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题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居民长期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在荷马、赫西俄德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

希腊神话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希腊人的世界观和希腊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它的内容是一个广阔浩繁的系统,支脉派系繁杂,传说故事众多,并不完全一致。但它带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孕着一条血缘纽带,存在着一个基本脉络。其主要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以及人类的起源等等。英雄传说则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是氏族社会兴起后的产物。

希腊神话对于后代欧洲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古希腊的诗歌、悲剧、喜剧都从神话传说中汲取题材。罗马人几乎全部继承了希腊神话和传说。自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不断从神话中汲取营养。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神、人同形同姓是它的主要特征)

奥林匹斯神统

在希腊神话中,有以宙斯为首的神的大家族,传说他们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波斯山上,因而被称为“奥林匹斯神统”。奥林匹斯神通反映了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其中有十二位重要的神:主神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神哈德斯、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淮斯托斯、农神德墨忒尔、神使赫尔墨斯。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是人类早期社会的缩影。

英雄传说

英雄传说——希腊神话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对祖先的崇拜,是氏族社会兴起后的产物。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都在某一神祗保佑下完成一番惊人的业绩,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希腊初民对勤劳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他们中间有:建立了十二功勋的赫拉克勒斯、寻找金羊毛的伊阿宋、到弥诺斯迷宫为民除害的忒修斯等待。古希腊人歌颂和纪念这些英雄,不仅是对其个人表示崇敬,更因为他们是一个部落或一个城邦的光荣业绩的代表人物,是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因此这些英雄业绩代代相传,不断补充,形成了许多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奥吉亚斯的牛圈

出自希腊神话传说。厄里斯国王奥吉亚斯有一个牛圈,内养着三千头牛,30年未曾打扫过。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受命在一天之内将牛圈打扫干净。赫拉克勒斯在牛圈的一边挖一条沟,引进附近两条河的水,又在另一边挖条沟,排除冲击粪便的污水。赫拉克勒斯在一天之内巧妙顺利地将牛圈清除干净,后人用“奥吉利亚牛圈”比喻最肮脏的地方,也用此比喻堆积如山的工作。

潘多拉的盒子

来源于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触怒了神王宙斯。宙斯为降灾难于人类,命赫淮斯托斯和泥掺水,捏出一美女肉身,付之以生命,赐名潘多拉,赐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伊比米修斯。伊比米修斯兴致勃勃地娶潘多拉为妻。出嫁时,宙斯请众神赐潘多拉礼物,

包括许多邪行、忧愁、烦恼、疾病等,普罗米修斯警告潘多拉不要打开礼品盒子。潘多拉好奇揭开,刹那间,浓烟滚滚,虽然潘多拉立刻关上了盒子,但已经迟了,所有邪恶散布人间,信号盒底还留住“希望”。后人常用潘多拉的盒子来比喻灾难的根源。

斯芬克斯之谜

出自希腊神话。传说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带着翅膀的狮身人面女妖。赫拉派她到忒拜,给忒拜人出了一个谜,谜面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只脚,中午用两只脚,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脚越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忒拜人解不开这个谜语。谁猜错了,她就把谁吃掉,俄狄浦斯揭开她的谜底是人,她因羞愧投崖而死。斯芬克斯这个名字常用来比喻难以猜度、让人捉摸不透的人或者事物。

史诗(英雄史诗)

它是一个民族在他们初创时期对环境进行艰苦斗争的历史的文学记录,是长篇社会叙事诗的一种,主题是某一个民族的光荣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任务则是在这一事件中所出现的为人民所热烈爱戴的英雄,其内容范围广阔,常常包括整个时代和主要的社会生活现象,除真实的历史事件之外,又夹杂着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神话和传统。“传统史诗”往往是作者根据本民族扩张和战争时期内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与传说加工整理而成的。《荷马史诗》属于这类作品。

荷马史诗

分为《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奥德赛》),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名荷马的诗人,对民间相传的特洛伊战争相关的歌谣进行汇编加工后形成。荷马史诗利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是古希腊文学的辉煌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伊利昂纪》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的故事,当时的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伊》以战争结束前50天的战事为描写的重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线,描写了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人及其盟军在城墙下、海滩边的喋血战争。

《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战争”,它写的是希腊英雄伊达卡国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

荷马式比喻

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喻人,类似这种根据生活中的直接观察,取之于自然现象的比喻,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史诗多用质朴的,流畅的口语写成,具有明显的口头文学特色,所以“荷马式比喻”也称“描写性比喻”。这些比喻多取材于大自然的景象,狩猎,农事等,在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激发联想等方面作用很大,很具有形象性,给人想象的空间很大。例如“葡萄紫大海”、“牛眼赫拉”或把阿喀琉斯的急驰比喻为灌水车向百花盛开的园中注下的急流、把两军投石作战的场面比作“石头像雪片般密密落下,仿佛严冬一日”。

荷马问题

论述荷马史诗作者的著作汗牛充栋,于是产生所谓“荷马问题”。公元前五十几之前,希腊人还不怀疑荷马其人的存在。十八世纪有人怀疑荷马是否确有其人。此后,学者们就荷马是否存在、圣湖哦年代、出生地及史诗如何形成等问题,展开热烈而持久的争论。一般认为,

荷马是一位民间歌人,以演唱为业,双目失明,有一好嗓子,每逢节日和盛大宴会,就来到贵族府上献艺,一边弹琴,一边吟唱歌谣和史诗,对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歌谣传说进行加工整理,前五世纪,变成了了两步完整的长篇作品。

不和的金苹果

出自希腊神话故事。阿基琉斯的父母结婚的时候,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这位女神生气了,有意要挑起一场纷争。她来到席间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当场就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佛洛狄忒的争夺。后来她们找特洛伊的王子巴里斯评判,三人各许他以好处。最后巴里斯将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佛洛狄忒。为了酬谢巴里斯,爱神帮助他把天下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给拐走了,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不和的金苹果”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因争夺某种巨大利益而造成不幸与争端的起源。

阿基琉斯的愤怒

出自荷马史诗《伊利昂纪》。《伊利昂纪》以阿基琉斯的愤怒开篇,奠定了全诗情节的基础。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蛮横地夺走了阿基琉斯的一名女俘“美貌的布里塞伊斯”。阿基琉斯怒不可遏,决定罢兵不战,从而导致了希腊人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直到阿基琉斯的挚友帕特罗克斯被特洛伊湛江赫克托尔杀死,阿基琉斯才重新上阵为战友复仇,杀死赫克托尔,最后遵照神意,将赫克托尔的尸体交换给他的父亲,年迈的普里阿摩斯。

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与凡人国王的儿子。在他出生后,他的母亲捏着他的脚踝在冥河水中淬炼,使他全身刀枪不入,惟有脚踝为最薄弱处,这就是西方谚语“阿喀琉斯之踵”的来源。特洛伊战争爆发,虽明知自己吉凶未卜,但阿喀琉斯仍为追求荣誉而来到特洛伊,他作战勇猛无比,杀死无数特洛伊人,包括大王子赫克托尔。特洛伊小王子帕里斯在太阳神阿波罗的指点下,在暗处拉弓搭箭,朝着阿喀琉斯容易伤害的脚踝射去一箭。阿喀琉斯感到了一阵钻心的疼痛,像座塌倒的巨塔一样栽倒在地上。他愤怒地叫骂起来:“谁敢在暗处向我卑鄙地放冷箭?如果他胆敢面对面地和我作战,我将叫他鲜血流尽,直到他的灵魂逃到地府里去!懦夫总是在暗中杀害勇士!”第一勇士阿喀琉斯遭到如此暗算,终于倒了下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特洛伊木马

来源于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持续十年之久,古希腊联军中的奥德修斯献计制造一直高二丈的大木马,假装作战马神,让士兵藏匿于巨大的木马中,大部队假装撤退而降木马摒弃于特洛伊城下。城中得知结尾的消息后,遂将木马作为奇异的战利品拖入城内,全城饮酒狂欢。到午夜时分,全城军民陷入梦乡,藏匿于木马中的将是开秘门游绳而下,开启城门并且四处纵火,城外伏兵涌入,部队里应外合,焚屠特洛伊城,战争最后以希腊军获胜而技术,后世称这只大木马为“特洛伊木马”。

抒情诗

抒情诗源于民歌,它是伴着音乐歌唱的。抒情诗有多种题材,主要有双管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等,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琴歌是由竖琴伴奏,又分为独唱体和合唱体。在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制逐渐形成,个人意识代替了集

体思想,人的情感世界也愈加丰富起来。于是,适合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就流行起来。萨福、阿那克里翁,以及品达是当时著名诗人,他们的诗在艺术上都有较高的成就,对后世欧洲抒情诗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在希腊民间流传,多是以描写动物生活为主内容的小寓言。相传作者是一名叫伊索的奴隶,所以,后来整理出来的这些寓言就被称为《伊索寓言》。这些小故事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称为下层平民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在艺术在,善于运用拟人手法,把动物赋予人的性格,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比较著名的有《农夫和蛇》《狐狸与葡萄》《龟与兔赛跑》等。伊索寓言对后来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拉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都产生过影响。

古希腊悲剧

现在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与酒神祭祀有关,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悲剧和喜剧。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但它反映的确实代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无论是神与神的斗争,还是人与神的斗争,世纪都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反映。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形象高大雄伟,其实壮烈磅礴,一般没有悲观色彩,而是充分表现出奴隶主民主派的自豪感。希腊悲剧是诗剧,其诗歌艺术继承了史诗和抒情诗的传统,保留了酒神祭的合唱队,在剧中,戏剧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承认为悲剧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公元前5世纪末前后,歌队的作用后受到明显的削弱。希腊悲剧有固定的程式,包括开场白、入场歌、场、场次之间的唱段和终场。希腊悲剧最初采取“三部曲”的形式,三个剧本在题材与思想上互相关联又相互独立。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所以剧情比较单纯,时间进行的时间不长,演出地点也没有过多的转移。古希腊悲剧宝库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已在中世纪结束前流失,因此我们今日谈论的古希腊悲剧,实际是指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诗人得以幸存的33部作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定义,古希腊悲剧目的在于引起怜悯与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

羊人剧

是古希腊戏剧中类似戏剧的一种轻松喜剧,因剧中各队装扮成希腊神话中的小神“羊人”而得名。悲剧比赛是,参赛诗人要拿出三部悲剧和一部羊人剧。因观众连续看完三处悲剧,心情未免沉重,羊人剧就是悲剧演出之后添加的插科打诨戏,借以冲淡悲剧气氛,调节情绪。羊人剧不一定有什么完美的戏剧结构和独立的意义。现存欧里庇得斯《圆目巨人》一种,叙说俄底修斯把圆目巨人灌醉后逃出巨人洞的故事。

锁闭式结构

从戏剧的高潮写起将漫长复杂的前史,在矛盾冲突已经展开的时候,通过叙述的方式逐步展示出来。每次倒序都能迅速推动剧情的发展,把过去的戏剧动作(情节)和现在戏剧发展的情况紧密联系起来,产生集中强烈引人入胜的效果。如,「俄狄浦斯王」,「雷雨」,「原野」等。

“突转”与“发现”

戏剧结构技巧术语。突转,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发现,指从

不知到知的转变,它可以是主人公对自己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物关系的新的发现,也可以是对一些重要事实或无生命实物的发现。在创作实践中,发现通常总是与突转相互联用或者同时出现,剧本往往通过发现来造成剧情的激变。例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第四场,俄狄浦斯为了解救城市的苦难,全力以赴查访杀父娶母的罪人,最后由于报信人无意之中透露真情,发现正是自己在无意中犯下了这一罪孽,于是,一个公正贤明的国王成了一个自我放逐的瞎眼乞丐。

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主要是指古希腊悲剧,它主要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命运的矛盾冲突。古希腊人认为,在人与神之上还有命运主宰一切,它是不可抗拒的,不可解释的,难以捉摸的。所谓命运,其实质是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古希腊人限于思想及科学水平,无法认识。所谓人与命运的冲突,世纪反映了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命运悲剧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最典范的命运悲剧是《俄狄浦斯王》,他的悲剧不是有意杀父娶母的结果,而是毫无犯罪动机,在竭力摆脱厄运之中不知不觉地犯了罪。

斯芬克斯之谜

出自古希腊神话。传说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带着翅膀的狮身人面女妖。赫拉派她到忒拜,给忒拜人出了一个谜,谜面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只脚,中午用两只脚,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脚最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忒拜人解不开这个谜语。谁猜错了,她就把谁吃掉,俄狄浦斯解开了她的谜底,她因羞愧投崖而死。斯芬克斯这个名字常用来比喻难以才读、让人琢磨不透的人或事物。

旧喜剧

指的是公元前5世纪,即希腊古典时期,在雅典上演的喜剧作品。同悲剧一样,旧喜剧的起源同样与酒神祭祀有关。旧喜剧是阿提卡喜剧发展的一个阶段,当时雅典承办还处于兴盛时期,人民有民主权利,诗人敢于批评政治,因此内容形式主要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问题剧。它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对人名普遍关心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因此比起悲剧,它更具讽刺性。在格式上,旧喜剧大致由开场白、歌队入场、争论、领队的叙述以及场和终场组成。旧喜剧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他也是唯一有完整作品传世的旧喜剧诗人,作品有《阿卡奈人》《鸟》《云》等。

云中布谷国

云中布谷国是古希腊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戏剧《鸟》中描述的空中理想国。在《鸟》这部戏剧中,两位雅典人拔山涉水,在两只鸟的引领下来到一个鸟的王国,带领众鸟在空中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家——云中布谷国。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贫富,没有压迫、人人劳动,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式理想社会的表现。

麦凯纳斯文学集团

麦凯纳斯文学集团是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作家群体。公元前27 年,屋大维创立罗马帝国,重视文学创作并保护文人。他的亲信麦凯纳斯笼络许多卓有才华的作家组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中括当时的三个一流诗人,维吉尔,著有《埃涅阿斯纪》、贺拉斯,著有文艺批评著作《诗艺》,以及奥维德,著有《变形记》。这批文人史称麦凯纳斯文学集团。它代表着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在公元5至10世纪,这是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教会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基本文学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等。教会文学的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内容主要是普及宗教教义,描写上帝万能、圣徒布道、信徒苦修者、圣母奇迹和香客朝圣等,并以此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在艺术上,它们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言性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劝惩的说教,将这些艺术形式和手法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是对古希腊古罗马以来艺术形式的巨大发展。一般来说,教会文学的思想价值不大,主要用以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统治,但又一些作品,如法兰西洛林时期出现的《伦巴德人史》和英国下层僧侣的《农夫彼尔斯》等,表现出许多非宗教性的思想感情。

谣曲

“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来的,15世纪在英国出现了民谣繁荣时期,曾有一千多首被记录下来。“谣曲”的题材比较宽泛,有的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有的传唱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多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谣曲——“罗宾汉谣曲”。罗宾汉是12世纪的自由农民,他英勇善骑,因不堪地主压迫逃往山林,结交一批“法外之民”,组成一支由绿林好汉参加的武装队伍。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但只反对地主、僧侣、官吏而不反对国王。谣曲热情地歌颂了他们的机智勇敢和斗争反抗。罗宾汉和他的伙伴们,如细长个子的小约翰,快乐的僧人大理石吐克,歌手阿兰等,都成了英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深受群众喜爱。(艺术特点是故事性强,往往出现意外的情节,对话众多,富有抒情性)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史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欧洲的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典型的等级制度,骑士制度出现以后,也出现了反映骑士阶层思想感情与生活习俗的文学。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它虽然也宣扬封建意识和基督精神,但因描写骑士的世俗情爱而具有反教会禁欲主义的意义。主要体裁是其实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以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最兴盛,其中又以“破晓歌”最为著名。骑士叙事诗盛行于法国北部,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流传甚广,《特里斯丹与绮瑟》是其中出色的作品。骑士文学对近代欧洲抒情诗和长篇小说的发展影响极大。

普罗旺斯抒情诗(骑士抒情诗)

普罗旺斯抒情诗即中世纪骑士抒情诗,因其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故有此名。因为法国是骑士制度比较发达的地方,所以骑士文学也最兴旺。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典雅爱情),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具有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束缚的意义。普罗旺斯抒情诗是在宫廷中发展起来的,但形式多半借助民歌形式演化而成,形式多样,它的种类有:牧歌、感兴诗、小夜曲、破晓歌等,尤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它的作者往往难以考察,署名作品多处于骑士之手,大量骑士抒情诗的出现,对法国乃至欧洲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都产生过影响,成为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品的发端。

(恩格斯曾指出,南部法兰西“在新时代的一切民族中第一个创造了标准语言。它的诗当时对拉丁语系各民族甚至对德国人和英国人都是望尘莫及的范例。”)

在世界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破晓歌”不仅有着固定的文学题材,而且形成了特定的文学样式。从古罗马的抒情诗开始,经过中世纪的“普罗旺斯抒情诗”,直到20世纪的庞德,“破晓歌”一直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在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笔下,这一传统的文学样式,无疑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破晓歌”(dawn song)这一文学样式最早出现在古罗马的拉丁语诗歌中。到了中世纪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破晓歌”对宗教神权和来世主义而言,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色彩,尤其是法国普罗旺斯抒情诗中的“破晓歌”(aubade)所描写的超越封建婚姻关系的一种爱情理想。“破晓歌”本是一种描写天色破晓、白昼来临、恋人必须分离的哀歌。如歌颂“典雅爱情”的中世纪的“破晓歌”,主要是写骑士和贵妇人在共度良宵之后,黎明前醒来依依惜别的情景。它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男女之间的幸福的缠绵以及坦诚热切的语言为其主要特色。

骑士传奇(骑士叙事诗)

骑士传奇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个主要体裁,兴盛于法国北部。它是一种叙事诗,一般内容比较长,内容是写骑士对贵夫人的爱情,写他们为获得荣誉和博得贵夫人的青睐,除妖驱魔,降龙伏虎,进行各种冒险活动,有时也写他们为了护教而征讨异教徒的故事。骑士叙事诗中超自然的荒诞故事缺乏历史的根据,大多出自诗人的虚构,这种诗歌的诗人被称作“特鲁维尔”,亦为行吟诗人之意。骑士传奇中的离奇情节和冒险精神,同十字军东征时的宗教狂乐和阿拉伯传说的影响有关,其中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流传甚广。骑士传奇在思想上,多美化骑士阶层与骑士制度,宣扬骑士精神,宗教色彩浓厚。但有的作品也反应了下层人民的反抗精神,表现出反禁欲主义和对狭义之行的赞美歌颂情怀。骑士传奇常以一两个主要人物的经历为中心线索来构造作品,组织故事,对人物形象极其内心活动描写生动细致。另外,骑士传奇的浪漫情调、离奇情节、爱情故事,都对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温柔的新体”诗派

它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交替时期在意大利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抒情诗流派,是对普罗旺斯抒情诗和西西里爱情诗传统的继承和突破。其创始人为波伦亚诗人圭多·圭尼采利,代表诗人有圭多、契诺等,青年时代的但丁也属于这个诗派。“温柔的新体”诗派多以爱情为主题,但其理念别具一格。它抒发对崇高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子的热烈赞美,它不以歌颂对贵夫人的忠诚、献身精神为主题,而是站在诗人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给予细致的描写。这种爱是理想中的、精神的爱,带有中古时期的神秘色彩,但摆脱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表达了对世俗现世生活幸福的追求情怀,较早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恋爱观。在艺术手法上,该诗派用优美流畅、清新明洁的语言歌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恋。诗人们以佛洛伦萨文学语言为基础,综合其他文学语言的优点,形成崭新的、意大利独有的民族语言。但丁的《新生》代表了该诗派创作的最高成就。

《神曲》

《神曲》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是诗人的代表作。《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但丁原题为《喜剧》。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采用了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讲述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即1300年,迷失于一个黑暗森林。他竭力寻找走出迷途的路,但在他一步步朝山顶攀登时,象征淫欲、骄傲、贪欲的豹、狮、狼迎面扑来。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娅特丽丝

所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在死人王国里进行一次游历,最后由贝娅特丽丝引导他游历了天堂。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巨作…

梦幻文学

由于占有通知地位的教会文学惯用梦幻故事形式和象征、寓意手法的影响,使得欧洲中世纪文学在表现作品内容时也尝尝采用这类形式和手法。这类作品被称为梦幻文学,其代表作品有城市文学中的长篇叙事诗《玫瑰传奇》。但丁的《神曲》也采用了梦幻文学的形式。

城市文学

又称市民文学。是欧洲中世纪随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而兴起的一种反映城市内部复杂斗争和市民生活、思想的世俗文学。在内容上主要是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恶行败德,赞扬人们智慧等。市民文学以其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和强烈的现实性、讽刺性以及生动活泼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其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市民抒情诗、讽刺叙事诗,市民戏剧等,代表作品是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

中世纪英雄史诗

中世纪英雄史诗原先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由教会神职人员用文字写定。早期英雄史诗大多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事迹,如撒克逊族的《贝奥武甫》和芬兰的《卡列瓦拉》(又译《英雄国》)。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的产物。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古典学问的再生,用古希腊罗马的人文科学以及后世兴起的科学技术等来取代统治中世纪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但它实际上是一种从中古世纪的遗产起步的托古创新,并且经历了一个逐步发的过程。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但丁开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河,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早阶段。1370—1450年是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是文艺全面繁荣的时期,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教育的改革,把人文学科放在对神学学科的优先地位;其次是知识的发展,或知识的世俗化,主要是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古典文化的再生;最后是文艺的全面繁荣。恩格斯曾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只是一场文化思想运动,它虽然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然而仅仅是初步的,还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另外由于时代背景的影响,它又不可能完全摆脱上千年的基督教文化。

十四行诗

音译为“商籁体”,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原系中世纪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后为文人使用。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称为彼得拉克体,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后传到欧洲各国。16世纪,英国诗人维阿特和萨利把这种诗体移植到了英国,改为三节四行诗和两节对句。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四行诗成就最大者,被后世人称为“莎士比亚体”或“伊丽莎白体”。19世纪初,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创造了十四行诗四音部抑扬格的“奥涅金诗节”,是的十四行诗由抒情变为叙事。

被称为“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样式,是一种以小说内部构造特点来划分的结构类型。作为组织情节的一种方法,“框架结构”多用于短篇小说,也见于中篇小说。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就是典型的框架式小说,其结构形式就是“在一个大的框架中堆砌许多各自独立的小故事”。

七星诗社

十六世纪中叶出现在法国的以龙沙为首的人文主义诗人社团,具有明显的贵族倾向。由龙沙等六位人文主义作家和他们的老师希腊语学者多拉其人组成,因号称“七星”而得名。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却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杜贝雷起草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他们的宣言书。龙沙是七星诗社最杰出的诗人,他讴歌生活与爱情,悲叹人生的短暂易逝,《十四行·致海伦》是他爱情诗中的珍品。虽然七星诗社的创作存在脱离实际、迎合宫廷趣味的贵族倾向,但在诗歌理论和诗歌语言的改革方面,对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仍起到一定作用。

《巨人传》

《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作家拉伯雷的作品,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发端。《巨人传》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融入了天文、地理、医药、法律等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作品取材于中世纪民间传说,受到狂欢化文化的影响,主要描写巨人卡冈都亚和他的儿子庞大固埃的故事。作家用象征手法塑造了两个无论在躯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高大雄硕的巨人典型。这是欧洲近代文学中,人的形象首次顶天立地屹立在神的面前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本身价值的肯定。作者笔下的巨人,躯体高大,食量惊人,纵情享乐。正是在这样的描写中,表现了拉伯雷对人及俗世生活的肯定。作者还通过巨人的成长,强调了人文主义教育和知识的重要,并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巨人的成长表明,人只有在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得到解放和满足,才能使体魄健壮、性情美好、能力高强,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其次,小说用过两个巨人的见闻,批判了封建国家的黑暗与罪恶,嘲笑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和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腐朽。《巨人传》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和讽刺手法。卡冈都亚出生时要喝17913头母牛的奶,他的衣服要用几万尺布,他胖得有十八层下巴,他把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摘下来当马铃铛,他的一泡尿淹死了260416人。

德廉美修道院

“德廉美修道院”出现在法国文艺复兴作家拉伯雷其著作《巨人传》的第一部分,是作者提出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邻国国王毕可肖发动侵略战争,卡冈都亚国王及时赶回,在若望修士帮助下,击败了敌人。因此他建造了德廉美修道院来作为对若望的酬谢。

修道院的建筑宏伟高大、金碧辉煌,十分壮丽,由卡冈都亚国王支付一切费用。德廉美修道院物质生活十分奢华,有如人间天国。修道院院内没有束缚人的清规戒律,他们的院规是“做你所愿意做的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修道院内的男女修士是拉伯雷塑造的完人,是品貌端正、体格健壮、知识渊博、文武双全的全面发展的人。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时代的智慧、力量与美。总而言之,“德廉美修道院”是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模型。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也表达了人类要求自由平等幸福的愿望。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在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16世纪中叶,西班牙经济开始衰落,人民群众日益贫困,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沦为无业游民,社会上冒险风气盛行。流浪汉小说就是在这种社会状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近代欧洲小说的一种模式,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作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以主人公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与此同时,作品也描写主人公为生活所逼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流浪汉小说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尤其是城市平民的生活。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描述了一个名叫拉撒路的穷孩子谋生中的父爱经历。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画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乌托邦

意译为“乌有之乡”、“极乐岛”、“仙乡”、“乐土”。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指的是不存在的地方或虚构的国家。十六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简称《乌托邦》)的著作中,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岛上的理想国,描写了依靠“人类的良心”而建立起来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后来,人们就用“乌托邦”来称呼那些没有现实基础的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学说。

《乌托邦》是15世纪英国人文主义作家托马斯莫尔的作品,是一部对话体幻想小说。作者在书中揭露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圈地运动”的罪恶,记录了“羊吃人”的血腥现实。第二卷解释了社会罪恶的原因在于私有制,并描绘了“乌托邦”社会中没有人剥削人的美好图景。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欧洲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一。

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派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剧作家。他们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大学教育,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奠定了基础。(这一批作家致力于英国戏剧改革,把戏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些剧作家大都在牛津或剑桥受过教育,然后从事在当时被视为并不十分光彩的戏剧行业。他们将各种影响融为一体,其中包括古罗马戏剧以及模仿古罗马戏剧的学院剧、中世纪的道德剧、当代的意大利与法国戏剧,从而创作出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诗意盎然的、他们对于戏剧形式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创造出复仇悲剧、浪漫喜剧和历史剧等多种戏剧形式。)其中主要的作家作品有约翰·李利的《班贝老大娘》、罗伯特·格林的《僧人培根与僧人班格》、托马斯·基德的《西班牙悲剧》,该派年纪最小而贡献最大的是克里斯托弗·马洛,他著名的三部悲剧是《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化对立)

“莎士比亚化”指的是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提到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一方面,它要求作家从现实生活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富有特点的典型环境。另一方面,它要求正确处理事件、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利用情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解释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最后,它强调作者把自己的倾向、

见解,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而然地流露。

【第一,是指莎士比亚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一方面表现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上,他的作品真实地本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如《哈姆雷特》选自历史题材,表现的是个人与社会的悲剧。

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化”表现在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莎士比亚的剧作,十分注意环境描写的典型性,例如《哈姆雷特》所描绘的时代,便是一个封建社会开始崩溃,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但尚未达到夺权的时代,而在这个典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哈姆雷特,则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具有那个时代伟大思想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牺牲者的典型人物。

第二,是指莎士比亚剧中人物形象的典型化,个性化的描写方法。

在莎士比亚笔下,有诸多著名的典型形象,如哈姆雷特、麦克佩斯、夏洛克、理查三世、李尔王等。这些人物形象,无不具有典型化,个性化的特征。如哈姆雷特,既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又同时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人物,具有性格坚强、敏感、犹豫、善于思考等特点。

第三、“莎士比亚化”是指“莎士比亚剧作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特别讲到要把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恩格斯所说的生动性就是非常逼真,引人人胜,能使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所谓丰富性,就是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不单调、不雷同、不千篇一律。而这些,的确是莎士比亚艺术的又一特点。】

福斯塔夫式背景

“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塑造的形象。他是一个破落的其实,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跃到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

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恩格斯还指出封建社会解体时期贵族与贵族争斗的后面,存在着农民和市民的活动,以及由这个活动构成的平民社会五光十色的背景——他称之为“福斯塔夫式背景”,并把描写这个背景看作是作品的“莎士比亚化”)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继承民间狂欢化精神的结果和体现,他身上闪烁的狂欢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活动时空的广场性、狂欢化的主体精神、地形学意义、治外法权下的真话。他的活动时空的广场性不仅形成了著名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还扩大了剧作的表现范围和深度;他身上的狂欢化主体精神尤其是二律背反的特点使这一形象更为复杂,更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性;他的地形学意义又使他具有了强烈的民间色彩;他的脱冕神圣、对抗权威和他所带来的狂欢化的笑声使观众获得身心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

《十日谈》

《十日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家薄伽丘的作品。故事采用框架式结构,讲述了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肆虐时,三名男青年与七名少女在郊外别墅中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规定故事的主题,由一个人吟歌作为故事的结尾。10天里他们共计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十日谈》的故事来源广泛,

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十日谈》不仅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十日谈》问世后,很快被翻译成欧洲各国文字,伸手欢迎,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瓦纳尔的《七日谈》,都是模仿《十日谈》之作品。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德、普希金、济慈等也都曾从《十日谈》故事中汲取过创作素材。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德·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作者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而堂吉诃德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形象。文学评论家都称《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庞大固埃主义

庞大固埃是拉伯雷经典小说《巨人传》里面高康大的儿子,而庞大固埃主义归纳起来也只有两个字——畅饮: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乐天、达观、积极进取。庞大固埃主义”,也成为法兰西民族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观念。中世纪苍白的骑士形象不同,拉伯雷看到了这些民间流传的巨人形象体现出了某种物质的因素,一种肉体精神,这与教会的禁欲主义形成尖锐的对立。拉伯雷给这种精神(庞大固埃主义)下的定义——我再引述一次——“某种精神的愉快,用蔑视偶然的事物造成的。”蔑视,这个词很重要,它是庞大固埃主义的精髓;它的另一种说法见于若望修士所建的德廉美修道院(唯一一条)著名的院规“做你想做的”。庞大固埃主义,它和教会的禁欲主义针锋相对,是对欲望的唤醒以及满足。因而这个形而下的词语,这个最带物质色彩的指令,恰是一种蓬勃的精神的象征。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反抗神的权威。以人性人权反抗神性神权。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a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反抗神的权威,以人性、人权反抗神性、神权。提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b肯定现世享乐,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提出口号“幸福在人间”c倡导知识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强调“知识就是力量”。认为人应当发展理性,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求得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d主张国家民族的统一,政治理想是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寄希望于“开明的君主”的统治。人文主义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体现了崭新的时代精神、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

性格悲剧

特指莎士比亚创作的一种悲剧。多写某贵人陷入困境,后其性格某弱点或偏见被揭示,此为悲剧基本契机。悲剧主人公行动关系本人和整个民族命运,处尖锐斗争中心,有巨大道德勇气,体现文艺复兴巨人性格及诗人理想。结局一般彻底毁灭。

古典主义

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由于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所以又被称作“新古典主义”。它是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相妥协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它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拥护王权;思想上崇尚理性;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遵循三一律。它曲折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某些情绪、愿望和一定的社会面貌,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但它带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有形式主义的缺陷,人物流于类型化。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代表作家有悲剧作家高乃依和拉辛,戏剧作家莫里哀,文艺理论家布瓦洛和寓言诗人拉封丹等。

三一律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同时也是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必须遵守的艺术规范。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三一律”的主张在17世纪之前已经有人提出,古典主义理论家发展的更为明确: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中进行。三一律的提出者断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谈到这个贵族,其实,《诗学》中根本没有提地点一致,然而古典主义者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三一律”虽有使戏剧情节集中、突出矛盾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创作规范,它束缚了作家的创作,不仅影响了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还有结构的绝对化、程式化以及人物性格单一化的弊病。

清教徒文学

围绕清教革命,17世纪英国问些以体现清教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7世纪,英国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主张从英国国教内清除罗马教会繁琐的教仪、阶级制度,主张教徒应过“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因而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的思想代表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了时代精神。到了40年代,资产阶级在清教旗帜下,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在这背景下产生了清教徒文学,以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和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为代表作。清教徒文学把《圣经》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弘扬清教徒精神,描写具有强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常常取材《圣经》,师法中世纪宗教文学梦幻、寓言、象征的表现手法,表现对信仰、理想的执著追求。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西方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产生于 16 世纪下半叶, 在 17 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特指十七世纪欧洲留下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巴洛克艺术成为欧洲的一种重要的艺术风格,在建筑、音乐、文学领域流行一时,巴洛克文学史这种艺术在文学上的表现。内容上躲来由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但它过分追求形式,雕章琢句,从而使得内容晦涩难懂。它包括意大利的“马力诺诗派”、西班牙的“刚果拉诗派”、法国的“沙龙文学”和英国的“玄学派”。

夸饰主义(贡戈拉主义)

17世纪西班牙诗人贡戈拉,他的长诗《孤独》描写渔民与惊涛骇浪搏斗,比喻新奇,形象奇特、典故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贡戈拉及其同时代人把这种诗歌风格称为“夸饰主义”,其词义来源于“精心培育”的意思。它成为17世纪西班牙文学中巴罗克时期的代表倾向,影响深远。这个流派作家轻视人民群众,提倡为“高雅人士”写作,作品堆砌夸张的词藻,充满各种晦涩难懂的词句。作品内容大都是反映人生无常、终归毁灭等悲观思想。“夸饰主义”以后又称为“贡戈拉主义”,是17世纪西班牙文学中巴罗克时期的代表。这种风格在17世纪几乎占着统治地位,影响达到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到18世纪才告衰落。19世纪时,“贡戈拉主义”成为晦涩难懂的代名词。到了20世纪,对贡戈拉的评价开始发生变化。由于达马索·阿隆索等人的提倡,20年代出现了重新估价贡戈拉诗歌的浪潮,不少诗人模仿贡戈拉的风格进行创作。

沙龙文学

“沙龙”为“会客室”“客厅”的意思,后来专指在客厅举行的社交活动和文艺座谈。在Salon文化的范畴内,主导各位显赫权贵、或是富豪、大思想家、大文豪们的不是什么权威之人,而是一些女性。这些女性充当了从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Salon文化的剑锋角色。在众多的Salon之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惯例,一个有名的Salon往往会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女主人,比如某公爵或伯爵的夫人。而成功地主持一个Salon可以为她们赢得社会的赞誉,透出众多上流社会的人物,她们甚至可以主导一个时代的风气。

在十七世纪,日渐没落的法国贵族常在沙龙中聚会,谈论文艺和政治。沙龙文学指在沙龙中朗读或演出的文学作品,以矫揉造作为其基本特征。沙龙文学的作品多以田园小说、抒情诗歌和艳情小说为主,主要写失去往日地位的封建贵族对中世纪的缅怀;描写男女悲欢离合的艳情故事;描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追求怪异神秘的内容和晦涩难懂的沙龙语言,充满了没落贵族庸俗无聊的趣味。法国大戏剧家莫里哀于1659年创作了喜剧《可笑的女才子》,对沙龙文学的故作姿态的风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古今之争

17世纪末叶法国文学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崇古与崇今的争论,文学史上称为“古今之争”。这场争论时起时落,一直延续到19世纪才得出结论。一边是坚持厚古薄今,另一方主张厚今薄古,两派文人学者意见冲突,反复争辩,相持不下。沙尔·贝诺等人认为今人应该胜过古人,他们从文学需要发展的观点出发,要求变革和摆脱桎梏。布瓦洛充当了维护古典主义原则的角色。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直至17世纪末,法国文坛上厚古薄今和尊古、仿古的风气一直是占上风的。尤其是古典主义盛行的时期,厚古薄今是不容争辩的天经地义。古今之争的出现,标志着古典主义的衰落。厚今派是当时进步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厚今派的抬头预示着18世纪启蒙思潮即将来临。

【法国文学界的古今之争由来甚久,到了17世纪末年爆发为比较激烈的冲突。1660年左右,有人以基督教奇妙事迹为题材写作长篇史诗,这是对一贯主张崇敬和摹仿希腊罗马古代文学的传统精神采取了公然对立的态度,因而招致非议。1680年左右,关于纪念性建筑物上的铭文以及艺术作品上题签应当用拉丁文还是用法文的问题,引起了争论。当时有一位学者给在凡尔赛宫展出的名画用法文写了题签,立刻被人斥为胆大妄为。在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诗人布瓦洛的干涉下,法文题签一律撤换为拉丁文。1687年 1月27日,文学家沙尔·佩罗在法兰西学院朗诵他的诗作《路易大帝的世纪》,肯定现代作家比古代希腊罗马作家并不逊色。这个大胆的意见立即引起文学界的权威人士布瓦洛、拉封丹、拉辛、拉布吕耶尔等人以及若干著名学者的反驳。站在佩罗一边的有著名作家丰特奈尔,法兰西学院的大部分院士,以及社会上有学问的女士们。双方对垒,陆续发表战斗性的诗歌、文章、专著,互相驳斥、讽刺、

攻击。直到1713年,古今之争的风波尚未完全平息。但是这场争论的最后胜利是厚今派。而且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他们的胜利是决定性的、持久的胜利。】

感伤主义文学

感伤主义是18世纪中叶产生于英国、流行于欧洲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它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映,他们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却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因而产生了伤感的情绪。他们对“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为崇尚感情。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他们常以生、死、黑夜、孤独为题材,抒发自己的哀思的失意,格调悲哀,语言晦暗,充满悲观失望的情调。喜用哀歌、旅行日记、回忆录、书简等文学体裁。

“感伤主义”的名称来源于斯特恩的《感伤旅行》,感伤主义的主要小说家有斯特恩和格尔斯密斯,后者的代表作为《威克菲牧师传》。“感伤主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为之后浪漫主义的形成做了准备。

墓园诗派

墓园诗派是18世纪中期英国出现的一个诗歌派别,属于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得名于当代诗人托马斯·格雷的诗作《墓园挽歌》。这一流派诗人常以死、坟墓为创作题材,他们对“忧郁”、“死亡”这些话题格外迷恋,诗歌格调低沉,充满悲观失望的感伤情绪和神秘主义思想,令人窒息,它虽然具有感伤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但只是更多地反映了感伤主义文学的消极面。墓园诗派的创始人是爱德华·杨格,其代表诗作有《哀怒,或关于生、死、水生的夜思》,代表作家还有托马斯·格雷、奥立佛·哥尔斯密等。“墓园派”诗歌对后来的浪漫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哥特式小说

指18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19世纪初盛行的一个小说流派。得名于沃尔波尔的以中世纪为背景的小说《欧特兰托城堡一个哥特式的故事》。十二至十六世纪初期,欧洲出现了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在内的哥特式艺术。哥特式小说大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古城堡为背景,因而被称为“哥特式”(即中世纪的同义语)。

作品一般描写恐怖、暴力事件,穿插神怪活动,情节紧张、怪诞,笼罩着神秘气氛。主要人物往往为了争夺财产或满足个人私欲,不惜采用迫害、谋杀的罪恶手段。小说情节怪诞、紧张、恐怖,常见的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主要作家有沃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还有刘易斯的《僧人》,拉德克里芙的《沃尔多佛的秘密》等。其中有些作品包含有明显的社会批判主题,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都有起到影响。

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产生于欧洲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其首领是法国接触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他为了用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么的头脑,自1751-1772年用二十年的时间编纂了《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因这一巨大工程而团结了一批名流学者,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他们的工作总结了启蒙运动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实际上也是对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政治制度、发了法律机构到宗教、文化、艺术,发动了一次全面的攻击。

书信体小说

用书信的形式写成的小说。即以书信形式为基本表达途径和结构格局的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环境心理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通过一封封书信的形式来实现的。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讲解故事,塑造形象,写人叙事都以“我”的亲身经历,亲眼见闻展开,使人感到亲切,增加真实感。书信体小说是有局限的,因为情节都是体现在人物的书信上,因此作者很容易对小说失去控制,不同的人物总要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吧,而这些话产生的影响未必都是作者的本意了。不过书信体小说有个好处,就是能够让小说很生动,以为它都是从现在的角度叙述过去。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有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卢梭《新爱洛绮丝》等。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带有全国性质的文学运动。其主要思想倾向是:反抗封建主义压迫,追求狂热的、傲慢的人文主义因素。运动的名称来自当时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狂飙与突进》,文艺纲领的制定者是赫尔德尔。参加者大多是当时的青年作家,代表人物是青年时期的席勒和歌德。他们从本民族历史中汲取题材,注意发扬民族风格。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崇拜天才,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并掺杂感伤主义成分。这一运动体现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启蒙运动的继续与发展,但它仅限于文学领域。狂飙突进运动作家的反抗带有个人主义的资费性质,不知如何改变现实,也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所以狂飙突进运动最终未能发展为政治性的社会运动,这也反映了德国市民阶层的软弱与局限。

哲理小说

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家开创的一种新体裁,常用体裁有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游记等。其艺术性不在于情节结构的完整、人物形象的丰满,而在于通过具有明显寓意的形象,表现作者关于哲学、政治、社会问题的思想见解,在于把深刻的哲理用适当的形象巧妙表达出来的方式和语言艺术。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教诲性和哲理性。其手法灵活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活泼;但由于忽视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也就缺乏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家有孟德斯鸠《波斯人的信札》、伏尔泰《天真汉》、《老实人》,卢梭的《爱弥儿》等。

《爱弥儿》

《爱弥儿》,亦有译名作《爱弥尔:论教育》,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自认为是“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在《爱弥儿》中,卢梭试图描绘一个教育体系,使他在《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人”能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生活。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爱弥儿不是一本详细的育儿指南,不过在其中的确有一些教育子女特别的忠告。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第一部教育小说。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浮士德难题

“浮士德难题”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剧《浮士德》,它实际上是人类共同的难题,

如何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为求得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须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或者,怎样谋取个人的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从哲学上将,就是康德所探讨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康德认为,道德没有脱离人的动物本能(去求苦乐),因而不是道德本身。道德必须诉诸于超人性的纯粹理性。在康德看来,道德的崇高是在遏制人的情欲中实现的。道德与情欲的冲突是绝对的。浮士德面临的正式这种两难心态,即“紧贴凡尘的爱欲”与“先人的灵魂”之间的矛盾,他的追求就是两者结合的“新鲜而绚烂的生命”。

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剧《浮士德》。浮士德是西方资产阶级上升和发展时期的只是分子代表,或者说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典范。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他肯定人的作用,肯定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有益于社会的实践,并通过实践不断追求真理。最后他领悟到人生的智慧,即人生的真理:“人必须每天每时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不满足现状的追求精神。浮士德不论对自然的探索或人类社会的体验,总是不断前进。

启蒙文学

十八世纪资产阶级文学潮流,启蒙运动的一部分。以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为中心主题,以文学启迪教育民众为手段,破除封建宗教愚昧为目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性和阶级批判性。它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反映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思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也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代表作家作品有菲尔丁《汤姆琼斯》、伏尔泰《老实人》《天真汉》、卢梭《新爱洛伊斯》等。

法兰西学士院

法国封建文化的中央领导机构,路易十三的枢机大臣黎希留为了把文学艺术置于专制王权的直接控制之下而创立,任务是制定与中央集权的政治相适应的文学和语言法规。政府规定院士名额为40名,给他们以“不朽者”称号。由于名额限制很严格,非得有一院士死后才能由其他院士共同选举另一个人补充。所以,院士都由符合绝对王权政治要求的文人学者以及政治家等头面人物组成。学士院既照管文艺家的生活,同时又担负检查作品的责任,其决议具有法律效力。故既是最高学术团体,又是权利机关。在古典主义文学发展中扮演着一个既是保姆又是警察的角色。

魏玛古典主义

十八世纪80、90年代,德国文坛逐渐形成“古典主义”,又称“魏玛古典主义”,因歌德和席勒在魏玛合作而得名。此用语指的是歌德与席勒在狂飙突进运动冷却之后的创作,特别是他们合作的十年黄金时代(1794-1805)。这是冷静下来的启蒙主义,因为追求古典艺术的“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而获得“古典”之称。他们追求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统一,推崇古典艺术中的和谐、宁静、纯朴的美,主张以此来构造人的个性,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因此,魏玛古典主义是德国启蒙文学的继续和发展,歌德与席勒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以高度的艺术造诣达到了全欧的先进水平,也标志着德国民族文学的形成。

正剧(严肃剧)

正剧由法国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所创立。这种戏剧介于悲剧和戏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它采用散文的形式,描写现实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如狄德罗的《私生子》、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姻》等。

【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在悲剧与喜剧之后形成的第三种戏剧体裁。从古代希腊到古典主义时期,悲剧与喜剧作为两种戏剧体裁界分严格,不能混淆。但是,在这期间出现的某些戏剧作品,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却很难归属于悲剧或喜剧。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狄德罗写了剧本《私生子》,并阐明建立严肃剧的主张,指出严肃剧界于“两个极端类型的戏剧种类之间”,这类作品“题材必须是重要的;剧情要简单和带有家庭性质,而且一定要和现实生活很接近”。他所说的“严肃剧”,也就是后世的正剧。

在正剧中,生活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往往同时作为表现的对象,正剧主人公也像悲剧人物那样把历史的必然要求作为自己的目的,具有明确的自觉意识,但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这种要求有实现的可能性,喜剧人物把失去合理性和意义的要求作为现实的目的去追求,在正剧中,这种要求则要被否定。正因为如此,人物的命运、事件的结局在正剧中则是有完满性。正剧主人公的自觉意识不仅表现在为实现目的而付出的行动,也表现在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因而往往经历着内在精神世界的斗争。

1正剧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在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的完满性。它既指完美的收场、幸福的结局,又指生活的肯定方面或生活的否定方面。主人公也像悲剧人物那样追求着历史的必然要求,所不同的是,这种要求在悲剧中不可能实现,而在正剧中则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在喜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被当做现实的目的而被追求着,而在正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则被否定掉。

2正剧人物现实地实现着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创造着生活。他们既具有悲剧人物那种严肃的旨意、真诚的信念、深刻的思想情绪、为所追求的目的而献身的精神,又具有喜剧人物那种自信自足的性格。正剧人物也可能有他的局限性、有他的缺陷,但他们不像喜剧人物那样对自己毫无所知,而把自己置于自觉意识的对立面加以审视,加以批判,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进着。

3它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过去的悲剧通常只表现身份高贵的帝王将相。喜剧则表现卑贱者。正剧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拮取自己的表现对象。

4正剧可以表现更为复杂丰富的性格与情感。它既可以包含悲剧的崇高和喜剧的滑稽,也可以表现更细致复杂的情感,比如曹禺的《北京人》被研究者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悲喜剧(正剧)。愫芳的崇高和江泰的滑稽同样都是非常感人的。

5根据狄德罗的看法,正剧应该具有道德的目的。但是不能因此进行道德说教,而是以情动人。不能妨碍剧情和戏剧动作本身的正常发展。由此不难看出,狄德罗提出的严肃喜剧,我们今天归纳出的正剧,实际上和现实主义戏剧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首先在德国、法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英国、北欧和俄国、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之一,也促成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在18世纪末以前,浪漫主义只存在浪漫手法和相关部分的概念。浪漫主义手法着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

“浪漫主义”来源于“传奇”一词。“浪漫主义”一词的发展反映了这种创作手法和文学形式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的过程。(哥尔斯密斯在1776年的《瓦克郡的牧人》中运用了“浪

漫的”一词,18世纪下半叶,这个词开始在英、法、德流行起来。例如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就提到“比耶那的湖岸比日内瓦湖岸更荒凉,更浪漫。”在18世纪末,歌德首先主义到“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席勒也区分了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8世纪的作家有不少作品已经具备了浪漫主义的因素。)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而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也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到了18世纪末期,浪漫主义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浪漫主义运动最早发端于英国和德国。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了《抒情歌谣集》,这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们创办了《雅典娜神殿》,在这本杂志中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和宣言。再之后是法国,法国浪漫派的先去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这段时间形成了欧洲浪漫主义发展的第一个浪潮。第二个浪潮从拜伦开始,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在法国则有拉马丁和维尼做响应。德国的霍夫曼等式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欧洲浪漫主义发簪的第三个浪潮发生在法国,以雨果为首的一大批作家纷纷涌现。在俄国和东欧,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蓬勃而起,对建立俄国民族文学起到很大作用。这股思潮在19世纪初也传到了欧洲,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发展。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湖畔派

湖畔拍是早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由于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的奠基作。另外,华兹华斯的代表诗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子咏》,充满神秘怪诞色彩和古代东方意象。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谄媚英国王室之作。由于他们对古典主义传统法则的反抗,宣扬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故又将湖畔派诗人称为“浪漫派的反抗”。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他们歌颂大自然,向往宗法式的农村生活,都有“回到大自然中去”的思想倾向。另外,他们也有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

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革命,随着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却,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严厉地谴责了湖畔派诗人的消极倾向。由于他们敢于向湖畔派诗人作斗争,因而被英国绅土们斥之为撒旦(恶魔),所以文学史上称拜伦、雪莱和济慈为“撒旦派”。)

《抒情歌谣集》(鉴赏见参考材料)

1798年,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共同出版的《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文学史尤其是诗歌领域的里程碑,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后来华兹华斯又写了两篇序言,阐述自己新颖的诗论,被人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在序言中,华兹华斯提到诗歌的题材问题,他要求突破古典主义的“规范”,把审美对象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山村湖畔。他主张“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尤其是“微贱的田园生活”做题材。在诗歌语言问题方面,他提出要使用人民的语言,简洁明快,但又要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另外,华兹华斯还谈到诗歌的本质,认为所有的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收录在《抒情歌谣集》中的诗作就是他对自己理论的具体实践。比如在《我们是七个》。全诗基本上由诗人与一个小女孩的对话构成,用的是英语口语,浅显、明快。比如在《坎伯拉的老乞丐》中,诗歌的主角竟是一个老乞丐,这在要求高雅的古典主义文学中是

无法想象的。而华兹华斯著名的《咏水仙》则记述了诗人和妹妹多萝西在湖区上看见水仙花在风中舞动的景象。在《咏水仙》的开篇,首行以“我”如浮云般徐徐独行的角度进行陈述,一开始便是“我”的心路历程,从“我”在孤独地漫游到最后和水仙一同舞蹈,达到和水仙的交融共生,“融情于物,借物抒情”,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追寻的过程。这也正是“所有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的具体表现。

总之,《抒情歌谣集》不仅突破了古典主义的规范,大大拓展了英国诗歌的题材,还评击了新古典主义的虚华、死板,发展了英国诗歌的文学形式。它改变了英国诗歌的进程,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欧那尼决战

指围绕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演出展开的一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之间决定胜利的斗争。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而成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1830年2月,剧本《欧那尼》上演,剧本一反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和传统特点,从题材、主题、戏剧手法等方面都时间了他的浪漫主义审美原则,引起了古典主义者的强烈抗议,但又受到广大青年和市民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剧本演出过程中,浪漫主义者和古典主义者展开了一系列斗争,最后以古典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这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取得胜利的标志。

《<克伦威尔>序言》

《〈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它提出:人物不一定是贵族,情节打破“三一律”,语言不是贵族语言,戏剧形式主张悲喜剧结合等,全面向伪古典主义宣战,批判伪古典主义所奉行的清规戒律,从浪漫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出发,彻底地挖掉伪古典主义赖以生存的立论基础,提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艺术真实原则,对照原则,自由原则,强调资产阶级的美学理想,成为法国浪漫派的旗帜。文学应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探讨诗的主题、功能与形式,文艺要反映崇高优美和滑稽丑陋的对照与结合,怪异是重要的审美范畴。《<克伦威尔>序言》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它追求理想,崇尚自我,充分表现激越情感,以及奇特的情节、夸张的手法,适应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推动了世界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序言”提出的浪漫主义引发了自由主义的文学运动,召唤着为自由而战的艺术家,形成包括雨果、缪塞、戈蒂耶、大仲马以及后来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斯丹达、梅里美在内的大队伍,反对封建复辟,探讨摆脱旧的文学形式等艺术问题。

美丑对照原则

19世纪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雨果认为大自然并非屈从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绝对地优美崇高,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古典主义文学把两者割裂开来并抛弃了滑稽丑怪,因而是一个缺陷,雨果认为艺术无权把两者割裂开来,应该同时加以表现。他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作品,如:

作者特意安排了环境与人物事件的对照。小说第三卷,忽然撇开情节发展,专门介绍圣母院的建筑和巴黎的鸟瞰图。那时的巴黎是无限美好的,从圣母院高高的楼顶望去,巴黎的房顶没有一个不是艺术品。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壮丽背景上演出的却是阴森可怖的悲剧。在圣洁的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残酷迫害吉卜赛女郎;在教堂前神圣的广场上,路易十一血腥镇压了人民的暴动;

在情节内容的安排上,小说也运用了对照原则。作品中安排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

当代文学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 元小说“元小说”就是有意暴露叙事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由于马原的小说 而引起注意。 全景式报告文学是在中长篇报告文学或系列报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犹如某一专题的小型百科全书,以其视野开阔、信息量大、现象剖析渗透等特点引起读者重视。以钱刚、李延国的作品为代表 文化散文源于贾平凹在1992年首次提出的大散文。这类散文多以对历史文化 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以文化氛围的宏大和思想意蕴的恣肆为特征。呈现出深邃、阳刚、博大、沉雄的气概。以余秋雨、马丽华为代表。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与作者作家自发的写 作,明确提出来自1989年《钟山》杂志的卷首语。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代表作家有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等。 新历史小说最早可追溯到80年代中后期,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 文学形式。是先锋小说或新写实小说中诸多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观念在关于历史的文学叙述中的投射。代表作家苏童、刘震云、叶兆言 朦胧诗派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采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 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产生巨大影响 新潮小说又称先锋小说,出现于80年代前期。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

语文课程论 名词解释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沿革 一、古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 原始社会没有严格意义的课程,但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存在。 奴隶社会有专门的学校和课程:六艺 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再学“五经”“四书”,传道明理; 以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蒙学教材: 1、综合类:《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2、伦理类: 程端蒙的《性理字训》“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为命。人所禀受,莫非至善,是之谓性。”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信,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学教材: 《昭明文选》,宋代谢仿得《文章规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孙洙《唐诗三百首》等。 3、历史类: 宋代王令《十七史蒙求》;胡寅《续千字文》;朱熹《小学》 4、诗歌类:《千家诗》 5、名物常识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6、工具类:《字学举隅》,《文字蒙求》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经验 (一)识字教学(二)阅读教学(三)写作教学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1、熟读、精思、博览1、注重基本功的培养 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2、注重方法习惯的培养:评点法、出入法2、多读、多写、多改 3、注重思想伦理道德的教育3、从模仿入手 4、联系日常生活4、先放后收 5、激发儿童的兴趣 科举制度: 起于隋朝的人才选拔和官吏任用制度。 唐朝科举分两类: 常科: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每年定期举行。 制科:皇帝主持,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唐朝进士极盛时每年不超过50人,平常10到20人。进士及第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 宋代极盛时每年有四五百人,平时也有上百人,进士及第就可授官。 考试内容和方式: 唐朝到宋朝初年: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宋以后主要考经义。 经义: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作文阐明义理。到了元代,则从四书中出题,答案需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明代中期以后要求文章必须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字数和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550字、650字后改为700字。 第二节近现代语文教育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兴起时期——语文单独设科(1901——1910) 1904年癸卯学制,标志语文学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也标志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兴起。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制定(1911——192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并且明确了国文课的教学目标:“国文的要旨在于通解普通的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德志。”为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第三节当代语文教育 一、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这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题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 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 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 语音

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5.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声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 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6.调值: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17.相对音高: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18.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9.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20.辅音音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精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精华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出席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学术界的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完成了文艺工作者、作家的组织化。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历史的伟大开端。 2.1958年“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方法之一,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式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4.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会议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会议代表。第二次文代会对建国四年来的文艺工作做出了总结;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 5.百花文学: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文学界遂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类似于当时苏联文学的那种"解冻",在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各地文学刊物纷纷发表在思想、艺术上得探索性作品,它们或者在题材、主题上有新意,或者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表达方式。文学界将这些文学作品称之为“百花文学”。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红豆》、郭小川《一个和八个》、《在桥梁工地上》等 6.《红豆》:《红豆》通过写1949年某教会大学的大学生江玫与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讲述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的知识分子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故事,表现了知识分子在人生十字路口进行选择的艰难和选择成功的欢乐。思想和艺术贡献:知识分子的主题;人物塑造没有观念化的痕迹;诗意化的意境和散文化的笔法;倒叙的手法。 7.历史剧: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题材的戏剧。不论何种戏剧形式或剧种,都可以运用历史人物和事件来展示情节,创作故事。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要求言必有据,事皆可证,这样就容易妨碍作者的创造性,戏剧效果不强;一种是只取一点历史因由,随意创造,这样又缺乏历史真实感。五六十年代历史剧的创作,涉及话剧、京剧、昆曲等多种戏剧样式。以话剧而言,数量约在20部之间。它们的作者主要是老一代的剧作家,如郭沫若、田汉、曹禺等。这些作家在处理他们所不熟悉的现实生活题材时,往往生硬而捉襟见肘;比较而言,“历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

语文中的名词解释

语文中的名词解释:什么是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三)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

关于花的成语及名词解释

我们都知道,花是一种的植物,用花来形容女人是一种常用的手法,那关于花这个词的成语还有哪些,请看看86留学网小编跟您的介绍,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叶瘦花残比喻女人的衰老。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问官答花谓答非所问。 问柳评花比喻狎妓。 问柳寻花①玩赏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妓女,故以“问柳寻花”谓狎妓。 五花大绑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天女散花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铁树开花铁树:也叫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天花乱坠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铁树花开见“铁树开花”。 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头晕眼花头发昏,眼发花。 团花簇锦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同“花团锦簇”。 生花之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走花溜水比喻吹牛,说大话。 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沾花惹草犹言沾风惹草。 招花惹草指挑逗、勾引女子。 走花溜冰比喻吹牛,说大话 野草闲花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驿寄梅花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移花接木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月下花前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烟花风月指男女情爱之事。 杨花水性柳絮飘扬,水性流动,因以“杨花水性”比喻轻薄女子等用情不专。 杨花心性比喻轻薄浪漫,用情不专。 瑶草奇花指仙境中的花草。 瑶草琪花亦作“瑶草琪葩”。①仙境里的花草。②珍贵奇异的花草。 一花独放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驿路梅花同“驿使梅花”。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当代文学: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尚在延续的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延续,同时,它又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的体系,是一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革发展的全新的文学历程。 2十七年的文学:(1949-1966)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 3文革“十年”文学:(1966-1976):万马齐喑,百花凋零。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流文学;传递弥足珍贵文学声音的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 4新时期文学:(1976- )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977年8月十一大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结束,并把文革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为“新时期”。文学界虽将文革之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事实上,直到1978年5月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才是新时期的真正到来。当代文学中最富有探索性的阶段。“五四”文学精神回归。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但文学的浮躁也不可忽视。 5复调: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复调小说”的理论。他认为,陀氏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小说,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恰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所以“思想就其本质上来讲是对话的”。 6显性文学:即公开发表,进入了“印刷传媒”,处在流通地位,可以“正当”地、“合法”地拥有读者的作品。 7潜在写作: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8反讽:是个中外现代小说中常见的—种叙述方式和美学效果。反讽简单讲就是说反话或反语,目的是造成幽默、讽刺或嘲弄效果。 9元小说:小说家在小说中提示和交代他是怎样在叙事、怎样在虚构,这被称为叙事的自我指涉,有自指性。在此,作者强制将读者带离想象,强制读者意识到叙事的虚构性和想像性。许多现代小说中都有这种叙事的自我指涉,或者也被称为元叙述,如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人的小说。大量存在这种自我指涉的小说,理论家们就称它为元小说,或超小说、自反式小说等等 五六十年代 1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2、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3、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

现当代名词解释

名解 1,朦胧诗 朦胧诗是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朔,芒克,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它孕育于“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当时食指,芒克,多多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新的探索,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朦胧诗的思想核心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心灵奥秘的探险。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是: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向抽象,由物象转向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不再侧重一个场景,一个过程的具体描摹和对一种政治情绪的表现或“升华”,而是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②主体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的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即外在的形式完全决定于内在情绪的节奏,特征与状态③采用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运用象征,通感,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巧妙搭配和超现实想象等多种艺术手法,使意象叠合,寓于暗示性。北岛《回答》,《宣告》,《迷途》《一切》,舒婷《致橡树》《双栀船》《会唱歌的鸢尾花》,顾城《一代人》《远和近》《我是个任性的孩子》,江河《纪念碑》,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朔《大雁塔》 2,政治抒情诗(特点,局限性,作家,代表作) 特点:①“诗人”会以“阶级”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这种评述和反应一般说来不可能出现多种视角和声音,因为其精神上的“资深”,来自当时对现实历史所作的统一叙述②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③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是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求节奏鲜明,声韵铿锵。 郭小川《望星空》,诗集《投入火热的斗争》,叙事诗集《将军三部曲》,《致大海》《白雪的赞歌》《深深地山谷》,贺敬之《东风万里》《十年颂歌》,诗集《放歌集》 局限性: 3.第一次文代会(时间,地点,意义,内容) 1949,4,2在北平,由郭沫若提议召开, 意义:①第一次文代会实现了党对文学的全面领导,确立了新生政权与文学艺术家之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②确立了以毛泽东“讲话”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③确立了今后文学的总方向,为工农兵服务④成立了一个组织:文联(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后成立下属协会(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 内容: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作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作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会议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矛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联)。 4.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原生态: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理性批判精神的缺席:表现现实生活的荒诞、丑恶、灰暗或无奈,创作主体往往对现实 采取一种无奈的认同态度,缺少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零度”叙述: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是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名词解释——语文

四始六义:《诗经》有四始,关于此“四始”各家说法不一:一、一般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二、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三、指“大雅”的《大明》,“小雅”的《四牡》﹑《南有嘉鱼》﹑《鸿雁》。《<诗>大序》:“是谓四始。”孔颖达疏:“《诗纬泛历枢》云:…《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鱼》在巳火始也;《鸿雁》在申金始也。?……《纬》文因金﹑木﹑水﹑火﹑有四始之义以《诗》文托之。” 《诗经》的“六义”。最早记载于《周礼·春官》,汉代《毛诗序》中明确提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对于“六义”的解释,有着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唐代孔颖达提出了“三体”“三法”的说法,也就是将“六义”分为两组,“风”“雅”“颂”这三者是指体裁,“赋”“比”“兴”这三者是作法。 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风骚:1.指《诗经》和《离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屈原的《离骚》,后来泛指广义文化;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独领风骚。永明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全(现当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双簧信:

大学语文名词解释

1、六义说:源自《毛诗序》,六义说实本于《周礼》,六义为风、雅、颂、赋、比、兴。风即《国风》,主要是各地方民歌;雅包括《大雅》、《小雅》,主要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歌曲;颂包括《鲁颂》、《商颂》、《周颂》,主要是宗庙祭祀的舞曲。 2、赋比兴: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赋者,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敷陈。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 3、《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4、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创作活动都基本集中在高宗和武后时期,以出众的文才盛名当时。他们的诗歌都充满进取精神,有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他们的创作给初唐诗坛吹进清新的空气,为变革齐梁以来的绮靡文风、开创唐诗的新局面有大功。 5、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指以山水或田园为歌咏对象的诗歌流派,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南朝诗人谢灵运,为田园诗开创新局面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主要是王维、孟浩然等。 6、边塞诗派:盛唐时重要诗歌流派,其代表诗人为高适、岑参等人,他们的诗歌多以边塞奇丽风光为描绘对象,也反映了戍边将士的建功立业、思念故土等思想情感,多有慷慨悲凉的情调。 7、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指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进一步发展了杜诗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他们除追求诗歌的雄奇怪异之美外,还大胆创新,或以散文章法结构诗篇,或在诗中大量使用散文句法,他们的“以文为诗”对宋诗有很大影响。 8、元白诗派:元白诗派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9、花间词:花间词是指晚唐后蜀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多以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其风格是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他们的词大多被收入赵崇祚编辑的词集《花间集》中,故称。 10、豪放词:豪放词是指以苏轼和辛弃疾等爱国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摆脱了词为“艳科”的格局,在词的表现内容、境界方面均有所提高。视野广阔,气象恢宏,语言宏博,不拘音律。 11、婉约词: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重儿女情长,委婉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 12、公安派:明代万历年间,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

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

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它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震动频率的高低。音强: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音质: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音位辩题: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因素就叫做“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出现在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

的两个或几个因素。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因素。 音位的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就区别性特征。它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 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 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 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韵律特征: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他们都是

现当代名词解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有考南师大文学院的请联系qq:309875834 (现代部分)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并提出“八事主张”:“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话;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为中国文化之正宗,并旗帜鲜明的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到愚昧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文学改革的主张,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 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又名礼拜六派(因鸳鸯蝴蝶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而得名),始于20世纪初,1912—1917年为其繁盛期,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小说新报》、《小说大观》等。文学主张是把小说作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总体特征是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包天笑《上海春秋》等。 其主流为言情小说,有坏的支流如黑幕小说等。鸳鸯蝴蝶派小说内容多为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接触到婚姻制度不合理,但又常囿于礼教。其中好的有一定社会、艺术价值,但也有许多作品以营利为目的而粗制滥造。这一流派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有承前启后作用。文学研究会对其游戏、消遣的文学观进行过批判。 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周作人、郑振铎、茅盾(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叶圣陶)、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 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信仰:“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

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

公务员考试成语名词解释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人云亦云:意为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铺天盖地: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 不可逆转:指不可能向相反的方向或坏的方面转变 争先恐后:是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得意的样子 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首当其冲:意为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一拍即合:指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多含贬义 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琳琅满目:比喻杰出人才、好文章或精美物品很多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比新的还要好。 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舞文弄墨:形容玩弄文字技巧,含贬义,与句中褒义的感情色彩不相符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用来形容“梨花”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政治抒情诗 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是强烈的革命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诗体,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加以铺陈。代表诗人:郭小川、贺敬之。 2.“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 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因创作上有某些共性而被称为“山药蛋派”。马烽、西戎等的共性①地域: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写的也多为山西农村生活;②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主张在生活中“不作旁观者”;③“写实”的风格,作品的思想、形象,来自“当前生活的底层”;④重视故事性、语言通俗 3.新生代诗歌 “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内容上,反英雄、反高、平民化成为后新诗潮的总体特征。艺术上,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后新诗潮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征。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原生态口语化倾向构成了对新诗潮经典性的意象语言规范的颠覆。 4.第四次文代会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横加干涉。”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这些争鸣活动,既是理论界对新的创作成果的及时评价,又是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真实地记录了文艺观念拨乱反正的历程。 纪实文学,代表作主要有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张辛欣《北京人》系列。 伤痕文学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 伤痕文学:70 年代末期,一批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的作品,被一些人称为“伤痕文学” 。它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 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品: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韩少功《月兰》、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郑义《枫》、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反思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更具追根溯源意味),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更具历史感)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是伤痕文学的深化),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改革文学 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 【寻根小说】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小鲍庄》、张炜《古船》等。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