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血液的非牛顿性及其粘度的影响因素

浅析血液的非牛顿性及其粘度的影响因素

企业导报2015年第19期

作者简介:杜新满,女,湖北新洲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物理学教学。

浅析血液的非牛顿性及其粘度的影响因素

杜新满1陈志明2

(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438002,2.黄冈广播电视大学,438000)

要:目的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化规律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分析血液的

流动曲线,血液表观粘度与切变率的关系,血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粘度的影响。结果血液是非牛顿性流体,血液粘度与其各成分状态及切变率有关。结论血液粘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细细胞聚集和变形性等内在因素决定。

关键词:血液;粘度;切变率;非牛顿性

液体的粘度η,是表示液体粘滞性大小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称为液体的粘滞系数。通常情况下,液体的粘度与液体性质和液体温度有关。测定液体的粘度是检验药品质量的方法之一,临床上常常需要检验患者血液的的粘度,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由泊肃叶定律(Q=△P R ,R=8ηL πr 4

,v=r 2·△P 8ηL )可知,血液粘度η对循环阻力R 、血流速度v 以及循环流量Q 都有影响,从而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产生疾病。本文仅就血液的非牛顿性及其粘度的影响因素作简要分析。

一、血液的非牛顿性

在流体力学中,凡是遵循牛顿粘滞定律(τ=ηγ,其中τ表示切应力,γ表示切变率,η表示流体的粘度)的流体称为牛顿液体,即:在一定温度下,粘度η在不同切变率下保持不变,如水、血浆等都是牛顿流体。而不遵循牛顿粘滞定律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其粘度在一定温度下不是常量,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

(一)血液流动曲线的非线性。对于牛顿液体,其流动曲线(即τ~γ关系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直线b 所示。直线b 的斜率即为该液体的粘度η,η在一定温度时是一恒量。血液不同于一般均匀粘性液体,血液中悬浮大量的血细胞,其流动曲线不再是一条直线,如图(1)曲线a 所示。τ与γ不再是线性正比关系,而是较复杂的函数关系τ=f (γ)。即粘度在一定温度下不是常量,而是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血液是非牛顿液体。

图(1)流动曲线图(2)ηb 随γ的变化

由曲线a 可以看出:斜率(即粘度η)随切变率的增大而减小,曲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说明:血液不是受到切应力作用就开

始流动,只有切应力τ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后,才发生流动,引起血液流动的最小切应力,即流动曲线在τ轴上的截距τ0,称为血液的屈服应力。当τ<τ0

时,液体不流动,切应力作

用的结果,仅使液体发生弹性形变。只有当τ>τ0

时,液体才流

动起来。

(二)表观粘度。在一温度下,

对于牛顿液体,τγ

=η称为

绝对粘度,是常数。对于非牛顿液体,η不为常数,用ηb 表示,称为表观粘度,即:ηb

f (γ)γ。对应不同的切变率γ有不同的

表观粘度ηb 。ηb 的变化规律随液体的性质不同而不同,血液的随的增大而减小,如图(2)所示。

二、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血液的粘度,37°C 时,其值在2.0╳10-3~4.0╳10-3Pa ·s 之间,血液因含有大量血细胞和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质,其粘度不仅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及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还与血液的流动状态、血液的温度、血液与血管之间的作用等多因素有关。下面简要谈谈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一)血细胞比容、切变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最多,是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占全血体积的百分比,用H 表示。图(2)中给出了不同H 值的三条ηb ~γ关系曲线。当H =0时,血液中不含血细胞,实际上就是血浆,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血浆的表观粘度ηb 恒定,不随切变率γ变化而变化,血浆为牛顿液体;当H =45%时,是正常血液的情况;H =90%时,是异常血液的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血液表观粘度ηb 随切变增大而减小,红细胞比容H 越大,相应的ηb ~γ曲线所在位置越高,也可以说,在任一切变率下,红细胞比容H 越大,血液的表观度ηb 越大。

(二)红细胞的聚集性。悬浮于血液中的红细胞会聚集成缗线状,红细胞的这种聚集状态对血液的粘度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红细胞聚集的形成和解聚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切应力和红细胞表面电荷三个因素。血浆蛋白分子具有桥联作用,它们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相邻红细胞桥联起来形成聚集体。作用在红细胞上的切应力或切变率足够

182

获取资金,企业要支付高于银行的利息,在成本方面不具优势,但是这些金融机构胜在限制条件少,灵活程度高,可以及时的对企业的资金问题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1]张颖,韩娜,胡雪瑛.咸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J].经济导刊.2012年出版

[2]张翠花.咸阳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年出版

大,可以克服血浆蛋白的桥联作用,对红细胞聚集起抑制作用

或使其解聚。红细胞表面都带负电,相互间的静电斥力抑制了红细胞聚集。

由图(3)可以看出,红细胞的聚集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图中纵坐标表示相对粘度η

r

,相对粘度是血液的表观粘度与血浆粘度之比。采用相对粘度便于在不同血浆粘度下,进行血液粘

度的比较。NP是正常血液的η

r

~γ关系曲线;NA是正常红

细胞与含11%的白蛋白的溶液组成的悬浮液的η

r

~γ关系曲线。两曲线相比较,后者因溶液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红细胞不发生聚集,其粘度低于正常血液的粘度。正常血液在低切变率范围,红细胞聚集,血液粘度随切变率的降低而增大;当血液所受切应力增大时,红细胞聚集体解聚,血液粘度逐渐降低;而在高切变率范围,红细胞处于分散状态,血液表现为牛顿液体,其粘度与切变率无关。由此可见,红细胞的聚集引起血液粘度增大,是使血液成为非牛顿液体的主要原因。红细胞的聚集与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聚集与解聚是可逆的。

图(3)红细胞变形和聚集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三)红细胞的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有很强的变形能力。当血液流动时,在切应力的作用下,红细胞沿流动方向伸长,变成各种有利于流动的形状,减小了对血流的阻碍作用,使血液粘度降低。如图(3)中NP曲线所示,随着切变率增大,红细胞变形程度加大,血液粘度降低。

HA是固化的红细胞与含11%的白蛋白的溶液组成的悬浮

液的η

r

~γ曲线。HA悬浮液与NA悬浮液的区别只在于,前者红细胞被固化,后者红细胞是正常的。HA曲线在NA曲线的上方,表明由于固化红细胞失去变形能力,造成悬浮液粘度较大。可见,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血液粘度,也将影响微循环的灌注量。

(四)血浆粘度。血浆是血液的悬浮剂,其粘度必然影响全血的粘度。血浆粘度增大,全血粘度也增大。血浆是牛顿流体,其粘度比血液的粘度小得多,但它的变化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却很大。血浆之所以具有比水大得多的粘度,并且对血液粘度有明显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血浆中含有蛋白质、脂类等高分子化合物,其含量愈高血浆粘度愈大。另一方面,血浆蛋白的桥联作用是影响红细胞聚集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影响红细胞的聚集而改变血液的粘度。

(五)血管因素。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越靠近管轴处血细胞浓度越大,这是血细胞的轴向集中现象,对微血管中血液流动有重要影响。由于血细胞的轴向集中,在血管壁附近形成血浆层,对血液的流动有“润滑”作用,表现为血液粘度降低,引起法-林效应。

三、血液粘度的临床意义

血液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其物理性和流动性极为复杂。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和变形性等内在因素决定。血液粘度的变化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鉴别、诊断某些疾病的依据。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往往已有一种或数种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它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经由健康人变为亚健康人。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虽然有诸多致病因素,但均与血液粘度异常有关[3]。因此,我们可根据血液粘度的异常来监测疾病的发展,并根据引起血液粘度变化的不同原因,服用相应的药物,有针对性地实施降粘、解聚、扩容等治疗方案,达到增强血液流动性,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2]。同时提示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或许是这些疾病的始动因素或中间环节,据此可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对某些疾病治疗效果的判断和预后,血液粘度也是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潘志达医学物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5月第5版。

[2]熊符,骆芦娟,汪凡军,胡朝晖,朱庆义等血液流变学在常见几种疾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2;12(1) [3]郑永生,马梅香,高血压因素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13(4)

(上接第196页)

浅析血液的非牛顿性及其粘度的影响因素

18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