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九 环毛蚓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实验九 环毛蚓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实验九 环毛蚓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实验九 环毛蚓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实验三蛔虫、环毛蚓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环毛蚓的解剖与观察,了解环节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2.通过蛔虫和环毛蚓的比较,了解环节动物的进步性特征,及动物形态、器官系统结构与机能逐渐演化发展和完善的进化过程。

二实验内容

1.环毛蚓的外形观察,内部解剖和横切面玻片标本的观察。

2.蛔虫和环毛蚓外形和内部结构的比较。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一)材料

环毛蚓浸制标本和横切面玻片标本

(二)用品

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蜡盘,大头针,载玻片,烧杯,滴管,清水。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取环毛蚓浸制标本,清水洗去药液,置蜡盘中,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1.外形

环毛蚓身体圆长,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节之间有节间沟。除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外,各节中部生有一圈刚毛,可用手触摸或用放大镜观察。

身体可分为前、后端,背、腹面。性成熟个体有棕红色隆肿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前段第Ⅰ节为围口节,其腹面中央是口,口的背侧有肉质的口前叶,环带位于第XIV~XVI节,身体末端的纵裂状开口是肛门。颜色深暗的一面是背侧,除前几节外,背中线上每节间处有背孔。将环毛蚓背面擦干,用手指轻捏身体两侧,有液体自节间沟被中线冒出处,即为背孔。颜色淡的一面为腹面。观察腹面前部,在V/VI~VII/IX节间沟两侧有2~4对横裂状受精囊孔,在环带的第I 节,即第XVI节腹中线上有1个雌性生殖孔,第XVII节腹面两侧各有1个雄性生殖孔,在受精囊孔和雄性生殖孔附近常有小而圆的生殖乳突。

2.内部解剖和观察

用剪刀沿身体背侧中线略偏右侧处剪开体壁,从肛门剪到口,用镊子在身体前1/3处向两侧掀开体壁,可见体腔中相当于体表节间沟处均有隔膜,将体腔分隔成许多小室。用解剖针划开肠管与体壁之间的隔膜联系,将剪开的体壁向两侧展平,并在近切口处用大头针将体壁钉在蜡盘的蜡板上,约每五节钉一钉,左右交错,钉的斜度向外。在XIX节往前,注意不要划伤生殖器官;XIV节往前的隔膜越来越厚,需用眼科剪将隔膜剪开。加清水没过环毛蚓,依次观察。

(1)消化系统体腔中央的一条直管即消化系统,由前至后依次为:

口腔位于第II~III节内。

咽位于第IV~V节内,梨形,肌肉发达。

食道位于第VI~VIII节内,细长形。

嗉囊位于第IX节前部,不明显。

砂囊位于第IX0~X节,球状或桶状,囊壁富肌肉,较发达。

胃位于第XI~XIV节内,细长管状。

肠自第XV节向后均为肠,直通肛门。在第X X VII节内向前伸出1对角状的盲肠。

(2)循环系统闭管式,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血管常呈紫黑色。观察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背血管位于消化管背线中的1条长血管。

心脏连接背、腹血管的环血管,共4对,分别在第VII、IX、XII及XIII节内。

腹血管消化管腹面的1条略细的血管,从第X节起有分支到体壁上。

神经下血管位于腹神经索下面的1条很细的血管。小心地将肠管和腹神经索掀开,可看到此血管。

(3)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①雄性生殖器官

精巢囊2对,位于第X、XI节内,每囊包含1个精巢和1个精漏斗,用解剖针戳破精巢囊,用水冲去囊内物,在体视显微镜下可见精巢囊前方内壁上有小白点状物即精巢;囊内后方皱纹状的结构即精漏斗,由此向后通出输精管。

贮精囊2队,位于第XI、XII节内,紧接在精巢囊之后,呈分叶状,大而明显。

输精管细线状,两侧的前后输精管各会合成1条,向后遇到第X VIII节处,和前列腺管会合,由雄性生殖孔通出。

前列腺发达,呈大的分叶状,位于第X VIII节及其前后的几节内。

②雌性生殖器官用体视显微镜和肉眼观察。

卵巢1对,在第XIII节的前端,紧贴于XII/XIII节隔膜之后方,膜腹经索的两侧,呈薄片状。

卵漏斗1对,位于XIII/XIV隔膜之前,腹神经索的两侧,呈喇叭状,后接输卵管。

输卵管1对,极短,穿过隔膜在第XIV节腹神经索腹侧汇合后,由雌孔通出。

受精囊2~4对,在VI/VIII~VIII/IX隔膜的前或后,每一受精囊由梨状坛、坛管和一盲管组成。坛管开口于受精囊空,盲管末端为纳精囊。

(4)神经系统用解剖针和镊子小心剥除口腔和咽周围的肌肉后观察。

脑白色,在第III节内,咽的背面,由双叶神经构成。

围咽神经脑的两侧,绕过咽穿入腹侧。

咽下神经节两侧围咽神经在咽下方汇合处的神经节,可用镊子将咽向背后掀起再观察。

腹神经索链状,由咽下神经节从前向后通出,每体节内有一略膨大的神经节,每神经节发出神经分支到体壁和内脏器官。可将肠管移去后观察。

3.横切面玻片标本的观察

(1)体壁体表为一薄层非细胞构造的角质膜,其内侧为表皮层,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表皮之内是体壁肌肉层,可分为外层较薄的环肌和内层较厚的纵肌。紧贴于纵肌之内的是由扁平细胞构成的壁体腔膜。有时可见到刚毛自体壁伸出体表。

(2)肠位于横切面中央。肠壁最内层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紧贴于肠上皮外的是肠壁肌肉层,可分为内环肌和外纵肌。肠壁最外层是一层脏体腔膜(黄色细胞)。若切片标本是环毛蚓自盲肠以后横切面,则可见肠壁背面下凹形成一槽,称盲道。

(3)真体腔为体壁和肠壁之间的腔,壁体腔膜和脏体腔膜即为真体腔的体腔膜。体腔内,在肠的背面有一背血管,腹面有一腹血管,腹血管之下有一神经索,神经索下有一神经下血管。

五作业:绘出环毛蚓的横切面玻片标本示意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人体解剖学实验考试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制备 二、实验原理 三、1、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2、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刺激可改变可兴奋细胞的膜电位差。膜电位减小时,细胞去极化,细胞兴奋;膜电位增大时,细胞超极化,细胞兴奋性被抑制。蘸有任氏液的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可产生沿锌片—活组织—铜片流向的电流对细胞产生刺激效应。 四、实验步骤 1、洗净实验动物→毁髓→剥制后肢→分离坐骨神经→游离腓肠肌→游离股骨头→标本检验→电刺激极性法则的验证 2、双毁髓 一只手握住牛蛙,使其背部向上。用拇指压住牛蛙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另一只 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下触划,触及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将毁髓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内搅动,此时为单毁髓;将毁髓针退回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椎平行刺入椎管内捣毁脊髓,完成双毁髓。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剥制后肢标本:轻提双毁髓蛙,自背面耻骨联合上方约1公分处横向剪断脊柱。轻轻托起后肢,看清坐骨神经位置,沿脊柱两侧横向切口剪断体壁,去除断口以上肢体和内脏放入污物缸。剥去后肢皮肤后放入任氏液中备用。(2)分离两后肢,一只用于剥制标本,一只放入任氏液中保存。(3)分离坐骨神经:将后肢标本脊柱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用蛙钉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4)游离腓肠肌:同样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5)分离股骨头:捏住股骨,剪去并刮净周围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检验标本:用手术镊轻提标本的脊椎片,再用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表示标本机能正常。轻提腓肠肌上的结扎线,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保存15-20分钟后进行实验。(7)电刺激的极性法则验证:用棉线在神经干中间部位进行结扎,以阻断神经传导兴奋的能力。用锌铜弓跨越结扎线刺激坐骨神经干。 五、注意事项 1、避免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 3、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 六、实验结果 通过任氏液浸泡,刺激后,看到肌肉有收缩的反应,调换电极进行刺激后也同样有收缩 反应。通过铜—锌与锌—铜的两种刺激比较后,铜—锌更强。 八、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自来水中还有例如氯离子、钙离子等许多离子,它们会影响细胞膜的点 位分布,最终就会影响到刺激反应现象的观察;另外自来水里有许多微生物如果它们附着与誓言材料上,也会影响实验效果的。 2、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可能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答: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会损伤腓肠肌细胞膜,使肌肉中的神经收到过

蛔虫和环毛蚓的比较解剖

蛔虫和环毛蚓的比较解剖 (动物生物学实验) 姓名:张林涛学号:2014312092 专业:生物科学指导老师:王茜 摘要:通过蛔虫和环毛蚓的解剖实验,学习解剖蠕虫的一般方法;了解假体腔动物的一般 特症以及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了解环节动物的进步性特征及环毛蚓对穴居生活的适应。通过比较了解环节动物的进步性特征,及动物形态,器官系统结构与机能演化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实验中掌握环节动物的认知。 关键词:蛔虫环毛蚓比较解剖实验 1前言: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称为分节现象。这是无脊 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为体节的分界。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这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环节动物中原始种类的体节界限不明显。环节动物除体前端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此为同律分节。分节不仅增强运动机能,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如体节再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各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这就从同律分节发展成异律分节,致使动物体向更高级发展,逐渐分化出头、胸、腹各部分有了可能。因此分节现象是动物发展的基础,在系统演化中有着重要意义。分节现象的起源可能由低等蠕虫的假分节逐渐演变形成。它们的消化、生殖等内脏器官成对按体节重复排列,当动物体作左右蠕动时,于各器官之间的体壁处产生了褶缝,以后在前后褶缝间分化出肌肉群,于是形成了体节。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猪蛔虫(Ascaris suum)浸制标本、环毛蚓(Pheretima)浸制标本 2.2仪器: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针,镊子,大头针,剪刀。 2.3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绘图分析法、解剖比较法 3总结与分析 3.1.1蛔虫的解剖:分清蛔虫的前、后端,背、腹面.将其腹面向下置于蜡盘中,用大头针固定前后端,左手食指、中指分开轻按虫体,右手用解剖针从虫体前端略偏背线处向后小心划开体壁直到体末端,用镊子拉开两侧体壁,用大头针左右交错,且向外倾斜45°将体壁边缘固定在蜡盘中,加清水没过虫体,用解剖针小心将器官稍加分离.

实验九 环毛蚓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实验三蛔虫、环毛蚓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环毛蚓的解剖与观察,了解环节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2.通过蛔虫和环毛蚓的比较,了解环节动物的进步性特征,及动物形态、器官系统结构与机能逐渐演化发展和完善的进化过程。 二实验内容 1.环毛蚓的外形观察,内部解剖和横切面玻片标本的观察。 2.蛔虫和环毛蚓外形和内部结构的比较。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一)材料 环毛蚓浸制标本和横切面玻片标本 (二)用品 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蜡盘,大头针,载玻片,烧杯,滴管,清水。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取环毛蚓浸制标本,清水洗去药液,置蜡盘中,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1.外形 环毛蚓身体圆长,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节之间有节间沟。除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外,各节中部生有一圈刚毛,可用手触摸或用放大镜观察。 身体可分为前、后端,背、腹面。性成熟个体有棕红色隆肿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前段第Ⅰ节为围口节,其腹面中央是口,口的背侧有肉质的口前叶,环带位于第XIV~XVI节,身体末端的纵裂状开口是肛门。颜色深暗的一面是背侧,除前几节外,背中线上每节间处有背孔。将环毛蚓背面擦干,用手指轻捏身体两侧,有液体自节间沟被中线冒出处,即为背孔。颜色淡的一面为腹面。观察腹面前部,在V/VI~VII/IX节间沟两侧有2~4对横裂状受精囊孔,在环带的第I 节,即第XVI节腹中线上有1个雌性生殖孔,第XVII节腹面两侧各有1个雄性生殖孔,在受精囊孔和雄性生殖孔附近常有小而圆的生殖乳突。 2.内部解剖和观察 用剪刀沿身体背侧中线略偏右侧处剪开体壁,从肛门剪到口,用镊子在身体前1/3处向两侧掀开体壁,可见体腔中相当于体表节间沟处均有隔膜,将体腔分隔成许多小室。用解剖针划开肠管与体壁之间的隔膜联系,将剪开的体壁向两侧展平,并在近切口处用大头针将体壁钉在蜡盘的蜡板上,约每五节钉一钉,左右交错,钉的斜度向外。在XIX节往前,注意不要划伤生殖器官;XIV节往前的隔膜越来越厚,需用眼科剪将隔膜剪开。加清水没过环毛蚓,依次观察。 (1)消化系统体腔中央的一条直管即消化系统,由前至后依次为: 口腔位于第II~III节内。 咽位于第IV~V节内,梨形,肌肉发达。 食道位于第VI~VIII节内,细长形。 嗉囊位于第IX节前部,不明显。 砂囊位于第IX0~X节,球状或桶状,囊壁富肌肉,较发达。 胃位于第XI~XIV节内,细长管状。 肠自第XV节向后均为肠,直通肛门。在第X X VII节内向前伸出1对角状的盲肠。 (2)循环系统闭管式,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血管常呈紫黑色。观察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背血管位于消化管背线中的1条长血管。 心脏连接背、腹血管的环血管,共4对,分别在第VII、IX、XII及XIII节内。 腹血管消化管腹面的1条略细的血管,从第X节起有分支到体壁上。

人体解剖学实验考试

坐骨神经一一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制备 二、实验原理 三、1、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 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因此, 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2、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刺激可改变可兴奋细胞的膜电位差。膜电位减小时,细胞去极化,细胞兴奋;膜电位增大时,细胞超极化,细胞兴奋性被抑制。蘸有任氏液的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可产生沿锌片一活组织一铜片流向的电流对细胞产生刺激效应。 四、实验步骤 1、洗净实验动物→毁髓→剥制后肢→分离坐骨神经→游离腓肠肌→游离股骨头→标本检验→电刺激极性法则的验证 2、双毁髓 一只手握住牛蛙,使其背部向上。用拇指压住牛蛙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另一只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下触划,触及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将毁髓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内搅动,此时为单毁髓;将毁髓针退回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椎平行刺入椎管内捣毁脊髓,完成双毁髓。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剥制后肢标本:轻提双毁髓蛙,自背面耻骨联合上方约1公分处横向剪断脊柱。轻轻托起后肢,看清坐骨神经位置,沿脊柱两侧横向切口剪断体壁,去除断口以上肢体和内脏放入污物缸。剥去后肢皮肤后放入任氏液中备用。(2)分离两后肢,一只用于剥制标本,一只放入任氏液中保存。(3)分离坐骨神经:将后肢标本脊柱端 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用蛙钉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 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4)游离腓肠肌:同样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5)分离股骨头:捏住股骨,剪去并刮净周围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6)检验标本:用手术镊轻提标本的脊椎片,再用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表示标本机能正常。轻提腓肠肌上的结扎线,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保存15-20分钟后进行实验。(7)电刺激的极性法则验证:用棉线在神经干中间部位进行结扎,以阻断神经传导兴奋的能力。用锌铜弓跨越结扎线刺激坐骨神经干。 五、注意事项 1、避免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 3、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 六、实验结果 通过任氏液浸泡,刺激后,看到肌肉有收缩的反应,调换电极进行刺激后也同样有收缩反应。通过铜一锌与锌一铜的两种刺激比较后,铜一锌更强。 八、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自来水中还有例如氯离子、钙离子等许多离子,它们会影响细胞膜的点位分布,最终就会影响到刺激反应现象的观察;另外自来水里有许多微生物如果它们附着与 誓言材料上,也会影响实验效果的。 2、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可能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答: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会损伤腓肠肌细胞膜,使肌肉中的神经收到过度刺激,而过度兴奋最终失活,刺激时候就没有现象。

家兔的解剖

家兔的解剖 一、目的: (一)、通过对家兔的解剖,掌握解剖哺乳类的基本技术。 (二)、通过本实验观察,了解哺乳类有关系统的主要特征。 二、内容: 家兔解剖及观察。 三、材料: 家兔标本、解剖用具、放大镜。 四、操作及观察: 在家兔的耳部找到血管,注射入空气,待兔死后进行解剖。 (一)膈及胸、腹腔的观察 把兔放在解剖盘内,腹面朝上,四肢分开,用剪刀在腹正中部剪开皮肤及肌肉层,沿中线向后到达膀胱的基部。向前剪至胸骨时可见一肌肉质的膈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注意勿剪坏腹腔内的脏器,膈有何功能? 用剪刀刺破隔的一侧,注意空气的进入,用骨钳剪断胸骨两侧的肋骨,移去胸骨,将胸壁向两侧拉开就可看到胸腔内的脏器。胸腔与腹腔内有哪些脏器? 它们均靠系膜悬挂在体腔内。 (二)消化系统: 在口角处做一切口,拉长口裂,观察口腔内齿和舌,口腔顶部有横的褶膜盖在硬腭外面。用放大镜观察口腔内舌的表面,可见许多乳头(内有味蕾)有何功能? 剥开头部的皮肤,观察三对唾液腺(耳壳基部的耳下腺,下颌内侧的颌下腺和舌下腺。) (])耳下腺:位于耳壳基部的腹前方,剥开皮肤即可见。为不规则的淡红色腺体,其腺管开口于口腔底部(不必寻找). (2)颌下腺:在颈部腹中线上,口腔底的基部,将附近脂肪清除,可见有一对椭园形的腺体,腺管开 口于口腔底部(不必寻找)。 (3)舌下腺:位于左右颌下腺的上方,埋在肌肉下。形小、淡黄色。将附近淋巴节(园 形)移开,即可看到扁平长条形的舌下腺,由腺体的内侧伸出一对舌下腺管,伴行颌下腺管开口于口腔底。 (4)沿口角将颊部剪开,清除一侧的咀嚼肌,并用骨剪剪开该侧的下颌骨与头骨的关节,即可将口腔 全部揭开。 2.口腔:口腔的前壁为上下唇;两侧壁是颊部,上壁是腭,下壁为口腔底。口腔前面牙齿与唇之间为前庭。位于最前端的1对长而呈凿状的牙为门牙,上门牙内侧有一对小门牙。后面有短而宽且具有磨面的前臼齿及臼齿。可用家兔的头骨进行对照观察。齿式为:2、0、3、3 2、0、2、3 在口腔顶部的前端。用手可摸到硬腭;后端则为软腭。硬腭与软腭构成鼻通路,口腔底部有发达的肉质舌。舌的前部腹方有系带将舌连在口腔底上。舌的表面有许多小乳头,其上有味蕾。舌的基部有一单个的轮廓乳头。 3.咽部:咽即软聘后方背面的腔。由软腭自由缘构成的孔为咽峡.沿软腭的中线剪开,露出的腔是鼻咽腔,为咽部的一部分.鼻咽腔的前端是内鼻孔。在鼻咽腔的侧壁上有1对斜的裂缝是耳咽管的开口。如用猪鬃探则,此管可通中耳腔。咽部后面渐细,连接食道。食道的前方为呼吸道的入口,此处有一块叶状的突出物称会厌(位于舌的基部)。食物与空气在咽部后面进行交叉、会厌能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 4.消化管和消化腺,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 生殖系统 一、男性生殖系统 实验要点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男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实验材料 1.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 2.男性盆腔正中矢状面标本。 3.阴茎的解剖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 1.睾丸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睾丸的位置和形态,睾丸鞘膜的配布和鞘膜腔的形成。 2.附睾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3.输精管和射精管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输精管的起始、行程,并结合活体触摸输精管的硬度;射精管的合成、行程和开口部位。4.精囊腺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精囊的位置和形态。 5.前列腺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前列腺的位置、形态,以及与膀胱颈和直肠的位置关系。 6.阴茎和阴囊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阴茎的解剖标本,观察:阴茎的构造及三条海绵体的形态和位置关系,尿道外口的位置,阴囊的构造。 7.男性尿道取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尿道的两个弯曲和三个狭窄的形态和部位。 二、女性生殖系统 实验要点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女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实验材料 1.女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 2.女性内生殖器标本。 3.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4.女阴标本。 5.女性乳房解剖标本。 6.男、女性会阴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 1.卵巢取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2.输卵管取女性内生殖器标本,观察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特征。 3.子宫取女性内生殖器标本和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子宫的位置,以及子宫与膀胱、阴道和直肠的位置关系;子宫的形态和分部;子宫腔和子宫颈管的形态及其通连关系;子宫各韧带的位置。 4.阴道取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阴道的位置,阴道穹的构成,阴道穹后部与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关系。 5.女阴取女阴标本,观察:女阴的形态,尿道外口与阴道口听关系。 三、乳房和会阴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1530402121 李婧柔 指导老师戈志强 摘要:蛙和蟾蜍作为同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的两种两栖动物,在外形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均有很大区别。本文将对于它们结构上的异同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牛蛙、蟾蜍、结构异同。 材料:活体牛蛙、蟾蜍 方法:双毁髓法处死,一般方法观察 牛蛙:新蛙亚目蛙科蛙属牛蛙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因实用价值巨大而自1959年引进我国中部和东部养殖。牛娃体 棕绿色相间,粗糙,有深色点状凸起和条纹,腹部黄绿,头部似其他蛙类呈锐角三角形,皮肤光滑。口端位,吻尖面钝,口裂宽大延伸至头基部。上颌背侧前端有一对外 鼻孔,外鼻孔缘有鼻瓣,随呼吸开闭。眼大而外凸,位于头顶部偏左右,有上下眼睑,且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瞬膜,遇刺激眼球可迅速收回眼窝并以瞬膜覆盖。两眼后具 一对1.5公分左右大小圆形鼓膜。头部后接宽短的躯干部,伏状时十五公分大小,前肢较短,指骨顶端第一节下扣,两指骨、掌骨斜向腹侧生长,四指分离,后肢长而粗壮,有黑色条纹分布,伸展时逾十五公分。五指后三分之二指间有薄蹼。两腿间偏背侧有 一后凸结构,为泄殖腔孔。 观察外观后用双毁髓法将动物处死。按下蛙头,在枕骨间插入解剖针上下捣毁双髓, 在蛙四肢瘫软不回收后将解剖剪插入泄殖腔孔前段半寸的皮肤,剪至下颌骨,继沿腹 向两侧剪开一横口,用解剖针钉皮肤和四肢于蜡盘中。从腹中线左侧剪开腹直肌,并 向前沿胸骨中央剪断肩带。 (图片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8399883.html,/pic/牛蛙 /62782/0/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 899a801f2f9?fr=lemma&ct=single#aid=0&pic =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899a801f2 f9) 剖开蛙肚,可见左右两椭球状肺,剪开肺室,其 中布满肺泡。肺下为肥大的三叶状的肝,红色较 深,左右肝叶中央有一搏动深红色球状组织,为 心脏,分为左右两心房和一心室。在心房和心室 的交界处有明显冠状沟,连有黄色的脂肪体。肝 下有一青黑色的球形胆囊。张开蛙口,上颌边缘 有尖利而细小的一排齿尖向后的颌齿,一肌肉质 舌衍生于下颌内壁近外侧,拉出可观明显分叉。 口腔顶壁前端与外鼻孔相连有两椭圆形小孔,为 内鼻孔。颌角附近有一对大孔——耳咽管孔,直 通鼓膜。口腔通过喉门——食道口——食管直达 胃,胃为食管下端所 连的膨大囊状体,向下连有近身体长度的小肠,尾端为膨大的直肠,直 肠通于泄殖腔,以泄殖腔孔连接体外。

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身骨

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 身骨

实验三全身骨 [实验内容] 观察全身各骨。 [实验目的] (一) 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二) 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名称。 (三)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 骨、腓骨、足骨、颅骨、椎骨、胸骨、肋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材料与器具] 人体骨架标本,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完整颅骨及其分离标本。 [方法与步骤] (一)观察上肢骨 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上肢骨,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锁骨 上肢带骨肩胛骨 上肢骨肱骨 自由上肢骨桡骨 尺骨 手骨

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锁骨(图2-3-1) ①呈“∽”形,无骨髓腔,位于胸廓的前外上方,分为“一体两端”。 ②锁骨内侧端粗大,呈圆柱状,称胸骨端,其末端为胸骨关节面,与胸 骨的锁切迹相关节;外侧端呈扁平状,称肩峰端,其末端有肩峰关节 面,与肩峰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③锁骨内侧2/3 凸向前,外侧1/3 凸向后。 ④锁骨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2)肩胛骨(图2-3-2) ①呈倒“△”形,位于胸廓的后外上方,第2到第7肋之间,为扁骨,可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②两个面: 腹侧面,称肩胛下窝,与肋骨相邻。 背侧面,有 一自内下向外上 方的横行隆起, 称肩胛冈,其向 外延续为肩峰, 肩峰内侧有肩峰 关节面,与锁骨

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肩胛冈上、下分别有一浅窝,称冈上窝和冈下窝。 ③三个缘: 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 内侧缘(亦称脊柱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 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④三个角: 上角位于上缘与脊柱缘的会合处,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水平。 外侧角肥厚,位于上缘与腋缘的会合处,此角外侧面有梨形的浅窝,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另外,喙突和肩峰也位于外侧角。 下角呈锐角,位于脊柱缘与腋缘的结合处,相当于第7肋或第7肋间隙的高度。 (3)肱骨(图2-3-3) ①为一典型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近侧端):有半 球形的肱骨头,头周围的环状浅 沟称为解剖颈。肱骨头与体交界 处稍细部,称为外科颈,肱骨头 外侧下方有一较大的隆起,称为 大结节;前方为一较小的隆起称 为小结节,大、小结节向下延续

猪蛔虫和环毛蚓的解剖

猪蛔虫和环毛蚓的解剖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猪蛔虫与环毛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线虫动物、环节动物的一般特征。 2、练习和掌握动物解剖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 1、动物解剖的一般方法。 2、观察猪蛔虫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 3、观察环毛蚓的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 一、动物解剖的一般方法 1、尽量使用新鲜材料做解剖实验。 2、解剖前应对解剖的动物作全面的观察,明确其前后、左右、背腹及内脏器官的大致部位。 3、小型动物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大头针应斜插。 3、明确具体解剖的要求,解剖时要求的步骤顺序解剖,应小心地用拨开、分离等方法把要观察的部分显露出来,而应少用刀和剪刀,切与剪。 4、要沿着器官结构来解剖,保留器官结构的完整性, 保留能保留的联系,以利于分辨与观察。 5、在蜡盘上加水,避免干燥,便于观察。 二、观察猪蛔虫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 1、外形观察: (1)取雌或雄蛔虫置蜡盘中,分别观察其形态,体形、前后端的区分、前端的口部、体线、背唇、腹唇 蛔虫体长圆形,体表光滑,外包厚角质膜; 左右背腹具四条纵走的体线,即两条较粗的侧线和不明显的背线和腹线; 口端有三个唇片,一片背唇,两片腹唇。 (2)雌雄判断 ①蛔虫雌、雄异体,雌性较粗大,雄性较细小; ②雌性体后端尖直,在近后端腹面约2mm处有一横裂的肛门;雄性体后端向腹面弯成钩形,雄性肛门和雄性生殖孔合并开口于泄殖孔; ③雌性生殖孔在体腹前1/3处,是一个环状狭窄部分;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开口称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两根交合刺,是雄虫交配时用以固着的器官。 2、内部解剖 (1)解剖方法: ①首先判断虫体的背腹面,雌虫腹面有雌性生殖孔和肛门,雄虫末端弯曲面为腹面。 手拿蛔虫的两个侧线,看头部的唇,背唇所对的是背面,腹唇所对的是腹面 ②将蛔虫背面朝上置蜡盘上,用解剖针从虫体前端背面中线处轻轻划破其体壁,直到体末端。 ③用镊子把体壁向两侧展开,用大头针以45°斜插将体壁固定在蜡盘上(注意划针时不能太深,以免划破内部器官)。 ④解剖完毕,可加一些水在蜡盘里,使虫体浸润在水中,然后按下列顺序观察。 消化系统 一条直管,口、咽、肠、直肠和肛门组成的长扁形消化管。注意线虫动物已具有完全的消化管。 生殖系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王超雄131140009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 2)熟练使用解剖器械 3)游离蟾蜍心脏,辨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 4)分析心脏传导系和起搏点;学习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 二:实验原理 1) 蟾蜍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组成;具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幼体期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成体心脏的位置后移,由紧挨头部腹面后移至胸腔,外包围心膜。心房出现分隔,形成左右心房,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组成,窦房间、房室间、心室与动脉圆锥之间都有孔和瓣膜。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用结扎不同部位的方法,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三:实验动物与器械 实验动物:蟾蜍(每人一只)

实验器械: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大头针、丝线、任氏液 四:实验过程 1)取蟾蜍一只,用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仰躺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2)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小心剪开,用剪刀剪开体腔,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 3)用眼科剪依心轴方向小心剪开心包膜,完全暴露心脏。仔细辨认心脏结构和主要血管。 4)观察并记录心脏跳动频率,并观察静窦脉、心房和心室三者收缩的时间顺序。 5)斯氏第一结扎:用眼科镊经主动脉下方穿一丝线,提起蟾蜍心尖,在心脏背面认准窦房结沟结扎以阻断窦房兴奋传播。观察心脏跳动有无变化。 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有无变化。 6)斯氏第二结扎:在房室之间用一丝线将房室沟结扎,阻断房室兴奋传导。 观察心脏跳动有无变化。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有无变化。 7)观察完毕后,处理蟾蜍,清洗实验器械。 五:实验结论

环毛蚓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全国通用

环毛蚓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了解环节动物门和寡毛纲的基本特征。学习解剖环节动物的技术。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成熟的环毛蚓、解剖镜、放大镜、蜡盘、镊子、解剖剪、解剖针、大头针等。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 1、外形观察: 把洗净的蚯蚓,放在蜡盘中,可以看到蚯蚓身体呈长圆形,由100多个环节组成,节间有沟。较尖的一端是头部,前端有口,口的背侧有肉质的口前叶;较圆钝的一端为尾部,末端有肛门。颜色较深暗,稍凸起的一面为背面;颜色浅较扁平的一面是腹面。用放大镜观察在11节以后各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能分泌出体腔液,皮肤湿润有粘液。性成熟的环毛蚓在第14~16体节间有一个环带,也叫生殖带。除了前后两个环节和环带外,蚯蚓身体其余的每个环节中央都有一圈刚毛。在腹面第6~9节两侧的节间沟有3对受精囊孔;在第14节腹中线上有1个雌性生殖孔;在第18节的两侧有2个雄性生殖孔。 2、内部解剖: 手执标本,用解剖剪在其身体背面略偏背中线处(以避开背血管),从肛门剪到口。剪开蚯蚓体壁时,刀尖应微上翘,以防戳破消化管壁使其内泥沙外溢而影响观察。精巢囊、卵巢、卵漏斗等位于身体腹面,紧贴神经索两侧,极难观察,故应细心切断隔膜(特别是体前部肌肉质很厚的隔膜)与体壁之间的联系。或剪除部分隔膜;再将体壁尽量向外侧拉伸,使两侧体壁完全平展,再以大头针固定。左右两边大头针应交错,并使针头向外倾斜以免妨碍操作;观察中应适时以水湿润标本,以免干燥萎缩。 ①观察体腔:可以看到环毛蚓体壁和消化管之间的空腔是体腔。体腔内由隔膜分成许多小室。 ②消化系统:可以看到环毛蚓的消化管由前端的口至后端肛门,是一条纵管。用放大镜依次观察各消化器官。口和咽相连,咽头后面是狭窄的食管。它的后面是一个膨大成球形,肌肉坚实的砂囊。砂囊后面细小的部分是胃。胃后面粗大的部分是肠,直通后端的肛门。在第26~27节的两侧有一对向前突出呈锥形的盲囊,是蚯蚓的主要消化腺。

实验四蟾蜍心脏传导系、心脏起搏点分析;蟾蜍循环系统的解剖

实验四蟾蜍心脏传导系、心脏起搏点分析;蟾蜍循环系统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练习双毁髓法,熟练掌握双毁髓技术。 2.重复练习并熟练掌握蟾蜍的解剖技术。 3.观察蟾蜍的心脏,辨认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并学会画和心脏相连的血管的图。 4.学习双穿线手法使心脏游离。 5.学会心脏搏跳的技术方法。 6.观察蟾蜍的心血管系统,了解两栖类心脏的构造、循环途径及其特点。二.实验原理 1.双毁髓法麻醉蟾蜍:用金属毁髓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蟾蜍处于一种麻醉状态,四肢瘫软,从而对蟾蜍进行解剖,露出其心脏。通过对心脏结扎使心脏游离,阻碍循环系统由此可以观察静脉血管。 2.两栖类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有静脉窦,窦房沟,房室沟组成。这一类起搏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是各部分的自动节律并不相同,其中静脉窦氏主要起搏点,它的节律性最高,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波动频率和静脉窦的节律相同(即取决于静脉窦的节律),窦房沟和房室沟是潜在的起搏点,正常状态下他们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被主要起搏点的节律所掩盖。因此他们波动的顺序是:静脉窦先波动,然后是心房最后是心室。但是当主要起搏点的兴奋不能传导到窦房沟和房室沟的时候,他们的自动节律可引起心脏的波动。本实验用斯氏结扎法结扎蟾蜍主要和次要起搏点,观察他们的自动节律性。 3.蛙心的结构示意图 4.斯氏结扎图 (A处为斯氏第一次结扎部位,B为斯氏第二次结扎部位) 三.动物器材 1.动物:蟾蜍一只 2.实验仪器:手术刀两把,普通剪刀一把,解剖针一根,蜡盘两个(一个中央有圆孔),镊子两把,大头针若干个。 四.实验步骤 1.双毁髓麻醉蟾蜍: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蛙体,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使之成为“脊蛙”。 2.将剪开体壁的蛙体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中,展开四肢,用蛙钉向内斜呈45

兔子解剖实验报告

兔子的解剖实验报告 专业:动物医学 年级:2015级 姓名:王涛 学号:86150233 一、实验日期:2016年12月7日 小组成员:张建刚、冯洋、李金霞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兔子外形的观察和身体的解剖,了解哺乳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通过对实验的操作,掌握对哺乳动物基本的解剖和观察方法,例如手术刀的使用、兔子的剥皮和静脉采血。 三、实验内容 1、兔子的外形观察,静脉采血和处死方法。 2、处死后的剥皮及器官观察。 四、实验器材 一只健康的成年兔子、两把手术刀、兔子解剖台一个、兔子固定箱一个、镊子一把,一把剪刀、棉花、注射器若干、布条若干、废物缸一个。 五、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

外形:全身被毛,皮毛白色,且绒毛较多;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尾;眼睛瞳孔为粉红色,目光呆滞,精神不振。健康状况:良好,四肢健全。 2、静脉采血 将兔子放在兔子固定箱内,采用2.5ml规格的注射器于耳朵处采血,注意:先从耳尖处静脉开始,由耳尖到耳根,四个同学轮流操作,熟悉静脉采血 的基本操作。 采用5ml的注射器,找到兔子心跳最剧烈的位置,注射一管空气,很快就会在兔子体内形成空气栓塞,兔子会剧烈挣扎,全身松弛而死。4、剥离皮肤处理 将已经处死的兔子皮毛润湿, 固定在兔子解剖台上,四肢

和头用布条绑定,沿腹中线皮毛剪开,手术刀和镊子共同操作,四人轮流操作练习,掌握剥皮的基本操作要领。如图所示,观察兔子的各部分肌肉的构造特征。 5、剪开腹壁和胸壁 镊子和剪刀共同操作,剪刀尖应向上翘,避免损伤内脏和血管;剪开后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肠道:肠管的前段细而盘旋的部分为小肠,后段为大肠。小肠又分为十二脂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则分结肠和直肠。小肠和大肠交界处有 盲肠,兔的盲肠很发达。 十二脂肠在胃、的幽门之后,弯折并向右行,接近肝脏内一侧有总胆管注入。在其对侧有胰管注入。空肠和回肠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界限。十二指肠后端为空肠,再后为回肠。盲肠是介于小肠和大肠交界处的盲囊。草食性动物的盲肠较发达,肉食性动物则退化。结肠的肠管上有由纵行的肌肉纤维形成的结肠带、横结肠 肝 膀胱 盲肠 结肠 胃 十二指肠 直肠 空肠 回肠

蟾蜍实验报告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生命科学院 张茜 111070094 一、实验目的意义 两栖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例如消灭害虫、作药用资源等等。蟾蜍作为医学、生理学重要的实验动物则使用更为广泛。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z 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的准确取材。 重点:了解在摄食方式、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难点:理解两栖动物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二、实验对象的获得与麻醉 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特种养殖场购买(如牛蛙养殖场)。 抓取方法: 抓住其后腿,有经验者也可抓住其身体或借助一块布来抓,因蛙体表粘滑且蟾蜍体表有毒液分泌。 麻醉:两栖类皮肤有渗透性,放入含麻醉剂的溶液中就很容易麻醉。0.1%的甲磺酸—三卡因(ms—222)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即可麻醉动物,所需时间因身体大小而异。也可用呼吸性麻醉剂,将蛙或蟾蜍放进玻璃罩或标本瓶内,同时放人浸有乙醚的棉花,几分钟后,即可发生作用。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观察 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1.头部 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舌:在下颌前端内侧着生一柔软粘滑的舌,折向口腔内部,用镊子轻轻将舌拉出展平,可以看到蟾蜍的舌尖钝圆状。舌底有淋巴间隙,分泌的淋巴液可使舌经常保持粘滑轻触其眼睑,观察上、下眼睑是否全动,瞬膜怎样活动 2.躯干部 蟾蜍尚无明显的颈部分化,后端腹中央处有一小孔称泄殖腔孔。 3.四肢 前肢:从近体侧起,依次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前肢有4指,观察指端形状,是否有爪,是否等长,指间是否有蹼。 婚垫:雄性的第一指(拇指),内侧的一膨大的突起,是由粘液腺集合形成的,便于交配时拥抱雌体,故生殖季节发达。 后肢:由近体侧起,依次分为大腿(或股部)、小腿(或胫部)、跗、蹠和趾五部分。后肢具五趾。注意各趾的长度是否相同,趾端的形状 髁状距:在第一趾(拇趾)内侧的一较硬的角质化突起 4.皮肤

家兔的外形与解剖

实验二:家兔的外形与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家兔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哺乳纲动物的一般特征和进步性特征。 2.掌握哺乳类的解剖方法。 二、实验材料 活家兔、家兔的解剖示范标本、家兔的神经系统浸制标本、家兔的整体骨骼标本,羊的头骨、哺乳动物齿骨等骨骼标本。 三、实验器具 解剖盘、剪刀、骨钳、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各种镊子、放大镜、注射器、小碗、棉花、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兔的外形观察 兔全身被毛。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5部分。 头呈长圆形,眼以前为颜面区,眼以后为头颅区。眼位于头两侧,除上下眼睑外,眼前角尚有瞬膜。可用镊子从眼角将瞬膜拉出。眼后有1对长的外耳壳。外鼻孔大而长。鼻下为口,口缘有肉质的上下唇,上唇中央有一纵裂,将上唇分为左右两半,常露出门齿,称兔唇。 颈头后有明显的颈部,但较短。 躯干可分胸部和腹部。背部有明显的腰弯曲。胸、腹部以体侧最后一根肋骨为界。雌兔腹部的3-5对乳头(以4对居多)明显;肛门和泄殖孔位于尾根下方,肛门靠后,泄殖孔靠前。肛门两侧各有一无毛处,可见突起的鼠蹊腺开口。雌兔的泄殖孔纵裂状,称阴门,雄兔的泄殖孔位于阴茎顶端,开口较小。成年雄兔肛门两侧有1对明显的阴囊,生殖时期睾丸由腹腔坠入阴囊内。 四肢出现了肘和膝。前肢短小,肘部向后弯曲,具5指;后肢较长,膝部向前弯曲,具4趾,第一趾退化,趾端具爪。 a

b 尾 短小,位于躯干末端。 (二)兔的内部解剖与观察 1.致死 (1)空气栓塞法。兔耳背外缘的静脉较粗大(图1),易于进针。先用水将进针处擦湿,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耳缘静脉的近心端,使血管充血,并用左手拇指和无名指固定兔耳。右手持注射器(针筒内已抽有8-10 mL 空气),将针头平行刺入静脉(图2)。刺入后再将左手食指和中指移至针头处,协同拇指将针头固定。右手推进针筒,徐徐注入空气。若针头刺入静脉内,可见随着空气的注入,血 管由暗红变白。如注入阻力大或血管未变白或局部组织肿胀,表明针头未刺入血管,应拔出重新刺入。注射毕即抽出针头,用干棉球压住针孔,同时注意及时清洗注射器。空气注入后,兔倒地挣扎片刻后窒息死亡。 (2)用水淹死或猛击延脑将兔处死。 将已处死的家兔腹面朝上置于解剖盘上,用水湿润腹中线的毛,用解剖剪在腹部开一小口,再向后将皮肤剪开至泄殖孔前缘,向前剪开皮肤至下颌,然后用镊子提起皮肤,用解剖刀向左右两侧剥离皮肤与皮下肌肉。 用镊子提起腹壁,用解剖剪剪开一小口,再沿腹中线剪开腹壁(向前至胸骨剑突,向后至泄殖孔前缘),打开腹腔,观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图1 兔耳廓的血管(背面观) 图2 兔耳静脉注射法

蟾蜍实验报告

蟾蜍实验报告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生命科学院 张茜 111070094 一、实验目的意义 两栖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例如消灭害虫、作药用资源等等。蟾蜍作为医学、生理学重要的实验动物则使用更为广泛。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z 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的准确取材。 重点:了解在摄食方式、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难点:理解两栖动物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二、实验对象的获得与麻醉 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特种养殖场购买(如牛蛙养殖场)。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舌:在下颌前端内侧着生一柔软粘滑的舌,折向口腔内部,用镊子轻轻将舌拉出展平,可以看到蟾蜍的舌尖钝圆状。舌底有淋巴间隙,分泌的淋巴液可使舌经常保持粘滑

轻触其眼睑,观察上、下眼睑是否全动,瞬膜怎样活动 2.躯干部 蟾蜍尚无明显的颈部分化,后端腹中央处有一小孔称泄殖腔孔。 3.四肢 前肢:从近体侧起,依次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前肢有4指,观察指端形状,是否有爪,是否等长,指间是否有蹼。 婚垫:雄性的第一指(拇指),内侧的一膨大的突起,是由粘液腺集合形成的,便于交配时拥抱雌体,故生殖季节发达。 后肢:由近体侧起,依次分为大腿(或股部)、小腿(或胫部)、跗、蹠和趾五部分。后肢具五趾。注意各趾的长度是否相同,趾端的形状 髁状距:在第一趾(拇趾)内侧的一较硬的角质化突起 4.皮肤

环节动物门环毛蚓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观察.

实验五 环节动物门——环毛蚓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观察 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 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身体分节, 并具有疣足 和刚毛, 运动敏捷; 次生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 从而 使各种器官系统复杂,机能增强;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 脑和腹神经索形成,构成索式神经 系统;感官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如此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向着阶段发展。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 属环节动物中的寡毛刚, 生活在土壤中, 昼伏夜出, 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 产。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环节动物服务于农业生产。 -、实验目的 通过环毛蚓浸制标本的解剖, 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观察, 以及其它环节动物浸制标本 的观察,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界的系统进化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所发生 的明显特化程度。 二、材料和用具 1.环毛蚓浸制标本,环毛蚓横切装片。 2.示范标本:沙蚕、蚂蟥、金钱蛭的浸制标本。 3.解剖器、解剖盘、大头针、放大镜、显微镜、蜡盘、镊子、解剖剪等。 三、内容和方法 (-)环毛蚓浸渍标本的观察与解剖 1. 外形观察:将以清水冲洗、浸泡过的环毛蚓浸制标本置于蜡盘中,用放大镜观察。 ⑴外形:圆长,由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之间有节间沟,, 上有一圈刚毛。★刚毛有何功用?★用手轻轻抚摸蚯蚓, 什 么?身体可分为背、腹面及前、后端。 ⑵.前端:在第XW ?XW 节有棕红色隆肿的环带, ★环 带有何功能?体前端第I 节为围口节,其腹面中间是口, ⑶ . 后端:即无环带的一端,末端纵裂状开口为肛门。 ⑷. 背侧: 体色深暗的一面即背侧。 除前几节外, 背中线上每节间沟处有背孔,背孔的 起始位置, 因种类而异。 将蚯蚓背面擦干后, 以手指轻轻捏压其体两侧,可见液体自节间沟 背中线处冒出,此处即背孔。 ⑸.腹侧:体色浅淡的一面即腹面, 在(V / W )?(忸/ IX )节间沟的两侧有受精囊孔 2? 4对若少于4对,则缺前方的1?2对)。第XW 节腹中线上有 1个雌性生殖孔。第X 忸节腹 面两侧各有 1 个雄性生殖孔。在受精囊孔下雄性生殖孔的附近常有小而圆的生殖乳突。 2. 内部解剖:手执标本, 用解剖剪在其身体背面略偏背中线处 (以避开背血管) ,从肛 门剪到 口。 ▲注意:剪开蚯蚓壁时,刀尖应微上翘,以防戳破消化管壁使其内泥沙外溢而影响观 察。精巢囊、卵 巢、卵漏斗等位于身体腹面,紧巾神经索两侧,较难观察,故应细心切断隔 每节上又有浅环纹;各节中央环 向前和向后抚摸感觉有何不同, 为 此端即为前端。 ★环带上有无刚毛? 口的背侧有肉质的口前叶。

试验十六蟾蜍的解剖

实验十六蟾蜍的解剖 一、目的要求: 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的一般特征; 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 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腊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和观察 (一)外形观察: 取活体蟾蜍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睛,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 2.躯干:劲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淋巴心属于淋巴系统。(二)处死: 常用传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持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毫米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至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如一次未能处死,重复以上过程。蟾蜍处死还可以用乙醚麻醉法处死。(三)内部解剖和观察 将蟾蜍处死后放在解剖腊盘中,用剪刀沿腹壁中线稍偏右侧剪开腹壁,向前剪至肩带,向两侧拉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在腊盘上,观察如下主要器官系统: 1.循环系统: (1)心脏: 位于体腔的前端,肝的腹面,被包围在具有两层囊壁的围心囊中,与体腔完全隔离。心脏可分为一下四个部分: ①心室:一个,圆锥形,壁较厚。 ②心房:与静脉窦连接,壁薄,分左右两个。 ③动脉圆锥:为心室腹面右上角通出的淡色的管子,其后端稍粗大;由动脉圆锥向前分叉为左右两大动脉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