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甘肃历史文化

甘肃历史文化

甘肃历史文化
甘肃历史文化

甘肃历史文化2007-09-16 14:17甘肃文化的特征及比较优势文章提交者:云水间

有八千多年历史的甘肃,融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陇东黄土地文化为一体,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带,是我国早期文明最辉煌的地方之一,甘肃在中国西部形成一道神秘而独特的文化风景。

甘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构成陇右文化。有人将黄河流域文化分别以宗教、地域分成6大板块。以宗教信仰为主线分为:新疆伊斯兰、藏传佛教等。按地域分为雪域、巴蜀、滇黔贵、秦陇文化。其中秦陇文化包括:宁夏、甘肃、青海、陕西。而甘肃文化不仅有兼容的地理优势,而且独具特色。

甘肃位于东亚和中亚结合部,是我国中东部腹地通往西域的过度地带。甘肃是古老的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的混流地区,也是中国率先对外开放的地区。河西走廊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条通道。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黄金地带和枢纽地段。河陇文化得到了丝绸之路的滋养。作家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的四大文化体系有四个,但中国的新疆、甘肃的敦煌,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

甘肃为黄河流域文化的原俗地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天水的大地湾文化距今有7800多年,它将中国的彩陶历史推前了一千多年。甘肃为羲皇故里,为轩辕帝的发祥地。天水有黄帝的衣冠冢,据专家考证说,黄帝的发祥地在今天正宁县东子午岭南端。

周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是秦人的崛起之地,在礼县考古发现有秦先祖陵墓群,渭河流域一带的秦人是以甘肃为根据地挺进中原的。

甘肃也是文明遐迩的文物大省,也是文物保存最为集中、品级最高的地区,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址名胜。有世界文化遗产两处——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现在还应该加上以及武威的铜奔马,榆中的四库全书。(当时有7部,后来保存下来3、5部,其中一部就在榆中县。)从78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到祁山文化,河西走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艺术长廊。每一个县都有一个石窟群,兰州的炳灵寺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这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甘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路段,也是现有长城长度最长、形态结构最复杂,而且是汉、秦、明长城最多的地区。

甘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古城遗址最多、类型最复杂、时代序列最齐全、出土文物最多的省份,仅河西地区就有汉唐古城就有120处之多。

甘肃还有一批造型精美、艺术价值极高的寺庙。例如:张掖的大佛寺、西夏的皇家寺院、崆峒山、泾川的西王母宫等。

我国近代考古发现的四大奇观中甘肃就占了两个:敦煌文书、汉代简牍(占全国简牍的82%)。国际显学敦煌学、西夏学、简牍书都在甘肃有过发现。

甘肃境内现存古建筑群多。有很多桥、塔存留下来。比如:永登的鲁司衙门、黄河第一桥等等。

甘肃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她是屏蔽中原的门户,也是向西开拓的门户。

甘肃境内保存一批罕见的古国遗址。临潭县百里乡,商代密原国古址。

甘肃境内的古墓葬、墓群很多,为全国罕见,比如礼县大堡子山。

甘肃境内的岩画、碑石、摩崖石刻不少,成县、西峡的墨鸦石刻。

甘肃大地拥有的姓氏文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如陇西的李氏文化。甘肃的历史文化曾几何时独领风骚,16 国时,中原战乱,但是河西却少受攻击。

甘肃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厚的地区。按联合国要求,每个国家每两年只允许报一项。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报了四项:昆曲、古琴、蒙古长调民歌、花儿。

从生态学研究来看,河西走廊是我国历史上生态古绿洲变迁、沙漠化最明显的地区,

比如:民勤西沙窝等。

甘肃悠久辉煌的历史造就名人辈出。伏羲、公刘、齐伯、李广、霍去病、皇甫谧。

从现代史来看,甘肃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和转折点,宕昌的哈达铺、会宁、华池、高台的烈士陵园。这里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地区。

甘肃位于三大高原的结合部,费效通称之为“民族走廊”。她成为历史上许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甘肃是中华大文化交融的枢纽,多民族的聚居,多种文化的交融,既有中国文化,又有域外文化,(印度、波斯)。每一种文化都是令人心向往之的神圣领域。多种宗教的渗透,多种风俗的渗染,历史和地域优势赋予了甘肃文化多民族汇合的斑斓色彩。河陇文化敞开大门,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强大的融合力。文化上的混融性、多元性,是甘肃历史文化最闪光的特征。多元的文化形态,众多的文化遗迹、厚重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国人引为自豪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焦点。

最后,说点题外的话:

甘肃历史文化遗址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会成为旅游开发的一个超级富矿。但甘肃与中部发展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不能再当自大的夜郎,躺在历史中睡觉,或者和历史一起老去。更不能当井底之蛙,故步自封。我们需要一种直面现实、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气度,对甘肃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我们需要一种知耻而后勇和破釜沉舟、壮士断腕,处绝境而后生的勇气;我们需要一种克服浮躁、克服敷衍,严谨而扎实的工作态度;我们需要一种拒绝肤浅、拒绝平庸,勤奋而执著的创新精神;我们需要一种能够长久而有效的激励的保障机制和文化氛围,才能把甘肃的历史继续写下去,才能不辱没我们的老祖宗。每一个生活在甘肃的人,不管他的祖籍是否甘肃,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要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这不仅是决心,更是一份责任。

对甘肃历史文化宣传的六条建议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塑造创建富有先驱文化和辉煌人文历史的甘肃形象。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郭选昌在重庆十大历史名人发布会上说,欧美各国都着重挖掘推广自己的历史文化名人,并依靠这些推动科技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在国际的知名度。甘肃应通过宣传自己的历史文化,从而提高知名度进而拓展旅游,发展经济,甘肃有几件事是足以震惊世界的,其宣传点在当今中国是举足轻重的。

第一、天下第一大姓李氏家族。盛唐帝国的创造者李世民世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李聃的中国哲学思想和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在整个世界人文历史当中都是及其璀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日报》对李氏家族已作报道,清楚的说明完整的李氏族谱保存在四川省双流县李德贵家。????世界上东南亚、欧美等很多国家都有中国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回国归宗认祖和拜祠的国际人士越来越多。据说陇西县也有一个李氏文化研究会,陇西县应当发挥他们的作用,对李氏家族作系统的发掘研究整理。一个有着九千五百万人的同姓家族,且家史辉煌,人才辈出,分布五大洲四大洋,这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人文奇观,从任何角度看,它的意义远超过了秦兵马俑。四川能把一个小小的熊猫经常在国内外制造新闻,成为持续的宣传热点,使四川饮誉国内外。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有时一个月看不到甘肃的一篇新闻报道,“审时度势”甘肃的宣传人员“要深思”。从旅游的角度看,设想国外有五分之一,国内有一半的李姓人一生中来陇西拜一次祖,再加其他游客,这个旅游的收入就十分可观。这不是空想,这是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心理定式,旅游就是吸引人们存在的一种猎奇心理定势,旅游也要开发发展,现在的东西看过了,下一步又看什么。在其整个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李氏家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和整体人才群链不亚于孔氏家族,孔氏家族主要创立的是文化思想学说——中国儒学,而李氏家族创立的是中国道教、哲学体系,创立有一套完整的国家学说和民族学说。对优秀文化的吸收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建设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未来的强盛,这是

我们发掘民族文化的目的所在。目前国内最大的道教场所四川成都的“青羊宫”是老子南下涵谷关的最后的落脚点。中国乃至世界,只有一个李白,全国纪念李白的建筑不计其数,在‘陇西布衣’的真正故乡陇西也只能找到一方碑,甘肃能不能建一个“李白原故里”,这些都是甘肃人的精神资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资源,这些需要甘肃人乃至于外省来甘肃工作的同仁们通过努力去发掘和建树,为甘肃老百姓留下自己的政绩。屈原、司马迁、王昭君等,他们的故乡都建祠宣传,以增强地方影响力。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富饶是我们甘肃人李冰父子建造的,李冰父子的祖籍至今无确凿的史料作定论,这个工作甘肃也应当做。(李冰父子的有关史料传说可派人到山西解州李国荣处了解,陇西、会宁等地家存李氏族谱的人也不少,实际全国各处都还有李氏族谱)。甘肃人创造了陕西前期历史的辉煌,陕西的重要名胜,主要出自秦时期和唐时期,而这些文物上并没有标注“甘肃人”。有利当地经济建设,两地争历史名人争历史名胜,这是正常现象,问题是甘肃人为什么不想法自己宣传。当然陕甘在几千年历史中就本为一省。在甘肃台未通前,我把陕西台当甘肃台看,但是,我不能忘掉家乡,我们甘肃人为陕西创造了那么多辉煌,但至今连个名份都没有,我不能不为甘肃说句公道话。(《新唐书》和各部史典均有李氏籍贯记载)

1983年起,甘肃省出版社从南到北分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三关(阳关、玉门关、嘉峪关)各地分册编写了《丝绸之路》丛书地方史话,以我看这套丛书《凉州史话》编得最好,《天水史话》编得最差,《凉州史话》地方政府重视,编委人手充足,除记备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外,还详细记述了明清以来文化艺术名人,并将清朝凉州五十七名进士,十二名翰林院(庶吉)士全名列入书中,从史话使人备感武威历史文化的厚重。《天水史话》由于个人编著人手有限,除记述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外,对古代历史人物记述较详备,但对文化艺术没有列项,全书看不到明清以来天水的名人学者,连被《甘肃历代名人传》都记载的“陇上铁汉”安维峻、“陇南文宗”任其昌都没有进入地方志,安维峻是清廷一个关系中华民族国家前途命运对日寇主战的代表人物,编有《甘肃新通志》,也是现陇西一中的创始人。使天水近代文化艺术出现了记载上的空缺,没有显出天水文化重区。可见,历史是一个地方的身躯,人文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地方史话是地方志的变种,是能被广大观众观看的地方志,对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宣传非同小可。一个地方的文化,最终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社会文明,文化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经济最终决定着文化,文化又促进经济,经济和文化共同构成社会的文明,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搬出古代的文明,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这套丛书是文革后甘肃规模较大的丝路沿线地方史话,可惜这套史话恰恰在天水至兰州的甘肃历史文明中心地段断缺,丝路丛书的断缺地段长达400里,甘肃应当补写一部《陇西郡史话》。

第二、甘肃秦人(秦始皇)的起源、发展(司马迁《史记》本纪卷五秦昭襄王、庄襄王和本纪卷六秦始皇帝)有详细记载,以及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对汉民族发展的铺垫决定性民族意义。由秦所奠定的具有强大控制力的中央政府几乎与古代历史相始终,以后虽有朝代更替或短暂的分裂,但中央政府始终是中华民族政治上的凝聚核心。可说是奠定了汉民族发展历史文化的开端。(补:今年初在考古发掘中秦始皇家族已定位于礼县大顶子山,据有可信的考古资料)要让历史自己说话,要让历史事实为甘肃说话,秦统一六国的智慧和能力、万里长城、陕西的秦兵马俑,难道就不能改换甘肃的形象,秦统一六国的智慧和能力,同样可以借鉴于甘肃现在的建设和开发,秦朝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谋略,同样可以用在甘肃打入重庆市场的电视商品战中。重庆是西南的中心,在西南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请看一看我国这些年的国际外交,也是在目前国家财力下,办出了那么多事,一个唐家璇就凭一张嘴说遍了天下。甘肃难道不能借用古人的智慧,建设甘肃,让甘肃先富起来。

第三、人文始祖伏羲创立了八卦,后来周文王在羑里演八卦成《周易》,据历史传说,“少典生炎黄指炎黄为少典的后代”,“炎黄部落集团后来由关中向中源迁徒”(见北京师范大学历

史系教授陈琳国著1996年版《中华民族的形成》考《国语·晋语》)。少典族大约主要生活在渭水中上游。经济的发展最终决定了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经济优于古代,才有了学院林立的分门别类的学科研究,就历史领域,博士博导对历史的研究应是在其规模上早就超越了古人,资料提取和认识的客观性都渐于趋同,从趋同的知识到结论,不光是一个知识量问题,而是一个认识方法的世界观。相传伏羲观天地万物创文字,是在炎黄等人文始祖中对华夏文化卓有贡献的人物,在东方神秘文化上的贡献,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玄学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是有目可睹的。建议天水建一座“中国八卦城”另行请专家论证。(见司马贞《三皇本记》,天水至今还有‘伏羲庙’‘画卦台’名胜古迹)。

第四、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价值,甘肃对敦煌宣传已经达到了目标。甘肃只有对敦煌文化艺术这一项是宣传到位的,而且爱国教育的主体思想立义,进一步提高了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但对甘肃的宣传不能光立足在这一点上。下一步还应弥补宣传带来的负面作用,嘉峪关是荒凉戈壁滩中的一座孤城,莫高窟是一片黄沙中唯一的宝库,鸣沙山是一座风行游动的细沙山,镜头中没有树,找不到草,如此荒凉,就像昔日大夏的统万城,人们总会想甘肃几千万人生活在哪里,长期这样下去,人们就会对甘肃敬而远之。在省内,造成北部人才外流。甘肃应当是有山有水,有草有树适宜人文的自然环境。站在鸣沙山顶,一面是月牙泉,一面就是敦煌绿洲,河西走廊有“甘州不干水潭潭”,“凉州不凉米粮川”的走廊绿洲,被称为“甘肃的粮仓”。中部地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陇南地区青山绿水和川北没有两样。甘肃把对外宣传的重点放在最北部,南部没有重戏,从全国范围内看,如果从陆路旅游,西出长安就直达嘉峪关敦煌,中途无需下车,长此以往,甘肃难以引到资金,应当用科学和理性去思考,甘肃要解决过客的滞留点和滞留时间,国内旅游也是收入的大蛋糕,从国内旅游看,地理位置敦煌太远,陇西地处关中平原的边缘,容易和西安旅游衔接,西南也容易到达,而敦煌一部份人则鞭长莫及。从发展的战略性上讲,必须要使两千多里的地域南北各有重点,以陇西历史文化为依托,设想构建以陇西旅游为中心的南部开发区,兰州在中间像巨人一样,一条扁担担起华夏人文仙都和世界艺术宝库。广西从省内发展的战略角度,解决了南宁与桂林的关系,河南也能够解决郑州与洛阳的关系,甘肃应重新解决兰州与陇西关系的认识问题。深圳的崛起不影响西安的价值,西安的价值没有影响深圳的地位。

第五、甘肃河州一带的民歌花儿,其曲牌种类之丰富,音乐之优美,至少可与西南五省民歌之相媲美,你不唱、不宣传、别人怎么能知道。甘肃在整个宣传周,只呈现了一首《兰州快板》和一首民歌《下四川》,次后再没看到其它文化艺术,这使外界感到陇上地方文化艺术有点贫乏,其实陇上盛行民歌,陇中秧歌就富有地方特色,其曲牌就有六十多种,只不过是没有宣传。民歌‘花儿与少年’,原来中央台已做过播放,据说甘肃河州花儿盛会每年四至六月都在举行,逢会期间人山人海,外国人有不少前来观赏,不但花儿歌调十分优美且甘肃西部的河州草原是我国三大名马——河曲马的出产地,美丽的西部草原加上奔驰的河曲骏马,再配上浪漫的西部民歌,这何尝不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西部甘肃的风情画卷。河州草原风光十分美丽,比起美国西部牛仔的草原风光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吸引人们的角度看,文化艺术是现代社会宣传地方的聚焦点,老百姓不可能天天翻历史,市民和乡民也不乐意接受单调的历史资料,文化艺术是宣传历史文化和地方的承载体,人们喜欢接受的宣传,唱比说好听,看比听动人,这是科学的发展造就的时代人文方式的现实,动之一情,昭之以理。名歌主要流行在西部回民区,甘肃有十几个少数民族,同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历史上回汉民族隔阂是存在的。这里是内陆和边疆的过渡带,历史上各朝廷都尤为重视,随着国家开发战略和“东突”问题出现,民族团结同样重要。李世民在解决唐朝民族问题时说:“每一个民族都是国家的子民”,历史至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西南地区每一个民族的民歌都能由地方推荐到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播放,而西北少数民族所处地域位置的重要性也不差。这样做更有利于甘肃回汉民族的团结。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有四项全国都不太了解,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甘肃人的可悲。宣传力度还不够,应采取更高更新的方式,可以分类搞几部电视宣传片,宣传的格调应尽可能有确凿详细的史料,注重表现手法的吸引力,将风景、文化、地方民俗融入一体,具有史料性、文化性、艺术性,既要有深度,又要有普及性,简单讲,能达到雅俗共赏。甘肃缺乏的不是历史,也不是文化,而是张艺谋。

第六、甘肃是名副其实的书法之乡。甘肃甘谷县一带的农村,坐在火车上就可以看见家家户户的门楣刻字,这种壮观的文化景观,过路旅客赞叹不已。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全国都难得到,但在整个宣传周里找不到一个镜头,这些都是很有说服力的宣传题材。

当地老百姓“不挂对联不过年”这在全国没有哪个地方与之可比,这样的民间文化气氛是有着几千年文化沉淀的纪发性,陇上文化影响和孕育了中华文化,这是可以追根求源的。就其书法,以汉代张芝为代表的书法文人群体,对中国书法艺术书体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重要作用,甘肃有在华夏书坛主持首席长达十一世纪的书法辉煌,秋子在《书法导报》连续载文《十一个世纪的辉煌和六面旗帜的光彩——甘肃书法要略》已有史料翔实的论说。这样的文章应当在《甘肃日报》全文转载,甘肃自己要宣传自己。“家无隔夜粮,不拿字画换干粮”,甘肃遍地是书法家,就像陕西遍地是文物一样,甘肃名符其实地是一个“书法之乡”。“民间书法”是典型的甘肃一大特色,自然天成的民间书法字艺水平不错,写得好的比起国内现代书派的流行书法,以至于有的国展获奖作品毫无逊色,甘肃可以大胆拿出来宣传。江浙的书法虽很盛名,但执笔尽腕,侧锋取媚,力势易弱。秦人书法早有真传,用笔主肘,中锋行笔,写骨写气,气足势活,更具华夏个性。南方人委婉秀丽,北方人豪放质补,南北各有千秋,中原书法不亚于海派书法。翻开一部《中国书法全集》的清朝集卷,就会看到人们在认知和宣传上的偏执。看一看清代草书大家王铎的字,其结体线条力度不比陇西草书大家王了望更好,其篆书大家吴大徵的字也不比陇西篆书大家郭丹阳的篆书再遒劲,武威的张美如行书功力深厚,其俊媚美秀不亚于江浙大家,如果从书法的艺术水平衡量,王了望、郭丹阳、张美如都是清代中国书坛当之无悔的书法大家。诸如兰州儒学大师书法大家刘尔火斤等还有被埋没的。对书法人物的选择,要立足于艺术水准,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要能够服众,更要体现民族文化的厚重和民族精神的高境界。甘肃人对书法的追慕,实际已上升到了文化精神高度。精神支配其行为,那是因为甘肃老百姓对书法的认识已经通过几千年的历练,有意无意地上升到了书法精神境界,文化意识的经久识合,便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升华规律的,据《书法导报》报道,全国的书法市场属甘肃最好,甘肃百姓爱字如命,甘肃文化底蕴深厚,书法在国人心中首先是文化的一种象征,陇上民间文化意识是根深蒂固千古难移的人文心因。

通过以上说明,甘肃有极其辉煌的人文历史,这才是我甘肃的特点。对一个地方的宣传定位,应立足于人无我有。宣传自已,招商引资,吸引资金,发展甘肃,目的是明确的,但怎样宣传自己值得考虑。在中国西部来说比楼房不是甘肃的长处,比草原不如内蒙大,比文物没有陕西多,比名山风景不如四川好,比经济发展不如重庆快,比能歌善舞不如新疆行,自然风光云南优美,少数民族贵州广西富有特色。历史文化的先驱性,就是甘肃的长项,是甘肃的专利,应围绕这个中心特点大力宣扬,历史和文化同样有具大的吸引力、震憾力。说实话,历史那个省都有,文化名人也那个省都很丰富,但是,甘肃的历史就是比别人的早,其历史名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要大得多,三皇五帝夏商周,典籍记载有的不太统一,秦以后的历史,文史记载十分详细,典籍记载史料较确凿,是无可辨驳的历史事实。甘肃应抓住早期历史宣传好民族英雄秦始皇,中期历史的辉煌性宣传好李世民,书法文化宣传好张芝和五万枚汉简,文化艺术宣传好敦煌莫高窟,这是重点,秦始皇祖宗墓葬在这个时期被挖出来,甘肃应当好好作一作文章。秦始皇、秦王李世民的事迹内容,影响力在全国家喻户晓,只不过人们大都不知道他们是甘肃人,简单讲就是一张纸没有被人戳破或提开,把呈现出来的甘肃丰富历史

和全国观众的视线隔在两边。要甘肃编导人才抓住:[秦始皇就是甘肃人];[李世民就是甘肃人],重新立义、重新宣传。其他历史事件人物,同样也只是个[这些‘就是甘肃人’]的立义转换问题,陇中民间俗话“千年的字纸会说话”,“事实胜于雄辩”,通过重点就能够彰明甘肃。历史地理要借助于典籍对陇西的载扬,甘肃的每一个县都是甘肃省的属县,对陇西的载扬就是对甘肃的载扬。明确的讲,对陇西历史文化的宣传,就是为甘肃壮文气,聚人气,引财气。同时这种震憾力不光要震憾别人,还要震憾自已,震醒、振奋自己。在省内要宣传自己的长处,鼓舞人心,建立信心。孙子兵法云:将则战前,必当鼓之士气,使其上下同心,方能战而胜之。甘肃不光是缺乏资金,更重要的是缺乏振奋创造的精神心态和信心。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认为不如别人甘于落后,祖先创造了多少辉煌,甘肃不首先解决这个问题,要搞好西部开发中的建设和发展,是不太容易的。在省外要解决长期缺少宣传而在全国形成的:甘肃经济落后、文化浅薄、历史简单的“边穷省”形象;[振兴甘肃,发展经济],甘肃的宣传应先行。对外部有选择的制作成有价值、有艺术性、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向中央电视台推荐,有意义的可进入国际频段。还可以组织记者发布会,发动记者宣传甘肃。通过这些宣传在全国形成甘肃新的形象,甘肃是富有先驱文化和辉煌人文历史即人文历史丰富的“文富省”。

平凉历史文化

平凉历史文化 一、平凉历史 平凉市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建制变革较大。 公元前二七二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的版图,属北地郡。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 三国时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 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公元三五八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五七二年)于今市境的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 隋代,开皇三年(公元五八四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大业初又废州置郡,平凉市属平凉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宪宗元和四年(公元八零九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 唐末,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太二年(公元九三五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公元九四零年)改属渭州。宋代,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金代开六盘道,大定二十七年(公元一一八七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 元代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明代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 清初沿明制,属陕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

石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 历史来源 「石」源出 一、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云,其后有石骀仲。二、据《唐书》所载,为昭武九姓之一。当时祁连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间,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石氏。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三、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石氏。又据《后赵录》载有冉闵改姓石氏为石闵。《北史》载,娄氏有改姓石氏者。 石姓的分布 当代石姓的人口已达360多万,为全国第七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宋朝至今1000年石姓人口增长率是呈V形态势。当前的石姓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山东、河南、河北五省,大约占石姓总人口的4l%,其次分布于贵州、辽宁、陕西、湖北、山西、江苏,这六省又集中了28%的石姓人口。四川I居住了石姓总人口的9%,为石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川贵湘、鲁冀豫为中心的两块石姓聚集区。石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石姓在长江以北、西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云贵、四川南部、重庆大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湖北西南和西北角、陕西东南、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河北大部、京津、山东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端、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辽宁北部、黑龙江北端,石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4%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5%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4%,居住了大约38.5%的石姓人群。在四川大部、重庆西北、陕西大部、宁夏、甘肃南部、山西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部、河南大部、山豢南豁。,婉。努二苏北部、鄂湘桂中部、辽宁西部和南部、吉林西部、黑龙江东北和北部,石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一0.4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3.4%,居住了大约33.5%的石姓人群。 家族名人 石申: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8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著名的《甘石星经》,为后人托名甘德、石申。 石敬瑭:生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卒干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太原沙陀族人,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晋高祖,936年至942年在位。 石守信:(928年-984年),北宋初大将。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与赵匡胤结为义社兄弟。

甘肃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甘肃大地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其中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著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等。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茫茫的戈壁、淳朴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草原、洁白莹润的冰川共同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鸣沙山·月牙泉的奇异组合,给神秘沉重的丝路古道增添了一丝轻松惬意。 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甘肃省中部。兰州是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被誉为“陆都”。兰州“坐中四连”,地据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它东迎陕西,西通新、青,北接宁、蒙,南达川、藏,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冲。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327mm,年均气温10.3℃,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景观:滨河路、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白塔山、中山铁桥、省博物馆、五泉山、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等。兰州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首先值得一去的是市区北侧黄河岸边的滨河马路。沿这条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你可欣赏到黄河的雄姿,并参观天下黄河第一桥、水车园和黄河母亲雕塑,白塔山公园内还有独具特色的黄河奇石展览,这是一条黄河文化旅游长廊。多少有点文化的人都应该去甘肃省博物馆看一看,以丰富阅历,只需一两个小时,你就可以全面了解到中国的八千年彩陶文化、青铜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和西北少数民族的系统历史。五泉山公园是一处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著名风景区,常为游客在兰州的首选目的地。傍晚时分,最好能乘坐缆车,登上兰山公园,俯瞰黄河拥抱金城兰州的雄伟气势,相信这种景观在别的城市绝难看到。兰州市郊县也有许多旅游景点。永靖县有高峡平湖刘家峡水库和“十万佛窟”炳灵寺;榆中的兴隆山和永登的吐鲁沟则为陇原著名的森林公园,成为游山爱好者的理想去处。兰州是游客到甘肃,乃至西北各省区旅游的依托中心和中转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气候温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被誉为“陇上小江南”。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先生在《中国西北角》中写道:“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到苏杭一样自豪,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及女娲均出生于天水,因此有“羲皇故里”之称。秦安大地湾古人类遗址的挖掘证明,早在78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天水的建城史,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从先秦到明清,天水均为各时期的州、郡、府等行政区的首府。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天水古文化,如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麦积山文化和三国文化等,灿烂的天水古文化是华夏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景观:麦积山石窟、卦台山、甘谷大像山、伏羲庙、玉泉观等。天水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出土于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原始部落遗址,发现人类4000-7800年前的7000多件文物,国内外影响巨大,它和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古石窟、古遗址、古战场、古建筑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武威地区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和北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海拔介于1020-4874米之间。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降水量60-610毫米,蒸发量1400-3010毫米,日照时数2200-3030小时,无霜期85-165天,太阳辐射量127-138千卡/平方厘米。武威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自古就是“人烟扑地桑拓稠”的富挠之地,素有“银武威”之美称。旅游资源丰富武威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珍品,目前有出土文物3万多件,文物保护点54处。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被国家指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及其出土的“雷台汉墓”;有元太子阔瑞与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见证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凉州百塔寺”;有举世无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国家级珍贵文物“西夏碑”;有建于明正统四年,气势恢弘、号称“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和被誉为中国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还有古长城遗址、丝绸之路名

近代名人简介

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 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 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18:蒋介石——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0: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著《天演论》,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2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2:朱德——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军委第一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第一。 23 :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副主席;军委第二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4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第叁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5 :任弼时——七大中央书记处第5书记兼书记处秘书长,政治局委员。 26 :彭德怀——军委第四副主席;十大元帅第二;西北政府主席,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 27:林彪——十大元帅第叁;中南政府主席,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 28:邓小平——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曾拟授元帅;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搜集各种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明确“风流人物”的真正含义; 3、了解风流人物的经历、伟业、作品,学习他们的精神意志、文学才华; 4、了解海盐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了解风流人物的经历、伟业、精神品格,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2、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会正确处理信息,向全班同学交流; 2、了解海盐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提前两周布置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 第一组同学通过书报、影视、网络等,搜集风流人物的生平、业绩,精选三名伟人,将他们的资料做成PPT课件,展示他们求学、创业的艰辛和坚韧不拔的努力。 第二组同学通过网络、书刊等搜集风流人物的名篇名作,不理解的地方尽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然后精选五篇名品,配上写作背景、注释等,制成PPT课件,以备课上展示。 第三组同学采访、查找海盐名人的资料。精选有影响的三位名人制成PPT课件。 为使学生方便制作PPT课件,课代表和电脑老师联系,请老师作技术指导。 提示: 1、人物要典型,不仅关注重要人物,也要关注平凡人物; 2、强化对“风流”真正含义的思考,不要泛论“偶像”、“英雄”; 3、坚持唯物史观,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二、新课导入 滚滚的历史长河、鱼米之乡的故土,曾经涌现出无数的杰出人物。毛泽东一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不禁心驰神往。今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应该是怎样的,你曾接触过过哪些“风流人物”,你对他们有怎样的评价,使大家对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对自己家乡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甘肃民俗资料

甘肃民俗风情文化 一.历史发展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建制,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 二.地理气候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三.甘肃特色文化 1、河西走廊 这里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交相辉映,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2、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 这里是山川锦绣、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3、甘南、临夏 甘南、临夏两个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4、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 这里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还有道家圣地崆峒山、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向文化的传播阵地,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5.敦煌文化——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公元前111年设郡,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和枢纽城市,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敦煌市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地,是佛教东渐进入中原的第一站,是世界三大宗教的融汇之地。敦煌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厚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拥有以“大漠奇观”著称于世的鸣沙山月牙泉等世界级自然奇观。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遗址,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为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代表了公元4—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两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文化遗存之一。20世纪初以来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以及悬泉置汉代简牍的考古发掘,由此发展出国际东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敦煌学,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显学。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游胜地,是中国旅游的一张标志性名片。 6.长城文化——边关防卫的古战场 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了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在几百年前,万里长城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约公元前7世纪楚国最早修筑长城,长城修筑距

历史名人介绍

1: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5:孔丘儒教创始人 6:保罗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14:欧几里的《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25:路得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近现代史上马姓十大风云人物

近现代史上马姓十大风云人物 二○一四年是农历马年,从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分列出近现代史上十大马姓著名人物,以飧同好。这些人,名号很多,如教育家、理学家、佛学家、文学家、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体育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国学大师、政治活动家、相声艺术家、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成绩卓著,勋名四起,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尊敬仰佩。下面以出生先后排列之。 一、马相伯 马相伯(1840—1939),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徒,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九〃一八事变时,已届91高龄人他为救亡呼号奔走,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亲作榜书、对联义卖得10万元,支援抗日义勇军。先后发起江苏国难会、不忍人会、中国国难救济会和全国各界救国会等救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著作等身,后人辑有《马相伯先生文集》。 二、马君武 马君武(1881—1940),祖籍湖北蒲圻,生于广西桂林,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

首任校长。1902年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民报》的主要撰稿人。辛亥革命后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旋即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后又担任孙中山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1924年,马君武开始淡出政坛,精力逐步投入教育事业,先后担任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公学等学校校长。马君武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力推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三、马约翰 马约翰(1882—1966),现代著名的体育家,教育家,在体育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功勋卓著。生于福建省厦门,3岁丧母,7岁丧父,13岁入私塾,18岁时上中学,22岁考入圣约翰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1911年大学毕业。1919—1920年与1925年—1926年赴美国春田学院进修体育。读书期间是学校足球、网球、棒球、田径队主力,擅长中长跑,获1910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学校联合组880码冠军和440码第三名。1936年任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参加柏林奥运会。1914—1966年在清华大学从事体育教学52年,编制徒手操近百套,发表过《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论著,受到国家器重和人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24座城市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和1994年又相继公布了第二批38座城市、第三批37座城市及10座增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将109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它们进行了重点保护。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选作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这些名城,是我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橱窗,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简介

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 谢邦彦,字朝美,号后洲先生,生于宋徽宗初年(公元1100年),祖籍长溪绯洋漈源(今柏洋乡柘头村),系柘头村始祖谢十九公的第七丗孙,对《春秋学》颇有研究,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其中《霞浦山》一诗脍炙人口、颇为流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无限赞美之情:“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逃秦不计年。”从此“霞浦县”便因“霞浦山”而名。 謝翱(1249年-1295年),南宋著名爱国詩人,被誉为“南宋翘楚”、“宋末诗人之冠”,字皋羽,一字皋父,號晞發子,生于长溪(今霞浦县),祖籍绯洋漈源(今柘头村),先祖谢邦彦。自幼聪颖好学,“苦思力索、淹贯诸经史”,深受其父谢钥(通《春秋》,著《春秋衍义》、《左氏辩证》传于时)思想的熏陶,性格倜傥,不拘小节,胸怀报国大志。27岁时倾尽家资招募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任咨议参军,为复宋大业呕心沥血,表现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辛勤笔耕,创作丰富,其散文“是天地间的至文”(黄宗羲语),最著名的有《登西台恸哭记》(曲折地表达他哭祭文天祥的沉痛悲愤之情,感人至深,今浙江富春山西留有“謝翱哭台”);写景则文风峭劲(得力于柳宗元的散文),如《游赤松观羊石记》写羊石群象、形神俱肖,《金华洞记》

写洞中灵怪、形象生动;其诗传于今者约200篇,如《宋铙歌鼓吹曲》、《宋骑吹曲》(写宋太祖建国时东征西讨之事)文句炫煌、音韵雄壮,读后有“亲在短箫鼓吹间”之感;《鸿门宴》似李贺,《效孟郊体》似孟郊、贾岛。其诗文在反清斗争中产生过积极影响,编有《晞发集》、《天地间集》、《□发集》、《□发遗集》、《浦阳先民传》、《国粹丛书》等。 林瞪(1003-1059),柏洋乡上万村林氏开基祖,是一个早于方腊近百年就加入明教的领军人物。公元1027年(宋真宗咸平三十年)弃俗入明教门,斋戒严肃,历二十有二年,功行乃成。林瞪在摩尼教教徒的阶层中有较高的品级,其法脉在福建“明教门”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使摩尼教进一步“脱夷化”,演变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教门”。林瞪在上万村附近有一个堂口--乐山堂,有弟子数百人,他的两个女儿就像后来金庸小说中描写的明教圣女一样终生未嫁,只是她们的称呼不叫“圣女”,村民都称为“龙凤姑婆”,在乐山堂附近还建有姑婆宫。 许旺(1903-1937),原名许品旺,柏洋乡柏洋村人。1929年始,经常在霞安柘等县交界山区做木工的许旺自发参加了反鸦片游行示威等早期革命斗争活动;1932年2月由马立峰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木匠身份作掩护,在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2012年6月28日最新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计为2处。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e:2007年3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f:2007年3月13日公布,共1处 增补g:2007年3月18日公布,共2处 增补h:2007年4月27日公布,共1处 增补i:2007年5月6日公布,共1处 增补j:2007年9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k:2009年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l:2010年11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m:2011年1月24日公布,共2处 增补n:2011年3月12日公布,共1处 增补o:2011年3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p:2011年5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q:2011年1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r:2012年3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s:2012年6月28日公布,共1处 分类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列表括号内数字为城市数。 北京(1)天津(1)河北(5)山西(6)内蒙古(1) 辽宁(1)吉林(2)黑龙江(1) 上海(1)江苏(10)浙江(7)安徽(5)福建(4)江西(3)山东(8) 河南(8)湖北(5)湖南(3)广东(7)广西(3)海南(2) 重庆(1)四川(8)贵州(2)云南(5)西藏(3) 陕西(6)甘肃(4)青海(1)宁夏(1)新疆(5) 下文括号内数字为入选批次。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甘肃建筑文化

文化甘肃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在全国屈指可数,在全球影响巨大。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甘肃的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列全国第五。2013年2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为全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敦煌学是国际上的显学,有成千上万人在研究。目前,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部分)、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等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甘肃花儿、甘南藏戏(部分)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是漫长的丝绸之路历史序列最为完整、遗存比较丰富的路段,也是中国华夏文明、游牧文化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特征最为明显、风格最为独特的核心区段,有“世界历史的主轴,世界文化的大运河”之美誉。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天下雄关嘉峪关、道教名山崆峒山、夏河拉卜楞寺等,堪称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瑰宝。“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是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甘肃文化总体以丝路文化为主,从旅游角度看,具体可概括为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佛教文化、黄河文化、始祖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9类。 敦煌文化——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壁画

图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敦煌阳关玉门关景区 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悬泉置遗址 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公元前111年设郡,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和枢纽城市,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敦煌市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世界四大文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通渭名人录

李南晖:字仲晦,号青峰,又号西海云樵,甘肃省通渭县城关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二月十八日,七十岁时引疾卸职,回归故居。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月十二日在石峰堡事变中被杀害,时年七十五岁。乾隆帝颁旨按知府礼葬,追封为太仆寺正卿,入昭忠祠,国史馆立传,并饬令有关省县列入“乡贤”,一同被杀害的还有次子思沆、侄师沆均予旌表,嘉封长子宗沆承袭世职知县。 李南晖毕身致力于求学立书、教育事业,知识渊博,望重乡里,时人称“南晖李爷”。在他任职十三年知县的四川威远县,因政绩卓著,深孚重望,敬称“李公”。辞世后,专建李公桥,李公祠、青峰庙以纪念。据《清史稿》、《甘肃人物志》、《陇右著作录》、《通渭县志》《四川通志》、《威远县志》及其它史料记载,李南晖少时家贫,“就傅”、“入庠”期间,严寒仍以“单布袍”护身,课余还负“研磨”(磨面)等家务劳动,但“志气昂昂、聪明过人、博涉群书,旋登拔萃”。平时言谈、作文,常使人惊叹。曾为关帝庙撰一对联:“匹马可独行,仗此生凌霄浩气,会风云龙虎,别自有千年事业;双眉可独行,悯当时满目群雄、同石牛腐鼠,那堪登一部春秋”。 清雍正十二年春,岁试获冠军,次年乡试又中第七名,此后历主本省秦州、河南桐柏、陕西中部等书院,桃李茂盛。后任威远知县期间,仍十分重视教育事业,除视察该县原有的风翔等五个书院,多方设法为其逐一解决经费困难外,还在县城内增建青峰书院一所,“自捐膏火,振兴人才”,并把他的“身心之学与读书有得之言”集成《慎思录》一书,刻石一百多块,嵌于书院房壁,精心启迪后人。 李南晖治学严谨,善思慎行,不仅深究作人处事之理,懂得用中草药给人、畜治疗的医术,著《活兽慈舟》、《憩云集》、《天水问答》等书、而且还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潜心钻研《周易》,造诣很深,他反复研究《系辞》,画“太极河洛图”、“八卦大象真图”等挂于住室壁上,日夜玩味推演,终于写出成数十万字的《读易观象惺惺录》巨著。该书图文并茂,名闻遐迩,时人称赞这部书“萃毕生之力成,其胸怀之高旷,志道之恳切,流露于楮墨之间”是“重订周易”,称赞李南晖“学问纯正,践履笃实,治行卓著,大节凛然、生平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实为陇右真儒”。 备注:这是我从1991年出版的《通渭文史》中辑录部分。 景运亨字会嘉,号兰坡。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曾任兰州府狄道州学正。 杨泰(1869—1929)字葆亭,光绪癸卯科举人。拣选宁朔知县,宁夏教授,协修《宁夏志》。 蒲捧扬(1883—1943)原名捧阳,字荣皆。光绪丁酉科举人。吏部拣选知县,两淮候补盐大使。 安任山(1891—1959)字猷轩,原名世徽,原字献宣。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留校任教。 王肇南(1895—1980)北京政法大学毕业。历任定西、和政、会宁等县县长。 冯寿延(1897—1983)字益三。甘肃法政学校毕业。曾任河南密县县长、通渭县参议会议长等职。 党黉(1909——1991)原名党楠荫,字让轩,号六谷楚樵。黄埔军校毕业。1949年随军起义。 党锡樊(1922—2000)字晓迟,号圃光。毕业于西北师院教育系。原任通渭一中校长。 牛剑秋??曾任甘肃省政府秘书、会宁县县长。 王序宾(1895—1961)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中学、陆军测量学校。曾任甘肃宣慰使署秘书主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