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的方向与现代大学的使命

教育的方向与现代大学的使命

教育的方向在哪里?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这是两个既密切相关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正确

认识和科学把握这两个问题,是办好高等教育

的逻辑前提。

一、教育的方向

所谓教育,就是用知识和道德去培养人,

也即“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一般来说,

学校教育有两大目的:一是教学生做人、向善,

二是教学生成才、求真。现代意义上的教育,

其内涵相对丰富了许多,指综合科学知识、文

化修养、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个性品格、思

想道德、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等全面的教

育,其中,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实践

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点,良好思想道德

品质的养成和健康身心与个性的锻造是关键。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人”。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人”,就是能够遵守

社会公德、国家法律,懂得人伦规范,按照良

俗、公理行事的社会人。用时下的话语表述,

就是要养成现代公民。爱因斯坦在他的《自传

注释》中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

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

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

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

情,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否则,他运用专业知识只能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应该说,爱因斯坦对教育性质、功能的认识和评论是极为深刻的。教育的第二大任务就是使人成为“人才”。“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能力水平。仅有前者,没有后者,这样的教育是无力的、“宗教式”的。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授、缺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育是蹩脚的。但是,只强调智育、过分淡化德育的教育也是不健全的、必定要失败的。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其外在表现就是教学生“成人”和“成才”。教育的第一个属性是方向性。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中国古代的教育观念和旨归。在当代中国,教育的方向性问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会议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赵良庆李德才

【摘要】教育的第一属性是方向性,它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

这方面,高等教育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高

度责任感、道德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准,而且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关键词】教育方针教育方向大学精神大学使命【作者】赵良庆,合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德才,合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教育的方向与现代大学的使命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才,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们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实际上,教育方向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发展什么性质的教育,二是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前者是关于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后者是关于怎样发展教育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与德育的地位与作用密不可分。教育的第二大属性就是启智性。教育必须能够引导人类的心智活动。在中西方教育史上,人们都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授业、解惑”的教育,都非常强调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灵感。在当今,对学生开展现代科技知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突出地关注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传统,而且特别强调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虽然历经了岁月更迭,中国古老文明的薪火还是主要依靠教育这个载体而得以传承下来,其中的优秀传统道德是重要的宝贵遗产之一。或许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育传统,才使得中华民族虽多次遭遇磨难、侵略而始终以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新中国的教育历史上,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大主题。这在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上得到了充分体现。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时期,与教育方针相适应的人才观是“又红又专”。当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教育方针被一些人严重歪曲了,出现了过分强调政治,强调参加生产劳动,而忽视或轻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不正常现象。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以后,经过在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党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新的归纳和概括。1990年12月30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3月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表述了我国新

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党又深刻地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成

果,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提

出:“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上述对新中国教育方针发展、变化与丰富

的历史回顾中不难看到,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党对教育方针的表述及其内涵有所不同,但是,

党和国家的教育宗旨始终没有改变,都把德育放

在了教育的首位,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都非

常重视教育的方向性问题。

二、现代大学的使命

1、大学的内涵和功能。

当前,教育界对“大学”的讨论十分热闹,

人们在思考和探究大学的定义、功能和使命,试

图找出“大学”的要义,凝炼其精神内涵。有学

者说“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学术殿

堂;大学是容纳思考与思想开放的地方,是以理

智为基础的国家神殿,是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

大学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是民

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

梁;大学是大师云集的圣地,造就和培养高素质

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是科学技术的源泉,是科

技产业的孵化器,是知识经济的宝藏,是社会发

展的动力源。”①又有学者论道:“现代大学是探

索、发现、发展知识、思想、真理的自由天地;

是社会思想文化的‘桥头堡’和思想库;是青年

一代‘精神成人’的文化家园;是养成真正意义

上的现代公民的精神摇篮”。②纵观各家之说,尽

管他们对大学的认识观点各有侧重,但彼此都注

意到了现代大学在科学教育、文化传承、服务社

会和培养人才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都非常强调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或称精神摇篮)。

的确,大学重在给以人们精神支持和知识力

量,而且随着人类社会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大学在精神教养方面的价值功能越来越重视。但是,一些“现代的大学在世俗化、大众化的潮流中,已经变为‘就业的准备机构’,这种‘狭隘的职业主义’潮流,使大学丧失了其重要的‘教养教育功能’。”③人总有精神追求,美好的生活总是伴随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大学应该在这方面教育、熏陶学生。何况,大学本身也是应该有精神的,唯有追求崇高,大学才能称得起“大”字。任何一所成功的大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这就是所谓的大学精神。凭借这种精神,可以使大师云集,使学校大名远扬,使学生成为大器。从涵义上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对其办学理念进行内化、升华与不断进行理论抽象与价值凝炼的结果。大学精神更关注最高文化价值的追求,展现大学自身的气质、品位与神韵,注重对于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及其时代性。”④在实践中凡是著名的大学必依其特有的魅力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传统,清华的“科学、实干”和“厚德载物”风气,无不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大学还应该有共同追求。大学精神既要体现出一所高校的个性来,也应展示出彼此的共性来。在办学理念的层面上,高校之间在基本定位、具体目标、发展模式上应该不同,但是在根本任务和最高的价值追求上,大学之间又应该完全一致。“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就其核心要素而言,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即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开放兼容的认同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隆法明德的治校精神”。⑤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大学具备三大功能:一是培养合格人才,二是进行科学研究,三是服务经济建设。一所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在这三个方面都应该对人类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但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之所以有别于研究院和其它经济组织,一个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在于它具有教育人的功能。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高度责任感、道德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能否培养与塑造出合格人才,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程。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可见,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准,而且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和塑造大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的形势下,大学在这方面的使命可谓任重而道远。

2、现代大学的使命。

社会的现代化,关键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主要决定于教育的现代化。在这方面,高等教育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当前,人的现代化直接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创新能力的不足,二是道德精神的欠缺。一方面,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使得高等教育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大大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现代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而且影响到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心理和思维方式,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活力和效率,提升了人的主体意识,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出现了许多新矛盾,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引起了人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变化。”⑥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要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那么,新世纪的大学应让学生学会什么?有人说,新世纪的大学应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又有人说,现代大学应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另有人说,大学生应成长为现代公民;还有人说,大学生应该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些观点都极具见地,但若加以综合,则更加完美。“终身受用的能力”,指的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这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而言确实都很重要,但是仅有此是不够的。“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抗拒社会发展对人

校长书记文萃

的工具化改造与压迫”。⑦“具有世界眼光”就是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勤于学习的态度、开放自信的精神、勇于开拓乐于合作敢于竞争的气质,这种人必定是既能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又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但是,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世界眼光,而且还要有立足国情、求真务实的精神。所谓“现代公民”,当然是具有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的一代社会新人。现代公民的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思想意志是独立的、民主的,观念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但是,现代公民也不能忘记传统文化和道德责任。大学生应该“自由全面的发展”,但“自由”不是绝对的,它是有限定的,“全面”也不是没有重点和层次的。况且,“自由”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科学的钻研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是无法真正实现“全面”的。

现代大学应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充满着竞争和机遇的时代,民族及国家之间的竞争较以前更为激烈。没有远大的志向,缺少奋斗的精神,失却崇高的追求,则无论对于国家、民族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在社会中,有些人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往往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定位于对外在功利目标的追求上,一味只求物质享受,贪图肉体的满足,这必然会使自我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在当下的中国,一个大学生,应当有精英的责任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意识到,我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对社会和时代有更多担当的精英队伍”。⑧现代大学还应该着力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人格,是个体本质存在的状态,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格修养的国度,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十分丰

富的人格思想。“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重义轻

利,舍生取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光明

磊落,堂堂正正”等等,都是高尚人格的具体体

现。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重视对人格的培养,并

把高尚人格作为衡量青年成才、成器的重要尺度。

现代大学还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

展能力。这种能力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不但包

括“智”的可持续,而且包括“德”的可持续。

主要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

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

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

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

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

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⑨□

注释:

①郑家茂.大学应有崇高追求[J].中国高等

教育,2004(2).

②⑦⑧王东成.为了养成现代公民[J].中国

青年研究,2004(2).

③王殿卿.强化道德教育培养有德行的一

代新人[J].中国高等教育,2003(2).

④胡显章.发展科学的大学理论蕴育积极

的大学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2004(1).

⑤张文显.把握核心要素凝聚当代中国大

学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2004(1).

⑥李萍、钟明华等.思想道德修养[M].广

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2.

⑨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大学生可持续发

展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3(18).

(责任编辑王敬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