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3。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3。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3。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认识和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教师在“教”和引导学生在“学”的活动中有意识地控制或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对于加强学习策略训练的针对性,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学和教是教学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也主要来自于学习者和教师两方面。

一、学习者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者本身。来自于学习者的因素主要有:

(一)年龄特征

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学习策略的自发掌握按照年龄的发展可分为学前期、小学时期和初高中三个不同时期。处于学前期,儿童尚不能自发地掌握学习策略,即使自发地使用了某种策略,常常是无意识的。小学期的儿童,已能自发地掌握许多策略,但常常仅限于比较简单的策略,且他们常常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策略运用的清晰指导,则有助于他们对策略的运用。初、高中时期的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可以自发地形成策略,自觉地运用适当的策略改进自己的学习,并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调整策略。例如,对复述策略的研究基本上体现了以上策略的形成发展趋势,即5岁以下的儿童,缺乏足够的、合适的复述策略;6至10岁的儿童在一定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复述策略,但不能自发产生有效的复述策略,也就是说他们有合适的策略,只是不会自发使用;1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自发使用复述策略,并不断改正自己的复述行为了汪安圣主编:《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385页。

此外,策略的复述程度不同,形成策略的年龄阶段也有差异,越是比较复杂的策略,形成的年龄越晚。例如,根据材料重要性的差异,给予不同程度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策略,研究表明,5年级学生仍不善于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概念。

按年龄阶段分析学习策略的形成,仅是指学生自发形成策略的过程。如果进行教学训练,学生可适当提前获得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知识基础

知识的掌握与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以对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即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就越容易,反之亦然。例如,实验证明,已有知识会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效果(Willoughby等,1994)年。实验中向大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材料,这些材料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有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基础,有的则知识基础贫乏。把他们分成四组,分别要求他们在学习时做到:①自己提出“为什么”问题(精加工提问组);②创造出带有相互作用性质的表象(想象组);③运用关键词创造相互作用性质的表象(关键词想象组);④出声朗读(重复组)。实验结果证明,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已有知识基础时,精加工提问是最有效的策略。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303页。尤其是学科学习策略的掌握更与学习者的知识基础有关。如笔者曾对小学生进行的解题思维策略训练研究表明,知识基础中等的学生受益最大,而差生受益不明显。刘电芝:《通过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5第5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差生不仅缺乏理解策略,相应的数学基本知识也差,因此仅训练解题策略,相应的知识基础跟不上,也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智力水平

学生的智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的状况。弗拉维尔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的掌握存在两种缺陷:一是具备性缺陷,即学生根本不具备相应的学习策略;二是应用性缺陷,即学生已具备相应的学习策略,但在需要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用或使用相应的策略。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表明,智力发展优秀的学生往往通过对教师日常内容讲解的揣摸与自己解题经

验的总结,通常已自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智力发展中等的学生,往往是在教师明确、具体的提示下,或通过学习策略的具体学习,才能获得学习策略。而智力发展较差的生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具体帮助、明确的讲解,常常还需要反复练习才能依样画葫芦,机械运用习得的学习策略,而一旦任务内容、情景有变化,就不知道如何选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或使用的策略常常不适用于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结合弗拉维尔提出的两种缺陷进行分析,可见智力发展中等的学生主要存在具备性缺陷,而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既存在具备性缺陷,也存在应用性缺陷。

(四)动机强度

学生的动机强度对掌握和应用学习策略也有较强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和运用策略的意识性,学习的兴趣和对材料的敏感程度上。

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只有当学生有改进学习的明确认识,有掌握学习策略的强烈愿望时,才会积极地去发现、总结学习得以成功的策略。外在训练的策略也才能迅速地内化为自身的策略。

同样,对学习知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会克服种种困难,去寻求尽快大量获取知识的手段。故有人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此外,学生的动机如何,决定着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决定着他们使用这些策略的效果。比格斯(Biggs)的一项研究表明,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机械学习策略,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有意义的起组织作用的策略;动机强烈的学生倾向于经常使用他们已掌握的学习策略,动机弱的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不敏感。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122页

二、教师因素

教学作为一种认识,主要体现为学生的认识,因而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之说。但是,在教学中,学生认识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由教师引导进行的,因而在学习生对学习策略获得、选择和应用方面,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一)教师经验

教师的经验对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经验丰富,能对学生获得和运用学习策略产生这样一些作用:①善于识别重要的学习策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能清楚地认识哪些学习策略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哪些学习策略对某类材料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从而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任务的需要,行之有效地教给学生适宜的策略;②善于不断寻求新的学习策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学习策略也在不断地被创新、被发现,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教学所需不断地探讨、寻求新的学习策略,并及时提供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更多的高效率学习策略;③善于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训练材料,首先选择的材料应具有贴近性,即所选材料贴近学生认知特点、个性特点和他们所学的材料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其次,选择的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即材料典型,既能充分说明所训练的学习策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看就难以忘怀,便于联想与记忆;④善于将教学内容的“隐含”要求,转化为显现要求,将策略明确地、有意识地教给学生;⑤能适时地运用教学的外部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策略的意识水平,当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意识处于无意识水平时,教师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意识性,当学生学习、运用学习策略处于潜意识水平时,教师能促使其向有意识水平转化,自觉地、明确地运用学习策略,改进、提高自己的学习,进而能自我总结、积累学习策略,自我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

学习策略是一种内隐性学习技能。教师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决定着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以及运用的程度。

会恰当使用教学方法的教师,其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作用在于:①对教学过程的特点有深透的了解,因而能在关键的环节和关键的时候给学生授以必要的策略;②在策略教学中能采用启发式教学,不包办代替,不搞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只在某些节骨眼上稍加点拨,从而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作用;③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展示内隐学习策略,压缩思考过程,善于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连续的思考过程步骤化,使学生有实例可仿,有程序可依,便于学习与掌握;④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教学任务,采用多样

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时间的多少

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不是即时性的一次完成的行为,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加以训练。

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是个渐进的过程,有些深层次的较复杂的策略还须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因而教师往往要花较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就难以达到自动化水平,学习策略的掌握未达到自动化水平,也就难以实现策略的迁移。

(四)教学信息的反馈调

反馈是一切信息交流系统的调控机制,如没有反馈信息系统,就不可能进行调控。反馈可分外反馈和内反馈,外反馈是来自于学习者以外的反馈,如教师的反馈、家长的反馈;内反馈即是学习者的自我反馈。

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越小,自我反馈能力越差。弗拉维尔等人(1970年)曾做了这样一个反馈实验:要求儿童预测自己的记忆广度,结果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儿童预测很不精确,一般偏向于过高估计自己能记住的数目;而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对自己记忆数目的估计就比前者精确得多。鉴于此特点,对年龄小的和元认知水平发展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策略掌握得怎样,应用得如何,通常自己是难以清楚了解的,因此,特别需要加强外部反馈,特别是教师的反馈。外部反馈要做到及时、多次。及时反馈能使学生迅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与进步、及时矫正缺点与错误。及时矫正,有助于避免错误的习惯化。多次反馈,不断地给学生以肯定、否定,才能使学生不断地调节学习过程,达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目的。

在坚持进行及时、清晰的外部反馈的同时,要注意逐渐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自我反馈。

综上所述,学习策略的成功掌握与应用,我们以为应该注意考虑如以下因素:

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传授与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基础相适应的策略,这样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2.学习策略的教学对不同学生应有所侧重。对智力中等的学生应着重教给相应策略,对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在教学策略时,还要多进行练习,并要注重策略的使用条件和范围的教学,以促使他们能根据需要,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

3.教师要善于把内隐的学习策略外显化、展开化、程度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学生接受。同时应激发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愿望,把外部要求变为内部动力。

4.在策略教学初期或以年龄小的学生为教学对象时,应侧重加强及时、明晰的外部反馈,并逐步从以外反馈为主过渡到以学生的内反馈为主,使学生真正学会自我学习。

技术领先战略与跟随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技术领先战略与跟随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摘要:我们按技术竞争态势把技术创新战略分为技术领先战略和技术跟随战略。技术领先战略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新领域。技术跟随战略不急于开发新市场,而是广泛观察市场态势。在技术已被证明适应市场要求后,跟上或模仿,尤其致力于产品功能的改善以及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两种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企业选择战略时要综合考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的内部条件。二是整个行业的外部环境。综合考虑各种成本风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战略,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技术领先战略与技术跟随战略简析 技术领先战略是指企业自主研发出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成为市场的领头羊。这种战略对企业的自主科研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企业内部的R&D 研究开发的支持。同时由于企业在开拓一个新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为很可能会出现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相背离的情况,这时,企业的研发资金就会被浪费。很多时候,企业需要引导消费者来接受自己的产品,这其中的营销费用不在少数。我们知道中国的VCD技术的开创者安徽万燕公司,他们自己研发出VCD。而当时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VCD是什么东西,万燕公司不得不投入2000万元的广告费用,加之前期的研发费用1600万,万燕公司生产的VCD售价为四五千元一台,所以购买者很少。由于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万燕公司无法继续扩大规模,压低成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研发成果被市场跟随企业利用,而自己公司走向崩溃的边缘。 但是战略领先同时也有其显著的优越性。战略领先战略可以在市场中占领制高点和主动权,在早期能够独占市场,获得超额利润。早期的竞争者比较少,市场份额几乎可以被战略领先者独占。同时由于产品的独特性,没有其他竞争者的价格威胁,所以价格会比较高,利润也因此较高。此外,利用消费者先入为主的消费心理,战略领先的企业会获取更多的忠诚用户。快消行业巨头之一联合利华,从Sunlight香皂起家。当时市面上没有香皂,联合利华的创始人通过对原有工艺以及配料的改变,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香

领先战略与跟随战略模式选择因素分析

领先战略与跟随战略模式选择因素分析 1引言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内带有全局性的重大谋划,具有长期性、层次性、风险性、依从性等特点[1]。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是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按技术竞争态势分为技术领先战略和技术跟随战略。技术领先战略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新领域。技术跟随战略不急于开发新市场,而是广泛观察市场态势,在技术已被证明适应市场要求后,跟上或模仿,尤其致力于产品功能的改善,质量的提高和稳定[2]。两种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能力选择恰当的技术创新战略。 2技术领先战略分析 含义 采用技术领先战略的企业积极开展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先于其他企业产生重大技术突破,率先开发出新产品并领先于其他企业把产品投入市场,以确定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技术地位和产品领先地位[3]。 特点 领先战略是一种攻势战略[4]。企业把全新的产品率先推入市场,目标是先入为主,力争在市场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5]。技术领先战略可以在市场中占领制高点和主动权,他对创新企业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需要高素质的创新要素和相对完善的创新及制作保障[6]。引导消费是技术领先战略的根本所在,其目的是获取“先动者”利益,获得超额利润[7]。 优势与劣势 表技术领先战略优势与劣势

3技术跟随战略分析 含义 技术跟随不是简单的模仿,模仿的目标在于创新和深度[8]。采用技术跟随战略的企业密切注视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广泛搜索与自身企业战略目标,技术条件相吻合且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一旦发现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改、仿制,力争在成本、质量、功能、外观、稳定性等要素上超过其他企业。这是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沿用的战略[9]。 特点 采用跟随型战略开发新产品,可以节省产品研发开支,规避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风险。但是,往往技术领先者设立的技术壁垒,尤其是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令跟随者门大为头疼,甚至退出市场另辟蹊径。而且,采用技术跟随战略开发的新产品,其开发速度与产品质量对产品的收益影响很大。 优势与劣势 表技术跟随战略的优势和劣势 4领先战略与跟随战略选择的考虑因素 罗伯特.M.格兰特认为企业选择技术领先战略或技术跟随战略,即企业进入市场时期选择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补充资源和企业的生产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有哪些 龙山县第五小学彭大卫 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既受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影响,也受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影响。 (一)内部因素 (1)学习动机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学生的成就目标、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不同,其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往往不同。 (2)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其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前提。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较低的概念发展水平、元认知发展水平都是制约其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发展和运用适合于他们特点的有益的学习策略。 (3)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 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学习策略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又促进着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二)外部因素 (1)学习策略训练是直接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主要外部因素。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策略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学习策略进行直接的专门训练,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训练课,教授一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第二种是对特定学科内的学习策略进行训练,即根据具体的学科内$2教授适合特定领域的方法与思维技巧。 (2)教师日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2教授知识技能的方式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水平和应用意识。另外,教师本人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体现出来的策略运用风格,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模仿对象。 (3)学习氛围。研究表明,强调掌握、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气氛有助于促进学生使用发展和运用深加工策略和适宜的求助策略。而在一种强调竞争、超越他人,服从教师指令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多地运用表层加工策略,并倾向于回避求助。 (三)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基于学习策略学习的特点,托马斯和罗瓦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学习原则: (1)特定性。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其对学习不利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策略。对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选择适合于他们的认知和元认知发展水平的学习策略。 (2)生成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这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对小学生来说,“提问”、“向同伴讲授课的内容”都是有效的生成策略。 (3)有效的监控。对策略执行结果的监控强调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的有效性。经过这样的监控实践,学生就能够灵活把握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何种策略。

领先战略与跟随战略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举例

领先战略与跟随战略模式选择因素分析 姓名:朱秋雨 班级:管经0904 学号:200903065 任课老师:张米尔 大连理工大学

1引言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内带有全局性的重大谋划,具有长期性、层次性、风险性、依从性等特点[1]。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是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按技术竞争态势分为技术领先战略和技术跟随战略。技术领先战略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新领域。技术跟随战略不急于开发新市场,而是广泛观察市场态势,在技术已被证明适应市场要求后,跟上或模仿,尤其致力于产品功能的改善,质量的提高和稳定[2]。两种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能力选择恰当的技术创新战略。 2技术领先战略分析 2.1 含义 采用技术领先战略的企业积极开展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先于其他企业产生重大技术突破,率先开发出新产品并领先于其他企业把产品投入市场,以确定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技术地位和产品领先地位[3]。 2.2 特点 领先战略是一种攻势战略[4]。企业把全新的产品率先推入市场,目标是先入为主,力争在市场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5]。技术领先战略可以在市场中占领制高点和主动权,他对创新企业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需要高素质的创新要素和相对完善的创新及制作保障[6]。引导消费是技术领先战略的根本所在,其目的是获取“先动者”利益,

获得超额利润[7]。 2.3 优势与劣势 表2.1 技术领先战略优势与劣势 3技术跟随战略分析 3.1 含义 技术跟随不是简单的模仿,模仿的目标在于创新和深度[8]。采用技术跟随战略的企业密切注视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广泛搜索与自身企业战略目标,技术条件相吻合且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一旦发现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改、仿制,力争在成本、质量、功能、外观、稳定性等要素上超过其他企业。这是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沿用的战略[9]。 领先战略的技术来源以自主开发为主,依赖于技术领先,技术突破是领先的必要条件,技术突破要求是内生的,企业通过本身的R&D工作和技术开发取得创新源,建立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自己完成和控制全部创新活动,需要巨大的投资。 3.2 特点

学习策略选择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收稿日期] 2 011-08-28[通讯作者] 刘儒德,E-mail:liurude@1 26.com学习策略选择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张 俊,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 [摘要] 策略选择是自我调节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 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当前的几种策略选择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权衡执行策略的速度、准确性和努力来选择出最优的策略,策略的选择过程是理性的、 适应性的。而来自算术、决策和记忆领域的实证研究关于策略权衡的因素以及策略选择的适应性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目前策略选择研究主要采用有/无选择法,从策略的效用、 任务难度、认知、元认知等方面探讨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结论,但这一范式难以揭示个体策略选择的过程,而且生态效度也有限。未来研究可采用微观调节法,结合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学习者在真实学习情境中进行策略选择和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 策略选择;微观调节法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11)06-0021- 09 从Z immerman(1989)提出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之后,众多研究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并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和理论模型。研究者普遍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有效的学习活动,而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Zimmerman,1989;Pintrich &De  Groot,1990;Winne,1996;Endler,Kocorski,Pintrich,2004;Brownlee,2000;Bokaets,2006 )。目前研究者大量开展了学习者策略选择的研究,涉及的学习领域包括算术(Siegler &Lemaire,1997;Carr &Davis,2001;Lemaire  &Lecacheur,2002;Torbeyns,Verschaffel,&Ghesquière,2005;Imbo &Vandierendonck,2007;Duverne,Le- maire,&Vandierendonck,2008)、推理(Roberts,Gilmore,&Wood,1997;Dierckx,Vandierendon- ck,&Pandelaere,2003)、语言学习(Karpicke,2009;Karpicke,Butler,&Roedig er,2009;Kor-nell,2009)以及决策(Rieskamp &Otto,2006;Marewski &Schooler,2011)等。学习者是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哪些因素影响了策略选择的过程和结果?本文就上述问 题进行探讨,以便总结出后续研究的方向。 一、策略选择的理论 Payne,Bettman与Johnson(1993)提出了适应性决策者理论(adaptive decision-maker),认为学习者会权衡不同策略的“ 损益”情况,所谓的“损失”即指执行某个策略时需要付出的努力,而“收益”则是策略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学习者面临学习任务时, 会根据问题情境的变化,选择最有效的策略,即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高的准确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特征、问题特征和情境特征等三个因素通过策略的可获得性、可及性、可加工性以及感知到的收益来影响个体对策略的选择。 Lovett与Anderson(1996 )提出了思维的适应性控制-理性模型(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rational  model,ACT-R Model)。这个模型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具有两种信息:过去使用策略的信息以及当前问题情境中的信息。过去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存储在学习者的大脑中,最成功的策略最有可能被选择;问题情境中的信息描述了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学习者会采用最可能缩小两者 1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总第228期)

第三章 鱼类营养学原理蛋白质营养影响蛋白质消化率因素.

第三章鱼类营养学原理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那么在鱼类营养中,是不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越高就越好呢?为什么,在众多饲料蛋白源,一般鱼类对鱼粉的消化利用率比其它蛋白源饲料高呢? (一):蛋白质营养 1.蛋白质的组成 含C、H、O、N,部分蛋白质含少量Fe、P、S,蛋白质的平均元素含量:C 53%,H 7%,O 23%,N 16%,S+P <1% N平均含量为16%,这是概略养分分析法CP含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CP=蛋白质含N量÷16%=蛋白质含N量×6.25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主要由20种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并在体内不断代谢与更新。 ①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可替代的,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②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的物质来源。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 ③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氮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含氮维生素:尼克酸 ④蛋白质是水生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为鱼类提供能量,转化为脂肪和糖类:蛋白质的燃烧热值为5.654卡/克,生理热价4.4卡/克左右 ⑤参与机体免疫:抗体的成份绝大部分均为蛋白质 ⑥参与遗传信息的控制:DNA、RNA ⑦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 ⑧运输功能:血红素 ⑨参与血凝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3.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①消化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 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 ②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主动吸收 吸收的顺序: L-AA > D-AA Cys>Met>Try>Leu>Phe>Lys≈Ala>Ser>Asp>Glu

确定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1)

竞争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特征,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不断地在军事、政治、文化、经济领域内产生巨大作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企业越来越多地被推向市场,接受国内外市场竞争浪潮的洗礼。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产品的层出不穷,加快着企业竞争变化的速度和复杂程度。在高速运转、充满着机遇和风险的竞争社会中,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地运用适合市场变化的谋略,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谋略中最关键的是企业的战略,战略是指“为创造胜利条件实行全盘性行动的计划和策略”,是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出发的综合性观点。全面地分析影响一般性竞争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才能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竞争战略。 1可选择的企业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的中心问题是企业在其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地位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是高于还是低于产业中的平均水平。一个地位选择得当的企业即使在产业结构不利、产业的平均盈利能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率。企业在产业的相对地位取决于企业拥有的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同一目标市场上竞争的企业,因营销目标、资源和实力不同,各自有不同的竞争地位。一个企业以拥有的竞争优势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即市场竞争性定位;依据企业的资源和实力及机会,参与竞争,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1.1基本的竞争定位战略

一个企业与竞争企业相比可能有许多长处与弱点,而决定企业进入市场的基本竞争优势为低成本或别具一格。因此美国市场营销学家Michael Proter认为基本的竞争性定位战略为: (1)总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战略。企业努力减少生产及分销成本,使价格低于竞争者的产品价格,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2)差异性(Differentiation)战略。企业努力发展差异性大的产品线和营销项目,使企业的产品及其营销服务等别具一格,成为同行业中的领先者。 (3)聚焦(Focus)战略。企业集中力量于某几个细分市场,而不是将力量均匀地投入整个市场。聚焦战略可分为成本聚焦和差异性聚焦战略。 总成本领先和差异性战略一般是在广泛的产业部门范围内谋求竞争优势,而聚焦战略则着眼于在狭窄的范围内取得优势,见图1。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出发,企业要发挥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竞争性定位上进行选择,如果企业专一执行某种战略,其竞争优势的追求与发挥越显着。 1.2按不同竞争地位划分的竞争者类型 企业依据上述的竞争性定位战略,决定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据此可把处在不同地位的竞争者划分如下: (1)广义的分类:可分为主导者与跟随者; (2)狭义的分类:可分为主导者、挑战者、跟随者、利基者。 一般常采取狭义的分类方法划分竞争者类型,其中挑战者对主导者有进攻意图,而跟随者及利基者对主导者无进攻意图。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方案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深化学校办学特色 ——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宜春市委上高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 代化的决定》精神,落实宜春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文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进一步深化我校办学特色,特制定《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一、基本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了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随着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彰显,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近十年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从主管部门到学校校长、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程序、方法等还存在认识不清,实施起来举步维艰的困难,其主要表现在:集中化课程管理模式阻碍校本课程的发展

进程,统一化考试制度影响校本课程的实施实效,封闭化校本课程开发妨碍校本课程质量提升,形式化校本课程实践限制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今后的五年中,我们要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突破现有课程体系的藩篱,举全校之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选修课程超市化。具体实施以下四项基本策略:自觉以教育哲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理论基础,以完善校本制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重要保证;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办学特色相结合,把深化办学特色作为目标追求。 二、简要回顾 校本课程是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在国家赋予的权限内,以学校为基地,自主开发的课程。过去的五年中,我校秉承“关爱全体”、“全人教育”,“个性特长”,“特色品牌”办学思想,在已有写字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拨出专项经费,从学校传统、教师特长、学生需求三个方面考虑,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为实施特色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写字教育校本课程日臻成熟 2003年9月,在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校率先在写字教育校本教材上取得了突破,开发了《硬笔书法》教材12册,供全校各年级每周一节写字课使用。2005年9月,我校在原有《硬笔书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硬笔书法》教材,将12册压缩为6册,大

(完整版)影响学生学习因素

一、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1个人因素 成长经历环境:特殊时间段 心理问题:个性、兴趣、情绪情感、自信心、自控力、自我要求、动机、策略、对学习的认识、消极观念 生理问题:发育状况(智力,能力偏向,是否有身体障碍等) 2他人因素 同学朋友:恋爱、关系不良、交流问题、性格不合、从众(周围人不好学) 老师:关注度、态度、教学质量与方式、能力问题、严格与否、为人作风 父母:关注度、教育态度与理念、关系好坏、期望、学习认识偏差、比较 其他人:观念看法、行为作风 3家庭因素 提供的学习条件、家庭和谐、文化氛围、是否单亲离异、离世、经济基础 4学校因素 学习氛围、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5社会因素 社会风气、对教育的认识、应试教育 1、学生自身因素 2、父母因素 3、老师因素 4、同学因素 5、社会因素 6、环境因素 7、成长环境 8、成长经历 具体内容如下: 1、不够努力智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习惯自我控制力差时间分配不合理 偏科在某些科目上缺乏必需能力对学习的认识上有偏差性格上存在问题 注意力集中不够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 2、对孩子学习关心不够或过度夫妻在教育孩子理念、态度上不一致夫妻关系不和 未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期望过高或过低对孩子要求过高 对孩子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教育上偏向暴力或放任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上有偏差 3、对学生关心不够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由于某些因素令学生反感缺乏责任心 4、同学关系不佳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不愿与同学交流学习或学习讨论恋爱错误比较 5、诱惑多不良人士影响 6、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改变引起的适应不良 7、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特殊的环境造成特殊的影响 8、成长过程是否有发生对其人生有重要影响的事情 1、学生自身:智力水平、性格、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动机、学习方法、对学习的兴趣、意志力、学习习惯、学生的生活作息 2、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老师的知识面、学校的校风校纪、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老师的为人处事、学生对老师的感受 3、家庭:父母的知识水平、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学生的期待、父母对学生的态度、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氛围 4、社会: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社会环境(娱乐场所、补习班、邻居关系)、教育制度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生理、心理、社会、家庭、老师 生理:智力、身体状况 心理:情绪、性格、心态、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对自己的要求、是否有自信心、压力是否过小或过大、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注意力、有畏难情绪、是否足够坚持 社会:社会的环境与风气、人际交往状况、班级的学习氛围、朋友们是否有进取心、恋爱的影响 家庭:父母是否过度或过少关心、家庭和睦程度、学习环境、物质支持、父母的期望、父母的管束、父母对学习上的偏差(是否有读书无用论)、家庭暴力、父母的肯定、与父母的关系 老师:老师是否认真负责、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是否适应、学生对老师是否反感、老师的人格魅力、老师的教学水平 1.社会因素:学生在社会上所接触到的所有能够促进或者削减学生自身学习动机的各种因素,如学生自己在社会上所进行的社交 活动,从而产生的对学生个体的学习带来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因素 2.家庭因素:指的是学生在自己的家庭中,能够对学生本人带来关于学习上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带来的对学生 本人的影响。如学生的兄弟姐妹学习成绩非常的突出,从而导致学生本人对学习产生的抗拒心理。 3.先天因素:这是学生天生对学习所带来的限制,是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外界因素很难对此作出改变。 4.老师因素:在学校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能够对学生带来致命或者关键的影响,老师对学生 个人观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学校中很普遍存在的就是学生出于对老师的个人主观情感从而映射到自己学习上的 各种表现。 5.同学因素:学生在学校中所认识的形形式式的同学、朋友对学生个人产生的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学习观的根本原因之一。大 部分的不良学生正是因为不慎交友或者由于周边同学的影响,从而掉进了厌学、弃学、更而辍学的深渊。 6.环境因素:学生平常学习的周围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决定性因素有家庭学习氛围、学校学习氛围等。 7.成长经历因素:学生个人成长经历能够带来学生学习上的影响。如童年时被别人欺负导致自己的性格自卑内向,进而影响学生

第三章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生物学因素

第三章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生物学因素

第三章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生物学因素――学习辅导 第一节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本节主要内容: 一、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 遗传力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例如就IQ而言,遗传力就是与环境因素相比,遗传对IQ影响的比率。 研究遗传力经常使用两种方法:选择性育种及家谱研究,这两种方法是经常用来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主要策略。 选择性育种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通过选择性培育有特殊特质的动物(如聪明的大白鼠),来研究遗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特质的个体差异。根据实验研究,屈赖恩认为老鼠走迷宫的能力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使用类似的方法,研究者发现,遗传对老鼠、鸡的活动水平、情绪、攻击性及性驱力等特质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家谱研究: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行为遗传学者通常使用家谱研究的方法。典型的家谱研

定的个体差异。 个体间的气质差异有其生物学基础,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并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选择性育种研究指出,动物的活动量、恐惧以及社交能力等气质特质,有很强的遗传倾向。人类也是如此。研究者发现:个体在活动量、注意力,易怒性及社交能力等气质特征上,同卵双胞胎的相似性高于异卵双胞胎。因此,可以认为,一些气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 人格特征遗传的可能性 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这些稳定的特质和习惯,似乎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却让我们看到遗传对某些人格特征的影响力。 内向性/外向性就是一个受遗传影响更大的特质。内向的人在人群中非常安静、容易感到焦虑、不自如;外向的人则喜欢交际,喜欢和他人聚在

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

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分析: 公司战略态势的选择会对企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这一决策必须时非常慎重的。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往往在经过对各项可能的战略态势进行全面评价以后,发现 好几种方案都是可以选择的,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一些因素会对最后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因 素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环境中起到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但了解这些因素对企业管理者制 定合适的战略方案来说时非常必要的。总的来说,企业的影响因素有: 1,企业过去的战略。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过去的战略常常被当成战略选择过程的起点,这样,一个很自然的结果是,进入考虑范围的战略数量会受到企业过去战略的限制。由于企 业管理这是过去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他们常常不倾向于改动这些既定战略,这就 要求企业在必要时撤换某些管理人员,以削弱失败的目前战略对企业未来战略的影响。 2,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影响着企业战略态势的选择。风险承担者一般采取一种进攻性的战略,以便在被迫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之前做出主动的反应。风险回避者一般采取一种防御性战略, 只有环境迫使他们做出反应使他们才不得不这样 做。风险回避者相对来说更注重过去的战略,而风险承担者则有着更为广泛的选择。 3,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企业总是生存在一个受到股东、竞争者、客户、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的影响之中。企业对这些环境力量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依赖程度也影响着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对环境的较高的依赖程度通常会减少企业在其战略选择过程中的灵活性。此外,当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特别大时,企业还会不得不邀请外部环境中的代表参 加战略态势的选择。 4,企业文化和内部权势关系。任何企业都存在着或强或弱的文化。企业文化和战略态势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并衡,相互影响的过程。企业在选择战略态势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未来战略的选择只有充分考虑到与目前的企业文化和未来预期的企业文化相互包容和相互促进的情况下才能被成功的实施。另一方面,企业中总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的 组织。由于种种原因,某些组织成员会支持某些战略,反对另一些战略。这些成员的看法有时甚至能够影响战略的选择,因此在现实的企业中,战略态势的决策或多或少的都会打上这些力量的烙印。 5,时期性。时期性指允许进行战略态势决策前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的压力不仅减少了能够考虑的战略方案的数量,而且也限制了可以用于评价的方案的信息和数量。有研究表 明,在时间的压力下,人们倾向于把否定的因素看得比肯定的因素更重要,因而往往做出更 加具有防御性的策略。时期性的第二点包括战略规划取得长短,即战略的时期着眼点。战略 规划期长,则外界环境的预测相对复杂,因而在作战略选择时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这会使 战略方案的决策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学校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学校教学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我校成立于1999年9月,座落在抚顺市东洲区万新南街49-13号,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学校从成立至今,在历任优秀校长的精心管理和优良的教师队伍持之以恒、扎实工作、刻苦专研的努力下,教育质量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东洲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重点中学,颇受地区百姓的认可和家长们的信赖。我校坚持以打造品牌化学校为目标,以“立人至善,博学致能”为办学理念,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学校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顺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需求及地区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下,2011年对校舍进行了全新改造,翻建后的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占地面积17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64平方米。近9000平方米的待建项目,含盖塑胶操场、两个篮球场以及2500平方米的校园硬化绿化项目。目前学校已拥有教学楼、食堂、体育馆等。如图书馆、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科技活动室、电脑教室、电子备课室等专业教室也已基本装备完成并开始投入使用。2012年9月,区教育局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将原虎台中学、三十五中学及我进修附中进行整合,三校合一。整合后的进修附中现有教职工107人,教师9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2人,中学一级教师

66人;在校生591人,18个教学班。为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实现学校向素质化、规范化、多元化、自动化的科学发展,不断探索新型学校建设方略,学校于今年九月开始,全面强化学校科学管理,以“内要团结,外求发展,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内抓提质,外造品牌,内创特色,外做贡献”的管理工作方针,围绕“一年稳步提高,二年长足发展,三年办出特色。”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学校新的建设规划、发展定位、办学要求和全校的奋斗志向,在探索现代化教育发展、办学特色等方面正拓步前进。 一、学校教学现状的分析 1、“三校合一”之后,人员相对富足,但学科差异依然存在,这极大的阻碍了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更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进步提升 我校现有教师95名,但师资配备上,有的学科富足,有的学科却仍然存在力量不足的现象,甚至连保障基本上课需求都很难做到。这就不得不导致有一些教师要改科上课,有的教师要跨学年授课。有些主要的,关系升学的学科,虽然表面上看授课教师人数并不少,但大多年龄偏大,有的教师还体弱多病,刚刚委以重任便抱病回家休息。虽然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材,常有画龙点睛的精妙之笔,但接受新鲜事物慢,不熟悉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观念守旧,团队意识薄弱,不善钻研也是这部分教师的一大弱点。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付 桥北学校陈慧琴 小学生依赖性地、被动式地学习,不敢自主创新学习,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或从众心理。教学中,必须做到“耐心引导,鼓励求异;培养胆量,增强信心;开拓创新,不断攀越”,让他们自主创新地学习。 一、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意识、学习策略的掌握等方面。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小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都会影响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氛围则会影响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中心,自主学习环境如果提供给学生学习自由度,学生则会采取主动的学习方式,能够控制整学习进程。 2、内部因素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小学儿童的动机绝大多数属于直接动机,他们往往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获得家长、老师的表扬而学习,或是为了成为别人的榜样、或是为了使别人地大夸赞自己聪明,或是为了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而学习,还不善于把学习与个人和社会的前途联系起来,学习的长远动机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如果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习的直接动机刺激他们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逐步发展他们的长远动机。 (2)自我意识。除了学习动机影响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之外,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影响着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意识包括小学生对自己的稳定的、综合的认识,以及学习中的自信、自我监控等。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当稳定的、综合的对于自已的认识。小学生自我评价受他们影响较长,如果都在教学中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那么学生就会对自主学习充满兴趣,能够保证学习的高效和成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尽管如此,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还很弱,不稳定,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之一。个体拥有的认知策略的数量及习得水平影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原因。认知策略是个体对外部信息的加工方法,是个体为了提高自己的认知操作水平而采用的各种程序和方法。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水平和接受的程度以及对知识的再加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小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策略的数量越多,进而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观念。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教师应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求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扬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质疑问难、敢说敢议,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二)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可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合作的自主学习环境是培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方沃土。 1、教学中努力形成自主学习氛围教师应具有生命意识,视学生为有潜能的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民主、进取的课堂教学人文氛围,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提倡“三敢”,即敢想、敢说、敢做。“三不”,即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不迷信长辈。从

师范生教育学基础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 1. 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个体,每个个体人都是共同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共同性体现在个体性上,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2. 人的发展,就个体而言,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A.身体的发展指向个体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生理机能的完善 B.心理的发展指向个体认识、情感、意志、个性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3. 教育学视域中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各自内部及其整体性结构所发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指学校教育阶段,个体身心成长发育成熟的过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1. 顺序性:个体生命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2. 阶段性:个体在身心发展某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般的特征。阶段性要求教育合适不同年龄阶段,不可“凌节而施”。 3. 差异性:每个个体因独特而不同,表现出差异性。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4. 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平衡。教育必须抓住关键期、敏感期,及时而教。 5. 互补性:身心发展的机能之间互补,协同发挥作用。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不确定的。但不管有多少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所以,单一因素的决定论是错误的。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大致有三类: 1. 个体自身的因素 2. 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实践活动。 3.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因素 1.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2.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 后天获得性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 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2. 环境对人的影响方式有自发和自觉,影响的性质有积极和消极。 3.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也与个体的发展水平有关。 (三)实践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现实力量,是个体发展从可能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 1. 人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发展 2. 活动是人的潜在的、可能的因素转化为现实性的力量 3. 活动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影响取决于活动的组织程度和人的自觉性 三、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一)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学校是有目的设计的,是特殊的主体在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思

东街小学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改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立足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彰显教育功能优势,促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我校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因素分析 1、学校发展定位亟待明确。由于学校地处城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民工子女入学,学校在生源猛增,促使学校在师资、硬件配备、学校管理等方面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学校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理念上亟待明确的问题。 2、找准校园文化发展的切入点。一直以来,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地方文化、班级文化、低碳行为文化、文明礼仪等各项层次不一、规模不同的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树立自身品牌,提高学校形象。但由于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充足,文化的发展缺乏传承,缺乏师生共识,文化创建的目标多变、缺乏经验。以至在学校文化创建上一直处于循环往复、原地踏步的状态,活动众多,但成果不显著。因此,找准自身立足点,明确学校文化发展方向,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建学校特色品牌是学校科学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3、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素质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学校发展目标: 1、办学总体目标: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认识和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教师在“教”和引导学生在“学”的活动中有意识地控制或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对于加强学习策略训练的针对性,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学和教是教学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也主要来自于学习者和教师两方面。 一、学习者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者本身。来自于学习者的因素主要有: (一)年龄特征 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学习策略的自发掌握按照年龄的发展可分为学前期、小学时期和初高中三个不同时期。处于学前期,儿童尚不能自发地掌握学习策略,即使自发地使用了某种策略,常常是无意识的。小学期的儿童,已能自发地掌握许多策略,但常常仅限于比较简单的策略,且他们常常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策略运用的清晰指导,则有助于他们对策略的运用。初、高中时期的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可以自发地形成策略,自觉地运用适当的策略改进自己的学习,并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调整策略。例如,对复述策略的研究基本上体现了以上策略的形成发展趋势,即5岁以下的儿童,缺乏足够的、合适的复述策略;6至10岁的儿童在一定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复述策略,但不能自发产生有效的复述策略,也就是说他们有合适的策略,只是不会自发使用;1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自发使用复述策略,并不断改正自己的复述行为了汪安圣主编:《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385页。 此外,策略的复述程度不同,形成策略的年龄阶段也有差异,越是比较复杂的策略,形成的年龄越晚。例如,根据材料重要性的差异,给予不同程度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策略,研究表明,5年级学生仍不善于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概念。 按年龄阶段分析学习策略的形成,仅是指学生自发形成策略的过程。如果进行教学训练,学生可适当提前获得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知识基础 知识的掌握与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以对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即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就越容易,反之亦然。例如,实验证明,已有知识会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效果(Willoughby等,1994)年。实验中向大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材料,这些材料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有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基础,有的则知识基础贫乏。把他们分成四组,分别要求他们在学习时做到:①自己提出“为什么”问题(精加工提问组);②创造出带有相互作用性质的表象(想象组);③运用关键词创造相互作用性质的表象(关键词想象组);④出声朗读(重复组)。实验结果证明,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已有知识基础时,精加工提问是最有效的策略。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303页。尤其是学科学习策略的掌握更与学习者的知识基础有关。如笔者曾对小学生进行的解题思维策略训练研究表明,知识基础中等的学生受益最大,而差生受益不明显。刘电芝:《通过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5第5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差生不仅缺乏理解策略,相应的数学基本知识也差,因此仅训练解题策略,相应的知识基础跟不上,也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智力水平 学生的智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的状况。弗拉维尔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的掌握存在两种缺陷:一是具备性缺陷,即学生根本不具备相应的学习策略;二是应用性缺陷,即学生已具备相应的学习策略,但在需要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用或使用相应的策略。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表明,智力发展优秀的学生往往通过对教师日常内容讲解的揣摸与自己解题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