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前书写”概念的厘清与运用 ——始于绘画,终于书写

“前书写”概念的厘清与运用 ——始于绘画,终于书写

“前书写”概念的厘清与运用 ——始于绘画,终于书写
“前书写”概念的厘清与运用 ——始于绘画,终于书写

“前书写”概念的厘清与运用

前书写是指“儿童在未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根据环境中习得的书面语言知识,通过涂鸦、图画、像字非字的符号、接近正确的字等形式进行的书写”1。同时,书画同源,前书写是“书(写)、(绘)画融于一体的活动,而且是以绘画和涂画为主、以文字书写为辅为特征的书写游戏(学习)”2,即,前书写与绘画在儿童的活动体系中相互交错,有众多类似甚至相似的特征,但其形式、目的等又有所不同。厘清两者概念的异同,能够在前书写与绘画行为逐渐分离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一、前书写与绘画的概念比较

Gillan Dowley(1991)3的对一名名为Jose的男孩绘画人像与诠释的研究证明,前书写行为与绘画行为在早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早期的书写就是一种绘画。这集中表现为两者具备相同的活动特征,但在活动目的、活动形式上逐渐分离。

(一)前书写与绘画的共同活动特征

由于前书写与绘画两活动同源、并且紧密结合,因此,前书写与绘画在活动特征上都具备了游戏性、表现性、过程性、经验性的特征,具体如下。

1.游戏性,前书写即是学习活动,又是游戏活动,而且首先是游戏活动2。同样,无论是绘画的游戏起源说,还是绘画的游戏本质论,均认为绘画是游戏的一类。因此,前书写和绘画都具备了游戏的诸多特征,均由内部动机引发、受内部动力支持、无外在功利目的、不受外在规则的强加。

2.表现性,前书写要求儿童表达一定的“意思”,并积极调动已有经验、处

1周競,主编.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285.

2王纬虹,申毅,庞青.幼儿前书写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04(5):40-42.

3Joan Brooks Mclane , Gillan Dowley 著,贾立双译.Early Literac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辽海出版社,2000:57-59.

理较为复杂的情境,试图理解他人的意思4。同样,当幼儿的绘画发展为表征性绘画(representational drawing)时,便以为这儿童创造出一系列基本有意义的图像和形状,并不断地重复使用5。无论前书写还是绘画均意味着幼儿根据其经验创造出一套可以重复利用、具备意义的符号系统,并凭借与此进行自我表达。

3.经验性,前书写在作为一种经验时,需要幼儿在前书写行为中获得书写习惯的经验,在对汉字的观察中获得汉字视觉特点(汉字结构)的经验,在对身边各种符号的观察中获得创意书写的经验。同样,绘画作为经验时,也依赖于在创作行为过程中获得材料使用的经验,在对自然界、艺术中美的的欣赏和感受中获得创造与表达的经验。两者均是经验积累支持的行为表现。

(二)前书写与绘画的活动特征差异

书画本同源,也具备众多相似的特点,但汉语儿童在较早的阶段就能够分辨“字”和“图”的区别,两行为也产生了分离,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故此,我们需要发现两者的不同,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1.表现形式的差异。“汉字的结构和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特点……儿童在童年早期就发现了这些视觉特点……并将这些理解贯彻在前书写的探索中”,这些特点通常表现为方块字外形、与书面语“一字一音”的对应关系、字与字的建构、字大小趋于统一等特点。与此不同的事,绘画在形式上并无文字的这些既定形式规定,拥有更大的“创造自由”,并且,相比文字,可以通过色彩、构图等更多形式语言表达含义。

4周競,主编.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287.

5[美]Claire Golomb ,著,李甦,译.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14:引言3.

例如笔者于中班下学

期,要求幼儿“自己记录日

记”时,在未做明确要求的

状态下,幼儿便分别采用了

前书写和绘画两种形式进

行日记撰写。如图一中所示,

左图的幼儿在未经任何前

书写专门指导的情况下,其

作品已经体现出了汉字方

块字、字与字保持间隔、每个汉字大小趋于统一的特点,是幼儿自发观察汉子的结果,但也呈现了幼儿尚未发现汉子“一字一音”的对应关系。而右图中,幼儿通过表征性绘画的方式记录日记,在单一的画面中,对于该幼儿而言长期重复的人物形象被作为主体于画面中占据了较大的位置,通过大量的橙色系色彩表现了拍网球时间的心情。两者均较为清楚的记录了幼儿所欲表达的事件,但所使用的形式具备很大的差异。

2.活动目的的差异。文字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在其本质上是一套沟通指令,具备交际性6,其目的即是使得生物(人)与生物(人)之间获得沟通,必须以尽可能地获得双向的理解为目的。而绘画虽然有表现性绘画、表现主义绘画这一种类,但也存在涂鸦等无特定意义表达的画种,或在“审美快感说”指导下的诸多只是“为了美而美”单纯追求感官享受的绘画。再者,即便作者在绘画时时有既定意义作为创作意图的,接受美学也强调了读者至上,强调单向的、作者-读者不平衡理解。

在进行日记画操作时,幼儿对创作后诠释的表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笔者发现,在分享日记时,通常,幼儿更乐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其他幼儿的日记画作品,乐于赋予同伴日记画新的意义。而当幼儿用前书写的形式记录日记时,幼儿变更乐意倾听作者自己将画下来的“文字”一一读出。甚至,有时,幼儿自己绘画的日记画只是为了宣泄,并不存在既定的意义。

6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07.

3.文化背景的差异。周兢在探讨前书写时不断强调“汉字”、“汉文化”背景一般,文字作为语言具备物种性(民族性),国家、地域的不同,文字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汉字的象形字、方块字等特点就与多数拼音文字有所不同,这也是前书写的基础。而正如荣格通过分析各民族间原始绘画,发现曼陀罗画等共同特征,证明人类存在集体潜意识一般。绘画较文字表现出民族、地区、文明间的共性。人们在未经学习的情况下,较理解其他文明的文字,更容易理解其他文明的绘画;同样,幼儿在进行前书写时,较之绘画时也更需要本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背景。

对于幼儿而言,一幅西方绘画中的文化背景并不会过多地成为其理解的障碍。如笔者执教班级幼儿欣赏《西斯廷圣母子》(拉斐尔)时,虽然并不理解耶稣、玛利亚的关系,不理解《圣经》中耶稣和玛利亚的故事背景、含义,但通过揣摩玛利亚的眼神、姿态,便能够结合其已有关于自己同妈妈互动的经历建构意义。但,文字的书写却不同,中国文字独特的方块结构、象形特性变与西方文字具有较大差异,需要幼儿在熟悉、感受本国文字的基础上才能对比其他文字。

二、前书写概念启示下的指导策略

通过对比前书写与绘画概念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在先学前期,绘画和前书写行为存在重合,因此,其指导可以大致遵循相同的策略,都需要更加关注过程、增强兴趣、积累操作经验、支持自发表达。但当前书写逐渐从绘画中分化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一)丰富环境,引导观察文字形式

由于汉字具有诸多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在幼儿生活环境中恰当地呈现一定的汉字,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到汉字,以此发现汉字的特征,并逐渐区别于图图画画。根据幼儿理解汉字结构的初始、稳定、拓展三个阶段呈现“感知方块字特点,区别绘画——发现一字一音的特点——理解字间距、统一文字大小”的序列,我们可以探查幼儿前书写中的表现,明晰阶段,有的放矢地于环境中呈现文字并进行引导。

如,在秋游浙江音乐学院时,面对大量的书法作品,引导幼儿关注、欣赏、猜测时,幼儿便能够结合日常观察分析图画的经验,在第一时间便表达了书法(魏碑)中的文字都是方形的。幼儿也常常面对文字问道“老师,这里写的什么?”,

笔者认为,其实只需手指按压,一个字一个字地于幼儿呈现,这一小动作便能够让幼儿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汉文字一字一音的特点。再如,当与幼儿合作进行环境创作时,只需稍作要求(让小班的弟弟妹妹能够看懂),幼儿便能够用自己的方式,一字一音地在动物角等区域制作创意书写的标识牌,甚至能够制作手抄报赴其他班级演讲。

(二)加强互动,创造机会书面互动

绘画的评价环节必不可少,而前书写的指导中评价更为重要,并且更应该强调书写结果的含义,强调文字作为沟通指令交流、互动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但应该创造机会给幼儿“写”,还应该让幼儿进行有目的地写、有作用地写,让文字真正用于交流沟通当中。

如,在中班上学期时,我们幼儿在美工区便出现了自发的写信行为。于是,我们于美工区增加了信封、信箱等游戏材料,并将信封上邮编、邮票、收件人与寄件人(学号)等信息作为区域前指导。渐渐地,我们发现,幼儿不但兴趣不减,而且在此机会下,幼儿慢慢地能够准确的标记清楚信件由谁寄给谁,继而,开始有沟通目的地“书写”。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但获得了前书写的经验,同时也亲身体会到了书写交流沟通的意义和乐趣。

(三)祈通中西,植根本土扩充视野

汉字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汉字也因此才铸就了其独特的魅力。但是,在当前国际化的进程中,外来文化不断冲击,我们不得不顺势让幼儿发觉汉字独特文化背景,通过文字培养归属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扩充视野感受其他地区、国家的文字、文化。面对大量校外学习英语、法语的幼儿,对比其他语种,通过故事、环境熏陶等方式让幼儿扩充视野、感受汉字的独特尤为重要。

在每周外教的英语课后,笔者曾尝试对比当日新接触的词汇,让幼儿发现汉字的独特结构与魅力。如,当幼儿接触到“apple”、“pineapple”等关于水果的词汇后,笔者便会在区域中向部分幼儿呈现“苹”、“菠萝”等汉字,让幼儿对比发现其相同的地方——“艹”,并结合象形文字,让幼儿发现汉字独特的象形特征。同时,仓颉造字等传说、毛笔宣纸等物件都是幼儿接触到汉字传统文化的良好媒介。

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通过调查从事医药产品的零售,批发等工作的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设计医药销售管理系统。医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制作需要建立在调查的数据基础上,系统完成后预期希望实现药品基本信息的处理,辅助个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并记录一些信息,一便于药品的销售和管理。通过此系统的功能,从事药品零售和批发等部门可以实现一些功能,如:基础信息管理,进货管理,库房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统计,系统维护等。 二.概念结构设计 1.员工属性 2.药品属性 3.客户属性 4.供应商属性 5.医药销售管理系统E--R 图 三.逻辑结构设计 该设计概念以概念结构设计中的E--R 图为主要依据,设计出相关的整体逻辑结构,具体关系模型如下:(加下划线的表示为主码) 药品信息(药品编号,药品名称,药品类别,规格,售价,进价,有效期,生产日期,产地,备注)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负责人,) 员工 姓名 家庭地址 E-maill 电话 员工 编号 年龄 帐号

四.系统各功能模块如何现(数据流实图);1.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药品信息员工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2.库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管理子系 统 库存查询库存信息出入库登记库存报表3.销售管理子系统 销售管理 销售登记销售退货销售查询 4.信息预警子系统 信息预警 报废预警库存预警 5.财务统计子系统 财务统计 统计销售额打印报表 6.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 权限管理修改密码系统帮助 五.数据库设计(E-R图,数据库表结构) 1.药品基本信息表 列名字段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药品编号 药品名称 药品类别 规格 进价 有效期 生产日期 售价 产地 备注 2.员工基本信息表 列名字段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员工编号 性别 身份证号 员工年龄

现当代国外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研究

现当代国外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研究 刘艳摘要:儿童的绘画发展作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历来受到重视。从20 世纪罗恩费尔德和加德纳为代表的关注自然发展的阶段理论,到当代金德勒、威尔森等人关注社会文化因素的理论,儿童绘画发展研究不断得到更新,这无不与时代的变更息息相关。本文围绕这两大趋向的理论进行阐述并归纳总结,借此对如何开展当代的美术教育进行了思考。 前言: 儿童绘画的研究一直是美术教育课程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儿童绘画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绘画的起源开始于19世纪,由于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于遗传、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学由此出现。自十九世纪80年代Hall发表了第一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绘画的研究报告开始,就有不少的学者试图通过儿童绘画来揭开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变化过程。有学者通过研究儿童儿童的绘画内容来分析儿童的人格特征,另一些学者将绘画作为测量工具,诸如Goodenough的“古式画人测验(Draw-a-Man Test)”来分析儿童的智力成熟度;Buck等学者发展出“屋—树—人投射技术”来测验儿童的认知、人格的发展。研究儿童绘画从心理学起步,作为发现人类心智的有效途径,不断得到了发展,继而在美术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关注。美术教育学者将绘画表现作为实施有效教学手段的重要研究对象,力图寻找出儿童绘画发展的各阶段历程。在这一方面,美国学者罗恩费尔德、加德纳等人的绘画发展阶段划分对美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力图从儿童绘画中发现不同时期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探索儿童内在的自我心智发展过程,尤其是罗恩费尔德,根据每个时期的不同绘画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绘画教学方法,来帮助儿童通过绘画来更好的全面发展,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的成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化促发了人们的相互交流越来越紧密,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了解世界,社会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儿童也日益受到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影响。而美术教育也开始关注起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不少学者试图从儿童绘画中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因素来进行论证,揭示儿童认知发展不仅呈现自我发展的一面,而且社会化文因素也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归纳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个取向:一为关注个体自我发展的研究,二为关注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对于美术教学来讲,既要对过去的绘画发展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又要在当代绘画表现研究新的取向上不断探索,进而针对当今的美术教育发展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关注儿童内在自然发展阶段的研究 这类研究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罗恩菲尔德(V. Lowenfeld)、加德纳(H. Gardner)。(一)心理学的理论背景——皮亚杰的的精神发展学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儿童的思考与精神的构造为前提,提出了精神发展学说。皮亚杰将0~7岁的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少儿美术理念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让儿童参加美术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因为,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 儿童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儿童画是儿童的全部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儿童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你就要掌握儿童绘画这把钥匙。 1、通过绘画观察儿童智力成长状况儿童3岁以前的绘画能力主要表现为“涂鸦”,但智力发育早的儿童2 岁就能用象征符号画人;再如,一个6岁儿童,如果他画的画同3岁儿童的图画一样,那么说明他的智力水平尚处于3岁阶段。从这一点上来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认识儿童绘画自身的水平,还有助于我们去发现儿童表现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美术教育家把儿童的个人成长特征,分为7个观察要点: ①智慧成长 ②感情成长 ③社会成长 ④知觉成长 ⑤生理成长 ⑥美感成长 ⑦创造性成长。 我们可以根儿童作画的过程和内容,观察分析得知儿童成长的情况,也可以从同龄儿童比较中,了解儿童成长的特点的快慢。因此,儿童绘画可以被当作我们检验儿童智力发育状况的参照物。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绘画能力的自然过渡,不能过于急躁去“拔苗助长”。 2、通过绘画窥视儿童内心世界儿童绘画活动本身是儿童进行的游戏,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他们画画只图自己高兴,并不考虑是否需要画出一张“作品”,他们用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随意画出困扰了他们的事件和问题,也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和事物,绘画的作用在于通过宣泄使儿童心理得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说儿童绘画是我们了解孩子的窗口,从他们的画中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情感、心绪、性格、兴趣和爱好,从而进一步关心和教育健康成长。 3、通过绘画了解儿童性格与爱好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事实上绘画的确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儿童画是儿童自己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后表现出的感受,对于他们的创造表现,家长应给予理解和尊重,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儿童的作品。常听家长说儿童所画的东西不合比例,不像实物,这只能说明我们一些家长对孩子不了解,还看不懂他们的画。 ●好多学画儿童的家长,都被一个“病毒”感染着,那就是“画得要像”。 ●孩子的画是:画出所有的内容,不是画像所有的内容。 ●孩子的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个表面,好的教师能穿透表面看到后面的最精彩的部分或隐藏很深还没闪光的“闪光点”。不好的教师看到的只是一幅平常的画,其他的什么也看不见。 ●科学的理论是讲道理,艺术的理论是不讲道理。 ●艺术最怕“套路”,最喜欢“花花点子”,孩子画画也是如此 ●儿童画是个性的展现,创造的体现,是不同凡响,是独一无二。儿童画的画有了这几条,即便是画面“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也是最优秀之作。 ●有好多画画的孩子胆很小,无论老师怎么启发就是画不大。研究表明,胆小的孩子一般意志也薄弱,缺乏主动,爱依赖别人,更缺少创新精神。这一现象的形成跟孩子缺乏父爱和母亲过于亲密、依恋及长期生活在“母性群”周围(幼儿园或亲戚阿姨)有密切联系。父亲带给孩子的坚强、勇敢、大承受力和阳刚之气是其他人很难替代的,父亲多给孩子玩,多带孩子在“男人圈”里玩,就能解决“依恋”问题。 ●画画不求结果,只求过程;画法不作“统一”,只求“个性”,这就是儿童画。 ●好的辅导方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画啥像啥的高手,而是学到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 ●孩子的画,画得自由,就是教师的成功。

浅谈绘画艺术的艺术价值

浅谈绘画艺术的艺术价值 [摘要] “价值”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话题,也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中的一个和所有绘画人相关的一个课题。当代社会,绘画的社会关系更加的微妙。艺术不断从非经济方式的创作活动获得了纯经济方式的收益,它带来了理论家的历史回溯与前瞻、画商的行情分析、绘画者的摩拳擦掌或愤愤不平。价值过程的描述,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之心理的分析,成为美学的中心事务。 [关键词]价值美时代形式 每个社会都必须确定下列两个问题:人类的哪一种价值应该被珍惜?有效的“美”的概念因该分配给谁?有时人们分别考虑到这两个问题,有时则可能同时考虑。我在这里提出的“价值”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话题,也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中的一个和所有绘画人相关的一个课题。这代表了我在当代对人们这两个古老话题的思考。 当代社会,绘画的社会关系更加的微妙。从早先的文人画抒情写意,到民国时期的爱国爱民反对当政,到长征路上我们的红色政权,再到建国初期的红红火火搞生产民建,可以说,绘画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任何社会背景下都参与其中,并起到鼓舞民心的作用。可以说,绘画艺术一直在人们的生活、精神方面起着调和剂的作用,她可鼓舞、可闲情、可激昂、可图强。回眼看今天,艺术不断从非经济方式的创作活动获得了纯经济方式的收益,金钱源源而来,似乎在圣洁的教堂必须腾出一块空地。价值通过商品的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表现出来。 但这一些问题可以集中于一个主体问题:这就是“艺术” 这个“价值结构体”的分析与研究。艺术是人类文化创造生活之一部,是与学术道德工艺政治同为实现一种“人生价值”和“文化价值”。普通人说艺术之价值在“美”,如同学术道德之价值在“真”与“善”一样。而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也表现出它的本相,人格个性也表现美。艺术固然美,却不止于美。且有时正在所谓“丑”中表现深厚的意趣,在哀感沉痛中表现缠绵的顽艳。艺术不只是具有美的价值,且富有对人生的意义,深入心灵的影响。艺术至少是三种主要“价值”的结构: (一)形式的价值。就主观感受言,即“美的价值”。 (二)抽象的价值。就客观称之为“真的价值”,就主观感受言,为“生命的价值”。(生命意趣可理解为丰富与庞大) (三)启示的价值。启示宇宙人生这意义之最深的意义与境界,就主观感受言,为“心灵的价值”,心灵深度的感受,有异于生命的刺激。 “形”“景”“情”是艺术的三层结构,在这里简略讲述:形式的价值,关于艺术

美术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美术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幼儿在主题美术活动中体验合作乐趣的案例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概况 (一)概念的界定 “幼儿美术活动”——幼儿运用一定的艺术材料和手段,进行造型、美术作品欣赏等活动,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 “主题美术活动”精心收集了24个主题活动,分为大班(10个)、中班(8个)、小班(6个)三个部分,每个活动由设计思路、核心目标、网络图谱、活动列表、案例设计、主题反思与体会六部分组成。另外,本书还收录了部分以师生对话为形式的活动实录,并附上了对活动的简要分析,从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出活动的思路和方法。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凝聚了教师们辛勤耕耘的汗水。希望这些主题活动能够给您有益的借鉴。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乐趣:使人感到快乐的情趣 (二)案例背景 新《纲要》在社会教育领域从社会关系的纬度提出了幼儿与他人的关系是乐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幼儿与群体的关系是遵守规则、爱护公物与环境,幼儿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职业、家乡、祖国、世界文化。提出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的问题,对幼儿进行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培养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使其逐步生成个性和社会性。有专家也曾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

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或几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合作,这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两个幼儿在一起游戏,但并不一定是共同完成一项主题,他们有可能相互模仿对方或互借玩具,然后各玩各的,这是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而不是合作游戏。21世纪联合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其中的学会共处就是学会交往与合作。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冲击着我头脑中已有的教育理念,荡涤着与我相熟相伴的陈旧的观念,改变着我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尝试故事画创作中,我班则大胆尝试以简短的儿歌、诗歌、散文等形式创新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活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孩子置于主体位置,尽可能给他们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更大的表现空间,更多层次的环境刺激;更关注孩子的语言交往行为,从孩子们语言中、行为状态中捕捉它们合作需要和兴奋点,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然的态度,尊重之,追随之。孩子们的愉快合作体验成了我关心、思考的焦点,成了课程的一部分。我结合《纲要》思索这么一个问题――在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怎么样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与快乐体验?在我们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学习、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

电脑绘画创作意图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大部分学生离家较远,移动通讯成为学校与家长联系最快捷的交流方式。通过校讯通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做到诚实不说谎。通过网络资源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校讯通的好处。 通过校讯通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鼓励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通过网络资源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校讯通的好处。 通过校讯通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通过网络资源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校讯通的好处。 作品构思巧妙,画面形象生动。 WindowsXP绘图板 创作过程(运用了哪些技术或技巧完成主题创作,哪些是得意之处)创作技术技巧:利用WINXP程序下面的画图软件,通过直观的图形来表述作品的主题——吸烟有害健康,整个作品简单明了,主题鲜明。先用windows7附件画图软件的铅笔和直线工具画出形状,再用油漆桶工具涂色。 原创,画面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艳。 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所以大家要拥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凡事才有可能,因为有了梦想,

你才会去坚持,因为有了梦想,你才会去拼搏。一旦有了梦想,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你就可以在它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直到实现梦想。2童年,我们多么熟悉的一个词!童年发生的事深深地记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留住童年。 3创作意图:我校是一个寄宿制小学,大多数学生离家很远,甚至交通不便,电话便成了学 校与家长最便捷的交流纽带,教师通过计算机登录校讯通平台,向学生家长的手机发送学生在校情况、学校安排、作业部署和学生成绩等相关信息,家长也可以主动向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校讯通让父母在家能够安心劳动,让学生随时感觉到亲情就在身边。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教育似雨露,滋养着一片翠绿,供养着祖国美丽的花朵,那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明天的朝阳。让爱托起明天的太阳,让爱铸造幸福教育的徽章! 5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这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然而,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不仅与学校的教育有关,还与家庭、社会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大家都应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雪竹你坚韧、清廉,是我学习的榜样。 7不要高楼大厦,只要美丽的自然风光,家乡的人,心灵美的人,我赞美您家乡。 8天变黄,水变黑,白色垃圾满天飞。真脏!塑料袋,满天飞,市容面貌在抹黑。可恶!天变灰,河变脏,生态环境在受伤。咋办?重环保,护家国,男女老少齐忙活,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9我的家乡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风景独特,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我的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借鉴仅供)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原始艺术是艺术史的开端,它的造型语言古老,朴拙,抽象,充满神秘的魅力,让人们好奇和向往,尤其对现当代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论从形式语言还是精神内涵上,原始艺术都给我们现当代艺术创作与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发,包括野兽派、立体主义,中国画艺术等,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原始艺术精神。 关键词:原始艺术;现代艺术;岩画;水墨画 随着考古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始艺术呈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原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思维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它的艺术特色鲜明,形成了独有的原始语言,不论从形式还是精神上,对各个时期的艺术影响都非常巨大。本文将从原始艺术的特点,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创作应怎样融入原始艺术精神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一.原始艺术的特点 “原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一个术语,是19世纪初至二十世纪末流行的一种艺术趋势。原始艺术形成于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史前艺术与现代社会文

明程度平行发展,对西方传统艺术的创新起到了革命性的颠覆作用。原始艺术普遍具有粗犷,质朴,单纯的特点,充满了野性和生命力,有着极其简洁的线条和浑然天成的色彩,不讲究构图和立体,无论哪一个事物,他们都从它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感性的积淀是原始艺术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感性大于理性,精神盖过物质,它便古拙,纯粹。古代和现代的各种艺术都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其最大的共性。 二.原始艺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原始艺术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范本”。西方的艺术自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论”占统治地位,一直到20世纪初,人们开始把直接表现自然形态转化为通过艺术家的大脑展现艺术形态。一方面,从各个民族,各种艺术类型相互借鉴;另一方面,回归历史,学习研究艺术的起源――人类童年的艺术。原始岩画带给艺术家们新的造型形式语言,打破了传统的三维空间,抛弃了理性的焦点透视,把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变成了一种平面装饰。法国19世纪末出现的“野兽派”就是深受原始艺术影响的结果。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塞尚、高更、梵高、马蒂斯等均受原始艺术的影响,从中吸取营养,激发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9年文档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教学策略研 究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Kindergarten Art Activity Topic Painting YUAN Jing (Baoyun Muisc Kindergarten, Ningbo, Zhejiang 315012) Based on the present kindergarten art activity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 of preschool children, this article advises the art teaching should give more topic drawing guidan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guideline and strategy of topic drawing guiding, so as to help children draw paints full of emotions and freedom. 1 实施主题性绘画教学的意义和概念的界定 主题性绘画活动作为一个很好的媒介将幼儿的记忆、经验、初浅的技能融于美术活动中,能将教师从纷杂的临摹教学中解放出来,发挥欣赏、认知、感悟的作用,让幼儿从体验入手,完成创作。 (1)主题性绘画教学的策略研究能帮助教师把握幼儿绘画教 学的目的,体验作品创作中的情绪情感,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策略指导始终明确、把握儿童绘画教学的目的,从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要求出发,运用儿童绘画科学的教学理发掘

概念厘清

1.回转交易 证券的回转交易是指投资者买入的证券,经确认成交后,在交收完成前全部或部分卖出。 根据我国现行有关交易制度规定,债券和权证实行当日回转交易,即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的任何营业时间内反向卖出已买入但未完成交收的债券和权证。 B股实行次交易日起回转交易。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收益权份额协议交易也实行当日回转交易。 回转交易(T+0)是指买入后当天可以卖出。 T+1,指买入后的第二天才能卖出(过一天) T+3,指买入后的第四天才能卖出(过三天) 非T+0回转交易,在我国目前,只有权证、债券和融资融券是T+0交易,即当天买入后当天就可以卖出。 回转交易是针对B股实行T+3交收制度而设立的交易方式,它能减少投资人的持仓风险,增强B股的流动性。上海证券交易所在1993年10月间引进了回转交易制度。在回转交易的情况下,投资人能够卖出的股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履行交收义务的股票,另一部分为其已经买入,但还未交收的股票。但无论在何时买入或卖出股票,他只能在成交后的第三个营业日才能办理这些交易的交收,并且,当天的买入和卖出是不能冲抵的 2.定向增资 定向增资的概念,类似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是指非公开的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的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受到《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两个文件的约束;而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定向增资行为,则只在《试点办法》第七十二条中有所规定:“挂牌公司可向特定投资者进行定向增资,具体股则由协会另行制定。” 直至目前,协会也尚未对新三板的定向增资制定具体规则,这却并不影响挂牌公司对这一融资工具的运用。仅2009年就有4家挂牌公司成功实现定向增资,共增加股份4000[1]万股,募集资金1.77亿元。 3.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er Rule) 就是以做市商报价形成交易价格、驱动交易发展的证券交易方式。

美术绘画创作灵感

长春后现代画室16年美术教育经验 美术绘画创作灵感,写生总结与心得 写生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自然界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而写生是学习绘画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也是绘画创作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写生可获得第一手的创作素材,真实而又自然。 在写生中可以把研究生活、吸收传统、酝酿创作三个环节结合在一起。 创作的僵化 对于大多数画家们来说,绘画工作离不开照片,夸张点说,离开照片无法谈论当代绘画。这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了解事态、掌握规则的基本方式,也使绘画的图像内涵与形式经历了重大的冲击和改变。 绘画创作越来越依赖于以照片或图像为代表的第二自然。这种与原初自然——现实世界的疏离会逐渐造成艺术创作的僵化。 解决僵化的答案——写生 当前许多画家不愿深入研究自然对象,过于依赖照片或图像等方便易得的第二自然,从而远离了鲜活变化的自然对象和生活本身。 绘画创作中照片的大量使用,将别人的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借用或挪喻,或是将照片或图像用电脑合成后制作出二次、三次、四次……图像,这种对照片或图像的高度利用带来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渐弱,远离自然对象的代价必定是陈腐和僵化。 要如何解决这种绘画的僵化,还是自古即有的方法——写生。 千余年来,中国山水画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师古人的同时,坚持师造化的原则。 绘画需要创作。而关上门创作远不如打开门走出去,多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来得好,我们生活

长春后现代画室16年美术教育经验 的周围到处都是五彩斑斓的,关键是是否有机会去看见更广袤的世界。 我们会在每一次的写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下来, 在最美好的青春韶华时,记录着自己走过的路途与风景。专注教育、忠于教育,更多相关咨询,欢迎大家点击查阅后现代画室。

浅谈艺术创作方法

浅谈艺术创作方法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服设081,洪艳 一,艺术的创作方法 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艺术思维重要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创作中的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本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持冷静,客观地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艺术家,便有可能偏重对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诸多表象进行写实的提炼,概括和描绘,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原则:有的艺术家则是偏重主管的思想感情和理想的抒发,热情奔放,想象新奇,这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态度和原则。 二,艺术创作方法的主要类型 (一)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又译写实主义,一般被定义为关于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不过,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Liberal Arts)范畴里可以有很多意思(特别是绘画、文学和哲学里)。它还可以被用于国际关系。 在艺术上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依据这个说法,广义的写实主义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 在视觉艺术和文学里,现实主义是一个19世纪的一场运动,起源于法国。 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 1、绘画上的现实主义 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又称为现实主义画派,或现实画派。 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雕塑和文学、戏剧中常用的概念,更狭义的讲,属于造型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范畴。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绘画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这样的创作往往被统称为写实。遵循这样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就叫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或者大致可称为具象主义)相对的概念是抽象主义。人们借由感官知能接收讯息,加以分析组织,以自然为题材(例如自然风景或时事议题)用任何技法将其具体表现出来,但也因生长环境及认知不同,产生不一样的经验,这种组织过后的观点差别,让同个题材的作品有不同呈现。 最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是库尔贝,他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如“碎石工”。 《碎石工》库贝尔 2、文学上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实际运用时间相当早远,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作为一个名称提出来,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88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信)

创造性美术教学理念

创造性美术教学观念的“四变” (此文荣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第二届音乐、美术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第八届音乐、美术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 《中国美术教育》(江苏南京):国家教育部委托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全国唯一国家级美术教育权威期刊 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美术类)会刊 邮发代号28—66 国内统一刊号CN32—1300/G4 现行美术教育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教育观念上的挑战。以“双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院式”美术教育是目前美术的主流。这种教育以教学生客观描述物体外形为主,忽略了美术其它诸多功能。社会、学校、家长关心的只是学生会画什么,画得“像不像”,往往忽略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情感、自我体验、自我表达方式、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美术教育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更不适应充满挑战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创造性美术教学一改“学院式”美术教育定式,强调人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原创造因素,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培养学生幻想、创作表现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如何形成创造性教育的观念呢?我的体会是:“四变”。 一、变偏爱“求同型”为偏爱“求异型”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散性思维的求异能力放在首位,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美术活动,使他们能自由自在地充分倾吐自己的感受,体现自己的个性与偏爱,显示自己的潜力与智慧,去创造心中的意象。教师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应鼓励学生超越前人,超越时代,超越自己。 强调技法模仿与写实的传统美术的教学,往往容易约束学生个性发展,形

如何进行绘画创作.

如何进行绘画创作 美术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和形成自我创作的能力。创作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项目工程,作为一个画家,要达到真正的创作,是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当然,学生美术课堂中的创作虽无法与画家们相提并论, 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创作能力呢?根据我长期实践,发现有以下规律可循,现在说出来,不妨与大家共商榷。 半临摹半创作是最终进行创作的必经之路, 任何学画者都有师古人、师老师、师他人的过程,这也是学画者最初经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画者就有创作的冲动,但一提起笔,却又无从下手,这时候的办法就是半临摹半创作了。半临摹半创作就是一边临摹前人、他人作品,在临摹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而且是逐渐增加自己的想法,这样慢慢培养自己的创作灵感。 半临摹半创作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叛逆思想,就会试着独立创作。不过,这时的独立创作往往有别人的影子在里面,而且这种影子就象着魔一样很不容易摆脱,如果你能摆脱这个魔,也许你真正的创作才算开始。 真正的创作开始了,往往不易被人接受,如果这一阶段你挺不过去,这一阶段的痛你不能承受,也许你永远不会成 为什么画家了。 以上是我针对专业画家的创作历程感受而谈的, 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来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很重要,不要把美术课全部上成临摹课,若教师只让学生抄写课本上的范画, 抄写自己的示范作品是根本不能培养学生创作思维的。最起码要达到半临摹半创作的水平才行。学生的想象力其实非常丰富,就看教师怎样去引导、去启发了。当然, 要创作。必须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对于学生来说, 这个功底并不需要太厚。让我们坚信,学生的创作力是无限的,学生是能进行自我创作的。

绘画创作浅谈

绘画创作浅谈 阐述了关于油画创作的过程以及如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创作是为表现内心的情感服务的,是构思画面的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就无从谈起。造形以及色彩是构成画面的要素,有了它画面才会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 油画创作技艺观念技艺是一种具象的、有迹可循的东西,而观念,则是抽象的,因人而异的。艺术作品的构成,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技艺与观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其相融合,才能使作品富有表现力。 技艺原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在艺术方面,技艺则是指关于表达所要表现的事或物时所用的方法与技巧。关于艺术的技艺并不能狭隘地去理解,就如高度的型的相似是一种技艺,把事物简化到一定程度也是一种技艺。根据作者作品的需要以及自身的习惯与喜好,找到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也许是纷繁复杂的,也许是极其简化的。而技艺高低的区别并不是简单地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繁简程度上,而是视其观念以及主题与技术的配合程度上来界定的。观念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所形成的观念来进行各种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用观念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活动。观念是抽象的,并不是一个概念就可以说明完全的,但它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通过作品来表现作者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它是创作者自身智慧的体现。 就拿油画创作来说,首先,作者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创作计划之后,接下来构思形式,将搜集的素材整合,运用积累的创作技艺达到表现观念的目的。绘画在以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专门技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着重于对于重大题材、现实的场景及人物的描绘,以达到逼真的效果。这时,对于技艺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就相对于观念来说更为关注。对于人体结构、场景及物体的透视已有了极高的造诣,绘画写实再现的技艺达到顶峰。照相技术出现,绘画的存在受到了质疑。但存在即真理,绘画艺术就应走与之前不同的道路。当时的照相技术为绘画承担了真实的反映物象的工作,艺术家们已不满足于单纯地再现现实生活。这时的绘画则愈来愈注重观念表达上的问题,艺术家们开始用求变的眼光来探讨绘画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观念在作品的完成中占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等相继出现,当代艺术中,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如果局限地看待技艺与观念之间的关系,则会导致思维的禁锢。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作品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成为世界名画,并不仅仅因为其精湛的绘画技艺,还因为绘画题材的深入人心,这都来源于作者的观念。而当代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之所以被人们所接受,并不只因观念,而是与作者的创作经验和材料运用等密不可分,这些都属于作者创作的技艺。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结合了观念与技艺而完成的,对于如何掌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为我所用成为至关重要的。苏格拉底说过:“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

美术创作心得体会

美术创作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画家思想的升华、生活的体验无非是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怎样的形式,来表现画家自己的内心情感?用什么样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呢?这就需要画家进行创作。本文就个人的理解简单的谈一谈美术创作与画家个人品质的的关系。 长期以来绘画创作的本质一直是画家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画家总是会在创作题材、形式上煞费苦心。怎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绘画作品是画家一生都在研究的问题。画家的个人品质和生活情趣影响着画家的绘画表达形式和语言。 在艺术的世界里,画家的气质往往决定了画家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画家的情感与智慧决定了作品的好坏,可以说气质与情感智慧是绘画作品创作的基础。 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每一幅画都表达了画家不同的内心情感。可以说画家的每一幅画都是不可复制的,是独一无二的。在绘画艺术实践中,有什么样的气质,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可以说气质决定了画家的绘画语言。首先,独特的气质来源于独有的个性和独有的成长环境。凡高他对大自然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具有一种如火山般狂热爆发的个人气概。这种热烈疯狂的气质来源于他笃实虔诚的性格和不入俗流的个性情操,也就形成了他独有的艺术气质。凡高成长于一个牧师家庭,成年后他也成为一名牧师,在为矿区的工人祈求上帝给予他们食物时却饿起了自己的肚子,把这种情绪用一种

什么东西表达出来呢?于是他就拿起画笔,来描述矿工,反映他们的生活,以唤起人们去拯救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矿区素描。这是他的一张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线条是那样粗重,实在拙笨,但恰到好处,。阿尔的明丽日光、太阳的儿子向日葵金灿如火的花盘使凡高发疯,纯纯的土黄、中黄、柠黄直接上到画面上,纯色勾出的线条是狂热激情的喷发,至今我们还被那瓶金黄灿烂的向日葵激动着!凡高的个性语言就是在他独有个性气质与自己情感撞击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其次,独特的气质直接对应独有的情感世界,个性的情感丰富强化了作者的气质,更完善了个性的艺术语言。八大山人是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他是前明帝室之胄,对明王朝怀有无限眷恋,对满清王朝有着骨子里的反感,因此,形成了他避世孤傲、蔑视清庭的个性气质。他画的水鸟或仙鹤眼睛都向上翻着,甚至他的怪石也如同人一样露出蔑视之态,这独特的个性语言符号让人过目不忘。当人们看到八大的画,不必看署名,便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对于一个画家,有什么样的个性气质就会有什么样的个性绘画语言。 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的:“艺术是情感的传递”,缺乏情感,画面会觉得生硬,“匠”气十足,作品空洞乏味,变成了被动的描摹。”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应该能与参观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所以,“真情实感”是艺术作品感染人的关键所在。这里的真情实感是指不忸怩作态,而是自然生发的作者的创作冲动。毕加索在血淋淋的国内战争时期,挥汗创作的鸿篇巨制《格尔尼卡》,虽然运用了立体分析的手法,但那对战争控诉,那如西班牙凶残牛头对生灵蹂

浅谈绘画基础训练与绘画艺术创作

浅谈绘画基础训练与绘画艺术创作 【摘要】基础知识是我们长期积累起来的基本功带有共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它有很高的概括性,很大的通用性和适应性。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我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认识理解绘画艺术;认识纷繁复杂的各种绘画表现;总结规律用在我们的实际创作中。 【关键词】绘画风格;基础训练 每一位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都有着在儿时勤奋的绘画基本功训练。或许我们当年在进行所谓的基本功训练的高考美术班时也没有意识到我们为什么要画写生,基本功训练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当经过这些训练让我们迈向大学的门槛,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有时候我们还是不知如何创作。我们需要时常在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里去寻找我们想要的答案,明白这里面的承前启后的因果关系,顺利走向绘画艺术创作。 绘画艺术是从画家依靠视觉艺术的角度来认识感知事物的基本也是根本方法。我们在进行绘画基础训练时素描、色彩、速写的无数次写生、临摹就像最初认识汉字一样,一次次的描红是我们认识和掌握那些方块字并理解字的意思,我们在写一篇主体性的文章时大脑就会调出我们认识的

文字来组合成一篇好的文章。同样我们在进行主题绘画艺术创作时也会调动出我们曾经学过点、线、面,色彩、造型、构图来进行一幅主题绘画的创作。 作为观者我们知道西方油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出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油画《圣母子与圣安妮》,此画描绘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圣安妮,她膝上坐着怀抱基督的圣母。基督正抓着一头小羊羔并试图骑上它,一边还调皮地望着母亲,而外祖母正微笑地注视着可爱的小外孙,洋溢着家族天伦之乐的欢快情绪。画面构图的严密和人物神态的和谐都是前所未见,被誉为艺术奇迹。他的这种构图原理和轻柔如烟的笔法对佛罗伦萨艺术界影响极大,画面运用了我们在基础训练的线,利用漂亮而又弹性的弧线刻画了人物与背景的关系、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也很好表达了人物的体积空间关系,画家同时也刻意减弱了色彩的明度与纯度,利用浑厚、低敛、概括的色彩突出庄严、圣洁的宗教色彩人物主题。 印象派时期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如雷诺阿的油画作品《伊雷娜?卡昂?当韦尔小姐》,画家减弱了线,人物和物体边缘线已经和背景融为一体,用明确的色彩、灵动细碎的笔触绘画具有浪漫的现实主义思想,画家还虔诚地把光影和空间丰富到画面,他用真诚、灵动、细碎的小笔触热情的描绘梦幻般,瑰丽剔透色彩的人物、场

概念结构理论

概念结构理论 刘壮虎 北京大学哲学系,liuzhh@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4440683.html, 摘要 本文不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出发,而是将概念作为初始出发点,按照概念结构整体论的观点,在思想—概念—语言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结构的形式理论,讨论其基本性质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若干相关的问题。 实际中使用的推理,比我们通常说的逻辑推理要更广泛,本文建立依赖于语言的相对于主体的推理,并根据这种相对的推理建立相对的一致的概念。通过这种一致的概念,讨论不一致信念集的特征。这种推理也可以部分地用于概念的分类上,本文通过两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词项的同义是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按整体论的观点,比同义更一般的不可分辨性更为重要,本文给出了概念的不可分辨性的定义,并讨论其在语言中的表现。不同语言间的翻译也是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概念结构的形式理论基础上的对不同语言间的翻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讨论。 本文只是在对最简单的语言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体现概念结构形式理论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框架。 §1前言 一、外延和内涵 概念有外延和内涵,是概念研究中的一个教条。我认为,这个教条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 概念有不同类型的,如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十大范畴,而在三段论中使用的只是实体范畴和性质范畴。在讨论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时,也往往集中在个体、类和性质的范围内(与实体范畴和性质范畴相当),就算有所推广,也不是所有的概念。就是在个体、类和性质的范围内,概念有外延和内涵也是存在质疑的,如不可数名词的外延、性质化归为类等问题。 对外延和内涵的形式化的研究中,大多数说的是语句的外延和内涵,如各种内涵逻辑,它们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完全不同。 将内涵看作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数(或者在此基础上的修改),对于处理语句的内涵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将这种方法用于处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带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教学策略研究-2019年文档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教学策略研究Research onthe TeachingStrategyof KindergartenArtActivity Topic Painting YUAN Jing (Baoyun Muisc Kindergarten, Ningbo, Zhejiang 315012)Based on the present kindergarten art activity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 of preschool children, thisarticle advises the art teaching should give more topicdrawingguidan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guideline andstrategy of topic drawing guiding, so as to help childrendraw paints full of emotions and freedom. 1实施主题性绘画教学的意义和概念的界定 主题性绘画活动作为一个很好的媒介将幼儿的记忆、经验、初浅的技能融于美术活动中,能将教师从纷杂的临摹教学中解放出来,发挥欣赏、认知、感悟的作用,让幼儿从体验入手,完成创作。 (1)主题性绘画教学的策略研究能帮助教师把握幼儿绘画教学的目的,体验作品创作中的情绪情感,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策略指导始终明确、把握儿童绘画教学的目的,从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要求出发,运用儿童绘画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发掘出儿童绘画的潜能。 (2)主题性绘画教学的策略研究能帮助教师增强与幼儿对话的能力,把握多元的教育策略。由于此项研究是基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完成,因此开展课题研究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使幼儿的智力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潜在能力得到激发,让幼儿获得多元的发展。也能帮助一线教师积累绘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在其它形式的美术活动中,学会整合教育资源。 (3)主题性绘画教学概念的界定对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幼儿认知发展心理具有现实意义。主题性绘画是绘画的画面形式,它往往能再现儿童眼中的世界和特定的环境、情境,并表现出作画人的心理,在一幅或多幅作品中表现同一个主题。在本课题研究中留意在于“主题性”框架下的同一主题绘画创作和单元主题(同种类别绘画)的系列教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