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氮气泄漏应急预案(多篇)

氮气泄漏应急预案(多篇)

氮气泄漏应急预案(多篇)
氮气泄漏应急预案(多篇)

氮气泄漏应急预案(多篇)

篇:氮气泄漏应急预案

氮气泄露应急预案

1、事故汇报

发生事故后,企业负责人要在组织人员进行前期处理的同时还必须马上了解事故初步情况并向公司有关部门领导汇报;汇报内容为发生事故的各类、发生时间和地点、有无人员伤亡或被困情况发生等并由公司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2、事故危险性评估

2.1一般危险性评估

2.1.1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体泄漏面积20平方米以下,未发生窒息,能及时得到控制

2.1.2液体运输车在充装过程中由于运输车本体破裂或充装满罐导致液体泄漏。

2.2较大危险性评估

2.2.1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体面积超过20平方米,现场气雾弥漫。易导致低温冻伤事故和冻坏建构筑物,事故能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窒息。

2.3严重危险性评估

2.3.1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体储罐紧急切断阀损坏无法操作,液体泄漏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极易导致低温冻伤和冻坏建构筑物,并且泄漏无法控制。

2.3.2液氮罐发生泄漏,现场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引发大面积人员窒息,危及较大范围内的人员生命安全。2.3.3液氮罐发生泄漏,现场大量惰性气体积聚,人员发生低温冻伤和窒息事故。3、控制及消除事故源

3.1一般危险性事故

3.1.1控制事故源,操作人员立即关闭发生泄漏部位之前的阀门。以

泄露点半径20米设警戒线,禁止所有车辆和非抢险人员进入现场。

3.1.2消除事故源对泄漏点按规定进行检修。3.2较大危险性事故

3.2.1控制事故源,操作人员立即关闭发生泄漏部位之前的阀门。以泄漏点50米为半径设警戒线,禁止所有车辆和非抢险人员进入警戒线,非抢险人员立即撤离事故现场。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事故液体罐周围设备、设施发生冻裂。

3.2.2消除事故源,液氮泄露,进入警戒线的抢险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抢险人员在抢险过程中要站在上风口。由公司主管确定泄漏点和堵漏措施,方可进行抢险。

3.3严重危险性事故

3.3.1控制事故源,以泄露点100米为半径设警戒线,禁止非抢险车辆和人员进入现场。立即启动疏导程序,停止事故区域内的一切作业,组织区域内所有作业人员尽快做好设备安全停运工作后有序撤离。3.3.2消除事故源,立即报警,组织消防车和通风设备对现场氮气进行稀释。稀释后进入警戒线抢险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抢险人员站在上风口。由公司主管确定泄漏点和堵漏措施,方可进行抢险。4、氮气窒息症状及急救措施

氮气窒息常有氮气泄漏史。临床表现与缺氧相同,有头胀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窒息感、胸痛、四肢麻木、呼吸深快、脉快,重者有明显发绀、阵发性痉挛、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减弱及意识障碍与昏迷。如不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可致死亡。

氮气窒息者应立即将其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若密闭容器出口小,难于及时将其拖出时,应及时向容器内送压缩空气或给患者输氧,同时设法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即可较快康复。稳定自主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早进入高压氧舱治疗。如无条件,可先用常压面罩给氧。给予能量合剂,r-氨酷酸等脑保护剂对症治疗。合理应用冬眠疗法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防止脑水肿。5、疏散非相关人员、减少财产损失

迅速疏散警戒区内的人员,减少进入警戒区抢险的人员,对警戒

区周围道路实行通行管制,禁止非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进入,并派专人到外延一定区域内的路口等处设下关卡,并进行排查,严防一切可能使事态继续扩大的不安全因素。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进入现场。

协助抢险人员转移物品,做好抢险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督促化验分析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围大气、建筑物、地沟、电缆沟中氧气和窒息性气体含量进行取样分析,结果随出随报,防止含量过高发生次生灾害。

事故警戒、疏散救护小组进入事故现场清查人员,对轻伤人员进行现场应急救治、联系车辆将重伤员送医院急救站救治。在现场救援人员未到之前由当班操作人员对现场进行警戒,在救援人员到现场之后,安全人员负责对现场进行警戒。

第2篇:煤气氮气氧气泄漏综合应急预案

炼铁新厂煤气、氧气、氮气泄漏、火灾爆炸综合事故救援预案

1 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设备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有序开展事故预防和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等要求,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炼铁新厂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煤气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事故,事故。 3 应急组织成立炼铁新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由厂长担任,根据事故类别可由组长委托书记履行组长职责。副组长由分管厂长担任;厂领导到场前,由当班调度主任担任临时指挥小组组长。根据事故情况的需要也可由组长指定相关科室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综合科、生产科、机动科负责人以及相关作业区的主任、副主任、技术员组成。

4 职责4.1组长

4.1.1决定《预案》的启动。

4.1.2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展开抢险救援工作。对抢险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进行裁决。

4.1.3向上级部门汇报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污染程度和经济损失等情况。4.1.4根据联合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指示进行工作。4.2 副组长

4.2.1服从组长的领导。

4.2.2协助组长做好人员组织、物资调配、现场处理等工作。4.3 厂部调度室4.3.1负责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通知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4.3.2负责事故设备与运行设备可靠隔离的指挥协调工作;4.3.3负责事故现场供、用电应急处置;

4.3.4征得指挥小组的同意,迅速恢复非事故设备或事故设备的投运工作;4.3.5负责组织人身伤害事故和运行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4.4 机动科

4.4.1 牵头负责召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4.4.2 牵头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取证工作;4.4.3 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的技术支持;4.4.4 负责做好抢险救援物资的运输和供应工作;4.4.5 负责组织设备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4.5 自动化科4.

5.1 牵头负责召集有关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触电、电气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

4.5.2 负责组织电气设备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4.5.3 负责电气设备事故现场处置的技术支持;4.5.4 负责现场临时用电处置、措施的落实;4.6 综合科

4.6.1 负责伤亡人员的姓名和身份的确定工作;

4.6.2 负责落实受伤人员的治疗、工伤保险理赔和工伤人员伤残等级鉴定工作;4.6.3 保证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车辆使用和负责救援现场的通讯保障;4.6.4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4.7 车间、作业区

4.7.1 服从厂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统一指挥;

4.7.2 负责明确本作业区抢险救灾人员及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的任务,

落实通讯方法;联系方法应报公司调度室备案;

4.7.3 负责相关抢险救灾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4.7.4 负责被调查人员的落实工作,并合理组织人员做好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4.7.5 参加相关的事故调查。5 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5.1 事故发生后,事故作业区/岗位必须以最快的方法,立即报告厂部调度室。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设备、时间、地点、简要情况、伤亡人数和应急措施。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向厂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指挥报告。5.2 主要领导小组成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按成员职责组织协调事故抢救伤员、保护财产和调查处理等事宜,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在进行抢救工作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事故现场不得清理。因抢险救护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记。

5.3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的重要痕迹、物证等。6 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

6.1指挥中心:炼铁新厂调度室(视发生事故的地点及情况定)。6 事故应急措施

6.1 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立即投入运作,指挥小组成员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指挥小组在指挥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防止因违章指挥而扩大事故。 6.2 综合科应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和治安管理工作,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应采取监控措施。

6.3 机动科应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因抢险救灾需要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的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给予支持,不得拒绝。

6.4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自救过程中,抢救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定做好自我防护,防止扩大

事故。7 其他事项

7.1 车间、作业区抢险救灾人员的联系方法和分工应报厂部调度室备案。厂部调度室在《预案》启动时应及时提供,并按指挥小组的要求通知相关人员。7.2 各成员单位和车间、作业区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7.3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和抢险救灾人员在接通知后,应以最快的方式到达指定地点。

7.4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每年应进行一次抢险救灾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后组织能正常运作。煤气泄漏、中毒事故。

8 指挥小组组成

指挥小组组长:当班调度主任(厂领导赶到现场后任组长)。指挥中心电话:***-*****、***-*****、***-***** 8.1 指挥人员:杨桦:分管副厂长,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及救护。办公电话:***-*****;手机:***** 芮学位:调度主任,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及协调。手机:***** 姚得欢:调度主任,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及协调。手机:***** 胡光玉:调度主任,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及协调。手机:***** 杜庆山:调度主任,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及协调。手机:***** 李家彬:调度主任,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及协调。手机:***** 王全福:调度主任,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及协调。手机:***** 8.2 相关部门:生产科:

负责人:万华。办公电话:***-*****。手机:***** 职责:①负责成立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②以调度室为信息枢纽,负责对内、对外联系,协调人员、车辆。

③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

④负责组织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恢复生产。

⑤负责高炉爆炸事故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的演习及文件的修订。负责人:吴圣兵。办公电话:***-*****。手机:***** 职责:①负责组织对伤员进行急救。

②发生事故时,负责配合相关单位对煤气阀门、管道进行紧急处理和控制。③负责煤气泄漏、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的演习

及文件的修订。机动科:

负责人:陈东。办公电话:***-*****。手机:***** 职责:①发生事故后,协助有关人员处理水、电、风、气。

②负责组织人员查明设备、设施损坏情况,组织人员抢修,恢复生产条件。③负责相关材料、物资的协调。综合科:

负责人:郑桂稳。办公电话:***-*****。手机:***** 职责:①负责设立警戒线,维护事故现场秩序。②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灭火。③负责着火事故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的演习及文件的修订。自动化科:负责人:王彬。办公电话:***-*****。手机:*****。职责:①发生事故后,协助有关人员处理电气故障。

②负责组织人员查明电气设备、设施损坏情况,组织人员抢修,恢复生产条件。保证事故处理现场的照明和用电安全。4.4应急救援组织:

● 着火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由综合科、生产科、三电车间及其他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有:

郑桂稳,办公电话:***-*****。手机:***** 吴圣兵。办公电话:***-*****。手机:*****。王彬。办公电话:***-*****。手机:*****。巴胜,办公电话:***-*****。手机:*****。

王成江。办公电话:***-*****。手机:*****。及焦化车间。

● 煤气泄漏、中毒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由生产科、综合科、机动科、技术科及其他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有:

万华。办公电话:***-*****。手机:*****。吴圣兵。办公电话:***-*****。手机:*****。郑桂稳,办公电话:***-*****。手机:***** 陈东。办公电话:***-*****。手机:*****。王斌,办公电话:***-*****。手机:*****。

王成江:办公电话:***-*****。手机:*****。及焦化车间。韩志刚:办公电话:***-*****。手机:*****。及高炉车间。

●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由生产科及其他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有:万华。办公电话:***-*****。手机:*****。吴圣

兵。办公电话:***-*****。手机:*****。

●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由生产科、综合科、机动科、技术科及其他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有:

万华。办公电话:***-*****。手机:*****。吴圣兵。办公电话:***-*****。手机:*****。郑桂稳。办公电话:***-*****。手机:***** 陈东。办公电话:***-*****。手机:*****。王斌。办公电话:***-*****。手机:*****。

王成江。办公电话:***-*****。手机:

。及焦化车间。

***** 物质安全数据表

一标识

中文名氧;氧气英文名oxygen 分子式O2

相对分子质量32.00 CAS号7782-44-7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化学类别空气(氧气)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高纯氧(体积)≥99.99%。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切害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气不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且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人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60~100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助燃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下限(%) 无意义引燃温度(℃) 无意义爆炸上限(%) 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 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无意义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七储运注意事项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淮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 来制定标准

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九理化性质

熔点(℃) -218.8 沸点(℃) -183.1 相对密度(水=1) 1.14(-183℃) 相对密度(空气=1) 1.45 饱和蒸气压(kPa) 506.62(-16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118.4 临界压力(MPa) 5.08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烧烧(分解)产物十一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LD50

十二环境资料对环境无害。

十三废弃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 UN编号1072 包装分类Ⅲ 包装标志5,11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十五法规信息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l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 2.2类不燃气体。

一标识

中文名氮;氮气英文名nitrogrn 分子式N2

相对分子质量28.01 CAS号7727-37-9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单质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高纯氮≥99.999%;

工业级一级≥99.5%;二级≥98.5%。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榴、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人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下限(%) 无意义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 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意义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力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强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七储运注意事项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仓温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 ACGIH窒息性气体

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 -209.8 沸点(℃) -195.6 相对密度(水=1) 0.81(-196℃)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饱和蒸气压(kPa) 1026.42(-17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147 临界压力(MPa) 3.40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

不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

燃烧(分解)产物氮气。十一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LD50 十二环境资料对环境无害。十三废弃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十四运输信息危规号***** UN编号1066 包装分类Ⅲ 包装标志5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十五

法规信息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类不燃气体。其它法规:工业用气态氮(GB3864—83)。

高炉煤气

性质: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剧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9~1.1,热值3349~4187KJ/ M3,理论燃烧温度1500℃左右,着火温度730℃左右,爆炸极限30.8%~89.5%,含N2和CO2之和近70%,会致人喘息(因氧含量很低)和窒息。

焦炉煤气

性质: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3623,热值*****~*****KJ/ M3,着火温度550~650℃,爆炸极限4.5%~35.8%,理论燃烧温度2150℃左右。焦炉煤气中的CO含量较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中毒事故

煤气中毒的症状

急性中毒发病较急,症状严重,通常分轻、中、重三级。

轻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小于30%。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昏、头沉重、恶心、呕吐、全身疲乏等;有的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不会昏迷。中毒者离开中毒场所,经过治疗或不经过任何治疗,数小时后或次日即可好转。

中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50%。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面部呈樱桃红色,呼吸困难,心律加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可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者。

重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50%。患者深度昏迷或有意识障碍,且具有下列症状之一:①脑水肿

②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③肺水肿④呼吸衰竭⑤上消化道出血

⑥脑局部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重度中毒死亡率

高,存活者也常有后遗症。

煤气泄漏、中毒、火灾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1 目的

为了预防和减少煤气泄漏、着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防止污染环境,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共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2 事故类型:火灾;中毒;爆炸。危害因素分析:a.煤气着火烧伤;

b.煤气泄漏,一氧化碳中毒;

c.爆炸造成物体坠落砸伤、设备设施损坏及其他二次伤害。3应急救援措施:

3.1受伤人员立即脱离现场,安置在空气新鲜、通风处,保持安静。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温。对休克及停止呼吸人员立即抢救,进行人工呼吸。现场急救后,送医院治疗。3.2煤气事故现场应急处理

a.发生煤气大量泄漏、着火、爆炸、中毒等事故时,发生事故区域的人员,立即通知调度室,调度主任立即组织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

b.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c.煤气大面积泄漏时,应立即设立警戒范围,所有人员依据“逆风(煤气)而逃的原则,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中毒人员扩大。

d.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不得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3.3煤气泄漏的应急处理

3.3.1热风炉系统、煤气输送管道、风机房区域发生煤气泄漏时的处理:a.值班室岗位人员立即通知调度室、生产科,停止所有操作,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后及时关闭煤气阀门,如有人员煤气中毒及时进行抢救。

b.调度主任立即组织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对泄漏点查明原因、实施处理,进入煤气泄漏区域,必须携带氧气呼吸器。处理完毕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生产,相关岗位人员在恢复生产后对处理后的设施应进行巡检。3.3.2煤气管道锈蚀穿孔、煤气管道法兰连

接不严、阀门、膨胀器、焊缝口、水封等煤气泄露的处理:

a.调度主任立即组织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关闭阀门切断气源,确认安全后,方可对煤气泄漏点进行处理,煤气设施若需动火,必须严格执行煤气设施动火的有关规定.

b.煤气泄漏点附近无阀门或阀门损坏时,由调度室联系相关单位处理。3.4煤气着火事故应急处理:

a.煤气着火区域人员立即通知调度室及相关单位, 调度主任立即组织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b.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H2O).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c.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d.当煤气泄漏微少时,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

e.在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和断裂。火熄灭后,应打盲板,通入蒸汽或氮气,清除残余煤气,由救护站监测后方可进行动火处理。

f.煤气隔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g.煤气着火事故难以控制或火势较大时,应立即通知济钢消防队.3.5煤气爆炸事故应急处理:

应立即通知调度室及相关单位,调度主任立即组织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部分设施破坏,大量煤气泄漏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着火事故或产生二次爆炸,这时应立即切断煤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