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截肢康复练习知识讲解

截肢康复练习知识讲解

截肢康复练习知识讲解
截肢康复练习知识讲解

截肢后的康复

2009-12-22 16:15:17(已经被浏览531次)

一概述

1.概念

截肢是指当疾病或损伤造成肢体失去生命状态时,为了考虑全身的健康状况,由医务人员施行截去该病变肢体的手术。但由于突然失去部分肢体,造成了终生残疾,往往给病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各个方面都带来不良影响。据1987年抽样调查,我国有757万肢体残疾患者。因此对其进行及时康复训练,安装假肢,不仅关系到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相当的社会效益。

2.原因

截肢的主要原因有损伤(包括物理和化学损伤);感染和炎症(如气性坏疽)

3.现代康复的观点认为:

①截肢手术后所留残端是圆柱形的而不是圆锥形的,大腿假肢的承重点在坐骨结节;

②术后立即安装术后即装假肢(immediate postsurgical prosthesis);

③接受腔由传统的开放式改为全面接触重点承重式。采用从残肢上精确制取的石膏模型,用真空成型的方法制作树脂胶合材料的接受腔。假肢是为补偿肢体缺损而制造的人工肢体。它可代偿已失肢体的部分功能,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下肢假肢可以代偿站立、行走功能;上肢主要只能代偿人手的两三种基本功能。

上肢假肢分类

机械假手:具有手的外观,完成抓握钩等基本动作(自身关节运动力源);外部动力手:有电动手,气动手;工具手;装饰手。

下肢假肢分类

踝部假肢:半足,赛姆假肢

小腿假肢(膝关节下8cm~踝上7cm)

传统型髌韧带承重型(PTB,PTES等)

全接触式 PTK式

大腿假肢 (坐骨结节下10cm~膝上5cm)

传统型(接受腔为圆锥形,有绞索)

骨骼式(内装有支撑件和人工关节,吸着式全接触形)

二康复评定

1.截肢的适应症状

虽然截肢是为了解除病人病痛,挽救生命,截肢后如能安装一副满意的假肢,则可不同程度地修复该肢体的功能,但应严格掌握截肢的适应证,慎重决定。如有的骨肿瘤病人所出现的症状似炎症表现,有的炎症表现酷似恶性肿瘤,须严格鉴别诊断决定是否截肢。再如下肢血管供血不良并伴有剧烈疼痛者,非手术治疗无效且逐渐恶化者,在必须截肢的情况下截肢早比截肢晚好,老年人也是一样。

2.安装假肢的功能评定

安装假肢后对其功能进行全面的评定,从中发现异常现以利于指导病人训练和对假肢的改进,根据其不同的假肢评定范围不同。

(1)上肢假肢:主要观察其穿戴后活动控制能力和有无不适应问题存在。如

前臂假肢,要求控制系统的效率在70%以上,屈肘90。时机械手能完全张开和闭合,在向接收曲表面加压时前臂无不适和疼痛,穿戴和不穿戴时肘关节的屈曲度数相等,其旋转角度左到不穿戴时的1/2。

(2)下肢假肢:评定其安装假肢后有无不适、承重点是否正确、活塞运动是

否正常受站立和行走的姿势是评定下肢假胶合理与否的主要内容

三康复治疗

(一)截肢术前的康复治疗

1.心理调整截肢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是沮丧、后悔与痛苦,甚至产生轻生。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患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

练,安装假肢,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2.截肢前的训练

(1)下肢截肢者,要进行健足站立平衡,持拐训练,如双上肢持拐所需的肌

力训练和持拐步态练习,以便为术后早日康复打好基础。

(2)上肢截肢者,若截肢为利手,需进行利手改变到对侧的“利手交换训练”;患侧要进行对保留部分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

3.使患者了解截肢训练的目的和内容

(1)保持健壮体质的训练,以便能更好地发挥健肢及残肢的功能。

(2)增强残肢肌力和保持正常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以防残肢肌肉萎缩。

(3)下肢截肢的负重和站立平衡训练和上肢截肢者的日常生产活动(ADL)训练。

(4)下肢截肢者的步行和步态训练,上肢截肢者手的精细动作和速度训练。

(二)截肢术后的康复治疗

1.截肢术后的处理

(1)避免残肢肿胀。软绷带包扎的优点是患者舒适,便于观察伤口,不易导

致肢体循环障碍。硬绷带包扎能更好地控制截肢术后残端的肿胀,残端成熟定型后相对软绷带包扎约2-3星期,但不便于观察患肢的血运。拆除残肢伤口缝线后,可采用间歇性气压循环仪治疗。

(2)保持合理的残肢体位。为了预防残肢畸形,静止状态时膝下截肢的膝关

节应保持伸直位;膝上截肢的髋关节应保持伸直位,且不要外展,以防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肘下截肢的肘关节应保持在45°屈曲位。

2.截肢术后的运动

(1)膝上截肢术后:①呼吸练习;②残肢的被动运动,以髋内收为主;③俯

卧位练习和髋关节主动伸展运动,防止屈曲挛缩:④躯干和健肢的肌力训练;⑤残肢肌肉渐进抗阻性练习。所有运动不能过分,以免伤口裂开。

(2)膝下截肢术后:以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和预防膝关节屈曲挛缩为主,其它

原则同上.

(3)双膝上或膝下截肢术后:除上述原则外,加强双上肢的功能训练,为持

拐作准备;注意双侧臀中小肌训练和跪位行走平衡功能训练(膝下截肢)。

3.安装临时假肢后训练

尽早使用临时假肢的优点:减轻残肢肿胀;加速残肢定型;早期下地训练站立,减少因长期卧床的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畸形。早期站立练习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可选择假肢装配的最佳方案,以确保正式假肢的装配质量。

(1)穿戴方法的训练。

(2)站立平衡训练:包括双下肢站立、健肢单腿站立和假肢单腿站立平衡练

习,逐渐增加站立时间。

(3)迈步训练:双杠内进行,先练习假肢迈步,过渡到假肢侧站立健侧迈步:

逐渐增大步幅;由双手扶双杠,过渡到单手扶杠、持拐支撑和徒手迈步练习。

(4)步行训练:在迈步训练的基础上,开始用双拐步行,过渡到单拐、手杖

和徒手步行练习。注意分析和纠正步态。

(5)进一步训练:进行转弯、上下阶梯和越过障碍物练习,以及倒地后站起

及搬运重物训练。

佩戴临时假肢后,每日应坚持5-6小时的各种练习。直到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残肢成熟定型(残端肿胀己消失、局部萎缩达到了一定程度,连续观察2周的时间残端无变化)前述康复训练基本完成,能自己会穿脱,不借助拐杖可以较安全行走。

4.安装正式假肢后训练

(1)初期的训练:站立平衡、迈步训练;横跨步、后退训练:上下斜坡,上

下阶梯训练;跨越障碍物训练:倒地后站起训练。

(2)各种异常步态的矫正。

(3)几种特殊的训练:石子路、砂地、泥泞地面的步行训练;灵活性训练和

对突然意外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的练习。

(三)中医康复主要疗法

1.情志疗法:使患者“形苦志乐”,调整心境保持最佳状态。为减轻痛苦,可以配合传统娱乐疗法,如音乐、文体活动等,以舒畅情志。

2.传统体育和导引疗法

3.推拿、针灸疗法:根据不同情况辨证施针和推拿,可以起到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的作用。

4.传统物理康复疗法:可根据需要选择热疗、冷疗、泥疗、蜡疗、磁疗等。

5.中药疗法:可分内服、外服两种,重在舒筋通络、消肿止痛。

四截肢并发症的处理

1.幻肢痛一部分病人截肢后有残端钳夹样、烧灼样或刺割样疼痛感觉,称

为幻皮痛,其原因尚不很清楚,多在数周内自行消退,但幻肢痛持续存在或逐渐

加重者必须2D以处理。目前综合治疗是发展的趋势,首先注意纠正病人的心理

状况,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其次用各种物理疗法(如音频电疗、低频电疗、磁疗等)、封闭治疗,有人主张用经皮神经刺激疗法(TENS)将电极放置于对侧肢体相当于幻肢疼痛的部位,于疼痛发作时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残端的功能训练也是必要的治疗方法。此外,不安装假肢的截肢者幻肢痛常较严重,因此,及时安装假肢也是防治幻肢痛的方法之一。

2.残端痛残端痛是因炎症、瘢痕粘连、神经瘤、神经粘连、骨端骨刺形成

及局部缺血而引起,它不仅影响假肢的安装和使用,而且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手术前后应积极进行预防,如已发生应尽早针对不同原因给予治疗。因炎症所致者给以抗炎治疗;

目神经瘤所致者可采用苯酚局部注射或切除;因短痕粘连所致者应用音频电疗以消炎镇痛、软化瘫痪、松解粘连;因神经粘连所致者给予音频治疗或神经松

解术;残端缺血伴

慢性炎症者给予磁疗效果明显。

3。关节挛缩残肢关节挛缩畸形是因截肢后肌力不平衡、术后患肢长期放置

在不正确的体位、护理不当和没有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造成的,一旦发生,就会影响装配假肢。如发生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应及时作膝关节的被动伸直训练,并可以用砂袋5-10kg压在膝关节上面,每日3次进行锻炼,每次30-60分钟。如屈曲挛缩畸形发生在髋关节,应使用被动牵引法,方法是病人仰卧,息肢悬于床尾外,用5一10kg的砂袋圭在残肢大腿的中部,每日3次,每次30分钟。也可用砂袋压迫法,病人仰卧位用砂袋压在臀部。如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软组织松解或截骨术。

另外残肢端肿胀,瘢痕形成,粘连,坏死和感染等在截肢后也常有发生,应

尽可能顷防,如已发生分别给以合理的治疗,这些情况物理治疗效果较好,如石蜡疗法、音频起疗、红外线疗法、直流电5%一10%碘化钾、10%氯化钠药物离子阴极导入等。

五截肢后的注意事项:

1.保持适当的体重。

2.防止残肢肌肉萎缩。

3.避免残肢肿胀或脂肪沉积不穿戴假肢时,残肢合理运用弹力绷带,夜间也不能除去。

4.残肢皮肤护理每日清洁残肢、接受腔、袜套和弹力绷带。

5.早期不宜长时间乘坐轮椅。避免发生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

康复科普知识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 "三早"在聋儿康复中的作用 "三早"是指早发现、早配助听器、早训练。在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3岁以前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时期;7岁以前是最佳期;7岁-12岁是可塑期。如能及时地发现耳聋,明确诊断,尽早地配戴合适的助听器,使聋儿在父母的怀抱中就接受各种声音、语言刺激,得到科学的康复训练,聋儿的各方面发展就会接近正常儿童,康复的质量会显著提高。因此,尽早发现耳聋,尽快配戴合适的助听器,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成为聋儿康复中提高康复效果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早期干预原则。 如何开展聋儿家庭康复训练? 聋儿康复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启蒙,一是发展。首先,为了训练聋儿理解"说的是什么",家长可选择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用"直读"或模仿的方法,鼓励聋儿多说多听,增大语言的刺激量,逐步使聋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辨别。其次,在大量"听"、"说"的基础上,可采用实际操作、游戏的形式,让聋儿学会应用语言;用提问的方式让聋儿学会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用反差对比的方法让聋儿对语言产生理解记忆。家长应善于抓住随机情景,如做饭、吃饭,与他人往来,游戏活动等等,让聋儿反复练习,使语言同感受融合起来。 章贡区大码头社区服务中心

●小儿脑瘫康复 小儿脑瘫是由于出生前、出生后或婴儿期,控制运动的部分脑组织受到损害,导致肌肉控制失调引起的身体运动困难和体位困难。小儿脑瘫一经医疗机构诊断确定以后,就应及早开展康复训练。首先是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康复人员的腰间。为了加强小儿头的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拉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发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 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 对于四肢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妨碍了患儿的活动时,可考虑使用解痉或控制徐动的药物,如:安定、力奥来素、安坦、美多巴等。 章贡区大码头社区服务中心

残疾人康复知识讲座

残疾人康复知识讲座

残疾人康复知识 主讲人:李红明 残疾是指由某种遗传或意外事故导致的某种身心残疾或功能丧失,如耳聋、失明、痴呆以及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病、伤、残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常与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康复治疗前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定一个康复治疗方案,由以康复医师为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和临床医学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组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定、调整,直至治疗结束。 康复治疗的内容很多,包括医学的、职业的、社会的等多种治疗以及康复训练服务等。 传统的康复医学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和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一、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应用物理因子治疗病、伤、残者的方法。通常所称的物理疗法是指利用人工物理能的疗法(如电、光、声、磁、冷热等)常简称为理疗学;而利用力能(身体运动、按摩、牵引、机械设备训练等)的物理疗法,常称之为运动疗法或医疗体育(简称体疗)。若根据治疗中病人的主、被动状态,又可分类为以体疗为主的主动性物理治疗和理疗为主的被动性物理治疗。

二、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运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生活、工作或生产劳动、休闲游戏、社会交往等活动形式,使用工具和或设备来进行作业训练,帮助因躯体、精神疾患或发育障碍造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改善与提高生活自理、恢复工作学习和适应社会等方面的功能独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 三、言语疗法: 言语疗法是对有言语障碍的病人进行言语训练来改善其言语功能,提高交流能力。若经系统的言语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者,可用非言语交流方式训练,或借助替代言语交流的方法来达到交流的目的。 言语疗法又称言语训练或言语再学习,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 有言语障碍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治疗师与被治疗者的相互作用,医治病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问题。它是治疗师通过使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方法,通过解释、说服、支持来改变病人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行为等,达到排忧解难、降低痛苦,促使病人较好地面对人生和生活,适应社会。 五、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个整体,人的体形与精神是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个整体,进而形成自然一形体一精神一社会的医学模式。这高度综合整体的学术思想,反映到中医康复医疗,以"气一元论"和"阴阳

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大全

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大全 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有哪些?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 于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 1、人类健康有哪四个层次? 人类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后一个健康层次,是以前一个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比前一个更高级的健康层次,四者结合可谓“全面健康”。 2、健康新概念是什么?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在日益增长。21世纪的健康应是大健康时代,即健、寿、智、东、美、德六大人生最佳境界。 3、健康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 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影响。 4、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知、信、行”。“知”就是普及健康的科学知识。“信”就是使人们相信科学有益健康,并建立起获得健康的信念。“行”就是把信念变为实际行为,落实健康行为。 5、衡量健康的三项指标及城市居民死因顺位是什么? 衡量社会健康的三项指标:人中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的顺位排列:脑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意外

伤害和中毒。 6、影响健康的十大恶习有哪些? (1)紧张。情绪紧张易使人患高血压病、头痛、失眠。 (2)滥用药物。产生药物成瘾或引起意外中毒。 (3)暴食。是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 病的原因。 (4)过度运动或缺少运动。 (5)不注意身体的警告。身体不舒服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6)任意中断治疗,这样会使疾病复发。 (7)过度节食或素食,使身体缺少必要的营养。 (8)吸烟。称为慢性自杀,也危害他人健康。 (9)酗酒。过量饮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对肝脏 的机能有毒害作用。 (10)进食致癌物质。如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烟熏的食物等。 7、世界无烟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定于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宣传吸烟有害,呼吁吸烟者在这一天主动停止或放弃吸烟,香烟推销单位和个人在这一天停止经营活动。 8、大量饮酒有什么危害? 大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损伤大脑神经和肝细胞,诱发胃炎、肝炎、肝硬化等;重者造成昏迷或死亡;酒后受孕出生的后代易出现智力迟钝,肢体畸形。 9、七大营养素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脂肪:是供给人体热能的营养素。

残疾人康复训练知识交流

残疾人康复训练

残疾人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内容: 一、视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低视力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 二、听力语言:听觉语言能力训练、语言矫治、双语训练、手语指导等。 三、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 四、智力:运动能力训练、感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等。 五、精神:社会适应训练、作业训练、娱(体)疗等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一、视力残疾的有关概念 1.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康复基本知识 2.视力残疾的分级(此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 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三级≥0.05~<0.1 四级≥0.1~<0.3 二、什么是定向与行走 1.定向:是指个人运用感觉信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

2.行走:是个人在定向的基础上依靠肢体在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变化移动即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3.定向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 因为定向的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服务,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定向也为行走服务;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个体也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之一,二者相辅相成。 4.定向行走目的 使学员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初步掌握定向行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基本做到在室内、学校、常用公共交通设施等环境中安全、有效、自然、独立地行走。 三、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行走的必要性 行走的基础是定向。而对视力残疾人而言,独立行走对促进个体的发展意义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还具有特别的意义: 1.心理方面:促进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促进其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拓展个体活动范围及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形成个体的自尊与自信心。 2.身体方面:促进其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发育、发展,强化身体的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社会化方面:为其创造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促进个人的社会学习,丰富其的社会阅历,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其将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日常生活技能方面:促进并改进个人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基础知识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述 第一节学科内涵和特征 一、康复 1、定义康复(rehabilitation)直译是“复原”、“重新获得能力”、“恢复原来的权利、资格、地位、尊严”等。中国大陆翻译为康复,香港翻译为复康,台湾翻译为复健。20世纪40年代以来,康复的定义和内涵不断地演变。世界卫生组织(WHO)1969年的定义是“综合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残疾者,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功能至最高可能的水平”。1981年提出新的定义“康复是应用所有措施,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并使他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 2、基本内涵 1)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和工程等方面的措施。 2)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3)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4)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二、康复医学 1、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2、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属于临床医学的工作内容,是应用临床医学的方法为康复服务的技术手段,旨在改善功能,或为其后的功能康复创造条件。例如白内障患者在眼科进行晶状体手术摘除。 3、物理医学(physical medicine)与康复医学国际上物理医学的治疗主体是运动和理疗,主要目标是针对各种临床疾病,达到消炎、止痛、改善躯体功能等目标。康复医学则强调采用综合措施,针对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障碍进行以改善、适应、代偿和替代为主要特征的治疗,达到提供生活独立能力和回归社会的目标。这两方面都是本学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了突出本学科在物理治疗以及功能康复的特征,美国等采取以“物理医学与康复(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作为学科名称;而许多国家采用比较简洁的名称-康复医学。两个名称的实质内涵并没有本质区别。进入21世纪以来,两个主要的国际学术组织联合成为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SPRM),提示本学科团结发展的大趋势。本书名称根据卫生部的科室分类,采用康复医学作为学科名称,包含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内涵。 4、四大医学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作为现代化医院的基本功能。这四个学科的关系不是以时间划分的阶段关系,而是互相关联、互相交错、四环相扣的关系。 (1)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通过积极的措施,例如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这是康复医学的一级预防。许多疾病在发病后,需要积极的康复介入,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这是康复医学的二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这是康复医学的三级预防。康复预防和与预防医学在上述方面的内涵一致。 (2)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其关联不仅在于康复治疗过程经常需要同时进行临床治疗,而且临床治疗过程也需要康复治疗积极地介入。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

截肢康复指导

截肢 康复指导 一、术前训练:下肢截肢(单侧)如全身状态允许,要进行单(健) 足站立持拐训练,俯卧撑、健肢抗阻训练,持拐行走术等。 二、术后训练:下肢截肢患者要进行对侧下肢、两侧上肢和肩胛肌 的渐进性抗阻训练,术后24小时在床上训练。 三、硬绷带包扎技术:术后残肢用石膏绷带包扎,能有效的减少渗 出和肿胀,有利于残肢定型,一般在术后两周带切口愈合待拆线后改为软绷带包扎。 四、软绷带包扎技术:持续进行弹性绷带包扎,是预防货减少过多 的脂肪组织,促进残肢成熟定型的关键步骤。包扎要点即从残肢远端向残肢近端包扎,且远端包扎较紧,以不影响残端血液循环为宜近端略松。并给予经常的均匀的压迫和按摩,以减轻残端疼痛,促进软组织恢复,并防止肌肉萎缩。经常用手轻轻拍打残端,可以减轻其敏感性。 五、保持合理的残肢姿势:从术后第一天起须每日坚持数次俯卧, 预防产生不良姿势。为预防残肢屈曲畸形,尽量保持肢体残肢端于伸直位。如大腿中上段截肢,应常常采用俯卧位,练习髋关节后伸且不要外展活动。小腿截肢后应经常练习膝关节伸直活动。 术后应尽早离床,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和肌力训练,这是预防关节挛缩最主要的措施。 六、残肢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小腿截肢者,应增

强膝关节屈伸肌,尤其是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大腿截肢者术后第6天开始主动伸髋练习,术后两周若残肢愈合良好,开始主动内收训练和髋关节的外展肌训练,髋关节离断者,进行腹背肌和髂腰肌的练习。 七、病情较平稳时,可进行残肢肌肉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如小腿截 肢要做患足训练,即残留的肌肉训练。关节僵硬者,可作局部按摩或局部用宽筋散洗剂熏洗,以舒筋通络、通利关节,每日2次,注意防止烫伤。 八、保持残肢皮肤和假肢接受腔的清洁、健康,防止残肢皮肤红肿、 肥厚、角化、毛囊炎、溃疡、过敏、皮炎等。 九、若出现进食减少、胃胀、腹胀、嗳气、口苦、苔厚腻等症状, 可进食清补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苦瓜、山药等。 十、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燥结者,选用大黄、火麻仁各12g、蓖麻 仁9g、郁李仁6g,水煎服。也可选用番泻叶泡开水,或蜂蜜开水冲服。 十一、生活起居宜规律,戒烟酒,清淡饮食,保持稳定情绪。 十二、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密切观察残肢病情变化,防止残肢并发症,定期随访。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

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 骨折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一、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疲劳,骨折部不发生疼痛为度。 二、功能锻炼要以恢复肢体的固定有生理功能为中心。 三、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 1 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 特点:局部疼痛,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目的:功能锻炼以促进局部血运,加强新陈代谢,去瘀生新,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 方法: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下肢骨折时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 2 骨折中期:骨折后3-6周 特点:骨折局部症基本消失,骨折端亦基本稳定,骨痂已形成。 目的:此期以主动运动为主,锻炼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可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 3 骨折后期:骨折后6-10周 特点:骨折临近愈合后,又叫功能恢复期。 方法:应尽快恢复机体功能,锻炼关节持重能力,上肢骨折可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部锻炼;下肢扶拐者,应逐渐改为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和旋转动作,促进骨折的完全康复。 牵引术注意事项 一、牵引是应用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使骨折或脱位整复,并预防和矫正畸形,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持续牵引有皮牵引、兜带牵引及骨牵引3种。 二、因肢体或躯干牵引后病人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故病人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应多与病人谈心,丰富其文化生活,使其分散注意力,愉快地配合治疗。 三、牵引前清洁牵引部位皮肤 四、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冬季可穿厚袜套或棉腿套,防止冻伤。

康复相关知识

13级康复治疗学学号:1324900023 姓名:罗梓文 1.作为一名未来的康复治疗师,同学们对康复了解多少? 答:Rehabilitation Therapy 即为康复治疗学,简称RT。 (1)康复是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大潜能,使其功能更好的恢复以及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2)康复主要的任务是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帮助功能障碍者尽量适应其受限的状态,尽量减少内在和外在的限制因素,充分利用各种必要的辅助条件和资源,使其完成尽可能多的功能活动。 (3)主要的物理治疗因子:包括2各方面,一是人工(如:声、光、磁、电、蜡、力),二是自然(如:日光浴、森林浴、温泉等)(4)康复中有传统的如针灸、推拿、拔火罐等,西式康复则是利用各种康复器械、其他康复手段以及各种康复评定来帮助其患者恢复功能。 1.康复的服务对象,手段及目的是什么? 答:①服务对象:各种长期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残疾人、各种慢性疾病、老年人、急性病恢复期的患者及亚健康人群。 ②手段: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以及综合物理学、医学生物工程学、医疗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此外我国传统的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 ③目的:减少伤、病、残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伤病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其的生存质量。康

复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生活尽最大可能的独立,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个人,以及对家庭、社会的负担。 2.目前的康复服务形式有哪些?请详细举例? 答:服务形式主要是针对残疾人的功能缺损采取反复的、主动的和有教育意义的方法,积极解决残疾人的各种残疾问题。是采用多学科和多专业合作的团队形式,包括:①学科间的团队:指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骨科、风湿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等。②学科内团队:指康复医学机构内部的多种专业,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矫形技师、康复护士、康复医师、运动医学医师、康复心理医师等。③团队会议一般由康复医师召集下,各专业和学科分别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提出近、中、远期的康复治疗对策和措施。 3.康复医学主要研究哪些方面? 答: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康复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和社区康复。 4.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答:团队会议模式是传统的康复医疗工作方式。团队会议一般由康复医师召集下,各专业和学科分别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提出近、中、远期的康复治疗对策和措施。 5.古代康复治疗手段了解多少?(东西方)

截肢康复练习知识讲解

截肢后的康复 2009-12-22 16:15:17(已经被浏览531次) 一概述 1.概念 截肢是指当疾病或损伤造成肢体失去生命状态时,为了考虑全身的健康状况,由医务人员施行截去该病变肢体的手术。但由于突然失去部分肢体,造成了终生残疾,往往给病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各个方面都带来不良影响。据1987年抽样调查,我国有757万肢体残疾患者。因此对其进行及时康复训练,安装假肢,不仅关系到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相当的社会效益。 2.原因 截肢的主要原因有损伤(包括物理和化学损伤);感染和炎症(如气性坏疽) 3.现代康复的观点认为: ①截肢手术后所留残端是圆柱形的而不是圆锥形的,大腿假肢的承重点在坐骨结节; ②术后立即安装术后即装假肢(immediate postsurgical prosthesis); ③接受腔由传统的开放式改为全面接触重点承重式。采用从残肢上精确制取的石膏模型,用真空成型的方法制作树脂胶合材料的接受腔。假肢是为补偿肢体缺损而制造的人工肢体。它可代偿已失肢体的部分功能,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下肢假肢可以代偿站立、行走功能;上肢主要只能代偿人手的两三种基本功能。 上肢假肢分类 机械假手:具有手的外观,完成抓握钩等基本动作(自身关节运动力源);外部动力手:有电动手,气动手;工具手;装饰手。 下肢假肢分类 踝部假肢:半足,赛姆假肢 小腿假肢(膝关节下8cm~踝上7cm) 传统型髌韧带承重型(PTB,PTES等) 全接触式 PTK式

大腿假肢 (坐骨结节下10cm~膝上5cm) 传统型(接受腔为圆锥形,有绞索) 骨骼式(内装有支撑件和人工关节,吸着式全接触形) 二康复评定 1.截肢的适应症状 虽然截肢是为了解除病人病痛,挽救生命,截肢后如能安装一副满意的假肢,则可不同程度地修复该肢体的功能,但应严格掌握截肢的适应证,慎重决定。如有的骨肿瘤病人所出现的症状似炎症表现,有的炎症表现酷似恶性肿瘤,须严格鉴别诊断决定是否截肢。再如下肢血管供血不良并伴有剧烈疼痛者,非手术治疗无效且逐渐恶化者,在必须截肢的情况下截肢早比截肢晚好,老年人也是一样。 2.安装假肢的功能评定 安装假肢后对其功能进行全面的评定,从中发现异常现以利于指导病人训练和对假肢的改进,根据其不同的假肢评定范围不同。 (1)上肢假肢:主要观察其穿戴后活动控制能力和有无不适应问题存在。如 前臂假肢,要求控制系统的效率在70%以上,屈肘90。时机械手能完全张开和闭合,在向接收曲表面加压时前臂无不适和疼痛,穿戴和不穿戴时肘关节的屈曲度数相等,其旋转角度左到不穿戴时的1/2。 (2)下肢假肢:评定其安装假肢后有无不适、承重点是否正确、活塞运动是 否正常受站立和行走的姿势是评定下肢假胶合理与否的主要内容 三康复治疗 (一)截肢术前的康复治疗 1.心理调整截肢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是沮丧、后悔与痛苦,甚至产生轻生。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患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 练,安装假肢,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2.截肢前的训练 (1)下肢截肢者,要进行健足站立平衡,持拐训练,如双上肢持拐所需的肌

健康管理师之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健康管理师之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1.医学康复的概念 是指通过应用医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病伤残者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包括药物、手术物理疗法等治疗手段,是康复的首要内容和基础。 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亚健康人群。 2.康复医学的内容 康复医学康复基础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和社区康复学等。 3.康复预防 康复医学的首要任务是预防残疾的发生,保护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各种能力。残疾预防分为三级,即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来预防伤残或功能障碍的发生。 4.残疾预防的主要目的 残疾预防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残损的发生率,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残疾发生率的70%。 5.残疾一级预防概念及内容 指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损伤和疾病,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免疫接种、预防性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避免引发残疾的危险因素、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预防职业性工伤事故;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宣传教育及交通安全教育,减少各种意外事故造成的残疾等。

6.残疾二级预防概念及内容 指疾病或损伤发生之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限制或逆转由损伤造成的残疾,可降低残疾发生率的10%~20%。 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通过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必要的药物治疗、必要的手术、及时提供系统的康复治疗等措施防止损伤后出现残疾。 7.残疾三级预防概念及内容 指残疾已经发生,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防止残疾恶化的过程,以减少残疾残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三级预防的措施包括:防止残疾变成残障或降低残障影响的各种措施,如通过各种康复治疗、安装假肢、训练等,对残疾者直接干预,以改善或提高躯体和心理功能;通过职业咨询和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或增强工作和学习能力;通过改变雇主和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保险等,促使残疾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康复物理疗法知识

康复的概念 康复(rehabilitation)这一名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尽可能去除由疾病或外伤所引起的身心的伤害,目的是尽量使患者恢复作为社会一员的正常生活。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综合的医学学科。为了能够使患者回归社会,康复不只包括医学方面的康复,而且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职业的、教育的等多方面的康复。 康复方法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康复的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 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治疗、职业疗法、康复工程等。其中物理疗法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治疗手段。 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法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是利用人体生理对物理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来达到治疗目的。 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 物理因子疗法,简称“理疗”,用自然界中或人工制造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治疗与预防疾病。物理因子种类很多,用于康复治疗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大自然的物理因素,有日光、空气、海水、温泉及矿泉等疗法;二是应用人工制造的物理因素,有电、光、超声波、磁、热、水及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的作用 1、消炎:如对急性炎症可选用紫外线、微波、超短波疗法,对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可选用短 波、红外线疗法。 2、镇痛:如磁疗、干扰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3、镇静:水疗、电睡眠疗法、空气负离子疗法等。 4、兴奋作用:如低频及中频电疗法可以治疗肌萎缩。 5、改善血液循环:水疗、直流电疗法、高频电疗法等都可引起人体组织充血反应。 6、调节植物神经及内脏功能。 7、松解粘连及软化瘢痕:超声波、音频电疗法均有明显的松解粘连及软化瘢痕作用。 8、杀菌:例如紫外线疗法。 9、治癌:高频、微波、热疗等方法对治疗癌症有一定效果。 物理疗法的优越性 50年代初,人们注意到物理因子在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尤其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因子治疗的设备及手段也日趋完善。 首先,各种物理因子直接作用于身体各部位,能够改善局部的不适感及症状,如颈、肩、腰、腿痛,浑身无力、肥胖、便秘等,并有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有毒及致痛物质排出体外的作用。中频电疗、超声波、半导体激光、红外线、磁疗、蜡疗等,是这类作用的典型代表。其次,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肤、肌肉和其它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进行良性刺激,使大脑对其进行整合作用,通过肌体进行神经或体液调节,从而恢复和维持人体平衡,使烦躁、失眠、头痛、胸闷等症状得以改善和消除。如音乐治疗、生物反馈、色光治疗、芳香治疗、水疗、空气离子疗法等。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使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物理因子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作用不可取代。

关节康复训练怎么做【健康必备常识】

关节康复训练怎么做 文章导读 \n \n很多的人由于不重视身体的健康,所以总是有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疾病出 现给患者的身体造成危害。关节疾病是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的,要是不能及时的治疗会对 患者以后的走路造成影响。对于关节疾病除了及时的治疗之外,还需要做一些康复训练, 那么关节康复训练怎么做?对此就看看以下的介绍吧。\n \n \n \n \n \n \n \n \n1、牵张方法\n \n \n \n \n牵张法适用于肌张力增高和痉挛肌群,张力低下者忌用。由于纤维组织 具有粘滞弹性,当组织被牵张时,牵张应力逐渐增大,使组织延长;如维持其长度不变,组织内受牵张而提高的肌张力随时间延长就逐渐下降。根据以上特性,纤维组织的牵张宜采 用恒定的中等的力量进行长时间持续牵张,或重复多次牵张。\n \n \n \n \n这样,牵引 力去除后,纤维组织不完全恢复原长,从而可获得较好的牵张效果。缓慢牵张的手法又称 慢拉法,对痉挛肌有抑制作用。对轻度挛缩和肌痉挛者可采取持续的、缓慢的、小力量的 牵张。\n \n \n \n \n2、医疗体操\n \n \n \n \n治疗师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肢体 活动,指导患儿进行徒手操练或手握哑铃、体操棒操练。医疗体操有助于保持和增强关节 活动范围。但对关节的牵张作用较弱,只能缓解较疏松的粘连和痉挛早期组织,矫正和牵 张体操是治疗师按所需牵张的痉挛组织而设计的体操动作。\n \n \n \n \n例如,若要牵 张一侧大腿内收肌群时,可令患儿侧身对墙而立,需牵张的腿靠近墙壁并间隔一定距离。 可令患儿一手握住墙上扶手,或治疗师扶持他两侧髋部,然后患儿身体慢慢倒向墙壁一侧,使身体重心移向该侧大腿外展肌上(注意另侧足外缘不能离地),然后再回复原状,反复操练。\n \n \n \n \n以上就是介绍的两种关节康复训练方法,患者平时可以适当的做一些 锻炼,这样对于关节的康复是有大的帮助的。患者在冬季也要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加重 疾病的病情不利于治疗。另外在有关饮食的方面也要多多的注意,这样可以啊关注疾病的 康复。\n \n \n \n \n \n

脑血管疾病康复锻炼健康知识宣教

脑血管疾病康复锻炼健康知识宣教 [心理指导] (1)首先应向家属与病人交代清楚,康复不等于病后吃好、穿好、休息好的代名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残存功能,康复工作贯穿始终。 (2)进行康复训练,特别是行走训练时,病人不可过于自信,在无人陪护或看护的情况下不要自行起立或移动身体,以免发生跌倒等意外。 (3)有语言障碍的病人,为提高病人训练积极性,减少干扰,便于病人集中注意力,训练过程中禁止外人参观,强化训练时应遵循康复医生的要求,督促为主,当病人语言训练达到要求后仍有训练欲望时,可按其要求扩展训练内容。 (4)当病人训练出现情绪烦躁、不肯训练时可能为下述几种原因,应及时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 1.缺少信心和害羞心理。应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说明练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循序渐进性,对病人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来自家庭或社会的压力。可找有关人员谈话,争取他们支持,言明康复训练的积极意义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努力取得家人的信任与合作。 (5)康复训练应定期进行评估,以了解病人康复进展情况,及时修改训练计划,告诉病人不要因某些重复检查而烦躁,应尽力配合。根据病人情况,可每周或每月甚至半年安排一次评估。 [床上训练指导]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大多数意识障碍瘫痪卧床,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应重视肢体功能康复。为了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关节痉挛、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应指导病人与家属作好以下工作: (1)良肢位的摆放: 1.平卧位时:肩关节屈45°,外展60°,无内外旋;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位,手心向上;手指及各关节稍屈曲,可受握软毛巾等,注意保持拇指的对指中间位;髋关节伸直,防止内外旋;关节屈曲20-30°(约一拳高),垫以软毛巾或软枕;踝关节于中间位,摆放时顺手托起足跟,防足下垂,不掖被或床尾双足部堆放物品压下双足,足底垫软枕。 2.健侧卧位时:健手屈曲外展,健肢屈曲,背部垫软枕,患手置于胸前并垫软枕,手心向下肘关节、腕关节伸直位;患肢置于软枕上,伸直或关节屈曲20-30°。 3.患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60-80°倾斜为佳,不可过度侧卧,以免引起窒息;患手可置屈曲90°位于枕边,健手可置于胸前或身上;健肢屈曲,患肢呈迈步或屈曲状,双下肢间垫软枕,以免压迫患肢,影响血循环。

截肢康复汇总

截肢后的康复 一.截肢者康复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什么? 1、假肢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心理上的鼓励 2)保持良好的残肢位置的教育 3)促进残肢定型 4)学会保持残肢卫生和假肢卫生 5)做好恢复体力的全身性训练 6)做好残肢训练 7)装配前必要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2、假肢的处方与选择 3、临时性假肢装配与正式假肢装配 4、假肢装配后的穿戴和使用训练 5、假肢的试样检验与最后检验 6、安排职业再教育或入学 7、协助安排就业 8、截肢者复查 二.截肢后如何保持正确的残肢位置和预防残肢的关节畸形? 截肢后由于肢体的某些肌肉被切断,使肢体关节运动的肌力不平衡。如:大腿截肢后很容易形成髋关节的屈曲、外展畸形;小腿截肢后,容易形成屈膝畸形。一旦形成畸形很难矫正,会严重地影响使用假肢。 为预防截肢后的关节畸形应注意做好以下事项: 1)保持正确的残肢的肢体位置:大腿截肢者术后应注意把残肢伸平,尽量向身体中间并拢的位置。平时面朝上躺着时,应注意千万不要为舒服些或为减轻疼痛而把残肢垫高;小腿截肢术后应注意将残肢侧膝关节放置在伸直位,不应该在大腿或膝下垫枕头,不应该屈膝躺在床上。 2)保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一般术后1周大腿截肢者可以面朝下,俯卧位,让别人帮助做轻柔的残肢内收和后伸活动;术后2周可以开始俯卧位自己练习将残肢后伸,内收或夹持物体,双侧臀部肌肉用力向上,抬起大腿残肢和健侧大腿,每次抬起应尽力持续一段时间,持续抬起的时间逐渐延长。 截肢后如何做全身性训练? 截肢对人的精神,全身都有大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或一些有合并损伤,患病者在假肢装配前应认真注意全身性锻炼。锻炼内容应包括: 1)卧床期间注意深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2)尽早开始健肢屈伸、抬高、向内、向外,旋转活动。 3)下肢截肢者尽早开始双上肢力量的训练:重点训练双侧伸肘的力量,准备尽早下床扶双拐站立。 4)下肢截肢者单足站立、跳跃训练:有利于全身肌力协调、平衡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可以先从双手扶床栏、扶墙站立,逐渐过渡到手不扶物站立,再过渡到单足跳跃。 5)上肢截肢者应加强双肩活动范围,肌力训练。 6)有条件者应积极参加游泳活动(可用气圈保护),有助于全身体力、心肺功能、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的恢复。 三.截肢后如何做全身性训练? 截肢对人的精神,全身都有大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或一些有合并损伤,患病者在假肢装配前应认真注意全身性锻炼。锻炼内容应包括:

康复训练器械的一般知识

康复训练器械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疗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它针对各种原因(如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等)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并以最佳状态回归社会。 2.什么是康复训练器械 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就叫康复训练器械,多数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它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由几十个、上百个零件组成,有的则非常简单。 3.康复训练器械有哪些品种,怎样分组 第一组(综合、高使用率):平行杠(!)肋木(!)阶梯(!)姿势镜(!)训练台(!)PT凳(!)运动垫(!)倾斜台(!)砂磨台(!)木钉盘(!)滚桶(!)平衡板(!) 第二组(综合、较高使用率):套圈(!)粘木铁棍插盘(!)手指阶梯(!)分指板(!)踝关节矫正板踝关节矫正站立板(!)楔形垫(!)训练球(!)体操棒(!)肩梯(!)多用组合箱(!)实用步行练习装置(!) 第三组(综合、次高使用率):治疗台固定带式训练台训

练枕站立架(!)滑轮训练器肩吊带握木握球内旋矫正板内收矫正板内翻矫正板外翻矫正板 第四组(侧重于肌力、耐力训练):支撑器(!)砂袋(!)挂式砂袋哑铃(!)悬吊架(!)墙壁拉力器(!)股四头肌训练器(!)手指肌训练台(!)划船器功率自行车,跑步机第五组(侧重于关节活动度训练):肩关节旋转运动器(!)前臂内外旋运动器(!)腕关节掌屈运动器腕关节旋转运动器(!)膝关节旋转运动器踝关节历屈背伸运动器多功能组合运动器第六组(侧重于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其他):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具取物器穿衣板防洒碗轮椅轮椅桌轮椅垫助行架腋杖肘杖手杖四脚手杖角度尺偏瘫综合康复器 第七组(儿童专用):姿势矫正椅(!)梯椅(!)爬行架钻滚桶(!)钻笼蹦床球浴玩教具矫形背带保护头盔"!"表示该品种属康复训练器械基本品种。 4.什么是康复训练器械的基本品种 本书前文列举的康复训练器械共80种,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大致器械品种数。对于训练机构来说,即使规模较大,所需器械也一般在40种以内,不少机构的器械是10-20多种。本书后文选择了38种器械进行介绍,它们是康复训练器械的基本品种,相关领域一般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这些基本品种大体就够了。残疾人个人所用康复训练器械一般也在此范

康复科相关知识100问

针灸康复科相关知识100问 1、什么是中风? 答: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食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2、中风有哪些类型? 答:○1出血性中风○2缺血性中风 3、哪些人容易发生中风? 答:多见于中老年人 4、哪些疾病易诱发中风? 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液粘稠度、肥胖 5、如何预防中风复发? 答:防暴怒郁结,调气血,养精神,又常服药以维持之,庶平可安 6、中风后为什么要进行康复治疗? 答:帮助患者重新适应,并坚强的面对中风后的生活。学习新的方法,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7、中风康复就是疗养吗? 答:不是。康复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中风的康复治疗着眼于病人功能的保存和恢复,其目的不仅要将病治好,还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其残存的功能和潜在的能力。而疗养是以延缓衰老、健身益寿为宗旨的一种自觉保健活动,主要适用于健康人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两者在本质上

存在区别。 8、中风康复治疗的内容有哪些? 答:(1)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等。(2)作业疗法: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生活的种种需要。(3)医疗体育: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现代医疗体操及中医传统体疗,如气功、按摩等。(4)语言训练:对失语患者施行语言巡演,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说话能力。(5)心理康复: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智力状况,运用心理疗法促使患者的心理康复。(6)娱乐康复工程:娱乐不但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改善,还可振奋患者的精神和情绪,避然产生孤独寂寞感。方式有听音乐、练习乐器、缝纫、绘画等。 9、中风后什么时候开始康复? 答:一般认为中风运动功能恢复可在发病后数日开始,1—3个月内可达最大程度的恢复,因此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最好。 10、中风急性期能开始康复治疗吗? 答:不能。 11、什么是颈椎病? 答: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12、颈椎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答:○1年龄因素○2慢性劳损○3外伤

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治疗

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治疗 康复组成人员包括:1) 医生2) 护士3) 物理治疗师4) 职业治疗师5) 义肢矫形师6) 心理学家 截肢术是指用手术方法切除身体部份或全部肢体,为的是要保存生命、减少痛楚及维持活动能力。截肢后的早期复健介入与适当的假肢穿戴,均是让病人早日重回手术前生活的关键。 目标: 1.预防及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2.提供资料及卫教患者及其家人认识有关截肢及假肢的护理。 3.帮助患者及其家人面对及适应截肢后的生活及其心理影响。 4.协助及训练患者维持最高的自我照顾能力及重返社区。 截肢术的适应症:1) 创伤2) 肿瘤3) 肢体坏死4) 周边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疾病而引致的肢体坏死5) 无功能的畸形肢体。 截肢术的种类: 1.封闭式截肢术 2.开放式截肢术 截肢术后残端护理与并发症 1.保持良好的体位 防止截肢关节挛缩与畸形。由于截肢后部分肌肉被切断,会引起肌力不平衡,发生关节挛缩。 2. 消除截肢浮肿 术后,手术创伤和肌肉收缩力不足,静脉回流障碍,都会引起截肢浮肿。这种浮肿是暂时性的,待截肢循环建立后可消肿,一般需3~6个月,但使用弹性绷带,合理包扎截肢,可以减轻浮肿,促进定型。 3. 减缓截肢疼痛:疼痛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手术对神经刺激及截肢血循环障碍 ?截肢被切断的肌肉异常紧张及截肢有神经瘤 ?中枢神经损伤 4. 截肢的卫生 在接受腔内的皮肤,由于压迫、摩擦、温度变化,容易引起湿疹,皮肤色素沉着,磨破、溃疡、感染、小水泡、滑囊、过敏性皮炎等。要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有条件可做理疗。每日就寝前需用肥皂水洗残端,若使用截肢专用的护理液、润肤露则预防截肢抗菌、发炎的效果更佳。 5. 截肢滑囊炎: 截肢上发生滑囊炎,若常在负重部位摩擦,会继续变大,难以消退,称为异常滑液囊。一般情况下无影响。如滑液囊过大或已感染,则需治疗;同时应消除产生滑液囊的原因。

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 1.一般性健康教育——帮助了解增强个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识 2.特殊健康教育内容——针对社区特殊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 3.卫生管理法规的教育——了解法规,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 另外,在城市和农村进行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规划 跨入21世纪,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目前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农民还较多地存在着落后、愚昧和不健康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卫生意识不强,保健知识贫乏,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能力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2000年全国6省农村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在农村15岁以上人群中,对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疾病预防等八项基本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仅为36%.农民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国务院体改办等五部门《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1】39号)和《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纲要(2001~2010)》,深入开展“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以下简称“行动”),进一步推动卫生下乡工作,在广大农村居民中,为大力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行动”自1994年启动以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针对农村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结合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以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策略,大力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取得了初步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成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重点项目。“行动”对于改变陈规陋习和不良生活习惯,增强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行动”是农村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其成功经验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二)城市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状况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与文明程度;根据城市社区居民不断发展的健康需求,参照《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及其《实施细则》,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 1.健康观念部分 (1)健康意识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