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贰章文献探讨

第贰章文献探讨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乃針對國內外策略規劃理論及傳統產業轉型的相關文獻做有系統地分析與整理,期以透過相關的理論與文獻探討,俾能對策略規劃理論及傳統產業轉型有更深入的瞭解及剖析,同時經由本章相關文獻之分析與整理,協助建立研究所需的架構。

第一節 策略的概念

「策略」起源於軍事用語,指的是贏取戰爭的一種藝術與科學。韋氏辭典乃將策略定義為「交戰國的一方運用武裝力量以贏取戰爭目標的一種科學與藝術」。

在東方,中國春秋末期的大軍事學家—孫武,其所著的「孫子兵法」對現在策略具有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其強調充分掌握敵人和戰爭形勢地位之重要性,特別專注於特定的形勢地位策略,例如:散地、輕地、衢地和重地,故曰:「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而「來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相當於今日所謂的「先進入者優勢」。在定位策略上,曰:「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又曰:「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這些觀念對當今的策略理論具有思想導引與啟發作用。

西方社會偉大的軍事思想家—克勞賽維茲在其著作「戰爭論」亦提到,策略有賴於基本的基礎材料,而這些材料乃是用於攻擊、防禦和演習,策略制定必須依賴於尋找,並有效執行這些基礎材料的全新組合。而在戰略上做出重大決定,要比在戰術上的重大決定需要更為強烈的意志力,因此「謀算」是為了達到優勢的目的所不可或缺的事。

密茲柏格將策略形成過程分為十大學派:

1. 設計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構想的過程。

2. 規劃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正式的過程。

3. 定位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解析的過程。

4. 創新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願景的過程。

5. 認知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心智的過程。

6. 學習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變通的過程。

7. 權力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談判的過程。

8. 文化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集體的過程。

9. 環境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反應的過程。

10. 構形學派:策略形成是一種轉型的過程。

及五項定義:

1. 策略是一種計畫,也就是說「向前看」。

2. 策略是一種模式,也就是說「回顧過去行為」。

3. 策略是一種視野,也就是說「向上看」。

4. 策略是一種定位,也就是說「向下看」。

5. 策略是一種伎倆,也就是說「一種計謀」。

因此對於策略或許無法這麼容易給予一個簡單的定義,但是對於策略的本質確有其基本共識的部份,如表2-1所示:

表2-1 策略本質共識的部份

策略共識的部分 內容說明

策略關注組織和環境 策略思考的一項基本前提,關注組織與所處環境的不可分割性—組織運用策略來應付快速變遷的環境

策略的本質是錯綜複雜的 外在的變化常使組織面臨各種新奇情勢的組合,而策略的本質乃是沒有特定結構、無法預先安排、非例常性的、不具重複性的。

策略影響組織整體福祉 策略性決策的重要性被認為足以影響組織的整體福祉。

策略涉及內容與過程的議題 策略研究不僅含括所採取的行動,同時也包括決定採取何種行動與執行時的過程。

策略不全然是深思熟慮的 「設想的策略」、「隨機應變的策略」、和「以實現的策略」兩者各有不同。

策略存在於組織的各種不同層次 廠商有整體策略(該進入何種產業?)與事業策略(該如何與其他公司競爭?)。

策略涉及各式的思考過程 策略涉及概念性和解析性的活動,策略判定的核心在於組織領導者個人的概念化成果。

資料來源:Ellen Chaffee(1985), Strategic Governance

基本上在管理學上的論點,都離不開目標與指導原則。換而言之,策略是找出企業遵循的目標與行動綱要,再依據內部的資源以及外部的環境變遷,提出逐步可實現的指導原則。由於學者們對策略定義範圍的廣狹不同、觀察面向的不同或研究重心的差異等因素,於是

乎,對策略的定義便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本研究遂將過去學者對於策略的定義極其基本論點整理如表2-2所示。

表2-2 學者對策略的定義整理

學 者 定 義

Chandler,A.

(1962) 策略乃是企業基本長期目標的決定,以及實現這些目標所需採取的一連串資源分配和行動方案,以達成該長期目標。

Tillers,S.

(1963)

策略是組織的一組目標與主要政策。

Ansoff,H.I.

(1965) 策略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提供企業經營方向,並引導企業發覺機會的方針。

Newman & Logan (1971) 企業策略首在確認所要針對之「產品及市場」的範疇,始祖之取得相對優勢;其次,策略需決定企業如何由目前狀態達到所期望的結果,其具體步驟如何,以及如何衡量最後成果。策略是確認企業範疇與決定達成目的的方式。

Kotler,P. (1976) 策略是一個全盤性的概略設計。企業為了達到其所設立的目標、需要一個全盤性計畫,策略就是一個融合製造、行銷與財務等功能所擬定之作戰計畫。

Haner,F.T.

(1976) 策略是一個步驟與方法的計畫。為了完成目標所設計的一套步驟與方法就是策略,其中包括兩大要素:(1)協調分配公司中的成員與資源,與(2)實施的時間排程。

Glueck,W.F.

(1976) 策略是企業為了因應環境挑戰所設計的一套統一的、全面的與整合性的計畫,以進一步達成組織的基本目標。

McNichols (1977) 策略是由一系列的決策所構成。策略存在於政策制定程序中,反應出企業的基本目標,以及為達成這些目標之技術與資源分配。

Poter,M.E.

(1980) 企業的競爭策略是企業為了在產業中取得較佳的地位所採取的攻擊性或防禦性行動。

Quinn (1980) 策略是一種能將組織主要目標、政策和行動順序整合在一起的型態或計畫。一個良好的策略能將組織的資源加以引導與配置為獨有且可行的態勢,而此態勢乃基於組織相對之內部能力與缺點,且能夠預測環境之改變與對手之臨時行動。

McDonnell (1990) 策略是指導組織行為的一套決策規則,包括四類獨特的規則:

1.組織目標:衡量現在及未來績效的指標。

2.事業策略:發展企業與外在環境關係之

規則。

3.組織觀念:建立企業內部關係與

程序的規則。

4.營運政策:管理每日事物的規則。

Hofer & Schendel (1997) 策略是企業為了達成目標,而對目前及未來在資源部屬及環境互動上所採行的型態。

Barney (1997) 策略乃是一種資源配置的型態,能夠讓企業維持或改善他們的績效,一個好的策略能夠利用企業本身的強勢並且避免或固定住若是來抵銷威脅並開發出機會。

吳思華 (1998) 策略至少顯示了以下四種意義:評估並界定企業的生存利基、建立並維持企業不敗的競爭優勢、達成企業目標的一系列重大活動、形成內部資源分配過程的指導原則。

司徒達賢 策略是企業機營的形貌,以及在不同時點間,這些形貌改變的軌

(2001) 跡。企業形貌包括經營範圍與競爭優勢等重要而足以描述經營特色與組織定位的項目。

第二節 策略管理理論

一、依層級劃分

就單一企業而言,策略依組織之層級可區分為公司策略、事業策略及功能性策略等三個層級:

(一)公司策略(Corporate Strategy)

公司策略是多角化企業決定各事業單位之間如何分配資源、各事業單位間如何創造綜效,以及如何配合原有集團體質與策略需要,選擇新事業等。

(二)事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

事業策略是指在單一產業經營企業求生存與發展的方法,主要強調事業單位競爭優勢的建立與決定事業單位發展方向,以取得有利的競爭優勢。在這方面最著名的是由M.E.Porter(1980)所提出的三種基本策略:

1. 成本領導策略(Cost Leadership Strategy)

2. 差異化策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3. 集中策略(Focus Strategy)

(三)功能性策略(Functional Strategy)

功能性策略是指事業策略下的執行性策略,包括行銷策略、製

造策略、人力資源策略、研發策略、財務策略等,其目的在於促使資源使用的最佳化。

二、依內涵劃分

策略管理理論尚可依其內涵可歸類為下列幾個取向:

(一)程序取向

程序取向之策略管理理論主要是以一連續的程序來作策略規劃,為最早出現的策略管理理論學派,主要探討策略規劃的程序,以下即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理論。 1. William F. Glueck (1976)

圖2-1 Glueck 策略規劃之架構

資料來源:William F. Glueck, "Business Policy: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2nd

ed., N. Y .: CmGraw-Hill, 1976, P.87.

Glueck 將策略規劃視為一個連續的過程,他強調為了研究才畫分成若干個步驟,事實上步驟之間是彼此相連,且可同時進行(如圖2-1 )。

2. Steiner(1977)

Steiner指出,策略規劃不是一個純然由組織內部激發的過程,策略規劃是企業針對外部和內部的期望,並根據組織過去、現在、未來所處的位置與環境擬定策略,其內容包括使命與目標、政策、和中短程規劃,以及計劃的執行、檢討與評估(如圖2-2)。

圖2-2 Steiner 策略規劃的架構

資料來源: Steiner, George A. and John B. Miner, Management Policy and Strategy: Text, Readings and Cases,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New York. 1977.

3. Harvey(1983)

Harvey將外在機會與威脅、廠商資源、內在價值與態度、外部時間與政治、經濟限制,甚至社會責任限制、多國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全部納入策略規劃模式。Harvey 認為,訂定策略性方案之前須先界定策略性的威脅與機會,而在制定策略性決策,選擇策略方案時,須考量公司內部的價值與態度,以及外部的限制,以免與公司文化或是整體環境發生嚴重衝突(如圖2-3)。

圖2-3 Harvey企業策略規劃模式

資料來源:Don Harvery, Strategic Management(Bell and Howell Company, 1983), P. 3-39.

4. Aaker(1984)

Aaker將策略擬定與內外在分析融合為一,而發展策略市場管理模式。其策略管理模式著重於投入產出的概念,即擬定策略時需要投入外在分析和內在分析,而各項策略決策即為產出(如圖2-4)。

圖2-4 策略市場管理的構成概要

資料來源:許是祥譯,企業策略管理,華泰文化事業公司,1983, P.29.

Aaker所定義的外在分析係指分析企業體本身的各項外在要項,包括環境分析、產業分析、顧客分析,與競爭對手分析;內在分析為經營績效分析、策略檢討分析、策略困擾分析、內部組織分析、以及優劣勢分析等。在經過外在分析後,我們可以指出組織出現的機會和威脅,以及組織策略上的疑問。另一方面,透過內在分析,可瞭解企

業機構本身的優勢、弱點、面對的困擾、本身所受的限制和所見的疑問等。在完成內、外在分析後,即可進行策略的認定及選擇。

(二)策略形態取向

司徒達賢(2001)提出策略型態分析法,以現在策略形貌為出發點,接著分析環境與條件,再依據創意產生新的策略形貌後,重新進行環境分析、條件分析與目標分析,進一步從未來的策略形貌產生行動方案,其分析法的思考程序見圖2-5。

圖2-5 策略形態分析法架構

資料來源: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司徒達賢著,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P.37.

(三)構面取向

策略構面是用於描述策略之不同型態。基於各個策略構面可研擬出各項策略變數,而透過這些變數之衡量,可以區分出不同型態之策

略。

1. Fiegenbaum(1988)曾指出策略構面所包含之用意有四個:

(1)用以解釋產業中各個策略群組所代表之意義。

(2)用以評估移動障礙,並找出關鍵之移動障礙。

(3)相對於廠商之競爭優勢而言,策略構面可以找出並確認潛在且有缺失之策略障礙,以做為廠商進入其他群組織入口。

(4)有助於廠商瞭解競爭者如何形成策略之關鍵。

2. 司徒達賢(2001)

司徒達賢針對單一事業單位提出企業事業策略形態的六大構面,供企業界以及學術界分析研究之用,此六大構面為:

?

(1)產品線廣度與特色

?

?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為何?與其他廠商所提供的產品有何不同?特色如何?單一產品抑或多產品線?如何搭配?以及如何創造特色等,都是此構面所要探討的問題。

?

(2)目標市場的區隔與選擇

?

?即使在同一產業中,不同廠商對目標市場的區隔可能並不相同。如何界定與選擇目市場?區隔的策略涵意如何?區隔中顧客購買行為是否配合產品線的深度及特色等,都是此構面所要探討的問題。

(3)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

?在整個產業的價值鏈中,每一個企業可以選擇專注於其中某一個或某幾個價值活動,而是否投注某價值活動須衡量企業的規模、垂直整合程度、競爭優勢、目標市場等因素而定。

(4)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

?

?本構面所探討的範疇包括與競爭者相較,以何等規模為競爭最適?有哪些規模經濟效益?以及廠商是否具有範疇經濟與經驗曲線,以降低成本?

?

(5)地理涵蓋範圍

?

?營運市場涵蓋的範圍為本國?或國際?亦是全球?是本構面所要探討的議題,而此與企業規模經濟、目標市場、原料採購以及產品運輸等都有密切關係。

(6)競爭優勢

企業制定者希望透過上述五項的策略決策,創造出事業所享有的功能性競爭優勢。

3. Michael E. Porter(1980)

Porter 的五力分析模式(見圖2-6)中,決定產業獲利能力的因素來自五種競爭力量: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購買者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以及產業內的競爭者。利用此分析構面,即可確認產業結構的特質,這些特質決定競爭動力與產業內的利潤率。就企業策略的觀點來說,企業面對每一項競爭力量來源所擁有的相對態勢即形成其優劣勢。

替代品

圖2-6 Porter 之五力分析

資料來源:M. E.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Y: Free Press, 1980, P.4.

(四)策略類型取向

策略規劃亦可從策略類型取向來歸類,以下是針對幾位學者對策略類型的理論見解做一歸納,如表2-3所示。

表2-3 策略類型歸類

研究學者策略類型

Buzzel et al. (1975) 建立、維持、收割

Miles & Snow (1978) 防衛者、開創者、分析者、反應者

Wissema et al. (1980) 急速擴張、長期擴張、持續成長、放棄、成長、整理、清算

Glueck (1980) 成長、穩定、退縮

Porter (1980) 成本領導、差異化、集中化

Mason & Dickel (1983) 市場滲透、產品變化模仿、產品線延伸、積極促銷、產品差異化、垂直多樣化、市場發展、市場擴充延伸

Galbraith & Schendel

(1983) 收割、建立、繼續、力爭上游、利基、收現、低度承諾、維持

Aaker (1985) 市場滲透、產品發展、市場擴張、垂直整合成長、多角化營運成長

Walker & Rueckert

(1987)

擴張者、差異化防衛者、低成本防衛者

Glueck & Janch (1988) 穩定、綜合、成長、退縮

茲以三個已被廣泛應用的分類架構為例加以說明,整理如下:

1. Miles and Snow (1978)

Miles and Snow 根據環境型態與解決策略問題的方式,將事業策略分為四種類型:

(1)防禦者(Defenders )

防禦者策略所適用的條件為穩定的環境、產品線少、市場狹窄的情境,強調效率以降低成本,以及中央集權以減少錯誤。採取成本控制觀點,追求穩定,專注於有限的市場(產品與服務),在該領域中以提供較高的品質、就優良的服務或較低的售價等方式積極防禦其市場地位,較少開發新產品或新市場。

(2)擴張者(Prospectors)

擴張者策略是在多變的環境下,不斷開發新的產品/市場領域,追求創新,在技術上追求彈性的生產方式,避免大量資本投入,組織管理上傾向少控制。強調組織反應能力、發展員工潛能、重視創造性

與彈性、不斷開拓市場範圍,成為同業中新技術或新產品進入市場的先鋒。

(3)分析者(Analyzers)

分析者策略,即視所處的產品/市場領域的環境狀況,而決定採行防禦者或是擴張者策略。既追求最小風險,也追求最大利潤。其策略是嘗試維持一個穩定有限的市場,同時進入一個經過審慎選擇的產業領域。

(4)反應者(Reactors)

反應者策略,是遭受失敗的組織,此時企業必須重新思考應如何解決事業問題、技術問題,與管理問題。反應者並沒有一個一致的市場方向,往往因環境改變的壓力而做出反應。

表2-4 Miles & Snow 的四種適應性策略

策略類型 環境 事業問題 技術問題 管理問題

防禦者(Defenders) 穩定的環境

狹窄的產品

/市場領域

強調生產及配

銷效率,以降成

僵化的官僚制

度,中央集

權,以減少錯

擴張者(Prospectors)多變的環境

不斷開發新

的產品/市

場領域,追求

創新

追求彈性的生

產方式,避免大

量的資本投資

減少控制

分析者(Analyzers) 視所處的產品/市場領域的環境狀況,而決定採行防禦者或是擴張者的策略

反應者(Reactors)

曾經遭受策略失敗的組織,其原因包括:管理當局沒有明確的

策略、沒有設計適當的組織以配合策略的執行、無視於環境變動所帶來的影響。此時企業必須重新思考應如何解決三項策略

問題。

資料來源:Miles, R.E. and C.C. Snow.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 McGraw-Hills, 1978.

2. Porter(1980)

Porter 強調策略的訂定與執行取決於產業的競爭程度,而策略型態可按策略標的與策略優勢的構面分為三種競爭策略:全面成本領導策略、差異化策略,與集中化策略(見圖2-7)。

圖2-7 Porter 之一般性策略

資料來源:M. E.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Y: Free Press, 1980.

全面成本領導策略是指,在相同的品質下,較競爭者耗費較少的成本生產。如果公司的成本能夠壓低,可使其報酬相對高於產業平均。低成本領導策略可由幾種途徑獲致:陽春產品的低成本策略、產品設計的低成本策略、控制原料來源的低成本策略、人工作業的低成本策略、政府補助的低成本策略、地點優勢的低成本策略、生產創新與自動化的低成本策略、採購機會的低成本策略、降低間接費用的低成本策略、經驗曲線的低成本策略等等。

差異化策略為使企業的產品有別於競爭者,以創造防禦地位來應付各種競爭,並形成競爭者的進入障礙。如生產獨特性產品,使購買者願意以較高價格購買,而以較多的收入來彌補因追求差異化所多耗費的成本。而差異化的來源很多,如產品品質的差異化、產品可靠度的差異化、專利產品創新的差異化、一般產品創新的差異化、週邊服務的差異化、產品特性的差異化、服務作業的差異化等。

集中化策略乃是集中全力經營某一市場區隔、某一產品線或某一地理涵蓋範圍,並且針對集中目標採行差異化或是低成本領導策略。集中化策略的考量主要是因為組織的資源有限,不宜過於分散使用;再者,企業所擁有的持久競爭優勢可能僅以產品市場組合中的某一部分為最顯著。集中化策略有以下幾種方式:產品線的集中策略、市場區隔的集中策略、地區的集中策略、低佔有率的集中策略等。

3. Aaker(1984)

Aaker 以產品市場矩陣發展出五種成長策略類型:市場滲透、產品發展、市場擴張、垂直整合成長,與多角化營運成長策略。

(1)市場滲透策略是指在廠商現有的產品市場組合中繼續深耕,設法增加現有顧客的購買量、吸引潛在顧客,或者搶

取競爭對手的現有顧客,以提升市場佔有率為主要目的。

(2)產品發展策略為在現有市場中追求產品擴張,如發展產品新功能、開發新產品、發展品質的差異性、增加產品的多

樣性等等。

(3)市場擴張策略乃是以現有產品開拓新市場,包括擴大地理涵蓋範圍與延伸新的市場區隔。

(4)垂直整合成長策略,包括向前整合與向後整合,前者如購

併批發商、零售商、自行設立直銷點;後者如購併供應商、自行設廠生產等。

(5)多角化營運成長策略,指在新市場開發新產品。其可能是與現有事業有關的市場或產品,屬於關聯性多角化,也可能是與現有事業完全不相關的市場或產品,屬於非關聯性多角化,或稱複合式多角化。

第三節 國內傳統產業轉型的相關文獻

一、傳統產業的定義(張世明,2004;邱曉嘉,國政評論,2002)

產業根據其產品或發展前景加以分類,一般依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股)公司「上市公司產業類別劃分暨調整要點」,上市公司產業類別劃分為水泥工業、食品工業、塑膠工業、紡織纖維、電機機械、電器電纜、化學工業、造紙工業、鋼鐵工業、橡膠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建材營造、金融保險、運輸業等等共二十種類別,由於傳統產業的定義見仁見智,所以很難將上述二十種行業明確劃分歸屬於傳統產業。依據行政院核定之「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方案」對傳統產業的定義,為「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八條第三項所稱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以外之產業;所謂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依經濟部訂定之「重要科技事業屬於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部份適用範圍標準」,所以上市公司二十個類別中,電子產業屬於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比較明確,另外亦有認為將電機機械、金融保險、營建業、電子工業之外的其他十六種產業列為傳統產業。

若是以行業別來區分「傳統產業」或「非傳統產業」恐較不恰當,因為被歸類為「傳統產業」的行業中也有運用創新能力來提升本身競爭力,達到產業轉型升級,而使企業持續成長發展並獲得新生命。

所謂傳統產業,如就產業演化的觀點而言,應該是指產品已進入成熟期或衰退期的產業;如另以國際產品生命週期理論來說,傳統產業則是隨著產品成熟化或標準化,在國際市場上面對開發中國家的替代壓力,而逐漸喪失比較利益的產業。簡言之,所謂傳統產業應指的是已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產業。

二、傳統產業的發展

图书馆实习心得体会

图书馆实习心得体会 一、读书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虽历经战火、朝代更迭,五千余年的文明亦不曾中断。维系中华文明血脉,使之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的正是书籍从古到今的积累和流传,正是这些散发墨香的纸张酝酿了我国传世文明,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图书史。我国有重视阅读的传统,阅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阅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受当时政治、经济及教育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今天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大、增长迅速、形式多样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方便快捷。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阅读,但网络阅读是一把双刃剑,有优点,还有一些不足。网络信息丰富多彩,导致人们阅读时信息迷航,网络信息冗杂,充斥着大量的健康及不健康的信息,容易误导人们。这些都使读者的心态浮躁,阅读不深刻,只是浅尝辄止。现在的人们很少可以真正的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品读书香真谛。因此,在当前浅阅读,功利性阅读盛行的时刻,弘扬阅读个性是必要的。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交流中心,是推动、引导和发展读者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力量。 图书馆首先要做好导读工作,推荐书目减少阅读的盲目

性和无序性,针对网络阅读可以建立网络导航等。其次是文献资源建设,尤其是地方特色文献建设。再次是开展读者教育,增强读者的图书馆意识,对网络读者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的个性化阅读,让读者通过有效的方式自我满足信息的需求。 二、懂书爱书 什么是图书馆精神?贺小兰在《试论百年图书馆精神》一文中认为:“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推动着中国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百年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主线并延续至今。”胡军在《图书馆精神刍议》一文中把图书馆精神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爱馆敬业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团结协作的凝聚精神。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信息中心,无疑应具有胡军先生所概括的五个方面的行业精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教授所著《中国百年图书馆精神探寻》,通过对近百年几代图书馆学人的考察,进而把图书馆精神概括为:敬业、爱书、利人精神。程焕文老师则常将中国的图书馆精神概括为“四爱”——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叶教授的概括十分精炼,正是这种精神体现了近百年图书馆精英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奋斗的不懈历程。“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是图书馆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

2第二章 文献检索基础(正式版)

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基础 第一节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与过程 一、文献信息检索的作用 文献信息检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充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劳动 科学研究具有继承和创造两重性,科学研究的两重性要求科研人员在探索未知或从事研究工作之前,应该尽可能地占有与之相关的文献信息,即利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充分了解国内、国外,前人和他人对拟探索或研究的问题已做过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就?发展动向如何?等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止重复研究,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性的研究中。因此,文献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 2.为人们更新知识,实现终生学习提供门径 在当代社会,人们需要终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美国工程教育协会曾估计,学校教育只能赋予人们所需知识的20%~25%,而75%~80%的知识是走出学校后,在研究实践和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再学习而获得的。因此,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能,是形成合理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做到无师自通、不断进取的主要途径。 二、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 1.信息检索的概念: 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资源共享(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为了分享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研究成果,人们必须通过一种科学的方法从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中去识别和获取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这个过程就是信息检索(information searching)。 信息检索在信息处理和增值中具有重要意义。信息的检索、利用和创造是一个循环和增值的过程,人们通过检索获得信息,经过处理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部分,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又创出新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核准后又被标引、组织进检索工具,再提供人们使用,信息在这个循环的处理过程中不断得到扩充,它的增长是没有穷尽的。如下图所示: 保留/

我对中国古代文献学的认识

我对中国古代文献学的认识 本学期的《中国古代文献学》课程已经快接近尾声了,从开始的对这门课的一知半解到现在对文献学已经有了一些浅薄的理解,尽管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文献学的知识,但是对于这门课,我的收获还是颇为丰富的。 经过老师的悉心讲解,我学习了赵荣蔚先生的《中国古代文献学》这部著作,使我深刻的感受到文献学知识之广阔,内容之丰富,真是无法用这几片言语来表述的。中华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算起,不知已经流传下多少的文献资料,虽然很多已经亡佚,但是仅从现在能够看到的资料来说,其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文献学的涉及范围是极其丰富的,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注释学等众多门类。下面是我从自己感知较多的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通过一个学期的文献学学习而获得的一些的认识: 一.何谓文献学 关于文献一词,大体上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资料,一切有历史价值的历史资料都是属于文献范畴的。而古代文献学,简而言之,就是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搜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我国古代文献学虽然源远流长,但是文献学这一名称却直到清末方才出现。 中国古代文献学主要以中国古代文献为对象,以目录学原理为基础,并运用版本、刻印、校勘、辨别、注释、编纂等知识和检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检索中国古代文献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文献和书目,即古代文献的内容和目录学的结合。 二.对目录和目录学的认识 学习文献学,首先要接触到的其中最重要的分支——目录学。在以前,自己对“目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本书最前面几页的目录介绍,也只明白它的作用是让我们方便查找资料的所在位置,现在想来我对目录的认识真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目录学了。 目录就是目与录的合称,目,原指人的眼睛在文献中则指篇名或者书名,录,原指刻木所发出的声音在文献中则指叙录,即对目的的说明和编次。“目录”二字连称,始于汉代。西汉著名文献学家刘向是最早将目录用于书籍目次叙录的奠基人。大致来说,目录学是对已有的群书进行考订作者、辨析真伪、厘正篇目、校勘异同、辑佚整合、分类编排,撰成目录或者叙录,用以反映图书概况,考辩学术源流,指导读书治学的一门学科。

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办馆理念,办馆条件不断改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增强、职工素质不断提高,真正成为能够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和为我县“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几年来被国家评为县级二级图书馆、被国家评为县级一级图书馆、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图书馆、资源共享先进县、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充分展示了我县精神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与时俱进、争创一流,为我县实现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在加强领导同时,夯实服务基础 领导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单位,在市、县及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由支部书记亲自抓,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检查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始终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奋斗目标,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推动观念创新和支持“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结合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时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中,本单位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时总结表扬,做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收到了良好效果,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氛围已经形成,有多位职工被市、县评为“巾帼岗位明星”、我馆也被县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 我馆在重大问题、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决策上实行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群众参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真正达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我们有针对性对职工进行普法教育,先后学习了《宪法》、《刑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文物保护法》、《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中人人有笔记,还对有关方面化解矛盾,使职工心情舒畅去更好的开展工作。

古典文献学

一,填空 1.典籍,贤人或贤人的言论 2.《诗》书,礼,易,春秋 3.刘向,刘歆 4.廿二史考异,廿二史札记 5.焚书坑儒 6.郑玄 7.永乐大典 8.乾嘉,皖派 9.王国维,罗振玉, 10.总集,别集 二,名词解释 1,别集:别集为搜集一个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之著作。刘向整理群书已有别集,当时有集之实而无集之名。东汉以后 别集渐多 其名称亦繁多。 2,蝴蝶装:简称“蝶装” 从唐五代开始出现 宋元时期流行。方法是将雕版印刷的每张版叶 从版心中缝线反折 有字的一面向 里 对齐 然后逐叶用浆糊把中缝线一边粘连在用以作书面的厚 纸上 阅读的时候 字对字的两面展开就像蝴蝶的双翅一样 因 此叫“蝴蝶装”

3,马王堆帛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出土的简帛文献 约29件12万字 主要有《老子》甲乙本、《黄帝内经》、《周易》、《战 国纵横家书》等。 4,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统治者的占卜记录。这些记录占卜活动的文字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因而甲骨文又称“龟甲文字”、“卜 辞”、“殷墟书契”等。现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总数有4600 多个,目前可识1000多个。甲骨文是研究商代文字、历史、文化 最重要的资料,也是早期书法的代表。 5,丛书:丛书即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 按照一定理念与体例编校 冠以总名 以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其特点为仍保 留各书原名和原有体例 而冠以一个总书。如《四库全书》 , 一同抄刻或印行。丛书便于利用 价值重大。 6,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称文句中停顿 的地方,语气已经完的叫“句”,没有完的叫“读”,由读者用圈(句 号)和点(逗号)来标记 三,实践题 “臣将门馀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今欲广求贤哲,以赞不逮。伏见司隶颍川周弁,忠亮刚直,守法不回,有毗佐之器,处士冯翊田子华,清慎通变,达政化之源。二人

弘扬大学图书馆精神 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弘扬大学图书馆精神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宁 810008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揭示了大学图书馆精神。文章从弘扬大学图书馆精神、宣传大学图书馆精神、丰富大学图书馆精神内涵及大学图书馆精神培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强调了大学图书馆精神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是高校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与形 象塑造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因素。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精神精神内涵carryingforwarduniversitylibraryspirit ‘opromote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libraries zhang-shengrong 【abstract】thisresearchpaperismainlyabouttheuniversitylibraryspirit; ndiscussestheconceptandconnotationofuniversitylibraryspir it,andputsforwardsomemeasurestocarryforward the spirit.h highlights that university library spirit is the soul and marrow ofuniversity libraries,and it is the inherent motive force and motivation factor ofimage-buildingandtheoverallanddurativedevelopmentofuniv ersitylibraries.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 universitylibraryspirit spiritualconnotation

图书馆实践心得 (2500字)

这次暑期实践我参加了班里组织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整理书籍,这对我来说是次很宝贵的实践机会,我也希望我以实际行动,能够体现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觉悟。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说明后,我和同学先把所有要整理的书按照序号排好,再把它们依次放进书架上。虽然书籍沾满了灰尘,但是大家还是干得很开心,然后我们还分头整理。 图书馆的工作说着容易,做着难。平日里我们去图书馆借书,看着流程那么简单,想当然的认为这样的工作难度不值一提,但当我们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是那般幼稚,那般好笑。图书馆整理图书的工作是一个系统,也是一门科学。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却又非常简便实用。它涉及到图书的防盗,图书的检索,图书的在馆情况,馆际互借,归还情况,图书的序列等等。因此这是一个工作量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更便捷的帮助,多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此而忙碌着。 我们在图书馆帮忙整理书籍的过程中,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艰辛, “赠人玫瑰,更体会到了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如果我们不亲身体验的话。 手留余香”,整理图书虽然很累,但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自身的素养也得到了提高。而来自同学们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们的赞许则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看着美丽的图书馆,以及经过我们整理的整齐一致的书架,想着同学们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时,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劳动的过程的确是互惠双赢的。 在图书馆工作的日子里,我认识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许多东西对我的启发的确很大,会让我终身受益。重视对工作方式的把握,会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效率的提高,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以求做到事半功倍。对劳动的更深一步认识,让我不再总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发言权。对劳动价值的更深一步认识,更让我懂得了去珍惜一切,才会更好地去享有一切。我也学会了如何在繁苦的劳动中去体会收获的乐趣。同时我也掌握了整理书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这次实践带来的这些收获,必将伴随我的一生,让我受益无穷。 见微知著,由小看大。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必须经过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学习中如此,生活中亦是如此。学习中,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看似简单的知识,知识没有尊卑之分,任何东西都不是想象中那般简单,那般容易,我们只有静下心来,苦心钻研,方有机会在学术上开创一片天地。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不轻视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细节,我们才能真正地把知识点吃透,乃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生活中亦是如此。机遇只会垂青那些脚踏实地,甘于吃苦的人。 这个暑期在图书馆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对我个人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从中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无法涉及到的东西,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劳动的意义。这些收获也必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学习上,今后的工作中,我都将受益匪浅。 图书馆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了开展社会教育的功能。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更加了解到图书馆对于培养读书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读书对于培养我们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而出,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在实践工作之余我最开心的就是可以饱读藏书,很高兴可以在这里学习实践,但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人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是一名大一学生的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中国古典文献学(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献学 主讲金小栋 导论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的含义的历史演变 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 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即文献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统一体。 文献的载体 一、龟甲文 二、金石 三、竹木 四、帛 五、纸(四)古代纸书的装帧形式 卷轴装 旋风装 梵夹装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古书版面及线装书的有关术语 1、卷轴装 初期纸书在形式上效法帛书,将写好的长条纸书,用木或竹作轴,粘于最后一幅纸上,从尾向前卷起,卷成一束。这种书籍装帧形式称为卷轴装。 采用卷轴装的手写纸书,一般称为卷子。故卷轴装又叫卷子装。 卷轴装所流行的时代是南朝到五代时期。 2、旋风装 又叫龙鳞装。它大约起于唐代而盛于北宋。旋风装有两个特点:一是纸的正反两面都书写,可发节省纸张缩小卷轴的体积,也就是扩大了书的容量;二是逐页错开一定距离粘在卷底上。以一长条卷纸作底,除首页因单面书写,全幅裱于卷端外,其余因双面书写,以每页右边无字空处,逐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首页末尾的卷底上,看去好似龙鳞。收藏时从首至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但打开时,除首页全裱在卷底,不能翻阅外,其余均能逐页翻转。 3、梵夹装 梵夹装原本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人对古印度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帧形式的一种称呼。梵夹装的具体装订方式是,将写好经文的贝多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经过刮削加工的竹片或木板。然后连板带经穿一个(在中间)或两个(居两端靠里)洞,穿绳绕捆或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板夹之,一是所夹为散叶。

文献综述

学号: 上海海事大学 物流学概论 文献综述 宁波-舟山港船舶管理系统效益现状和发展研究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欧伟为 完成日期: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大规模的发展和船舶科技的进步,海上运输量迅速增加,船舶日益专业化、大型化和快速化,如何提高通航效率,预防和减少水上交通事故,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一直是世界和各国海运界关注的问题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作为船舶运输端点的港口而言,因为是水上交通的枢纽,亦为交通汇聚的水域,更应优先重视港口船舶交通。 本论文对宁波-舟山港和码头VTS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分析,揭示了大中型港口安装VTS的必要性;采用港口应用绩效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宁波-舟山港船舶通航效益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基于对港口绩效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增进港口水域通航效益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VTS,船舶管理系统,宁波-舟山港,绩效分析法。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船舶航行于世界各地,从古自今演变甚多,从以往小型船舶配员众多演变成现今大型船舶配员精简,船舶机械与仪器设备亦因机械革命及计算机革命而起了重大变化。船舶航行于交通频繁的港口中,港口能否承受如此巨大的运量,港口能否维护该水域航行的安全,在更大的商机中寻求更高的利益,变成了所有港口思考的问题,此时船舶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宁波港务局在宁波-舟山港已装设船舶管理系统,成为中国国内最初安装船舶管理系统的港口。船舶管理系统利用VHF高频电话和雷达影象方式,结合ECDIS,按照《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在所辖水域内实时进行船舶和VTS之间的动、静态航行信息以及其他航行安全相关信息的动态交换,从而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连续准确的信息及发布一些指令性建议,促进船舶和水域的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辖区事故的发生。 自宁波-舟山港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启用迄今,对于船舶交通服务及航行安全服务已发挥实质功效,港口也跃居国际先进港口。而在研究评价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增进宁波-舟山港VTS 水域交通效益的研究后,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发挥VTS的最强效用,此为本论文作者进行研究的动机。

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能力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未来的社会,一个不懂怎样学习,不知道如何获取新知识的人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大学生一般都有美好的理想和信念,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长期受家庭环境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自主学习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要想让我们的大学教育更有成效,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关键。大学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搜集管理和教育职能,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主体主导自己学习整个过程。表现为学习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选择科学的学习方式,并且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自控。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合格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利用现成信息资源,通过继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这些是以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的。 一、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 具有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才会制定、选择适合个体特性的自主学习计划、自主学习方式,从而付诸实践。但是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甚至在进入大学很长时间,没有自主学习目标。有些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只要跟上老师的课程就可以了。据某大学对148名大学新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有55.5%的学生承认“自己的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不知道课余时间学什么、怎么学,只满足于考试及格、过关。平时感觉无聊就到图书馆借休闲小说看看或者上网聊天打游戏,缺乏明确学习动力。 (二)缺乏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 大学课程多,内容涉及面广,学习任务要比中学重得多。大学教学方式与以往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师在课堂仅仅讲授课程内容知识重点、难点,给出学生该门功课的参考书目和问题,主张学生自己主动到教室以外的图书馆、试验室学习。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课程进度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及时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前后关系及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据南京某重点大学对183位学生的统计,学习有计划的占18.6%,没有学习计划的占26.8%;有计划但不能经常实行的占44.8%,有计划但不实行的占9.8%。超过一半的同学没有计划或不能有效地执行学习计划。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方面不理想、不乐观。 (三)缺乏正确的自主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选择倾向和学习策略总和,学生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直接影响其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实现。大学学习方式是启发式教育方式,非常强调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不断扩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但是许多大学生依旧保留着应试教育学习模式,很少根据个人学习目标或个人学习特点来进行学习,不少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书刊很盲目,看别的同学借什么他就借什么,缺少独立自主学习方式。 二、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几个阶段

大学生图书馆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图书馆实习心得体会 图书馆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发 展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是由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学生 图书馆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哦。 一、读书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虽历经战火、朝代 更迭,五千余年的文明亦不曾中断。维系中华文明血脉,使之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的正是书籍从古到今的积累和 流传,正是这些散发墨香的纸张酝酿了我国传世文明, 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图书史。我国有重视阅读的传统, 阅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阅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受当时政治、经济及教育等 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今天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大、增长迅速、形式多 样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方便快捷。特别是计算机和 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阅读,但网络 阅读是一把双刃剑,有优点,还有一些不足。网络信息 丰富多彩,导致人们阅读时信息迷航,网络信息冗杂, 充斥着大量的健康及不健康的信息,容易误导人们。这 些都使读者的心态浮躁,阅读不深刻,只是浅尝辄止。

现在的人们很少可以真正的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品读书香真谛。因此,在当前浅阅读,功利性阅读盛行的时刻,弘扬阅读个性是必要的。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交流中心,是推动、引导和发展读者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力量。 图书馆首先要做好导读工作,推荐书目减少阅读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针对网络阅读可以建立网络导航等。其次是文献资源建设,尤其是地方特色文献建设。再次是开展读者教育,增强读者的图书馆意识,对网络读者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的个性化阅读,让读者通过有效的方式自我满足信息的需求。 二、懂书爱书 什么是图书馆精神?贺小兰在《试论百年图书馆精神》一文中认为:“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推动着中国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百年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主线并延续至今。”胡军在《图书馆精神刍议》一文中把图书馆精神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爱馆敬业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团结协作的凝聚精神。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信息中心,无疑应具有胡军先生所概括的五个方面的行业精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教授所著《中国百年图书馆精神探寻》,通过对近百年几

第二章文献探讨

第二章文獻探討 一、軟體專案度量的意義和目的 何謂軟體專案?軟體開發以專案進行管理。亦即運用管理的原則與方法,使得軟體開發專案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而度量(measurement)是一種科學管理、數字管理,用來作為評估的工具。度量的活動支援了專案生命週期,從專案規劃、監控到結案;以及整個軟體工程流程和軟體生命週期,從需求階段、系統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程式碼實作階段、測試階段及維護階段。度量可應用在各種專業領域,如本文所強調的軟體度量或軟體工程度量亦愈來愈受重視。 Abran et al. (2001)提出,軟體工程管理的量度(measures/ metrics)至少包括:1.產品大小(如程式碼行數、需求規格書頁數、功能點);2.產品結構(如高階或低階設計、資料流、巢狀);3.資源利用率(如工作量、工具和硬體資源);4.產品及流程品質(如可用性、可維護性、對客戶的價值)。 林信惠等(2002)則將軟體專案量度類型分為:1.軟體量度(程式行數、功能點、文件頁數、複雜度);2.專案量度(耗用時間、人力、成本、產值法);3.品質量度(錯誤率、累計錯誤數及更正數、除錯和修改成本、維護性、可靠度、可用性…); 4.生產力量度(如產出和投入的比例)。 胡佑長(2000)表示,對軟體業來說,有許多度量與統計工作相當重要,例如對人員生產力的度量、對專案各項工作成本的度量、對產品品質的度量等。目的在統計與分析專案成本模式及品質活動成果,以作為整個開發與品保活動改善之基礎。其中記錄與報告是問題追蹤改善及度量統計的基礎,格式不拘泥於紙本文件,在適當的規劃與管理下,諸如電子郵件、工作流記錄、工具執行記錄等等。 Kuntzmann & Kruchten (2001)指出,對一個軟體組織長期發展來說,度量是收集歷史資料以分析軟體品質和生產力。從各專案收集一些資料,包括工作量、時

各校古典文献学历年考研试题集锦

各校古典文献学历年考研试题集锦 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 2003年中国古典文献学(150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九通四书六艺七略九州 二、请介绍一部你熟悉的工具书:(应包括体例、内容、特点、检索方法、功用等项,最好能举例说明。20分)三、翻译下列短文(40分)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鬭且出。提彌明死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

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四、问答题(70分)1、谈谈你对《汉书·艺文志》的认识。(30分)2、试就学术研究中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3、举出十部重要史传文献,并就其中一部谈谈你的认识。(20分)文献阅读基础(150分)一、解释下列每组词义的差别(10)后後、征徵、余餘、游遊、适適、谷穀、雕彫、无毋、發髪、乾榦二、许慎关于“六书”的论述中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怎样下定义的?除许慎所举的例字外,各举5个例字加以说明(20) 三、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30分) 1、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左传·僖公五年)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3、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左传·宣公二年) 4、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左传·成公二年) 5、宋多责赂于郑。(左传·桓公三十年) 6、今王之地方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战国策·楚策) 7、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礼记·礼运) 8、王若隐其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9、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报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写法

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包括: ①过程管理手册;②文献综述(3000~5000字);③翻译文章(包括外文原文)(与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内容);④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包括封面、题目、内容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论文目录、正文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附录(可选)等;⑤其他附件。有条件的可将文字资料装订成册,鼓励制作电子文档。毕业设计作品应提交作品说明书。这些材料要求在答辩之前全部填写完成。 文献综述写法 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 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 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 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着、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古文献征引格式

古文獻徵引格式 一總則 1.引文忠實於原著,最好選用新近出版的精校本或影印的善本。 2.輯引的材料盡可能追查原書,無法查對原書者要在引文後注明轉引自何書。 3.除引用佚書佚文或說明異文,一般不引用類書。 4.偽書一定要注意其作偽的時代和作偽的人。 5.緯書、宗教迷信和內容不健康的書以及問題較多的筆記小說等,應特別慎引。 6.引文長短適量,文意清楚,避免繁冗和斷章取義。 7.引文有用一個字(詞)解釋若干個字(詞)者,被解釋的字(詞)不必全引。如《爾雅·釋詁》:“初、哉、首、基、肇、元、祖、俶落、權輿,始也。”如引所釋的“哉”字,寫作《爾雅·釋詁》:“哉,始也”。 8.詩賦等韻文,一般至少引一聯,不單引一句。 9.有些引文過長的,可以酌加刪節,或改寫成敘述體。刪節處用省略號表示,但一段引文中省略號不宜多次使用。 10.引文中作主語的人名如果闕姓氏,或用別號、官名、籍貫等代稱,或所指人名不明者,可用圓括號注出姓名。如《晉書·王濟傳》:“愷(王愷)亦能自持其能,令濟先射,一發破的。” 按:或作“(王)愷亦自持其能”。 11.引文應標明出處,一般包括作者、書名、篇名或卷次、詩文題等。必要時還要注明版本。 二作者姓名的標法 1.《十三經》、常見的史書、先秦子書、歷代總集、字書、通俗小說、話本等,不標撰者姓名。 2.漢代以後的著作,一般應標明作者姓名。特別是書名相同而作者不同的書,必須標明作者。如:桓譚《新論》與劉晝《新論》、陸游《南唐書》與馬令《南唐書》,都不省作者。 3.古代官修各書可以不標作者,或標某朝官修,如:清康熙官修《曲譜·夜行船》:“……。”

4.多人合撰的書,作者標“XX等”(取第一作者姓名)。兩人合撰者,不省作者。如:黃宗羲等《宋元學案》,不標作黃百家父子和全祖望之名。 5.原作者不詳的,一律標“佚名”。作者無定論者,可以不標作者。《四庫全書總目》中凡稱“舊題某某”的可以不標作者,個別如《述異記》稱“舊本題梁任昉撰”,為區別於祖沖之的《述異記》,不省“舊題某某”字樣。 6.原文有注解,引用注文時應標注家姓名。引《十三經》注疏,標注家姓氏即可。如注文中引他人的話應標出原作者的姓名。如明俊(後?)的傳、注、疏等字不加書名號。原題“章句”改為“注”。如:《詩·衛風·碩人》:“……。”毛傳:“……。”鄭箋:“……。” 按:或作《詩·衛風·碩人》“……”,毛傳:“……。”或作《詩·衛風·碩人》“……”毛傳:“……。”視需要統一體例即可,下同。 《漢書·高帝紀》:“……”顏師古注引服虔曰:“……。” 《孟子·公孫丑》:“……”。趙歧注:“……。”不作“趙歧章句”。 7.作者一律用本名。原書不常見的字號,宜改為本名或用圓括號加注本名。帝王作品,習慣上用廟號,不必改用本名。如:王士禎《池北偶談》,不作王阮亭《池北偶談》。《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或作《文選·嵇叔夜(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按:或作《文選》卷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梁元帝《金樓子》,不作蕭繹《金樓子》。 8.一書中有作者和注者不同的部分,引用時應分別標明。如今本《後漢書》中的各志,應標司馬彪《續漢志·XX志》,注文標劉昭注。 9.作者和書名連在一起的,可以不標作者,或作者與書名分標。如:《揚子法言》,可以不標作者,或改作揚雄《法言》。 《李太白全集》、《李義山詩集》等不標作者。 《張丘建算經》,不標作者,也不作張丘建《算經》。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該做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10.姓名之前是否標朝代者,依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有作者姓名相同而朝代不同者須標明朝代。朝代加方括號,或在朝代與姓名之間用間隔號。 按:如果要說明所引材料的時代,或反映某語言現象的時代,則應標明朝代。

图书馆宣传语

图书馆宣传语 1、国图如海,我如鱼。 2、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3、本图书馆所有知识免费,但请自备容器。 4、静心吸吮知识源泉,更显真才实学本色。 5、眼观古今中外,耳需一时清静。 6、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7、不读书,个人就会被群体和迷思所淹没。 8、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精神,在文化。文化的中心在文字。 9、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10、爱书如己沉默是金。 11、借书还书彬彬有礼,来馆离馆默默无声。 12、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读书,但读书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13、静立窗前观云起默坐桌边闻书香。 14、阅读就像吃东西,不要偏食,要多样化,要开发出各种精神上的味酶。 15、鲁迅图书馆是您人生的好帮手。 16、读书创造卓越,知识成就梦想。 17、读书是自娱自乐,教书是助人为乐。 18、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19、日日蒸文煮句,不亦乐乎;读书之妙,存乎一心 20、我不会污损书籍,因为书籍是我的精神食粮! 21、爱护图书,人人有责。

22、书海无涯,国图有舟。 23、书山有路,径在国图。 24、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25、吾爱吾师,吾更爱图书馆。 26、图书馆是大学城的心脏。 27、争做文明读者共创和谐环境。 28、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把写作当作一种思考。 29、书山之高、学海之深,到图书馆一看就知道了,人类文明就这样耸立在你的面前。 30、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31、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 32、爱惜图书报刊,争做文明读者。 33、阅读思考写作,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34、只带走满腹知识,不留下半点遗憾。 35、环境好,生活就好。

古典文献学完美复习打印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绪论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一词始见于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年)。 最早以“文献学”名其书者,为鹤春、鹤声先生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 文献,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古典文献学要学习些什么? 1.应熟悉古典文献:古典文献指1911年之前(白话文兴起前)产生的以文言文和繁体字书写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即古籍。 2.应掌握古典文献学学科构成核心容:目录、版本、校勘 3.熟悉并利用古典文献,可深入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知识系统观和文明系统观。 如《致蔡鹤卿太史书》(林纾):“鹤卿先生太史足下……”为何称“太史”?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第一节古典文献的载体 一、甲骨甲骨:龟甲和兽骨。 “甲骨卜辞”、“殷墟卜辞”(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多是占卜之事,记事年代从殷商盘庚到纣王末期。 1.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情况是怎样的? (1)甲骨文最早的整理、辨认,以鹗、诒让等人的工作为代表。 鹗《铁云藏龟》(1903出版,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收甲骨文献1051片,考释正确干支、数目字34个。 诒让《契文举例》(1905年撰成,1917年出版,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全书分十类,考释正确的文字有185 (2)近代“甲骨四堂”成就最为卓著: “四堂”指四位甲骨文献研究专家,即王国维(号观堂)、罗振玉(号雪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3)罗振玉的甲骨文献研究尤为突出: ①罗氏搜集、保存、印行了大批甲骨文献。 ②考释出大量的单字。 ③率先正确判定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 ④首创卜辞分类研究的方法。 3.我们如何查阅、了解甲骨文字? 需要使用甲骨文释字方面的工具书: 海波编:《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 高明撰:《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 二、金石 1.金文(钟鼎文) 金,指青铜器。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因商周青铜礼器以钟为代表,乐器以鼎为代表。 金文文献容主要是记录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活动。西周是金文最为盛行的时代。 2.石刻及石刻文献 石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刻石鼓又称石鼓文。先时期的石刻文字,因其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唐初时被发现,共十块,各刻四言诗一首,歌咏国国君游猎情况,故得“猎碣”之名。石刻文主要盛行于汉时期。 3.历代重要的石经文献 (1)熹平石经 中国最早的刻于石碑上的官定儒家经本。

电子信息工程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并且已经逐渐地发展成为了一门比较关键的技术学科。本人设计的论题是《基于单片机的音乐盒设计》。本文所介绍的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单片机音乐盒的设计以及其相关的实现方案,利用的是AT89S52单片机。通过乐谱的音节以及节拍混排的方式进行了一次编码,从而实现了乐曲的播放这一功能。 当今社会,应用单片机的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足迹。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科技越发达,智能化的东西就越多。学习单片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

在国内单片机学习呈上升趋势,但是很多人学习时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类开发板,仿真器,让初学者无所事从,不但多花钱还多走不少弯路,学生学习单片机没有大的资金投入,能够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才是最好的。 胡文金在《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教程》中指出单片机技术重在应用。单片机从实训概述、开发环境、指令系统实验、程序设计实验、CPU集成功能部件实验、接口实验、基本型训练项目、强化实训项目、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和应用系统开发实例。本书虽以高职高专实训教程的名义编写,但就实质而言,单片机的应用大多和学历层次无关,而是取决于要从事的这项工作本身的需要或已经具有多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本书可作为电气类、计算机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用书,也可用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蒋力培在《单片机微机系统实用教程》中以掌握国内最为流行的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工业应用技术为教学目标,以实例分析与动手训练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单片微机应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技术。本教程改变了传统教材文献资料式的编写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教学突破口,在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简要讲述单片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例分析与动手实践及进一步扩展应用知识,使教学内容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全书主要内容有单片微机内部结构与资源,单片微机工作原理,存储器的结构与地址分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实例等 Intel8051系列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中学习的。因此本课题围绕8051系列单片机设计,从电路图绘制,PCB板设计,硬件焊接,程序设计,在线仿真到各项功能实现,目的在于让学生将课堂上学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单片机的认识,学习专业软件的操作,熟悉制作过程,掌握一门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可选方向,拓展就业渠道。 工信部肖华在《构建芯片与整机大产业链》中回顾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内外因素,指出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将在“十二五”期间得到迅猛发展。我国自己的芯片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资源整合步伐加快,封装测试仍然是产业的主体。分析当前的形势,全球竞争更加激烈,竞争中有挑战也有机遇,“Google-ARM模式”的出现使原有的“WINTEL体系”受到了挑战,基于ARM 公司CPU核的嵌入式处理器已占据市场总销售量的75%以上,只要我们正视并解决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