版了第一本教学影片目录。随后,纽约州的Rochester公立学校系统最先把电影用于正规教学中。在1913年,爱迪生宣称“书籍将从学校中消失,电影可以教授所有的人类知识。我们的学校系统将在未来10年内发生彻底的改变”。

Ten years after Edison made his forecast, the changes he had predicted had not come about. However, during this

decade (1914—1923), the 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did grow. Five national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for visual instruction were established, five journals focusing on visual instruction began publication, more than 20 teacher-training institutions began offering courses in visual instruction, and at least a dozen large-city school systems developed bureaus of visual education (Saettler, 1990).

10年过去了,爱迪生的预言并没有发生。但是,在1914年~1923年的10年间,视觉教学运动确实发展了。成立了5个国家级视觉教学的专业机构,创办了5种关注视觉教学的杂志,20多个教师培训学院开设了视觉教学课程,至少12个大城市的学校系统中建立了视觉教学部门。

The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and Instructional Radio 视听教学运动和教学广播

During the remainder of the 1920s and through much of the 1930s,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such areas as radio broadcasting, sound recordings, and sound motion pictures

led to increased interest in instructional media. With the advent of media incorporating sound, the expanding 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became known as the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Finn, 1972; McChuskey, 1981). However, McChuskey, who was one of the leaders in the field during this period, indicated that while the field continued to grow, the educational community at large was not greatly affected by that growth. He stated that by 1930,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the 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had invested and lost more than $50 million, only part of which was due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which began in 1929.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无线电广播、录音、有声电影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教学媒体的兴趣。随着有声媒体的出现,不断扩大的视觉教学运动变成了视听教学运动。但是,正如当时本领域的领导人之一McChuskey指出的那样,虽然该领域继续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界受这种发展的影响不大。他认为到1930年为止,视觉运动的商业损失达到了5000万美元,其中只有部分损失是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造成的。

In spite of the adverse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continued to evolve. According to Saettler (1990),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vents in this evolution was the merging, in 1932, of the three existing national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for

visual instruction. As a result of this merger, leadership in the movement was consolidated within one organization, the Department of Visual Instruction (DVI), which at that time was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ver the years, this organization, which was created in 1923, and which is now called AECT, has maintained a leadership role in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虽然经济大萧条带来了负面的经济影响,但视听教学运动仍继续发展。Saettler认为,此次改革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32年三个国家视觉教学专业机构的合并。合并的结果是该运动的领导权在一个机构中得到了加强——

视觉教学部(DVI),它是当时国家教育协会的一部分。DVI创立于1923年,现在称为AECT,那些年它保持了在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的领导位置。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a number of textbooks on the topic of visual instruction were written.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textbooks was Visualizing the Curriculum (Hoban, Hobart, & Zissman, 1937). In this book, the authors stated that the value of audiovisual material was a function of their degree of realism. The authors also presented a hierarchy of media, ranging from those that could only present concepts

in an abstract fashion to those that allowed for very concrete representations (Heinich, g01enda, Russell, &

Smaldin0,1999). Some of these Ideas had previously been discussed by others, but had not been dealt with as thoroughly. In 1946, Edgar Dale further elaborated on these ideas when he developed his famous Cone of Experience. Through out the history of the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many have indicated that part of the value of audio visual materials is their ability to present concepts in a concrete manner (Saettler,1990).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视觉教学的教科书大量涌现。这些书中最重要的是《可视化课程》。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视听材料的价值在于它们反映现实的程度。作者把媒体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从仅能抽象地描述概念的媒体到可代表各种具体实体的媒体。这些观点已为他人讨论过,但还不是很彻底深入。1946年,戴尔在他提出的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中进一步详尽地论述了这些观点。综观整个视听教学运动的历史,许多人指出视听材料的价值之一就是它们能以一种具体的方式呈现概念。

A medium that gain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during this period was radio. By the early 1930s, many audiovisual

enthusiasts were hailing radio as the medium that would revolutionize education. For example, in referring to the instructional potential of radio, films, and television, the editor of publications for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stated that “tomorrow they will be as common as the book and powerful in their effect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Morgan, 1932, p. ix). However, contrary to these sorts of predictions, over the next 20 years radio had very little impact on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Cuban, 1986).

其间引起人们很大关注的媒体是无线电广播。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许多视听爱好者热衷于把无线电广播当做改革教育的媒体。例如,在提到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的教学潜力时,一位国家教育协会刊物的编辑说:“明天,它们将像书籍一样普及且有力地影响学与教”。然而,与此预测相反,在以后的20年中,无线电广播在教学实践中的影响甚微。

World WarⅡ

二战

With the onset of World War Ⅱ,the growth of the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movement in the schools slowed;

第一章%20教育技术概述(测试题)[1]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技术是在 20 世纪20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以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渐从教学方法范畴内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中的分支科学。 2、教育技术的定义(AECT 94定义)明确地指明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五个研究范畴(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两种研究形态(理论、实践)。 3、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实践的发展,从而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研究中重要的领域和基础。 4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科学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二、选择题 1、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视觉教育”阶段大致处于( A ) A: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的定义(AECT 94定义) 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电化教育 答:利用幻灯、投影器、电影、无线电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程序学习机和电子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及相关应用的教材进行的教育活动。 3、教育技术(AECT05定义), 答: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成绩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实践。 4、信息技术 答;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5、视听教育: 答:指的是依据教育理论,运用多种媒体,充分发挥视听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视听教育是指运用照片、图表、模型、标本、仪器、录音唱片、广播、电视、电影等视听手段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以及直接由视听觉获

教育技术概论概念总结

第三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1、教育的涵义: 现代教育学对教育给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教育(广义)——凡是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 教育(狭义)——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通常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根本特征: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个:(1) 教育者(2)受教育者(3) 教育设施 2、解释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涵义及其关系 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教育技术—— 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 狭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与教育技术的区别: 1、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 3、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学科。 3、说出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变过程 4、阐述A ECT94定义——学科性定义 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有关的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研究对象是过程和资源,基本内容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是按系统方法应用过程的阶段特点来阐述它们的理论和实践,其研究方法是系统方法。 5、归纳教育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实践原则和操作程序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 [荷]H.Freudenthal数学教育理论 ㈠ 数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现实,数学化,再创造): 1、情景问题是教学的平台 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3、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5、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 ㈡ 何谓数学教育中的现实 1、 数学教育中的现实——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而且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 2、 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 3、例题生活化,问题情境化 ㈢ 运用“现实的数学”进行教学 第一,数学的概念、运算、法则和命题,都是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 第二,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同一类事物或现象抽象而成的量化模式 第三,数学教育应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 ㈣什么是数学化 1、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即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2、数学教学即是数学化的教学 3、 抽象化、公理化、模型化、形式化等等,都可看成是数学化 4、数学化的形式: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从符号到概念的数学化 ㈤ 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1、 学生“再创造”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的过程。其核心是数学过程再现。 2、数学学习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强调激发学生学生主动学习,做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途径 二、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 ㈠ 什么是数学知识 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持建构主义观的学者往往不同于绝对主义或者行为主义论者,在他们看来: 1、数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数学的基础理论

一、炼钢的基础理论 钢的密度:指单位体积钢液所具有的质量影响因素:温度和钢液的化学成分 钢的熔点:指钢完全转变成液体状态时或是冷凝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 影响钢液黏度的因素:温度和成分温度高黏度低 钢液的表面张力:使钢液表面产生缩小倾向的力 钢的导热能力:当体系内维持单位温度梯度时,在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面积的热量 影响钢导热系数因素:钢液的成分组织温度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以及钢中晶粒的细化程度 炉渣的作用 1、控制钢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2、脱出杂质(s、p),吸收夹杂物 3、防止钢液的吸气 4、防止钢液的散热,以保证钢的冶炼温度 5、稳定电弧燃烧 6、炉渣是电阻发热体 7、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 炉渣碱度:炉渣中碱性氧化物浓度的总和和与酸性氧化物的总和之比 二元碱度 四元碱度 碱性炼钢渣碱度(p11) 炉渣的氧化性: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炉渣向钢液供氧的数量 将Fe2O3折合的方法:全氧折合法、全铁折合法 炉渣氧化性在炼钢过程中的影响: 1、影响化渣速度和炉渣黏度 2、影响炉渣向熔池传氧和钢水氧含量 3、影响钢水脱磷 4、影响铁合金收得率 炉渣的融化温度:指固态渣完全转化为均匀液态时的温度 凝固温度:指液态炉渣开始析出固体成分时的温度即熔点 影响炉渣表面张力的因素:温度和成分 影响炉渣起泡姓的因素: 1、渣中表面活性物质最能促进泡沫渣的生成 2、机器碳氧反应生成CO 3、不均质炉渣的适当生成有利于炉渣泡沫化 脱杂物质:硅锰硅锰铝硅钙钡 渣量大小是控制钢中杂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硅锰的氧化还原反应:p25

脱碳反应的作用: 1、促进熔池成分和温度均匀 2、加大钢--渣界面,提高了化学反应速度 3、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和有害气体的排出,降低了钢中气体含量和夹杂物数量 4、脱碳反应与炼钢中其他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5、造成喷溅和溢出 6、有利于熔渣的形成 7、放热升温 磷易使钢发生“冷脆” 影响炉渣脱磷的因素:炉渣的碱度氧化性温度金属液的成分渣量 脱磷的条件:高碱度、高氧化铁含量、良好流动性熔渣、充分的熔池搅动、适当的温度和大渣量 回磷:指进入炉渣中的磷又重新回到钢中,使钢水中磷含量增加的现象 避免钢水回磷的措施有:挡渣出钢,尽量避免下渣;适当提高脱氧前的炉渣碱度;出钢后向钢包渣面加一定量石灰,增加炉渣碱度;尽可能采取钢包脱氧;加入钢包改质剂 影响钢渣间脱硫的因素:熔渣成分钢液成分熔池温度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为网络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和环境支撑的是() 收藏 A. 网络课程教学支持平台 B. 网络课程的内容 C. 网络及通讯技术 D. 网络课程的活动安排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互联网时代下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节点和信息源的连接。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 收藏 A.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D.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在制作powerpoint时,SmartArt工具的主要功能是()收藏 A. 可以快速制作图表 B. 划分段落 C. 绘图工具 D. 设置动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属于() 收藏 A. 智力因素 B. 非智力因素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确定选题后要进行的工作是() 收藏 A. 编写脚本

选择开发工具 C. 搜集加工素材 D. 教学设计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老师要重新认识到只要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 收藏 A.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老师要重新认识到只要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 收藏 A.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收藏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来哪些媒体属于视听媒体() 收藏 A. 电视机 B.

(完整版)大学数学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1.数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数学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与发展.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数学教育数学理论,是数学论,课程论和学习论的综合。 3.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4.教学目标:一级目标:教育方针。(制订者——国家)二级目标:课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三级目标:教学目标。课堂目标 5.教案 详案格式:1.课题。2.教学目标。 3.学情分析。 4.教材分析。 5.课型。 6.教学方法。 7.教具。 8.教学过程(1)知识准备;(2)判定定理;(3)运用定理,问题研究;(4)总结[板书设计][课后记] 简案格式:1.课题。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6.数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方法和相对应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7.弗雷登塔尔的教学原则:1.“数学现实”原则。2.“数学化”原则。3.“再创造”原则。4.“严谨性”原则 波利亚解题表:1.理解题目—必要前提。2.拟定计划—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3.实现计划—逻辑配置。4.回顾—有远见做法 皮亚杰: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 1.同化:指根据已有图式来理解新事物,事件过程 2.顺应:当旧有方式探究世界不能奏效时,儿童会根据新消息或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图式,这个过程叫顺应。 3.平衡作用:指产生顺应情况下的不平衡状态。 4.理论主张:发展先于学习。 5.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关系:儿童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中不断丰富、提高、发展。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 2.学习观。 3.教学观。(创建一个良好,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以及支持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4.师生观。(教师使命:学生自主学习一个最有利,有力的 “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特别是学生 放任自流学习时,起最大的限制 和控制作用。学生使命:自主学 习,借助帮助,利用学习资料加 强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与对话。构 建自己完整的学习知识体系。)5. 学习环境。6.评价观 双基:含义:(1)数学基本知识 (2)数学基本技能 8.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和 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 的基本框架结构。 类型:1.讲解—接受教学模式。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探究式教 学模式(流程:1.教师创设问题 情景2.观察猜想3.推理论证4.验 证应用 5.总结反思)。3.启发式。 4.合作学习。 5.自主探究。 6.尝试 指导。 9.教学概念:(1)意义:反映数 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叫做 数学概念。概念的组成:概念的 名称,定义,符号,例子,属性。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 内涵亦称内包,指概念所反映的 对象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概 念的外延亦称外包,指概念所反 映对象的总和。 10.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思想理 性认识。(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 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 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 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 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11.数学教学原则:1.严谨性与量 力性相结合的原则。2.具体与抽象 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 12.课程实施原则:1.全面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 前瞻性原则。 13.教学技能: [1]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 的教学活动方式。应用于上课之 始或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 新段落的教学之中。 类型:直接,旧知识,悬念,事 例,趣味,实验,创设情境 目的:1.引起学生注意。2.激发 学习兴趣。3.唤起学生思考。4. 明确学习目的。5.强化师生关系。 功能:1.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 关注,进入学习准备状态;2.激 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3. 明确学习目的,传达教学意图; 4.承上启下,建立新旧知识间联 系;5.创设意境,激发情志; 原则:1.针对性原则。2.启发性 原则。3. 趣味性原则。4.直观性 原则。5.适度性原则。 注意:1.导入方法的选择要有针 对性。2. 导入方法的选择要具有 多样性。3.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2]讲解技能:讲解技能中的一类 教学行为,在行为方式上的特点 是“以语言讲述为主”的方式;在 教学功能上的特点是:传授知识 和方法、启发思维、表达思想感 情”。 目的: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2. 启发思维,培养能力。3.提高思想 认识,培养数学学习情感因素。 原则:1.科学性原则。2.启发性原 则。3.计划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3]演示技能:是教师根据教学内 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运用各种 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材 料,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解决 数学问题,传递数学教学信息的 教学行为方式。 注意:1.演示的媒体要恰当。2. 演示的媒体要使用。3.演示的时机 要恰当。4.演示必须与讲解技能相 结合。 [4]结束技能:是教师在一个教学 内容结束或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终 了时,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归 纳总结、重复强调、实践等活动 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 进行及时地巩固、概括、运用, 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认 识结构,使学生形成新的完整的 认识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 过渡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 类型:提纲挈领,娱乐激趣,图 表对比,悬念引申,质疑讨论, 练习巩固,学生汇报 注意:1.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语言精炼,紧扣中心。 3.内外沟 通,立疑开拓。 14.体态语言:(1)在课堂调控上 1.精神抖擞带学生进入学习角色 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维护课 堂秩序,优化课堂教学4.具有活 泼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2)在传授知识上 1.帮助学生理 解数量关系2.协助学生分析有利 于理解3.敏捷迅速的信息反馈— —手势答案4.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在师生互动中 1.读懂学生的 眉目语2.读懂学生的表情语3.读 懂学生的手势语4.读懂学生的坐 姿语 15.如何评价一节课:1.教学目的 如何。是否全面、具体、明确。 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2.重点 难点是否突出并处理得当。3.教学 程序上,设计是否合理,思路是 否清晰,结构是否严谨,是否因 材施教,是否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是否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4.教学 方法上,是否灵活多样,符合实 际,是否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 段等。5.是否注意情感教育,即课 堂气氛是否和谐,是否注重学生 学习动机,兴趣,信心等非智力 因素的培养。6.教学基本功是否扎 实。如普通话语言是否规范、生 动形象;教态是否亲切、自然、 大方;板书是否工整、美观、清 楚,是否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等。7.教学效果如何。教学效率, 学生受益情况等。8.教学特色如何。 即教学的个人特点,教师的教学 风格。 16.课程的改革: 《标准1》的基本理念:1.突出体 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 突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3. 强调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4. 倡导师生角色观。5.提倡主体多元 化和形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6.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 学中的作用。 《标准2》的基本理念:1.构建共 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 样的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倡导 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7.强调 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8.体现数 学的文化价值。9.注重信息技术与 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 科学的评价体系。 17.数学核心概念: 数感:通俗地说,就是人对于数 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 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灵活 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 用的策略。数感是一种主动地、 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 意识。 符号感:就是人们对各种符号的 理解与感受。 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 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 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18.数学教育评价的定义:全面收 集和处理数学课程,教学设计与 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从而做出价 值判断,改进教学决策的过程。 要素:1.教师行为。2.学生行为。 3.教学内容。(1,2为核心要素) 主体:学生 19.难度: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 数量指标。P越大,难度越小。 信度:指实测值与真实值相差的 程度,是一种反映试题的稳定性、 可靠性的数量指标。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实际水 平的区分程度的数量指标。D越 大,区分度越大。 效度:是一种反映测试能否达到 所欲测试的特征值或功能程度的 数量指标,使其反映测验正确性 的程度。

12教育理论试题

2012年盐城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教育教学知识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 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题号下。每小题2分,共4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 )。 A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B .公平性、民主性和普及性 C .发展性、普及性和实践性 D .科学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的“四基”目标是( )。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 B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实践能力 C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解题策略、基本活动经验 D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解题策略 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的现代化。 A .教育内容 B .教育方法 C .人 D .教育结构 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求,其中最高级 的需求是( )。 A .安全需求 B .社交需求 C .尊重需求 D .自我实现需求 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 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 .传授学生知识 B .发展学生能力 C .培养学生个性 D .养成学生品德

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 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7.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主要是根据遗忘过程的()规律。 A.再认 B.先快后慢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 8.()是长方形的上位概念。 A.正方形 B.菱形 C.平行四边形 D.矩形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地概括为()。 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 B.自我完善过程 C.师生相互作用过程 D.问题解决过程 10.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 A.讲授法 B.参观法 C.情境教学法 D.循循善诱法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A.榜样示范 B.实际锻炼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12.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原来的“空间与图形”改为()。 A.空间与几何 B.图形与几何 C.空间与模型 D.图形与模型 13.《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A.信任学生 B.了解教育对象 C.严格要求学生 D.和学生交朋友 14.一个学生迟到了,推门而进,教师这时不由自主地转向教室门口。这是注意的()。 A.分散 B.起伏 C.转移 D.分配 15.“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6.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17.“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强调课堂教学评价要()。 A.全部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

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指导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 单位:蓟县尤古庄镇西塔庄中学 姓名:王迎利 学科:中学历史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进而实现信息化教学。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观念、飞速发展、积极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

中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吐血整理)

填空题:5*4 1、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一是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二是具 体数学活动的教学,三是数学教师的日常活动 2、确定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一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基础教育的任务,二是数学 的特点与作用,三是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征 3、数学认知结构在适应新情况的需要时有两个途径:顺应与同化,顺应是改变自己原有的 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况,同化则是融合新的情况于现存的认知结构中 4、据安德森的记忆扩散激活理论,要向数学证明能否顺利完成的因素有:一是思路点的正 确性,二是扩展力,三是推理能力,四是证明的方法与思考的方法 5、数概念的教学扩充模式是 6、影响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因素,一是社会方面的因素,二是数学本身的因素,三是教育 方面的因素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总体目标,学段目标与各大块数学内 容的具体目标 8、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框架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时间与综合应用这四个 学习领域 9、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指数学概念与数学定理的学习 10、数学知识的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意义并且保存下来的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归属学习, 总括学习与并列结合学习 11、学生获得概念有两种基本的方式: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12、中学数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数学技能是:能算,会画与会推理 13、结合现代教学论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较一致的观点是把解题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理解问题,制定解题计划,完成解题计划,回顾。 14、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强调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是提高 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15、为了使概念的定义正确合理,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即是定义要清晰,适度,简明,不使 用负概念 16、中学数学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数形结合,分类整合,函数与方程,几何变换 17、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数学模型的主要功能有解释,判断,预见 选择题:5*4 改错题:2*6 P103证明的规则 简答题:2*6 1、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 答:(1)使学生认识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2)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达形式 (3)使学生了解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对概念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概念体系(4)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概念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3939159.html,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作者:高文华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1年第02期 摘要:知识、能力、创新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能力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历史教学;网络环境;知能整合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逐渐盛行,促使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成为可能。历史学科其特性在于内容丰富,涉猎领域广泛,而网络资源的丰富快捷和多样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的思维方式,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我尝试着针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一堂教学课,对现代教学作了一些探究。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的计算机演示教学内容的方法,设法让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具体表现在: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使干巴巴的历史概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本课开始,我没有去讲太多的知识,而是用当时热播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的视频作为开场,学生看完之后不仅对本课知识有了大致了解,而且通过看教材对郑和下西洋这一问题的要点及答案都能整理出来。学生不仅会思考问题,还能根据所看内容发现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 二、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历史的含义本身非常丰富,而传统历史教学却淡化了历史的多重意义,使历史课变成一种简单的价值判断或说教。网络教学极大地克服了历史教学上的这一缺陷,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学生看书思考阶段,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海上航行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应该事先做哪些准备呢?这一问题一提出,立刻把学生的思绪放飞到了茫茫的大海上,学生各显神通,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答案。我又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顿时领悟到郑和的伟大、我国航海技术的进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情感渗透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概述: 学科:历史 年级:七年级 课时: 1 课时 学习内容:通过对故宫和长城的了解,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 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 2. 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 识 过程与方法: 1. 积极收集有关故宫、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认识到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准、和谐。 2.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了解故宫和长城,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3. 阅读课文内容,利用相关资料,认识到北京城的布局“匀称而明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2. 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上凝聚等精神的象征。 3. 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要求学生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 多媒体教室 2. 视频 3. 音频 4. 下载的图片 5. 教材 6. 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幻灯片、声像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一、〔情境导入〕创设一个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先播放一段教师提前制作好的CAI 课件(展示故宫、长城部分景点声像)然后教师宣布:本班决定在国庆节期间到北京参观故宫、长城等著名旅游景点,这样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及时提出本课要研究的主题:为什么说故宫和长城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1》将学生异质分组,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1》以小组互相展示课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故宫、长城各景点的图片(可制成幻灯片),门票、邮票等材料,和文字资料,简单介绍、相互交流、评价。 《2》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当导游,对本组收集到的有关景点进行讲解,并展示图片。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对学生的虚拟导游进行点评。 教师活动《2》:通过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故宫建筑的色彩、材质、尺度等去思考。 1. 为什么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采用红墙黄瓦,它有什么象征意 义?

中外教育技术发展史

中外教育技术发展史 摘要:文章从国外和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比较,分析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国外教育技术对我国的启示,现代教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1970年以前,我国教育技术的概念是指教育过程中对各种教育机器的利用。这一阶段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提供各种机械,电子装备等硬件设备”而定。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各教育系统的不断开发和实践,人们还逐渐认识到教育机器只不过是教育过程中诸多构成要素中的一个要素。教育技术中不仅包括各种机器的利用,还应该包括媒体的设计,评价,对学生特性的研究等内容。[1] 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1 .古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外国世界古代最早的教育技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泥板书”图画文字,“泥板”教材即泥板书。若论发明更早的教具,则是古埃及的“纸草”(paperus)。纸草原是生长在尼罗河沼泽地的一种长茎植物。古埃及人将这种植物的茎层层剥开,然后将薄片连接粘结起来,经过加工制成可用于书写的纸。成为一个正方理论探讨教育技术形,古希腊时期的教育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据《荷马史诗》记载,其教师咯戎教导阿喀琉斯的时候,向他传授了骑马、掷标枪、打猎、弹奏七弦琴和医术等方法的技能在雅典教育中要学习纺织、缝纫和弹琴。同样都需要借助器具进行学习,同样渗透了教育技术手段。 1、2 .近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13、14 世纪英法等国学徒制作使用了一些教学仪器。1658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通过图画出版了150 幅插图的《世界图解》,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的诞生。最早提出教育技术理论的当推卢梭,他主张师生共同亲手制造一些仪器用以验证知识。瑞士的裴斯泰洛齐(1746—1827)在发音教学中发明了拼读课本,并设计了进行拼读练习的拼读板,在算术教学中所采用的分数表、正方形和算术箱等教具都是简单的教育技术手段。德国的福禄贝尔发明的恩物(Froebel’s Gifts)是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1836 年他创制了1-5 种恩物,后来演变到8 种。这些教具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提高了教学效率。[3] 1、3.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美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先驱,视觉教育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其主要表现。它是以幻灯和

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6-16T15:27:32.547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4年6月总第240期作者:邓厚红[导读]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爆炸时代,学习的关键已经不再是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贵州省福泉市地松中学邓厚红 【摘要】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爆炸时代,学习的关键已经不再是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关键词】历史;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373.5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36-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不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将很难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谈不上学会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它指以计算机为基础,在历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呢?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的应用影响因素 现代技术在历史教学中使用较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如下:(1)学校领导对多媒体教学不看好,部分学校甚至规定一些老师一学期只开设一次多媒体课即可。(2)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新的教学思想没有深入人心,他们认为传统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东西,比较实在。(3)学生习惯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法,对于多媒体教学模式还不是很适应,再加上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都会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能够让学生在课本上进行记录,从而也能增加学生的记忆力,而多媒体教学时很多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精心准备一节多媒体课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而学生却漫不经心,教师觉得不值得。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的应用优势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感受历史、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规律,有助于学生对史实的记忆。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谭嗣同戊戌变法中时,可以从网络上剪切一些类似的片段,再让学生看谭嗣同为了变法图强,置生死以不顾,慨叹:“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的情境,让学生激发内心的热血,点燃学生的激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制作历史课件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老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善于从网上下载一下对教学有用的史料,并将这些资料融进自己的观点,利用这些史料根据论据提出一些比较科学的论证方法。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老师在教学起初可以设置悬念,让学生去猜“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展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等画面,引导学生,设置情境。当影片看完后询问学生,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样能够让学生产生疑问,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去寻找答案,或者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这样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历史教学创设多向互动和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其教学质量迅速的进行反馈,帮助师生之间更好的交流和进步。当师生之间交流没有了隔阂,学生也更能够、善于向老师提问,形成多向的互动和交流,老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体会,对于不合理的教学地方能够及时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的应用中的一些注意点 第一、历史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现代技术的使用技巧,要避免教学内容向记账一般,避免像放电影一样,否则将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第二、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滥用课件,图片等,选择表格时要合理,使用的时间要恰当,有一定的针对性,都要能说明课本涉及到的知识点,应把资料展示变成突出重难点的手段。第三、使用课件一定要精心筛选,对于一些学生理解困难的材料可以少用或者不用,做到少而精,而不是就知道放课件却不闻学生学的效果。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产物,它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从古代、近代、现代历史知识的联系,更好的对历史进行了解,使得学生能够将一些历史情境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从现代教育技术中学到新的知识,从而达到传统历史教学模式达不到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新宇,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必须加强对教材科学分析[J].历史教学 2010,11:28 2、陈伟国,问教:一个中学历史教师团队的集体备课纪要[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6(2):39-40 3、庞有海,课程改革: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1,4(5):424-426

历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一、概述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学习内容:通过对故宫和长城的了解,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 2.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积极收集有关故宫、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认识到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准、和谐。 2.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了解故宫和长城,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3.阅读课文内容,和用相关资料,认识到北京城的布局“匀称而明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2.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上凝聚等精神的象征。 3.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盗源的过渡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体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要求学生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多媒体教室2.视频3.音频4.下载的图片5.教材 6.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灯片、声像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情境导入? 都是创设一个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先播放一段教师提前制作好的CAI课余(展示故宫、长城部分景点声像)然后教师宣布:本班决定在国庆节期间到北京参观故宫、长城等着名旅游景点,这样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及时提出本课要研究的主题:为什么说故宫和长城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1》将学生异盾分组,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1》以小组互相展示课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故宫。长城各景点的图片(可制或幻灯片),门票、邮票等材料,和文字资料,简单介绍、相互交流、评价。 《2》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当导游,对本组收集到的有关景点进行讲解,并展示图片。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对学生的虚拟导游进行点评。 教师活动《2》:通过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故宫建筑的色彩。材质、尺度等去思考。 1.为什么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采用红墙黄瓦,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2.太和殿建筑规格文高,装饰之豪华体现了什么? 3.故宫建筑中华所有的数字都与九有关,这又有何象征意义?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结合教师展示的相关声像资料和文字解说,了解故宫,认识到故宫的布局特点,和建筑风格正是明清帝国大一统气派的象征。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教学设计)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教学设计) 一、本章介绍: 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教育技术是什么? 2.认识教育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3.认识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学习时间 建议学习时间:3学时 活动介绍 在本单元中包括三个活动: 1.阅读教育技术的概念和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2.讨论:你认为教育技术是什么,哪些领域涉及到教育技术;教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技术? 3.在线测试。 拓展资源 在拓展资源中主要提供了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供您学习参考。 评价内容 1.对教育技术理解的讨论的发帖数量和发帖质量 2.在线测试 二、学习活动 活动1 阅读+讨论:你认为教育技术是什么,哪些领域涉及到教育技术 1.1阅读资源 教育技术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技术?它将如何改变我的教学……? 那么,请观看下面的这些案例,与教育技术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案例1:(观看视频案例) 小学语文《比尾巴》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讨论“松鼠的尾巴像什么”? 案例2:(观看视频案例) 高中物理课中,教师利用模拟实验软件模拟平抛物体运用,以说明平抛运动 有什么特点。 在上述的例子中,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你认为技术还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起哪些作用? 1.2 在班级讨论区中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你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1.3 根据你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在讨论区中谈一谈你认为哪些领域涉及到教育技术,并举例说明。 参考阅读:教育技术实践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知识经济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MythsandFactsofLearningTechnology、TenTipsandTricksfortheOnlineStudent 活动2 阅读+讨论:你认为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意义? 2.1 请阅读:1.2学习教育技术的意义 2.2 在记事本中写下你对有关内容的感想 活动3 在线测试 登录Moodle网络教学平台: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3939159.html,/ 三、扩展资源 本章相关资源 1.可以在教学资源栏目查看本章教学课件及资源,点击这里下载本章教学课件(ppt) 2.观看“学习资源”教学视频中的“未来教室”,了解未来课室走势。 思考题: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2.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应用领域有哪些方面? 3.教育技术的运用在哪几方面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4.结合身边的实例,说说教育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 5.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你认为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提出你对本课程的看法或建议。 6.简述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技术素质有哪些? 参考阅读: 通过搜索引擎及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了解并分析教育技术50年、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简析(转到韩师图书馆) 四、重要概念 教育技术作为专业名词,起源于美国。英文名称为“EducationalTechnology”。 从字面上看,可以简单理解为“教育中的技术”。广义的理解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 有形(物化形态)技术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媒体技术,由硬件和相应的软件两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