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艺复兴的颂歌》教案+流程图

《文艺复兴的颂歌》教案+流程图

《文艺复兴的颂歌》教案+流程图
《文艺复兴的颂歌》教案+流程图

《文艺复兴的颂歌》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第15册

【教材分析】:感觉人美版美术新教材的欣赏课很有特点,与老教材中动辄一个时代、一批画家、一匝作品走马观花式的壮观设计不同,人美版新教材的欣赏课仅有一件作品。以往带领学生在作品堆里大块朵颐,如今得细嚼慢咽,其中滋味各有千秋。本课旨在通过营造广泛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全面的欣赏作品,引导学生领略经典美术作品《春》的形式美以及作品本身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春》是文艺复兴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歌颂了世俗生活,巧妙的处理了欲望与理性的关系,体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和享乐主义的流行趋势。体现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提倡“人性”、“人权”、“人道”,反对“神性”、“神权”、“神道”的指导思想。作品同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很高的艺术成就,波提切利细致的画风、弥漫的线条赋予了作品轻灵明媚的装饰效果和美感。所以《春》可供挖掘的教育教学元素是丰富的。在本教案的设计中,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对作品的各个局部细节进行逐一的观察分析,在广泛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作品的绘画风格和对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以此提高学生多层次欣赏和理解作品的能力。

【学生分析】:8年级的学生在观察、分析、理解和表达上都具备较高的能力,同时随着认识水平、对各种信息的接受、归纳与整合能力的日渐提高,初中生正处在善于形成观点、乐于表达观点的时期。但是,初中生广泛接触各类型艺术上的局限、缺乏理性与深刻的理解作品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了制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①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初步了解波提切利、蛋彩画和文艺复兴等相关知识点。

②了解《春》表达的内容与主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进一步分析感受作品的形式美、认识波提切利的绘画风格,提

高学生多角度欣赏和多层次理解作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作品中人物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作品中众多的人物、局部细节的赏析和作品形式美的认识。

【教学难点】:作品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教学思路】:

1、贯彻教学直观性原则。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由直观

的展示入手揭示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2、贯彻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好"主导"的角色。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讨论、练习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

3、贯彻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讲、议、练相结合,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人美版新课程《美术》第15册、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流程及知识结构图: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策略】:

1、作品众多的人物和细节通过课件进行高清晰的呈现,使学生在视觉上获得完整的认识,而要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人文含义,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有趣的练习和自主探究获得。教师主要解决:

(1)创设情境,合理选择教学资源。

(2)引导观察,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

(3)精心设计问题和探究活动。

2、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本课学习内容较多,如果要比较深刻的理解作品,就势必要涉及文艺复兴、波提切利、希腊神话(作品中众多无主次分别的神话人物的介绍)、作品风格、作品创作背景等知识,由此引起在教学中难以取舍。解决办法:取其要点,教师要避免对各知识点的过多赘述,防止教学仓促、分散学生的注意和偏离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讲解要点到及止,更多的理解和延伸要放在学生的练习和自主探究中。

(2)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不能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教学中单一的画面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厌烦情绪。解决办法:通过多媒体手段,用精美的画面、动听的背景音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图片资料以及教师生动的讲解来调动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对作品内涵的探究在认识程度、理解角度上各不相同;学生评价比较随意,主观性强,教师不好下结论。解决办法:既然艺术评论家都尚有争议,除非有严重缺陷的结论,在的确不合理的前提下给予善意的否定外,对于大家的意见都采取包容借鉴的态度,而对于那些精彩的发言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以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为主要目的。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方法: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表述自己的观点,由小组成员互相进行评价,并推选有创意或有思想深度的观点在班级内交流,接受同学评价。

2、评价点:

(1)能否大胆完整的表达个人的观点;

(2)能否提出新颖合理又与众不同的观点。

(3)观点能否得到小组成员的认同?

(4)能否以虚心的态度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3、评价表格(自评):

附件:学生阅读材料

古希腊与古罗马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这也成为艺术创造的理想形象。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机智灵活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也使希腊人得到接触两河、埃及等地区文化的机会。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神话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它蕴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祇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息息相通的有利因素。温和的希腊气候使希腊人有广阔的露天活动和运动的场所。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裸体竞技为艺术家提供了塑造健美人体的条件,使他们对于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和表现。希腊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艺术,给人类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古代希腊文化也是西方文明的土壤,从美术角度来看,没有希腊美术就没有现在的西方美术史。从古罗马,从文艺复兴,从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古典主义都可以看到希腊美术的深刻影响。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罗马最早的青铜肖像就是运用希腊人和埃特鲁里亚人所创造的青铜翻制技术,根据面具翻铸成青铜肖像的。这种肖像酷似真人,没有艺术的创造性,不过它却奠定了罗马肖像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的特点。罗马肖像的精神气质主要通过头部表现,希腊人则通过身体姿态动作来传达。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

《圣经》里说,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做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

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的,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和“黑暗的时代”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

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兰斯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后来,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

从此,西欧人发现古希腊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中世纪的一切是那样的丑恶,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掀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希腊热”浪潮。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在地理和文化上是古代罗马的继承者,罗马人的文化在某

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大利的文化,拉丁语也是意大利的祖先语言。在欧洲的社会发展中,意大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复兴古代的艺术也就是发扬古代的优秀传统,发掘祖先的艺术本身也是光荣的事。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强烈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反对人一出生就有罪的说法,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这种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进步思想。

以意大利为中心,文艺复兴的浪潮席卷了全欧洲,出现了一系列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如德国的马丁·路德)、文学家(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拉伯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社会主义思潮的创见者(如英国的莫尔)、自然科学家(如波兰的哥白尼、意大利的伽利略等)、哲学家(英国的培根等)等。在这些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推动下,文艺复兴使中世纪的文化失去了光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文艺复兴预示中世纪“黑暗时代”的结束,也表明人类对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的永恒追求。

波提切利

15世纪意大利大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4?-1510)本名亚历山德罗·迪·马里亚诺·菲利佩皮(Alessandro di Mariano Filipepi),有两个人在他的生活和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洛伦佐·梅第奇((Lorenzo the Magnificent,1449-1492)和萨沃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1498)。这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前者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宝石爱好者、浪漫的诗人,后者则是主张将一切浮华投入烈火的先知。洛伦佐·梅第奇是一位精明的外交家,以高超的手腕维持着意大利各城邦之间的和平。他统治的时期在意大利人眼里是一个文明的黄金时代,而他也为波提切利提供了慷慨的赞助。不过,在今天看来,自称能直接与上帝对话、以激烈狂热的言辞赢得了大批忠实信徒的萨沃纳罗拉对波提切利的影响可能更为深刻。

波提切利为取悦洛伦佐·梅第奇而画了那些迷人、文雅的杰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春》(La Primavera):画中的神祗和情人们在苍翠欲滴的世界里享受着春天的欢乐——与自我厌憎的清教主义之间的鸿沟实在是大得无以复加。

波提切利的作品从不会让艺术爱好者们失望,但生活却让画家本人失望。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早期受他的老师们的艺术影响,画面上还充满着人生的乐趣,而且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自从得宠进入美第奇宫廷后,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瓦解……,这一切,使他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都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之中了。根据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所著的《波提切利的一生》(Life of Botticelli),画家的晚年似乎既可悲又可怜——对萨沃纳罗拉的崇敬使他陷入了穷困,“他是如此忠实于萨沃纳罗拉的教派,以致于开始放弃绘画。”波提切利在梅第奇“黄金时代”创作的作品编织出了艺术史上最完美的非现实,但在梅第奇去世之前,他也许就已经从萨沃纳罗拉的说教中找到了新的灵感。

在梅第奇时代的波提切利作品中,自然的确是迷人的,但波提切利没有像镜子一般再现自然,而是对之进行筛选和编辑,由此创造了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他最伟大的那些作品不只是在阐释神话,而是在把神话提炼成一种无法重新还原为语言的纯粹物质。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史

家疯狂地寻找着《春》的“真正”涵义,但我们需要知道的,也许只是它的美而已。

《春》

此画取材于诗人波利齐亚诺的诗歌。艺术家以自己的思想去解释古代神话中的形象,画面的情节是在一个优美雅静的树林里展开的,美丽端庄的维纳斯位居中央,她以闲散幽雅的表情等待着春之降临。在她左右,三位女神(阿格莱亚、赛莱亚、攸夫罗西尼)互相携手翩翩而舞,在维纳斯的左边,春神弗罗娜正以优美飘逸的健步向观者迎面而来,她全身披戴着饰花的盛装身后是春风之神莎菲尔和一位希腊少女。这种对于人性的赞美,在波提切利的作品中具有非凡的美感。而且,波提切利以其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的色彩和流畅轻灵的线条,在文艺复兴诸大家中独树一帜。但在文艺复兴后,有较长时期西方人士未能对他作出恰当评价,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和英国拉菲尔前派运动中,他才倍受赞扬,被人们推崇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大师。由于他极善于运用线条,与东方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点也深得中国及日本研究者的重视。

作品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中间是维纳斯,但形象没有多少的欢乐情绪。相反,倒是左边三位“优美”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描绘得富有生气:森林边,这三位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华美”,中间一个象征“贞淑”,左边一个象征“欢悦”。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

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美借助于线条来体现,十分流畅。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古罗马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在其长诗《论事物的属性》里,对这三个形象作过一番描写,这些诗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广为流行,这可能就是波提切利绘画动机的来源。只是这里的风神没有贵族气息,形象比较生动,一定程度上倒很象是中间美神维纳斯的仆役,而画面上唯一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则是最左边那个好象在采摘树上果子的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实际上这位众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驱散冬天的阴云。他是众神的信徒,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

此外,在维纳斯的头上,还飞翔着被蒙住双眼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朝着左边的人准备把金箭射去。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产生如痴似狂的爱情。这一切,都是波提切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写照,他把诗人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手段象征性地铺陈在这一幅画上。艺术家对美好事物的愿望,总是与他所处的生活境遇发生矛盾。波提切利在画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着春的欢欣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总不免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无名的忧伤。

画上的基调则是纤弱和略显悲愁。不难理解,这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如在劳伦佐·美第奇的一首诗中所写的:青春虽然欢乐却并不长久;让我们尽情歌舞吧,莫问明天是否吉祥! ——《亚丽安德妮咏》

此画约203×314厘米,用“丹配拉”色作于木板上,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工业流程图教案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图教案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图题 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解题方法是阅读完流程图后结合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也有以设备作框,但每一题都固定以上一种形式为框,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尤以一种常见: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发生变化。 (2)此外,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一、中考流程图题命题问题情境归纳整理 1.考查内容 (1)化学反应原理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2.特点 (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问题设计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三、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 1.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题型1 海水资源的利用 [解题指引]实质是考查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的有关实 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技能。当遇到这类题目时,要求考生一 定要认真在流程(图)中找出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 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 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1.制盐工业 [例1]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Ca(OH)2 溶液的pH________7( 填“>”、“=”或 “ <”)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操作 a 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 和_____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

教案算法初步算法与流程图

第一部分算法与程序框图 ※知识回顾 1.算法的概念:算法通常是指按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3.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4.算法的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5.算法的基本特征:①明确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什么是明确的;②顺序性:算法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通用性:算法应能解决某一类问题.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 这类题型,有两种方法: 第一,代人特殊值法:具体带几个数进去看看它在干嘛? 第二,抽象的分析法:具体分析每个语句,看看这个程序在干嘛? 解析:首先要理解各程序框的含义,输入a,b,c三个数之后,接着判断a,b的大小,若b小,则把b赋给a,否则执行下一步,即判断a与c的大小,若c小,则把c赋给a, 否则执行下一步,这样输出的a是a,b,c

评注: 求a,b,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的算法设计也可以用下面程序框图来表示. 例2.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 ) (1)计算小于100的奇数的连乘积 (2)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3)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当乘积大于100时,计算奇数的个数 (4)计算≥1×3×5××n 100成立时n 的最小值 这类题型,有自己的方法,这里是高考的重点,每年必考的题型。 这类题,具体步骤: 将程序运行; ----》把每一步都写成一行(注意,不要算值) ----》竖直方向我们找规律 ----》找结束的时候的点,做最后项。 解析:为了正确地理解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可以将执行过程分解,分析每一步执行的结果.可以看出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的循环结构,故分析每一次循环的情况,列表如下: 第一次:13,5S i =?=; 第二次:135,7S i =??=;

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为了总结我校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与提高,展示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结合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需要,学校决定举办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 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芳敏 副组长:梁桂江剑波 组员:梁炜李华慧刘佑东 职责: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开展。 ㈡活动办公室 主任:梁桂 副主任:江剑波 成员: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任婧韦碧云 各教研室主任 职责: 1.布置、落实具体任务,收集案例。(梁桂、任婧) 2.各教研室主任负责督促本教研室教师上交案例。(教研室主任) 3.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获奖名单以及入选案例汇编的篇目。(江剑波、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 4.案例汇编整理印刷。(梁桂、韦碧云) 二、教学案例撰写要求 1.担任过授课任务的教师(具体名单见附件1)每人至少撰写1篇教学案例参加评选,最多2 篇。欢迎校外兼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参加本次评选活动。 2.教学案例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包括背景(问题的提出)、课堂实录、心得体会(评析)三个部分,每篇字数不能少于2000 字,以2000-3000 字为宜。(参考范文见附件2) 3.教学案例要立意新颖,内容详实,材料可靠。抄袭或虚构的,取消参评资格。 4.请按以下格式要求排版:

页面设置:纸张A4,上下2.50厘米,左右2.60厘米; 字体:宋体; 字号:标题三号加粗,正文一级、二级标题四号加粗,其他四号不加粗;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0行; 表格:表格内文字用五号,表格尺寸100%。 5.教学案例以电子稿的形式于2014年12月1日前交到教务科任婧处。 三、评委 主任:李芳敏 副主任:江剑波 成员:梁桂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 四、奖励 按照参评案例篇数的一定比例设奖,一等奖占10%,奖金300元/篇;二等奖占15%,奖金200元/篇;三等奖占20%,奖金100元/篇;优秀奖占25%,奖金50元。获奖的教学案例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作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成果存档。 六、预计经费支出 预计总经费支出元,其中奖金元(以参评案例94篇计),评审费元(评委津贴每人元)。 七、未尽事宜由教务科负责解释。 2014年10月14日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教材解读: 《画杨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半晌”等词语。 4、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 2、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者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刚好是个过渡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自律性差。而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培养,还要贯穿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1、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我们这里的学生都没有见过杨桃,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亲眼看见杨桃,明白“我”画的杨桃为什么会是像五角星。这样教学,非常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劳逸结合

程序框图教案

§程序框图 授课人:从化三中黄林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理解掌握后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二、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1)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2)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提问:画程序框图要注意什么规则?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 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 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 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 框所指定的操作。 例1、写出下列流程图的执行结果。 若R=8,则b=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它的一般形式如图所示: 注意: 上图此结构中包含一个判断框,根据给定的条件P 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 框或B 框。无论P 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 框或B 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 框和B 框,也不可能A 框、B 框都不执行。

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备课讲稿

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节区级研讨课。一直以来我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在开学初确定研讨课选题时,我选择的是课改以前教材中没有的《排序算法设计》。可是,教研员决定让我把研讨课提前到三月十九日,课题也就因此改为《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难度明显降低了,但挑战性也会随之降低吗?说实在话,开始觉得这是一个不太有意思的课题,甚至有些失望。可当我真正准备这节课时,感觉其实更具挑战,也就乐在其中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学会使用赋值语句来实现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从“提取人民币方案”问题出发,一起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使用赋值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是第一次使用这套教材,感觉导入用实例有的比较复杂,不适合初学者,但很多例子又很贴近实际。于是多数情况下,是用更简单的例题导入,有了一定基础后,引导学生自学书上的例题。这样学生不仅能做到循序渐进,还能接触更多的知识和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分析 这是《算法与程序设计》这门课的第六节课,学生对界面设计已经熟悉,而且了解事件过程与事件驱动,但是真正去认识代码这是第一节课。在这之前,做过代码录入的练习,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 四、教学策略 采用加涅的九段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五、教学重点 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六、教学难点 用赋值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流程(见下页)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加涅: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 正投显示“银行取款单”,学生了解在取款单上要填写的内容及银行出纳如何支付。接下来,说明本节课的目标:我们用VB帮银行设计一个程序,解决以下问题-储户到银行提取存款共计N元,试问银行出纳员应如何付款,才可以使储户拿到的人民币的张数最少? 运行“money.exe”,输入366,先让学生说出结果。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很快说出答案和思考的方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17、《长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设计流程图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设计流程图 四、教学过程设计

gt

gt 五、教学案例反思 这是我上的一节校内公开课,试用课改精神,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动手实验中学习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课堂上来看:一、学生喜欢观察物理情景,也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二、自主实验探究过程中,我叫同学们进行猜想和设计实验,他们很活跃,想法也不少,由于本节课授课时间是两个课时,而公开课只有一节课的时间,为了猜想更有条理性、目的性,体现新课改的重过程突出效果,先采用阶梯法,再引导学生利用S—t图象、S—t2图象以及V—t图象法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后面的实验数据处理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虽然我有提示和引导,但是仍有少数学生未能掌握。 整个课堂教学中,改变了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过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利用物理情景与实验探究相结合,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究,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在过去的课堂中,我们总是怕学生能力不够,不敢让学生自己探究,但事实上学生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我们要相信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 (1)有少数学生动手能力差,个别女生不敢放手做实验。 (2)学生处理数据能力和作图能力掌握不够,所以在实验当中有些组未能完成实验。 (3)学生基础相差比较大,并且是平行班,所以还要从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包括猜想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作图与实验分析能力。 六、教学案例总结 上课前播放落体运动情景(伴有背景音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学生的“测反映时间游戏”引入来创设问题情景,建立问题期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加“轻的物体(薄纸团)比重的物体(硬纸片)下落快”的实验设计使得实验探究更全面;电脑动画课件仅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整堂课的设计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教室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教室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流程图》教案(1)

流程图 教学目标 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线)的意义.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 重点难点 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将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转化成 流程图;各种图框的正确应用. 引入新课 1.问题: (1)=++++100321 ; (2)=++++n 321 ; (3)求当2004321>++++n 时,满足条件的n 的最小正整数; 请设计第(3)个问题的算法: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 入 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个条件是否成立,成立的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 4.顺序结构的含义及其表示. 例题剖析 例1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例2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r S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例 3 已知点()00y x P ,和直线0:=++C By Ax l ,写出求点()00y x P ,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算法,并 画出流程图. 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图框: (1)起止框 (2)输入输出框 (3)处理框 (4)判断框 2.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 结构. 3.写出作棱长全为2的正三棱柱的直观图的算法. 4.写出解方程组?? ???=+=+=+453x z z y y x 的一个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过程. 课堂小结 了解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

《流程图》教案1(1)

流程图(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并能解决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顺序结构的特性. 教学难点: 顺序结构的运用.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算法内容是将数学中的算法与计算机技术建立联系,形式化地表示算法.为了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算法,往往需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流程图是一种传统的算法表示法,它利用几何图形的框来代表各种不同性质的操作,用流程线来指示算法的执行方向.由于它简单直观,所以应用广泛. 问题: 右面的“框图”可以表示一个算法吗? 按照这一程序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多少? 若第一个“输入框”中输入的是77,则输出的 结果又是多少? 答:这个框图表示的是一个算法,按照这一程序 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0;若第一个“输入框”中 输入的是77,则输出的结果是5。 Ⅱ.讲授新课 一般算法由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 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主体结构. 例1:半径为r的球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4πr2,当r=10时,写出计算球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析:算法如下: 第一步将10赋给变量r; 第二步用公式S=4πr2计算球面的面积S; 第三步输出球面的面积S. 例2:已知两个单元存放了变量x和y的值,试交换两个变量值. 解析: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p. 其算法是 第一步p←x;(先将x 的值赋给变量p,这时存放变量x的单元可作它用)第二步x←y;(再将y 的值赋给变量x,这时存放变量y的单元可作它用)

第三步y←p.(最后将p 的值赋给y,两个变量x和y的值便完成了交换)上述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如右 例3:写出求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内切圆面积的流程图. 解析: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r=ab a+b+c (c为斜边). Ⅲ.课堂练习 课本P9 1,2. Ⅳ.课时小结 顺序结构的特点:计算机按书写的先后次序,自上而下逐条顺序执行程序语句,中间没有选择或重复执行的过程. Ⅴ.课后作业 课本P14 1,3.

教学流程图模板

教学流程图

Period 1教案 教学流程图 教学目标掌握关于房间和房间中各种物品的名称 学会用使用功能句表述事物的具体位置 教学重点Furniture: table, bed, dresser, bookcase, sofa, drawer, chair, desk Proposition: under, on, behind, next to, between Daily appliance: alarm clock, CD, video cassette, television 1) Where is the baseball? It’s in the backpack. 2) Where is my computer game? It’s under the bed. 3) Where are your books? They’re on the chair. Step 1 游戏

A) 请同学根据老师的指令变换自己的位置。如老师说, You are next to the front door now.所有的学生将跟着老师的思路开始进入本单元的主题。 B) 让学生回忆在刚才的游戏中, 我们到底使用了哪些关于方位的介词, 并再一次明确这些方位介词的具体意思和用法。A.要求学生根据事物的真实位置使用一些方位介词表示出事物的准确位置。B.给学生一些例句, 引导她们总结出方位介词一般情况下在句中的位置。 Step 2 描述我们的教室 A) 同学们经过观察, 告诉大家教室里分别有哪些事物, 如黑板、电视、书、文具、图片等。 B) 分别说出她们在教室中的具体位置。将两人分为一组, 或将四人归为一组, 相互寻味对方物品的摆放位置。能够给学生规定出一些事物, 就教室中事物的位置进行对话, 也可进行讨论。以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的方位表述方式。 C) 课堂练习, 连词成句。 Step 3 听录音磁带, 并在图中标出她们正确的位置

《流程图》教案(1)

流程图 教学目标 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线)的意义.能用 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 重点难点 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将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转化成 流程图;各种图框的正确应用. 引入新课 1.问题: (1)=++++100321 ; (2)=++++n 321 ; (3)求当2004321>++++n 时,满足条件的n 的最小正整数; 请设计第(3)个问题的算法: 2.流程图: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 入 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个条件是否成立,成立的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3.问题: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

4.顺序结构的含义及其表示. 例题剖析 例1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例2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r S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例 3 已知点()00y x P ,和直线0:=++C By Ax l ,写出求点()00y x P ,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算法,并 画出流程图. 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图框: (1)起止框 (2)输入输出框 (3)处理框 (4)判断框 2.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 结构. 3.写出作棱长全为2的正三棱柱的直观图的算法. 4.写出解方程组?? ???=+=+=+453x z z y y x 的一个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过程. 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 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4)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 2、学习者分组情况 分组的原则: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分组依据。 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习惯和兴趣选择“稳健组” 、“提高组”和“拓展组”。 四、学习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将分层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知识建构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入不同的组别进行学习,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引导和点拨,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同时,在

流程图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化学流程图习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沈巷中学于志敏 一、教材分析 考试手册对学生优秀水平标准提出,能综合运用适当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解决目标、结构清晰的化学问题,能解释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一些应用,能有依据的解释给定化学实验过程,能有依据的陈述情境陌生的探究性任务的解决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需要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重组,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初中化学流程图题是化学综合实验试题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围绕着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涉及到大部分综合知识,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表达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本课题围绕着常见的流程图(主要是化学工艺流程图)进行的专题复习课,选取了矿石冶炼、工业废水中金属的回收、海水的开发利用等符合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题目背景,容纳了金属、酸碱盐的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等多个知识块。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化学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加强各知识块间的联系,以达到化学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放置在5月中旬,模拟考试之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对基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把握,更需要综合的训练以便能熟练的将杂糅在一起的基础知识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单一的知识点的复习已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实在的、有现实意义的、有些难度的课题的学习。化学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学生需要对习题的背景有一定的实际的接触,近而才不会被复杂的生产背景吓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既要熟知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又要对流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以化学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流程图题的分析、归纳,认识流程图组成特点, 了解解题思路,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的综合应 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分析过程中,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学会分析流程图题方法,熟练应 用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学科知识的实用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化学题型的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绿色化学” 思想的重要性,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流程图题的解题思路的形成; 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难点:流程各步所得的产品分析及分离方法的选择。 五、教学过程:

教案及流程图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猜谜语:(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你们的这些问题,老师都知道, 你们想不想老师告诉你们?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 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要求: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刚才,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 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四、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3.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放到了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纠正。 五、指导读熟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2、读2-4自然段师:读时注意什么。(段与段之间停顿) 3、引读第5自然段 4、读第6自然段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教案

《程序框图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 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 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 难点:教学综合运用框图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回顾引出探求算法表达方法的必要性――程序框图―――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课堂小结 教学情景设计 一、新课引入 从1.1.1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即知道了“什么是算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算法的表达问题,即解决“怎样表达算法”问题。我们已知道用自然语言可以表示算法,但太烦琐,我们有必要探求直观、准确表示方法。(S通过预习解决下面四个问题) 1.算法的含义是什么? 2.算法的5个特征. 3.算法有几种基本的结构? 4.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图形在流程图中,分别代表什么框? 5、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这个数为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 二、问题设计: 1. 教学程序框图的认识: ①讨论:如何形象直观的表示算法?→图形方法. 教师给出一个流程图(上面5题),学生说说理解的算法步骤. ②定义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③基本的程序框和它们各自表示的功能:

④ 阅读教材P7的程序框图. → 讨论:输入15后,框图的运行流程,讨论:输出的结果。 2. 教学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① 讨论:P7的程序框图,感觉上可以如何大致分块?流程再现出一些什么结构特征? → 教师指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② 试用一般的框图表示三种逻辑结构. (见下图) ② 出示例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4,5,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师生共写程序框图→讨论:结构特征) T :点明顺序结构的定义与特征及其对应的程序框图。 ④ 出示例2:已知函数x y =,写出求o x 函数值的一个算法, 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试验结果→讨论结构) T :点明条件结构的定义与特征及其对应的程序框图。 三、巩固提高 1、已知函数23)(2--=x x x f ,求)5()3(-+f f 的值,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2.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并写出一个算法,并用流程 3、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50 ,85.0)50(53.05050,53.0 w w w w c

高中数学 1、1、2、1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教案(已修改)

1、1、 2、1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 讲义编写者:数学教师孟凡洲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程序框的画法和功能. 2、了解什么是程序框图,掌握学习程序框图的意义. 3、掌握顺序结构的应用,并能解决与顺序结构有关的程序图的画法.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整体的把握.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 1、阅读教材第6—7页内容,回答问题(程序框图) <1>什么是程序框图? <2>请说出程序框、流程线的符号与功能. 结论:<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 行顺序.<2>①椭圆形框: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称为终端框(起止框),表示开始时只有一个出口,表示结束时只有一个入口.②平行四边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输入和输出信息,又称为输入和 输出框,它有一个入口和出口.③矩形框:表示计算、赋值等 处理操作,又称为处理框(执行框),它有一个入口和出口.④菱形框: 是用来判断给出的条件是否成立,根据判断结果来决定程序的流向,称为判断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⑤流程线:表示程序的流向.⑥圆圈:连接点.表示相关两框的连接处,圆圈内的数字相同 的含义表示相连接在一起. (具体见教材第6页). 【教学效果】:要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并熟记程序框、流程线的符号与功能. 2、阅读教材第7—8页内容,回答问题(顺序结构) 材料: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分别称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尽管算法千差万别,但都是由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构成的.如图: <3>上图哪一个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逻辑结构?

《程序框图》教案

《程序框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算法语言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明确程序框图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程序框 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经之 路. 教学重点 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 教学难点 难点: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在计算机和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它们来演示程序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们能很清楚直观地看到整个经过,并激起他们学习 程序设计的兴趣. 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回顾前面我们如何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然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有什么缺陷性?是不是不够直观清楚地让我们看到整个算法的程序和步骤?我们平时一般为了能让一个过程呈现得更加直观,我们一般会选择如何解决?解决方法就是作图.通过这几个问题,然后引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那就是为了能更形象直观地让我们看到算法的整个程序和步骤,我们选择用一种新的描述方式来描述算法——程序框图.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认识基本图形符号:认识程序框图里出现的基本图形符号,并且能很好地掌握他

教学案例标题(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主题)

教学案例标题(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主题) ——副标题 (如果希望在标题中体现教学案例涉及到的活动主题、实际任务或作品名称,请统一在副标题中体现。副标题要注意言简意赅)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 2.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 4.学时数: 非上机时间分钟,上机操作时间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大约用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请参照相应的课程标准、结合具体内容撰写,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切忌相互割裂;用语要标准) (二)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班学生水平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三)学生分析(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并对选择教学方法的相关依据做简要说明)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课前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教-学流程的规划和设想,大体阐明设计的关键活动及其流程即可,可以采用流程图方式)

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视指导? (2)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设备、软件、课件或资源?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文字描述既可以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 例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呈现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抽象的概念,或者演示学生难以理解的现象和过程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操练和练习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提供丰富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的?或如何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探索、模型总结或进修创作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反馈和矫正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对话的?…… 四、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1.除了依据教师自身的思考和感受以及同行的意见开展反思之外,要注意搜集并利用学生的反馈、感受和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要注意体现学科特点。 2.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必修三-算法与程序框图(优秀教案!).docx

算法与程序框图 教学目标:明确算法的含义,熟悉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算法的基本知识与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的设计. 教学难点:与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的设计及算法程序的编写. 教学过程: 1.算法的定义: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现代意义的算法是指可以用计 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 2.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简单的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几程序 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 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程线(指向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构成流程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名称功能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算法 起止框 程序框图不可缺少的。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 输入、输出框 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 处理框公式等,它们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 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 判断框标明“是”或“ Y”;不成立时在出口处标 明则标明“否”或“ N”。 流程线算法进行的前进方向以及先后顺序 循环框用来表达算法中重复操作以及运算 连结点连接另一页或另一部分的框图 注释框帮助编者或阅读者理解框图

3.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4、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课本中例题的讲解得出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例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 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 p 的值,再将它代入公式,最后输出结果,只用顺序结构就能够表达出算法。 解:程序框图: 开始 p=(2+3+4)/22 s=√p(p-2)(p-3)(p-4) 输出 s 结束 点评: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2)条件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 例 2:任意给定 3 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 3 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 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分析:判断分别以这 3 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要验收这 3 个数当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 3 个数,这就需要用到条件结构。 程序框图: 开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