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铬盐生产发展简史和现状

第一章铬盐生产发展简史和现状

第一章 铬盐生产发展简史和现状

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节 铬盐生产发展简史

铬是在1797年由法国化学家L.N.沃克林发现的。他用碳酸钾分解铅铬矿(PbCrO 4 ),分离铅后再用酸处理铬酸钾的方法制得铬酸酐,随后在坩埚中用炭加热还原铬酸酐,获得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铬。

最早制备铬酸钾的方法是在坩埚中用硝酸钾高温氧化分解铬铁矿。稍后的改进是用钾碱(K 2 CO 3 )代替硝酸钾,在反焰窑内氧化焙烧铬铁矿。后在铬铁矿与钾碱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灰,形成了至今所普遍采用的添加石灰质填充料的焙烧方法。

1840年法国化学家舍克林研究了氧化焙烧铬铁矿与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先制得铬酸钙,然后用硫酸使铬酸钙转变成重铬酸钙,再用复分解法制取重铬酸钠及重铬酸钾。

19世纪后期,随着纯碱产量的增长,价格的降低,重铬酸钾及铬酸钾被相应的钠盐所代替,铬盐生产工艺日趋完善,原则流程一直保留至今。

焙烧设备也由手工操作的反焰窑,逐步经旋盘窑及环形窑发展为至今仍普遍采用的回转窑。为克服单一石灰填充料的结窑缺点,工艺上也从单一填充料,发展成为白云石加石灰石及返渣的复合填充料,统称有钙焙烧。

由于有钙焙烧产渣量大,并且渣中含有水不溶性的铬酸钙,难以解毒处理,污染环境极为严重。目前国外大部分铬盐生产大国已用无钙焙烧工艺取代了传统的有钙焙烧工艺。无钙焙烧用经过分选的铬渣和不尽相同的促进剂作填充料,基本不产生铬酸钙,炉料中有效成分总铬得以提高,产量、能耗、生产成本、产渣量等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优于有钙焙烧工艺,已成为铬盐生产的主要发展趋势。 建国前我国铬盐产品全部依靠进口,此后由于轻纺工业的发展,对铬盐的需要量日益增长。自1958年起上海、天津及济南等地先后用国产青海矿石及越南矿石进行小规模土法生产,所用设备为反射炉及敞口蒸发锅,生产工艺十分简陋。 1961年上海及天津两地采用回转窑代替反射炉。1963年上海对后处理设备作了改进,采用了双效真空蒸发等设备,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密闭化及半连续化

生产。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铬盐生产模式,从此铬盐生产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化工部组织的以治理“三废”为中心的铬盐生产技术攻关会战,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技术上比较成熟,经济基本合理的单项技术得以推广应用。

1978年铬盐行业组织的铬盐协作组(后改为全国铬盐信息站)及1981年组织的铬盐顾问组(后改为铬盐专家组),在组织行业技术交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引导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出版的国内惟一铬盐生产工艺专著《铬盐生产工艺》及1978年创刊的铬盐行业专业刊物《铬盐技术通讯》(后更名为《铬盐工业》),在总结铬盐生产经验,发表科研成果及提高行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深受行业技术人员欢迎的书刊。

我国的铬盐生产经过40余年的努力,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比较成功并已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的技术改革项目主要有:

一、低压吸引式气力混料装置

基本上实现了连续化及密闭化操作,厂房内空气含尘量低于国家标准,改善了操作条件,计量准确度及混料均匀度均在95%以上,可以满足焙烧工艺的要求,并为自动化控制创造了基础。

二、核子秤计量微机控制混料

核子秤计量和微机自动控制技术计量精度高,抗干扰性强,稳定可靠维修方便,为进一步优化配方,提高焙烧质量和产量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转窑尾气静电除尘

为了保证除尘工艺的合理性,不少铬盐企业已采用了沉降—离心分离—静电除尘三级除尘。

沉降室依靠重力除尘,仅能分离直径大于30~50μm的尘粒,除尘效率一般不超过50%。离心分离器适用于粒径大于10μm的尘粒,除尘效率约为70%~80%。静电除尘器在高压电场作用下使悬浮尘粒沉降,能除去10μm以下的尘粒,转窑尾气含尘量可降至120mg/m 3 以下,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四、浸滤工艺

为了提高浸取效率,浸取操作先后进行了单盘、多盘和水平带式等浸滤试验,

但因铬渣水泥化特性和设备保障能力不足而影响了推广应用。水平带式真空过滤机具有浸取效率高,渣损低,自动化及连续化程度高的优点。在引进无钙焙烧技术,解决了铬渣水泥化的弊端,设备保障能力得以提高的前提下,是值得优先采用的浸取设备。

五、低浓度酸化一次除硝工艺

以低浓度酸化一次除硝取代中性蒸发二次除硝工艺,是国内铬盐生产工艺一项较大改进,采用蒸发效率较高的管外沸腾蒸发器(列文蒸发器),可简化生产工艺,增大硫酸钠颗粒,降低带损,减少硫酸钠后移,对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发挥了较好作用,并为今后采用多效蒸发及强制循环蒸发创造了条件。

六、采用喷雾干燥设备生产碱式硫酸铬

我国碱式硫酸铬生产采用的干燥工艺有滚筒干燥及喷雾干燥两类。滚筒干燥生产的产品,因产品在干燥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高,加热时间长,使产品失水,导致产品溶解性差,质量不稳定。用喷雾干燥生产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流动性和溶解性,鞣革性能更为优良。

七、用水洗碱吸净化铬酸酐尾气

铬酸酐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尾气,对设备、厂房和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污染。尾气经水洗和碱吸净化处理,可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八、含铬硫酸氢钠的返回利用

铬酸酐生产过程排出的含铬硫酸氢钠,是铬盐生产所产生的第二大公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先后采用了化学沉淀法、电解氧化法等方法处理硫酸氢钠,但效果均不太理想。加适量磷酸处理,其清液可全部返用于中和及酸化工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九、含铬废水处理

铬盐生产可采用硫酸亚铁处理含铬废水,废水经处理后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目前大部分铬盐厂采用清浊分流,闭路循环法处理含铬废水,基本可做到全部回收,循环使用,不再外排。

十、含铬废渣治理

我国铬盐行业对铬渣治理曾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多项成果。经工业

化考验,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主要有:铬渣干法解毒、铬渣用于水泥生产、铬渣代石灰作熔剂用于炼铁、铬—硫两渣炼含铬铸铁、铬渣制普通黏土砖、铬渣作绿色玻璃瓶着色剂、铬渣制钙镁磷肥、铬渣制铸石、旋风炉处理铬渣等。

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某厂引进了美国巴尔的摩厂20kt/a重铬酸钠生产装置,虽然不是无钙焙烧工艺,但仍是国内规模最大,连续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铬盐生产装置。该装置采用连续中和酸化、多效蒸发、连续结晶制重铬酸钠、离心法连续制铬酸酐,对国内现行生产工艺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铬矿焙烧工艺发展趋向于无钙焙烧工艺,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某化工研究院和铬盐生产厂协作对无钙焙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我国开发无钙焙烧技术提供了必要的工业设计依据。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某研究所开发了液相氧化法生产铬酸钠(钾)的新工艺,并与有关铬盐企业联合进行了中试。该工艺具有转化率高及排渣量低的特点。

第二节铬盐生产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重铬酸钠的世界年产量仅为10万~11万吨,其中美国占45%,德国占20%,英国占13%。

目前国外铬盐生产国主要有美国、英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和南非等。铬盐生产能力以重铬酸钠计约75万吨,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70%以上。

表1-1、表1-2分别是SRI(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统计的1998年重铬酸钠的有关生产供应情况及其消费去向。

表1-1 1998年重铬酸钠的世界供应量 /万吨

其中:美国艾力门梯斯铬公司为4.71万吨,西方化学公司为8.23万吨,英国艾力门梯斯铬公司为13.5万吨,俄罗斯为3.5万吨,波兰扎克拉第公司为1.3

万吨。

表1-2 各地区重铬酸钠消费去向(以Na

2 Cr

2

O

7

·2H

2

O计)/(万吨/年)

世界铬盐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铬污染问题。为减少铬盐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国外铬盐生产向集中化、大型化方向发展。美国现仅有两家铬盐厂,总生产能力为16.6万吨/年。俄罗斯两家铬盐厂在18万吨/年以上,日本两家公司为5万吨/年,英国一家公司生产能力为13.5万吨/年。其他如哈萨克斯坦、波兰、南非、罗马尼亚、伊朗等国家也仅有一个或两个生产厂家。铬盐生产大型化、集中化可减少污染源,有利于环境治理,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国外铬盐工业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工业发达国家对本国铬盐生产不再扩建和新建,而是在现有装置上完善生产工艺,加强设备改造,适当增加产量和品种。为保护本国环境,获得更多利润,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在第三世界铬矿资源丰富或消费市场大的国家和地区建厂;二是铬矿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如南非、印度、土耳其、巴西、伊朗、菲律宾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厂,发展本国的铬盐工业。

我国铬盐生产经历了40多年的曲折历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调整的需要,并受世界铬盐需求的影响,呈现了波浪起伏式的发展状态。规模由小到大,装备由土到洋,由对环保不重视到逐步意识到对企业生死攸关的影响,从盲目发展逐步过渡到有计划、有理性的控制性发展。生产重心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沿海多数铬盐厂由于环境保护或经济效益等因素而停产、转产。据统计,国内曾先后有70多个铬盐生产厂点,已停产和转产的有40多家。其中包括技术经济一度处于前列的上海、天津、青岛、广东江门、苏州、沈阳等地厂家。另有一批东部和中部铬盐厂由于规模过小,无力进行发展和改造,失去竞争力而停产,如河南开封、

密县、回郭镇,四川泸州、都江堰,吉林安图,广东粤北,江苏溧阳,山西平定等。目前国内铬盐生产厂为20家左右。据统计,2001年全国重铬酸钠总量约20万吨,成为世界铬盐生产大国。其中有7家企业产量超过了1万吨/年,超过2万吨/年的有重庆和济南两家,1万吨/年以下的厂家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我国铬盐产量列于表1-3。

与国外相比,我国铬盐生产存在着生产厂点多,装置规模小,装备较差,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品种及规格少,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等问题。我国的铬矿资源有限,多数要靠进口来维持生产,少量的藏矿运输困难,加工、运输环节多。近年来铬矿生产国均在发展本国的铬盐工业,这些都对我国铬盐生产增加了难度。

面对国内外众多的不利因素,铬盐行业应制定和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措施,扬长避短,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铬盐工业。

表1-3 主要厂家产量

(1)根据我国铬盐生产现状,目前国内现有生产能力加上改扩建能力已超过国内铬盐消费的需要,不宜再布新点,老厂扩建也不应再走技术含量低的单纯扩大生产能力的老路。重点应放在改革生产工艺,改进装备及提高自动化程度。要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和吸纳国外先进铬盐生产经验,尽快改变我国铬盐生产的落后面貌。

(2)加大铬盐生产环保治理力度,以利铬盐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铬盐行

业生产厂点过多,装置规模小,生产工艺不先进,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散布在全国各地的铬盐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一直受到各级环保部门的特别关注,已成为制约我国铬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铬盐环保问题,应视为企业生命线。铬盐发展应坚持“大型化、集中化、环保治理规范化”的方针。按照市场经济和国际工业发展的规律,通过竞争、兼并、联合,优化组合,优胜劣汰,逐渐达到国际认可并业已被经验证明了的规模经济,即5万吨/年规模厂,从根本上减少铬盐生产污染治理的难度,彻底解决威胁行业生存,阻碍行业发展的症结。

(3)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铬盐产品。

目前国内部分产品质量较好的企业已在制定和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国内厂际间的质量差距还较大,此外与国际优质产品相比,在物理形态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国外大型铬盐厂的产品品种常常超出十种甚至数十种,有些品种还有多种规格。我国铬盐品种不过20~30种,其中多数为试剂,不包括铬颜料的工业品种不超过10种(重铬酸钠、铬酸酐、重铬酸钾、氧化铬绿、碱式硫酸铬、铬酸钠、硫酸铬钾及重铬酸铵等)。品种少限制了铬盐行业的深加工水平,降低了铬盐厂的效益,不仅阻碍了铬盐厂的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铬盐厂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应进一步开发新品种,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发适应于国际市场的新规格新品种,提高单位铬的产值和利润,不断提高我国铬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尽快规范铬矿进口市场,由统一的代理商归口经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稳定矿源,保障供给。避免各自为战,盲目被动,受制于国外供矿者。作为质量较理想的国产藏矿,在交通条件得到改善,运输成本降至铬盐厂家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应加强管理,使国产铬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应用。

第三节铬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铬盐是无机盐主要品种之一,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用途极广,主要用于电镀、鞣革、印染、医药、颜料、催化剂、氧化剂、火柴及金属缓蚀剂等方面。据商业部门统计,铬盐与我国10%的商品品种有关。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论文格式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摘要】: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关键词】:中国石油历史 一、中国石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

生产管理发展简史

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工厂制度产生以后,社会的基本生产组织形式从以家庭、手工工场为单位转向以工厂为单位,机器代替了手工操作,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企业内部的分工日益细微,协作更加广泛。大量的管理经验及实践,为建立早期管理理论打下了基础。 对早期管理理该首先做出贡献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写了《国富论》一书,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他的这本书是生产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亚当·斯密之后,一位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扩大了斯密的观察范围,提出了许多关于生产组织和经济学方面带有启发性的观点。在生产管理的发展史上,弗雷德里克·W·泰罗毫无疑问地是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作为研究考察领域的生产组织、劳动控制、设备装置与生产控制的创始者,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在泰罗以后,困扰着认真调查研究者的另一个难题是大规模问题的复杂性。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要借助于数学方法。F·W·哈利斯在1915年作了数学分析的尝试,他最先发表了简单情况的经济批量的模型。 当前出现的一般生产领域活动的高涨,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发展作为开端的,这两个发展成为未来的基础并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是沃尔特·休哈特(Walter Shewhart)在1931年对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和它在工业中的应用;另一个是1934年在英国工作的L·H·C·蒂皮特对工作(劳动)抽样理论(确定各种延迟、工作时间等方面标准的取样程序)的发展。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当代生产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计质量的概念发展迅速,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广泛地应用;二是引用了线性规划,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大规模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三是其他的数学方法也发展起来。例如排队论在生产线、机器保养等方面得到了应用。还发展了一些新的、更现实的库存模型。 现在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前的以企业为中心的管理模 式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现在的生产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手工生产、大量生产、精益生产、集成制造、敏捷制造、大量定制生产、绿色制造等各种生产方式并存。现在的生产管理竞争体现在多个方面的竞争,主要包括价格、质量、品种、时间、信誉、环保等竞争因素,主要竞争因素也不断发生变化。 在现在和未来,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实现MRP、ERP系统的应用,通过MRP、ERP系统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管理绩效。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全球化、敏捷性、精益生产等成为不断发展的新趋势。精益生产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丰田公司,在现在各种资源都十分紧张的时代变得更为重要和流行。精益生产的基本原则是消除各种形式的浪费,包括物料、流程等很多方面。精益生产集中了大量生产(高产量、低成本)和手工生产(品种多和柔性)的优点。精益生产的实质是一种生产管理技术,能够大幅度减少闲置时间、作业切换时间、库存、低劣品质、不合格的供货商、产品开发设计周期以及不合格的绩效。 现在有很多种方法、制度、活动可以提高生产管理绩效。常用的主要有:5S管理、目视管理、目标管理、合理化建议活动、TQM(全面质量管理)制度、TPM(全面生产管理)制度、QCC品管圈制度、QC新老七大手法、SPC、IE、6σ管理、ISO9000等。这些方法或

纯碱工业发展简史

纯碱工业发展简史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天然碱湖中的碱以及海草灰中的碱供洗涤和制造玻璃之用,现在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埃及玻璃大约是公元前1800 年制造的。在我国1700 年前的著名药书“本草纲目”中记载“菜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去垢发面。”可见当时对碱的制造和用途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无论中外,在18 世纪中叶以前,碱的来源不外是植物灰或碱湖中的天然碱。到18 世纪末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天然碱的产量已远不能满足玻璃、肥皂、皮革等工业需要。因此人工制碱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在英法七年战争时法国所需的植物碱来源断绝,于是在1775 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制碱方法。1787 年医生路布兰经四年多的研究获得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了成功。他的方法是先用硫酸和食盐互相作用得到硫酸钠,然后再将硫酸钠和石灰石、煤炭在900 ~1000 ℃共熔得碳酸钠。这一方法的成功,不仅为工业提供了纯碱,而且由于一种化学产品通过人工合成,因而对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制碱方法,通常称为路布兰法或硫酸钠法。但是路布兰法存在着不少缺点:熔融过程系在固相中进行,并且需要高温;设备生产能力不充分;设备腐蚀程度严重;工人的劳动条件恶劣及所得到的纯碱质量不高。这些缺点促使人们去研究新的制碱方法。1861 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原是一名工人,在煤气厂从事稀氨水的浓缩工作,发现用食盐水吸收氨和二氧化碳时可以得到碳酸氢钠,于是获得用海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的专利,这种方法也就被称之为索尔维制碱法。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需用氨起媒介作用,故又称为氨碱法。其主要过程是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而得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煅烧放出CO 2 和H 2 O 而成碳酸钠。1863 年建厂,1872 年获得成功。由于氨碱法可以连续生产,生产能力大,原料利

运营管理历史及发展

运营管理历史及发展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史与理论工具 在人们开始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时,运营管理就随之产生。虽然运营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待早期文明时期,但是主要的发展线索集中在最近的200年。 一、产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最具重大意义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劳动分工概念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提出。 1、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发明了蒸汽机,为制造业提供了机械动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2、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认为:(1)分工可重复单项操作,提高熟练程度,提高效率;(2)分工可减少变换工作所损失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工具和机器的改进。 3、莱特.惠特尼提出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正是采用了标准化的配件,才实现了零件的可互换性,零件才无需定制,才能快速批量生产,才能以标准化的方式生产上万支滑膛枪,才使得后来福特汽车装配线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 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得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使得当时人们迫切需要比较系统、切实可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 二、科学管理(20世纪10年代) 1、以泰勒为代表创立的科学管理原理,给工厂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通过时间研究和工作研究概念的形成,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整个社会财富的最大化。科学管理原理,其精髓在于:(1)对现有工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观测、分析和改进;

(2)建立在方法研究基础上的差别计件工资制;(3)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科学地挑选并培训工人;(4)设立计划部门,负责合同管理、方法研究与标准化、进度安排、成本分析、业绩考核与工资发放以及纪律检查等管理职能。 2、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工业心理学,把心理学的成果运用于动作研究,提出了节约动作的10个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为止仍在被用于操作和运动的进化与优化。 3、亨利.福特看到了非物质利益对激励工人的价值,提出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甘特图。利用甘特图,使计划的编制更加快捷和直观。 4、亨利·福特是一位伟大的实业家,为在汽车行业采用大量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汽车进入了美国普通居民的家庭。在汽车在美国开始畅销,福特公司的T型车大获成功,供不应求。为提高运营效率,福特组建了汽车装配线,并把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应用于工厂管理。同时,一方面在于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使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论;另一方面得惠了惠特尼提出的标准化。因此,能够使大量生产变成现实。 5、美国的F·W·哈里斯发表关于经济订货批量的模型,通过订货管理EOQ开创了现代库存理论的研究。 三、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1920—1970年) 科学管理十分强调运营系统规划与设计以及运行与控制的技术因素,而人际关系学说则强调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1、质量管理模型,修哈特和洛米格运用抽样检验和统计表,在

合成氨工业发展史

合成氨工业发展史 一、人口增加与粮食需求 农业出现在12000年以前,是人类企图用增加食物供给来增强自己生存的开始。那时的人口约1500万。在2000 年前,由于农业的发展使人口增加到2.5亿。到1650年,人口又增长一倍,达到5亿。然后,到1850年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高达10亿,这段历程仅仅花了200 年时间。80 年后的1930年,人口超过了20亿。这种增长速度还未减缓,到1985年地球上供养的人数已达50亿。如果每年以1985年人口的2%水平继续增长下去的话,到2020年的世界人口将是100亿左右。因此限制人口的增长势在必行。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范围内正开始下降,据美国华盛顿人口局(1997年):2000年全球人口将由目前的58 亿增至61 亿,2025 年将达68 亿。人口局称,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全球最贫困的国家。1996 年全球58 亿人中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了47 亿,占全球人口总增长率的98%。中国人口增长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人口已于1995年2 月15 日达到12亿。据预测,到2000 年中国人口将突破13.5亿。 显然,人类将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是给自己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营养,以及从根本上限制人口增长。估计,到20 世纪末,严重营养不良的人数将达6.5 亿。解决问题的出路,必然需要科学的帮助,化学看来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能增加食物供给,其次它能给那些有意限制人口增长的人提供可靠的帮助。 在历史上,化学曾在扩大世界粮食供应过程中起过关键作用。这就是合成氨的发明和现代农药的使用,以及它们的工业化。 二、合成氨工业发展史 20 世纪初化学家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如何为大规模利用大气中氮找到一种实用的途径。氮化合物是肥料和炸药所必不可少的。但在当时,这种化合物的质量最优和最大来源是智利硝石。但智利地处南美而且远离世界工业中心;可是全世界无论何处,大气的五分之四都是氮。如果有人能学会大规模地、廉价地把单质的氮转化为化合物的形式,那么,氮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利用氮气与氢气直接合成氨的工业生产曾是一个较难的课题。合成氨从实验室研究到实现工业生产,大约经历了150年。直至1909年,德国物理化学家F ·哈伯(Fritz Haber,1868—1934)用锇催化剂将氮气与氢气在17.5MPa~20MPa和500℃~600℃下直接合成,反应器出口得到6%的氨,并于卡尔斯鲁厄大学建立一个每小时80g合成氨的试验装置。但是,在高压、高温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氮氢混合气每次通过反应器仅有一小部分转化为氨。为此,哈伯又提出将未参与反应的气体返回反应器的循环方法。这一工艺被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所接受和采用。由于金属锇稀少、价格昂贵,问题又转向寻找合适的催化剂。该公司在德国化学家A ·米塔斯提议下,于1912 年用2500 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了6500 次试验,并终于研制成功含有钾、铝氧化物作助催化剂的价廉易得的铁催化剂。而在工业化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难题,如高温下氢气对钢材的腐蚀、碳钢制的氨合成反应器寿命仅有80h 以及合成氨用氮氢混合气的制造方法,都被该以司的工程师 C ·博施(Carl Bosch,1874—1940)所解决。此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准备发动战争,急需大量炸药,而由氨制得的硝酸是生产炸药的理想原料,于是巴登苯胺纯碱公司于1912年在德国奥堡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日产30t合成氨的装置,1913年9月9 日开始运转,氨产量很快达到了设计能力。人们称这种合成氨法为哈伯-博施法,它标志着工业上实现高压催化反应的第一个里程碑。由于哈伯和博施的突出贡献,他们分别获得1918、193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金。其他国家根据德国发表的论文也进行了研究,并在哈伯-博施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先后开发了合成压力从低压到高压的很多其他方法(表18-1)。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转载)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发端于南海,早在1957年,有关部门即开始在海南岛南面莺歌海岸外组织作业,追索海面油苗显示,后由于60年代越美战事终止。1958年,则在渤海湾荣城至大沽口一段沿海地带调查油气苗;1959年,开展并完成了渤海海域及其邻近陆地的小比例尺航空磁测,资料初步揭示渤海是华北拗陷区的一个组成部分。1960年5月,开展海上地震、重力、电法的物探试验;随后完成了渤海全海区的地震概查和安排了远景较好的辽东湾海域的普查和重力调查。资料进一步证实,渤海是陆地各拗陷向海域延伸的部分。这期间,也在渤海进行了地质观测、测量海底地形,底质取样以及部分海底重力工作。

从渊源上讲,在石油企业改革之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各大油田均归口石油部管辖,改革后中石油占有了大部分的油田,中石化则包揽大多数炼厂,中海油则在石油需求强劲的背景下逐渐崛起。中国陆上油田基本被中石油,中石化包揽,同样海上的有利区块也都被中海油注册,虽然也有关于中海油上陆,中石化,中石油下海的说法,但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依然缺乏互动。而经过40多年的开发,中国陆上石油资源,尤其是东部油田油气资源已成日益递减状态,海上石油的发展将有力缓和这一状况。在几年内渤海油田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产地,中海油也将超越中石化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生产商。 1961年、1964年分别对黄海海域进行地震初查,以了解南黄海与苏北盆地的地质构造关系,并着手对其含油前景的摸底工作。海上油气勘查的逐步展开渤海油气勘查取得了突破,发现了海上油田。1967年6月,海1井试获日产30t的原油,成为我国海域第一口出油井。 南海北部湾油气勘查的突破。从60年代安排了区域性调查后。直到1973年初,美、越签订《巴黎协定》结束越南战争,南海海域恢复平静之后,中国燃料工业部才再一次成立了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恢复南海石油勘探。到1973年,基本完成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预测北部湾是一个有良好前景的含油气拗陷。此后几年,由于国内又出现其它原因,南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77年8月,石油、地质两部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地震成果资料,选定的涠西南一号构造带湾1井,1977年9月试获日产原油20t,天然气9 490m3。 开辟珠江口盆地勘查。1974年,区域研究工作认为,珠江口外海域是值得注意的地区,建议作为今后油气勘查的主要战场。1975年进行的区域概查和综合性地球物理普查,证实珠江口外存在一个沉积厚度大、由几个拗陷组成、面积约15万km2的沉积盆地。1975年12月,确定为石油普查重点工区。1977年开始钻探。 评价、探索南黄海。1967年6月~1970年,在浅水部分地球物理试验基础上,对南黄海进行了地震大剖面测量。从1974年开始,利用我国自行设计、改装的双体钻井船,施工钻井7口,取得了重要的地质资料,但未能获得工业油气的发现。 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开发海洋石油采取对外合作与自营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79~1980年,采用双边谈判方式与外国公司签订南海、黄海的南部地球物理勘探协议和渤海、北部湾石油勘探开发合同。1979年8月,南海珠江口盆地珠5井首次突破工业油流关,引起中外各方的关注。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负责对外合作业务,享有合作海区内进行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

工业文明发展简史

工业文明发展简史 工业革命 从18世纪80年代到以后的三代人里,一场史无前例的、意义深远的革命在整个英格兰展开。“从那时起,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了。”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拉开了整个世界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现代化”帷幕。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使各国看到了振兴的希望,纷纷变法图强,从此以后,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展开,至今方兴未艾。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地球上就开始存在着两类主要的文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当然中间还有很多过渡地带,因为不同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不同,有的很高级而更多的甚至还没有开始工业化。工业革命是近代工业化的实际开端,是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转折点。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伟大飞跃,工业革命所建立起来的工业文明,成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终结者,它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创造出巨量的社会财富,而且从根本上变革了农业文明的所有方面,完成了社会的重大转型。经济、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无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所谓工业革命,其实是不同层次的统一,首先是产业和经济革命,然后是社会革命,最后是文化革命。不能把工业革命仅仅当做是产业革命,而应当从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着眼来进行全面把握。事实上,如果没有社会革命的支撑,工业革命不会最终完成。工业革命与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互为表里。实际上工业社会的一切都以工业大生产为基础进行,一方面国家建立起关联度极高、分工极为严密的产业体系,产生了大批的“自由劳动者”——产业工人(包括蓝领和白领),同时工业化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教育,因此国家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国民教育体系,使得教育和职业训练社会化。另一方面,国家作为大企业利益的集中体现,与经济管理高度整合,管理能力和国家权力大大增强。如此一来,整个国家和社会高度组织化,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产生出令人生畏的能量。 文明发展 当前的文明研究将世界分为几大文明圈,如基督教文明圈、儒家文明圈、印度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之类,这种研究不是不正确也不是没有价值,但这其实是对传统文明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农业文明的划分,不但不能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给出清晰地说明,而且还很容易混淆人们的思想。而将社会发展阶段划分为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过于机械,没能抓住生产力这个根本。实际上对文明的划分应该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按工业化水平来对人类社会进行划分看起来很简单,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 虽然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觅,但我们可以确信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果类是可以食用的,而哪些是有毒的;古代的猎人必须了解哪些树是制造弓箭最好的木材。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在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产品(主要是天然产品或天然材料的制成品),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确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逐渐扩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买卖双方不现直接接触了,而是通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在村庄集市上通行的确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形式的质量担保逐渐演变为质量担保书。商业的发展,要使彼此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即产品规格。这样,有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这间直接沟通,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结构多么复杂。紧接着,简易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测量手段也相继产生,这就是在手工业时期的原始质量管理。 由于这时期的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因而又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18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其产物就是“工厂”。由于工厂具有手工业者和小作坊无可比拟的优势,导致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体制的形成。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其间,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在加一个检验环节,以便监督、检查对计划、设计、产品标准等项目的贯彻执行。这就是说,计划设计、生产操作、检查监督各有专人负责,从而产生了一支专职检查队伍,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检查部门,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了。起初,人们非常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将质量管理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故被人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及含义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及含义 质量的概念 什么是“质量”? 什么是“质量”?“质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概括地说,“质量”必 须与主题事物的功能或用途、参数与特性、功能与程度关联起来。 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可以理解为: 1).质量是以产品、体系或过程作为载体的。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 2).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它将随着时 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才能确保持续的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3).固有特性是通过设计开发形成的属性。 A).物理特性(如机械、电器、化学、或生物特性),感官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行), 人体功效特性(如语言或生理特性、人身安全),功能特性(如电机转速、功率)等。这些固有的特性要求大多是可以测量的。它决定了产品、体系或过程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 质量管理的发展简史 质量管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始于本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工程师、科学 管理的创始人泰罗(F.W.Taylor),其主要贡献是:将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专职检验制度;包括设立专职的检验人员,检验机构。制定检验的基本依据――技术标准。泰罗还适应大量生产的要求,实施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与之相关的计量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最终是质量检验走向科学。 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提出了“预防缺陷”的概念。他 认为质量管理除了检验外,还应做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解决的方法就是采用他所提出的控制图。与此同时,同属于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的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mig)又共同 提出,在破坏场合采用“抽样检验表”,并提出第一个抽样检验方案。质量检验阶段一种延续到40年代。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简称SQC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形成于本世纪40-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休哈特 (W.A.Shewhart)博士、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mig)等。 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产生废品并检验产品质量,在方式上由专职检验人员转到由专业质量控 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这标志着由事后检验的观点转变为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概念,是质量管理工作前进了一大步。 在统计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以及世界上的众多 学者都做出许多贡献,在实践中也取得显著的成果。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简称TQM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理论提出于本世纪60年代,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其主要代表 人物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A.V.Feingbaum)朱兰(J.M.Juran)等他们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或称“综合质量管理”。费根堡姆于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主张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去加强质量管理,提倡讲究质量成本,加强企业经营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全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2010-04-05 19:28:26) 摘自《读书网》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中共中央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

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他们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为发展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象著名诗人立季赞诵的那样:“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当时一些苏联地质专家对能否找到有开采价值的油田,曾有不同的看法。石油工业部在总结这一地区前段勘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56年开始,调整勘探

运营管理的发展简史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 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之前农业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主导产业。制造业采取的是手工作坊方式,产品是由手工艺人和其徒弟在作坊里加工出来的。这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直到19世纪初才发生了变化。许多发明创造改变了生产方式,机器代替了人力。其中,最具重大意义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劳动分工概念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提出。 1765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发明了蒸汽机,为制造业提供了机械动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分工的概念,认为: (1)分工可重复单项操作,提高熟练程度,提高效率; (2)分工可减少变换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3)分工有利于工具和机器的改进 1801年,美国人埃尔·惠特尼(Eli Whitney)提出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正是采用了标准化的配件,才实现了零件的可互换性,零件才无需定制,才能快速批量生产,才能以标准化的方式生产上万支滑膛枪,才使得后来福特汽车装配线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 尽管发生了这些巨大的变化,管理理论与实践并未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时迫切需要比较系统、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作指导。 二、科学管理(1910—1920年) 到了20世纪初,以泰勒(Frederick W. Taylor)为代表创立了科学管理原理,给工厂管理带来了巨大变化。泰勒是科学管理原理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实现了雇主和雇员的财富最大化才能永久地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以此为出发点和基础,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其精髓在于: (1)对现有工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观测、分析和改进; (2)建立在方法研究基础上的差别计件工资制; (3)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科学地挑选并培训工人; (4)设立计划部门,负责合同管理、方法研究与标准化、进度安排、成本分析、业绩考核与工资发放以及纪律检查等管理职能。 泰勒制强调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实现整个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其思想并不总是受到工人的欢迎。工人们认为采用这些方法后产出增加了,而他们的劳动报酬并未得到相应地提高。当时,确实有些企业为追求效率而让工人过度劳动这一问题。最终,国会在公众呼声下就此事举行了听证会。1911年泰勒被要求到会作证,也就是这一年,他的划时代著作《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出版了1[1]。那次听证会事实上促使了科学管理原理在工业领域的推广。 除了泰勒,还有不少先驱者对科学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些学者及其管理思想。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reth)是一位工业工程师,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莉莲·吉尔布雷斯(Lillian Gilbreth)是一位心理学博士,把心理学的成

论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论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质量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仅能对产品质量实施事后把关,但是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质量检验并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全数检验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 40-60年代,质量管理从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过程控制阶段,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所以将质量控制从检验阶段提前到生产阶段,实行过程控制。并采用抽样检验来适应大规模生产。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从种植,采购,仓储,生产等一系列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质量管理。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朗志正,我国著名的质量和标准化专家,现任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他于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第一机械系,1966年调入北京理工大学任教.从1978年起,他开始从事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的教学、科研、企业诊断和咨询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工作,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目前还担任着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等多项职务. 1958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任南京307厂设计研究所设计组长,1966年调入北京理工大学,先后在飞行器系、管理工程系和管理与经济学院任教,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8年任国务院参事、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北京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全国质量管理优秀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个人,2000年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979年开始结合工作实践着手写出一本50万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管理》,这是国内最早的基本有影响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书籍之一。以此为基础,郎志正一方面参加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质量管理的推行活动。 刘源张, 1950年夏天刘源张教授在东京,经由日本质量学者石川馨的介绍,在日本“科技联”研究质量理论。当时美国学者戴明在日本演讲质量统计控制,刘教授通过石川馨拿到戴明的演讲讲义,并了解相关的情况。

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历程1.

《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历程》读后感 《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历程简明读本》系统记载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的发展与变化,本书通过通过五个章节,以每十年为一个阶段详细的阐述了不同年代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情况,读完此书我深刻体会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成套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光辉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中国石油工业在短短数年间,连上数个台阶。建国初期,我国的原油产量仅有12万吨,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气概,坚持“两论”起家,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南征北战,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田。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一亿吨以上,到今天中石化已发展成为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炼油商和第五大乙烯生产商,2009年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9位。我们已经开始步入了世界石油化工强国之林。 回顾中国石化发展的风雨历程,总结60年来的成功经验给我的体会如下。 一、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石油化工是建国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工业,科技水平十分落后,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刚刚起步,使中国石油化工缺乏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前辈们克服种种困难去探索油田、开发油田、建设炼厂,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积累经验,用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创造了今天我国的化工行业。可见,一个只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只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要把发展艰苦奋斗作为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下去。 二、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创新

中国石油行业的飞速发展,一项项工艺的进步一次次技术的提高和我们不断学习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到“左”的干扰,造成了许多严重问题,其中有些是很难挽回补救的,在那段时间严重的滞后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直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使我们通过学习国外石油炼制、开采的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自主创新,用新的思路、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新的办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使我国的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因此要使我们的行业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创新。工作的标准没有止境,学习也同样没有止境。一名优秀的人,一定要“学到老、用到老、进步到老”。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同时也在不断地进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人都怕遇到问题,其实问题往往是创新的源泉。三、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现五个统一。其中包括经济责任与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相统一,在圈里推进公司发展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认真履行企业责 任;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必须遵循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趋势和规律来提高企业的内在素质和赢利能力;坚持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在抓好当前工作的同时,必须统筹兼顾,认真谋划长远发展;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从实际出发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走符合中国石化实际的改革创新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认真落实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制度,坚持与改革发展同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回顾历史,我们引以自豪,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我坚信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在不久的未来必将造就新的辉煌,我们中国石化的朝阳也必然更加光彩夺目。同时作为一名石化工作从业者我也将为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广东省收音机工业发展史

广东省收音机工业发展史 广东电子工业的起源与广播事业密切相关。建国前,广东既没有生产电子元器件的工业,也没有生产电子整机的工业,仅在广州等城市设有一些从事修理收音机的私人店铺。广州解放之后,在接管国民党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先后于1949年底和1950年,建立了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使用收音机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无线电器材修造业不断增多。50年代初,广州、汕头等城市有几十家从事维修收音机和经营无线电器材的个体店户,并有少数家庭作坊开始生产收音机的配件。1950年广东(州)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广州广播设备厂前身)成立,从事广播器材的生产与维修。1954年,该服务部何英毅等人开发并批量生产直流电子管收音机,装备全省各地台风警报站、气象站。 1956年4月,在合作化高潮中,广州市将私人无线电修理店组建成广州曙光无线电修配生产合作社、广州南方无线电机生产合作社等;汕头市将德华、锦记、益光等13家私营电器、无线电行和修理店组建为汕头市无线电生产修造合作社。同年12月,在广州市水电安装公司机电修配所无线电维修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广州无线电装修厂。这些合作社

(厂)主要从事收音机、扩音机的修理,并开始试制收音机、扩音机。是年广州无线电装修厂和曙光无线电修配生产合作社分别开发出红棉牌、海鸥牌电子管五灯交流收音机。该机型是电子管台式机,用木三夹板做外壳,刷上防潮光漆,机芯支架用铁皮手工弯制,频率刻度片用玻璃片丝印制成,产品的结构、工艺复杂,体积大,生产效率低。 1957年3月,广州曙光无线电修配合作社开始小批量生产海鸥牌电子管交流收音机,当年生产181台。同月,汕头市无线电生产修造合作社和汕头良记蓄电池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汕头电工厂,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翌年改名为地方国营汕头无线电厂(1965年3月改名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当年生产电子管直流收音机227台,交直流收音机657台。1958年5月广州无线电装修厂改名为地方国营广州无线电厂,隶属广州市机电工业局。同年6月,广州曙光无线电修配生产合作社改名为地方国营广州曙光无线电仪器厂(后改为广州曙光无线电厂),当年生产电子管收音机785台,扩音机442台。1959年,广州无线电厂开始生产红棉牌六灯电子管交流收音机,广州南方电机生产合作社(1964年该合作社的无线电车间与两个无线电修理门市部合并,成立广州南方无线电仪表生产合作社。1969年,南方无线电仪表生产合作社与广州无线电元件二社、七社及无线电机箱社合并,成立广州无线电合作一厂,1974年更名为南方无线电厂)开始生产南方

质量管理发展史

质量管理发展史 一、质量管理四阶段演进历程 一、 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 虽然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觅,但是我们可以确信自古以来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是有毒的。古代的猎人必须了解哪些树制造弓箭最好的木材。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在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产品(主要为天然产品和天然材料的制成品)。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判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逐渐发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买卖双方不再直接接触了,而是通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在村庄、集市上通行的确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行式的质量担保逐渐演变成质量担保书。商业的发展要使彼此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及产品规格。这样有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间直接沟通。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结构多么复杂,紧接着,简易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测量手段也相继产生,就是在手工业时期的原始质量管理。由于这时期的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把关,因而又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18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其产物就是工厂,由于工厂具有工业者和小作坊无可比拟的优势,导致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体制的形成。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因此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是在20世纪的事情。 二、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20世纪初,人类跨入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龚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 QM 质量管理1970 Quality Management QA 质量保证1950 Quality Assurance QC 质量控制1930 Quality control QI 质量检验1900 Quality Inspect

质量管理发展史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白分之百的检验。其间,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在加一个检验环节,以便监督、检查对计?划、设计、产品标准等项目的贯彻执行。这就是说,计划设计、生产操作、检查监督各有专人负责,从而产生了一支专职检查队伍,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检查部门,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了。起初,人们非常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将质量管理的责任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故被人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 后来,这一职能乂III工长转移到专职检验人员,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很难补救。且白分之白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弊端就突显出来。一些著名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就注意到质量检验的问题,尝试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来解决,使质量检验既经济乂准确,1924年,美国的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成功地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新阶段。1929年道奇(H. F. Dodge)和罗米克(H. G. Romig)发表了《挑选型抽样检查法》论文。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在短时期内解决美国300万参战士兵的军装规格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因此休哈特建议将军装按十种规格的不同尺寸加工不同的数量。美国国防部釆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制成的军装基本符合士兵体裁的要求。 后来他乂将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并发明了控制图。他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搞事后检验,而且在发现有废品生产的先兆时就进行分析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产生。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汁原理进行这种预防的工具。因此,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就是1931年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 在休哈特创造控制图以后,他的同事在1929年发表了《抽样检查方法》。他们都是最早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质量管理的,为质量管理科学做出了贡献。然而,休哈特等人的创见,除了他们所在的贝尔系统以外,只有少数美国企业开始采用。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受到了二十年代开始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能够广泛推广。第二次世界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