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2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2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2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2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新授课

课型:单元备课 备课人: 袁常红 审核人: 李光辉 授课时间:

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40页~69页。

二、本单元知识框架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

3.探索并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性质。

四、教材分析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几何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

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研究的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对于平行四边形,按照图形概念的从属关系,教科书把它分为三个层次安排了两个小节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平行四边形。第二个层次是矩形和菱形。第三个层次是同时具有两个特殊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即正方形。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充的。它们的探索方法,也都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方法一脉相承。梯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的推证,也都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为依据的,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综合应用。另外,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也常常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重要依据。

本章的关键: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本章的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太大。相对来说,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则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教法:引导探究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

五、课时分配:本章共用17课时

18.1平行四边形7课时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课时

数学活动1课时

小结2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18.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袁常红审核人:李光辉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2.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学好本节可为学好全章打下基础.

学习这一节的基础知识是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知识.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在小学里学过,学生是不生疏的,但对于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

深刻,所以这里并不是复习巩固的问题,而是要加深理解,要防止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概念当作已知,而不重视对它的本质属性的掌握.

为了有助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在讲平行四边形定义前,要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让学生认清楚.

讲定义时要强调“四边形”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两个条件,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之,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要指出,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新教材是先让学生用观察、度量和猜想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两条性质的,然后用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了这两条性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如推拉门、汽车防护链、书本等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的基础上去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达到用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猜想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教师整理出一种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范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范式的诱导下,初步达到演绎数学论证过程的能力.

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典型例、习题,让学生自己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P42的例1,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讲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解答.例2是补充的一道几何证明题,即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又让学生从较简单的几何论证开始,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演绎几何论证的方法.此题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论证.

四、课堂引入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①∵AB//DC ,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

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性质).

注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

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

(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

(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第一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

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已知:如图ABCD,

求证:AB=CD,CB=AD,∠B=∠D,∠BAD=∠BCD.

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证明:连接AC,

∵AB∥CD,AD∥BC,

∴∠1=∠3,∠2=∠4.

又AC=CA,

∴△ABC≌△CDA (ASA).

∴AB=CD,CB=AD,∠B=∠D.

又∠1+∠4=∠2+∠3,

∴∠BAD=∠BCD.

由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性质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42例1)

例2(补充)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

求证:AF=CE.

分析:要证AF=CE,需证△ADF≌△CBE,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D=∠B ,AD=BC,AB=CD,又AE=CF,根据等式性质,可得BE=DF.由“边角边”可得出所需要的结论.

证明略.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50,则∠B= 度,∠C= 度,∠D= 度.

(1)在ABCD中,∠A=?

(2)如果ABCD中,∠A—∠B=240,则∠A= 度,∠B= 度,∠C= 度,∠D= 度.(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AB= cm,BC= cm,CD=

cm,CD= cm.

2.如图4.3-9,在ABCD中,AC为对角线,BE⊥AC,DF

⊥AC,E、F为垂足,求证:BE=DF.

七、课后练习

1.(选择)在下列图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360

(A)对角相等(B)对角互补(C)邻角互补(D)内角和是?

2.在ABCD中,如果EF∥AD,GH∥CD,EF与GH相交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A)4个(B)5个(C)8个(D)9个

3.如图,AD∥BC,AE∥CD,BD平分∠ABC,求证AB=CE.

课后反思: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袁常红审核人:李光辉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3.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2.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它是通过

旋转平行四边形,得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对角线互

相平分的性质.这一节综合性较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要注意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解题思想方法的概括、指导和结论的升华.

(2)教学时要讲明线段互相平分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如图,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C 与BD 互相平分,则有OA =OC ,OB =OD .

(3)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画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或从这点到对边垂线段的长,或者说这条边和对边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这里所说的“底”是相对高而言的.

在平行四边形中,有时高是指垂线段本身,如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指作垂线段.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在作图时一般是指垂线段本身.在进行计算时,它的意义是距离,即长度.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和高的积,即ABCD S =a·h .其中a 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边,h 必须是a 边与其对边的距离,即对应的高,如图(1).要避免学生发生如图(2)的错误.为了区别,有时也可以把高记成a h 、AB h ,表明它们所对应的底是a 或AB .

(5)学完本节后,归纳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比一般四边形多哪些性质,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可以按边、角、对角线进行总结.通过复习总结,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培养学生随时复习总结的习惯,并提高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它是性质3的直接运用,然后对例1进行了引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讲,并归纳结论: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直线交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相等.例1与后面的三个图形是一组重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的性质对解答复杂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例2是教材P44的例2,这是复习巩固小学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个例题比小学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题加深了一步,需要应用勾股定理,先求得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高,然后才能应用公式计算.在以后的解题中,还会遇到需要应用勾股定理来求高或底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其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60).

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

②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探究】:

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ABCD和EFGH,并连接对角线AC、BD和EG、HF,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处钉一个图钉,将ABCD

180,观察它还和EFGH重合吗?你能从子中

绕点O旋转?

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进一步,你还

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

结论:(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如图4-21,ABCD的对角

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分别相交于

点E、F.

求证:OE=OF,AE=CF,BE=DF.

证明:在ABCD中,AB∥CD,

∴∠1=∠2.∠3=∠4.

又OA=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OE≌△COF(ASA).

∴OE=OF,A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BCD,∴ AB=CD(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AB—AE=CD—CF.即BE=FD.

※【引申】若例1中的条件都不变,将EF转动到图b的位置,那么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将EF向两方延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图c和图d),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你的理由.

解略

例2(教材P44的例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

边形,AB =10cm ,AD =8cm ,AC ⊥BC ,求BC 、CD 、

AC 、OA 的长以及ABCD 的面积.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 、CD 的长,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得OA 的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高为此底上的高),可求得ABCD 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学学过,再次强调“底”是对应着高说的,平行四边形中,任一边都可以作为“底”,“底”确定后,高也就随之确定了.)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解略(参看教材P44).

六、随堂练习

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

①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

② 已知AB=2BC ,求各边的长

③ 已知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与△AOB 的周长

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

2.如图,ABCD 中,AE ⊥BD ,∠EAD=60°,AE=2cm ,AC+BD=14cm ,则△OBC 的周长是____ ___cm .

3.ABCD 一内角的平分线与边相交并把这条边分成cm 5,cm 7的两条线段,则ABCD 的周长是__ ___cm .

七、课后练习

1.判断对错

(1)在ABCD 中,AC 交BD 于O ,则AO=OB=OC=OD . ( )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一组对边的距离相等. ( )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 )

(4)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

2.在 ABCD 中,AC =6、BD =4,则AB 的范围是__ ____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BC 、CD 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x-4)和1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

4.公园有一片绿地,它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绿地上要修

几条笔直的小路,如图,AB=15cm,AD=12cm,AC⊥BC,

求小路BC,CD,OC的长,并算出绿地的面积.

课后反思:

18.1.2(一)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袁常红审核人:李光辉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重点、难点

4.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5.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

(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要注意:①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

②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

(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

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

单推理的能力.

(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

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96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

边说明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

拼一个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

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引入

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从探究中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46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

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

(证明过程参看教材)

问;你还有其它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方法简单.

例2(补充)已知:如图,A′B′∥BA,B′C′∥CB,C′A′∥AC.

求证:(1) ∠ABC=∠B′,∠CAB=∠A′,∠BCA=∠C′;

(2) △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

证明:(1) ∵A′B′∥BA,C′B′∥BC,

∴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

∴∠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同理∠CAB=∠A′,∠BCA=∠C′.

(2) 由(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

∴AB=B′C,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B′C=A′C.

同理B′A=C′A,A′B=C′B.

∴△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C′A′、

A′B′的中点.

例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戏时,

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你

的理由.

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ABCO,BCDO,

CDEO,DEFO,EFAO.

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

六、随堂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 _cm,CD=___ _cm时,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 _cm,DO=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上,DF

∥BE,EF交BD于点O.求证:EO=OF.

3.灵活运用课本P89例题,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

①第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6个)

②第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20个)

七、课后练习

1.(选择)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如图,△ABC,BD平分∠ABC,DE∥BC,EF∥BC,

求证:BE=CF

课后反思:

18.1.2(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课型:新授课备课人:袁常红审核人:李光辉授课时间:一、

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

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第二节课,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判定方法1和判定方法2,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同学们已经掌握了3种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本节课的知识点不难,但学生灵活运用判定定理去解决相关问题并不容易,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一题多解和寻找最佳解题方法的训练.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不是性质的逆命题.它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义或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或2来证明,可以看作是巩固前面两个判定方法的一个很好的练习题.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证明,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2)注意强调:判定方法3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而“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

平行四边形”.例如:如图,AD∥BC,AB=DC,但四边形ABCD

不是平行四边形.

(3)学过本节后,应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四个(或五个)判定方法,这些判定的方法是:

从边看: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对角线看: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看: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5)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两个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和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学生程度好一些的学校,可以适当地自己再补充一些题目,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3.【探究】 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 、CD ,将它们平行放置,

再用两根木条BC 、AD 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

边形吗?

结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证:BE=DF .

分析:证明BE=DF ,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证明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 ∥CB ,AD=CD .

∵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

∴ DE ∥BF ,且DE=

2

1AD ,BF=21BC . ∴ DE=BF .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BE=DF.

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

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C上

两点,且BE⊥A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

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BE⊥AC于E,DF⊥AC于F,所以BE∥DF.需再证明BE=DF,这需要证明△ABE与△CDF全等,由角角边即可.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且AB∥CD.

∴∠BAE=∠DCF.

∵BE⊥AC于E,DF⊥AC于F,

∴BE∥DF,且∠BEA=∠DFC=90°.

∴△ABE≌△CDF (AAS).

∴BE=D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六、课堂练习

1.(选择)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AD,CB=CD

2.已知: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找出图

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DAB、∠BCD

的平分线.

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七、课后练习

1.判断题:

(1)相邻的两个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延长△ABC的中线AD至E,使DE=AD.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3.在四边形ABCD中,(1)AB∥CD;(2)AD∥BC;(3)AD=BC;(4)AO=OC;(5)DO=BO;

(6)AB=CD.选择两个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共有________对.(共有9对)

课后反思:

18.1.2(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袁常红审核人:李光辉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

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4.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教材三角形中位线的内容是由一道例题从而引出其概念和性质的,新教材与老教材在这个知识的讲解顺序安排上是不同的,它这种安排是要降低难度,但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添加辅助线的练习很少,因此无论讲解顺序怎么安排,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例1)时,题中辅助线的添加都是一大难点,因此教师一定要重点分析辅助线的作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理解: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证明结论成立的思路与方法.(2)强调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

中位线:中点与中点的连线;

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3)要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特点、条件、结论及作用交代清楚:

特点:在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表明位置关系,另一个结论表明数量关系;

条件(题设):连接两边中点得到中位线;

结论:有两个,一个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另一个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的结论);

作用:在已知两边中点的条件下,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及线段的倍分关系.

(4)可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掌握其性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98的例4,这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题,教材采用的是先证明后引出概念与性质的方法,它一是要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是为了降低难度,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度.

建议讲完例1,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后,马上做一组练习,以巩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然后再讲例2.

例2是一道补充题,选自老教材的一个例题,它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混合应用题,题型挺好,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也很巧,结论以后也会经常用到,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选讲例2.教学中,要把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讲清楚,可以借助与多媒体或教具.

四、课堂引入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 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

(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3.创设情境

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

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47例4) 如图,点D 、E 、分别为△ABC 边AB 、AC 的

中点,求证:DE ∥BC 且DE=2

1BC . 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

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

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

方法1:如图(1),延长DE 到F ,使EF=DE ,连接CF ,

由△ADE ≌△CFE ,可得AD ∥FC ,且AD=FC ,因此有BD ∥

FC ,BD=FC ,所以四边形BCF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

BC ,DF=BC ,因为DE=21DF ,所以DE ∥BC 且DE=2

1BC . (也可以过点C 作CF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F 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

方法2:如图(2),延长DE 到F ,使EF=DE ,连接CF 、

CD 和AF ,又AE=EC ,所以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所

以AD ∥FC ,且AD=FC .因为AD=BD ,所以BD ∥FC ,且

BD=FC .所以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BC ,且DF=BC ,因为DE=

21DF ,所以DE ∥BC 且DE=2

1BC .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设情境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让学生口述理由)

例2(补充)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E 、F 、

G 、H 分别是 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已知点E 、F 、G 、H 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可以

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找到四边形EFGH 的边之间的关

系.由于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接AC 或BD ,

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图形后,此题便可得证.

证明:连结AC (图(2)),△DAG 中,

∵ AH=HD ,CG=GD ,

∴ HG ∥AC ,HG=

2

1AC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同理EF ∥AC ,EF=21AC . ∴ HG ∥EF ,且HG=EF .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六、课堂练习

1.(填空)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 外选一点C ,连

结AC 和BC ,并分别找出AC 和BC 的中点M 、N ,如果测得MN=20

m ,那么A 、B 两点的距离是 m ,理由

是 .

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 和12cm ,求连结各边

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

3.如图,△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

(1)若EF=5cm,则AB= cm;若BC=9cm,则DE= cm;

(2)中线AF与DE中位线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七、课后练习

1.(填空)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35cm,过三角形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则这三条平行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cm.

2.(填空)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

中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周长是cm.

3.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

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课后反思:

18.2.1 矩形(一)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袁常红审核人:李光辉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从定义出发,首先应该肯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此在教学在我们采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如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明确:(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

3.从边、角、对角线方面(可继续演示教具),让学生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

(1)边:对边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同,邻边互相垂直(与性质1等价);

(2)角:四个角是直角(性质1);

(3)对角钱:相等且互相平分(性质2).

4.引导学生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矩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规范证明两条性质及推论.并指出:推论叙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倍分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在求线段长或求线段倍分关系时,常用到这个结论.5.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即△AOB,△BOC,△COD和△DOA.让学生证明后熟记这个结论,以便在复杂图形中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104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2的讲解是想让学生了解:(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并能通过例2、例3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由性质2有AO=BO=CO=DO=21AC=21BD .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五、例习题分析

例1 (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

角线相交于点O ,∠AOB=60°,AB=4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

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又∠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AB长8 cm ,对

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

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

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2

2)4

2

+x

x,解得x=6.则AD=6cm.

=

8+

(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AE×DB=AD×AB,解得AE=4.8cm.

例3(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求证:CE=EF.

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且AD∥BC.∴∠1=∠2.

∵DF⊥AE,∴∠AFD=90°.

∴∠B=∠AFD.又AD=AE,

∴△ABE≌△DFA(AAS).

∴AF=BE.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cm,cm,cm,cm.

2.(选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五种方法

判别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方法如何判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一、运用“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别 例1 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在对角线AC上, 且AE=CF,试说明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由于已知条件与对角线有关,故考虑运用“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判别.为此,需连接BD. 解:连接BD交AC于点O.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O=CO,BO=DO. 又AE=CF, 所以AO-AE=CO-CF,即EO=FO. 所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二、运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别 例2 如图2,是由九根完全一样的小木棒搭成的图形,请你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分析:设每根木棒的长为1个单位长度,则图中各四边形的边长便可求得,故应考虑运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判别. 解:设每根木棒的长为1个单位长度,则AF=BC=1,AB=FC=1, 所以四边形ABCF是平行四边形. 同样可知四边形FCDE、四边形ACDF都是平行四四边形. 因为AE=DB=2,AB=DE=1,所以四边形ABDE也是平行四边形. 三、运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别 例3 如图3,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DF=BE,DF∥BE,试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 题目给出的条件都不能直接判别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但仔细观察可知,由已知条件可得△ADF≌△CBE,由此就可得到判别平行四边形所需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的条件. 解:因为DF∥BE,所以∠AFD=∠CEB. 因为AE=CF,所以AE+EF=CF+EF,即AF=CE.又DF=BE, 所以△ADF≌△CBE,所以AD=BC,∠DAF=∠BCE, 所以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图1 图2 A B C D E F 图3

平行四边形试题集含答案

图1 A B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O 的周长为17,AB =6,那么对角线AC +BD = ⒎以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 ,则∠AED 的度数为 . 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那么AP 的长为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7.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结EF ,则∠E +∠F =( ) A .110° B .30° C .50° D .70° 图2 图3 图4 8.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9.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0.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 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B =2,AD =4, E A F D C B H G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说课稿 仁河中心学校喻德胜我说课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章平行四边形复习课 1、本节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回顾反思,弄清本章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能用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网络图; 2.掌握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难点:1.整体梳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结构体系;2. 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知识进行推理计算并解决问题。 2、重点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复习课。就课型结构而言,复习课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具有重复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反思性,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知识联系、深化知识理解、优化知识结构,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认知,有利于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掌握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就学段而言,本章是学生在掌握平行线,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有关知识的,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几何图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也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圆的知识埋下了伏笔。就学科延伸角度而言,特殊四边形的复习,也立体几何的学习建构了知识基础,终上所述,论是从知识的传承上,还是方法技能的训练中上,本节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重点的育人价值 1.通过本节的学习,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与判断,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 2.通过四边形知识的系统化梳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辩证关系,发展理性思辨能力。 3.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在系统深入掌握知识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7章《电功率》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7—1所示,灯泡上标有“3.5 V 0.7 W”的字样,该同学所用电源是由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A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_Ω. 图7—1 2.张东方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所用的电阻R2的阻值为30 Ω,按图7—2所示的电路连接器材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是0.3 A,如果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6 W,经计算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 图7—2 3.平时我们所说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是指用电器两端所加的电压正好等于 _____,此时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就是它的__________.当电路中有几个用电器时,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___________. 4.小良同学在如图7—3所示的电路中,所用的电源电压恒定.当他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a点时使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 Ω,到b点时使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4 Ω,并且在a、b两点时R1消耗的电功率相等;他还观察到在a、b两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 V.通过以上的测量数据,他计算出R2的阻值是_____,当滑片在b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 图7—3 5.某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 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800 mA,这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_____,电阻是_____;如果该用电器每天使用5 h,则每天消耗的电能是_____J,一个月耗电_____度(一个月按30天计算). 6.如果某用电器工作时5 min做功1.5×105 J,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是_____.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和答案

练习1 一、选择题(3′×10=30′) 1.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具有而非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是(). A.内角和为360°B.外角和为360°C.不确定性D.对角相等2.ABCD中.∠A=55°.则∠B、∠C的度数分别是(). A.135°.55°B.55°.135°C.125°.55°D.55°.125° 3.下列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①平行四边形内角和为360°;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 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④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 A.1 B.2 C.3 D.4 4.平行四边形中一边的长为10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A.4cm和6cm B.20cm和30cm C.6cm和8cm D.8cm和12cm 5.在ABCD中.AB+BC=11cm.∠B=30°.S ABCD=15cm2.则AB与BC的值可能是().A.5cm和6cm B.4cm和7cm C.3cm和8cm D.2cm和9cm 6.在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 A.有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B.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C.真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D.假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1.其相对应三边之比为(). A.1:2:1 B.12:1 C.1:4:1 D.12:1:2 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个.A.2 B.3 C.4 D.5 10.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AN.若 AB=?14.?AC=19.则MN的长为(). A.2 B.2.5 C.3 D. … 二、填空题(3′×10=30′) 11.用14cm长的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短边与长边的比为3:4.短边的比为________. 长边的比为________. 1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周长都是18cm.则这条对角线长是_________cm.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整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整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已知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0,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另一条对角线α的取值范围为() <α<16 <α<26 <α<20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 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CD ﹦BD C.当AC⊥BD时,它是菱形 D.当∠ABC﹦90°时,它是矩形 3. 菱形的周长等于高的8倍,则此菱形较大内角是() °°°° 4. 矩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把矩形的一边分成3㎝和5㎝,则矩形的周长为() ㎝㎝或16㎝㎝ D.以上都不对 5.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4 (B) 3:4:4:3 (C) 3:3:4:4 (D) 3:4:3:4 6. 小明用两根同样长的竹棒做对角线,制作四边形的风筝,则该风筝的形状一定是() (A)矩形(B)正方形(C)等腰梯形(D)无法确定 7. 如图1,宽为50 cm的矩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A) 400 cm2(B) 500 cm2 (C) 600 cm2(D) 4000 cm2 8. 将一矩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如图(1)、(2),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 9. 如图,某正方形园地是由边长为1的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现在园地上建一个花园(即每个图中的阴影部分),使花坛面积是园地面积的一半,以下图中的设计不合要求的是() 10. 如图,矩形ABCD的边长AB=6,BC=8,将矩形沿EF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折痕EF的长是() (A)7.5 (B) 6 (C) 10 (D) 5 二、填空题 11. 如图,把边长为AD=12cm,AB=8cm的矩形沿着AE为折痕对折使点D落在BC上点F处,则DE= cm。

平行四边形 经典例题

平行四边形 一、 基础知识平行四边形 二、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遍的一半。 2、由矩形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例题 例1、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BAE =∠DCF. 例2、如图2,矩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O 点,BE ⊥AC 于E ,CF ⊥BD 于F. 求证:BE = CF. 例3、已知:如图3,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 DC ,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且BE = 2EA , CF = 2FD. 求证:∠BEC =∠CFB. (图1) B O A B C D E F (图2)

例4、如图6,E 、F 分别是 ABCD 的AD 、BC 边上的点,且AE = CF. (1 △ ABE ≌△CDF ; (2)若 、N 分别是BE 、DF 的中点,连结MF 、EN ,试判断四边形MFNE 是怎样的四 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5、如图7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相交于点E ,F.,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 例6、如图8,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它的中心,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点. (1)如果 ,则△DEC ≌△BFA (请你填上一个能使结论成立的一个条件); (2)证明你的结论. 例7、如图9,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 DC ,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E 是BC 边上一个动点(点E 不与B 、C 两点重合),EF ∥BD 交AC 于点F ,EG ∥AC 交BD 于点C. (1)求证:四边形EFOG 的周长等于2OB ; (2)请你将上述题目的条件“梯形ABCD 中,AD ∥BC ,AB = DC”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他条件不变,使得结论,“四边形EFOG 的周长等于2OB”仍成立,并将改编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必证明. 例8、有一块梯形形状的土地,现要平均分给两个农户种植(即将梯形的面积两等分),试设计两种方案(平分方案画在备用图13(1)、(2)上),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A D B C E F (图6) M N 备用图(1) 备用图(2) B C B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平行四边形ABCD 中,∠A=50°,则∠D=( ) A. 40° B. 50° C. 130° D. 不能确定 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一组对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一组对角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过对角线的交点O ,若AB=4,BC=7,OE=3,则四边形EFCD 周长是( ) A .14 B. 11 C. 10 D. 17 4.菱形具有的性质而矩形不一定有的是( ) A . 对角相等且互补 B .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相等 D . 对角线互相垂直 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比为3:4,那么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 A .6cm ,8cm B. 3cm ,4cm C. 12cm ,16cm D. 24cm ,32cm 6.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B= 2 1AD B .AC=BD C . 90===∠=∠CDA BC D ABC DAB D .AO=OC=BO=OD 7.如图5连结正方形各边上的中点,得到的新四边形是 ( ) A .矩形 B.正方形 C.菱形 D.平行四边形 8. 一矩形两对角线之间的夹角有一个是600, 且这角所对的边长5cm,则对角线长为( ) A. 5 cm B. 10cm C. 52cm D. 无法确定 9. 当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 矩形变成( ) A. 菱形 B. 等腰梯形 C. 正方形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 ABCD 中,E 、F 分别AB 、CD 的中点,连结DE 、EF 、BF ,则图中平行四边形共有 (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 11.□ABCD 中, AB :BC=1:2,周长为24cm, 则AB=_____cm, AD=_____cm. 12.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CD ,要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__________,(只需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个矩形的对角线长10cm ,一边长6cm ,则其周长是 ,面积是 。 1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 和8cm, 则其周长为 ,面积为 . 15.正方形的对角线是2,那么边长为_____,周长为____,面积为_______。 16.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取值最多有________个。 17.如图,宽为50cm 的矩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 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图5F A B D C E

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毫瓦(mW) 8. 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 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 →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3*10=30) 1.在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 D .一组对边相等,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 2.在?ABCD 中,若∠BAD 与∠CDA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D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3.下列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4.只用下面的一种正多边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F 经过点O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已知?ABCD 的面积是20 cm 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12 cm 2 B .10 cm 2 C .8 cm 2 D .5 cm 2 6. 如图,在?ABCD 中,AB =12,AD =8,∠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F ,CG ⊥BF ,垂足为点G ,若BF =4,则线段CG 的长为( ) A.15 2 B .4 3 C .215 D.55

7.顺次连接平面上A,B,C,D四点得到一个四边形,从①AB∥CD;②BC=AD;③∠A=∠C; ④∠B=∠D四个条件中任取其中两个,可以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的情况共有() A.5种B.4种C.3种D.1种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点P在BD上,则图中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 A.3对B.2对C.1对D.0对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P,Q分别为AB,AD,BC,CD的中点.若∠ABC=90°,∠AEF=60°,则∠CPQ的度数为() A.15° B.30° C.45° D.60° 10.如图,在?ABCD中,∠ABC=60°,BC=2AB=8,点C关于AD的对称点为E,连接BE交AD 于点F,点G为CD的中点,连接EG,BG.则△BEG的面积为() A.16 3 B.14 3 C.8 3 D.73 二.填空题(共8小题,3*8=24) 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边形. 12. 如图,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若l1∥l2,则∠1-∠2=______.

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一、电功(电能)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 W 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 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 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t R U Rt I W 2 2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 2 Rt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 t R U W 2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W 1+W 2+…W n W=U 总I 总t=P 总t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kw ·h (度) 1千瓦时=1度=1kw ·h= 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 ”“5(10)A ”“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应接在220V 的电压下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是5A ;额定最大电流为10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 、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 这个月用电________度合___________ J 。 B 、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 )在 月底读数是 电能表月初读数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图1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O 的周长为17,AB =6,那么对角线AC +BD = 5.以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 ,则∠AED 的度数为 . 6.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那么AP 的长为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结EF ,则∠E +∠F =( ) A .110° B .30° C .50° D .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 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B =2,AD =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8 B .6 C .4 D .3 12.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 ) E A F D C B H G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

课题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小结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掌握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利用上述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难点:发展学生进一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对边 对角 邻角 对角线 3.什么是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 4.怎样的四边形是矩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吗? 5.矩形所特有的性质是:内角_______对角线________对称轴________ 6.什么是菱形? 7.菱形具备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吗? 8.菱形有何特性? 9.菱形是 __________对称图形,也是 ____________对称图形。 10.菱形的面积与两条对角线长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正方形是有一个是__________的菱形,也是一组___________相等的矩形。 12.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 __________ 、 ___________的性质。 13.正方形的四边__________,四个内角是__________,对角线____________. 14.正方形_________对称图形,也是_________对称图形。 15.正方形的对角线把正方形所分成的三角形都是__________三角形。 16.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等于边长的_________倍。 二、精讲点拨 三、课堂检测 1.平行四边形成为菱形,则需增加的条件是: .(填一个正确的即可) 2.如果边长分别为4厘米、5厘米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 3.菱形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5厘米、8厘米,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如图1:矩形ABCD沿AE 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 点处,若∠BAF=60°,求∠DAE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根据本节内容在下图中填入相应的图形名称。(下图2)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汇总(新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一节 电能 1、电功: 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符号是 W 单位:焦耳(焦,J )。电功的常用单位是度,即千瓦时(kW·h)。1kW·h=3.6×106 J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W W W 公式:①W=UIt U= I = t = It W ②W=I 2Rt I 2= Rt U t W I = Rt U I W R= I 2 t W t = I 2R U 2 WR WR U 2 t WR ③W= R t U 2= t U = t R = W t =U 2 W W ④W=UQ U= Q = Q U W W ⑤ W=Pt P= t= t P 公式中的物理量: W ——电能——焦耳(J ) U ——电压——伏特(V ) I ——电流——安培(A ) t ——时间——秒(s ) R ——电阻——欧姆(Ω) Q ——电荷量——库伦(C ) P ——功率——瓦特(W ) 1、 电能表: 测量电功的仪表是电能表(也叫电度表)。下图是一种电能表的表盘。表盘上的数字表示已经消耗的电能,单位是千瓦时,计数器的最后一 位是小数,即 1234.5 kW·h。用电能表月底的读数减去月初的读数,就表示这个月所消耗的电能。 “220 V ”表示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 220V ,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10(20 A )”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 10A ,额定最大电流为 20 A 。 “50 Hz”表示这个电能表在 50 Hz 的交流电中使用; “600 revs/kW·h”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 1 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 上的表盘转过 600 转。 根据转盘转数计算电能或根据电能计算转盘转数时,可以列比例式: 数数 数数数数数数 = 1kW ? h 600revs/kW ? h 2、 串并联电路电功特点: ①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用电器电功之和;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第18章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平行四边形的回顾与思考,使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复习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 2、正确理解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在反思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归纳、概括、实践等系统数学活动,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区别。 2、梳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的综合运用。【教学模式】 以题代纲,梳理知识-----变式训练,查漏补缺-----综合训练,总结规律-----测试练习,提高效率。 【教具准备】三角板、实物投影仪、电脑、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题代纲,梳理知识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先请同学们迅速地完成下面几道练习题,请看大屏幕。 (二)诊断练习 1、根据条件判定它是什么图形,并在括号内填出,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 (1)AB=CD,AD=BC (平行四边形) (2)∠A=∠B=∠C=90°(矩形)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3)AB=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菱形)(4)OA=OC=OB=OD ,AC⊥BD (正方形) (5)AB=CD, ∠A=∠C ( ? )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则菱形的边长为5 厘米。 3、顺次连结矩形ABCD各边中点所成的四边形是菱形。 4、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10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 5、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轴对称图形有: 矩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矩形、菱形、正方形 。 (三)归纳整理,形成体系

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归 纳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一、电功(电能)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 W 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 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 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t R U Rt I W 2 2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 2 Rt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t R U W 2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W 1+W 2+…W n W=U 总I 总t=P 总t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kw ·h (度)1千瓦时=1度=1kw ·h= ×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 ”“5(10)A ”“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应接在220V 的电压下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是5A ;额定最大电流为10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 、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 这个月用电________度合___________ J 。 B 、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 )在 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_J 。 7、电池充电把 能转化为 能,放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电动机把 能转化为 能,灯泡工作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二、电功率 月底读数是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课中强化(10分钟训练) 1?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下列各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 / 1 + Z 2=180 ° B. / 2+ / 3=180 ° C. / 3+Z 4=180 的周长为( ) 3. 如图5,」ABCD 中,EF 过对角线的交点 O,如果AB=4 cm,AD=3 cm,OF=1 cm,则四边形 BCFE 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图6,已知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4 cm , AD=7 cm , / ABC 的平分线交 AD 于点E , 5. 如图7,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点E 、F 在对角线 6. 如图 8,在 ABCD 中,AE 丄BC 于 E,AF 丄 CD 于 F,BE=2 cm,DF=3 cm, / EAF=60° ,试求 CF 的长. D. / 2+ / 4=180 O , OE 丄AC 交AD 于丘,则厶DCE A.4 cm B.6 cm C.8 cm D.10 cm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 F ,贝U DF= _____________ cm. BD 上,且 BE=DF ,求证:AE=CF. 图3 2?如图4,二ABCD 的周长为 图5 图6 图7 图8

三、课后巩固(30分钟训练) 1?二ABCD中 ,/A比/ B大20。,则/ C的度数为() A.60 ° B.80 ° C.100 ° D.120 2?以A、B、C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作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一共可以作( A.0个或3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9 所示,在—ABCD 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0,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A.AC 丄BD B.OA=OC C.AC=BD D.AO=OD 4?如图10,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将厶AOD平移至△ BEC的位置,则图中与OA相等的其他线段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5?如图1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 // AB , GH // AD , EF与GH交于点O,则该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6?如图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E丄BD , CF丄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 BAE= / DCF. 7、如图13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BC和AD上的点,且BE=DF. 求证:△ ABE CDF. A.7个 B.8个 C.9个 D.11 个 图12 图13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知识点讲解: 一、平行四边形定义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如图),记作“□ABCD”。 平行四边形的表示:一般按一定的方向依次表示各顶点,如右图的平行四边形不能表示成 □ACBD,也不能表示成□ADBC。 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 等 四边形ACBD为平行四边形 ?AB CD ∥、AD BC ∥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四边形ACBD为平行四边形 A C B D ?∠=∠∠=∠ ,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 分 四边形ACBD为平行四边形 OA OC OB OD ?== , 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 形,对称中心就是两条对角线 的交点;连接四边上任意一点 和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与 另一条边相交于一点,则这两 个点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 心对称。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E、F在AD,BC上,且线段 EF过点O?OE=OF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⑤平行四边形中重要结论: O AOB BOC DOC D A S S S S ????=== AOB COD ??≌ AOD COB ??≌ ABC CDA ??≌ BCD DAB ??≌ 练个手先: 在□ABCD 中, ①若∠A -∠B =40°,则∠A =____; ②若周长为54cm ,AB -BC =5cm ,则AB =____cm ; ③若AC 平分∠DAB ,则对角线AC 与BD 的位置关系为____。 ④若∠A =30°,AB =7cm ,AD =6cm ,则ABCD S Y = ____。 ⑤若E 为AD 上一点,且6ABE DCE S S ??+=,则ABCD S Y = ____。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案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3、会把各种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结构化整理。 【教学重点】 1、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区别。 2、梳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模式】 以题代纲,梳理知识-----变式训练,查漏补缺 -----综合训练,总结规律-----测试练习,提高效率 【教具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以题代纲,梳理知识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先请同学们首先完成下面几道练习题,请看黑板。 (二)诊断练习 1、根据条件判定它是什么图形,并在括号内填出,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 (1) AB=CD,AD=BC (平行四边形) (2)∠A=∠B=∠C=90°(矩形) (3)AB=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菱形) (4)OA=OC=OB=OD ,AC⊥BD (正方形) (5) AB=CD, ∠A=∠C ( ? )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则菱形的边长为5厘米。

3、顺次连结矩形ABCD各边中点所成的四边形是菱形。 4、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10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 5、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轴对称图形有:矩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矩形、菱形、正方形。 (二)归纳整理,形成体系 1、性质判定,列表归纳 (1)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C) A.对角线相等(距、正) B.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正)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对角线互相垂直(菱、正) (2)、正方形具有,矩形也具有的性质是(A)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B.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D) A.正方形B.菱形C.矩形 D.平行四边形 都是中心对称图形,A、B、C都是平行四边形 (4)、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B)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边平行且相等 D. 内角和为3600 问:菱形的对角线一定不相等吗?错,因为正方形也是菱形。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八章电功率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电能电功 1.电能 (1)产生过程: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利用:通过用电器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3)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 (4)计量:用电能表来计量,计算方法是把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在表盘上的参数,只是用电量的累计度数。 2.电功 (1)定义: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或者消耗了多少电能我们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即:电流做了多少功,我们就说消耗了多少电能。 (2)计算: a.基本公式:研究表明,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表达式:W=UIt。 b.推导公式(只用于纯电阻电路): R t W U2 =,Rt W I2 =。 二、电功率 1.电功率及其测量

(1)定义: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2)单位: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 表示。1kW=1000W 。 (3)计算公式: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即P=W/t ,P=UI 。 推导公式:R P I 2=,R P U 2=,P R U 2 =。(纯电阻电路可以任选公式,非纯电阻电路只能 用基本公式。其中,对非纯电阻电路,可以用R P I 2=来计算用电器的发热功率) (4)测量电功率:用电功表,通过测量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用P=UI 来计算。(5)1kWh=3.6?106J 。 2.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1)用电器上标明的电压(或功率)叫做额定电压(或额定功率),用U 额(或P 额)表示。 (2)用电器上实际工作时的电压(或功率)叫做实际电压(或实际功率),用U 实(或P 实)表示。 (3)当U 额=U 实,P 额=P 实时,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当U 额>U 实,P 额>P 实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当U 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