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

九年级数学(上)教学总体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符号的过程,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

化规律,并能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描述。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圆的基

本性质以及旋转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能证明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3.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

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4.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

直觉。

5.能用图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

猜想。

6.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7.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

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8.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

合理性。

9.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代数式的

意义

2.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3.会利用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4.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能

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21.1学习目标1.知道二次根式的定义,理解并会判断二次根式成立条件

2.会求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范围

3.掌握a

2 是非负数)公式运算

a

a(

4能举例说明代数式意义

21.2二次根式的乘法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推出二次根式乘法公式

2.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3. 3.会用乘法法则化简二次根式

4. 4.使学生能联系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次根式的除法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根式除法的推理过程,能推出二次根式除法公式

2.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进行化简与计算的能力

最简二次根式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遇到实际式子能够判断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2.使学生掌握化简一个二次根式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把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1.使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2..能判断二次根式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4.灵活进行二次根式加减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知道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相同

2.掌握混合运算的应用

3.通过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通过混合运算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

4.掌握降次解方程的思想,能运用它熟练的解方程

22.1一元二次方程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正确识别二次项、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22.2接一元二次方程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问题.配方法

1.会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

3.理解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具

体问题

.公式法

1.通过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理解公式的由来

2.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进一步体验类比、转化、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式分解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灵活选择方法、体会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根据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

二十三章旋转

章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了解中心对称图形。

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23.1 图形的旋转

1、通过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2、能举出生活中旋转的实例、说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通过教具演示,理解旋转的性质。

4.能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3、2 、1中心对称

1、通过实例认识中心对称、知道对称中心对称点。

2、经历认识中心对称的过程,理解中心对称的性质。

3、会做出已知图形的中心对称图形。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1、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说出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

3、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1、能通过作图总结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2、能作出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二十四章圆

章目标: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

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并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切线的性质与判定。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用等分圆周的方法画圆的内接正多边形,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及全面积。

24、1圆

1、了解圆的有关概念。

2、能区别弧、弦,弄清直径与弦、半圆与弧之间的关系。

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1、会用折叠的方法及推理的方法证明垂径定理及推论。

2、会应用垂径定理及推论进行计算和推理。

24、1、3 弧、弦、圆心角

1、知道圆心角的概念。

2、会用旋转的方法及推理的方法证明圆心角定理及推论。

3、会应用圆心角定理及推论进行计算和推理。

24、1、4 圆周角

1、知道圆周角的概念。

2、会分情况证明圆周角定理。

3、会利用圆周角定理推出两个重要推论。

4、会利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进行推理和证明。

24、2 点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1、会判断点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2、会过一个点、两个点、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作圆。

3、了解三角形外心的性质。

4、尝试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会用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掌握切线的两种判定方法。

3、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切线长定理并会运用。

24、2、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能运用运动的方法总结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会利用数量关系判断圆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1、知道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

把圆分成n 等分,顺次连接各分点,得圆的内接正n边形。

2、通过画图,掌握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中心角、边心距等概念。

3 、了解正多边形有关计算问题的基本构图,连接正多边形的半径和一边

构成三角形,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4、会通过把圆分成n等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24.4.1弧长和扇形面积

1 理解弧长是弧的展开长度。

2 通过圆周长公式推导出弧长公式。

3 会用弧长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4 理解扇形概念。

5 通过圆面积公式推导出扇形面积公式。

6 会求弓形面积。

24.4 、2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1 知道圆锥的展开图由扇形和圆组成。

2 掌握母线这一概念。

3 灵活运用公式求扇形、弧长、底面半径、母线长及高。

4 利用以上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3 能够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4 能够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5 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5.1 随机事件

1 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2 会用特点判断有关事件。

25.2 概率的意义

1 知道通过大量重复实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25、3 用列举法求概率

1 进一不理解有限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意义。

2 会用树形图求出一次实验中涉及3个或更多因素时,不重不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正确地计算问题的概率。

3 进一步提高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有关数学技能。

25、4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

1 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用统计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2017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备课组教学计划 时间: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科目:数学 年级:九年级 备课组长:代学艳 备课成员:杨军、李继祥、田利金

明湖中学九年级数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努力,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着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与外校九年级数学教学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请教交流,特制定以下教学复习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章,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主要是通过反比例函数图像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探讨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最终实现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本章教学重点是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及二者的实际应用。本章教学难点是运用反比例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十七章、相似 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相似图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相似多这形的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对应的表达式,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本章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探索投影与视图两个概念,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本章的重点理解立体图形各种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本章教学难点是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有关的计算方法。理解投影与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包括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概率初步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 本书供义务教育九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约13课时 第22章二次函数约12课时 第23章旋转约8课时 第24章圆约17课时 第25章概率初步约14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安排 1. 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 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的解法,得到一 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期末测试题 本检测题满分:120 分,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0分) 1. 抛物线向右平移 3 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A. B. C. D. 2. 如图,P是 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P 作直线截△ 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 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A. 1 条 B.2 条 C.3 条 D.4 条 1 2 1 3. 把二次函数y x2 3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 4 个 22 单位,则两次平移后的图象的函数关系式是() 1 2 1 2 A. y (x-1)2 7 B. y (x 7)2 7 22 1 2 1 2 C. y (x 3)2 4 D. y (x-1)2 1 4. 如图,△ ABC 中,点 D 在线段BC 上,且△ ABC∽△ DBA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如图,△ ABC 中,D、E分别为AC、BC 边上的点,AB∥DE,CF 为AB 边上的中线,若AD=5,CD =3, DE =4,则BF 的长为()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C.10 A. 32 B.16 D.

6. 二次函数无论k 取何值,其图象的顶点都在( A. 直线上 B. 直线上 C.x 轴上 D.y 7. 如图,在Rt△ABC 中, C 90,AC=1 cm , 以 1 cm/s 的速度沿折线AC→CB→BA 运动,最终回到 A 点.设点P 的运动时间 轴上 BC=2 cm,点P从点 A 出 发, 为x(s),线段AP 的长度为y(cm ),则能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 象 8.如 图, 在Rt△ ABC AD 中,∠ C=90 ,,点 D 在AC 上,,则D A C D的值为() A. 3 B. 22 C. 3 1 D.不能确定 9.如 图, 在矩形ABCD 中,DE⊥AC 于点E,设∠, 且 3, 5 AB=4,则AD 的长为 ( A. 3 16 B. 3 20 C. 3 16 D. 5 第8 题 图 10.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 x22 y 2kx2 4x k2的图象大致为() 、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24分)

九年级数学教学目标及措施

九年级数学教学目标及措施 九年级,学校制定了考试及格率和七合率居全县第七名的目标,面临中考的压力,工作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本人决心完成目标并力争有所突破。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里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吃透《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与检测》,把握中考命题意向,结合学校制定的九年级整体复习计划进行复习,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备课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探索中考思路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传授数学知识为重点。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认真落实学校年度工作思路的具体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借鉴洋思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方法,使提高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二、工作要点: 1、重视教学常规工作:充分认识初三毕业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团结奋战,资源与经验共享,力争打好这一攻坚战。平时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提高教学质量、目标落到实处。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新授与复习并举:在完成新授的基础上,尽快进入复习,巩固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4.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练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三.数学知识方面 1.知识回顾 根据中考要求,认认真真地复习好1-6册各章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整理。 2.专题训练 根据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整理,在各种题型中进行训练: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计算题的针对性训练。 四、教学进度和要求: 1、4月份前必须结束新授课。 2、从4月份开始进行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开始主要结束九年级的教学内容,重点是根据中考要求,认认真真地复习好1-6册各章的知识点和对知识点的整理。同时对各种题型的讲解,目的是以练促学, 触类旁通。 第二轮复习:(5月上旬——6月)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专题训练:全面进行专题的讲解,以及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分析和做法。二、查漏补缺:针对前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三、重点突破: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训练;四、总结检测(6月上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第一章有理数19课时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8课时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8课时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6课时 一、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科书内容及学习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的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想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在本章,有理数加法和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减法和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分散安排在相关内容中。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学生能认识到运算法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用法则进行运算,并运用有理数运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1.1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刘耀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基本思想: 九年级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 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频率与概率,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第五章视图与投影,第六章反比例函数。其中特殊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特殊平行四边形》和《图形的相似》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

九年级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2019九年级初三数学教学计划2019九年级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初三学年下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复习课型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优生优培,中程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依纲据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教情,学情研究,强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初三复习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认识,全力以赴,进入冲刺状态 首先,每位初三教师要充分认识复习教学的重要性,增强责任重于泰山,质量压倒一切的责任感,树立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的观念,发扬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真真正正进入冲刺状态,苦战100天,用成绩说话,坚决夺取今年中考的全面胜利.其次,全体教师要以毕业班工作的大局为重,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管是级部的安排,还是各备课组的布置,都要扎扎实实贯彻执行,将落实进行到底.纪律严明,政令畅通,是工作胜利的保障.要彻底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不良作风.第三,全体教师要增强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实实在在搞好团

结.团结出力量,团结出成绩.在初三这个集体内坚决反对那种意气用事,挑拨离间的行为.有意见,有矛盾当面说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困难,有问题,大家齐帮助,共协商,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2,周密计划,科学安排 各学科现已完成教学进度,学期开始即转入总复习阶段.总体时间安排是3月上旬4月中旬45天左右为第一轮复习,以课本知识的疏理,归纳,总结为主;备课组自编讲学稿一套.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课外拓展为主,以专题复习为主.5月下旬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升华阶段,综合模拟为主,训练应试能力与技巧. 三轮复习的具体思路是: 一轮复习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指导思想,一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坚持补弱纠偏,重在一轮;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全体,实现大面积丰收.二是落实四个为主,即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小综合训练为主.三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强化基础,提升能力),扬长与补弱的关系,复习知识与做题的关系(做题的目的是回扣知识提升能力).四是确保两项常规的落实,即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 二轮复习本着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采取专题复

【精品】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建议.docx

“第1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课标》(实验稿),与原教材相比本章内容要求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 (1)性质的探索过程——根据图象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2)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是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总的来说是探讨知识发生的过程,培养学生自探索问题,同时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原浙江版柑比,降低的地方是删去了反比例函数图彖的性质:图象的两个分支都无限接近但永远达不到x轴和y轴.因为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对此不易理解,这条性质实际应用意义也不大.假如学生程度较好,老师在这方面也可以适当拓展.从编排顺序来看,原来浙江版中,本章内容放在初二下的“函数及其图象”一章中, 编排顺序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函数一止比例函数一反比例函数.本套教科书采用分步到位、穿插编排的方式.在八年级上册安排了“图形与坐标”、"一次函数”.到九年级上册一开始就学习“反比例函数”.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因为反比例函数思维要求比较高,图象分两支, H又是曲线,学生理解相对困难,略放后面与学生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相当,为学生探索理解反比例函数创造条件.缺点是与询而知识连贯性较差.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解析式、性质和图象.本章是在己经学习了图形与坐标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壯界存在的各种函数及应 用函数來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是后续学习各类函数的基础. 重点难点 反比例函数是继一次函数之后又一重要的基本函数,它为今后学习图象和曲线的关系 (如二次函数)提供了研究方法?反比例函数本身在口常生活和生产中也有着许多有?接应用,这对学生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重要思想方法的形成,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反比例函数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给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带来复杂性,学生不易理解,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一;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情境,需要建模,利用图象以及综合运用方程、不等式及英他数学模型,所以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是本章教学又--主要难点. 三、课时安井 1. 1反比例函数2课吋 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课吋 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课时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典中点第二十一章整合提升专训三

解码专训三:思想方法荟萃 分类讨论思想 名师点金:在解某些数学问题时,它的结果可能不唯一,因此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加以讨论,像这样对事物的各种情况分别加以讨论的思想,称为分类讨论思想.在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研究问题时,必须做到“不重、不漏”.在化简二次根式时,有些时候题目中没有给出字母的取值范围,这时候就要对字母进行分类,在不同的范围中化简二次根式. 1.已知a是实数,求(a+2)2-(a-1)2的值. 数形结合思想 名师点金: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时,可以借助数轴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然后对式子进行化简. 2.已知实数m,n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m2+n2+(m-n)2+n2+2n+1-(m-1)2. (第2题) 类比思想 名师点金:类比是一种在不同对象之间,或者在事物之间,根据某些相似之处进行比较,通过联想和预测,推出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似之处,从而建立猜想和发现真理的方法.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利用已有知识来认识新知识.本章中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和顺序类比于整式的运算方法和顺算,运算公式和运算律同样适用.

3.计算:(72+26-3)(26-72+3). 转化思想 名师点金:解数学问题时,碰到陌生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碰到复杂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这就是转化思想. 4.计算:(3+2)2 015·(3-2)2 016. 解码专训三 1.解:(a+2)2-(a-1)2=|a+2|-|a-1|,分三种情况讨论: 当a≤-2时,原式=(-a-2)-[-(a-1)]=-a-2+a-1=-3; 当-2<a≤1时,原式=(a+2)+(a-1)=2a+1; 当a>1时,原式=(a+2)-(a-1)=3. 点拨:求含字母的两个绝对值的和或差时,要分类讨论.本题也可以通过解不等式来确定各分界点. 2.解:由m,n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m>n,0<m<1,n<-1. ∴m-n>0,m-1<0,n+1<0. ∴原式=|m|+|n|+|m-n|+|n+1|-|m-1|=m-n+m-n-1-n-(1-m)=m-n+m-n-1-n-1+m=3m-3n-2. 方法点拨:在利用a2=|a|化简时,一定要结合具体问题,先确定出绝对值号里面式子的符号,再进行化简. 3.解:(72+26-3)(26-72+3) =[26+(72-3)][26-(72-3)] =(26)2-(72-3)2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学期: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初中数学 年级:九年级(上册) 授课班级:九() 授课教师: 2012年9月

曹店中学电子教案模板 第单元.第课时.总第课课 题 22.1 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 法 教 具 问题引导法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课 前 准 备 复习初二一次函数的相关内容,作为二次函数的铺垫 教学过程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AB长x(m) 1 2 3 4 5 6 7 8 9 BC长(m) 12 面积y(m2) 48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 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x <10=化为: y=-2x2+20x (0<x<10) (1)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100x2+100x+20D (0≤x≤2) (2)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 取得最大值。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总目标.doc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总教学目标 总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能 第21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详细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23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朴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央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24章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25章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过 程 与 方 法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体 验、实践、思考中学到知识。在重视知识结论的同时,要体现数学 学习的过程和规律,启发学生从粗略、定性、直观的认识,通过思 考、探究、归纳等,逐步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2、在教学中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从而 让学生把握数学的灵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题 的能力。 3、根据教学的内容,尽量多设计一些实践课,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 学到知识,培养能力,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4、合作探究,综合运用,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 感 、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1、在体验、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 的自信心。 2、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又运用于生 活的过程。 3、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 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享受到学数学的乐 趣。 4、在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研组阅 年月日 教导处阅 年月日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数学工作计划九年级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证明,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证明,第四章视图与投影,第五章反比例函数,第六章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证明,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则是与统计有关。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和《证明》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 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证明》,《视图与投影》。 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证明》的重点是: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基本知识 一.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 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 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 44ac b a -. 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4. 一次项系数b 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 b x 2- =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 一.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合比性质: d d c b b a d c b a ±=±?=(分子加(减)分母,分母不变) 3.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 如果 )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那么 b a n f d b m e c a =++++++++ . 二.黄金分割 1)定义: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如果 AC BC AB AC = ,即AC 2 =AB ×B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AB AC 2 1 5-= ≈0.618AB 。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篇 时光飞逝,伴随着比较紧凑又略显紧张的工作节奏,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潜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用心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到达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运算潜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三、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资料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上好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个45分钟,提高40分钟的效率,让每一位同学都听的懂,对部分基础较差者要循序渐进,以选用的例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使每个学生能有所收获。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状况,对症下药。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但是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立刻明白答案的心理立即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曹桂萍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又担任九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又要考虑下学期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注意时间的安排上,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比较好,但是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 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杭州湾初级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年级九年级班级(1)(2)学科数学任课教师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导致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生活,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究、推理和交流。为培养学习者的各方面的能力,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而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探索、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广泛的学习数学的经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二、学生现状分析: 九年级(1)(2)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期较长,根据学校安排需要把九年级上下册全部上掉,时间紧任务重。在课时方面第一章二次函数、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第五章相似三角形重点详讲课时要排的充裕点,如课时紧可把第二章简单事件的概率与下册第三章的投影三视图放在下学期再上,下册的解直角三角形,学生刚接触三角函数,理解上面有点障碍可以先预习再上课,内容上面不用再拓展。总的来说,时间比较紧迫,课堂效率要提高。 4、教学措施: 1、做好教材钻研工作。根据新课程标准,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5、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总体思路分析 1.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有: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频率与概率。 一元二次方程式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是第三学段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方程”的数学意义。在具体情境中寻求方程的近似解,以及求根公式的导出和对其形成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解方程的思想、方法,同时,也加深对“实数”的再认识,重视对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二次函数的研究也做了必要的铺垫。 反比例函数的建立过程,可以使学生再次体验“函数”的形成过程----概括原型的本质属性、抽象出函数的表达式,以及讨论图象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证明(二)》、《证明(三)》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了解相关几何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感受公理化思想和演绎推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科学理性精神,提高准确表达论证过程的技能。 《视图与投影》内容贴近生活经验,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有关几何体的不同视图、以及学习投影有关知识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数学化”的主要历程,提高把握空间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频率与概率》进一步通过有趣的实例、操作活动考察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领会随机性中隐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切实感受这些不确定现象背后存在的规律性和随机性,加深学生对概率的理解。 2.教材设计与内容组织的考虑 (1)“一元二次方程”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概括抽象得到的,利用“夹逼”的方法估算问题的近似解,所用方法体现了近似计算的重要思想。这种方法在研究无理数时曾使用过,不难意识到二次方程的讨论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