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翻译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翻译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翻译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翻译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翻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 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 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 活为题材的佳作。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翻译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 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 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 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 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 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 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 20 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 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⑸鸣蝉:蝉叫声。 ⑹旧时:往日。 ⑺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⑻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 故曰社林。 ⑼见:同“现”,显现,出现。 ⑽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 1181 年 (宋 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 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 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岭高约十五丈, 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 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 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 》(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 《西江月》 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 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 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 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 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 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 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 把半夜“清风”、 “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 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 田野, 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 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 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 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 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 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 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 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 然而其核心 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 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 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 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 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 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 对仗手法, 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在这里, “星” 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 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 本来是遥 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 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 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 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

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 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 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 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相得益彰, 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 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 语言没有 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 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 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翻译 ]相关文章: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教案(最新)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教案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检查预习: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上音。 ⑴遥岑远目 ⑵玉簪螺髻 ⑶鲈鱼堪脍 ⑷揾英雄泪

⑸舞榭歌台 ⑹封狼居胥 2、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 ⑴遥岑远目 ⑵断鸿声里 ⑶倩何人唤取 ⑷揾英雄泪 ⑸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⑹寻常巷陌 ⑺元嘉草草 ⑻ 可堪回首 (四)、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2、关于《水龙吟》辛弃疾南渡归宋后,南宋政府对他大材小用、不予重视。但抱着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的辛弃疾还是不顾自己职位的低微,针对着南宋政府中主和派的不抵抗论,写成了《美芹十论》奏章,上奏皇帝。在这篇奏章中,辛弃疾分析了宋金形势,和战前途、民心向背,指出金统治者外强中干的情况,而

人教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 永遇乐》教案

人教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 教案 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三)、检查预习: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上音。⑴遥岑远目⑵玉簪螺髻 ⑶鲈鱼堪脍⑷揾英雄泪⑸舞榭歌台⑹封狼居胥2、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⑴遥岑远目⑵断鸿声里

⑶倩何人唤取⑷揾英雄泪⑸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⑹寻常巷陌⑺元嘉草草⑻可堪回首(四)、相关资料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2.6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永遇乐》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中写经历千年,江山依旧但英雄人物已经无处寻找的两句:(),()。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不禁感叹:(),()。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4.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 5.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借此孙权的典故来表达英雄难寻。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7.《永遇乐》通过当年演出歌舞的楼阁仍在,但英雄功业已被风雨打散的两句:(),()。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英雄孙权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没有寻觅到英雄遗迹,表达了物是人非伤感的句子是:(),()。 1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两句,写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1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篇以(),()缅怀英雄孙权,并发出(),()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衣涤净尽。 13.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辛弃疾词两首整理版附答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描写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目之所及一片山高水长, 浩渺辽阔的无边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移情及物的手法,表现词人虽见壮美的远山,内心愁苦却有增无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 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三句勾勒了刘裕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从眼前斜阳照射的街道和树木写去,又想起了跟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风流人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断鸿.(hónɡ) 水龙吟.(yín) 遥岑.远目(cén) 玉簪.螺髻(zān) B.拍遍.(piàn) 揾.英雄泪(wèn) 鲈鱼堪脍.(ɡuì) 季鹰归未.(wèi) C.元嘉.(jiā) 永遇乐.(lè) 舞榭.歌台(xiè) 寻常巷陌.(mò) D.仓皇.(huánɡ) 佛狸祠.(cí) 神鸦社鼓.(ɡǔ) 尚能饭否.(fǒu) 2.下列词句,诵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D.想/当年,金戈/铁马。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 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 B.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求田问舍.舍:房舍 C.元嘉草草 ..草草:缭乱、潦草 把吴钩看了.了:结束、完毕 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 断鸿 ..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 5.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多情应笑我

C.烽火扬州路D.人道寄奴曾住 6.下列对词作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鹰——作者将张翰(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 B.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C.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志庆。作者借以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像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业绩。 D.寄奴——刘裕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南朝刘宋王朝。作者借英雄人物,表达自己虽年事已高仍然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二、精段精练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11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游子”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此处的“江南游子”有怎样的内涵 答: 9.这首词主要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表达上有何作用烘托出怎样的意境 答: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了什么心情 答: 1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感叹“人生如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亦感叹“廉颇老矣”,试分析两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区别。 答: 三、提升阅读 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