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丰收之歌》优质课教案

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丰收之歌》优质课教案

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丰收之歌》优质课教案
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丰收之歌》优质课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畅游和谐的音乐

——唱歌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南京29中致远中学李静

预设思想: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本节课的内容为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希望的田野》中的演唱曲目:《丰收之歌》。

这首歌曲为一首新疆民歌,本节课希望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针对“丰收”这一主题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围绕“新疆音乐风格”这条主线,创设出一系列的情境,在歌曲演唱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同时,充分体现他们自主审美、创造思维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走进音乐、参与活动。

教案:

课题:《丰收之歌》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感受本土音乐作品,用音乐的形象唤起学生对收获和辛勤劳动的关注;

2、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正确把握歌曲《丰收之歌》的情绪,能运用恰当的声音、情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4、能尝试不同形式的创编。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教学难点:歌曲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唱法、欣赏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钢琴、DVD、音响、手鼓、铃鼓、新疆帽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配乐短片,提问:

在音乐声中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2、学生集体回答,教师小结:

在一段抒情流畅、委婉动人音乐的衬托下我们看到了金色的麦田、沉甸甸的谷穗、洁白的棉花、枝头累累的果实、渔歌晚唱的渔民和载满船舱的鱼儿,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3、教师:

我们现在正沐浴着明媚的春光,而农民们此时却在辛勤地耕耘。他们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了秋天才能享受丰收的欢乐。

今天,我们将感受到的丰收不仅仅是稻麦金黄、硕果垂枝、荷塘飘香,还有人们在喜庆丰收时的鼓乐欢歌。(展示课题——丰收之歌)。

二、欣赏《伊犁河畔》(片段)

1、导入:

在我国,人们在欢庆活动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打击乐器了。而下面我们即将听到的是一首用少数民族打击乐器伴奏表现的载歌载舞的丰收景象。

2、欣赏乐曲,思考:

注意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

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

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①你感受到了我国哪个地区的丰收场景,说说这一地区民族的特点(音乐、舞蹈、服饰、特产……);

②你听到了一件什么打击乐器的声音,说说它的名称。

3、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①新疆地区,热情奔放、豪爽开朗、能歌善舞。

②手鼓。

4、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一首由民族乐器古筝和新疆特有的打击乐器手鼓共同演绎的乐曲《伊犁河畔》。描绘出今日伊犁河畔人们在美丽的天山脚下,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场景。

每当提起新疆,这片占我国总面积六分之一的七彩土地,就自然让人联想到香甜的瓜果、婀娜的舞姿、华丽的服饰、还有美妙的音乐和独特的乐器。

5、介绍部分新疆乐器。

①冬不拉②艾捷克③热瓦普④都它尔⑤手鼓

6、展示手鼓,教师示范击奏,学生模仿节奏。ΧΧΧΧΧ│

下面我们就将在歌声里,继续感受新疆人民丰收的喜悦。

三、歌曲教学《丰收之歌》

1、聆听教师演唱,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思考歌曲段落特点。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活泼、优美、生动的新疆民歌,整首歌曲洋溢着欢乐的舞蹈节奏,表达了勤劳、智慧的新疆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喜获丰收的欢乐之情。

全曲由三个乐段组成,开头和结尾两个乐段比较相似,是歌曲的主题旋律,可以表示为:A+B+A。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唱谱,注意A段的重复乐句。遇到困难或学生唱不准确的地方,重点练习,加以纠正。

4、第二遍在钢琴伴奏下用“啦”模唱歌曲旋律。

5、欣赏胡松华的演唱。

这首新疆民歌由民族歌唱家胡松华填词编曲并演唱,下面我们就欣赏胡松华的演唱,请大家进一步感受歌曲哪些地方的处理,让音乐更具新疆韵味。

6、总结歌曲的新疆韵味。

①选择切分节奏

附点节奏:Χ·ΧΧΧ·Χ│

切分节奏:ΧΧΧΧΧ│

三连音节奏:Χ·ΧΧΧΧΧ│

总结作用:加强舞蹈节奏的韵律感。

②介绍装饰音记号。

上波音:5 = 565· 4 = 454· 2 = 232·

倚音:5654

总结作用:使旋律显得俏皮生动。

7、会唱后,体会A段和B段的情感,合理设计情绪和音色,完整地表现歌曲。

A段:旋律起伏跌宕,应用热烈奔放的声音来表现;

B段:旋律平稳抒情,应用平稳流畅的声音来表现。

8、完整地、声情并茂地演唱,要求:

吐字清晰、气息流畅、感情投入、音色优美。

四、歌曲创编

(一)创编演唱形式

1、提问:可加入哪些演唱形式?

2、教师与录音合唱,提问分别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3、讨论并设定:

A段:齐唱、轮唱(第二段歌词)

B段:合唱(加入伴唱啦啦啦,形成简单的复调)

A段:齐唱

4、先播放音乐原唱,教师伴唱示范,给学生以总体印象;

5、学生分组分段二部合唱练习;

6、跟伴奏带进行二部合唱,教师为伴唱声部带唱并指挥;

(二)创编舞蹈与打击乐器

1、导入:

我们已经会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了,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体会丰收的喜悦,使歌曲表现得更具新疆风情,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舞蹈,并加入一些打击乐器。

2、分两组(或男女生)分别创编新疆舞蹈和练习打击乐器。

3、各组在童声合唱的歌声中自由练习。

手鼓节奏:ΧΧΧΧΧ│

铃鼓节奏:Χ—Χ—│

4、每组推选三人用打击乐和舞蹈的形式表演,其余学生二部合唱。

五、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对新疆地区的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丰收”的赞颂,我们更加体会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喜人的丰收;通过我们集体的合作,我们也深深感受到这份丰收的果实是来之不易的。

最后,老师也祝愿大家趁着自己青春年少,在知识的田野上不断地播种、耕耘,明天去收获智慧的果实!

教学反思:

唱歌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也是音乐课的基本内容,我们不能只是捆绑式的枯燥说教和机械操作,应该把音乐美的魅力与乐趣融入唱歌教学。上完这节课后,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情境教学的魅力。它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受生活实际的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加强了学习的效率。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既能凸显唱歌教学的主体地位,同时又通过欣赏、感受、表现、合作等综合的形式较为全面地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这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音乐情境的创设。这堂课通过创设“新疆音乐的特点”这一教学情境,让它始终陪伴着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富有情感的演唱,是新课程理念的真实体现。

一创情境,导入歌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能有效地汲取知识。”

在课一开始,用一段展现“丰收”的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金色的稻麦、洁白的棉絮、枝头的硕果、满舱的鱼儿……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很自然便联想到了“丰收”这一主题。紧接着一段具有新疆特色的欢快音乐,在手鼓的伴奏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新疆人民丰收的喜悦。这时候紧紧抓住新疆音乐特色这条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及时向学生展示出手鼓的实物,并且老师演奏出具有新疆特色的切分节奏Χ(弱)Χ(强)Χ(弱)Χ(次强)Χ(弱)│,让学生模仿。几乎每个学生都对眼前的新鲜事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愿意模仿的同学非常多,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的击奏出切分节奏。在老师对切分节奏强弱关系的提示下,全体学生用拍手的形式准确拍出了切分节奏。

在音乐情境中导入,紧抓新疆特色这条主线,利用手鼓带出切分节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歌曲的难点。

二创情境,处理歌曲。

一直以来,歌曲的处理是难点,很多教师的唱歌教学只是停留在“唱对了”和“唱会了”的阶段,或者加点打击乐伴奏一下,加点动作律动一下就算完事了。而忽略了歌曲的感情和细节的处理。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有趣、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挖掘歌曲的内在美,使唱歌教学的审美潜能得到应有的开发。

《丰收之歌》是一首新疆民歌,而演唱风格的把握是本课的重点,必须能演唱出新疆的特色。学生在熟悉旋律之后,通过让他们欣赏胡松华的原唱,找出歌唱家做了哪些特别的处理,使歌曲更具新疆风味。这时,学生会发现原来是装饰音和切分节奏起到了这样的效果。接着,让他们找出歌曲当中的这些难点并在练习的基础上准确地唱出来。

让学生自主地挖掘歌曲的风格,而不是生硬地由老师灌输乐理知识,既加深了学生对歌曲风格的理解,又体现出《音乐课程标准》中“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的理念。

三创情境,拓展歌曲。

歌曲的创编活动是这堂课的难点,也是本节课的拓展部分。

以往的音乐课常常会花上半节课的时间练习轮唱或合唱也未必令人满意,学生会因为感觉新鲜而积极参与,但是却很难唱好。这节课却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的完成。主要原因归为以下几个:

第一、课堂前面的完美铺垫。A、B两段旋律已经非常熟悉,A、B两段的情感和音色已经运用自如这些都为合唱打下基础;

第二、情境的再创,老师与录音带的合唱带给学生特殊的新鲜感和美感;

第三、准确而到位的指挥动作。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声部,表现歌曲的情感。

舞蹈与打击乐器的创编是本课的高潮部分。对于这个环节是因班而异的,因为不是每个班级都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但相同的是所有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对打击乐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对那些不擅长舞蹈的学生加以简单的辅导,设计几种常见的新疆舞的动作(托帽、动头、翻手腕等)让其练习。最后,在全体同学的合作中,溶入舞蹈和打击乐器,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完美,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新疆的风情,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新课程理念的“音乐审美”是排在首位,但是,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审美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其中,既包括了以倾听音乐为重要形式的鉴赏性的审美活动,也容纳着唱歌、演奏形式的音乐表现实践。离开了唱歌等实践活动的音乐课,必将是残缺的音乐课。二者的合理位置应该是:音乐审美教育是目标、是方向,也是基本的指导思想,而音乐技能教育则是过程、是手段,也是实现审美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

这堂课以“新疆音乐风格”这条主线,贯穿唱歌教学始终,将唱歌教学统一在特定的音乐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技能技巧,而且点燃了情感火花,发展了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唱歌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畅游和谐的音乐!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备课本 学校: 月华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科目:音乐 姓名: 2 0 16 年 2 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 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 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 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 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 的表演能力。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七子之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七子之歌》教案 篇一: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第13册(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13册(人音版)《七子之歌》(二课时)《天山之春》(三课时)《欧洲风情》 (二课时) 《行进中的歌》(二课时)《金色乐章》(二课时)《荧屏乐声》(二课时)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教学目标: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内涵的理解,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教学目标:1、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出现的先后次序。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篇二: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桑塔露琪亚》教案歌曲《桑塔露琪亚》【教学目标】一.愿意用科学的方法、有所控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桑塔露琪亚》;有兴趣学习合唱部分,并能注意准确性以及声部间的和谐统一。二.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民族风格。结合欣赏和学唱,初步了解“船歌”及“二段体”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科学的方法、有所控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桑塔露琪亚》教学难点:学习合唱部分,并能注意准确性以及声部间的和谐统一。【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新授(一)了解船歌特点:师:船夫们用这种魅力特别的小船载着游人往来各个巷道,经常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当地流传很广的民歌,抒发自己的感情。让游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又听得如醉如痴。我们把这种船夫在划船时演唱的歌曲叫做“船歌”。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船歌有什么特点?生:分组讨论。自由回答。 1.师展示船歌的特点(课件展示)师:作简要提示,这种歌曲有一个特点:大都三拍子的,歌曲的情绪开朗豪放、热情洋溢,其强弱规律为“强弱弱”。这种歌曲给人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篇 【导语】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 考! 《猛听得金鼓响》 【教材分析】 《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这个唱段是穆桂英在听得金鼓响起时所唱,表现了她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这一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板式,有板无眼。 【知识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与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教案过程和方法:在聆听、演唱中感受唱段《猛听得金鼓响》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对京剧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唱准旋律、唱出京剧的意味。

3、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风格特点。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京剧唱段。 【教案重点】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学唱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教案难点】 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 【教案方法】 为了突出学生在教案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案活动中。 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现”等方法。 【教案过程】 一、播放视频 感受京剧(约5分钟) 师:同学们,又到了音乐课的时间了,今天这节音乐课呀,我们不学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要……我先不告诉你…… 师:以前上课学习的时候,都是听教案范唱,今天呢,老师要亲自为大家演唱,如果大家能说出我唱的是什么,那我就再唱一首,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是我会唱的多,还是你们知道的多。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较高下呀? (生:敢)好,那我们开始啦…… (一)播放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教师演唱 生: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答对了,那我再唱一个,你们来说一说是什么。 (二)播放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伴奏 生:这是《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唱段。 师:又答对了,同学们还真厉害啊,那我就再来一首,听好了。 (三)播放京剧《猛听得金鼓响》伴奏,教师继续演唱。 生:这个没听过……不知道…… 师:不知道了吧,我还以为得再唱几首呢。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是京剧《穆桂英挂帅》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执教:陈国庆 时间:周二第四节课 班级:初一(4)班 课题:江苏民歌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电子琴、竖笛、录音机、录音带等 教学目的:1、欣赏一组江苏民歌,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内容、 情感方面的作用。 3、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 生了解、感受江苏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江苏民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三、说说江苏民歌: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江苏民歌,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江苏民歌。(学生讲述) 四、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 五、欣赏、分析一组江苏民歌。(老师语言导入) 1、《打麦号子》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c、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2、《唱唱扬州三把刀》和《无锡景》 a、听两首歌的录音。 b、带领学生演唱或演奏这两首歌的旋律。 c、对比这两首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d、学习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扬州三把刀》;用吴方言唱《无锡景》。 3、《搭凉棚》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体裁特点、表现手法、歌词风格等。 六、表演江苏民歌选段。 1、分组准备(自选歌曲、自定形式) 2、各组汇报。 3、全体同学演唱《茉莉花》。 七、反馈练习(见课本) 八、小结课堂。

初中音乐课教案

初中音乐课教案《歌唱祖国》第二节 初中音乐课教案《歌唱祖国》 第二节 课题听赏歌曲 授课时间第四周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型复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欣赏体验:学生通过自身的聆听和感受,自由展开联想,想像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从而达到音乐美的效果。 教学重点欣赏过程中根据音乐节奏速度、音色等变化,所产生各种情绪反应, 引发具有个性色彩的想像和联想。 教学难点在欣赏感悟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一段简单音乐剧 要求表情动作形体与音乐要接近最好吻合。 课后自我分析: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及参与作品的演唱、 演奏等艺术创造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逐步具备开朗性格 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大有益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备注 一、起始准备 发声练习: 二、音乐兴趣活动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划拍视唱 2、击拍数数 3、听辨填空 4、律动表演 三、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1、第一遍练唱时:学生随着伴奏、指挥,用饱满 伴奏和指挥,在学生中挑选有有力的、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 能力有特长的学生担任。 2、第二遍演唱时学生站成合唱队的形式演唱 老师做观众 3、小结歌曲的演唱,给你鼓励 四、精选几个短小片段听赏体验:学生简记听每个小片段时所想 1、柔和婉转的旋律:(体验宁静的感觉) 起的任何词汇和感受。 2、简洁明快的旋律:(体验欣喜欢快 的感觉) 3、流畅清脆的琶音(感觉是潺潺流水 的小溪还是奔腾的江河) 4、雄浑的音响和跌宕起伏的旋律: (预示的是一场暴风雪还是一片 艳阳天?) 五、听赏: 自我激励能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是任何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动力。 1、《义勇军进行曲》学生听赏 发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 怒吼,至今仍鼓励着亿万中华儿女,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他的声音, 心中仍会升起一种无比自豪、无比 骄傲的感觉。 2、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学生敞开心扉,写出听后感表达 战火纷飞的年代,民不聊生,饥饿、自己的感受 寒冷侵袭者人们、、、、、 两军对峙充满了浓烈的血腥味、、、 3、小结学生的听后感,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六、拓展:用音乐治病 1、选择有消除悲哀、忧郁、苦闷、《春江花月夜》、《蓝色多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这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有表情,自然的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4/4拍的强弱关系,

把握好切分音的节奏。2.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2.歌曲情绪,格调的把握。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卡片,钢琴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入教室。 二,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表现了人民不畏压迫,起来反抗的精神。 师:很好,由这首歌曲可以看出他们的坚定信念,他们这样奋起抗战,为的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收复失地。

在历史上,我们国家有名的七个地方都曾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至今有的地方还未回归。,闻一多先生 在1925年还专门为这七个地方创作了《七子之歌》组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的歌词就出自组诗,歌曲的 名字是〈七子之歌--澳门〉。出示歌曲卡片。 2,欣赏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用朴实深情的情感来唱) 3,朗读歌词。(结合刚刚说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说明全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母亲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回归的爱国之心。) 4,模唱。(1),播放音乐〈七子之歌〉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哼唱,熟悉其中的旋律。 (2),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用“拉”模唱。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喜欢聆听进行曲,能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发展目标: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的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3、情感态度目标:对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进行曲。 重点、难点: 分析、了解不同类型进行曲的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教具: 多媒体课件、铜管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生随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音乐,有秩序地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提问并引出课题:进行曲。 二、复唱《当兵的人》 1、导入新课 上节课学唱了军旅歌曲,也聆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些都是军队进行曲。军队进行曲给人以激昂向上的情绪。是不是所有的进行曲都表现这样的情绪? 在生活中,当你行走时,有高兴和欢乐也有忧愁的时候,进行曲也能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来。 感受在婚礼中,人们行进时的音乐。欣赏《婚礼进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情绪是欢乐、幸福,神圣的,非常的恢宏,仿佛是人置身于高达,富丽堂皇的教堂当中。此曲是瓦格纳所做的《婚礼进行曲》与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齐名,在国外,人们习惯把这两首乐曲并用。《婚礼进行曲》是一首用管风琴演奏的乐曲(介绍管风琴),让我们感觉周围布满了音乐声音,这就是管风琴的魅力之处。正因为管风琴的音色特点,使得《婚礼进行曲》音色丰富。(可结合听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2、《婚礼进行曲》是一首让人幸福欢乐的进行曲,相对于《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又让人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欣赏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感受其中情绪。 感觉沉静,肃穆。与中国哀乐相比,更安静。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一个人去世也是灵魂得到安息,去了天堂,人们会更

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x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x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x 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一课题研究:“感受歌曲情感,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16册三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抒发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四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 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光盘,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海滩风光) 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我仿佛看到湛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我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鸟上下翻飞,海边人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畅游,简直就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面……”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思路:这里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导入,借助多媒体展示大海的画面,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创设意境。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使得教学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 (二)聆听感悟: 1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

八年级音乐上册七子之歌教案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聆听《七子之歌——澳门》和《东方之珠》,并能够简单哼唱两首歌曲。 2、与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协同教学,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背景。 3、在歌曲情感体验、表达过程中,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期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突出本单元“祖国”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七子之歌—澳门》中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音准和声音的控制。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两首歌曲均选自新版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东方之珠》由台湾著名作曲家罗大佑写于1991年,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七子之歌--澳门》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之一,《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全曲分为三部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知道,在咱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很多时间点是值得我们铭记的。从近现代来说,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教师提出问题:1997年7月1日是什么日子? 香港回归祖国。 (2)问题: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为何有回归一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香港的历史: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教师展示PPT 进行讲解) 香港是亚洲东部的重要交通中心和国际自由贸易港,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侵占了香港岛。1860年和1898年,分两次强占了九龙半岛。为收复香港,我国政府同英国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于1984年12月19日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正是因为香港的美丽、繁华,再加上对于祖国统一的美好期望,一首描写香港的歌曲《东方之珠》就出现了,也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首先去学习的歌曲。 2、新课讲授 (1)1984年年底,中国和英国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这个事件对香港很多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一二三四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认识曲作者,并简要了解他的其他作品,从中感悟军旅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一二三四歌》 难点:了解进行曲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进部队 1、听《当兵的人》,并请学生关注音乐中描述的是什么人物形象。(军人) 2、师:今天就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滋味。 (将学生分成三组海军、空军、陆军,教师当总司令。) 3、师:海、路、空三军的新战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部队,初步体验一下战士们的军旅生活,请你参观后,说说你的感受。 (观看《一二三四歌》视频,学生感受部队生活,感受军人精神饱满的状态) 二、新课教学——我是军人 1、师:作为你们的总司令,今天我特地准备了一首歌曲送给你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队伍,请观察一下我所演唱的歌曲的情绪,根据歌曲的情绪、旋律、节奏,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第一乐段: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解放军战士坚定勇敢自信的坚强性格。 第二乐段:歌曲采用了先密后疏的节奏,说唱兼有,给人以活泼乐观豪迈的印象。第三乐段:短小精悍,有呼有应,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及战士自豪感。 (师范唱《一二三四歌》,生关注歌曲的情绪与结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饱满、铿锵有力的特点) 2、分段学习歌曲 (1)学习第三乐段:

A、师范唱,生观察这一部分的不同之处。(加入说唱) B、生学习说唱的部分 一 0 二 0 | 三 0 四 | 一二三四 | 一.二三四 0 | 0 X 0 X|0 X 0 X|0 X 0 X | 0 XX 0 X | ①指名念节奏,引导发现最后一小节的节奏变化 师示范指导念0 XX 0 X ③齐念节奏 ④边念边拍 C、师唱生拍念 D、生生合作拍念 E、学习高声部。 ①视唱曲谱——填词演唱,指导高音的演唱。 ②完整演唱第三乐段 (2)学习第一、二乐段(学唱第一乐段时能否进行“轮唱”这一合唱形式的学习,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A、视唱曲谱。 B、朗读第一段的歌词,要求声音饱满富有弹性。 C、填词演唱(师生接唱——生完整唱,引导学生唱出军人的精神面貌干脆利落) D、情感处理:同学们都说战士的歌声是坚定有力的,其实他也有温柔的一面,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这一面呢?(引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方法演唱第二乐句,其他部分用饱满、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醒学生用慷慨激昂的情绪,饱满有力、坚定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军人果断刚强的豪迈气概。) 4、学生讨论编排演唱形式 三、拓展延伸——了解军歌 1、认识曲作者,臧云飞:这首歌曲由石顺义作词、臧云飞作曲,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珠穆朗玛》你们听过吗?也是臧云飞做的曲,他的作品还有《当兵的人》、《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案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 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日本民歌《樱花》以及了解日本的民俗风情日本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难点:总结音乐特征。 教学方法:视听与语言介绍及歌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采用提问导入新课 师:就世界范围来讲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 生:亚洲 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一同来了解我们亚洲的民俗风情及其亚洲的音乐特点,首先让我们到日本来看看吧。(放映有关日本民俗风情的幻灯片) 师:介绍《樱花》,从花名,名花,日本国花,介绍日本赏樱的民俗(樱花节)以及讲述樱花节的由来,展示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师:欣赏一次歌曲,分析歌曲写作的特点(一字一音为主) 二、学唱《樱花》欣赏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 师:播放歌曲,并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活动。 师:学生小声哼唱,注意句未长音的长度。 师: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师:采用集体演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日本民歌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生:好的,它的主要特征是:1、运用了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2、歌词与乐音的关系大多为一字一音。 1 师:现在有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就是将“3、4、6、7、i”这个都节调式的五声音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来现场创作音乐。 生:好的,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具有非常好的音乐创作灵感,对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掌声鼓励。 师:下面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它是一首尺八与筝的二重奏,该曲作家是日本民间音乐名家。尺八是中国传入日本的竖吹乐器,是日本重要的传统吹奏乐器。筝也是日本重要的传统乐器。

初中音乐: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七子之歌—澳门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ong of the Seven Sons-Macau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七子之歌—澳门 课题: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这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有表情,自然的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4/4拍的强弱关系,把握好切分音的节奏。2.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2.歌曲情绪,格调的把握。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卡片,钢琴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入教室。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表现了人民不畏压迫,起来反抗的精神。 师:很好,由这首歌曲可以看出他们的坚定信念,他们这样奋起抗战,为的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收复失地。 在历史上,我们国家有名的七个地方都曾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至今有的地方还未回归。,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还专门为这七个地方创作了《七子之歌》组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的歌词就出自组诗,歌曲的名字是〈七子之歌--澳门〉。出示歌曲卡片。 2,欣赏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用朴实深情的情感来唱) 3,朗读歌词。(结合刚刚说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说明全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人

初中七年级音乐说课稿教案范文总汇

初中七年级音乐说课稿教案范文总汇 七年级音乐教案一 教学内容:《唱脸谱》 课题概述:《唱脸谱》是人民音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 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包 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 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美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 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 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 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教学内容: 1、歌曲《唱脸谱》。 2、戏曲行当、脸谱。 教学要求: 1、学唱《唱脸谱》通过与一般歌曲的风格特点比较,了解

京剧花脸唱腔和唱法的特点。 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有关戏曲行当、脸谱知识。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脸谱、拖腔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三、能力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 3、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 教学难点: 休止符和拖腔处的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作品分析: 脸谱:"花脸"是传统戏曲中净角独特的化妆形式。是在中国戏曲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人物脸部化妆的相对固定

初中音乐《红河谷 鼓声》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体验经典外国音乐作品,能以积极的态度演唱《红河谷》,品味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 (1)在体验中学唱歌曲,感受风格与特点。 (2)在探究中感受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演唱形式)对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不同演唱形式与风格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2)能够准确并完整演唱《红河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红河谷》。 难点: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以及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青春舞曲》音乐片段,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律动(杯子节奏)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刚才我们演唱的歌曲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青春舞曲》,说起民歌同学们并不陌生(展示图片,介绍民歌,同时复习之前学唱过的民歌),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继续学习世界民族音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播放课件) 生:加拿大 师: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人说:“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又丰富多彩得地理”加拿大风景非常优美。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学习、感受与探索 1、欣赏教师范唱歌曲《红河谷》,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歌曲是几拍子的? 2、师:现在我们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 生:4/4 拍 师:4/4 拍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次强、弱 师:最后一拍是弱拍,这首歌曲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在小节线的左侧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节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个完全小节,这叫弱起小节。(播放课件弱起小节的定义) 师:让我们用发声词“lu”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大家模唱的不错。这样舒展的节奏,这样平稳的旋律,必然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声音圆润一些,连贯一些,让我们再来一遍。 师:下面我们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跟着音乐来演唱这首歌曲。 师:这是一首四乐句严谨规范的歌曲,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注意起承转合各乐句之间的力度对比。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手风琴来伴奏,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3 同学们这首歌曲还有一个二声部,现在我们跟着钢琴模唱旋律。

(完整版)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 备 课 本 单位:可塘中学 姓名:林雯雯 时间:15-16学年第二学期

第1单元岭南春早(之一) 《岭南春早》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分析其节奏与旋律特点,感受其 音乐的风格。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改革开放的 政策像春天一样,给祖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岭南大地带来了繁荣、兴旺给人民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乐句、模仿节奏型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析、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从而感受歌曲独特的岭南风韵。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狮子锣鼓经为歌曲的前两句进 行伴奏。 2、通过分析歌词,了解歌词所包含的寓意,并引导学生说说在经济 飞跃的今天肇庆的变化通过改编歌词,创造一首属于自己的“《肇庆春早》”。 教材分析: 歌曲《岭南春早》是选自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通过对广东音乐《步步高》、《赛龙夺锦》的初步了解与认识,让学生能受到岭南乡音的熏陶感染,从而具有作

为广东人不可缺少的艺术素质;二、通过学习《岭南春早》、《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带给岭南大地巨大变化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岭南人“敢为人先”的意志。而我将《岭南春早》第二课时作为这一单元总结性的一课,兼顾了以上两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创作来源的剖析,分析歌词了解歌曲所蕴含的意境,最后拓展创作,体验岭南的春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岭南春早》的录音,烘托气氛,使学生自觉回忆起学过的旋律,并使课程能自然导入。 (三)、复习歌曲。在教师的伴奏下,请同学们一起把歌曲唱一遍,唱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旋律、歌词的记忆。) ( 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歌曲的创作来源: 师:《岭南春早》这首歌曲曲风清新、委婉,在歌词里面就描绘了一些岭南秀丽的景色,同学们能说说吗?…… 除此以外,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方面也充满着岭南音乐的特色,下面我们结合歌曲里的四个乐句,,分别是: 5 5 1︱2﹒ 3︱ 1 7. 0 1︱ 2 0 ︱ 5 5 ︱4﹒5 3 2︱1 2 4 3︱2 - ︱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 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 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 和X X .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初中音乐《御风万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御风万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御风万里》 教学目标: 1.聆听《御风万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 2.以探究学习方式分析作品《御风万里》的音乐主题、乐器音色、音响等音乐要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感情内涵。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及了解其创作特点。 2、了解新中国的器乐创作。 3、分析作品音乐主题的创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97 年7 月1 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百年耻辱在这一刻成为历史,香港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有一首作品把当时人们那种欢欣激越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先生创作的交响序曲——《御风万里》 二、教学过程 (一)曲式结构 “引子+A+B+A1+尾声” (二)整体欣赏 通过聆听分析这两个乐段在节奏和速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三)分段欣赏 1.聆听B1 乐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选择是那首旋律在贯穿着整个B1 乐段 2.通过延长唱旋律回答是出自那首民歌? 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3.跟唱歌曲,感受一下歌曲表现了船工一种怎样的精神? 不怕风浪、勇往直前的精神。(不畏艰险乐观向上) 4.作者巧妙地借助双簧管这件乐器将粗犷豪放的音乐在这里又表现的这样柔和、甜美。

5.这段音乐要结束时有一件乐器跟进来了,并且演奏了另一段旋律——是什么乐器和那首民歌吗?圆号演奏的是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的一句旋律。 6.跟唱歌曲,下面让我们轻声跟唱歌曲。 7.还有两个主题旋律,我们来听听它们是哪个民族的旋律? 是藏族民歌囊玛。由小提琴演奏的。 8.还有一个音乐主题,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哈萨克族,短笛,短 笛的音色——清脆、明亮。)这段音乐节奏紧凑,情绪热烈,洋溢着哈萨克族民歌豪放宽广的性格特征。 9.再次完整地聆听B 乐段,感受各个民族的音乐在音乐中起到的效果?以及考虑作曲家把四首 民歌融合在一起,有什么寓意?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整个作品是以《黄河船夫曲》为主线的,其他三首民歌,无论是蒙古族 的《嘎达梅林》、藏族的囊玛,还是哈萨克族的民歌,都像支流一样汇入到我们的母亲河中,它进一步 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不畏艰险的民族。 当所有四首民歌完全包容在一起后(也就是进入的B2 乐段时),弦乐声部以强力度齐奏 出《黄河船夫曲》的旋律。我们听这段旋律在情绪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激昂了,气势上刚劲挺拔 势不可挡)那它象征着什么呢?(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们的祖国发展了,强大了!)10. 聆听第三部分A1 强大了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终于迎来了香港的胜利回归。接下来让我们聆听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感受一下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这一部分是乐曲第一部分A 段的变化再现,情绪更加热烈奔放,表现人们沉浸在香港回 归祖国的欢乐之中。 11.完整聆听两部分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三、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其中有文明荣耀的辉煌,也有饱受凌辱的苦难。我们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你的梦,我的梦,我们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