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有机结合共建的学科,最初是以国家战略物资——橡胶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在拓宽到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领域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热带”特色。该学科点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建立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被评为海南省和农业部重点学科,2000年获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建立国家橡胶树育种中心,2006年又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科研究方向本学科以热带作物(主要包括橡胶树等热带经济作物,木薯、甘蔗等生物质能源作物,香蕉、芒果、荔枝、番木瓜等热带果树,热带牧草和南药等)和主要农作物(如水稻等)为研究对象,主要在以下4个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1)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主要探索热带作物育种新原理与方法,利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热带作物新品种,研发能充分发挥新品种作用的配套技术。

(2)植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热带作物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的形成机制,分子标记鉴定和功能基因克隆等,为新品种选育

提供有效的新分子标记和新功能基因。

(3)农业生物技术:主要建立热带作物遗传转化体系和遗传转化方法,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培育新品种。

(4)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主要进行热带种质资源(包括橡胶、木薯、牧草、甘蔗、旱稻等)的挖掘、保存、创新利用,并建立种质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有效材料。

人才队伍该学科点现有讲师以上科教人员65人,其中校内专职人员25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人员40人;有教授/研究员34人(含热科院,下同),副教授/副研究员22人。有研究生导师50名,学科人员平均年龄42岁。

学科点先后引进8名博士,在本学科在职培养硕士或博士12人次,在国内做博士后5名。在国外留学或进修8名。目前47人具有博士学位。

科学研究7年来共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5项,经费达5687.3万元;横向及国际合作项目5项,经费为345元;院校科研基金253.2万元。国家级项目主要为:“973”前期、“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级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现代产业体系。

部级项目主要为: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留学人员科技活动资助经费、跨越计划、“948”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南亚热作专项、农业部科技兴农专项。海南省级项目主要为: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资助项目。

科技成果奖励:获各类奖励共40项。分别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特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3项,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3项。审定品种:通过审定的新品种16个。申请专利:已申报的专利13项,已授权4项。制定行业标准:热带作物描述行业标准28项。出版专著(教材):已出版的专著43部,待出版的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975篇,其中SCI论文51篇。

教学成果奖励: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海南省精品课程2项,校级精品课程2项。

人才培养等共招收博士后15名,博士生79名,硕士生307名。在学研究生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专著8部,3人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奖。为本科生教授精品课程《遗传学》、《热带作物育种学》等45门,授课专业包括生物技术、农学、园艺、草业科学、植物保护等10多个专业;依托本学科申报了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为东南亚等国家培养了一批农业高级人才。

学术交流先后承办“中国-东盟热带农业技术研讨会”、“IRRDB 年会和学术研讨会”,“国际植物科学前沿学术研讨会”;协助商务部成功举办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东盟热带农业新技术培训班”。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学术资源优势,多次代表国家承担部分热带亚热带国家的科技援外任务。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100多名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9年10月)

诉讼法学学科简介

海南大学诉讼法学科于1997年6月被学校确定为八大校级重点学科之一,1999年8月被海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学科于1998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海南省原省属高校中第一个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从1999年9月开始招收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至2008年9月,学科已招收10届共148名硕士研究生,现已毕业7届共100名硕士研究生。同时,自2004年起,学科获准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招收5届共42人,现有2届共17人毕业。学科招收的这两类硕士研究生共190人,已毕业的共117人。

队伍建设学科现有成员20人(含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跨专业教师各4人),其中7名博士、10名硕士;10名教授、6名副教授;有专职教师12人,校内跨专业兼职教师4人,校外司法机关兼职教师4人。其中有两名学科成员分别担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有两名学科成员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大型图书;有两名学科成员分别担任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民事诉讼法学》和《律师法学》的主编任务;有一名学科成

员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并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组织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担任主讲;有一名学科成员荣获教育部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

人才培养等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荣获三等奖1项,本学科考研录取率、英语过级率等均居学校第一位。依托该学科成立的“海南大学青年法学社”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五年来,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生共公开发表论文130篇,其中属于重要刊物的45篇。

该学科出版教材料7部,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据不完全统计,学科成员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的教研课题不少于十篇(项)以上,民事诉讼法学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科学研究五年中,学科成员在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3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25篇,出版专著、教材21部,译著2部,大型辞书1部(其中,不少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五年中,本学科成员共承担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6项,司法部项目2项,省级地方政府项目12项,其他项目4项。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8年10月)

水产养殖学科简介

水产养殖学科1999年被列为海南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列为海南省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验收结果为优秀。2007年经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以水产养殖学科实验教学实验室为基础组建的“海南大学海洋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经评选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目前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研究方向与特色目前设置有:热带水产养殖生物生殖调控与繁育、热带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热带水产养殖生物病害与控制、热带水产养殖生物开发利用与生物技术等四个重点研究方向,设有水产养殖学硕士点和农业(渔业领域)推广硕士点。突出热带、海洋、生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主要研究具有鲜明热带特色的重要海水养殖生物的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和苗种繁育技术、增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等,为我国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高值利用和可持续开发提供创新性科技成果,培养高素质

人才,推进我国热带水产养殖产业化和现代化。

队伍建设现有专业教师29名,其中有正高职称教师11名,副高职称教师14名,高级职称者占教师总数的82.8%;有博士学位者11名,占37.9%;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跨世纪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专家5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优秀知识女性1 人、海南省青年科技奖2人、海南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学十佳”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名、有全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6人。此外,本学科还有双聘院士1名,兼职教授6名。学科队伍年富力强,凝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条件建设拥有“教育部热带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热带水生生物技术研究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海南-东盟热带海洋生物科技合作基地”等技术研究平台,同时,海洋实验大楼、校生物技术实验中心、理化测试中心和教育部热带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分子生物学方向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设施条件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本学科还大大增强了水产养殖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

科研成果2003-2009年,本学科共获准立项的科研课题115项,国家级项目37项,其中: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11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3项、科技部其它

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8项,其它项目50余项。2005年来获得立项资助科研总经费2081.1万元。其中承担和完成《名贵海水鱼类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等国家“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4项、《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对海南岛东部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16项(其中国际合作3项)、《海水养殖鱼虾病害的免疫防治研究》等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等27项(其中国际合作10项)。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共立项国家科技项目12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1 项《热带贝类品种改良的分子遗传和生理能量学基础》、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家海洋908项目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支撑计划计划委托课题1 项,经费合计440.9万元(未含211工程和省、校立项项目)。

科研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科技进步奖17项,专利17项,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32项。其中,2008-2009年期间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和个人)1项《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评价技术的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和个人)1项《马氏珠母贝遗传改良技术》。主编出版专著21部,发表学术论文共350多篇。

本学科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设有“产学研”基地5处,形成了很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在热带水产养殖动物遗传育种和苗种繁育方面成果较突出,取得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在“产学

研”基地帮助企业发展和个人致富,海洋鱼类繁育基地和方斑东风螺繁育基地都已成为全省水产养殖育苗大户,其产量可调节海南全省乃至地华南市场;培养出数位农业企业家,其中1人成为海南省劳动模范,并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致富能人”、“海南省十大科技致富能人”、“海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称号。学科组已有1人成为海南省委办公厅经济社会决策咨询小组(九人)成员和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会委员、国家海洋功能区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对外交流与合作近5年有11人次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做访问学者,共有42人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或学术交流,并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先后成功主办了“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2005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等。

人才培养等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即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鱼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高,优良率达80%;国家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率达32.8%,有16人次获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0%以上。2003年以来,共招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402名,毕业355名,获得学士学位246名。该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32名,已毕业60名,获得硕士学位59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49名、农业(渔业)推广硕士23名。近3年来,有43人次与指导教师一起分别在《水产学报》、《动物学

报》、《水生生物学报》、《海洋科学》、《海洋水产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有9篇论文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五年来硕士研究生的学位通过率达到95.5%,研究生研究论文的核心期刊发表率达到70%,申请专利5个,考取博士生13名,其中1名还考取韩国国立江陵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8年10月)

化学工程学科简介

1999年,化学工程重点学科被评为海南省首批省重点学科,2005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厅对首批省重点学科的验收。2009年,化学工程重点学科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先进集体”。

队伍建设学科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由具有化学、材料学、化学工艺、生物化工等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的,以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为主体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高职称25人,博士占30%,研究生以上学历占60%,留学归国人员10人,全体成员平均年龄36.5岁。学科成员中有中科院双聘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人,海南省“515”第一层次3人、第二层次4人、第三层次11人、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

条件建设学科先后建成了海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多糖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筹)、海南省硅锆钛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筹)、海南省

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成1个海南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基地。同时,该学科已建成分析测试中心、化工中试实验车间、精细化工新产品创制基地、现代合成研究室、多糖研究室、材料化学实验室、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和粉体加工中心等研究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也配备了常规化学仪器设备。

该学科目前共有藏书20余万册,国内外期刊近200种。

科学研究本学科立足海南本地资源开发和当地经济建设需求,初步形成“热带、海岛、绿色”的专业特色,拥有几个固定的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的分子设计及合成、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海南特色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等,各研究方向均开展了具有自我特色的研究工作,科研工作立项数量和层次正逐年提高,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某些方面的研究已具有良好的国际影响力。2003-2009年,本学科纵向课题立项情况为:“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项,省部级课题及其他专项项目五十余项,纵向科研经费总计近1000万元。学科所承担的横向课题26项,横向经费共456.4万元。申请国家专利18项,项目通过鉴定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7项,并积极地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海南省及相关领域的经济建设中,近5年转化科研成果共16项,被采用15项,带来经济效益近25000万元,受到相关企业的普遍好评与欢迎。发表论文500余篇,SCI/EI收录百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6部。

人才培养等该学科点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三个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化学工艺三个硕士授权点,并有1个海南省特色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已达1000人,硕士生82人。该学科点与南京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五年内共招收博士生14名,6人已获得博士学位。

学科点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五年,本学科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篇、三等奖1项。研究生发表论文近百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2008年本学科硕士生获得海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项,2002年一篇博士论文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

学科点承担各种教改项目20项,发表教改论文35篇,教学成果获奖18项。

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学科已先后派出9位教师到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进行为期1年的进修。学科还邀请国内外本学科知名专家如我国著名精细化工专家杨锦宗院士、张淑芬、Subra Murali、Deeming Anton教授等十余人来校讲学并担任我校兼职教授,聘请著名有机化学家袁承业院士为“双聘”院士。本学科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达成了对口支援的合作协议,并与台湾成功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德国Jena 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长期合作关系。

该学科点主办第二届全国无机化学青年学者研讨会、2005年应

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2005年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学术研讨会、2005年布鲁克核磁共振用户会议、教育部高校第十八届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年会、第二届和第三届中韩先进材料、天然产物和海洋生物技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积极地扩大了本学科和海南大学的影响力。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9年10月)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简介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于1999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现有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图像处理与传输的理论研究研究方向、网络理论与优化控制、基于海洋环境海洋通信应用研究、网络信息安全、旅游产业信息化等方向。

各方向及研究成果

(1)Internet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近年来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被EI,SCI检索,出版专著6部,其中《现代情报检索理论》被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采用,作为研究生教材。承担了“八五”重点军事预研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该方向承担过2项国防军事科研项目,2项“863”技术攻关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EI、SCI检索论文18篇。研究成果在探月工程、多颗卫星上等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或者即将得到应用。

(2)图像处理与传输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

35篇,编写专著、教材12部。目前,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项目8项。先后出席IEEE、IET等主办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15次,发表研究论文37篇。

(3)网络理论与优化控制方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5篇,编写专著、教材12部,并被大量引用,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好评。目前,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项目8项。

(4)基于海洋环境海注通信应用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9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1篇。

(5)网络信息安全先后承担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省级、国际合作等项目多项,己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两项发明专利。另外,在数字水印技术研究方向上,已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等计1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EI已收录4篇,完成专著、教材共3部,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科技成果奖多项。

(6)旅游产业信息化已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3项,博士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已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已收录5篇。

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共有骨干教师3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2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本学科人员中获得博士

学位的有8人,占学科总人数的38%;获得硕士学位的有10人,占学科总人数的45%。

人才培养方面累计共招收硕士生143名,其中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有123人,一部分毕业硕士生考上国内知名高校博士。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8年10月)

最新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报告

作物遗传育种 专业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作物遗传育种 学生姓名:杜青道学号: 14880121 指导教师:杜晓峰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6年5月10日 本范文适合所有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报告,首页不显示页码,正文部分的标题更改之后,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正文内容根据自己需要修改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时间 (2) 三、实习地点 (2) 四、实习单位 (3) 五、实习主要内容 (3) 六、实习总结 (4) (1)实习体会 (5) (2)实习反思 (6) (3)实习心得 (7) 七、致谢 (8)

一、实习目的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通过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作物遗传育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年02月01日~201×年03月15日 (修改成自己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杭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江南大道 (修改成自己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 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单位) 此处可以继续添加具体你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单位的详细介绍 五、实习主要内容 我很荣幸进入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单位)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相关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在实习过程,单位安排的了杜老师作为技术指导,杜老师是位非常和蔼亲切的人,他也是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的,从事作物遗传育种领域工作已经有十年。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实习工作性质以及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课堂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容易遇到的问题。杜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实习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在单位实习期间,我从事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相关的工作之外,还负责协助人事部部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计划,利用作物遗传育种知识处理相关文书。具体实习内容过程如下:

新版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试题【精】

遗传育种总复习 一、选择题。 1、染色体减数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A 】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C.有丝分裂前期 D.有丝分裂中期 2、A、B为两个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A 】 A、2 B、3 C 、4 D、5 3、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 A 】 A.致死基因 B.半致死基因 C.有害基因 D.显性基因 4、猪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C 】 A.60 B.46 C.38 D.66 5、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那么G的含量为( C )。【 C 】 A、19% B、25% C、31% D、不能确定 6、关于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C 】 A、突变一定有害 B、突变一定有利 C、突变一般有害 D、突变一般有利 7、A、B为两个不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C 】 A、2 B、3 C 、4 D、5 8、数量性状选择效果要好,需要()。【 C 】 A、遗传变异程度低 B、遗传力低 C、选择强度高 D、环境造成变异程度高 相关:要想数量性状选择效果好的条件:1、遗传差异大 2、选择差异大 3、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4、世代间隔小5、被选性状的数目N为3-5为宜6、遗传相关(回避同一个群体同时选两个相关的性状) 9、水牛的染色体数目是( 48 )条。【 B 】 A、60 B、48 C、30 D、24 10、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G+A的含量为()。【 C】 A、38% B、50% C、31% D、不能确定 11、染色体片段断裂后倒转180度重新连接,是()。【 A 】 A、倒位 B、易位 C、占位 D、重复 12、位于X染色体与Y不同源部分的基因表现出()。【 C 】 A、常染色体遗传 B、限性遗传 C、伴性遗传 D、限雄遗传 13、遗传参数中,衡量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的是()。【 C 】 A、遗传力 B、重复力 C、遗传相关 D、育种值14、黄牛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A 】 A、60 B、46 C、30 D、24 15、从细胞核内传递遗传信息到细胞核外的物质是()。【 C 】 A、D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16、要判断一个体在一显性完全的基因座位是否是杂合体,可以()。【 B 】 A、根据本身表现型 B根据测交结果 C、根据父亲表现型 D、根据母亲表现型 17、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儿子率为多少?【 A 】 A、1/2 B、1/3 C 、1/4 D、1/5 18、遗传力的取值范围( )。【 C 】 A.2~3 B.0.5~1 C.0~1 D.1~2 19、真核生物的终止密码子是()。【 D 】 A、AUA B、AUG C、AGG D、UAG 20、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的物质是()。【B 】 A、rR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 21、若100%的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互换率为:()【 A 】 A、100% B、50% C、200% D、25% 22、Aa 个体可以产生几种配子?【 B 】 A、1 B、2 C、3 D、4 23、有一只能育的变性公鸡,用它与正常母鸡交配,它们产生的后代中性别雄:雌比例为()。【 B 】 A、1:2 B、1:3 C 、1:4 D、1:5 24、同型交配时能改变()。【 B 】 A.基因频率 B.基因型频率 C.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D.基因 25、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女儿为携带者的几率为多少?【 A 】 A、1/2 B、1/3 C 、1/4 D、1/5 26、数量性状的特点是( )。【 A 】 A.需要测量 B.从外观可看出区别 C.由单个基因决定 D.变异间断分布 27、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是()。【 B 】 A、AUA B、AUG C、AGG D、UAG 28、反密码子位于()。【 B 】 A、rR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 29、转录的产物是()。【 C 】 A、DNA B、染色体 C、RNA D、蛋白质 30、AaBb的个体能产生()种类型的配子。【 C 】 A、2 B、3 C 、4 D、5

作物育种学(要点)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学科,即改良植物的遗传性,使之更符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可将之为人工进化的学科。 一般配合力:一个被测系与一个遗传基础复杂的群体品种杂交后的产量表现,或被测系与许多其他系杂交后F1的平均值。 特殊配合力:一个被测系与另一个特定的系杂交后的产量表现。 测交种:在测定配合力的工作中,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统称为测验种。这种杂交称侧交,所产生的种子叫测交种。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保持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恢复性:指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的品种或自交系。 三系配套:用恢复系的种子在田间大面积播种所得的植株既可以通过传粉结实,又可以在各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性必须配套使用。称为三系配套。系谱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个世代都予以编号以便查找株系的历史亲缘关系,故称为系谱法。 顶交种:一个品种和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 单交种:两个自交系间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 三交种:一个单交种和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双交种:两个单交种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综合种:10个以上自交系杂交,或几个单交种、双交种杂交后通过混合选育的杂交种。 回交育种的意义和特点:一、意义:1、当一个优良品种由于感染某种病害而失去其利用价值时,用回交育种能有效改良其性状。2、雄性不育特性的转育。3、给父本品种导入标准性状。4、回交在解决远缘杂交中存在的杂种不育和分离世代过长方面,已被证明是有效的。5、回交可以打破连锁,创造出综合双亲优良性状的后代。二、特点:1、育种过程中可以对目标性状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使育种工作有更大的准确性。2、目标明确,可以利用温室、异地或者异季培养以加速育种进程。3、回交育种所得到的新品种丰产性和优良性状与原有优良品种相似,能够迅速推广应用。4、只能改良少数的性状。5、被改良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效果差。6、工作量大。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育种特点 一、自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对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3)没有自交衰退现象。4)通过人工选择可迅速分离出许多纯系。育种特点: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纯系间选择是有效的。二、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个体的异质性,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不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不稳定性,为了获得稳定的春和后代强制自交。3)异花授粉作物自交衰退严重。育种特点1)简单的单株选择效果不好。2)良种繁育必须严格隔离。3)可利用杂种优势。三、常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遗传基础基本是纯合状态,只是异质花程度没有异花授粉的显著。育种特点采用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是有效的。四、无性繁殖作物遗传特点1)基因型的杂合性。2)无性繁殖后代,个体间基因型的一致性。育种特点1)可以采取选择(系统)育种的方法,选择优良的单株。2)杂种优势利用不需保持系。 三种选择育种的方法: 一、单株选择,适用于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是将当选的优良个体分别脱粒保存,翌年分别各种一区行,根据小区植株的表现鉴定上年当选个体的优劣。有一次和多次的,直至达到选择目的。其缺点是1、异花授粉作物为利用杂种优势而培育自交系要采用单株选择,但不适宜单株选择选育品种。2、同一优良品种内进行选择,因为单株间或系统间差异小,难以选到优良个体且花费人力物力。 二、混合选择,从品种混杂群体中,把成熟期、株高、茎叶性状和颜色一致的相似优良个体(单株)选出,混合脱粒脱铃,第二年与原品种比较,优异的就可作为新品种推广。这种方法工作简易,收效迅速,不需要较多劳动力。其缺点是不能了解各个个体后代性状的表现,有的个体具有不良的地产效能,会影响整个品种群体的优良程度,降低选择效果。 三、集团选择,当品种的群体复杂而表现若干类型,每一类型又有一定数量植株时,可把每一类型相同的个体选出,集中混合脱粒播种,翌年各类型进行产量比较,选出新品种。

动物遗传育种学最新

动物遗传育种学最新

————————————————————————————————作者:————————————————————————————————日期: ?

第二章 通径系数 1、父子之间的相关为(0.5);母女之间的相关为(0.5);叔侄之间的相关为(0.25);祖孙间的相关为(0.25) 2、全同胞之间的相关为(0.5);半同胞之间的相关为(0.25) 3、表示通径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称(通径系数);表示相关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称为(相关系数) 4、自然界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关系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行关系,另一种是(因果关系) 5、简述通径链的追溯原则。 (1)先退后进; (2)在一条连接的通径链内最多只能改变一次方向; (3)邻近的通径必须以尾端才能与相关线相连接、一条通径链最多只能含有一条相关线、不同的通经链可以重复通过一条相关线; (4)追溯两个结果的所有通径时应避免重复。 6、老李(X )有个亲侄子(Y ),侄子又有了个儿子(Z),根据三者关系画出一个谱系,并求 X 与Z 的相关。 解: X Y Z 125 .0)2/1()2/1(44)(=+=XZ R

第三章 群体的遗传组成 1、解释下列名词 孟德尔群体、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随机交配 孟德尔群体:个体间能相互繁殖的群体,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群体遗传学所研究的群体均为孟德尔群体。 基因库:指群体全部遗传基因的总和。 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 基因型频率: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 随机交配: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的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的性别的个体交配的 概率相等 。 2、一个性状的遗传性不仅决定于基因,更直接的决定于(基因型)。 3、群体遗传学的交配系统包括(随机交配、选型交配、近交)而没有杂交。 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平衡群体中,杂合子的比例其值永不超过(0.5)。 5、在一个平衡群体中,对于一个稀少的等位基因而言,稀少基因的频率下降10倍,则杂合子频率与稀少基因纯合子频率的比值(增加10倍)。 6、一个孟德尔群体是个体间能相互繁殖的群体,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 7、就畜禽个体而言,完全不加任何选配而绝对随机的交配(比较少)。 8、简述哈代-温伯定律的要点。 (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一代一代始终保持不变; (2)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状态,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后一代一代随机交配下去,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3)在平衡状态下,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是D=p 2 ,H=2p q,R=q 2。 9、决定兔毛色的基因中有三个等位基因。其中C 对c h 和c 都是显性,ch 对c 呈显性,C C、C ch 和Cc 都表现全身有色,c h c h 和c h c 都表现为“八黑”,即所谓喜马拉雅型,cc 表现为白化。江南种兔场中,全色兔占75%,八黑兔占16%,白化兔占9%,求C 、c h 和c 三种基因的频率。 解: 2 .03.05.0113 .009.05 .05.015.009.016.01)1()(22222=--=--=====-==+=+=--=+=++=+r p q A r p A H p p r q r qr q A H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具体如下: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进行学术交流;具有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植物分子育种 2. 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3. 植物航天育种 三、学习年限 1.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 如已提前完成所规定的学业,且学位论文成果突出,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时间不得超过一年。提前毕业的科研成果要求:以第一作者和华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署名,且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所有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 至少应修满26学分。一般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

学分,实验课不限。 (一)必修课 1. 公共必修课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 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18学时) 或自然辩证法(1学分,18学时)(二选一) ③ 硕士生英语(4学分,72学时) 2. 专业必修课 ①专业英语(1学分,18学时) ②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2学分,36学时) ③高级作物育种学(3学分,54学时) (二)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具体课程请参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课程库”。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五、培养环节 1. 必修环节(3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读书报告,学术交流,实践活动三部分,各计1学分。导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相关依据材料,如所作的学术报告PPT(讲义)、参加学术报告笔记、文献综述报告、实践活动工作报告等,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级给分。各个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阅读与论文相关文献80篇,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40篇,撰写文献综述1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5次或在学院范围内做学术报告1个;参加教学实践、生产实践或社会实践,撰写实践总结报告1份。 2. 开题报告

最新电大《遗传育种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1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5391862.html,)*电大考试* 2036【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上篇遗传学 绪论 名词解释: 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的相同,称为遗传。 变异: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的不相同,称为变异。 生物进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物体不适应的被淘汰,适应的生存并繁殖下去,称为生物进化。 基因型:把从亲代获得的某一性状的遗传基础的总和称为基因型。 表现型:把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或全部性状的总和称为表现型。 填空题: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遗传和变异) 世界公认的遗传学的奠基人是。他做过8年的实验。(孟德尔豌豆杂交) 美国的在对果蝇的遗传研究中,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发现了规律。(摩尔根连锁遗传) 1953年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模式理论。(瓦特森克里克DNA分子结构)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名词解释: 细胞膜:也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一层柔软并富有弹性的半渗透性薄膜。 细胞质:是指质膜内环绕着细胞核外围的原生质,呈胶体溶液,内有许多蛋白质分子、脂肪、溶解在内的氨基酸分子和电解质,在细胞质中还包含着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细胞核一般为圆球形,由核膜、核质、核仁、染色质等部分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对指导细胞发育和控制性状遗传起着主导作用。 染色质:核质中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叫染色质。 染色体: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在细胞核中有特定形态特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态结构表现出一系列规律性变化的重要的遗传物质。 着丝粒:又称主缢痕。细胞分裂时,纺锤丝附着的区域。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植物细胞中一种最普遍的分裂方式,是真核细胞繁殖的基本方式。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分生在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经过两次有丝分裂,由一个细胞形成四个子细胞,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而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联会:减数分裂中,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称为联会。 双受精:授粉后,一个精核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精核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的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直感现象:在三倍体的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无性世代: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这是孢子体的无性世代。 有性世代: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称为配子体世代。 世代交替:是指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交替。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这是孢子体的无性世代。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以后,就完成了有性世代,又进入无性世代。 填空题: 生物界除了和这类最简单的生物具有前细胞形态外,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噬菌体) 细胞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壁上有许多称为的微孔,它们是相邻细胞的联系通道。(胞间连丝) 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染色质) 和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染色质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两个臂之间是。(着丝点) 有随体的染色体,随体前端缢缩部分,染色较浅,称为。 (次缢痕) 来自父母本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 染色体)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个别性叫做。(染色体组型或核 型) 细胞分裂有和两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细胞两次分裂之间的一段时期称为。(分裂间期) 减数分裂是在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 分裂。(性母细胞成熟配子)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前期I)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复制和分裂一次,而连续分 裂两次。(染色体细胞) 联会时,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成员之间可能发生。(遗 传物质的交换) 精子的形成是由精巢中的,经过几次有丝分裂后长大成 为,然后经过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染色体数 目减半的,再经过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产生个精细 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4) 所谓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将 来发育成;另一个精核与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核,将 来发育成。(卵合子胚两个极核胚乳) 单项选择题: 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D A核由核膜、核质和核仁三部分组成B核质中容易被碱性 染料着色的物质叫染色质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D细胞核与核外的交 流通道靠胞间连丝 从功能上看,线粒体是细胞的()。B A光合作用中心B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心 C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D分泌贮藏各种物质的场所 线粒体不具备()。D A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能力B遗传的功能 C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D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 释放氧气的功能 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D A核由核膜、核质和核仁三部分组成B核质中容易被碱性 染料着色的物质叫染色质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D细胞核与核外的交 流通道是胞间连丝 关于细胞膜,错误的叙述是()。B A细胞膜也称原生质膜B细胞膜是渗透性膜,膜内外物质 可以自由出入 C细胞膜可以调节和维持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D细胞 膜柔软并富有弹性 在细胞分裂的间期()。A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B细胞核内出现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细线 C染色体的螺旋结构逐渐消失 D细胞内出现清晰可见的纺锤体 有丝分裂的过程先是()。A A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B细胞质分裂,后是细胞 核分裂 C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分裂 D细胞质分裂,接着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 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是()。B A进行核物质的复制B每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2 C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的赤道面上D此时染 色体缩得最短最粗 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是在()。B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 所谓四分体是指()。D A因为二价体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 体 B二价体分开,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C二价体被几个交叉联结在一起 D减数分裂末期形成四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的过程先是()。A A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B细胞质分裂,后是细胞 核分裂 C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分裂 D细胞质分裂,接着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 在细胞分裂的前期()。D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B核内物质进行复制,核的呼吸作用很低 C核仁和核膜消失D每个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 螺线体是染色质的()。B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细胞核中看不到染色体的结构,看到的只是染色质,这 细胞处在()。D A分裂前期B中期C后期D间期 染色体的螺旋结构在到达两极后逐渐消失,核膜、核仁 出现,这是在细胞分裂的()。D A前期B中期C间期D末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出现交换是在()。C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向两极,n对染色体,组合方 式有()。A A2nBn2C3nDn3 经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的是()。B A孢原细胞B小孢子母细胞C大孢子母细胞D极核 减数分裂间期的S期()。C A合成全部染色体DNAB合成50%的染色体DNA C时间比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长D时间比有丝分裂间期的 S期短 减数分裂前期I的偶线期()。A A各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B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出现交换 C二价体缩短加粗D可以见到端化现象 减数分裂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是()。C A粗线期B细线期C终变期到中期ID末期I 玉米的小孢子母细胞为()。A A2nB.nC.3nD4n 玉米的雌配子体是()。D A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的B孢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 反足细胞和助细胞的统称 C由花粉在柱头上发芽形成的D有8个单倍体核的胚囊 花粉粒是由()。A A小孢子发育而来的B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的 C精核发育而来的D管核发育而来的 成熟的花粉粒含有()。B A8个单倍体核B3个单倍体核 C3个反足细胞D2个助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 玉米的雌配子体是()。D A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的B孢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 反足细胞和助细胞的统称 C由花粉在柱头上发芽形成的D有8个单倍体核的胚囊 简答题: 简述植物根尖涂抹压片观察染色体数目、形态的实验步 骤。 答:(1)培养幼根,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可用0.2%秋 水仙碱水溶液或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等);(2)固定(可 以使用卡诺固定液,即3份无水酒精,加1份冰醋酸); (3)水解(1N盐酸);(4)染色(醋酸洋红)、涂抹 压片;(5)观察。 简要说明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答:生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各具半数的染色 体(n),当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又恢复为全数染 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其次,同源染色体分向两极是随机的,n对染色体,就有 2n种自由组合方式。使子细胞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可能出 现多种多样的组合。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 体之间的片段还可能发生交换,增加了差异的复杂性, 为生物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 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简要介绍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答: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是核小 体,是四种组蛋白各两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小体之间 由连接丝连接,核小体长链螺旋盘绕成螺旋体,为中空 管状的螺线体;螺线体进一步螺旋化和卷曲形成圆筒状 结构,称为超螺线体;超螺线体再次折叠和螺旋化,形 成染色体。 第二章分离规律 名词解释: 相对性状:是指不同品种间表现相对差异的一对性状。 杂交:不同品种间交配,称为杂交。 自交:一般指自花授粉。 正交与反交:一般杂交时,如果将A×B称为正交,则将 B×A称为反交。 性状分离:通过F1自交,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 状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 离。 显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在F1代表现出 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在F1代不表现 出来,而到F2代才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决定表现型的遗 传基础。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的一切性状,包括形态特 征和生理特征等。 纯合体:由相同的显性基因或相同的隐性基因组成的基 因型叫做纯合体。 杂合体: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相对的隐性基因组成的 基因型叫做杂合体。 测交:杂种一代与隐性纯合体亲本交配,称为测交。 基因座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一对基因, 称为等位基因。 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显性现状,其 显性性状表现程度与亲本一致,称为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是指F1代不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而表现 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是指双亲的性状同时在后代个体上表现出来。 回交:杂种后代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农学专业简介

农学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1. 学历层次 四年本科,农学学士。 2. 掌握的知识 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等现代作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 作物生产产业化所需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知识; 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意识和基本知识; 现代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理论; 了解国家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标准和法规,具备现代农业理念;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 具备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宏观决策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独立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独立从事作物育种系统和作物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对

现代作物育种和作物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育种和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作物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合作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运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和进行一般业务交流。 4. 优势或特色 2007年农学专业批准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拥有国家作物学一级学科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点,招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拥有一个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泰山学者”岗位一名,国家级和省级农业行业技术体系科学家5名。本专业图书资源丰富,专业实验室和实验田等教学设施完善,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为培养我国农学专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1年建校伊始就设立了农学专业,已经累计毕业5000余人。其中杰出人物的两位代表分别为:世界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和原农业部长现吉林省委书孙政才。 在水浇地冬小麦、旱地小麦、花生和夏玉米等农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研究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先后创出4项全国高产记录。在玉米、小麦和花生等作物遗传与育种研究上,先后培育出玉米品种鲁玉8、10、14、16,莱农14,LN3,莱农糯10号、莱农糯7823、青农105、青农201等;小麦品种鲁麦17、莱农8834、青麦7号、青麦7号等;花生品种鲁花11、青花6 号、青花7 号等优良作物新品种。 二、学习经历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一章绪论 1.药用植物育种学:研究选育与繁殖药用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学的任务:改变植物的遗传模式,即基因型,而不是改变其表现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反之亦然。 3.药用植物育种学的容: 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植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选育方法;药用植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4.获得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常规途径 从野生或者栽培品种中人工选择;通过有性或者无性杂交育种培育 5.新的育种技术 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细胞培养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转基因工程(基因添加、基因剔除、代途径转向、DNA标记辅助选择) 6.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状况及农业生物学特征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相对性状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能保持其重要特征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7.品种的特性: 特异性(品种间)、一致性(个体间)、稳定性(特征特性)、地区性(生态环境)、时间性(使用日期) 8.遗传改良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快速性、丰富性 9.良种的作用:提高单产;改进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增强适应性及抗逆性;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 第二章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育种 1.有性繁殖: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由雌配子(卵细胞)和雄配子(精细胞)相互结合(即受精)产生后代。 2.自花授粉植物:又名自交植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异交率为0~4% 。 3.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4.自花受精:同株或同花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 5.花器构造特点:①雌雄蕊同花、同熟,二者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②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授粉;③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不易飞入。 6.异花授粉植物又名异交药用植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药用植物。异交率大于50%。 7.异花授粉( cross-pollination ):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授粉。 8.异花受精:由异株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 9花器构造特点:①雌雄异株(dioecious),雌花和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如大麻、菠菜等;②雌雄同株异花(monoecious),雌花和雄花分别着生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如玉米、黄瓜;③雌雄同花但自交不亲和,如甘薯、白菜、向日葵等。 10. 风媒花的特征是:多为单性花,单被或无被,花粉量多,柱头面积大并有粘液等 11. 虫媒花的特征是:多为两性花,雌蕊和雄蕊不同时成熟,有蜜腺、香气,花被颜色鲜艳,花粉量少,花粉粒表面多具突起,花的形态构造比较适宜昆虫传播。 12. 常异花授粉药用植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药用植物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作物遗传育种

2008年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及代码:作物生物学(2115) 适用专业: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信息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烟草科学与工程技术,草业工程学 考生注意事项:1.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纸上一律无效; 2.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1,请阐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作物高产栽培中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15分) 2,试阐述作物冻害的机理。冻害对作物生理功能的影响有哪些?如何防治?(20分)3,作物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提高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15分) 4,试述基因概念的发展?(15分) 5,如何利用基因工程的途径进行作物改良?(15分) 6,在作物育种实践中,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研究手段或方法来研究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20分)

课程名称及代码:作物学概论(3117) 适用专业: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草业科学工程学 考生注意事项:1.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纸上一律无效; 2.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作物发展 2,作物的营养品质 3,蒸腾系数 4,杂交育种 5,作物感光性 6,四碳作物 7,基因工程 8,复种轮作 9,Sustainable agriculture 10,Harvest index 二,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 3,作物的优良品种应具备哪些特点? 4,作物良种繁育的程序? 5,作物种植制度的优化应兼顾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50分,任选5题,每小题10分) 1,为什么说我国粮食需求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2,以1种作物为例,阐述作物的产量形成过程及产量各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3,概述作物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4,分析作物免耕栽培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遗传育种学期末模拟试题

遗传育种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干扰: 2.缺失: 3.品种: 4.细胞质遗传: 5.作物生态型: 6.种质资源: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是遗传学的奠基人。阿委瑞通过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提出模式理论。 2.易位是两个之间发生了染色体片断的互换而形成的,又称为。而染色体的一段移到另一染色体上时,称。 3.突变的分子基础是的改变,嘌呤间或嘧啶间的替换,称。 4.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都比较高的性状,表明受因素影响小,可以在世代进行选择淘汰。 5.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是:、、 、和。 6.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和。 7.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和。 8.杂交的方式有三大类、和回交。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B.细胞核内出现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细线 C.染色体的螺旋结构逐渐消失 D.细胞内出现清晰可见的纺锤体 2.玉米的小抱子母细胞是( )。 A.2n B.n C. 3n D. 4n 3.所谓四分体是指( )。 A.因为二价体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B.二价体分开,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C.二价体被几个交叉联结在一起 D.减数分裂末期形成四个子细胞 4.乳糖操纵子模型说的是( )。 A.乳糖操纵子由3个基因组成 B.不存在乳糖时,结合在O基因上的阻遏蛋白阻止RNA聚合酶移行 C.存在乳糖时,结合在O基因上的阻遏蛋白阻止RNA聚合酶移行 D.不存在乳糖时,阻遏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使3个结构基因开始转录 5.假定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的F1代全是红花,F l自交,产生的F2为3/4红花,1/4白花,则红花亲本为( )。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简介

1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 510101 专业名称 作物生产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作物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育种、农资经营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作物生产、种子生产和农资经营能力,从事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作物育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储藏运输、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大中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家庭农场,在农作物生产岗位群和农资生产检验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岗位群,从事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作物育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储藏运输、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熟练掌握不同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能够设计种子生产程序并指导种子生产; 3.熟练掌握农作物生产计划制订要求并指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优质栽培; 4.熟练掌握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新品种选育和指导繁种; 5.掌握常见作物病虫害的症状,能够正确选择农药,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确保食品安全; 6.掌握田间试验设计要点和调查分析的科学方法; 7.掌握作物种子检验的主要指标并能够独立进行检验操作; 8.了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管理的一般规律,能够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进行管理;

9.了解农资市场的基本状况,能够根据不同农资商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植物生产环境、作物生产技术、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农资市场营销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农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种子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等实训。 在大中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农作物生产及育种、施肥、种子营销和病虫害防治等项目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农艺工种子检验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现代农艺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2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 2、变异: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异性。 3、同源染色体:指体细胞内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5、核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 6、授粉:雄蕊中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7、胚乳直感(花粉直感):在3N的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8、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 直感。 9、相对性状: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10、基因型:个体基因的组合。 11、表现型:植株表现出来的性状。 1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对等位置上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13、完全显性:用二个相对性状不同个体杂交,F1完全表现一个亲本性状。 14、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共同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这种基因的多因一效性叫多因一效。 15、交换值:在连锁遗传情况下,由杂种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叫交换值。 16、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17、伴性遗传:指连锁在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的遗传,常伴随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遗传现象。 18、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叫数量性状。杂种后代中难以求出不同类型比例。

19、超亲遗传: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超越父母双亲性状的现象。 20、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21、近亲繁殖: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二个个体间的交配。 22、自交:指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交配方式。 23、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的再次交配。 24、杂种优势:指二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25、 25、芽变:植物的分生组织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变异。 26、镶嵌现象:指同一个体的一部分组织表现一种性状,另一部分表现另一种性状的现象。 27、染色体组:遗传上把由不同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的染色体所构成的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叫染色体组。 28、一倍体:指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29、单倍体:指细胞中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30、多倍体:指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31非整倍体:指在正常染色体的基础上、某个染色体组减少或增加1-2个染色体的变异。 3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叫细胞质遗传。 33、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34、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 mRNA 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5、基因工程:采用类似于工程建设的方式,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后者定向地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成为新类型。 36、生物技术:指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科学技术。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 37、遗传改良:指作物品种改良。

作物遗传育种栽培技术人员岗位工作总结汇报报告与工作计划范文模板

单位:×××× 作物遗传育种栽培技术人员岗位 ……………………………………………………………个人工作总结报告汇报…………………………………………………………… 部门:XXXX-XX XX XXXX-XX 岗(职)位:XXXX-XX XX XXXX-XX 姓名:XXXX-XX XX XXXX-XX (共5100字,可删改)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目录 (2) 一、岗位履职履责情况 (3) 1.1日常工作 (3) 1.2协助管理 (4) 1.3新建工作 (5) 二、出勤与团队建设 (5) 2.1出勤情况 (5) 2.2思想情况 (6) 2.3团队合作 (6) 三、学习与个人成长情况 (6) 3.1业务理论学习 (6) 3.2管理能力提升 (7) 3.3实践本领提高 (7) 四、不足与改进 (8) 4.1不足之处 (9) 4.2整顿整改建议 (9) 五、展望与规划 (10) 5.1总结回顾 (10) 5.2近期目标 (11) 5.3远期目标 (11) 5.4工作打算 (12)

20XX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充实而又忙碌的一年过去了,作为XX单位(部门)的一名作物遗传育种栽培技术人员,在丰富自我阅历的同时,工作战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20XX年,我在XX单位(部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XX单位(部门)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作为一名作物遗传育种栽培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工作,我在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新的改进,在负责XX工作时能以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做好服务和管理。现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法,以便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惩前毖后,扬长补短,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以期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作物遗传育种栽培技术人员,为XX单位(部门)做出更大的贡献。个人总结如下: 一、岗位履职履责情况 1.1日常工作 今年工作主要是XXXX和XXXX。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XXXX项目,解决了多年积累下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团队(班组)在工作中提出的XXXX得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