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的气质》读书笔记

《中国人的气质》读书笔记

中国人的镜子

——《中国人的气质》读书笔记这本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撰写的文章合集,成书于一百多年前,通过对那个时代中国人风俗、性格的归纳,展现了一个西方基督教士眼中的中国。作者中文名为明恩溥,27岁偕妻来华,最初来到天津,不久即前往山东从事赈灾、传教、教育、写作等事业。一生剖析中国人性格的鲁迅先生对这本书赞誉有加,晚年时一直希望有人能将其翻译成中文。

寒假中,我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书中作者以二十六个词语来概括中国人的性格,有褒有贬。前者如“节俭持家”、“勤劳刻苦”和“能忍且韧”等,后者有“保全面子”、“易于误解”以及“缺乏公心”等。如果说东西方文化思维模式是矗立在巨大鸿沟旁的两栋建筑,那么这本书就可以作为鸿沟之上的一个钢丝,借助它可以达到两者间的沟通。让西方人理解东方的文化,更容易与中国人交流,也让东方人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所谓旁观者清,跳出中式思维局限的外国人,反而能在我们自身观察的死角之处,给予一个精准的刺痛。

看这样的书,绝不是轻松的事。外国人的傲慢与自我中心主义交织其中,中国人某些劣根性的暴露和被误读的行为方式相互夹杂,使本书的内涵极为丰富,对它的评价也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当然,正如中国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所说:“西窗风雨,泥沙俱下,不避其污,必有珠贝。”这本书就和那时的西方文明一样,想必影响了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即使有一定的局限,不掩其经典深刻,置身其中也能有所获益。

一、大风起于青苹之末

我们很少了解自己的祖先过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从孔子写春秋开始,中国的史官就背负了超强的历史责任感,他们写史是为了正纲常,明乾坤,使乱臣贼子惧。所以我们的正史从来不写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很遗憾我们要从外国人的笔记中了解自己的祖先。更遗憾的是,从这本书来看,祖先们在很多问题上似乎相当糟糕。

要想去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应该首先去爱它。我想明恩溥先生做到了,其作品字里行间都能流露出对中国的特殊感情。所谓见微知著,一些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却往往能反映出最普遍、最关键的问题所在。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去探访中国各地的人情风貌,

接触了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从权倾朝野的重臣,到身无长物的百姓,努力把中国社会的全貌展示给读者,许多事情我们竟然不如这位外国人了解得更透彻全面。

如书中说,中国人的许多行为都是奔着“面子”而去。待人礼貌,并不是内心愉悦的需要,而在于维护尊卑关系。大部分礼节都是虚假的客套,首先要显示出自己懂得待人接物,其次才是考虑别人的感受。调解争吵也不是为了公正决断,更重要的是考虑各方“面子”的摆平。虔诚而渎神,多礼而漠视他人,以礼义为立身之本却缺乏基本的同情心……有时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人是戏台上的民族,描绘着分毫不差的画皮,而对虚假繁荣之下的人情冷漠、空泛的精神生活视而不见,且故步自封。明恩溥作为一个旁观者,既是隔岸观火,又身在其中。

虽然这本书写成于中国人最贫穷屈辱的历史时期,但可悲的是,作者一百多年前刻画出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性,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从周围人的身上,看到似曾相识的影子,我们也不能将书中的任何一章完全推翻,说我们民族完全不是书中所写的样子,这些揭短可以说是很到位的。

我认为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社会百态的刻画,而非作者的主观评价。前言已经点出:“异域文化的目光是我们理解自己的镜子。临照这面镜子需要坦诚、勇气与明辨的理性。”但同时也指明:“诚实与信心并不意味着客观与准确。因为文化与时代的偏见与局限,对于任何一个个人都是无法超越的,尤其是一位生活在1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士。”这两句话,恰到好处地讲出了对待本书的正确态度。

二、汰其芜杂,存其菁英

尽信书不如无书,译者曾说:“书中三分之一事实,三分之一谎言,三分之一误读。”人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不应轻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而妄自菲薄。以一个西方近代殖民者的身份,去批判其他还未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国家,显然有失公正,而今我们又以一个百年后的读者的身份,去直面百年前别人眼中的祖辈,有时言之有理,亦会啼笑皆非。

比如,作者曾详细描述了中国人对时间观念的漠视,直到现在,我们也会在各种场合中听到这种批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作者没有给予解释。中国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国的农业文明,而农业社会对时间精准程度的要求十分宽泛,过于精确的时间

既不可能,也无意义。因此,古代中国将1天分12个时辰,如果一件事在2小时以内完成都是守时的。这是明恩溥这种生活在机器化工业时代的人无法理解和忍受的。

同样,作者曾用“支那人怒时,则有互相骂者。然富于文学才之人,或用巧妙之隐语以骂他人”来描述中国人的暗示之才,认为中国人的转弯抹角比不上西方人的直奔主题。但这两种思维习惯原本并无优劣之分,或许某一种不够适合高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但不能把它称之为陋习。我们行走社会,难与人发生矛盾,言语争辩总比出手打架要来的理智,用委婉巧妙的话指出别人的错误、发泄自己的不满,当事者自会明白,这不失为一种中国式的智慧。

而对于中国人语言混乱的看法,则完全是个误会。中文的语法结构随意而多变,即使语序颠倒也能表达出同样的意思,表意文字不仅蕴含着庞大的信息,也难于书写。我曾遇到过语言混乱的人,那只能说这个人缺乏必要的语言水平,与整个民族无关。看中国的诗词歌赋,读起来平仄相合、琅琅上口,且意味深刻、大气磅礴。探索一下我国的口语,可能更加复杂,由于地域广大,七大方言发音各有特色,连中国人自己也难以全部分辨清楚。

此外,明恩溥把儒学当作一个宗教来与基督教比较,这也存在着很大争议。作者认为“儒教无法解释死亡”、“儒教自认为与现存的神没有关系”,而这些恰是成为一种宗教的必要条件。显然儒教不是西方意义的宗教,中国的宗教形态多元、相互融合,而宗教也不是把道德观念作用于人的唯一方法,相比而言,中国人对祖先的信仰更为传统。作者的局限性就在于,他以西方的基督文明为参照来研究中国人的问题,并试图以基督教来拯救中国,却忽视了汉民族自身的特有属性。

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很多人都曾长篇大论地列举出中国人的劣根性,但是,至今也没有几个人真正去研究这些劣根性最初始的原因,更没有人来提出具体的解决方式,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好像喊一声自己错了,就有了交待:“我就是这样的,好惭愧啊。”然后继续痛苦地错下去。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讲,能够将东方人的社会行为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但是对于一个东方人来说,在对待另一个世界对自己民族的看法时,应不仅局限于了解和承认,更需要批判性的对待和理性的改善。

明恩溥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开化。有学者曾说,中国从不缺少文化,真正缺少的是

开化。这是一场思想的变革,从洋务派开始办学堂,五四运动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帜,知识一直就在那里,关键是愿不愿意学、怎样去学的问题,纳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说到这,又不得不提日本,从贫困落后到发达强国,这个国家也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中国人的气质》在纽约出版两年后就引入日本,当时几乎人手一本,鲁迅同样是非常推崇这本书,希望中国人都读一读,但直到80年代,才真正有了翻译本在中国推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民族也在一路奋进,很多缺点得到改善,也有很多优良品质渐渐流失。节俭的作风被现在的铺张浪费所代替,礼仪之邦到处可见虐待老人、儿童的粗鲁行为,应该被尊重的人受到了不公的对待,欺诈碰瓷等社会诚信问题矛盾愈烈……

你到底要皇帝的新装还是真理的明镜?下一个一百年,我们又能改变什么?批判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用以自省才真正有意义;批判也不是为了发泄情绪、推卸责任,而是为更远的发展提供方向。如鲁迅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日益国际化的中国人,不妨通过这本书时刻提醒自己,借镜修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