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性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性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性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性

 

 [收稿日期]2004202208

 [作者简介]张其学(1968-),男,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

特征及其当代性

张其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关键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后殖民主义

[摘 要]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特征: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宏

观背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为主线、立足于“历史环境”的唯物史观分析、立足于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来分析东方社会。本文分析了这些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性。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26(2004)0320028206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其最初的理论关注点是西方社会。19世纪50年代,当马克思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后,便把研究视野转向东方社会,直至其晚年的《民族学笔记》和《人类学笔记》对东方史前社会的考察。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研究持续了30多年,在此过程中,他剖析了东方社会的“三位一体”结构,阐释了东方社会的“停滞性”和“东方特有的形式”———“亚细亚生产方式”,揭露了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社会实施的暴行,探讨了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和未来发展道路,在改造资产阶级东方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东方社会理论。本文试图较详尽地梳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性,以深化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一、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为宏观背景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思想。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宏观背景下,马克思考察了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他认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民族之间的差距日益地扩大了,那些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民族,利用先进于其他落后民族的强有力的工业体系实施对落后民族的征服、掠夺和统治,东方社会也未能逃脱这一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开始面临着不同的历史命运。比如,印度成为西方征服者的“猎获物”,农村公社死于西方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印度社会由此处于一种新的“停滞”之中;而中国则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稳定性”和“顽固性”,并没有成为西方的完

全的殖民地。

如果说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着重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宏观背景下预测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的话,那么,马克思晚年更加侧重于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探索东方社会的特殊发展道路。马克思设想俄国的农村公社有可能走一条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当时所处的世界历史背景,他发现俄国的农村公社不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在这一时代,俄国农村公社如果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期一系列进化才取得的经济成就,那么公社就注定要灭亡。如果俄国农村公社能够充分占有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世界市场等种种文明成果,它就“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1](P438)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

马克思还提出俄国革命反转影响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并相互补充的思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中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P326)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把东方革命放在世界革命的整体格局中来考虑,以东方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作为东方民族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现实条件,说明了世界各民族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相互依存性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马克思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宏观背景,坚决反对世界所有民族都必须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一般历史哲学理论”,他看到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受其侵蚀和影响的尚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东方社会,都出现了一种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形势,这种形势为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历史的契机。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在世界历史的普遍规律之外来理解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的特殊发展道路,他批判了俄国“民粹派”把俄国落后的村社等同于社会主义的空想论,认为跨越资本主义本身恰恰是资本主义

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产物。因为从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没有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东方社会永远也不可能跨越落后停滞的状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二、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

辩证法为主线

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原来在一个民族的狭隘地域内“单独”运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便跃出了民族的疆界,具有了世界性。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马克思正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为主线,来探讨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以及发展的“非资本主义道路”。

所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不同民族或国家那里具有不同的性质、结构和运行机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世界性是指,随着交往的普遍化、世界市场的开拓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各民族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便越出民族的狭隘地域,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进行全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体运动。[2]人类历史越往前追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就越突出。在古代乃至近代早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一般都是在单个民族的地域内运动的,每一种生产方式的形成在各个民族那里都必须“从头开始”。世界历史形成以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呈现出极其复杂的现象。马克思指出,对于某一国家来说,“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3](P115-116)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

发展,不仅受到本国生产关系的影响,还受世界上的其他落后或先进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样,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不仅受到本国现有生产力的作用,还受世界上先进生产力的冲击。这样,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整合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此系统中,既有国家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有国家之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既有先进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有落后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既有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有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复杂系统中,某些较落后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往往会加速走向激化状态,从而可能改变这个国家的历史命运。他在分析“印度公社”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印度公社”灭亡与其说是不列颠的收税官和兵士的粗暴干涉,还不如说是英国自由贸易的结果。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才产生了一种先进的新的生产力,这种新的生产力通过殖民侵略引入了东方社会,使这种“外来”的新的生产力与东方社会原来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决定了东方原有社会基础的崩溃。马克思从俄国与“现在世界的特殊联结方式”这个现实出发,对俄国农村公社的二重性、俄国资本主义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及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分析,进而提出俄国农村公社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同样贯穿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这一主线。在马克思看来,落后的俄国农村公社在世界性的历史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成果,与本身“保存下来”的公有制成分(生产关系)相结合也可以产生那种“类似的矛盾”,在发达国家的“历史启示”下,落后的俄国农村公社也能够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尽管马克思的这一设想并没有成为现实,但他无疑为我们正确理解历史上的某些落后国家“跨越”了某一社会发展阶段而走向更高级的发展程度,为我们探索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事实上,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立足于“历史环境”的唯物史观分析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历史环境观。所谓“历史环境”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由各种社会矛盾所构成的特定历史条件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历史环境既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又可以分为某个国家或民族的内部环境和外在环境(国际环境)。我们通常笼统地把某个国家或民族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一定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该国家或民族所处的国际关系等具体的历史条件作为构成历史环境的诸因素。

立足于一定的“历史环境”来探索东方社会的特殊发展道路问题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一大特色。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开始关注历史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前资本主义的公社所有制形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着亚细亚的、古代的、斯拉夫人的、日耳曼的等多种形式。至于不同的社会选择什么形式,这“部分地取决于部落的天然性质,部分地取决于部落在怎样的经济条件下实际上以所有者的资格对待土地”,而“这一点本身又取决于气候,土壤的物理性质,受物理条件决定的土壤开发方式,同敌对部落或四邻部落的关系,以及引起迁移、引起历史事件等等的变动”。[4](P484)这些不同的公社所有制形式,在后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发展成为各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使人类社会走上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

以“历史环境”为基点来探索东方社会的特殊发展道路问题是马克思的一贯作法。19世纪70年代末期,马克思批判了“一般历史哲学理论”无视“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持守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具有普适性的僵化观念。到了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命运和前途的深入研究,使我们进一步领悟到这一分析方法的魅力。

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没有有利的“历史环境”,俄国农村公社就不可能转变成为“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换言之,撇开一定的“历史环境”,侈谈俄国农村公社如何能成为“俄国社会复兴的因素”,那只能是一种空想。马克思指出:“农业公社天生的二重性使得它只可能是下面两种情况之一:或者是私有原则在公社中战胜集体原则,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1](P450-451)马克思在这里指出的俄国农村公社所处的“历史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其中,国内环境又具体指俄国农村公社本身的条件和俄国国内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凑合”,国际环境具体指俄国农村公社与资本主义处于同一时代以及与俄国革命相互补充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依据对俄国农村公社当时所处的国内历史环境和国际历史环境的唯物史观分析,试图探索俄国农村公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

四、立足于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

辩证统一来分析东方社会

,马克思提出了要用两个互相联系的观点来评价东方社会以及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社会的入侵。这两个观点亦即“从历史观点来看”和“从人的感情上来说”,实际上就是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马克思始终是运用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来分析东方社会的。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关注东方社会尤其是沦为西方殖民者的“猎获物”的印度的历史命运时看到,西方殖民者破坏了印度古老的村社制度,印度国家宗法制的祥和无害的社会组织土崩瓦解,被投入苦海,它们的成员既丧失自己的古老形式的文明又丧失祖传的谋生手段。马克思指出,“从人的感情上来说”,“是会感到难过的”。他怀着极大的义愤,痛斥殖民者对东方社会海盗式的掠夺行为,揭露西方资产阶级的掠夺本性、野蛮本性和极端虚伪性。他认为殖民者在“亚洲式的专制”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更为可怕的“欧洲式的专制”,使东方社会的“个人和整个民族遭受流血与污秽、穷困与屈辱”,过着一种“失掉尊严的、停滞

的、苟安的生活”。

马克思并没有仅仅局限于纯粹的“道德义愤”和价值尺度来评价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社会的侵略,他在提出“从人的感情上来说”这一价值尺度之后紧接着强调,“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3](P765)在马克思看来,虽然西方殖民者是在“极卑鄙的利益驱使”下入侵东方社会的,在主观上绝不是要使东方社会资本主义化,而是要使东方社会殖民化。但在殖民化的过程中,殖民者又在东方社会建立了“新式工业”,打破了东方社会的自然经济结构,这样就在客观上造就了有利于东方社会发展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的条件。马克思着眼于历史尺度,对西方资产阶级在开创世界历史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认为殖民者承担着“双重的历史使命”。正是在历史尺度意义上,马克思慨然而语:“无论一个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来说是怎样难过,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我们何必因这痛苦而伤心,既然它带给我们更多欢乐’”。[3](P766)

在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中,价值尺度并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及其实现。马克思与抽象的人道主义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价值尺度看作是空洞的超越现实的抽象原则,前者则把价值尺度与经济条件、历史尺度联系在一起,并以历史尺度为基础。在马克思那里,价值尺度与历史尺度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在其晚年继续立足于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来探索俄国农村公社的特殊发展道路问题。当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时,他的出发点是避免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波折”、“痛苦”和“灾难”,避免“资本主义生产在它最发达的欧美各国所遭到的致命危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和代价。马克思的这一设想既不是人道主义情怀支配下的主观情绪的直接产物,也不是把设想的深刻基础仅仅限定在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单纯关心上,而是建

立在对俄国农村公社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条件的充分分析之上的,这一分析显然是基于历史尺度的分析。

五、后殖民主义:马克思东方社会

理论的当代回应

后殖民主义是继后现代主义之后在西方乃至全球都较有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后殖民主义站在东西方文化的“裂缝”处,采用文化分析范式解读殖民,旨在考察昔日帝国殖民地文化与原宗主国文化间的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探讨西方帝国与东方殖民地在文化方面的“建构”与“解构”,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霸权的实质。无论是赛义德在《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中对西方传统东方学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批判,还是斯皮瓦克对西方女性主义的解构,以及巴巴对“模拟”策略的强调,都旨在揭示现存的东西方关系的不平等性、不合理性,关注东方社会的未来命运,展望东西方文化之间由对抗到对话的新型关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后殖民主义是当代的东方社会理论。

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之间无疑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尽管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后殖民主义对东方社会的研究有本质的不同,但马克思研究视野的东方转移、东方社会理论对东方社会历史命运的考察、对西方政治、经济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分析东方社会的某些方法或多或少地启发了后殖民主义研究视角的转换、研究主题的确立以及研究内容的进一步展开,深深影响了后殖民主义对东西方关系中存在的西方对东方的(文化)霸权主义的揭示。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都不讳言这一点。赛义德在其后殖民主义的开山之作《东方学》中引用了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一句话:“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①并把这句话置于该书的卷首扉页,作为全书的主导思路。在《东方学》中,赛义德详细地研究了东方主义的“殖民话语”,批判了西方对受殖民主义控制的那些地区和文化所进行的知识编码和意识形态迷雾的制造。他认为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是“东方化东方”的产物,是

西方对东方的“建构”和“表述”,②其目的是为了西方对东方的殖民化服务。东方之所以“无法表述自己”、

“必须被西方表述”,是因为东方没有“权力”;西方之所以能够对东方进行“表述”,是因为西方殖民者占有“权力”———归根结底是“表述”和“权力”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为此,他对文化、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作了缜密的探讨。斯皮瓦克曾公开宣称她“是个旧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她说自己是进入“马克思理论深处”的人。斯皮瓦克在《属下能说话吗?》一文中不仅征引了被赛义德置于《东方学》卷首扉页的马克思的那句著名的话,而且还通过引述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某些观点专门分析了马克思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消解的和错置的阶级主体的结构原则”。不仅如此,斯皮瓦克还从马克思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时代所起的作用那里受到启发,她在肯定帝国主义殖民本性的同时,也承认帝国主义的积极作用,以至于在她的著作中多次将其以典型的悖论方式称为“有益的暴力”(enabling violence)或“有益的侵犯”(enabling violation),在对现代社会国际劳动分工的不合理秩序进行严厉批评的同时,斯皮瓦克认为在当代不能否认“社会化资本”的开化作用。就连一向对马克思持敌视态度的巴巴在近几年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2002年6月,巴巴在北京清华大学与中国学者生安锋交谈时强调指出,“在20世纪或21世纪,一个人如果不受到马克思的影响,就不能成为一个思想家,这一点非常清楚”。[5]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进一步进行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疯狂的瓜分世界和掠夺殖民地、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实施对东方殖民地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西方对东

②英文“represent”既有“代表”、“代理”之意,也有“表现”、

“描述”、

“表述”之意。赛义德在这里把马克思的“represent”(代表)换成了自己的“represent”(表述)。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78页,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东方学》一书的中文翻译者王宇根先生根据《东方学》的英译本将马克思的这句话译为“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

方的政治殖民和经济殖民显然是它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从政治经济角度解读殖民、关注东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命运也就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后殖民主义所处的时代是文化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的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独立,摆脱了以前的政治“依附”状态,成为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虽然经济上的“依附”状态依然存在,但传统的那种赤裸裸的靠枪炮利剑敲开国门进行抢劫和掠夺的政治经济殖民主义行径的“合法性”已受到挑战。随着冷战的结束,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原来一直“默默无闻”的文化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政治家、学者开始注意到文化在国际关系、国际交往、制度变迁、人类进步等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身处文化作用日益彰显时代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关注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注重从文化角度解读殖民是理论逻辑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后殖民主义把马克思从政治经济角度对东方社会的分析、对东方历史命运的考察以及对“政治经济霸权”的揭示深入到从文化角度关注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建构新型的东西方关系,并结合当代的社会现状和主题精神,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行径进行了犀利分析和无情抨击,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霸权”思想的范围和视域扩大了。虽然后殖民主义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但它毕竟把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以及关于“霸权”的思想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个层级,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更“丰满”、更有解释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后殖民主义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当代性的重要表现,是马克思“政治经济霸权”思想的当代回应。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

出版社,1963.

[2] 杨耕.关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再思考[J].

学习与探索,1998,(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5] 生安锋.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

[J].外国文学,2002,(6).

Def ining Features and Modernity of Marxπs Theory on Oriental Society

ZH ANG Qi2xu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K ey w ords] Marx;theory of oriental society;post2colonialism

[Abstract] Marxπs theory on the oriental societ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First,it has the macro background of“transition from history to world history”;Second,it is built up on dialectics which emphasizes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ity and universalism inv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ductive force and productive relation;Third,it stresses historical materialist analysis of the histori2 cal background;Fourth,it resorts to integration of historical criteria and value criteria as a means of analyzing the oriental societ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further explains modernity of Marxπs theory on oriental society.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孔 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样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册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观是 A.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总的看法 B.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C.人们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总的看法 D.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 C.解放思想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3、《荀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C.质变优于量变 D.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4、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A.经验论B.先验论C.消极的反映论D.能动的反映论 5、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A.它是否有用B.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C.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D.是否具有不证自明性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存在B.社会基本矛盾C.社会实践D.社会发展规律 7、社会存在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 C.人口数量 D.人口素质 8、经济基础是 A.一般的生产关系 B.一个社会不同种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核心生产力 9、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社会基本矛盾 B.革命 C.改革 D.科学技术 10、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成 12、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 1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该种商品的 A.必要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劳动生产率 D.个别劳动时间 14、商品生产者要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必须使其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剩余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剩余劳动时间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原则及指导意义: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二、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对我国社会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从而更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生动体现,与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是互相联系的。新的社会形态必然有新的意识形态相对应,新的意识形态必然有新的社会形态相对应。人类经常犯的错误是在于用旧的意识形态来思考新的社会形态。所以人类总是不理解新的社会形态,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比如一说到博爱的社会不使用货币的时候,马上就会有许多人认为那会导致人类失去工作的动力。但是事实是博爱的社会的社会形态不是目前的社会的社会形态,因此博爱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也不是目前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所以根本就不会出现失去工作的动力的问题。 另外社会形态与意识形态也是不可分开的。他们是完全的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的运行了。比如如果家庭的社会不反对第三者,没有对人私人占有的观念,那么家庭的社会就会混乱。同样,如果无家庭的社会如果没有博爱的意识形态,那么博爱的社会也会一片混乱。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即社会接个欧的社会历史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 在经济社会形态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是五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一种是三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五种形态则包括:原始、奴隶、封建、资本、共产;三种形态则包括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两种划分方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两种划分在本质上是一至的。 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历史任务。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之令狐文艳创作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令狐文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

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邓正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市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当然,所要复兴者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或援用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因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诉诸孟德斯鸠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观点(即指社会由其政治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政治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须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需按分权原则独立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观点融入其思想的黑格尔的观点(即认为体现个殊性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的观点),或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以及主要接受黑格尔观点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进行修正并在“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命题之外的上层建筑内部提出一个关键的次位命题即“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观点,或依据哈贝马斯那种凭藉非马克思思想资源但却对市民社会做出民主阐释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等等不一而论。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因为市民社会思想发展之脉络在历史上太过庞杂且缺乏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1〕以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市民社会理论所标示的侧重点的差异,二是因为当下的论者或行动者往往都是根据一己的目的而择取其所需要的理论资源的〔2〕。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所要复兴的市民社会理念,套用查尔斯?泰勒的话说,“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政治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3〕。 驱动市民社会理念于当下复兴的一个较为深久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初显并于二十世纪中叶炽盛的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这在现实世界中表证为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的渗透或侵吞〔4〕。为对此种猖獗的“国家主义”做出回应,人们开始诉诸市民社会理念,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透过对市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家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关系。例如,约翰?基恩力图通过捍卫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界分来推进欧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Michael Walzer 建议用市民社会的理念来统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理想;Daniel Bell 甚至呼吁在美国复兴市民社会,以此作为抵御日益扩张的国家科层制〔5〕。 然而,促使市民社会理念复兴运动的更为直接的导因,乃是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为摆脱集权式统治而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雅克?拉尼克(Jacqaes Rupnik) 就曾将1968年至1978年间波兰的政治发展概括为“修正主义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再生,”或者说,乃是依凭市民社会理念展开自下而上的努力斗争的结果〔6〕;爱德华?希尔斯则认为,这是市民社会观念浮现的结果,因为集权式国家在消解市民社会的同时却无力根除市民社会的观念,“正如魔鬼的观念在企图限制并剥夺魔鬼一切权力的神学中得以保存一样。”〔7〕此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际上所有西方的思潮流派都视东欧诸国及前苏联的“社会转型”为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的胜利〔8〕;这一判断的深层预设,就市民社会而言,乃是指立基于西方经验或观念的市民社会而型构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那种可以跨越空间、超越文化或传统的具有普世效度(universal validity) 的结构性框架。正是基于这一预设,市民社会就被认为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或抵御暴政、集权式统治的必要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应被视为当然的目的〔9〕。这种将市民社会不仅视为手段而且还设定为目的的观点,其要害在于市民社会理念的运用不会因“后共产主义”的到来而终止,相反将在由此向真正民主自由的市民社会的迈进过程中持续得到使用。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覆盖在社会历史上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貌。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要数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不同来划分而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jia。实际上,马克思在研究中还从其他视角出发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至今也未能达成共识,其中“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且都可以在马克思文本中找到相关理论依据。其中,“五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5]33“三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则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其实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虽不像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样频繁地出现,但也绝不是马克思“偶然的”思想,它也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而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唯物史观的实验性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在经历思想“临产前的阵痛”的马克思,。在分析中,他以人的本质即劳动是否异化为原则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未发生异化的阶段、异化阶段、异化被扬弃的阶段。这可以看作是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最初萌芽。 在标志唯物史观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论述,其中也包含不少对三大社会形态的阐发。他从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劳动工具人手,进而研究了与之相适应的分工状况、所有制关系状况等对于人自身发展的制约。这样,马克思依据这种制约的特点,又对人类历史作了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他指出,在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各个个体通过家庭的、部落的或者是地区的联系简单地结合在一起,个体为自然界所支配;而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各个个体互不依赖,其间的联系仅限于交换,故个人为劳动产品所支配;只有到了第三大社会形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分工和私有制将被消灭,此时的社会才能作为“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真正地实现个人的个性和自由。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国家观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国家观 一什么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马克思用“die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和Bourgeoisgesellschaft”表达。原主要指西欧中世纪末随着工场手工业出现的社会结构。市民社会介乎国家与私人生活之间,是横向的经济、社会交往方式(区别于“管”与“被管”纵向结合方式),民众自主性社会组织和结构。 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理解: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上指称的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理解“市民社会”概念的变化: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较多使用“市民社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谈到,但明显减少。此后,马克思主张“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继承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采取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是认同的,并继承了这一思想。“在政治国家真正发达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后一种是市民社会的生活······”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法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他处处从各种规定出发······的对立出发,并把这种对立加以强调”,并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对矛盾”。在中世纪时期,封建统治统摄一切,市民社会中个人的特性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是不可能出现的,市民社会是依附于政治国家的,两者糅合为一体。虽然黑格尔是从逻辑思辨的角度分析得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但是这一分法启发了马克思,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批判 在1843年的夏天,马克思完成了第一部批判黑格尔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随后又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等,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建立了自己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思想。马克思最早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该书中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他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的构成部分……是国家存在的方式。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真正的原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他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以及由这种物质交往关系所产生的社会生活领域,并且认为国家是依附于市民社会的,也即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四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本质的认识 在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例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主要是从抽象和非历史的人性论来论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黑格尔批判了这种基于抽象人性论,非历史地论证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政治哲学的方法,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一种“需要的体系”。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在分析国家和社会相分离趋势的历史主义方法论,但是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入手,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物质交往关系”,或者说是“生产关系”。他指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本质上来认识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与黑格尔相比,马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关于文艺理论的论述并没有一个进行专门和完整的论述,而是散见于其著作的各个篇章,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作出系统性的归纳与完整性的总结。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是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方法及原则。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先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番简要的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我们对物质的自觉反映,无论是意识的内容形式都不能离天物质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的错误。马克思在对旧的哲学或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自然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在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时代性是指文艺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以展的规律。作品应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人民性是从实践角度及阶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而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只能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不单纯的主观意识运动,而是在实践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二元结构中得到发展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上时代的铬印,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在这一点上,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左冀作家联盟的文学主张相当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左冀作家联盟以阶段论为核心出发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提出文学应是战斗的文学,这些主张非常明显地表现其作为一个重要文学思想所折射出的政治文学倾向。当然,我们对左冀文学所坚持的阶级论及对自由论和人性论的坚决反对虽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具有其现实的意义,但对资产阶级文学中的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自由论的完全否定应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了。(比如鲁迅在《文学与出汗》一文中对梁实秋关于文学应描写永久的人性进行了辛辣的反讽)然而在文学的人民性上,左冀文学显然是做不够的。毛泽东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个讲话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了。其后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这个讲话的精神进行了革命文学的创作,无论在语言、体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都力求贴切地反映时代的风貌,自觉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使一些优秀作品具有无比的活力和生命力,此后这些革命文学作品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的红色经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2)

参照马克思留世的相关文献,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其着重阐述并不断完善的经典划分类型,主要有三种社会形态类型的划分理论:一是以所有制关系为视角的五中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理论,二是以人的发展状态为视角的三大形态划分理论,三是以生产力为视角的四种社会形态划分。 (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分工和分配为依据把社会划分为“部落所有制”形态、“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形态、中世纪“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形态、现代“纯粹私有制”形态,“无产阶级的占有制”形态,这是所有制形态演进的顺序。在《雇佣与资本》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依次更替的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将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理论表述为: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晚年的马克思通过对原始氏族社会的深入研究,丰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批判》,阐明了私有制产生的原因、过程,说明了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揭开了原始社会之谜,用原始社会取代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形态。至此,原始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中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理论最终形成。这五种形态理论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 同时,马克思认为这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同自然的进程和自然的历史的相似的,他把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说明人类社会形态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过程都具有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过程。 (2)人的发展形态划分 马克思以人的发展状况为视角,从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行划分。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以人的解放为主线,大致把人类历史区分为:前政治解放阶段、政治解放阶段、人的解放阶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为:人的本质未异化的社会、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用“共同体”来指称社会形态,从人的发展向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三个历史阶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 年手稿) 》中,马克思以人发展状况为依据,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人的依赖的最初社会形态、物的依赖的社会形态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把原始社会、古典社会、封建社会归结为人的依赖的最初的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对应的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表现为片面的自给的生产能力、原始丰富而缺乏自主的活动、狭隘的地域性的社会联系、自然的需要、萌发状态的自由个性。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的社会中,人获得了较大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这种独立性不是真正的完全的独立,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题解析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1 1.单选题 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 b 实事求是 ?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该题考查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1.2客观实在性是(B) ? a 自然物质的个性 ? b 一切物质的共性 ? c 物质的具体形态 ? d 物质的存在形式 本题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即客观实在性,所以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选B选项。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主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研究范畴。对选项C的理解,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的形态,这是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故D也排除。 答对本题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有正确的理解。 1.3 下列不属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是()A ? a 动物的依赖性社会 ? b 人的依赖性社会 ? c 物的依赖性社会 ? d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该题考查三种社会形态划分。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把社会形态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正确答案是A。 1.4 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B

? a 生存资料的价值 ? b 生产资料的价值 ? c 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 d 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 本题是对劳动力的价值的考查。“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B选项不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故选B。 1.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B ?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该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因此正确答案是B。 1.6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区别是()C ? a 新事物是新出现的事物 ? b 新事物符合少数人的利益 ? c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 d 新事物的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整 该题考查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概念。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因此正确答案选C选项。 1.7 下列不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C ? a 傅立叶 ? b 圣西门 ? c 康德 ? d 欧文 本题是对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考查。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辨析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辨析 摘要: 长期以来,在科学研究和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五形态说”其实是后人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一种误读,不具备充分的文本依据。“五形态说”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既缺乏足够的经验事实的支持,更给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造成了矛盾和冲突。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分期理论比较明确的是“三形态说”,即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五形态说;三形态说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划定的“五形态说”被视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图式,在科学研究和意识形态领域占有至尊地位。但是,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五形态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试图由此入手,对这一理论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五形态说”缘起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确定的文字表明人类的发展要经历五种社会形态。“五形态说”是后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种阐释,发轫于前苏联。1919年,列宁在《论国家》中勾勒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脉络[ 1 ] ( P28) 。在这里,列宁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概括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农奴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再加上当时苏联已经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共五种社会形态,同时强调了这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普遍意义和规律性。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将这一观点进一步明确化了。他说:“随着社会生产力在历史上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也相应地变化和发展。历史上生产关系有五大类型: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 2 ] ( P446) ,“原始公社制度恰恰被奴隶占有制度所代替,奴隶占有制度被封建制度所代替,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 而不是被其他某种制度所代替。”[ 2 ] ( P441)在这里,斯大林将五种生产关系看作是依次递进的,“前一个”是“后一个”的条件,而“后一个”是“前一个”的结果。1939年,罗森塔尔和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把斯大林所说的五种生产关系引申为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又把社会经济形态解释为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必经的五个社会经济形态,“五形态说”遂成为统治前苏联社会历史观的权威论断。 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本身就带有浓重的苏俄色彩。列宁和斯大林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至高威望,也决定了他们关于社会形态的论述具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以《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联共(布)党史》更一度被认为“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 3 ] ( P803) ,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材料,而“五形态说”作为理论界阐述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演进规律的基本法则就是很自然的了。以此为先导,中国历史被框架在“五形态”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证明,在具备学术权威的同时,也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有统治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五形态说”的束缚,从更广阔的视角、用更深入的思考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人们发现,长期以来被奉为经典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也许只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一种误读,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相去甚远。 二、“五形态说”文本依据质疑 坚持“五形态”论者的文本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了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总体把握。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交往关系只是全部社会物质关系的本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却遭到不同立场研究者们的误解。只有消除这些误解,才能发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物质交往关系/市场经济 【正文】 近20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外的文化批判领域,认为只有通过对这一“公共领域”的建设,才能抵抗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对人和社会所实施的新异化。他们的观点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概念。那么,这一概念与当今人们所使用的同一概念是一致的吗?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拓展吗?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实的社会实践所迫切需要的。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和深化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市民社会是指由相互需要的契约关系而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市场交往体系及其保障机制。黑格尔认为,这是一个区别于家庭和国家的社会领域。它虽然独立但是却不自足、不完善,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统合才能达到人与人真正的联合。因此,黑格尔认为,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最终的伦理根据。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考察,在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的。马克思主要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因此,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它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另一方面,他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 首先,马克思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已经看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却主要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论证这一趋势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独立于国家,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的权利是“天赋的”,国家只是人们对自己天赋的自然权利让渡的结果,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根据这种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阐述的社会政治理论,社会是人类联合的本然状态,政治国家只是为它服务的工具。与传统的君权神授论相比,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结论是革命性的,直至今天它仍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这种社会政治哲学的论证方法却是非历史的、抽象的,近代以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

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或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不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通过革命产生的,因此东方国家一旦成功地跨越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东方国家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一)historisch的应有之义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考证版(MEGA)的新版还是旧版(Marx Engels historisch-kritische Gesamtausgabe)都应该是模仿康德全集的书名。在文献学上,historisch 是指将著作按照写作顺序来排列。但是,作为实际问题,我们却很难将论文、资料和书信按照它们的撰写顺序来排列。我曾按年份整理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政治活动以及其他理论家和党派的活动,做了一个“马克思恩格斯年表”。在做这些准备工作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副产品。譬如,《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始于1845年11月,就是在那之前的10月17日,马克思还想带领全家移居美国,并将这一申请提交给了自己的出生地特里尔市的市长。后来马克思放弃了移居美国的念头,立即开始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1.《穆勒评注》的地位 对我们而言,historisch读解方法的决定性意义在于它揭示了马克思的写作顺序。以《巴黎手稿》为例,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第一手稿》之后,并没有马上写作《第二手稿》,而是写了《经济学笔记》,特别是《穆勒评注》。关于这一问题,我后来才知道中国过去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的方式,即将《穆勒评注》置于《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来研究的。但是,如果将《穆勒评注》放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会夸大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这让我又一次认识到了historisch的重要性。 只要将“交往和分工的外化=异化”,只要将“交往异化”这一点置于中间,广松涉先生的“马克思的异化论是从个体出发的主客二元论是与唯物主义无缘的”论断就会失去论据,变成空中楼阁。异化并不直接导致剥削,它说到底是人与自然之间,进一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代谢逻辑。这是《穆勒评注》中的“交往”概念所告诉我们的。《第一手稿》中“劳动者越劳动就越贫穷”虽然是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强有力的控诉,但它也让许多人陶醉,从而失去判断力。 总之,只有弄清楚“交往异化”这一微观逻辑,才能弄清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交往”那一超宏观逻辑的意义,从而弄清楚马克思广阔的历史视野。 2.印度通信中的亚细亚土地所有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张云飞 [内容摘要]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通过严谨、认真的研究而取得的科学成果,在方法论上有三个特征:充分地占有资料,从东方社会的实际出发;以俄 国作为解剖对象,通过典型来考察东方社会问题;强调在比较中把握对象的特 征,对东方社会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东方社会 社会 发展 唯物史观 辩证思维 [作者简介] 张云飞,1963年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讲师。 随着马克思晚年研究视野的扩展,东方社会问题一跃而成了他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绝不是什么出于激情冲动而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而是通过严谨、认真研究取得的科学成果。这里,我们拟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明一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科学性。 一 在马克思一生的科学生涯中,他始终强调事实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要大量地占有材料,把握事实的总和,阐明事物的内部联系。他的东方社会理论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从事实出发来把握事物内在逻辑的科学典范。 首先,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材料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来看,具有广博性的特点。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讲:一是各种统计资料和文献汇编。马克思研究了1861年以后在俄国出版的各种文献汇编和统计汇编(包括自治局统计汇编),他根据多卷本的俄国《税制委员会报告书》做了有40多个印张的4大本笔记,还从《军事统计汇编》中汲取了大量材料。写于1882年的《关于俄国一八六一年改革和改革后的发展的札记》一文就是这方面的科学成果。二是人类学著作中的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研读了文化人类学进化论学派的一系列著作,对其中的东方社会理论给予了高度关注,写下了《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约?布?菲尔〈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一书摘要》。马克思在“柯瓦列夫斯基笔记”中提出的关于农村公社的观点,在1881年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又作了类似的阐述。三是政论性著作。马克思非常重视俄国进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政论性著作。早在70年代初,马克思就阅读了从丹尼尔逊处得到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没有收信人的信》的手稿副本,接着在1881年,又重新阅读了这一著作。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