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四2.6辛弃疾词两首1精品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四2.6辛弃疾词两首1精品学案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准确并流利地诵读这两首词,体会词的声律美。

3.尝试背诵《水龙吟》。

【自主学习】

一、通读全词,结合注释,给下列词语注音。

遥岑()玉簪()螺髻()鲈()鱼

堪脍()倩()揾()舞榭()

狼居胥()佛狸祠()()()

二、解释下列词语

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断鸿:风流:

脍:北顾:

倩:可堪:

揾:烽火扬州路:

【课堂探究】

一、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诵读几遍,体会其表达效果。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二、小组诵读——班级展示

【当堂检测】

一、听写下列词语

二、背诵《水龙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水龙吟》,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触的意境。

2.能准确说出词中的典故,并理解其中寄寓的情思。

3.背诵并默写《水龙吟》。

【自主学习】

一、背景介绍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岁。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二、阅读全词,结合注释,回答下列问题。

1.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

2.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苍凉空阔的意境;江南游子的愁恨:怀念中原,报国无路。

3.上片的最后一句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绪,能说说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意思是什么吗?

手握宝剑却无用武之地,恢复河山的雄心壮志无人理解的愁与恨。

【课堂探究】

点拨:下片抒情。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相关文档
  •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 辛弃疾词两首学案

  • 高二语文辛弃疾词两首

  • 辛弃疾词两首

  • 6辛弃疾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