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恨歌之玄宗出世(五)诛杀韦后

长恨歌之玄宗出世(五)诛杀韦后

长恨歌之玄宗出世(五)诛杀韦后
长恨歌之玄宗出世(五)诛杀韦后

长恨歌之玄宗出世(五)诛杀韦后

【画外音】在唐中宗李显死后,韦皇后打算要效法武则天,登上皇帝之位,李唐王朝再一次陷入吉凶难测的历史节点。就在这个时候,原本默默无闻的三郎李隆基,决定力挽狂澜,发动政变,彻底粉碎韦皇后的称帝阴谋,而正当李隆基悄悄准备举事的时候,一个原本属于韦皇后集团的大臣崔日用突然反水,他提醒李隆基说,形势紧张,政变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必须赶快行动,否则可能会功亏一篑,听到崔日用的话,李隆基将作何反应,政变是否继续进行,同时,敌对双方的实力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蒙曼】李隆基听到崔日用这个说法,他是什么感觉?我觉得,李隆基当时肯定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崔日用这个人两面三刀,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说崔日用政治立场坚定,死心塌地地拥护韦皇后的话,那么李隆基当时的脑袋和脖子就已经分家了,而且我们也要知道一句话叫做当局称迷,旁观必审。崔日用作为一个旁观者,他说出这番话来,李隆基也明白,他说得有道理,政变确实是刻不容缓。

可是呢,要想发动政变,总要先评估一下风险指数,政变有没有把握啊,风险大不大。我们要是替当时的李隆基评价一下,这个风险大不大?他在这个时候要发动政变,那这个风险可是太大了,因为把李隆基和韦皇后两边的力量放在一起一对就知道了,韦皇后的优势相当明显。为什么说韦皇后的优势相当明显呢?她有三大优势。第一,韦皇后当时占有舆论优势。因为我们讲过,韦皇后当时已经立了唐中宗的小儿子李重茂当皇帝了,自己是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辅政,她的一切政令其实就都是以小皇帝李重茂的名义颁布的,这个时候谁要是反对韦皇后,谁其实就是在反对皇帝,反对皇帝就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这就叫作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说,韦皇后首先就占据了舆论优势。除了舆论优势,她还有什么优势?韦皇后当时还有军事优势。这个我们上一集也讲过了,唐中宗刚一死,韦皇后就赶紧调集了五万府兵进驻长安,这五万府兵就和长安城原有的禁军体系一块儿对长安城实行军事管制。为了确保府兵,还有禁军之中的飞骑、万骑两支力量的绝对效忠,韦皇后又安排了自己的六个亲信,就是六个侄子或者女婿去担任这三支队伍的统帅,那这样一来,这几支队伍就不仅仅是军事过硬了,它还有什么好处?政治合格。所以韦皇后在军队方面应该是比较拿得准的,这是第二个优势。那么韦皇后的第三个优势是什么呢?是政治优势。我们也讲过,韦皇后很早就开始在宰相队伍里安插自己的人手,所以在当时整个宰相集团之中大多数都是支持韦皇后的,那宰相是百僚之首,一呼百应,韦皇后有了他们的支持,在政治上也是颇为稳妥的。那有了舆论、政治和军事三大优势,我们看起来,韦皇后的势力就是相当强大的了,那韦皇后这边势力强大,李隆基这边又怎么样呢?

反观李隆基,可以这么说,韦皇后的优势就是他的劣势,他差远了。这话又怎么讲呢?咱们先看舆论,刚才我们说了,当时皇帝已经继位了,而且是唐中宗的儿子,是符合继承原则的,所以这个时候李隆基要再想兴兵宫阙,那就叫做师出无名。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这个时候李隆基在舆论上是处于劣势的。再来看军事,军事上李隆基怎么样?他也不行。虽然说李隆基没少在禁军身上下功夫,在万骑队伍中也有一帮朋友,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在关键时刻能否替你卖命,这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再说了,李隆基交的这些朋友都是万骑的中下级军官,就算他们肯替李隆基卖命,他们有没有足够的号召力让手下人跟着他们走,还是值得怀疑,再者说,就算朋友肯卖命,朋友也能拉起一支队伍来,我们刚才讲,长安城的防卫是由府兵、禁军中的飞骑和禁军中的万骑三支队伍共同负责的,你只搞定了万骑,其他两支军队还是巨大的威胁呀,所以在军事上也不占优势。再来看政治上,李隆基的那些谋臣都是什么人?我们也说过,那也是

一群中下级官员,虽然是足智多谋,但是人微言轻,跟韦皇后手底下那些宰相放在一块儿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没有那么大的政治影响力。

那这样综合起来一看,我们就明白了,尽管李隆基已经尽可能地纠集了自身势力,相王势力以及太平公主势力,但是跟占有整个国家机器的韦皇后相比,他还是相当弱势的,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发动政变,那就是胜算很小,但是风险很大。

【画外音】政变虽然有很大风险,但李隆基也并非鲁莽行事。除了争取到太平公主和父亲相王的支持以外,为了避免蒙受“犯上作乱”的恶名,李隆基还打出了“拯救社稷之危”、“匡复李唐”的旗号,以争取更多的舆论支持。然而,政变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的还是要掌握军事力量,就在李隆基为此忐忑不安的时候,宫廷的军队里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不仅坚定了李隆基政变的决心,也成为他举事的重要契机。那么,军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件事与李隆基的政变又会有怎样的关联呢?

【蒙曼】我们刚才不是讲,韦皇后派了六个侄子、女婿这样的亲信去控制军队吗?这六个小伙子都是空降兵,以前没有在军队里干过,没有军事经验,也没有跟军人打交道的经验,可是他们既然派到这儿来了,就得让军人服气,他们又害怕军人瞧不起他们,怎么办呢?就想靠暴力解决问题,想要靠打人来立威。于是,有事没事就找荐儿,动不动就因为一件小事把手下的兵叫过来打一顿,特别是韦皇后派到万骑队伍中的两个小伙子,一个叫做韦播,一个叫做高嵩,因为他们知道万骑是皇帝的贴身卫队,他们的责任特别重大,所以他们对万骑的管理就特别严格,换句话说,他们要打起人来就是特别地狠。那我们也要知道,万骑既然是皇帝的贴身卫队,心里是有点骄傲感的,韦播和高嵩这么一打,万骑整个军营可就炸锅了,军士的情绪都非常地激动。那万骑的两个中级将领葛福顺还有陈玄礼不是早在半年之前就跟李隆基搭上关系了吗?眼看着情况是这个样子,他们两个就找李隆基诉苦来了。他们两个找李隆基诉苦来了,李隆基当时在干什么?李隆基正在跟他的军师刘幽求一块儿商量政变的事呢,一听葛福顺和陈玄礼的一番诉说,李隆基和刘幽求不由得彼此会心地一笑,这简直就是及时雨啊,政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军队。那现在军队开始对韦皇后不满了,这不是天助我也吗?这个好条件要是不利用,对不起老天,怎么利用啊?当时李隆基就好言好语地劝慰了葛福顺和陈玄礼一番,把他们打发走了,可是前脚他们走了,后脚李隆基马上就跟刘幽求说了,说:军师啊,现在情况紧急,请您去,赶紧帮我把万骑搞定。

那我们这样说,可能有人就觉得奇怪了,人家葛福顺和陈玄礼这两个中级将领不是刚刚在你这儿离开吗?刚才人家跟你说的时候,你怎么不直接发动一下把他们搞定算了?为什么还要再派一次刘幽求啊?我觉得李隆基这样做可是非常有道理的。为什么呢?首先,当时万骑虽然对韦皇后不满,但是这个不满是否达到足以发动政变的程度是并不清楚的,如果这个时候主帅就贸然去发动人家,很可能引起危险,人家不同意怎么办?你不是主帅都暴露了吗?这是第一个道理。第二个道理,我们也知道有一句话叫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作为一个领导,你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而不是事事都要亲历亲为。那刘幽求是什么人啊?刘幽求是谋臣,鼓动三寸不烂之舌那是他的长项。所以他隆基就要利用他这个长项,这就好比《水浒传》里头在智取生辰纲之前,晁盖先让吴用去策动阮氏三雄,是一个道理。果然,刘幽求这个人也是不辱使命,到了葛福顺他们面前,把政治大义和功名富贵结合起来,一番蛊惑,葛福顺和陈玄礼他们几个军官就慨然允诺:没问题,我们也早觉得韦皇后不是好东西了,我们愿意跟临淄王干,我们愿意博取这套功名富贵,军队的事情我们来负责。

那既然搞定了一些万骑的军官,其实整个政变也就进入倒计时了,究竟在哪一天发难呢?李隆基把这个日子就定在了六月二十日,也就是唐中宗李显死后的第十九天。

那日子都定好了,我们再分析一下,这个时候发动政变,他的把握大不大啊?仍然是不大。别看有万骑军官支持,把握还是不大,为什么呢?人家韦皇后那边的优势一点都没有变,韦皇后的优势没有变,那就意味着他这场政变肯定是不会轻松的。那么是不是真的像我们判断的那样不轻松呢?果然。政变刚刚要发动,第一个麻烦事就出来了,什么事情?那也是我们讲过的,就是李隆基手下有人不干了,谁不干了啊?就是李隆基的心腹保镖王毛仲。王毛仲这个人我们反复讲过了,这是个聪明人,主人想要干什么,他打眼一看就知道。聪明人有好处可是也有坏处,坏处在哪儿?聪明人经常用脑过度,这时候,王毛仲这个聪明人就分析了,主人二十号晚上要发动政变,他有没有把握啊,分析来分析去,王毛仲觉得是一点把握都没有,那自己应该怎么办啊?王毛仲一想,生命诚可贵,就算是平常主人待我不薄,我也不能去替他送死啊,怎么办呢?开溜吧。所以就在六月二十日那天凌晨,王毛仲就跑了,跑到哪儿去了呢?反正没跑到韦皇后那边,这很不错,但是谁也不知道他藏哪儿了,反正李隆基就找不着他了。那我们可以想想,政变还没有发动,心腹保镖就开溜,可以想像当时的情况是多么严峻,可以说这场仗对于李隆基而言那就是铤而走险。

【画外音】李隆基密谋的这次政变史称“唐隆政变”。韦皇后掌握朝政之后改元号为“唐隆”,寓意是使唐朝兴隆起来,以此掩饰她想要称帝的野心,谁知“唐隆”与“隆基”有一字巧合,竟成为李隆基举兵的预兆,这也是韦后所始料不及的。然而,就在李隆基准备政变的关键时刻,他的贴身侍卫却逃跑了,这也预示了政变的成败难测。那么,政变过程中还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险情呢?

【蒙曼】我们刚才不是讲,李隆基把政变的具体日期定在了六月二十日吗,这天傍晚就趁着暮色苍茫,李隆基就带着自己的一帮人,像刘幽求、和尚普润,还有另外一个心腹保镖李宜德等等,几十人个进入禁苑了,进入禁苑干什么呢?来找钟绍京来了。钟绍京我们也讲过,那是李隆基从潞州回到长安之后就结交的一个朋友,当时正担任禁苑总监,而禁苑呢它又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因为唐朝的禁苑就在整个宫城的正北面,禁苑的南门就是宫城的北门,进了宫城的北门就是皇帝所在的后宫了。禁苑的位置相当重要,李隆基他们现在找钟绍京干嘛呢?就是想借他这方宝地,把钟绍京家作为政变的前敌指挥部。那么到了钟绍京家门口,李隆基就举手敲门了,就在这个当口,对李隆基的第一个考验就出现了。什么考验呢?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钟绍京这时候害怕了,死活不开门,无论李隆基是高声地敲还是低声地叫,反正钟绍京在里面就是装聋作哑就是不开这个门,这着急啊,怎么办呢?正在着急的时候,屋里有一个人说话了,就是钟绍京的夫人许氏,许氏夫人就跟钟绍京讲了,你这是替国家出力,神会保佑你的,再说了,就算你现在不开门,你素日又和他们通谋,你以为以后别人不会找上你来吗?你以为你能躲得过吗?这几句话不多,可是切中要害了,所以钟绍京一下子顿开茅塞,赶紧就把门打开了,把李隆基给迎进来了。《资治通鉴》是这么记的,我在太平公主系列也是这么讲的,可是今天我翻回头来想这件事,我觉得不对,怎么不对呢?我觉得钟绍京不开门这事,没有史书记得这么简单,这个事情另有隐情。有什么隐情啊?现在我觉得,钟绍京他根本就不是政变领导小组的核心成员,他知道李隆基要政变,他也同意政变,但是他并不知道李隆基就要在那天晚上发动政变,更不知道李隆基要把他家变成政变的前敌指挥部,因此李隆基带着人到他家门口的时候,对他来讲这非常突然,精神上没有任何准备,这他才临时紧张不开门的。那么后来,经过妻子许氏的一番劝说和自己的深入思考,他又把门给打开了,那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这可是跟《资治通鉴》唱反调,我为什么这么想?我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因为《新唐书》在讲到“唐隆政变”这件事的时候曾经把政变得

以胜利归功为三个因素。哪三个因素呢?按照《新唐书》的的说法,那就是:刘幽求之谋,崔日用之智,钟绍京之果。这就有意思了,我们想想刘幽求他是李隆基的军师,说刘幽求之谋我们承认,没问题,崔日用在政变之前反水,这是一种政治上的灵活考虑,随机应变,属于一种政治智慧,说崔日用之智对李隆基有帮助,我们也可以认可。可是唯独这个“钟绍京之果”很成问题,那如果按照《资治通鉴》这番记载的话,钟绍京可是一点都不果,相反,你看人家跟他商量好了他临时又不给人家开门,这不是懦弱吗?是果的反义词,怎么《新唐书》还要大力表彰这个“钟绍京之果”呢?那有人可能就要问了,这是你猜的呀,还是有什么别的证据?我除了刚才《新唐书》的证据以外,还有证据。有什么证据呢?《旧唐书·玄宗本纪》里头,开列了一个策划政变的功臣名单,这个名单上面有我们熟悉的刘幽求、葛福顺、和尚普润等等六个人,但是唯独没有钟绍京。我们知道《旧唐书》那是根据《唐朝实录》修撰而成的,那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最可靠的资料,《旧唐书》如果不记载钟绍京参与谋划的话,那就恰恰证实了我们刚才的说法,钟绍京此前并不知道。

我们想想,钟绍京不知道的情况下,李隆基带着人就到他们家门口了,就去敲门,就要利用他这方宝地,那是不是一个重大的冒险?那肯定是冒险。那有人肯定要提这个问题,既然禁苑如此重要,既然钟绍京此前跟李隆基又是朋友,李隆基何必要冒这个险呢?他为什么不提前跟钟绍京打好招呼呢?我们仔细想一想,李隆基这样做还是有道理的。有什么道理?我们要清楚,钟绍京他是李隆基的朋友,但他也是个五品官员,我们以前还讲过,钟绍京还写一笔好字,经常能得点润笔费,小日子过得蛮滋润的,因此他的顾虑也就比较多,他又不是一开始参与谋划的核心成员,试想如果李隆基提前跟他打招呼,说我就在那天晚上要利用你们家那个地方,万一钟绍京他有顾虑他不干怎么办?不干倒还好,万一他把这个消息泄漏出去怎么办?那李隆基要冒的风险就更大了。所以呢,经这反复权衡,李隆基觉得不如不告诉他,就从天而降。那么钟绍京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反倒有可能考虑不了那么多事,那就顾念朋友的交情替他开门。再退一步讲,就算是钟绍京死活不开门,你想凭李隆基身边带的几十个人,特别是凭他手里还有那个武功高强的李宜德还怕拿不下钟绍京夫妇吗?所以按照李隆基的想法,是钟绍京开门就开门,不开门强攻也得让他把门打开。事实上呢?经过他这么一个冒险试探,钟绍京还真没用他强攻,果断地决定支持他,把门打开,因此这场冒险也就算是有惊无险,一举成功。

【画外音】从韦后临朝称制到李隆基举兵仅仅只有十九天,而这十九天的周密策划,也充分显示出了李隆基的胆识和谋略。在李隆基等人成功进入禁苑后,政变也就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禁苑位于宫殿的北门外,而宫殿的北门之内就是皇帝所在的后宫。要想一举拿下韦皇后,关键就在于守卫在北门的禁军。那么,接下来,李隆基还会遭遇怎样的风险呢?

【蒙曼】第二个考验就是能否取得禁军支持的考验。这个可能有人也不理解,你不是讲葛福顺和陈玄礼这两个万骑的将领决定支持李隆基了吗?没错,军官是支持了,但是他们能否发动手下的士兵支持还是未知数。我们刚才讲,李隆基进入钟绍京家里了,没过多久,葛福顺和陈玄礼他们也就来了。几个人在一块等,等到钟敲二鼓,二更天,也就是九点到十一点之间的时候,李隆基觉得这时候人们差不多要睡着了,可以观察观察形势了,推门一看,正好是天降流星雨,硕大的流星拖着白光就从天而降,好像下雪一样。那一看到这个天象出现了,马上和尚普润还有军师刘幽求就说了,这是改换天命的征兆啊,我们赶紧动手吧。什么意思?当时气氛是非常紧张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都要利用,天象也要利用,这就是一种战争动员。他们这么一动员,也是群情激奋,这个时候李隆基就趁热打铁了,对葛福顺讲,说:替国家出力,替自己博取功名富贵的时刻到了,你们打算怎么办吧?葛福顺说:包在我身上。说完提着刀就走了,到哪儿去了?到禁军的军营去了。

我们不是讲韦皇后其实一共是派了四个将军去安顿禁军吗?两个领导飞骑的,两个领导万骑的,这四个将军除了一个女婿武延秀当时住在宫里之外,其他的三个人都老老实实睡在军营里呢。葛福顺仗着自己是万骑的军官,平常出入营房无碍,大摇大摆地就进入军营了,进入军营看到三个熟睡的将军,他是手起刀落,三刀就把这三个人的脑袋像剁白菜一样给剁下来了。

其实说到这儿我们得批评一下这三个将军了,这三个将军真是不读书啊,他们要是读点书,知道点历史的话就不会那么轻易地丧命了,大家想想三国的时候张飞不就是因为喝醉了酒老打士兵,后来被士兵给宰掉了吗?你想你又打了人了,还又防范意识这么差,睡觉的时候身边都不放个眼线,自己也不清醒一点,这不是找死吗?反正就把这三颗头给剁下来了。

那好,拿到了三颗头颅,这时候葛福顺在那大叫起来了,说韦皇后毒死先帝,这是篡逆,今天夜里我们就要替先帝报仇,我们就要扶立相王当皇帝,诸位士兵,你们谁要是敢三心二意帮助逆党,那我绝不轻饶,日后必定株连三族。那葛福顺这么一番动员,下边士兵怎么反应啊?要知道葛福顺那是万骑的老将领,威望是挺高的,再说了,韦皇后派去的这几个将军平常不是老打人吗,早就失了人心了,眼看他们的头都在葛福顺手里了,那下边的士兵也就纷纷表态,我们没有二心,我们坚决跟着葛将军。这样一来,整个禁军队伍就算是收复过来了。

那大家觉得这一步冒不冒险?这一步也太冒险了吧,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万一人家那三个将军警惕性高一点,葛福顺没有能够顺利把他们的首级拿下来会怎么样?还有,万一他把首级是拿下来了,但是士兵没有响应那又会怎么样?风险是绝对存在的,可是历史事实就是,这两种风险都没有真正发生,葛福顺相当轻松地就搞定了军队。这样一来,政变的第二个考验又顺利地度过去了。

把军队安抚好之后,葛福顺就拿着这三颗人头给李隆基看,李隆基一看也是相当高兴,马上就进行了下一步的布暑,由葛福顺和陈玄礼分别带领一队士兵杀进宫去,而李隆基在玄武门坐镇指挥。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又要问了,李隆基这时候为什么不和葛福顺、陈玄礼他们一块儿杀进去?他为什么还要在玄武门坐镇指挥啊?很简单,因为这时候他们又要面临第三个考验了。那就是禁军能否打得过府兵的考验。我们说过,当时长安城里的军事力量一共是三支,有府兵,有禁军的万骑,还有禁军的飞骑。现在禁军是没有问题了,可是还有府兵,府兵有五万人,在数量上绝对占据优势,那禁军能否打得过府兵,这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让禁军先进去,他是有用意的,如果葛福顺和陈玄礼他们进行顺利的话,他就跟进,如果他们进展不顺利,遇到坚强的抵抗了,那很可能李隆基就要另做打算了。葛福顺和陈玄礼这两个将军进展到底顺利不顺利?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得出一个结论,还是相当顺利的。为什么我们说肯定是相当顺利的呢?因为我们刚才讲,在二更天的时候,李隆基还在那看星星呢,军队还没出动呢,可是到了三更天,葛福顺和陈玄礼的队伍已经在宫里胜利会师了,这说明他们并没有遇到特别有效的抵抗。

那可能大家就要好奇了,韦皇后安排的这府兵都干嘛去了?府兵到底干嘛去了?倒戈了。当时府兵本来是在太极殿宿卫唐中宗的那个棺材的,他们看到万骑杀进来了,是什么反应呢?《资治通鉴》的记载是说,府兵闻噪声,皆披甲应之。他们一看别人杀进来了,他们也披挂上阵,阵前起义了。这样一来,等于说政变的第三次考验也顺利通过了。那接下来的事情不就好办了吗?听到两军会师的欢呼声,李隆基带着一帮人马也杀进宫来,三路人马会

合,那就是势如破竹,无论是临时仓皇逃跑的韦皇后,还是揽镜作眉的安乐公主,还是首鼠两端故作镇定的上官婉儿就都灰飞烟灭了,整个政变算是胜利结束。

那咱们看整个胜利过程经历了那么多波折,是相当不容易的,赶紧论功得赏吧。所以刘幽求在一夜之间就写了一百多道任官的诏书,写得手都软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清晨,一百多新官穿得大红大紫,到外面去大肆炫耀,弹冠相庆。

【画外音】对于这次政变,有学者评论认为,它虽然本质上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但跟以往的一些内争不同,它在唐朝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李隆基“拨乱反正”的第一步,没有这次政变也就没有后来的“开元盛世”。那么,李隆基究竟为什么能够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取得政变的胜利呢?这其中又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必然呢?

【蒙曼】那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李隆基为什么能够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取得政变的胜利?首先当然是《新唐书》所总结的那个原因,就是用人策略,就是《新唐书》说的,刚才我们反复引用的,“刘幽求之谋,崔日用之智,钟绍京之果”。李隆基别看年轻,但是在用人上是颇有心得的,人尽其才,你看,刘幽求用他的脑袋,崔日用用他的随机应变,钟绍京用他的地理位置,还有和尚普润用他的宗教号召力,甚至葛福顺用他的武力,这些人都是人才,能够指挥人才为我所用的这叫什么啊?这叫帅才,叫王者之才。这是第一个原因。

但是仅仅像旧史书那样讲这个原因还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李隆基能够胜利还有三个要素。哪三个要素?我总结,勇气、运气和人气。先看勇气,什么是勇气?李隆基敢于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背水一战,这就是勇气。李隆基是个王子,此前没有打过仗,但是他能在唐王朝大厦将倾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弱斗强,这就是一种极大的政治勇气,这种政治勇气其实也就是唐隆政变能够胜利的一个基础,这是勇气。再看第二个,运气。中国古代讲天命,天命是什么?我觉得天命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好运气,那么李隆基的运气好不好呢?李隆基的运气太好了。我们刚刚讲过,政变中他经历了三大考验,其实也就是三大风险,每一次考验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想一想,万一钟绍京就是不开门会怎么样?万一葛福顺没有顺利地把那三个将军杀掉,又会怎么样?万一府兵对禁军组织了强有力地誓死抵抗又会怎么样?应当说如果出现这三种情况之中的任何一种,这个政变的形势都有可能发生逆转。可是历史事实就是,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是这三种情况都没有发生,这不是好运气是什么?那我们再来看第三个运气,人气。李隆基的好运气从哪儿来呀?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说法叫做“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看起来是老天帮忙,其实和李隆基此前还有李唐宗室此前积累的人气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可以想一想,假如李隆基不是半年之前就跟钟绍京交朋友,钟绍京可不可能当时临时决定给他开门,如果李隆基不是很早就跟万骑,跟那些禁军的将领攀交情,那些人能替他卖命吗?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韦皇后倒行逆施引起天下人不满,引起了天下人对李唐宗室的同情,府兵能临阵倒戈吗?所以看起来是运气,其实关键因素还在人气。那我们这样一分析就明白了,李隆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场政变的成功,关键因素在于他的软实力。在政治选择面前,在历史选择面前,软实力其实并不软,靠软实力取胜的李隆基一出手就是一记重拳,这一记重拳打垮了韦皇后,也打掉了高悬在李唐王室头上的那柄利剑。那么,政变结束之后,李唐王朝会向何处去呢?李隆基的政治前景又会如何呢?请看下集,太子监国。

古诗文长恨歌译文及注释

古诗文长恨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 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 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 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 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 夜夜撒娇不离君王; 玉楼上酒酣宴罢, 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车队走走停停,西出长安才百余里。 六军停滞不前,要求赐死杨玉环 。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抛撒满地无人收拾。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秋风萧索扫落叶, 黄土尘埃已消遁, 回环曲折穿栈道, 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 引得君王相思情。 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 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叛乱平息后,君王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东望京都心伤悲,信马由缰归朝堂。
1 / 11

长恨歌翻译

《长恨歌》译文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初蒙皇恩润泽时,就这般娇娆涔涔。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象女神;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金屋中阿娇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清风过处飘仙乐,四面八方都可闻。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来里,来到驿站马嵬亭。龙武军和羽林军,六军不走无奈何;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贵妃头上装饰品,抛撒满地无人问;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个泪人;回头再看此惨状,血泪交和涕淋淋。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队伍登上了剑门。峨嵋山下路险隘,蜀道艰难少人行;旌旗黯黯无光彩,日色淡淡近黄昏。泱泱蜀江水碧绿,巍巍蜀山郁青青;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行宫之内见月色,总是伤心怀悲恨;夜雨当中闻铃声,谱下悲曲雨霖铃。天旋地转战乱平,君王起驾回京城;到了马嵬车踌躇,不忍离去断肠人。萋萋马嵬山坡下,荒凉黄土坟冢中,美人颜容再不见,地上只有她的坟。君看臣来臣望君,相看个个泪沾衣;东望京都心伤悲,任凭马儿去驰归。回到长安进宫看,荷池花苑都依旧;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宫中垂杨柳。芙蓉恰似她的面,柳叶好比她的眉;睹物怎能不思人,触景不免双目垂。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长秋草;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夜间殿堂流萤飞,思想消沉心茫然;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了几重;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生离死别远悠悠,至今已经过一年;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3、感受其凝炼、优美动人的语言及作者对李杨二人赞颂又讽喻的复杂态度。 【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四课时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 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 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等。 3、李、杨的故事: 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家显贵: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伯叔兄弟杨钴官鸿胪卿,杨镝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封为右丞相)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公元756年,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赏析指导】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以意逆志”是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所说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孟子原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与古人为友。这被称为一种“作家批评”或者“传记批评”,现在此很多人反对这种阅读的方法。例如英国现代最重要的诗人艾略特就认为:“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应当着眼于诗人,而应当着眼于诗篇。”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可结合题目和注释如例一诗) 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回眸( ) 粉黛( ) 骊宫( ) 霓裳( ) 衾被( ) 鼙鼓( ) 仙袂( ) 衣钿( ) 凝睇( ) 钗擘( ) 萦纡( ) 马嵬( ) 阑干( ) 绰约( ) 迤逦() 2、填空 白居易(772~846)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他与_______世称“元白”主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以意逆志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2)知人论世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 第一课时思路整理

长恨歌逐句翻译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注解:1、汉皇:指唐明皇。2、御宇:治理天下。 【韵译】: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 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韵译】: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 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韵译】: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 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韵译】: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 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韵译】: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 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韵译】: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 初蒙皇恩润泽时,就这般娇娆涔涔。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韵译】: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 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韵译】: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 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韵译】: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 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韵译】: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象女神; 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韵译】:金屋中阿娇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 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注解:3、姊妹句:杨贵妃受宠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韵译】: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 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长恨歌导学案1 2

长恨歌第1课时导学案 1.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河南做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是中唐的主要倡导者,主张“”,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人民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词尖锐,主题鲜明。作品主要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背景简介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唐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逸,宫中多内宠。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白居易作此诗也为了 。 3.字音识记 ①云鬓.()②马嵬.()③龙驭.() ④衾.寒() ⑤鼙.鼓() ⑥骊.宫() ⑦玉扃.() ⑧钗擘.() ⑨回眸.() ⑩霓裳.() ?临邛.() ?仙袂.() 4..词语解释 ①可怜 ..光彩生门户:___________________②尽日君王看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云栈萦纡 ..不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剑阁: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到此踌躇 ⑤天旋地转回龙驭 ..星河欲曙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耿耿 5..名句赏析请赏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6.简要梳理这首诗的层次结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7~8题。 野人送朱樱杜甫

《长恨歌》翻译及赏析16页

长恨歌(白居易长篇叙事诗)创作背景

的姿容。 (7)华清池:即华清池温泉,在今西安市临潼区南的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后改名华清宫。唐玄宗每年冬、春季都到此居住。 (8)凝脂:形容皮肤白嫩滋润,犹如凝固的脂肪。《诗经·卫风·硕人》语“肤如凝脂”。 (9)侍儿:宫女。 (10)新承恩泽:刚得到皇帝的宠幸。 (11)云鬓:《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金步摇:一种金首饰,用金银丝盘成花之形状,上面缀着垂珠之类,插于发鬓,走路时摇曳生姿。 (12)芙蓉帐:绣着莲花的帐子。形容帐之精美。萧纲《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 (13)春宵:新婚之夜。 (14)佳丽三千:《后汉书·皇后纪》: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乃至掖庭三千。言后宫女子之多。据《旧唐书·宦官传》等记载,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大率宫女四万人。 (15)金屋:《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时,他姑妈将他抱在膝上,问他要不要她的女儿阿娇作妻子。他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 (16)列土:分封土地。据《旧唐书·后妃传》等记载,杨贵妃有姊三人,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日大姨,封韩国夫人。三姨,封虢国夫人。八姨,封秦国夫人。妃父玄琰,累赠太尉、齐国公。母封凉国夫人。叔玄珪,为光禄卿。再从兄铦,为鸿胪卿。锜,为侍御史,尚武惠妃女太华公主。从祖兄国忠,为右丞相。

姊妹,姐妹。 (17)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18)不重生男重生女:陈鸿《长恨歌传》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等。 (19)骊宫:骊山华清宫。骊山在今陕西临潼。 (20)凝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伴奏出舒缓的旋律。 (21)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 (22)霓(ní)裳羽衣曲:舞曲名,据说为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词,改用此 名。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23)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烟尘生:指发生战事。阙,,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24)千乘万骑西南行: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安。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出延秋门向西南方向逃走。当时随行护卫并不多,“千乘万骑”是夸大之词。乘:一人一骑为一乘。 (25)翠华两句:李隆基西奔至距长安百余里的马嵬驿(今陕西兴平),扈从禁卫军发难,不再前行,请诛杨国忠、杨玉环兄妹以平民怨。玄宗为保自身,只得照办。 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皇帝仪仗队用。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百余里:指到了距长安一百多里的马嵬坡。 (26)六军:指天子军队。《周礼·夏官·司马》:王六军。据新旧《唐书·玄宗纪》、《资治通鉴》等记载: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哥舒翰至潼关,为其帐下

语文诗词翻译赏析-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长恨歌》导学案解析

《长恨歌》导学案 导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白居易,字,号。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平易通俗,语言浅显,流传广泛。著有《白氏长庆集》。 【诗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二、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粉黛.骊.宫霓裳 ..临邛.鼙.鼓绰.约 仙袂.衣钿千乘.钗擘 ..马嵬.阑.干 (2)解释加点词语: a、御宇 ....多年求不得b、含情凝睇 ..谢君王c、姊妹弟兄皆列土 d、宛转 ..登剑阁f、不见玉颜空死处..蛾眉马前死e、云栈萦纡 g、东望都门信马 ..多仙子 ..归h、耿耿 ..星河欲曙天i、其中绰约 j、珠箔银屏迤逦 ..- ..开k、玉容寂寞泪阑干 (3)古今异义: A.六宫粉黛无颜色 ..是 .. d.雪肤花貌参差 ..光彩生门户 c.云鬓半偏新睡觉 .. b.可怜 ⑷名句名段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 ,芙蓉帐暖度春宵。 c.渔阳鼙鼓动地来,。 D.玉容寂寞泪阑干,。 e.夕殿萤飞思悄然,。 F.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整齐的句式概括出来。 2、题为“长恨歌”,“恨”为何意?谁“恨”?为什么“恨”?

长恨歌原文带翻译

长恨歌原文带翻译 《长恨歌 》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 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是其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恨歌原文 带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 《长恨歌》原文: 作者:白居易【唐朝】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长恨歌》注释: 1.汉皇:指汉武帝。此处借指唐玄宗李隆基。唐人文学 创作常以汉称唐。重色:爱好女色。倾国:绝色女子。汉代李延年对汉武帝 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 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后来,“倾国倾城”就成为美女的代称。 2.御宇: 驾御宇内, 即统治天下。 汉贾谊《过秦论》 : “振长策而御宇内。 ” 3.杨家有女:蜀州司户杨玄琰,有女杨玉环 ,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17 岁(开元二十三年(735))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 王李瑁之妃。后被唐玄宗看中,22 岁时,玄宗命其出宫为道士,道号太真。27 岁被玄宗册封为贵妃。 白居易此谓"养在深闺人未识", 是作者有意为 帝王避讳的说法。 丽质:美丽的姿质。

《长恨歌》原文及翻译

《长恨歌》原文及翻译 一、《长恨歌》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a href=https:///265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 Π 銎鸾课蘖Γ С А θΥξ С 鞒龆济虐ν贰> Χ ΓΑ ?花开日一作:花开夜;南内一作:南苑)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通:栏;飘飘一作:飘飖)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二、《长恨歌》原文翻译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车队走走停停,西出长安才百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译文.doc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译文 《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长恨歌》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偏。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独学(A级)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 ——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

《长恨歌》原文注释及译文

《长恨歌》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释
1 / 12

长恨歌导学案答案

《长恨歌》导学案课前A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具有伤感色彩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2、写作背景(参照课下注释1)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时间是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3、李、杨的爱情故事。(见补充资料) 背诵: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李商隐《马嵬》(其二)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 回眸.(móu )凝脂.(zhī)云鬓.(bìn)骊.宫(lí)鼙.鼓(pí) 城阙.(què)千乘.(shèng)花钿.(diàn )萦纡 ..(yíng yū)旌.旗(jīng)龙驭.(yù) 踌躇 ..(chóuchú)马嵬.(wéi)悄.然(qiǎo)耿.耿(gěng)霜华重.(zhòng)衾.(qīn) 临邛.(qióng)绰.约(chuò)玉扃.(jiōng)参差 ..(cēn cī)珠箔.(bó)仙袂.(mèi) 迤逦 ..(yǐlǐ)飘飖.(yáo)凝睇.(dì)人寰.(huán)擘.(bò) 2、解释词语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 ..多年求不得。(统治天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专宠)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 ..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 ..马前死。(美貌的女子,此指杨贵妃) 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皇帝的车驾)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任马前行)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 ..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纵横) 含情凝睇 ..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凝视)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用手分开) 课后A (一)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参考: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从此天下太平,但玄宗也开始贪图享乐了。从各处招来美女,其中以杨玉环为最,于是千方百计暗度陈仓让其成为自己的妃子。之后俩人沉溺欢爱。但好景

长恨歌白居易原文翻译

长恨歌白居易原文翻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 更是多不胜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长恨歌 白居易 原文翻译,希望对您有帮助。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菜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长恨歌》导学案解析

《长恨歌》导学案解析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学案 唐诗宋词编号:5 编选李新武 《长恨歌》导学案 导学过程一、课前积累 白居易,字,号。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平易通俗,语言浅显,流传广泛。著有《白氏长庆集》。【诗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

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二、自主学习给加点字注音粉黛骊宫霓裳临邛鼙鼓绰约.......仙袂衣钿千乘钗擘马嵬阑干...... 解释加点词语: a、御宇多年求不得b、含情凝睇谢君王c、姊妹弟兄皆列土......d、宛转蛾眉马前死e、云栈萦纡登剑阁f、不见玉颜空死处....g、东望都门信马归h、耿耿星河欲曙天i、其中绰约多仙子......j、珠箔银屏迤逦开k、玉容寂寞泪阑干- .... 古今异义: A.六宫粉黛无颜色 b.可怜光彩生门户c.云鬓半偏新睡觉 d.雪肤花貌参差是........⑷名句名段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 ,芙蓉帐暖度春宵。 c.渔阳鼙鼓动地来,。 D.玉容寂寞泪阑干,。 e.夕殿萤飞思悄然,。 F. ,在地愿为连理枝。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整齐的句式概括出来。 2、题为“长恨歌”,“恨”为何意?谁“恨”?为什么“恨”? 1 20XX-2-28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一、课前独学(A级)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

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 ——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