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导学案(李浩伦)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导学案(李浩伦)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导学案(李浩伦)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导学案(李浩伦)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九年级(1)班课题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主备教师李浩伦副备教师上课时间 2014 年 10 月 29 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并利用其进行判断、证明及计算

过程与

方法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动手和探究的情景,师生互动,从而达到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方法的目的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对判定方法的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推导及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运用演示法、启发法

学法指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我们上两节课学过什么定理?

2、那么判定三角形相似还有没有其它条件呢?今天我们

再次踏上探索之旅途。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

索,让学生对学习有很高的

兴趣,小组之间互相竞争,

气氛热烈,同时培养了学生

们的合作交流精神

让学生

在相互合作

的过程中发

现知识,掌握

知识

(初步探究)

学生根据画出的相似三角形的图形及在画相似三角形

中的“发现”进行相互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后由

学生展示、讲解画出来的相似三角形,展示自己探索的过

程及自己得出的结论。【师】经过大家的亲身参与体会,

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生】结论为∠A=∠A′,△ABC∽△A′B′C′,

理由是:

∠A=∠A′, =

根据“两边成比例及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知:

△ABC∽△A′B′C′.

通过学生活动对三角

形相似的判定3有了系统的

了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

和教师对知识的系统教学,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理解并

掌握三角形

相似的判定

定理:“三边

成比例的两

个三角形相

似”

(合作学习)【师】其他组的同学的结论相同吗?

【生】相同.

【师】经过大家的探讨,我们又掌握了一种相似三角形的

判定方法.

判定定理3:三条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通过学生活动对三角

形相似的判定3有了系统的

了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

和教师对知识的系统教学,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理解并

掌握三角形

相似的判定

定理:“三边

成比例的两

个三角形相

似”

C'

B'

A'

C

B

A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拓

(深入探究)【师】:幻灯片展示

1、课本80页例3: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板书过程

2、课本80页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展示。

学生会应用三角形相

似的判定定理:“三边成比

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理解并

掌握三角形

相似的判定

定理:“三边

成比例的两

个三角形相

似”

(学习诊断)

如图,△ABC

与△A′B′C′相

似吗?你有哪些判

断方法?

1.三边成比例的两

个三角形相似.

2.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4.定义法.

学生基本都能对两个

三角形是否相似作出正确

的判断,但是方法不能找

全,要在小组合作中补充,

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

快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

精神

巩固对

本节知识的

理解;并让学

生将上两节

课:相似三角

形的判定1、

2,与本课知

识:相似三角

形的判定3的

内容系统的

掌握

(梳理归纳)三角相等 1. 两角分别相等

2. 三边成比例

三边成比例 3.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

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相似

三角形进行判断的三种方

鼓励学

生结合本节

课的学习谈

自己的收获

与感想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课本习题4、7知识技能第1、2、3、4题

第三章图形的相似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二)三角相等 1. 两角分别相等

2. 三边成比例

三边成比例 3.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

D B C A F E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一、填空题(30分) 1.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cm ,另一边长为5cm ,它的周长是_____cm . 2.在△ABC 中,到AB 、AC 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__ 上. 3.如图,AC 、BC 分别平分∠BAE ,∠ABF ,如果△ABC 的高CD=8cm ,?那么点C?到AE 、BF 的距离和等于_______. 4. 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若AC=4,BC=3 ,则CD=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它的底角是_______. 6.在Rt △ABC 中,∠C=Rt ∠,∠A=3∠B+10°,则∠B=_______. 7.如图,△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 、E 、F 分别为AB 、BC 、AC 边上的中点,则图中共有_____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8.如图,在 △ABC 中,∠ACB=90°,CE ⊥AB ,垂足是E ,D 是AB 的中点,如果AB=10, ∠B=30°,DE=_______. 9.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 ,∠B=700,BD=CF ,则∠EDF= 。 B A D C F E B A D C E D C B A

10.如图,在△ABC 中,AB=AC ,∠BAC 与∠ACB 的平分线AF 、CE 相交于点D ,且∠B=70o,则∠ADE 的度数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30分) 11. 三角形内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必在三角形的 ( ) A 、中线上 B 、角平分线上 C 、高线上 D 、不能确定 1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顶角相等的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 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 有一边及一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顶角和底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13. 已知∠A=37°,∠B=53°,则△ABC 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以上都有可能 14.已知等腰△ABC 的底边BC=4cm ,且│AC-BC │=2cm ,那么腰AC 的长为( ) (A )2cm 或6cm (B )2cm (C )6cm (D )4cm 或6cm 15.在△ABC 中,∠A :∠B :∠C=1:2:3,CD ⊥AB 于D ,AB=a ,则DB 等于( ) (A ) 2a (B )3a (C )4 a (D )以上结果都不对 1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其顶角为( ) (A )50° (B )130° (C )50°或130° (D )55°或130° 17. 如图,△ABC 中,∠BAC=90°,AD ⊥BC 于D ,若AB=3,BC=5,则DC 的长度是( ?) (A ) 85 (B )45 (C )165 (D )225 18.如图所示,△ABC 中,AB=AC ,过AC 上一点作DE ⊥AC ,EF ⊥BC ,若∠BDE=140°, 则∠DEF=( ) (A )55° (B )60° (C )65° (D )70° B A D C B A D C E

初中数学解三角形

初中数学三角形复习 一、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 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 ∥BC ,∠A =90°,BC =BD ,CE ⊥BD ,垂足为E . (1)求证:△ABD ≌△ECB ; (2)若∠DBC =50°,求∠DCE 的度数. 2、如图,△ABC 中,∠C=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若CD=4,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3、如图所示,DE 为△ABC 的中位线,点F 在DE 上,且∠AFB=90°,若AB =5,BC =8,则EF 的长为 。 二、三角形全等和相似 4、如图,等腰直角△ABC 的直角边长为3,P 为斜边BC 上一点,且BP=1,D 为AC 上一点,且∠APD=45°,则CD 的长为( ) A. 35 B.3132- C.3123- D.5 3 5、如图,在△ ABC 中,AB=AC ,∠A=36°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垂足为点D ,连 接BE ,则∠EBC 的度数为 。 6、如图,在梯形ABCD 中,?=∠=∠90B A ,=AB 25,点E 在AB 上, ?=∠45AED ,6=DE ,7=CE 。求:AE 的长及BCE ∠sin 的值。

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BC=8,沿直线MN 对折,使A 、C 重合,直线MN 交AC 于O.求线段OM 的长度. 8、如图,E 是矩形ABCE 的边BC 上一点,EF ⊥AE ,EF 分别交AC 、CD 于点M 、F ,BG ⊥AC ,垂足为G ,BG 交AE 于点H 。 (1)求证:△ABE ∽△ECF ; (2)找出与△ABH 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 (3)若E 是BC 中点,BC=2AB ,AB=2,求EM 的长。 9、在菱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点,连接AE 交BD 于点F, 若EC =2BE ,则FD BF 的值是( )。 A 、 21 B 、31 C 、4 1 D 、51 10、如图,已知△ABC ,AB =AC =1,∠A =36°,∠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则AD 的长是 。 三、中考中的常见问题 11、已知:△ABC 中,AB =10; ⑴如图①,若点D 、E 分别是AC 、BC 边的中点,求DE 的长; ⑵如图②,若点A 1、A 2把AC 边三等分,过A 1、A 2作AB 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 边于点B 1、B 2,求A 1B 1+A 2B 2的值; ⑶如图③,若点A 1、A 2、…、A 10把AC 边十一等分,过各点作AB 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 边于点B 1、B 2、…、B 10。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A 1B 1+A 2B 2+…+A 10B 10的结果.

初中数学--特殊三角形练习

初中数学--特殊三角形练习 一、选择题 1.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 A.40°B.50°C.60°D.70° 2.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 A.35°B.45°C.55°D.60° 3.如图,在△ABC中,AB=AD=DC,∠B=70°,则∠C的度数为() A.35°B.40°C.45°D.50° 4.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A.15°B.17.5°C.20°D.22.5° 5.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则它的周长为() A.12 B.9 C.12或9 D.9或7 6.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9 B.12 C.7或9 D.9或12 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8或10 B.8 C.10 D.6或12 8.如图,C,D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分别以点C,D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测量∠AMB的度数,结果为()

A.80°B.90°C.100°D.105° 9.如图,△ABC、△ADE中,C、D两点分别在AE、AB上,BC与DE相交于F点.若BD=CD=CE,∠ADC+∠ACD=114°,则∠DFC的度数为何?() A.114 B.123 C.132 D.147 10.已知等腰△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则等腰△ABC的周长为() A.7 B.8 C.6或8 D.7或8 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为() A.17 B.15 C.13 D.13或17 12.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AB=AD=DC,∠B=80°,则∠C的度数为() A.30°B.40°C.45°D.60° 1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腰AB=8,底BC=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21 B.20 C.19 D.18 14.如图,在△ABC中,AB=AC,∠A=30°,以B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圆弧,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 A.30°B.45°C.60°D.90° 15.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E=35°,则∠BAC的度数为()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和条件;(重点) 2.根据元素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关系式,求出所有未知元素.(难点) 一、情境导入 世界遗产意大利比萨斜塔在1350年落成时就已倾斜.设塔顶中心点为B, 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夹角为∠A,过点B向垂直中心线引垂线,垂足为点C.在Rt△ABC中,∠C=90°,BC=5.2m,AB=54.5m,求∠A的度数. 在上述的Rt△ABC中,你还能求其他未知的边和角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解直角三角形 【类型一】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边或角 已知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按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若a=36,∠B=30°,求∠A的度数和边b、c的长; (2)若a=62,b=66,求∠A、∠B的度数和边c的长. 解析:(1)已知直角边和一个锐角,解直角三角形;(2)已知两条直角边,解直角三角形.解:(1)在Rt△ABC中,∵∠B=30°,a=36,∴∠A=90°-∠B=60°,∵cos B= a c,即c= a cos B= 36 3 2 =243,∴b=sin B·c= 1 2×243=123; (2)在Rt△ABC中,∵a=62,b=66,∴tan A= a b= 3 3,∴∠A=30°,∴∠B=60°,∴c=2a=12 2. 方法总结:解直角三角形时应求出所有未知元素,解题时尽可能地选择包含所求元素与两个已知元素的关系式求解.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类型二】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长度问题 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E=30°,∠A=45°,AC=122,试求CD的长.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提纲 (何老师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一)相关概念:1.两条线段的比: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 的比是,或写成a :b=m :n ; 其中 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2: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记作:c d a b =(或a :b=c :d ) ① 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 ② 线段a 叫首项,d 叫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③ 比例中项:若 c a b c a b c b b a ,,2是则即?==的比例中项. (二)比例式的性质 1.比例的基本性质:b c a d d c b a =?= 2. 合比:若 ,则或a b c d a b b c d d a b a c d c =±=±±=± 3. 等比:若 ……(若……)a b c d e f m n k b d f n =====++++≠0 则 …………a c e m b d f n a b m n k ++++++++=== 4、黄金分割: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2 1 5-AB ≈0.618AB ,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当AD∥BE∥CF 时,都可得到 = . = , = , 语言描述如下: = , = , = . (4)上述结论也适合下列情况的图形: n m b a =

特殊三角形常见题型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一、将军饮马 例1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9,点E 在CD 边上,且DE=2CE ,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PD 的最小值是( ) A 、3 B 、10 C 、9 D 、9 【变式训练】 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4,∠DAC=30°,点P 、E 分别在AC 、AD 上,则PE+PD 的最小值是( ) A 、2 B 、2 C 、4 D 、 2、如图,∠AOB=30°,P 是∠AOB 内一定点,PO=10,C ,D 分别是OA ,OB 上的动点,则△PCD 周长的最小值为 3、如图,∠AOB=30°,C ,D 分别在OA ,OB 上,且OC=2,OD=6,点C ,D 分别是AO ,BO 上的动点,则CM+MN+DN 最小值为 4、如图,C 为线段BD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 ,D 作AB ⊥BD ,DE ⊥BD ,连结AC ,CE . (1)已知AB=3,DE=2,BD=12,设CD=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C+CE 的长; (2)请问点C 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 的值最小?并求出它的最小值; (3)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出代数式 的最小值 二、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例2(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 和10cm ,则它的周长为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 和10cm ,则它的腰长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 和8cm ,则它的底边为 【变式训练】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7cm ,则周长为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50°,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为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边的夹角为25°,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5、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为5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 ,则腰长为 6、在三角形ABC 中,AB=AC ,AB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0°,则底角∠B 的度数为 B O D B O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典型例题(含问题详解)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 (一)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节复习的目标是: 1. 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根据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求线段的长或两线段的比,了解黄金分割。 2. 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证明,会分线段成已知比。 3. 能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题。 4. 能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本节的难点内容是利用判定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题中时常与四边形、圆的知识相结合构成高分值的综合题,题型常以填空、选择、简答或综合出现,分值一般在10%左右,有时也单独成题,形成创新与探索型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重要知识点介绍: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 ::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 ±±a b c d a b b c d d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 ,,,…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 DF ===

2019-2020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特殊三角形》专项测试(含答案) (1066)

浙教版初中数学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特殊三角形》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等腰三角形形一个底角的余角等于30°,它的顶角等于() A.30°B.60°C.90°D.以上都不对2.(2分)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上的高所的角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D.锐角或钝角3.(2分)如图,△ABC中,∠ACB=120°,在AB上截取AE=AC,BD=BC,则∠DCE等于() A.20°B.30°C.45°D.60° 4.(2分)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线段B.角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5.(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20B.40C.50D.80 6.(2分)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0,过点O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ABC的周长是24cm ,BC=10cm,则△AEF的周长是() A.10 cm B.12cm C.14 cm D.34 cm

7.(2分)已知在△ABC 和△DFE 中,∠A=∠D=90°,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 和△DEF 全等的是( ) A .AB=DE ,AC=DF B .AC=EF,BC=DF C .AB=DE ,BC=FE D .∠C=∠F ,BC=FE 8.(2分)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则图中与∠B 相等的角是( ) A .∠BAD B .∠ C C .∠CA D D .没有这样的角 9.(2分)已知Rt △ABC 中,∠C=90°,若三角形的周长为24 cm ,斜边c 为10 cm ,则Rt △ABC 的面积为( ) A .24 cm 2 B .36 cm 2 C .48 cm 2 D .96 cm 2 10.(2分)在△ABC 中,∠A :∠B :∠C=2:3:5,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11.(2分)如图,1l ∥2l ,△ABC 为等边三角形,∠ABD=25°,则∠ACE 的度数是( ) A .45° B .35° C .25° D .15° 12.(2分)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B .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C .在等腰三角形中与顶角相邻的外角等于底角的2倍 D .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2分)在△ABC 中,AB =AC ,∠A=70°,则∠B 的度数是( ) A .l10° B .70° C .55° D .40°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4.(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x 、y 满足27(4222)0x y x y +-++-=,且底边比腰长,则它的一腰上的高于 . 15.(2分)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4°,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 . 16.(2分)在Rt △ABC 中,∠C=90°,∠A=41°,则∠B= .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解直角三角形(教案)教学设计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和条件;(重点) 2.根据元素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关系式,求出所有未知元素.(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世界遗产意大利比萨斜塔在1350年落成时就已倾斜.设塔顶中心点为B, 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夹角为∠A ,过点B 向垂直中心线引垂线,垂足为点C .在Rt △ABC 中,∠C =90°,BC =5.2m ,AB =54.5m ,求∠A 的度数. 在上述的Rt △ABC 中,你还能求其他未知的边和角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解直角三角形 【类型一】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边或角 已知在Rt △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按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若a =36,∠B =30°,求∠A 的度数和边b 、c 的长; (2)若a =62,b =66,求∠A 、∠B 的度数和边c 的长. 解析:(1)已知直角边和一个锐角,解直角三角形;(2)已知两条直角边,解直角三角形. 解:(1)在Rt △ABC 中,∵∠B =30°,a =36,∴∠A =90°-∠B =60°,∵cos B =a c ,即c =a cos B =363 2 =243,∴b =sin B ·c =12×243=123; (2)在Rt △ABC 中,∵a =62,b =66,∴tan A =a b =33 ,∴∠A =30°,

∴∠B =60°,∴c =2a =12 2. 方法总结:解直角三角形时应求出所有未知元素,解题时尽可能地选择包含所求元素与两个已知元素的关系式求解. 【类型二】 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长度问题 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 在FD 的延长线上,AB ∥CF ,∠F =∠ACB =90°,∠E =30°,∠A =45°,AC =122,试求CD 的长. 解析:过点B 作BM ⊥FD 于点M ,求出BM 与CM 的长度,然后在△EFD 中可求出∠EDF =60°,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答即可. 解:过点B 作BM ⊥FD 于点M ,在△ACB 中,∠ACB =90°,∠A =45°,AC =122,∴BC =AC =12 2.∵AB ∥CF ,∴BM =sin45°BC =122×22=12,CM =BM =12.在△EFD 中,∠F =90°,∠E =30°,∴∠EDF =60°,∴MD =BM tan60°=43,∴CD =CM -MD =12-4 3.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的关系进行解答. 【类型三】 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面积问题 如图,在△ABC 中,已知∠C =90°,sin A =3 7,D 为边AC 上一点,∠BDC =45°,DC =6.求△ABC 的面积. 解析:首先利用正弦的定义设BC =3k ,AB =7k ,利用BC =CD =3k =6,求得k 值,从而求得AB 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 的长,再进一步求解. 解:∵∠C =90°,∴在Rt △ABC 中,sin A =BC AB =37 ,设BC =3k ,则AB =7k (k >0),在Rt △BCD 中,∵∠BCD =90°,∴∠BDC =45°,∴∠CBD =∠BDC =45°,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习题

相似三角形考点 一、本章的两套定理 第一套(比例的有关性质): b a n d b m c a n d b n m d c b a =++++++?≠+++=== :)0(等比性质 涉及概念:①第四比例项②比例中项③比的前项、后项,比的内项、外项④黄金分割等。 二、有关知识点: 1.相似三角形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3.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类型 斜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AS SSS AAS (ASA ) HL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两边对应成比 例夹角相等 三边对应成比例 两角对应相等 一条直角边与斜边对应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用类比的方法,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找出新知识并从中探究新知识掌握的方法。 6.直角三角形相似: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如果△ABC ∽△A 1B 1C 1,△A 1B 1C 1∽△A 2B 2C 2,那么△ABC ∽A 2B 2C 2 三、注意 1、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它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个判定定理,也是后面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基础,这个定理确定了相似三角形的两个基本图形“A ”型和“ X ”型。 c d a b = d b c a a c b d ==或 合比性质:d d c b b a ±=± ?=?=bc ad d c b a (比例基本定理)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全部知识点、考点及练习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复习 一、知识结构 本章主要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勾股定理、HL定理等知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重点回顾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两腰_______;等腰三角形两底角______(即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_____);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这三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一条线段充当三种身份;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图形,它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有____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_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_____)。 注意:有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句话对吗?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各条边______,各内角_______,且都等于_____;等边三角形是______图形,它有____条对称轴。 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有____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三个角都是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都是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______的______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_;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________(即勾股定理)。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__ 6.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有一个角是_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__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__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长度的一半,那么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不能直接拿来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有助于解题。 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斜边和___________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8.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角内部到角两边___________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三、重点解读 1.学习特殊三角形,应重点分清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两者不能混淆。一般而言,根据边角关系判断一个图形形状通常用的是判定,而根据图形形状得到边角关系那就是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在已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情况下才给出的名称,即先有等腰三角形,后有腰,因此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千万不能将理由说成是“有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不仅可以用来证明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而且它也是今后研究直角三角形问题较为常用的辅助线,熟练掌握可以为解题带来不少方便; 4.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和斜边之间的平方关系,解题时应注意分清哪条是斜边,哪条是直角边,不要一看到字母“c”就认定是斜边。不要一看到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和4,就认为另一边一定是5; 5.“HL”是仅适用于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只有在已知两个三角形均是直角三角形的前提下,此方法才有效,当然,以前学过的“SSS”、“SAS”、“ASA”、“AAS”等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于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九年级数学下册《解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含答案)

《解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 例1 在Rt △ABC 中,∠C=90°,∠B=60°,a=4,解这个三角形. 分析 本题实际上是要求∠A 、b 、c 的值.可根据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解决. 解 (1) ; (2)由a b B =tan ,知 ; (3)由c a B = cos ,知860cos 4cos =?==B a c . 说明 此题还可用其他方法求b 和c . 例 2 在Rt △ABC 中, ∠C=90°,∠A=30°,3=b ,解这个三角形. 解法一 ∵ ∴ 设 ,则 由勾股定理,得 ∴ . ∴ . 解法二 133330tan =?=?=b a 说明 本题考查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它可以用目前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也可以用以前学的性质解题. 例 3 设 中, 于D ,若 ,解三 角形ABC .

分析“解三角形ABC”就是求出的全部未知元素.本题CD不是的边,所以应先从Rt入手. 解在Rt中,有: ∴ 在Rt中,有 说明(1)应熟练使用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变形,如: (2)平面几何中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定理也可以结合使用,本例中 “”就是利用“对30°角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定理.事实上,还可以用面积公式求出AB的值: 所以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应开阔思路,运用多种工具. 例4在中,,求. 分析(1)求三角形的面积一方面可以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底和底上的高的长,也可以根据其中规则面积的和或差; (2)不是直角三角形,可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

解如图所示,作交CB的延长线于H,于是在Rt△ACH中,有,且有 ; 在中,,且 , ∴; 于是,有, 则有 说明还可以这样求:

八上特殊三角形难题

三角形难题集锦 1. 如图,在△ABC 中,AB=BC ,在BC 上取点M ,在MC 上取点N ,使MN=NA ,若∠BAM=∠NAC ,则∠MAC= 度。 2.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直角边长为1,以它的斜边上的高AD 为腰作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再以所作的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的斜边上的高AF 为腰作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FG ;……以此类推,这样所作的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 。 3、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B=5,AC=13,边BC 上的中线AD=6,则BC 的长为 4、如图,在△ABC 中,∠ABC=100o,AM=AN,CN=CP,求∠MNP 的度数 5、如图:△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AD=BD ,AB=2AC 。求证:△ACB 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D 第1题

6、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B=AC=5,P 是BC 边上除B 、C 点外的任意一点,则AP 2 +PB· PC= 。 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过C 作CE ⊥AB 于E ,并且AE=0.5(AB+AD ),则∠ ABC+∠ADC 的度数是 度。 8、如图,AM 、BN 分别是∠EAB 、 ∠DBC 的平分线,若AM=BN=AB ,则∠BAC 的度数为------------ 度。 9、如图,AE 、AD 是直线且AB=BC=CD=DE=EF=FG=GA ,若∠DAE=x °,求 x 的度数

10、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BDC=120o,说明AD=BD+CD的理由 11、如图5,在△ABC中,BC>AC,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F交AD于F,点E是AB的中点,连结EF. (1)求证:EF∥BC. (2)若四边形BDFE的面积为6,求△ABD的面积. 12两个全等的含30度、60度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如图所示放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边结BD,取BD的中点M,连结ME、MC,试判断△E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3、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

最新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 相似三角形解题技巧及口诀

F 相似三角形解题技巧及口诀 A 字形,A ’形,8 旋转形 双垂直结论:射影定理:①直角三角形中, 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②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⑴△ACD ∽△CDB →AD:CD=CD:BD →CD2=AD ?BD ⑵△ACD ∽△ABC →AC:AB=AD:AC →AC2=AD ?AB ⑶△CDB ∽△ABC →BC:AC=BD:BC →BC2=BD ?AB 结论:⑵÷⑶得AC2:BC2=AD:BD 结论:面积法得AB ?CD=AC ?BC →比例式 证明等积式(比例式)策略 直接法:找同一三角形两条边 变化:等号同侧两边同一三角形 三点定形法 2、间接法: ⑴3种代换 ①等线段代换; ②等比代换; ③等积代换; ⑵创造条件 ①添加平行线——创造“A ”字型、“8”字型 ②先证其它三角形相似——创造边、角条件 相似判定条件:两边成比夹角等、两角对应三边比 相似终极策略: 遇等积,化比例,同侧三点找相似; 四共线,无等边,射影平行用等比; 四共线,有等边,必有一条可转换; 两共线,上下比,过端平行条件边。 彼相似,我角等,两边成比边代换。 (3)等比代换:若是四条线段,欲证,可先证得 ( 是两 条线段)然后证,这 里把叫做中间比。 ①∠ABC=∠ADE .求证:AB ·AE=AC ·AD ②△ABC 中,AB=A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 BD?CN=BM?CE . ③等边三角形ABC 中,P 为BC 上任一点,AP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AC 于M 、N 两点。 求证:BP ?PC=BM ?CN ?有射影,或平行,等比传递我看行 ①在Rt △ABC 中,∠BAC=90°,AD ⊥BC 于D ,E 为AC 的中点,求证:AB ?AF=AC ?DF

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习题及答案)

特殊三角形(习题) 例题示范 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D =60°,AB =BC ,AD =CD ,点E 在边BC 上,点F 在边CD 上,且∠EAF =60°. 求证:△AEF 是等边三角形. 【思路分析】 ①读题标注: ②梳理思路: 要证△AEF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EAF =60°,只需证△AEF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考虑证AE =AF ,可以把这两条线段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 观察图形,连接AC ,可以把线段AE 和AF 分别放在△ABE 和 △ACF 中.结合题中条件∠B =∠D =60°,AB =BC ,AD =CD ,可知△ABC 和△ACD 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 =∠ACF =60°, ∠BAC =∠EAF =60°,因此∠BAE =∠CAF ,进而得证△ABE ≌△ACF ,证明成立.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连接AC . ∵∠B =∠D =60°,AB =BC ,AD =CD ∴△ABC 和△DAC 是等边三角形 ∴AB =AC ,∠BAC =60°,∠ACF =60° ∴∠1+∠3=60°,∠B =∠ACF ∵∠EAF =60° ∴∠2+∠3=60° ∴∠1=∠2 ∴△ABE ≌△ACF (ASA ) ∴AE =AF ∴△AEF 是等边三角形 巩固练习 1. 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E ,连接DE , 则∠BED 的度数为________. 60° 60° 60° F E D C B A F E D B A 3 2160° 60° 60°F E D C B A

2.如图,在△ABC的外部,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作等 腰直角三角形AB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CE,CD与BE交于点P,则∠BPC 的度数为________. 3.如图,在Rt△ABC中,∠C=90°,∠A=30°,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DE=2,则AC的长是________. 4.如图,在△ABC中,∠ACB=90°,D在BC上,E为AB的中点,AD,CE相 交于F,且AD=DB.若∠B=20°,则∠DFE的度数为________. 5.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15°,过C作CD⊥AB,交BA的 延长线于点D.求证:AB=2CD.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6.7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1学案新版苏科版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6.7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1学案新版苏科版 课题 6.7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 (1)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投影的意义.知道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2、通过测量活动,综合运用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加深对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性质的理解. 重 点 “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的应用。 难 点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加深对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性质的理解.。 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得分 1、如图所示的测量旗杆的方法,已知AB 是标杆,BC 表示AB 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以利用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与其影长的比相等来计算旗杆的高 B.可以利用△ABC ∽△EDB,来计算旗杆的高 C.只需测量出标杆和旗杆的影长就可计算出旗杆的高 D.需要测量出AB 、BC 和DB 的长,才能计算出旗杆的高 2、下图中的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 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1)在三个不同的时刻,同一棵树的影子长度不同,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2)在同一时刻,大树和小树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同伴 进行交流. 3、如图,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度的小尺,站在距电线杆约有20m 的B 处,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0个分度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E ′D?长约50cm,求电线杆EF 的高.提示:可以根据△ACD ∽△AEF, 第1题:C 第2题:(1)顺 序 为 (3)(2)(1).因为在早晨,太阳位于正东方向,此时树的影子较长,影子位于树的正西方向,在上 午,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树影的长度逐渐变短,树影也由正西方向 E D C B A E 'F E D C B A

初三中考数学 解三角形

H E A B 课时18.解三角形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1)会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元素,求出未知元素; (2)了解坡度、坡角、俯角、仰角、方位角等名词与术语. (3)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考点链接】 1.方向角的表示 2.坡面的垂直高度(h )和水平长度(l )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记i=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坡角,记作α,则有i=tan α 3.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叫做________,从上往下看时,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_ 4.做关于方向角和俯仰视题目时,要特别注意角度的标记; 【典例精析】 例1.校车安全是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数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检测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的实验:先在公路旁边选取一点C ,再在笔直的车道l 上确定点D ,使CD 与l 垂直,测得CD 的长等于21米,在l 上点D 的同侧取点A 、B ,使∠CAD=30°,∠CBD=60°. (1)求AB 的长(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1.73,=1.41); (2)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为40千米/小时,若测得某辆校车从A 到B 用时2秒,这辆校车是否超速?说明理由. 例2.如图,某巡逻艇位于港口H 的北偏西60°方向,距离港口100海里的A 处时,收到指挥中心营救通告:位于港口H 的西南方向上有一渔船发生故障抛锚;此时,巡逻艇也受到了来自渔船的求救信号,得知渔船抛锚地点B 在其正南方向上,立即前往救援. (1) 求A 处航行到B 处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2) 已知该巡逻艇的最高速度v=35海里/小时,问巡逻艇能否在4h 内到达鼓掌渔船?(参考数据: =1.73, =1.41)

(完整版)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1.填空(本题14分) (1)若a=8cm ,b=6cm ,c=4cm ,则a 、b 、c 的第四比例项d=___;a 、c 的比例中项x=__。 (2))x 1(:x x :)x 2(-=-。则x=__________。 (3)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上,距离为3cm 的两地实际距离为______公里。 (4)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为________。 (5)若 35b a =,则b b a -=________。 (6)若a :b :c=1:2:3,且6 c b a =+-,则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 (7)如图1,23DE BC AE AC AD AB ===,则(1)=AE CE ________(2)若BD=10cm ,则AD=______cm 。(3)若△ADE 的周长为16cm ,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 (8)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CB AC >,=AC AB ________,= AB BC ________。 2.选择题(本题9分) (1)根据ab=cd ,共可写出以a 为第四比例项的比例式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2)若线段a 、b 、c 、d 成比例,则下列各式中一定能成立的是( ) A . c b d a = B .b d a c = C .b a c d = D .a b d c = (3)如图:DE//BC ,在下列比例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 A . EC AE DB AD = B .EC AE BC DE = C .AE AC AD AB = D .AC AB EC DB =

2019-2020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特殊三角形》专项测试(含答案) (1037)

浙教版初中数学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特殊三角形》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有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条件:(1)一个内角的的度等于另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2)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 3:4:5;(3)三边长之比为3:4:5;(4)三边长分别为 7、24、25. 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2分)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则图中与CD 相等的线段有( ) A .AD 与BD B .BD 与B C C .A D 与BC D .AD ,BD 与BC 3.(2分)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3,12,则ABC △的面积为( ) A .30 B .60 C .78 D .不能确定 4.(2分)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正方形A 的边长为6cm 、B 的边长为5cm 、C 的边长为5cm ,则正方形D 的边长为( ) A . 14cm B .4cm C .15cm D .3cm 5.(2分)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是斜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 '△重合,如果3AP =,那么PP '的长等于( )

A .32 B .23 C .42 D .33 6.(2分)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等式22()2a b c ab +-=,则此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7.(2分)如图,在等边ABC △中,9AC =,点O 在AC 上,且3AO =,点P 是AB 上一动点,连结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 ) A .4 B .5 C .6 D .8 8.(2分)如图,ABD △与ACE △均为正三角形,且AB AC <, 则BE 与CD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E CD = B .BE CD > C .BE C D < D .大小关系不确定 9.(2分)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一般三角形不具有,而直角三形形具有的判定方法是 ( ) A .SSS B .SAS C .ASA D .HL 10.(2分)如图,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AB 上的中线,DE ⊥BC 于E ,则图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