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2 Exercise 3同步练含答案

2015-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2 Exercise 3同步练含答案

2015-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2 Exercise 3同步练含答案
2015-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2 Exercise 3同步练含答案

基础导练

Ⅰ. Translation

1.赠送;捐赠 _______________

2.丧失能力的;有残疾的 _______________

3.募集;征集 _______________

4.拿;提;扛 _______________

5.想象;设想 _______________

6. alone _______________

7. feeling _______________

8. satisfaction _______________

9. difficulty _______________

10. make a difference _______________

Ⅱ.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他张贴了一些海报求购旧自行车。

He put up some signs _____ _____ old bikes.

2.他想出的主意效果非常好。

The ideas that he came up with _____ _____ fine.

3.她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她的未来计划。

She _____ _____ her parents and told them about her future plan.

4.我想帮助孩子们。

I’d _____ _____ help kids.

5.他们决定设立救助中心来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They decided ___ ___ ___ Help Center to help the homeless people.

6.我们需要想出一个好计划。

We need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a plan.

7. 你可以在食品库分发食物.

You could _____ _____ _____ at a food bank.

8.我愿意让生病的孩子快乐起来。

I’d like to _____ _____ sick kids.

9.他们总是自愿贡献他们的时间来帮助他人.

They always _____ their time _____ _____other people.

10.他咳嗽的厉害,他的医生让他戒烟.

He has a terrible cough. His doctor asked him _____ _____ _____ smoking.

能力提升

Ⅲ.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given choices.

1. Lisa is ___ in reading and writing.

A. interest

B. interests

C. interested

D. interesting

2. My computer has broken down. I’ll have it ___ now.

A. repairs

B. repairing

C. to repair

D. repaired

3. They even put up signs ___ shop assistants.

A. giving away

B. asking for

C. giving out

D. handing out

4.—Peter, I think we need to buy a new car.

—Oh, no. We are ___ out of money, you know?

A. trying

B. going

C. getting

D. running

5. David got up early ___ the early bus this morning.

A. catch

B. catching

C. to catch

D. catches

6. If you do your best, I'm sure you’ll ___ do it well.

A. can

B. could

C. are able to

D. be able to

7. He’s always ___ at home, but he doesn’t feel ___.

A. alone; alone

B. lonely; lonely

C. alone; lonely

D. lonely; alone

8. Jack, you should learn ___ after yourself.

A. looking

B. look

C. to look

D. looks

9. They finished their homework ___ the same time.

A. of

B. in

C. with

D. at

10. I found it hard ___ out the problem.

A. work

B. to work

C. working

D. worked

Answers

Ⅰ. 1. give away 2. disabled 3. raise 4. carry 5. imagine 6. 独自;单独 7. 感觉;感触 8. 满足;满意 9. 困难;难题 10. 影响;有作用

Ⅱ. 1. asking for 2. worked out 3. called up 4. like to 5. to set up 6. to come up with 7. give out food 8. cheer up 9.volunteer; to help 10. to give up

Ⅲ. 1-5 CDBDC 6-10 DCCDB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 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 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 2、1951年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土地改革 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 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A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 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 .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 .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2. (2分)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 在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B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D .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3. (2分)“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

别是() A . 蓝色蓝色 B . 蓝色黄白色 C . 黄白色黄白色 D . 黄白色蓝色 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 . 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叫燃烧 5. (2分)已基本干燥的抹灰白墙(熟石灰),住人后往往又会变得潮湿,这主要是由于() A . 壁中有水渗出 B . 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 . 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面 D . 熟石灰变成了生石灰和水 6. (2分)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 c>a>b B . a>b>c C . a>c>b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卷及答案(全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训练卷 第一课藤野先生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芦huì___________ nì______名托cí______ 绯.红________ 不逊.________ 诘.责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恰切解释。 ①除下帽来,油光可鉴.____________。 ②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 ..了____________。 ③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 ..颇为熟悉的了。____________ ④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____________ ⑤一段落已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部时事的片子。____________ ⑥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 ..”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③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___________似的喝采…… 4.“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一下(30字左右)。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5.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6.“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7.“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8.“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 9.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二) 第十一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八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应对》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口语交际小专题应对 1.读下面两则关于周总理的小故事,假设你是周总理,你会怎样巧妙回答呢? (1)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示例】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2)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示例】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2.读下面两则关于马克?吐温的小故事,假设你是马克?吐温,你会怎样巧妙回答呢?(1)一次,马克?吐温乘火车外出,火车开得很慢。当人来查票时,马克?吐温把一张儿童票递了过去。查票人说:“真看不出来您还是个小孩子。”马克?吐温回答说:“【示例】现在当然已经不是了,但买票上这辆火车的时候我还是。” (2)一次,马克?吐温想向他的邻居借几本书看。邻居说:“您可以随时到我的书房里看书,但我的原则是,所有的图书都不能拿出这间屋子。”马克?吐温听了,没有说话就告辞了。过了几个星期,那位邻居来向马克?吐温借园子里的剪草机。这位幽默大师笑着说道:“【示例】您可以随时到我的园子来剪草,但我的原则是,我的剪草机不能离开我的园子。”(3)有一次,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对她说:“您真漂亮。”夫人高傲地回答:“可惜我实在无法同样赞美你。”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说:“【示例】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句谎话。” (4)有一年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跟马克?吐温开了个大玩笑,报道说:“马克?吐温某年某日辞世了。”当马克?吐温迎来那些吊唁的朋友时,大家纷纷谴责那家不负责任的报纸,但马克?吐温一点儿也不生气,而是诙谐地说:“【示例】报纸报道我死了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把我的死期提前了一些。”在场的人开怀大笑。 3.读下面的小故事,假设你是当事人,你会怎样巧妙回答呢? (1)一次,歌德与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那位批评家十分傲慢地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歌德马上站到一边,微笑着说:“【示例】我恰好相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8.吆喝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系.百索子()②门楣.()③红苋.菜() ④络.子()⑤腌.()⑥车胤.() 2.解释词语。 ①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 ②与有荣焉:____________ ③囊萤映雪:____________ ④肃然起敬: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①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________改________ ②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③用酒或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④城皇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江苏高邮人。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流露出____________。 5.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①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体现。 ②这个文化站由于多次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③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④会议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矿物质(B)氧气(C)水(D)臭氧 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 (C)微生物分解(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 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小细砂(B)蛋白质 (C)无机盐(D)金属 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5、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B)干硬的土堆中(C)小水洼(D)湿润的草地 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 (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8、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A)甲,甲(B)甲,乙(C)乙、乙(D)乙、丙 9.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 (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 (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 (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 (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10.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根冠(B)根毛区(C)分生组织(D)侧根 1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 (C)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3.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P9 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收复新疆 背景:P12 过程:1876年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兵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了新疆。P1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P14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1.藤野先生 基础练习 1.下列加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的确(dí)解剖(pōu)不逊(xùn)邮差(chüi) B.泄漏(xia)瞥见(piy)捕获(bǔ)教诲(huǐ) C.绯红(fyi)芋梗(ɡtnɡ)发髻(jì)系住(jì) D.匿名(nì)霉菌(jūn)畸形(qí)诘责(ji?) 2.选出加黑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不逊A.无礼B.差C.谦逊() (2)深恶痛疾A.疾病B.痛恨C.疾驰() (3)油光可鉴A.鉴别B.鉴赏C.当镜子照() 3.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__。 A.感激涂改脱漏纠正 B.激动涂改遗漏纠正 C.感激添改遗漏订正 D.感激添改脱漏订正 4.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5.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含意。 (1)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3)第三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4)第四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6.说说下面句中加黑副词的含义和对表达句意的作用。 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 B.“实在标致极了。”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C.“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_____________。 提高练习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堂同步试题 全册

1 藤野先生 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绯红(fēi hóng):鲜红。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标致(biāozhì):漂亮。课文是反语,用来讽刺。 落第(luòd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课文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bù xùn):无礼。 诘责(jié zé):质问并责备。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非常痛恨和厌恶。 物以希为贵(wù yǐ xī wéi guì):物品因稀少而显得珍贵。 瞥见(piē jiàn):很快地看一下。 畸形(jī xíng):不正常的形状。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课文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匿名(nì míng):不具名或不写真实姓名。 托辞(tuō cí):借口。 (二)知识积累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的十篇回忆散文。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13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耄,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课堂活动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鲁迅原名,浙江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根据下列问题,请你跳读课文,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它们是、、。 (2)“我”的这些活动是按照顺序来组织的。 (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段),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共24课含解析,以下为第2课的内容: 2 现代诗二首 词语的理解 【答题方向】 回答词语含义类题,一般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进行: (1)表层义:词语解释。 (2)深层义(答题关键点):即从内容的角度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通常与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相联系。因此,可以根据的上下,把握的整体内容,根据的思想倾向推断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分析隐含义。另外可通过分析筛选关键词语,找出隐含信息(双关、象征、潜在、引申)。要树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意识。 【答题格式】 该词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的主题(或情感)。 01 积累运用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槐树(huái) 焉支(yān) 焚起(fén) 敕勒川(hì) 些wēi(微) 荒ǎng(莽) ài(隘)口山diān(巅)

2.词语积累——品读课,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1)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蹲踞盘踞停留) (2)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浓浓淡淡幽幽) 3.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咏物抒情,就是借助某种事物,表露自己蕴藏于心的情怀。如席慕蓉的《长城谣》,便是借助长城,审视历史的沧桑,倾诉满腔的热忱,寄托浓浓的乡思。而在远离大陆故土的诗人纪弦笔下,那一片偶然从古老诗集里翻出的“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由于有了思乡之情的浸润,便成为“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4.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1)贵州省省级风景区的大乌江风景名胜区有奇险的深邃峡谷和珍稀动物。 应在“珍稀动物”前加上“罕见的”,或删去“奇险的”。 (2)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删去“免”。 5.综合性学习。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

第 3 课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为什么保护富农经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教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两千多年以来,广大农民都憧憬着“耕者有其田”这样一个梦想。 当年,李自成高举“均田免粮”的旗帜攻入北京,洪秀全高呼“有田同耕”的口号占据大清半壁江山,孙中山更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试图实现其共和理想。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农民的千秋梦想变为现实呢?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章:土地梦想——土地改革的原因

教师: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建立起来了,长期被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也终于站起来了,翻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鞭炮齐鸣、举国欢庆声中,党却清醒的认识到,这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大的任务还在后面。 展示:材料一:建国初期,国际帝国主义势力在经济上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政 治上进行孤立,军事上进行威胁,企图把新兴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国民党仍在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 有27 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 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 美元的人均收入。 思考: 1、建国初,国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新生政权的巩固) 2、面对着这种局面,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呢? 过渡:战争年代,我党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如今要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我我们仍然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的支持,那么当时中国农村的形势如何呢?我们如何去争取农民的支持呢? 展示: 材料一: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 富农约占有农村70?80%的耕地,他们以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思考: 1、由材料一可知,建国初期的农民阶级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2、由材料二可知,当时的农民阶级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拥有自己的土地)教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知识点梳理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详解 §2.1 空气 1.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78% ) (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共占1% 2.空气成分的检验: ①水:通常用 来检验,现象为 变 色。 原理:CuSO 4(白色粉末) + 5H 2O = CuSO 4·5H 2O (蓝色晶体) ②CO 2:通常用 来检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 。 原理: (化学方程式表示) 3.空气的利用 ①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用途: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②氧气化学性质 ,可支持 ;支持 。 用途:急救病人、登山、潜水、气焊、气割、炼钢等 ③稀有气体:化学性质 , 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用途:保护气;各种电光源;激光技术。 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不支持 ,也不支持 。 用途: 作为制冷剂;工业原料;灭火;气肥。 4.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原理: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红磷、汞) ,利用氧气与该物 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气体压强减小,引起瓶内水位变化,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分析: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 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②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 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点燃红磷,塞紧胶塞后,未关闭弹簧夹,使瓶内部分空气逸出,致使瓶内气压偏 小,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增大。 注:①CO 2、SO 2易被NaOH 溶液吸收,因此如用NaOH 溶液代替水时,可用硫粉、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 ②因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不可用镁来做该实验。 3)反应结束后充分振荡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5.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 色、 味 体;标准状况(0℃、1标准大气压)下密度为 1.429×103Kg/m 3 比空气略大; 溶于水(或难溶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 ℃时液化成 色液氧、 ℃时凝固成 色 状固态氧。 氢氧化钠溶液

八年级语文下册 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2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A.竺.可桢(zhú) 翩.然(piān) 孕.育(yùn) 重峦叠嶂.(zhàng) B.萌.发(méng) 农谚.(yàn) 延.迟(yán) 销声匿.迹(nuò) C.簌.簌(sù) 丘陵.(líng) 物候.(hòu) 风雪载.途(zǎi) D.经.度(jìng) 差.别(chā) 海棠.(táng) 草长莺.飞(yīng) (解析:B项中“匿”应读nì;C项中“载”应读zài;D项中“经”应读jī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次第起源榆叶梅北燕南飞 B.纬度侯鸟桃花开周而复始 C.刺槐连翘逆温层冰雪融化 D.采集悬殊生态学哀草连天 (解析:A项“燕”应改为“雁”;B项“侯”应改为“候”;D项中“哀”应改为“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 ....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 ....,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 (解析:D项“周而复始”指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用于形容不断循环的规律。一般作谓语。此处用来形容“变化”不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活动”;C项表意不明,“连胜三局”前应加“阿尔法狗”;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5.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 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训练(共32套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训练(共32套含答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同步训练(新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第1课时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第2课时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1 消息二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改为改为 2.填空。(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表 1949——1956 (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1956——如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3——1966 () 1966——1976 (文革十年) 1976——1978 (徘徊时期) 1978——如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P7 筹建新中国——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P56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 P2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P3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首 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P2 1949年10月2日—— 建立外交关系 P76 新中国建立以后——提出要解放台湾 P65 新中国建立以后——成立了人民空军 P73 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P76 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P76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P73 1950年——毛泽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P76 1950年—— P12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P7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 P7 1950年冬——土地改革开始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P4 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 P9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P12 1952年2月—— 1953年—— P18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 P23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P10 1953年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P77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P18 1954年6月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P77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 P79 1954年起—— 私合营 P24 1954年9月— 民共和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P20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1955年——周 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P78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P73 中共八大召开 P27 (文学艺术方面) P102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辆汽车 P18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P18

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试卷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是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的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A.减少根部水分的散失B.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折断损伤 C.防止营养流失D.防止植物不适应新的土质 2.把幼嫩植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A.筛管 B.木纤维C.韧皮纤维D.导管 3。正在结果的黄瓜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瓜果的膨胀 C。经气孔散发D。植株的生长 4.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弱酸性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 ①增强呼吸作用;②改良碱性土壤;③增强光合作用;④增强蒸腾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植物体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6.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从结构上说其原因是() 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有输导组织; 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通常比土壤溶液的浓度高 A。①和④B。①和② C。②和③D。以上都是 7.如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种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 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 下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b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B.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D.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8.双子叶植物的茎能加粗的原因是() A.茎中导管、筛管的运输能力特别强B.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 C.韧皮部细胞是活的细胞D.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9.近年来,我国四大海域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赤潮”现象,严重地影响到了近海养殖业和渔业的生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洋运输业的蓬勃发展B.含氮、磷等无机盐的废水大量排放 C.人类过度发展渔业D.有毒废水的大量排放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题 1、选出既没有读音错误又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 A、啮齿(liè)盗听途说繁衍 B、媲美(pì)鼠目寸光滑稽(jī) C、挑衅(xùn)笃信(dǔ)迁徒 2、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1)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见,它们似乎是按照某种严格的指令行事,明白无误 地都把大海看作自己最终的归宿。主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___框架,______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____的知识。把它看作记叙文,因为它具备 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___,地点____,人物______,事情的起因 ______,经过______,结果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_____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_________,我急中生智, ________下帽子把它_____________住了。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 子里__________出来时,突然来了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 地_____________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_____________到了什 么好东西?”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长髭(zī)禁锢(gù)锃亮(chéng) B.鬈发(juǎn)轩昂(xuān)广袤(máo)

C.长髯(rán)颔首(hàn)粗鄙(bǐ) D.广袤(mào)颔首(hán)锃亮(zèng) 2.字形和注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崎岖貂皮正经危坐(严肃庄重的样子) B.器宇侏儒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C.平庸犀利颔首低眉(低头表示敬意) D.畏缩忧郁鹤立鸡群(才能和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3.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下面画上“_____________” (1)(托尔斯泰的)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 皮的(漆黑乌黑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2)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保留滞留残留)着愚钝和压抑。 (4)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锐利锋利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它们(目光)可以变得冷酷(锐利锋利 犀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 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 4.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金华火腿皮薄骨细,腿心饱满,精中夹肥,①;瘦肉细嫩,②;肥肉透明,③;咸淡适中,鲜美可口;芳香浓烈,滋味清醇;形似竹叶, ④ A.①大方雅致②亮若水晶③红似玫瑰④油而不腻 B.①红似玫瑰②大方雅致③油而不腻④亮若水晶 C.①亮若水晶②油而不腻③大方雅致④红似玫瑰 D.①油而不腻②红似玫瑰③亮若水晶④大方雅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同步测练习题(含答案)

时间的脚印 一、基础演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 山麓.(lù) 龟.裂(jūn) 沟壑.(hè) 掸.去(dǎn) 浑.浊(hún) 琥.珀(hǔ) 楔.形(x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踪迹装制低洼海枯石烂 B.孔隙沙砾沉淀无时无刻 C.粗糙包裹消逝悬涯绝壁 D.帷慕钟鼎崩落奇形怪状 (解析:A项“制”应改为“置”;C项“涯”应改为“崖”;D项“慕”应改为“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是否拥有努力向上的热情,是一个人年轻的标志之一。 C.为营造全区“壮族三月三”良好的节日气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全区放假两天。 D.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解析:A.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才使”;B.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D.搭配不当,去掉“和能力”。)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 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 5.学习小组开展了“认识计时装置”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一名组员搜索到的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请你观察图片并阅读 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壶身刻有关于制作年份和人员的文字。水由日壶按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箭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 这段材料介绍了铜壶滴漏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的名称及样貌、计时方式等。 (2)该组员建议大家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但有些同学反对这一提议。请你帮他说一段话,动员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参观。 【示例】这种古老的计时装置是我们的老祖先对时间的一种记录工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我们现今的文明也都是在古人的努力探索下一步步完善的。难道你们就不好奇这种计时方法具体怎么进行的吗?不想亲眼看看这种装置吗?我们也要像古人一样积极探索呀! 二、同步解读 计时的变迁 漫奇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 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