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统叙事与文学治疗

传统叙事与文学治疗

传统叙事与文学治疗
传统叙事与文学治疗

69

摘要:文学叙述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描述文革的中国小说和以辛格为代表的美国犹太小说为例证而得到说明。这两类小说都体现了文学治疗人们精神创伤的作用。宣泄满足和回归传统是叙事文学对精神创伤进行治疗的两种重要途径,它们均可从中西古典文化中找到理论根据。认识这一点,对中西文学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叙事文学治疗中美文学比较研究

灾难之后,抽象美学的苍白与无力,也对叙述本身提出了质疑。叙述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它能保存记忆么?它能警醒世人么?还是它只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痛苦与无奈?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描写大屠杀的文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人们乐于通过文学的方式叙述那段痛苦的历史。与之相映成趣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描述文革的文革文学也同样非常繁荣。同样的灾难,同样痛苦的记忆,为什么两国人民都愿意以文学叙述的形式来回顾它?文学叙述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文学叙述对于灾难留下的痛苦记忆和精神创伤,具有某种积极的治疗意义。

一、文学叙述:记忆和历史的再造术

当我们说文学是虚构的时候,我们是毫不犹豫的;但是当我们说,叙事本身也是一种虚构和再造的时候,恐怕很多人就要犹豫一下了。叙事难道不能对记忆/历史进行机械复制么?准确、客观、完整的叙事不存在么?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以“求真”和“垂训”为使命的历史学岂不是要被终结了么?

叙事本身的复制功能确实是值得怀疑的。詹姆逊曾说:“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不是一个本文,也不是主导本文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了解以本文形式或叙事模式体现出来的历史,换句话说,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本文或叙事建构才能接触历史。”

。呈现在

我们面前的叙事,和记忆本身是完全不同的,它是经过了想象、意识形态和政治潜意识的改造的。换句话说,叙事本身就是对记忆和历史的一种阐释。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清楚地指出,叙事文学对历史的“阐释至少以三种方式进入了历史修撰之中:美学的,认识论的,

和伦理的”

海登?怀特:《历史中的阐释》,参见陈永国、张万娟译:《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第93页,中国社会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立新王旭峰传

统叙事与文学治疗

——以文革叙事和纳粹大屠杀后美国意识小说为中心

2007?2

702007?2

散的记忆片断,必然要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一种与历史真实无关而与现实生存有涉的“意义”或“阐释”,便悄悄潜入了对“记忆”的叙述中。但是,这种“意义”或“阐释”不尽是消极的,它不全然如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所论述的那样,是对历史的歪曲,也不全然如福柯所说的,是某种权力逻辑对知识进行制造和控制的结果。相反,叙述对历史的重新阐释,有时候恰恰是为了抹去灾难记忆所留下的精神创伤;某些叙述对记忆和历史的再造,完全是为了产生而且可以产生积极的治疗意义。因为我们相信,任何严肃的文学叙述,都意在表达和解决当代的精神困境。否则,我们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很多大屠杀的幸存者不愿意回忆往事,为什么很多文革的亲历者不愿意口述记忆,但他们却都愿意创作和欣赏关于大屠杀或文革的文学、影视作品这一奇特现象了。

文学叙述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对精神创伤的治疗的呢?我们将通过对文革叙述和美国大屠杀后意识文学的比较分析,略窥其一斑。

二、文革叙事:传统结构与创伤治疗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伤害是不言而喻的。文革结束后,整理、记录和反思这段历史就成了每一个文革亲历者必须面对的历史使命。因为,“假如不先讲述文革的故事,倘若不先给文革一个说法,很多中国作家(及读者)似乎还不能从文化、道德及价值观的断裂中真正‘生还’,他们与传统文化及五四的种种精神联系都很难延续”

所引领的文革叙述,正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走向。“文革后知识分子激发起巨大的政治热情,体现在文学创作中的是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回归,具体地说,是对‘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的回归。这一传统的意义归结起来,就是现代知识分子在半个多世纪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种紧张地批判社会弊病,针砭现实,热忱干预当代生活的战斗态度……文革以后,知识分子作为人民群众代言人的身份重新确立起来,从最年长到最年轻的几代作家都以复活的政治激情和极大的勇气来直面现实人生,重新凝聚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现实批判力量。”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第2页,三联书店2000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19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1许子东对文革小说的研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要么就是在先锋派作家

的笔下,被进行了荒诞化处理。在前一种情况中,文革的悲剧被归结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迫害,而这些少

数“迫害者”虽然也从事政治活动,但是在很多作家看来,促使他们害人的主要原因,却是这些“迫害者”极其低

下的道德品质。王木通的贪得无厌(《爬满青藤的木屋》)、马玉麟的复仇心理(《大墙下的红玉兰》)、李国香的性变态和王秋赦的好吃懒做(《芙蓉镇》)等等,成了造成小说人物悲剧的主要原因。在这种叙事焦点的掩盖下,对

文革悲剧成因的终极追问被一掠而过。在后一种情况中,由于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注重对人性、意义和世界

荒诞性等终极问题进行反思的影响,文革后的先锋派文学也不重视对社会、历史问题进行实证的、政治层面的

思考;再加上先锋文学叙事线索的错乱和过于注重对文学技巧的运用,更使其无法承担探究和反思文革悲剧

的历史使命。另外,由于先锋文学挑战了大众的阅读期待,其读者群体十分有限,这客观也使其无法在反思文

革的历史任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实际上,除了在巴金等少数几位老作家笔下,所谓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基本无从谈起。

许子东认为,在大量的文革小说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叙事结构。比如,结局总比开

端好/因祸得福的大团圆结构,代表作如《芙蓉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顺大造屋》等。这些作品中的主

人公,只要能在灾难中幸存下来,原先受到的物质和精神伤害必将得到加倍的补偿,主人公要么获得幸福的婚

姻,要么重新走上领导岗位,最差也是一人受难,造福众生。又比如,落难秀才/农家女的结构,代表作如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在这些作品中,知识分子主人公落难后,必有纯朴善良、肉体丰满的民

女,给受难中的主人公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慰藉,帮助主人公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再比如,国家干部落

难,日后重回领导岗位,反省过去,忧国忧民的历史反思结构,如《芙蓉镇》中的文化馆员秦书田文革后当上了

《人啊,人!》中的何荆夫以前是右派,运动后成了大学中的研究员;《蝴蝶》中的张思远文革爆文化馆副馆长;

发时是市委书记,文革结束后复职升官,如此等等。

这些叙事结构,更多体现的不是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继承,而恰恰是对中国传统叙事的回归。例如,大团圆的结局,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落难秀才/农家女的结构,同样有着丰富的士大夫文学传统和民间欣赏趣味的基础。国家干部,忧国忧民,更是中国传统叙事中从不缺乏的要素。很多文革小说,如《芙蓉镇》等,不仅获得了官方的认可,获国家大奖,拍成影视作品后,更受到群众的热烈的欢迎。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这些作品对五四传统的继承,而在于它们对中国传统的回归。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宣泄了感情,更给了文革一种在传统框架内可以接受的阐释。文革“有了一个说法”,人们的心灵才能稍稍平静一点。换句话说,内嵌于文学叙事中的“传统结构”,正是急于医治文革造成的精神创伤的人们所需要的;而从这些作品受欢迎的程度看,这种“传统结构”也恰恰达到了医治人们精神创伤的目的。

三、美国犹太文学中的传统叙事:以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为例

20世纪30、40年代,纳粹德国在欧洲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大量犹太人移居美国。进入美国后的大屠杀幸存者,面临着双重的精神危机。一是残酷的大屠杀所造成的严重身体和精神创伤,使很多犹太人无法接受大屠杀的现实,甚至对上帝产生了怀疑。再就是进入美国后,这些大屠杀幸存者必须面对美国文化的同化,这又给他们造成了深刻的无根感和文化不适感。50年到以来,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马拉默德《湖边的少女》()、贝娄的《勿失良辰》(

本节论述参考了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特此说明。

722007?2

很多犹太作家也在通过自己的叙述,思考犹太人的现实处境,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文革小说一样,大量犹太作家选择了以回归传统的方式,在传统叙述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 1904—1991)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辛格的小说中,隐喻“怀疑传统”和“回归传统”之间冲突的罪人和拉比,知识分子和傻瓜,理性主义者和犹太神秘主义者,怀疑、亵渎上帝的人和虔诚的犹太教徒等等,常常成对出现,相互对照。辛格的个人情感则一如既往的倾向于后者。在辛格的小说中,我们常常发现怀疑、背叛和痛苦,但最后却总能在回归传统中,感受到犹太教义所提供的温暖、安全和慈爱。正是通过将传统的犹太信念编织进文学叙述,辛格为饱受现代文化冲击的美国犹太人,为大屠杀后幸存的美国犹太移民,抚平着心灵的创伤,提供着灵魂的慰藉,并全世界的犹太人供了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

《卢布林的魔术师》被西方评论界称为辛格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对传统的背离与坚守,成为辛格探讨的一个主要命题。作家把小说的背景安置在十九世纪末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彼时,波兰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现代文明的因素开始进入波兰人的日常生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卢布林的犹太人社区,依然坚守着自己古老的生活方式。在犹太传统中艰辛成长起来的魔术师雅夏为新鲜的生活所刺激,在情欲的驱使下,离开了上帝,走上了偷盗犯罪的道路,并最终陷入绝境。在辛格笔下,绝望的雅夏最后发现自己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回到犹太社区,回到妻子的身边,向上帝忏悔。放荡的、怀疑上帝的魔术师雅夏,最终变成了忏悔者雅夏。对于身处五光十色的美国社会,身处现代文明对传统观念猛烈冲击的变革时代的犹太人来说,雅夏的困惑和命运不仅是一种隐喻,也是一种慰藉和出路。

同样的主题也出现在小说《那里有点什么》中。故事中,年轻的尼切米亚拉比看到好人被欺负,犹太人受到屠杀,而上帝对此不闻不问,于是他愤怒地丢弃了祈祷巾和经文。但是,在经历了都市中的纵欲和物质主义造神运动后,尼切米亚身心疲惫,最终结束了和上帝的战争,重回上帝的怀抱。《旧约?约伯记》的故事隐隐投显在小说的背景中

。在辛格看来,传统的犹太信念,是赫尔曼获得灵魂安静的唯一方式。

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乡村面包师吉姆佩尔被村里人称为傻瓜吉姆佩尔,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欺骗他,甚至反复欺骗他。于是魔鬼诱惑吉姆佩尔,“全世界都欺骗你,所以你应该欺骗全世界”。但是,吉姆佩尔依然恪守犹太教传统,敬畏上帝,不存害人之心。吉姆佩尔相信,当他老去的时候,他必能进入上帝的怀抱,在那里没有纠纷和嘲弄,连吉姆佩尔都不会受骗。吉姆佩尔是处于双重精神困境中的美国犹太人的一个隐喻。辛格告诉我们,即使处在一个充满魔鬼的世界中,仍然不要忘记信仰上帝;也只有像吉姆佩尔那样,犹太人才能在一个充满苦难的世界中勇敢的生活下去。

通过叙事回归传统,在对传统的反复叙述中获得灾难后的心灵慰藉,这一现象在犹太文学中可谓源远流长。在犹太人漫长的历史中,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如巴比伦之囚等等,但是,通过回归传统的认识模式,犹太人逐渐消除了灾难带来的心理阴影,重新在信仰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旧约》中所记述的约伯的故事,正是犹太人民面对灾难,坚守传统信仰的寓言,是圣经对犹太民族如何面对苦难一种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辛格为代表的20世纪后期美国犹太文学,继承了圣经慰藉苦难的精神和策略,达到了以叙事治疗创伤的效果。

———————————————

辛格:《冤家,一个爱情故事》第18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传统叙事与文学治疗

73

四、宣泄满足与传统叙事:文学治疗的两种途径

文学的治疗意义,中西古典文化中皆有所提及。《旧约?撒母耳记上》中记载的大卫为扫罗弹琴治病的故事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悲剧就是要“借引起怜悯与恐惧而使感情得到陶冶”

弗洛伊德是对叙事文学与精神治疗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述最为透彻的思想家。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进步的代价就是对人的原始冲动的压抑,这必然对人类的精神产生一定的损害。文学家则可以通过叙事来排解这种压抑,并将其传递给读者。英国表现主义美学家科林伍德以其切身体会,对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作了贴近文学的阐释。他认为,“艺术家意识到有某种情感,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情感是什么。他所意识到的一切是一种烦躁不安或兴奋激动……他通过做某种事情把自己从这种无依靠的、受压抑的处境中解救出来,这种事情我们称之为表现他自己”

。实际上,这五种需求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特点,即都关注文学叙事和作家个体心理的直接关系,并试图在“作家心理——作品表达——精神治疗”这一个由内而外的心理宣泄与满足的系统中来谈论文学叙事的治疗效果。从这一角度讲,我们可以试着将这些理论统称为“宣泄满足论”的治疗理论。实际上,除了“宣泄满足”外,叙事文学对精神创伤进行治疗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回归传统”。通过对文革叙事和美国大屠杀后意识小说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通过在文学中回归传统,回归稳定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找到稳定的价值评判体系,人们往往能够从容的应对突发事件,抚平突发事件或灾难带来的心理创伤。这一方式在以往关于文学与治疗关系的论述中却常常是被我们忽略的。

文学的这一治疗方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可能性上讲,在一个民族千百年积淀的文化传统

中,必然充满着奇妙的智慧和独特的理解问题方式,这些都是文学叙事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犹太圣经告诉

———————————————Array

[德]波兰特:《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方面》,参见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第256

年版。

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Array

克尔凯戈尔:《克尔凯戈尔日记选》第46—47页,晏可佳等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版。

742007?2人们,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获得幸福;背离上帝,必然带来灾难。中国人则往往将苦难作为锻炼心智,成就大事的必经阶段。当这些传统的观念被编织进文学叙述中的时候,它们就会悄悄改变人们留存在记忆中的痛苦和恐怖,医治人们受伤的灵魂。从必然性上讲,“宣泄满足论”的治疗方式,往往将主体局限于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家或思想家本身,而忽视了普罗大众。我们说,克尔凯戈尔、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川端康成这样的思想家和作家,固然可以通过写作不断追问或编织某种乌托邦,来医治自己的精神困惑。但是,对普罗大众来说,这就过于深奥和遥远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个性化的深刻思想。对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借以调节自身和外界关系的就是传统的价值体系。在传统所提供的世界观中,人们才会感到稳定和安全。尤其是在灾难性事件之后,大众更倾向于通过对以往经验的回归来求得对现实问题的理解,且这种理解确实可以有效地给人们提供心灵安慰。

文学中所灌注的一个民族的伟大传统,往往“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潜在能量”,可以给其他民族带来心灵的慰藉。比如罗曼?罗兰在读了泰戈尔的诗歌后,就将他的思想奉为印度的灵魂。他曾写信给泰戈尔说,阅读其作品之后,他被疯狂的欧洲捆伤了的手脚在这里舒展开了。植根于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中的《吉檀迦利》为经历了一战创伤的罗曼?罗兰和欧洲人民,带去了精神的慰藉。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思齐

最近二十年,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让研

究对象负载了过多的意义,有些甚至是互相矛

盾、前后冲突的意义指向。这些数量庞大、身

份沉重而又矛盾冲突着的意义压迫、肢解着我

们的研究对象,最终必然要导致它们因不堪重

负而濒临死亡。从积极的方面说,最近20余年

来运用各种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从新的

角度对现当代文学进行的各种重释、重评和重

写活动,确实拓宽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视

野,开辟了现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

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起色和变化。但

是,与此同时,也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

一种不良的后果。这种后果,从一种普遍性的表现而言,是把现当代文学研究(包括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写作,变成了当今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的实验场。举凡上述运用各种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现当代文学者,在方法论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多着眼于在现当代文学中求证这些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实际有效性,亦即是它的可实证、可应用的成分,以此来标榜这些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也凭借这种正确性和有效性取得话语霸权,以占领学术的前沿阵地和制高点。至于它的研究对象本身到底因为这种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与运用,是否出现了意义的“增殖”和价值的“增殖”,实现了艾柯所说的“作品的意图”,则不是它关注的重心和最终目的。现当代文学经过这样种种色色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实验操作,无疑已由一个鲜活的形象世界,变成了一座僵死的资料仓库,经过这样的一个资料化的过程,现当代文学无疑也就部分地失去它的艺术生命。(全文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论点摘编

於可训

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

“过度诠释”现象的反思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舍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汪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厘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4分) 21.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4分) 2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B.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身陷圈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D.选文最后段号召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肩负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 24.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一言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选文第③段补~据:(4分) 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砰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备选人物杜甫范仲淹辛弃疾 20.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21.第②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两段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中“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的句子相对应。) 22.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证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的观点。 23.B 24.答案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

文学理论教程 论文题目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 学生徐亚婷 学号20124998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汉语言1班 授课教师钱少青 关键字: 含义发展过程主题特点相同点 2014年6月25日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 徐亚婷 20124998 摘要:为了了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学的含义、发展情况、特点、主题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的研究,从中获得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的相关知识。 关键字:含义发展过程主题特点相同点 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含义 (一)网络文学的含义 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二)传统文学的含义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说,狭义上指区别于网络文学这一方块而言的文学体裁与样式;广义上说,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之,相对于新的文学流行方式而说,过去流行的文学方式就是传统文学。 两者的不同点就在于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发展情况 (一)网络文学 文学因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文学经过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知青文学、现代派先锋文学等等,进入90年代,文学面对商品化的市场竞争,很多作家开始写起了“俗文学”、“亚文学”,另有一些作家弃文从商。“快餐文化”迅速膨胀,抢占了大众文化市场。并且随着电影、广播、电视的出现,它们直观快捷的传播方式使它们很快的在市场赢得先机。互联网的快捷为网络文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据调查表明,自1994年3月中国以“.cn”为功能变量名称加入国际互联网后,同年就有了电子文学月刊“新语丝”。截止2001年6月30日,我国已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241个。 (二)传统文学 传统文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包括萌芽时期、农耕时期、工业时期和高科技时代。原始社会是文学的萌芽时期,诗乐舞一体,文学与文章一体,口耳相传为主,是一个神话与史诗的时代。农耕时代的文学具有阶级性、区域性和民族性,逐渐与实用脱离并具有了审美

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王鹍 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被人为地分成古代、现代两大板块,这固然可以使文学研究更加专门化,但却造成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研究的某种割裂。在大多数学者眼里,中国现代文学是以现代性追求呈现出新的文学特质,与西方文学的 因缘更密切,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却继承得少。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传统之间的关联。如陈平原说,中国现代作家“幼年时代熟读经史、背诵诗词以至明里暗里翻看《三国》《水浒》《红楼》《聊斋》,似乎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功课或没有功利的娱乐,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写作技巧;而青年时代如痴如狂地啃外国小说,却颇具学习借鉴之心”。(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P14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他们虽不愿承认传统文学对他们创作的示范、滋养作用,但由于文学传统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因此甚至连作家自己都难以觉察。近年来,章培恒等学者呼吁要重新确立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将中国文学的古今打通,是颇有见地的。 叶永胜以打通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的观点,认为需要把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关联起来考察,否则难以发现文本产生的某些历史渊源及其历史必然性,文学发展流变的一些内在脉理就会被忽略、

被掩盖。《家族叙事流变研究》一书打破文学史人为分割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以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家族生活、追溯家族历史、展现中国人家族性生存的叙事文学为研究考察的对象,将古今不同时段的家族叙事视为同一个叙事类型,揭示家族叙事的发展脉络和各阶段的叙事形态,展示家族的形象变迁,考察各时段的主题建构与叙述话语流变,描述家族叙事传统的构型、流变机制与形态、叙事传统的当代转换和重建,撰写一部家族叙事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探索的“发现史”、“继承史”。这一研究视野和方法为家族叙事知识谱系的延伸与拓展打开了新的视角,对象隐蔽的、内在的、深层的信息被显露出来,现代家族叙事艺术的古典传统的血脉因子和精神渊源也得以被揭示。 作者认为,家族文学叙事的演变最能揭示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状况。现代家族文学在取材、家族人物结构设计、叙事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古代家族叙事的痕迹。当然,现代文学又取法西方文学,模仿运用现代性叙事技巧,力图拓宽叙事手法,尤其在主题的开掘、思想意识的递进、叙述视角和语言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接受与嬗变必须放到古今文学演变这一坐标系中来描述和评价,剖析古代家族叙事中哪些元素通向现代(未来),哪些在历史发展中被淘汰,哪些是新出现的因子,它为何在这个时期出现以及有何意义等,这样就把隐藏于众多文本中的家族叙事的变化发展这一轨迹鲜明地显露出来,对于叙述史上出现的每一文本在历史中的地位、意义作出整体性评价。尤其是在这一坐标系统中,能够弄清转型期家族文学的接受与超越,看到传统叙事的衍化和更新,经典文本的传播与接受,并对古典文本做出现代性阐释,从而证明家族叙事文学的繁华不歇、历久弥新。 该书绪论部分考察了家族观念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梳理了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家族形象的变迁;然后对于研究界长期以来概念使用上的混乱作了一番清理,厘辨、考析了“家族文学/小说”与“家庭文学/小说”的区别,界定了研究对象的特征、范围。 在主体部分,作者对家族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作了清晰的描述。全书共8章,其中家族叙事的“滥觞”、“构型”、“叙事范式的成熟”、“现代转向”四章论述了家族叙事的萌芽与古典家族叙事的发展演变;第五六两章以“现代性”、“革命性”两个关键词论述20世纪前80年家族叙事的流变;第七章从四个角度对世纪末家族叙事进行了论述。学术界研究家族小说,一般多从《金瓶梅》说起,再往前一般追溯到唐传奇。在这本书中,作者探溯中国家族叙事的源头,认为在远古神话与先秦史传中就已经有了萌芽。神话传说中神的谱系化叙事与史传中着眼家族兴衰、世系传递的叙述,无意中奠定了后世叙述家世以及叙事写人的传统。随后作者论述了唐宋传奇话本与元代家长里短剧对家庭题材的演练,它们为家族小说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作者还突破了雅俗对立的研究格局,对明清时期的“家将小说”也予以充分关注,对“杨家将演义”等通俗讲史文本滚雪球式的发展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着重指出同题材的话本、戏曲对最终成书的影响与作用,并论述了此类小说对后世家族叙事文学的影响。 作者在分析每个阶段叙事的流变时,都对该阶段家族叙事的特征予以总结归纳,对其阶段性有较为准确的把握。特别是前后叙事文本之间的继承关联性,给予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使人对家族叙事的发展流变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考察中,有些以前学术界并不重视的文本,在叙事流变的链条上显示出了重要性,如《花柳深情传》等;而有些文本,则与研究界给予的较高评价

中国文学传统

时间观 1松浦友久《中国诗歌原理》(孙昌武、郑天刚译)第39页“人是可以认识时间之为物的唯一存在”。P3“伴随着时间意识的逐渐明晰,人才形成为人。” 只有既有生命又有思想的人类,才能既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又能意识到这种变化的过程,从而产生时间意识。 主观性时间意识成为人类文化(宗教、哲学、历史与文学)所关注的对象。 2松浦久友《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P88“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其感情的核心,正是通过对时间的推移,作出敏感的反映而产生出来的。” 人生忽如寄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届时会剥夺人行乐的权利——“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今我不乐,日月其迈”(《秦风·车邻》)——及时行乐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从而使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及时建功立业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人生因而如朝露或远行客一般匆促——“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悲观情绪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曹植《箜篌引》)——从头认识生命的虚妄与死亡的必然。 有花堪折直须折 时间会使人生不断走向衰败,激发了中国诗人对于年岁的特殊敏感。——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杜甫《赠卫八处士》 “及时”意识——“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暮去朝来颜色故——怀疑现在 过去的相聚与现在的别离对比——“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傅玄《豫章行苦相篇》) 过去的成功与现在的失败对比——“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垓下歌》)过去的友谊恩爱与今天的背弃对比——“锦衾遗洛铺,同袍与我违”(《凛凛岁云暮》) 过去的走红与现在的冷落对比——“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明年花开复谁在——恐惧未来 未来不属于自己,而由冥冥命运去支配——“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重大变故生命本身的脆弱性——“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杜甫) 吉川幸次郎“自己也不清楚在等待什么的对未来的不安” 此生此夜不长好——趁时而为 单纯的幸福感——“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唐风·绸缪》)——其快乐是纯粹的快乐,并不同时伴有明天的阴影。“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陶渊明《游斜川》——尽情地享受眼下的快乐的同时,保留智者的冷静。 眼下快乐难以久持恃,使得良辰美景变色。“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眼下的快乐不过是一次偶尔遇到的生之高潮,时间的流逝转瞬间便会把它带走,人生便重又会坠入到那无边的空虚之中,去等待那也许永远不会再来的“又一次”。因此对快乐持一种有所保留的迟疑态度。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时间会带走不幸带来幸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17年8月离线作业及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17年8月离线作业及答案

1、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⑤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最早的话剧团体。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近代一次影响颇大的文学改革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答: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从五个方面概括为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陈晓明:《反抗危机:论“新写实”》)。这一总结道出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在叙述与故事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纯粹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新写

沈从文《月下小景》的民间叙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4600012.html, 沈从文《月下小景》的民间叙事 作者:叶一格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选取了沈从文以佛经故事改编而成的故事集为基础,从民间化立场,艺术特点,以及民间文化理想的回归等不同层面来阐释分析《月下小景》的民间叙事。 关键词:民间化立场;叙事结构;叙事方式;民间文化理想 作者简介:叶一格(1994.2-),女,湖南常德人,中国人民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3 乡土中国的平民现实题材是京派创作最显实绩的一类,出于对政治化与商业化的规避,作家往往通过凡俗人生来进行文化探索,实现审美理想的救赎。《月下小景》是京派代表文人沈从文的一本短篇故事合集,是他与民间文化极力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保留了作家个人魅力的同时,还巧妙地透出了民间文化的立场。本文选取此视角进行切入,从民间故事题材,民间叙述方法以及民间文化理想这三个层面阐释解读《月下小景》的民间叙事模式以及其内蕴。 一、民间故事题材的身份特质 民间叙事有日常叙事和艺术叙事两种类型,在日常的生活里,出于生存,交往,安全等等需要,都离不开叙事这一行为方式,而民众的艺术叙事,则形成民间传承的精神产品,如传说,神话,民间谚语,民间寓言,叙事诗歌等等。这种艺术创造活动,能使人在凡俗庸常的人生之中,获得自我尊重与成就的满足感民间叙事研究需要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文化现象的整合,关注点不仅在内容分析,价值判断,还要从它的民间身份来追溯其根源。《月下小景》的民间身份特质可以从两个要点归纳,首先是故事的来源以及所蕴含的民间化立场,陈思和曾阐述“民间社会一向是以弱势者形态存在着的,并以忍辱含垢的方式来延续和发展自身,统治者不仅在权力,还在文化上控制了民间,真正的民间是处于长期遮蔽之中” [2]〔114〕当作家想摒弃政治的钳制,通过创作来构建自我理想世界之时,选择以广博精深的民间文化为依托是顺理成章的。沈从文在题记中谈到《月下小景》收录的故事来源,“除《月下小景》外,全部分皆出自《法苑珠林》所引诸经”[1]〔2〕佛家教义含有一种万物有灵的神秘色彩,普度众生的大爱不会有脱离尘世的不真实感,民间化的立场赋予这本集子足够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渗透着能对芸芸众生进行精神洗礼的哲理智慧,源自于民间的种种故事,往往有着朴素而原始的姿态,承载着人们在不断的历练与经历中积累传承下来价值观念,凝结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共性,唤起人们内心的深处的触动。每一个故事皆坦率或隐晦地给予听众启发,亦是讲述者对于世事锤炼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

网络文学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析网络文学 学生姓名:罗建华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08秋季班 指导老师:钟老师 时间: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五日

浅析网络文学 无论人们对于"网络文学"还会产生多少争议,这个概念终于站稳了脚跟。现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否认网络文学的存在。尽管"网络文学"的完善定义有待于理论的进一步修补,但是,文学进驻网络空间并且成为一个活跃的臣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许多人的目光正在越过这个事实向后延伸:网络为文学制造了哪些强有力的冲击?换言之,因为网络文学的出现,传统文学正在或者即将发生哪些深刻的改变? 蔡智恒、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这些网络作家的名字渐为人知,网易公司与文学网站"榕树下"的文学评奖均己落下帷幕。检阅过"榕树下"网站的得奖作品之后,资深作家陈村慷慨地赠言网络文学:"前途无量"。他在"网络之星"丛书的序言之中说:"有人一口否定网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那是精神错乱,我们应该怜悯他。有人说网上的作品才是文学,那是理想,我们要努力。"显而易见,陈村所青睐的是"网络的原创文学"――即仅仅在网络空间写作和发表的作品。 由于文学爱好者的录入或者网站招徕用户的点击,网络空间存有大量业己出版的世界文学经典或者风靡一时的流行之作。对于这一部分文学而言,网络仅仅是一种征集读者的新型传播媒介。栖息于网络空间的文学不过是纸张文学的电子复制。这一部分文学并没有因为网络而改头换面,甚至提出新的美学设想。相形之下,"网络的原创文学"可能包含了某种前所未有的文学类型。在这一批文学那里,网络不再是计算机屏幕对于书籍纸张的替代;网络的特征介入文学生产――从遣词造句到发行传播――的全过程。伊格尔顿曾经提议考察艺术的"生产工具"。对于文学说来,书写工具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互动关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寓言 答案: 民间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47.第20题 民间文学 答案: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48.第27题 生活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的故事。 49.第36题 时政歌 答案: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来表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 50.第37题 民间叙事长诗 答案: 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51.第40题 “母题” 答案: 作品中大量重复出现的叙事要素,称其为母题(motif)。母题可以是一个物件(如魔棍),一个奇异动物(如会说话的马),一种观念(如禁忌),一种行为(如考验、欺骗),一个角色(如造物主、巨人),一个人物类型(如傻瓜、预言者),或一种结构特点(如常用数字或多次重复)等。

机智人物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中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在我国,这类故事大约涉及300多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民间机智人物,其中较著名的有谎张三、韩老大、徐文长、阿凡提、把拉根仓、阿克顿巴等。 51. 第14题 答案: “语境”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话语、语句或于此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前言后语;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文本”、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47.第3题 口头性 答案: 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48.第22题 传说 答案: 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9.第23题 民间笑话 答案: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突现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50.第32题 史诗 答案: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52.第34题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提要:对古代小说史的历来存有着文体混杂的。本文则试图从小说作为叙事文体出发,对叙事的内在特征——深层叙述结构进行,从这一角度梳理中国叙事文学的内在趋势和文化意义。文中探讨了中国传统叙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三种深层结构:与道德统一的正史结构、从情感逻辑出发的历史批判性叙述结构和作为欲望宣泄的民间文化叙述结构。这三种深层结构在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展开,形成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和文化发展中从正统到精英、而后又到民间的内在趋势。 关键词:深层叙述结构历史与道德统一情感逻辑民间文化 一 研究中国叙事文学的学者在探究叙事起源时,常常从神话算起。不过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古代神话,都是散落在后代文章中的残片,充其量只能算作后代叙事素材中的故事原型。从可以考察的历史来看,上古只有史官的叙述可以找到与后代叙事活动之间的联系线索。因此只能说,中国古代叙事的传统是从史官的历史叙述开始。直到宋代开始繁荣起来的白话小说,也是以讲史为各种小说之首。如罗烨在描述当时小说的内容时说: 也说黄巢拨乱天下,也说赵正激恼京师。说征战,有刘、项争雄;论机谋,有孙、庞斗智。新话说张、韩、刘、岳,史书讲晋、宋、齐、梁;《三国志》诸葛亮雄材,收西夏说狄青大略。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 (1) 这些话中所提到的小说内容都与历史相关。要理解中国小说叙述的起源,就不能不注意历史叙述的意义及其对小说叙事的,特别是历史叙述和小说叙述在表面的故事叙述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叙述结构的关系方面。

中国历史著作中的“正史”通常是指从司马迁的《史记》算起的“二 十四史”。但要认真研究历史叙述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更能够体现 正史叙述特征的早期著作应当说是《左传》而不是《史记》。《左传》虽然被归入依附于“经”的阐释性著作,但就其实质而言与所依附的 经典《春秋》同属于历史著作。这不仅因为《春秋》和《左传》的内 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且因为在叙述中隐含着后代正史所共有 的深层叙述结构。 《春秋》作为历史著作显然是简单粗糙了一点:关于历史事件的叙述 仅仅极其简略的一两句,没有具体的对事件发生过程和因果关系的认识。所谓的春秋笔法也仅仅表达叙述者对事件意义的态度,并不是对 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的认识,换句话说,还没有形成真正意 义上历史著作所需要的历史意识。 《左传》就不同了。从表面上看,《左传》似乎仅仅把《春秋》中所 提到的事件讲述得具体细致了一些,一如新闻报道的标题与文章内容 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左传》不仅仅是把事件讲得具体一些,更重 要的是,把一种历史意识贯穿、渗透到了叙述中,从而使得所叙述的 事件不再是单纯的客观事件,而是成为历史观念的表现。从这种历史 叙述开始,一种隐藏在具体叙述文本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逐渐成熟起来。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这种深层叙述结构的产生。比 如《春秋》记载的第一段历史,隐公元年的事件是这样叙述的: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 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这段简单而客观的叙述中包含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兄弟相残的故事,即“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和《谷梁传》都认为这个叙述句中一“克”字隐藏着对郑庄公的批评之义。但这仅仅叙述者的批评态度, 与事件本身并无关系。

中国文学传统课程笔记.docx

中国文学传统 汪涌豪 传统:构成文学背后的东西,大本大宗、传的下来、统的下去、基本的内涵特性。生存样态、言说方式、用园诗意、精神梦境。 总论:关注现世的文学 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传统:关注现实(以《诗经》为代表) 日本汉学家百川静:辞书、诗经、神话研究大家,认为中国神话不成体系,因为中国人把神话历史化。“游仙诗”不是对宗教本身感兴趣,而是表达长生久视的现实渴望,—但现实渴望无法满足,神话体系即分解。西洋文学则发端于超现实文学,古希腊始,到近代宗教题材也是主流。 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学观来源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生态理论) 第一节生存环境的制约 一、社会地理环境 活方式文化产生认同。江河、湖泊众多,交通发达,从而语言、思想、生活习惯流通。 地域封闭:心理上保守因循。 材料1 古人重视道路的建设(陆路为主,海仅为浴盐之利) 《诗经·小雅·大东风》:“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大陆性意识:以海为田,补贴农耕。而非重视航海。 周振鹤,曾撰文认为郑和航海是孤立的事件, 历代皇帝不允许存在超出自己理性掌控的东西。康熙帝下令:“片帆不得入海”——出现“锁国”。 《礼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海,吞吐日月之地,是一可怕的存在) 材料2 地势优势,漠视海洋——缺乏信仰,“人定胜天” 相比之下,腓尼基人、希腊、罗马人,都是海洋文明,扩张侵略,出航前的祷告变为上帝信仰; 日本同样是大海文明,由于灾害频繁,故有宿命意识,认为自然力不可控,视生命如樱花般脆弱,不惜死。神社遍布,宗教情结强烈。 二、物质生产方式 农耕:夏商周三代耕种只为裹腹不为交换,土地公有,集体劳作,不可买卖; ↓

小农经济:私有出现,男耕女织小生产,可以买卖,解放生产力。 原材料→生产→销售;距离短→产品低廉→商品经济不发达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资治通鉴》官本位思想 ↓ 资本主义萌芽 三、社会组织形式 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宗法意识大量留存: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祭祀仪式。 等级森严,上下亲和的超稳定结构。 家国同构,群体意识发达,最期望有一个统一的天下存在。 辜鸿鸣:基督教强调个人本身对个人的价值,做个好人。儒家强调个人本身对全体的价值,做个中庸的顺民。 第二节社会意识的影响 文化是人和自然的分离程度以及掌握自然程度的总和。 一、崇尚伦理 宗法社会,重视血缘(350个称谓,隆重的祭祀)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从双亲到君主,国家政治也蒙上了礼、仁的色彩“德主刑辅” 材料3 二、务实精神 农耕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利无悻悻,力不虚掷”“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章太炎、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人比神重要,生比死重要。传统中国人不太会关注空空精神,会在不可验出止步。 材料4 鲁迅:中国人重实际,黜玄想。因此在中国难以形成全民族的宗教。 儒家让人做好一个群众,基督教让人做好一个“我”。 中国人也重视过天,但是以天人之际(天人感性说)为视野。汉代用天来象征人事,如下雪代表瑞兆等。看似敬天,实把天当傀儡。 中国经验理性vs.西方科学理性 三、循环观念 因为务实,会从周而复始的自然中(播种-收割)得出循环——万物循环,朝代更替——万事循环。 这使得中国人更追求现在,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进步)。

文学叙事

第八讲文学叙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理论与叙事学;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叙事的构成 2.了解叙述内容:故事;结构;行动 3.了解叙述话语: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视角 4.了解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 知识谱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义: 第一节叙事界定 本节论述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概念——叙事。分为四个问题来谈:叙事理论与叙事学、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和叙事的构成。 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因为以讲故事为主的叙事性作品(如小说)往往是丰富多样、魅力无穷的。人们对叙事性作品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叙事理论到现代叙事学的发展演变过程。西方从古希腊时代起就对叙事性作品进行研究,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及环境描写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系统的叙事理论。中国的古典小说理论则大致从明代开始获得了迅速发展。随着白话小说和戏曲的发展,关于叙事性作品的理论逐渐兴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明清之际金圣叹的小说评点和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总之,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以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逐渐兴起了叙事学。这主要是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对叙事文学作新的研究的产物。叙事学与传统叙事理论都致力于探讨叙事性作品的叙事奥秘,但在具体作法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其二,它不再把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是选择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声音、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之间关系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叙事学对于叙事性作品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它往往忽略传统叙事理论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忽视了具体叙事性作品的特殊性,因而存在一定偏颇。 要辩证地认识传统叙事理论和当代叙事学各自的成败得失,吸取其合理成分,以便进一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理论。 问:传统叙事理论着重关注什么问题? 答: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相对于现代叙事学关注“故事是如何讲出来的”即话语而言,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已被讲出的故事”即内容,从而形成以故事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问:叙事理论在中国产生于何时?谁是突出代表? 答:叙事理论在中国是从明代开始逐渐产生的。它随着小说和戏曲的发展而产生,其中明清之际金圣叹是突出代表,他在其小说和剧本评点中建立了以人物性格理论为特色的叙事理论。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中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话语类型。叙事性作品尽管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讲故事,即叙事。因此,叙事或讲故事,是一切叙事性作品的共同特征。故事,按汉语中“ 故事” 的本义来解释就是“ 过去的事” 。鲁迅有一组历史小说就叫《故事新编》。英语中的“ 故事” (story)一词有“ 历史” 或“ 史话” 之义,当然也是“ 过去的事” 了。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46.第18题 民间寓言 答案: 民间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47.第20题 民间文学 答案: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48.第27题 生活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的故事。 49.第36题 时政歌 答案: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来表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 50.第37题 民间叙事长诗 答案: 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51.第40题 "母题" 答案: 作品中大量重复出现的叙事要素,称其为母题(motif)。母题可以是一个物件(如魔棍),一个奇异动物(如会说话的马),一种观念(如禁忌),一种行为(如考验、欺骗),一个角色(如造物主、巨人),一个人物类型(如傻瓜、预言者),或一种结构特点(如常用数字或多次重复)等。 52.第49题 机智人物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中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在我国,这类故事大约涉及300多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民间机智人物,其中较著名的有谎张三、韩老大、徐文长、阿凡提、把拉根仓、阿克顿巴等。 51. 第14题 答案: "语境"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话语、语句或于此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前言后语;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文本"、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47.第3题 口头性 答案: 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48.第22题 传说 答案: 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9.第23题 民间笑话 答案: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突现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50.第32题 史诗 答案: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52.第34题 "源于人类口头的文本" 答案: "源于口头的文本",又称"与口传有关的文本",是指某一社区中那些跟口头传统有密切关联的书面文本,它们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而文本以外的语境要素则无从考察。它们具有口头传统的来源,因而成为具备口头诗歌特征的既定文本。

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和海明威

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和海明威历史有时是很有意思,好像专门爱跟人类开玩笑,有时还不是跟一般老百姓开玩笑,而是跟大人物开玩笑。太远的不说,就拿文学研究来说,历史的发展就跟教授专家们,特别是美国的汉学教授们开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玩笑。 早在50年代,由于当时的政治空气,很少有美国汉学家赞扬中国的古典文化。现在我找到的资料中,不乏对中国古典文化的非难之作。就文学方面而言,有一位汉学家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缺乏艺术的统一和完整,有些小说中包括着与主旨无关的插曲(指话本)。另外,还认为中国小说缺乏个人的独创性,许多故事都是从前人那里借来,总是改编来改编去。 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政治形势变了,于是就有汉学家起来反驳这种论断。他们以口头文学(话本)的具体临场表演为由,说明没有抽象的统一性,只有在不同的具体临场表演情况下特殊的统一性。话本的统一性,不能由后来欧洲的书面小说的统一性来衡量。至于个人独创性,则不能以故事情节的借用而加以抹杀。一位汉学家很是雄辩地说:“在本世纪很少有什么书的独创性能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那样得到更多的仰慕。但是人们往往倾向于忽略在这部小说背后的荷马的故事。就是乔伊斯的独创性也不完全是从这位作家脑子里蹦出来的,而是在仔细研读古典作品后产生的。如果乔伊斯在波甫和德莱登时代写作,《尤利西斯》无疑会被认为是‘模仿之作’。”

所有这些问题,由于提出时缺乏深度,因而也就很好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却不那么简单,提出时有一点深度,因而就不可能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被三言两语地解决掉。 我说的是,在西方人看来,中国小说缺乏第一人称传统,而且即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也越来越不是作为故事的见证(所见、所闻、所观、所感),而是全能全智的第三人称叙述者。 对这种传统,即使完全站在为之辩护的立场上的汉学家也不是没有保留的。有一位汉学家甚至不管《左传》并非文学作品,大加赞赏《左传》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客观,很少主观的评论和介入。认为这种完全是“实录”的语言达到非常精练的程度。他举出周天子送给齐桓公一块肉的场景:《左传》只写了齐桓公四个动作:“下,拜,登,受”,他说《左传》把“无关要紧”的语言排除掉的能耐是令人惊叹的。“在整部《左传》中几乎没有什么形容词,而副词就更少了。” 但是,他又提出这种叙述方法也有缺陷,那就是作者只报告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并不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这就使读者怀疑人物在行动后面的真正动机何在。他举出了《郑伯克段于鄢》说:许多评论者几乎一致谴责郑庄公“虚伪”、“阴险”、“毒辣”,但是,从《左传》所记的他的言行来看,对于他心怀偏袒的母亲以及他野心勃勃的兄弟已经是很宽容了。郑庄公顺从母亲给了弟弟许多特权,直到这位弟弟造反了,他才把弟弟击败,并一怒之下把他母亲流放到别处去;后来立刻又后悔了,想方设法把她迎回来。在他看来,郑庄公不但不虚伪,相反地充满了真正的人性的困扰。他这样说,本来是为了证明中国第三人称叙述的局限,但结果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