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

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标题: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专业化建设是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专业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明显的专业特征,通过专业化建设为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奠定专业基础,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建设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的岗位分析以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职权、工作条件和任职资格;根据公司业务和职位特征设定相应的定员标准;组织系统的岗位评价,作为制定薪酬序列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和岗位类别开发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基础建设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保证这个系统能够得到正常运行还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管理体系,包括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客观的信息,开展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一,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方案 1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激励 目录 第一章激励概述 (12) 2

第一节激励基本概念 (12) 1.1.1 激励 (12) 1.1.2 薪资管理 (14) 1.1.3激励的基本原则 (24) 1.1.4激励的作用 (25) 第二节激励理论基础 (27) 1.2.1 需求层次理论 (27) 1.2.2 X理论 (30) 1.2.3 Y理论 (31) 1.2.4 Z理论 (32) 1.2.5 超Y理论 (33) 1.2.6 成就需要理论 (34) 1.2.7 复杂人假设 (35) 1.2.8 经济人假设 (36) 1.2.9 决策人假设 (37) 1.2.10 社会人假设 (38) 1.2.11 ERG理论 (39) 第三节激励机制 (41) 1.3.1 激励机制 (41) 1.3.2 员工激励机制 (43) 1.3.3 组织目标体系 (50) 3

1.3.5 个人因素集合 (53) 1.3.6 激励机制作用性质 (54) 1.3.7 激励机制的设计 (55) 1.3.8 激励机制模型中的三条通路 (57) 1.3.9 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 (59) 1.3.10 激励机制运行中的信息交流 (61) 第二章薪酬 (62) 第一节工资 (62) 第一讲工资表格 (62) 2.1.1.1 工资 (62) 2.1.1.2 工资等级数目 (65) 2.1.1.3 工资等级线 (65) 2.1.1.4 工资级差 (66) 2.1.1.5 工资定级和升级 (69) 2.1.1.6 工资标准的确定 (70) 2.1.1.7 工资升级增资 (71) 2.1.1.8 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人事费总额法 (73) 2.1.1.9 新员工职务、工资核准表 (74) 2.1.1.10 员工工资职级核定表 (75) 2.1.1.11 操作员工资卡 (76) 4

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人力资源成就明天,战略实施智胜未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X《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2013年度课纲 引言 1、课程内容安排 2、课程要求与U标 3、现场分组 4、小组讨论: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第一章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篇:如何理解企业战略 1.推动企业战略的内、外部因素 2.什么是企业战略 3.战略研究的基本问题 4.企业战略体系的构成 5.企业战略的常见类型 小结 第二篇:如何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 2、战略实施中遇到的人力资源障碍 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4、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种境界 5、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 小结 第二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体系的构建 第一篇,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构建

BQFT 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小结 第二节: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有效实施 1、传统补缺型人力资源规划的弊端 小结 第二篇战略性招聘甄选体系构建 第一节:如何理解战略性招聘 1、什么是战略性招聘? 胜任力模型与招聘 案例:北京BQFT 人才招聘规划的实施 华为的人才招聘战略 小结 第二节:如何实施战略性招聘计划 1、确定人才招聘的目标 2、选择内部外部招聘的方式 3、运用甄选的四种方式 小结 第一节:如何理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人力资源战略解决的问题 2、 3、 什么战略因素决定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关系 4、 5、 如何从公司战略中导出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构 6、 人力资源规划自诊工具 2、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流程 3、 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模型 4、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方法 5、 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要点 2、 战略性招聘的四大原则 3、 战略性招聘的目标 4、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制中价值体系.doc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价值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措施,其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强化企业的整体管理具有明显的作用。但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对激励机制的正确认识,导致其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对激励机制运用不当,造成激励机制的效应无法正常发挥。 激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是指单位或组织为实现自身目标,根据内部成员的个人需求,通过制定适当的分配制度与行为规范,用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一致。员工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员工受激励程度越深, 表现就越积极,行为效果也越显着。 一、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励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为了使企业有秩序及高效的运行,就要使用激励机制中的人性化模式与员工以诚相待,满足员工合理的需求,使员工感受到被尊重与重视,从而增强企业全体上下的向心力。 2.激励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积极机制可诱导员工将个人的利益统一于整体的利益,激发员工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全力投入,从而促进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实现。 3.激励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及企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同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员工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应用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的片面性。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将对员工的激励措施理解为单纯的物质奖励,例如升职、加薪、发放奖金等形式,但是马斯洛需求论认为,人在生存权利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还有一定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员工在得到其应有的物质奖励时,同时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当战略管理概念被引进中国以来,不管企业家或经济、管理学家(学者)均在运用和研究战略管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下相应的战略目标、战术手段,以期待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企业战略目标。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与之配套战略支撑性的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社会里,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发展中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所以现代企业都十分关注战略。因为战略是就是方向,是企业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与对现在优劣状况的把握结合起来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确定好自己的客户,经营好自己的客户,实现客户满意和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让客户满意?需要企业有优良的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带来利益;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上。因此,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1、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

人事管理表格员工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机制 一、激励理论模型 1. 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 ——各需求包括: ●生理的需求。如衣、食、睡、住、水、行、性 ●安全的需求。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 ●社交的需求。如情感、交往、归属要求 ●被尊重的需求。如自尊(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独立和自由的),受人尊重(有威望、被赏识、受到重视和高度评价) ●自我实现的需求。其特征是自发性的、集中处理问题、自立的、有不断的新鲜感、幽默感、浓厚兴趣、不受束缚的想像力、反潮流精神、创造力、讲民主的性格 ——在某一阶段上,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 ——在不同时期,需求结构在动态变化,大致是逐步从低到高、从外部向内部满足。 ——满足上行机制:尚未满足的较低层需求总是主宰的,只有在满足它之后,紧邻的高一层需求才被激活成为主宰。 ——挫折下行机制:高一层需求在未得到满足、受到挫折后,低一层次的需求重新成为主宰。 2.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F.Herzberg) 激励因素(内在因素)保健因素(外在因素) 工作成熟感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 工作中的信任和赞赏监督 工作本身挑战性和兴趣薪资 工作职务的责任感人际关系 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或条件 个人升迁机会工作安全感 职务、地位 个人生活

——激励因素为满意因素,有了它便会得到满意和激励。 ——保健因素为不满意因素,没有它会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 3. 公平理论(美国J.S.Adams,1963) Oa Ob Ia Ib Oa为当事人的工作所得、奖酬,Ia为当事人的工作付出、投入,O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所得、奖酬,I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付出、投入。 (1)当以上公式两侧相等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2)当以上公式左侧大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占了便宜,行为有: ——当事人产生歉疚感,从而更努力工作。 ——当事人心安理得。 (3)当以上公式左侧小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吃了亏,行为有: ——当事人争取更多的奖酬、待遇。 ——当事人减少自己投入努力,如迟到早退、怠工、出废品、浪费原料、放弃责任。 ——当事人想方设法把参照者的奖酬待遇拉下来。 ——当事人想要参照者工作干得更多。 ——参照者心理上调节对这些变量的认识(类似于用阿Q精神),使之平衡。 ——改变参照对象,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慰效果。 ——在企业没法达到公平感觉时,当事人辞职,另谋高就。 (4)公平感觉纯粹是主观、心理上的反应。在现实中,人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投入贡献,低估别人的投入贡献,从而造成观察问题的系统偏差。 4. 综合激励模式(Potter和Lawlor) 二、激励措施 平台方案1:目标激励 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企业经济指标层层落实,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 平台方案2:示范激励 通过各级主管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员工。 平台方案3:尊重激励 尊重各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尤其尊重企业的小人物和普通员工,达到一种知恩必报的效果。 平台方案4:参与激励

激励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整理

列举主要的激励理论,分析它们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激励理论的分类 一、内容型理论 侧重于研究激励行为的起点,即人的需求与动机的内容对激励的影响,他们认为:需求、动机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激发是激励的本质所在。所以这些理论重点分析了人的需求与动机结构。 主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奥德弗的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二、行为改造理论 研究重点侧重于激励对工作中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它不关 心人的需求与动机是否得到满足,而关心行为的结果对激励 成败的影响,换句话说,激励是为了有效地塑造、改变和影 响人的行为 主要理论: –学习理论、 –归因论、 –挫折理论 三、过程型理论 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

– 期望理论、 – 公平论、 – 波特尔和劳勒的激励过程模式 [内容型] [过程型] [调整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 要 的 心 理 强 度 需要层次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复杂人” “自我实现人” 图 激 励 过 程 与 激 励 理 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上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了解员工的需要是应用需要层次论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时期的员工以及组织中不同的员工的需要充满差异性,而且经常变化。因此,管理者应该经常性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调研,弄清员工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需要理论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奥德弗的理论、 1、 理论的基本内容 (1) 存在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2) 关

案例5 西尔斯公司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案例5 西尔斯公司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西尔斯·罗巴克公司(Sears, Roebuck,&Company)建立于1886年,现在已经成为零售业的巨人,资产达到410亿美元。西尔斯公司的CEO阿瑟·马丁内斯(Arthur Martinez)正在努力通过扩展范围对这个零售企业进行重大变革。其扩展计划包括建立大批家庭修理服务店以及成千上万的小商店’这些小店大多数都将更接近顾客和远离商业区。马丁内斯1992年掌管西尔斯公司,那时西尔斯的年亏损额达到34亿美元,他力挽狂澜,取消了西尔斯目录购物(Sears Catalog),压缩了50000个职位,关闭了113家不盈利的分店,出售了著名的西尔斯塔,取消了Allstate、Coldwell Banker,the Discover Card和Dean Witter交易所,只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现在,西尔斯正在执行一个5年的改进计划。这个改进计划包括一个把美国中年女性(25,---54岁,家庭主妇,收入在25000---60000美元之间)作为目标客户和实施以“西尔斯更温柔的一面”为补充的市场销售运动。这些努力已经得到了回报:它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都获得增长。该公司被《财富》杂志提名为今年的最佳创新零售商。 该公司的重组(1996年早期)将其分为5个完全不同的业务部门:1.百货店(大约2.5万名员工);2.家庭店或是远离商业区店,包括家用五金商品店、家居家具店、代销店以及各种还正处于发展中的专业商店(大约有10000名员工);3.汽车服务店(轮胎、部件、服务以及WesternAuto;大约35000名员工),4.家庭服务(产品服务和许可业务;大约30000名员工);5.西尔斯信用卡(12000名员工)o创立这些业务部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管理人员脱离仅从百货商店,出发做决策的模式,帮助管理人员根据其特殊市场情况去制定和实施战略。西尔斯现在出售了西尔斯墨西哥公司的股份,只保留西尔斯加拿大公司45%的股份作为其国际业务。CEO马丁内斯没有任何扩展国际市场的计划,他说:“这绝对是排在西尔斯需要做的10件事情之后的。”但是该公司正在通过互联网开拓市场和出售某些关键产品。 西尔斯公司新战略的核心是今年再开380家分店。其中358家将会自主决定所售的特别产品(例如,某些店将会出售一些耐用商品,比如工具和汽车部件之类的东西,这些代表了“西尔斯更钢硬的一面”)。马丁内斯解释了这里面有明显矛盾的一面,他说:“伟大企业的特点是有识别游戏规则变化的能力,也有切实去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为了能够达到这种灵活性,他也承认需要根据企业战略变化对其员工进行再教育,使他们能够适应命令一控制型的外部环境,使其能够习惯于冒风险和创新。 西尔斯公司的人力资源 西尔斯公司的人力资源共同体在高级行政与人力资源副总裁托尼·鲁奇(Tony Rucci)的领导下(自从1998年初),已经普遍认为是领导公司内容变革活动的最重要的业务小组。这些变革的大部分活动已经体现在西尔斯公司员工管理方式改变中。人力资源部门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构想、增加了资源,使其员工深入到各个商店,而这已经提高了该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期望。在西尔斯公司,人们觉得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排除了那些过低的目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取得更大的改进将会比较难以实现。 CEO马丁内斯和托尼都指出员工所有权在推进实施西尔斯公司战略中的重要性。他们说:“所有权是西尔斯下一步变革的核心”。他们认为,在建立西尔斯公司的“所有权文化”方面,保持信息沟通、采取行动、在未来业务中建设财务稳定性等都非常重要。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说明我们认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人力资源实践、政策或战略(即西尔斯公司非常擅长此道以及那些对该公司成功已经具有或可能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西尔斯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的重大影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王濂: 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东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管理与薪酬体系设计 在学习中层管理培训课程时了解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相对与传统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态,它在保证组织绩效、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的战略性职能,促进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本质性认识,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在进行企业管理培训时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涉及到对“什么是战略”和“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的界定。虽然,多数的学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对于“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的解释和界定,仍未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在许多文献中,“战略”的定义多种多样,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一种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适应性,即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适应性。关于战略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衡量战略,大多数学者和他们的文献,都倾向于用波特、迈尔斯的经典理论。但是,他们关于战略的分类,通常是在假定组织已经明确界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的一种外部性分类,未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变动与战略调整之间的关系。 因为对战略界定的多样性,形成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在学习企业培训课程后,总结发现大致形成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 (1)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贡献或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2)关注企业或组织在所处竞争性环境中采用的战略选择以及这些战略选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考察企业战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匹配程度,该研究方法假定“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都对企业业绩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包括德莱利、莱文、奥斯特曼、伯菲、休斯里德、查德维克和凯培利等人。他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深度影响组织绩效,因此,组织必须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范围,并保证能够得以贯彻实施。当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活动必须和组织的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同时保证战略导向的一致性。 休斯里德提出了被认为具有某种“通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沿着休斯里德的思路,伯菲提出16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德莱利确定了7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部职业机会、正规培训系统、评价方法、利益共享、工作安全、投诉机制和工作定义。有些文献采用这七项工作来检验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主要理论观点:一般性、权变性和配置观,分析结果对这三个理论都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大多数学者认为权变性的观点更适合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不应忽视配置。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匹配与否是直接影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激励

目录 第一章激励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激励基本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 错误!未定义书签。 薪资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的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激励理论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层次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X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Y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Z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Y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就需要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杂人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经济人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决策人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会人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ERG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激励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员工激励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织目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诱导因素集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个人因素集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机制作用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机制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机制模型中的三条通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内激和外激降低企业员工离职率

Value Engineering 1激励及主要的激励理论 1.1激励的概念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满足员工物质、精神、情感等需要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 务,实现组织目标。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励的有效运用可以使事半功倍,员工士气大增,工作满意度增加,从而降低离职率。 1.2主要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众说纷纭,从大类上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调整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等;调整型激励理论包括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等。以上各种激励理论并无矛盾之处,而且可以互相补充。 通过人的感受可将激励分为内在激励(内激)和外在激励(外激)来进行研究。内激是指工作本身带给员工的激励,也可以理解为员工在完成工作时的自我实现和满足。外激是指通过薪酬等外部刺激对员工的激励。个人感知的总激励等于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之和。 2企业降低离职率的紧迫性 从2003年起我国沿海地区便出现“用工荒”,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在2011年年初,“用工荒”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两会”的聚焦话题。“用工荒”现象反映了农民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离职率高、招工难的状况,然而数据显示,企业员工离职率高的问题是存在各行业的普遍问题。 根据2011年初发布的《2011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2010年中国19个行业的员工离职率平均为18.5%。员工主动离职比例达到了93.2%。而2009年中国19个行业员工离职率平均为15.9%。员工主动离职比例为88.7%。2010年比2009年行业平均离职率升高了2.6%,员工主动离职率升高了4.5%。离职率的增高造成了企业管理问题不断的出现,如士气低下,效率降低,招聘和培训费用增加等,所以能否降低离职率成为企业是否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3激励与离职率的关系 翰威特公司针对中国国内154家企业所做的最佳雇主调查结果显示,与其他企业相比十大最佳雇主都具有显著的低离职率。如,十 佳雇主的员工第一年的离职率为10%, 而其他企业则为17%。第二年的员工离职率,十佳雇主为9%,而其他企业依然为17%。最佳雇主之所以将离职率控制的较低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特质,就是善于运用激励手段。比如说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本高度的承诺,兑现对员工所做出的承诺,员工理解企业的战略并受到激励。激励推动工作绩效的行为,鼓励员工作成就感,保证公平回报等,这些因素都会降低离 职率。所以激励措施实行的越有效,企业员工离职率越低。 4综合运用激励手段降低员工离职率 4.1内激的提高当员工对工作失去兴趣,觉得工作没有吸引 力时,就会产生离职倾向,此时应该提高内在激励。 内在激励是最节约企业成本的激励方式,而且运用得当,会得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提 高内激的方法如下: ①提高工作本身的吸引力。首先应使工作避免简单重复,枯燥乏味,使其有些变化,不总是常规性的,重复性的,要有些新颖性。其次可以适当提高工作难度,增强工作的挑战性,使员 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例如工作定期岗位轮换,增加工作自主权,使工作内容更丰富,如安排适当的跟别人交往的机会,这样能满足员工社交的需求。以上方法都可以使工作更具有吸引力。另外在布置员工工作之前交待明确任务与目标,减少不确定性,不但可以使员工更了解工作的意义,也能够使工作充满吸引力。②提高完成工作时的成就感。在分配任务时,不要分割的太细致,要具有完整性,交代清楚任务的意义以及重要性。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客户的反馈,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直接反馈到责任的承担者,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成就感。 4.2外激的提高当员工处在内激和外激都弱的企业环境中时,会感觉工作的理由不足,心态不稳定,出现离职倾向。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其进行外部激励。虽然员工会进行自我调节,提高内激来达到心态平衡,但是这种放任的态度很容易使员工离职。在员工自我调节没有完成时,一旦出现外在奖酬高的岗位他便会离职,即使员工心态平衡,当机会出现他也会离职。所以有效的外在激励 是必要的,提高外激的方法如下: ①提高外在奖酬的诱激力。首先是激励能与个人的需要和爱好匹配,即让外在奖酬对员工的效价和期望都很高,做到迎合员工口味。这就要定期的运用各种手段和渠道进行调查与员工沟通。企业在实行外部激励时为了能够满足员工真正的需求可以多设几项奖励让员工任选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这样就会打到激励的目的。②确保员工完成任务后能够及时得到承诺的外酬。为此,首先要宣布政策,其次要遵守诺言,同时做到公平,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4.3交叉因素的提高有一个因素既属于内激又属于外激,它是人们对自己付出努力后能发到预期绩效水准的把握,即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个因素是个交叉因素,既能提高外激又能提高内激。为了提高该因素,上级应对下级进行指导和支持,并且对其进行培训 以提高能力,还要向其讲明组织要求、 意图和期望,这样员工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工作。5激励手段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5.1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激励的方法选择得当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所以选择适当的激励方法非常重要,决定着激励—————————————————————— —作者简介:张英宣(1966-),男,辽宁大连人,研究生院书记,硕士,副教授,研 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宋瑶(1986-),女,满族,辽宁抚顺人,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浅谈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内激和外激降低企业员工离职率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Reducing Turnover Rate by the Combination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张英宣Zhang Yingxuan ;宋瑶Song Yao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113001)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 Fushun 113001,China )摘要: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运用激励手段可以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甚至降低离职率。目前我国企业 员工离职率不断增高,形势不容乐观,对此,该篇从激励角度进行探讨,试图通过综合运用内激与外激的激励手段,增加工作的吸引力,提高员工 的成就感,适当增加薪酬等,从而使员工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激励,最终达到降低离职率的目的。 Abstract:Mo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s well as its thesis.Motivating employees effectively can improve their productivity,and even reduce the turnover rate.China's current turnover rate of employees has increased nowadays,and the situation is becoming even worse.This article is written in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thesis,talking about a way that tries to make comprehensive use of intrinsic and external motivation,improv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work and the staff's sense of achievement,increasing salaries appropriately,etc.,making employees get enough mental and material motivation to reduce turnover rate of corporations ultimately. 关键词:激励;离职率;内激;外激Key words:motivation ;turnover rate ;intrinsic motiv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21-02 ·12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与开发,发挥集团人力资源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使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发挥的保证。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管理职能的定位、组织体系的建设、运营体系的设计和监控体系的建设等。 一、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 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其管控模式一般有“运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不同的管控模式对应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是不同的,对应集团管控模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一般有“全面管理型(业务操作型)、监管型(政策指导型)和分散管理型(顾问型)”一般情况下实施运营管控型的企业集团、产业单一、地域集中、规模较小,首次集团化的企业集团一般都实行“集中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实施战略管控型的企业集团一般实施“监管型”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多元化、财务管控型、地域分散、产业复杂、股权多样的企业集团一般实行“分散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人力资源的管控模式决定总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和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组织建设、管理权限划分、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幅度、管理重点以及业务模式等。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时,首先要确定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 目前大部分企业集团都实施“政策监管型”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或者随着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转变正在由“监管型”向“顾问型”转变。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是由集团的发展战略、管控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等确定。 二、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定位 确定了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后,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就随之明确了。实施“集中管理型”管控模式的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是整个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者,因此要建立强大的总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以便于对整个集团

建立支撑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支撑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支撑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明基逐鹿软件有限公司 “让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老板)的战略合作伙伴”,这句话在HR界已经传了好久了。但是人力资源部门为什么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人力资源部门怎么样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些问题一直是HR从业人员关心的话题。确实,部门的定位决定了他们在企业内的定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有作为才有地位,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内发挥的作用才是真正决定其在企业内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有三句话几乎所有的明基人都能琅琅上口:态度决定高度、企图决定版图、格局决定结局。三句话从认知、目标和执行三个角度阐述了一个好的起点对结果的影响,常常成为年轻的BenQer的座佑铭。这三句话适用面很广,相信也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也就是说,人力资源部门是否是企业的战略伙伴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态度、企图和格局来决定的。 态度决定高度 这里谈的态度是指的一种认知水平。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认知水平是决定工作高度的前提条件。那究竟怎么应该来认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呢? 人力资源管理归根结底首先是管理的一种,必须与企业各种业务管理紧密结合。随着近两年企业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人都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在研究,诚然,这是符合专业分工细化的要求的,也符合学院研究的需要。但是在实务操作上,人力资源管理始终不应该脱离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其他管理的理论与业务。这一点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尤为重要。 笔者非常幸运,刚成为一个HR人就进入一家大型外贸集团任人力资源部经理。可是,当我踌躇满志地想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发现,以前认为学得非常系统的人力资源理论实践起来却举步维艰,特别是在施行一些变革的时候阻力特别大。而且别人批评我的工作时,就只有一句话:“外贸业务,你懂吗?”相信,很多HR朋友都遇到过我这种难堪。我为了这么一句话,憋着一股气利用业余时间苦学外贸业务,终于近三个月后,我不是外行了,工作开展也越来越顺利。现在回想起来,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环节联结起来,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一点认识在我近年来为不同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得越来越清晰了。 有不少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通用性比较强,无非是选用育留,不过是招聘、培训、考核等等的技巧罢了,其实不然。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甚至是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都会因为业务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企业初创期,可能HR 的精力应该在主要选对人,用好人上;随着企业进入发展和成熟期,育人慢慢重要起来;而企业成熟以后,留人又慢慢成为一件大事。与国外企业不同,国内企业形态各异,体制复杂,流程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只有清醒地认知这种管理的大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才有可能逐渐提高在企业中的地位。如果脱离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按照人力资源这个企业微循环的规律来办事的话,很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与层次。 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他管理的纽带与核心,必须依托其他管理来体现效益。企业效益的好坏最明显的体现是财务报表,因此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很容易体现。同样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好坏,最终也应该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上。如果说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但它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好,估计没有人会相信。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究竟是怎么样来体现其效益的呢?下图简单地概括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另外四个重要的管理要素: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流程管理和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在企业内,财与物是由人来控制支配的,人对财与物的控制形成了企业的主要生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代码:417582012年6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围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历史、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结构、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内部选人、培训与开发、人员激励、绩效考核、劳动关系、职业管理等人力资源核心问题,系统地介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个模块的典型案例,从案例中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运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运用情况,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工作,充分开发各项人力资源潜能,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模块的实际运用情况,学会分析具体情境下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不强调识记,要求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知识方法,学会分析人力资源案例,并在实践中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延伸课程,与《人员测评》、《工作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实验》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相配套。在学习本门课程前,需先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掌握相关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理论。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以福特公司为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上的各种管理思想以及主要技术方法,了解人力资源思想在实践中的变化历程,了解历史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企业变革案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福特汽车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变迁历史 理解:福特公司发明流水线的历史及影响 福特主义的理念 日薪5美元政策的意义 福特公司劳资关系化敌为友的历史变迁原因 福特公司的人类工程思想 福特公司的“企业公民”的概念 应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变迁的相关因素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方式

摘要: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对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激励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本文在了解激励的概念、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的基础上,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激励方式。 关键词:企业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一、激励的内涵 激励的概念来源于英文motivation,它包含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人的动机多起源于人的需求欲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是激发动机的起点,也是引起行为的关键。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热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足的需求而告终。因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所以激励的过程也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当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将会反馈到下一激励循环过程中去。 二、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提升企业的绩效 企业要取得较高的绩效就需要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企业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动力,也不会有好的工作绩效;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员工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绩效。 2、增强组织凝聚力 行为学家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对一种个体行为的激励,会导致或消除某种群体行为的产生。也就是说,激励不仅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还间接影响其周围的人,有助于形成一种竞争气氛,对整个组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如果对员工敬业、负责的行为适时作出肯定和激励,那么势必会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员工以工作为己任、视公司声誉为生命,进而使整个公司的凝聚力得到充分体现。 3、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在对人的激励作用的研究中发现,作业人员一般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激励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会给学习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带动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的依据 激励就是一个如何确保员工个人需求的时限及其努力程度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而激励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解释和预测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并且为组织确保员工行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提供理论依据。激励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优良的绩效和对企业有利的行为只有在不断得到正面强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持续性的表现出来,而不良的绩效和不利于组织目标的现实的行为,只有在得到及时的负面强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改善或修正。美国的罗丝维尔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企业倡导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培训,教育和开发活动。它将企业的目标与任务和员工的个人需求与职业抱负融为一体,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个人对职业的满足程度,从而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企业制定一系列与规章制度相配套的激励措施。只有激励才能产生高效率,只有激励才能产生凝聚力,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