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 哈氏窝的免疫识别

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 哈氏窝的免疫识别

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 哈氏窝的免疫识别
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 哈氏窝的免疫识别

动物学报 47(6):672~676,2001A cta Zoologica S i nica

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

哈氏窝的免疫识别

3

翁幼竹 方永强33 胡晓霞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 用雌、雄激素受体的多克隆抗体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进行免疫识别。结果显示,雌、雄激素受体免疫阳性识别发生在文昌鱼端脑和中脑的中部与后部,以及神经管的背面和中央,后脑则为免疫阴性反应。两种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物多数分布在神经细胞核内及其神经纤维,少数在胞质。雌、雄激素受体免疫阳性识别还出现在文昌鱼哈氏窝基部的上皮细胞核内或胞质中。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的免疫识别部位与脊椎动物相类似。研究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像在脊椎动物中那样,可对文昌鱼脑和哈氏窝进行反馈调节。

关键词 文昌鱼 雌、雄激素受体 免疫细胞化学 神经系统 哈氏窝

 2000201228收稿,2000205210修回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670104)33 通讯作者 E 2mail :fant98@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5668142.html,

 第一作者简介 翁幼竹,女,31岁,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动物生殖内分泌学。

脊椎动物生殖内分泌学研究揭示,雌、雄激素

对脑和垂体的反馈调节必须与脑内相应受体结合才能进行(Barley et al .,1975;Yuan et al .,1995)。研究证实,脊椎动物不同进化阶段,哺乳类(Krey et al .,1982;Handa et al .,1987)、爬行类(Halpern et al .,1982)和硬骨鱼(Trudeau et al .,1993)的脑内都存在雌激素或雄激素受体,在鱼类脑垂体(K im et al .,1979;Schreibman et al .,1982)中也发现有这两种受体。然而,对于进化上界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过渡类型的头索类文昌鱼,其脑内和垂体中是否存在这两种受体仍不为所知。用放免测定(Zhang et al .,1985;方永强等,1993)已证实了文昌鱼性腺能够合成和分泌性类固醇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但文昌鱼性类固醇激素是否像在脊椎动物中那样,对脑和哈氏窝(与鱼类脑垂体同源)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这在国内外均未见研究。本文用雌、雄激素受体的多克隆抗体对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定位,为进一步阐明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轴(脑2哈氏窝2性腺轴)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调节提供形态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文昌鱼(B ranchiostom a belcheri )取自厦门同安琼头海区。本实验共用文昌鱼24尾,体长4513~5216mm ,雌、雄各12尾。按文昌鱼性腺发育周期(方永强等,1990)划分,它们分别属于小生长期(Ⅰ~Ⅱ期)、大生长期(Ⅲ~Ⅳ期)和成熟期(Ⅴ期)。112 样品制备

文昌鱼经低温麻醉处理后,每尾动物分为三部分,头部(从吻端至第一对性腺之前)、中部(从第一对性腺至肛门)和尾部。样品在新配制的不含醋酸Bouins 液中固定8~12h ,paraplast 包埋,连续纵切或横切,切片厚6μm ,在光镜下鉴别和选择含有脑、神经管和哈氏窝的片子,用于免疫细胞化学反应。

113 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程序

参照方永强等(1999b )方法,进行SABC (strept avidin biotin complex )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兔抗雌激素或雄激素受体多克隆抗体(美国Santa Cruz 公司产品,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这两种抗体经该公司鉴定,各自不与其它类固醇激

素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稀释度为1∶100,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抗体(武汉博士德公司产品)的稀释

度为1∶100。对照实验片用正常兔血清替代第一抗体进行孵育,结果为阴性反应。

2 结 果

211 雌、雄激素受体在神经系统的分布

文昌鱼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管组成,脑可分为端脑、中脑和后脑三部分(方永强等,1999a)。从雌、雄文昌鱼头部纵切面上,可见在端脑、中脑的中部(与哈氏窝相对,相当于鱼类下丘脑)和后部的背面,有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神经细胞对这两种受体的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阳性物多数定位在核内,少数在胞质,显棕褐色(图版Ⅰ:1, 2,3),后脑则显免疫阴性反应。在头部横切面上,雌、雄激素受体在脑泡神经细胞的免疫染色反应及定位的结果与纵切面相类似,也是定位在核和胞质(图版Ⅰ:4)。在神经管横切面上,神经管背面和中央的神经细胞对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的多克隆抗体显免疫阳性反应,阳性物定位在神经细胞核、胞质及其神经纤维,棕褐色(图版Ⅰ:5,6)。

212 雌、雄激素受体在哈氏窝的免疫识别

文昌鱼哈氏窝由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方永强等,1989)所组成。一种为棱形或不规则形上皮细胞,位于哈氏窝的顶部;哈氏窝中部的另一种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在哈氏窝底部,靠近口腔处为带纤毛的粘液细胞。免疫反应结果显示,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免疫识别仅发生在哈氏窝顶部的上皮细胞(为文昌鱼原始的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中,阳性物定位在胞质和核内(图版Ⅰ:7,8),其余两种细胞则为阴性反应。

3 讨 论

虽然Pfaff等(1978)对类固醇激素在各纲脊椎动物(从鱼类至哺乳类)下丘脑的结合部位及其投射路线作过评述,但对于类固醇激素受体在脑内神经细胞的精确定位还很少了解。后来,一些学者陆续在大鼠、蛇和鱼类中证实了类固醇激素受体分布在脑的不同核群。例如,Krey等(1982)报道雄激素受体分布在大鼠的下丘脑、视前区和杏仁核的神经细胞核或胞质。Handa等(1987)用放射自显影发现雄激素受体分布在大鼠下丘脑下部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胞质中。Halpern等(1982)用氚标记雌二醇和睾酮进行定位研究,发现这两种激素受体分布在蛇的端脑腹杏仁核、内侧核球、旧纹状体和视前区等。Trudeau等(1993)研究发现,标记的睾酮和雌二醇受体分布在斑剑尾鱼和金鱼的视前区和下丘脑神经细胞的核和胞质中。本文用雌、雄激素受体的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识别,首次发现文昌鱼端脑、中脑的中部(相当于鱼类下丘脑)和后部以及脊髓都有这两种受体分布,且受体阳性物多数定位在神经细胞的核,少数在胞质中。这就表明类固醇激素受体在文昌鱼脑和脊髓的定位与脊椎动物十分类似。

本文还首先发现雌、雄激素受体免疫识别发生在文昌鱼哈氏窝顶部不规则形或棱形上皮细胞中的核和胞质中。此结果与Schreibman等(1982)和K im等(1979)分别用荧光2类固醇激素偶联法(fluorescent2steroid hormone conjugates)和放射自显影法发现雌激素和睾酮受体定位在斑剑尾鱼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的核和胞质以及近80%免疫活性L H细胞显示放射活性聚集在核中相一致。

性类固醇激素是脊椎动物下丘脑2脑垂体功能发育和成熟的重要调节者,在哺乳类、鸟类和鱼类已得到证实(Kalra et al.,1983;Fink et al., 1988)。我们先前研究已证实,文昌鱼具有原始的生殖内分泌调控轴(方永强,1998),但不知道该调控轴功能的成熟与维持是否如脊椎动物那样,依赖于类固醇激素的激发和调控。现在发现文昌鱼脑和哈氏窝存在雌、雄激素受体,这就为类固醇激素可能对文昌鱼脑和哈氏窝具有反馈调控以及类固醇激素可能激发和调控文昌鱼生殖调控轴功能的发育成熟与维持提供形态学依据。因而,本文研究结果从深层次上进一步揭示头索动物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轴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脊椎动物的相似性,在理论上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脊椎动物的生殖内分泌研究揭示,类固醇激素还具有调节性腺功能和生殖行为的作用。在大鼠(Krey et al.,1982;Handa et al., 1987)、蛇(Halpern et al.,1982)、斑剑尾鱼(K im et al.,1979;Schreibman et al.,1982)和金鱼(Trudeau et al.,1993)中,雌激素和睾酮受体分布在这些动物的视前区、下丘脑和脑垂体,而这些部位是参与调节动物分泌促性腺激素的。现已知文昌鱼具有原始的生殖内分泌调控轴:脑2哈氏窝2性腺轴,本文研究又发现,雌、雄激素受体定位在文昌鱼的中脑中部(相当于鱼类的下丘脑)和哈氏窝(原始的脑垂体),因此我们认为文昌鱼类固醇激素可能也具有类似的机制调节其性腺功能。同时,文昌鱼脑和哈氏窝存在雄激素受体还能

376

6期翁幼竹等: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的免疫识别

够较完满地解释我们以前的发现,外源性类固醇激

素17α2甲基睾酮能够刺激文昌鱼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方永强等,1991)。其机制既有直接激发精巢精子发生作用,又可能是经脑内类固醇激素受体,通过正反馈作用实现的。

虽然本文证实了文昌鱼性类固醇激素通过脑和哈氏窝受体的介导而行使反馈调节,但其内在机制

及环节是否与脊椎动物相似,仍不十分清楚。例如,睾酮必须在鱼类脑内的特定部位,通过芳香化酶(aromatase )转换为雌二醇而起作用(Pasmanik et al .,1985),而文昌鱼脑内是否存在这种酶,还有待证实。又如,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定位在文昌鱼端脑中部和后部,有何生理意义,也尚未明了。这些重要且有趣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R eferences)

Barley ,J.,M.G insberg ,B. D.Greenstein ,N.J.MacLusdy and P.Thomas 1975 An andorgen receptor in rat brain and pituitary.B rai n Res.

100:383.

Fang ,Y.Q. 1998 Posi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reproductive endocrine of amphioxus ,B ranchiostoma belcheri.Chi nese Science B ulleti n (English

Edition )43(3):177~185.[方永强 1998 文昌鱼在生殖内分泌进化中的地位.科学通报(英文版)43(3):225~2321]

Fang ,Y.Q.,W.Q.Huang ,X.Qi and H. C.Su 1991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in Amphioxus.

Acta Zool.Si n.37(4):371~374.[方永强,黄威权,齐 襄,苏慧慈 1991 血管活性肠肽(VIP )在文昌鱼体内免疫组织化学定

位的研究.动物学报37(4):371~374.]

Fang ,Y.Q.,W.Q.Huang ,L.Chen and J.S.Zhang 1999a Distribution of G onadotropin 2releasing hormone in the brain and Hatschek ’s pit of

Amphioxus.Acta Zool.Si n.45(1):106~111.[方永强,黄威权,陈 蕾,张金山 1999 GnRH 在文昌鱼脑和哈氏窝的分布.动物

学报45(1):106~111.]

Fang ,Y.Q.and X.Qi 1989 Ultrastructural study of the Hatschek ’s pit epithelial cell of amphioxus.Science i n Chi na (Series B )32(12):

1465~1472.[方永强,齐 襄 1989 文昌鱼哈氏窝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国科学(B 辑)19(6):592~595.]

Fang ,Y.Q.,X.Qi and G.Y.Hong 1991 Effects of 17α2methyltestosterone on spermatogenesis of amphioxus.J.Oceanogr.Taiw an S t rait

10(2):146~149.[方永强,齐襄,洪桂英 1991 17α2甲基睾酮对文昌鱼精子发生的影响.台湾海峡10(2):146~149.]

Fang ,Y.Q.,X.Qi ,P.Liang and G.Y.Hong 1990 Annual change of the gonadal development of the amphioxus in Xiamen.Acta Oceanoolgica

Si naca (English Edition )10(3):477~479.[方永强,齐 襄,梁 萍,洪桂英 1990 厦门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海洋学报

(英文版)12(5):631~637.]

Fang ,Y.Q.,Y.Z.Weng and L.Chen 1999b Distribution of luteinizing (L H )and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in the nervous sys 2

tem ,Hatschek ’s pit and gonads of protochordata.Acta Biol.Ex p.Si nica 32(2):113~119.[方永强,翁幼竹,陈 蕾 1999b 促黄体

素(L H )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在原索动物神经系统、哈氏窝和性腺中的分布.实验生物学报32(2):113~119.]

Fang ,Y.Q.,Y.Z.Weng and X.X.Hu 2001 Distribution of sex steroid hormones and its receptors in the gonads and nervous system of Am 2

phioxus (B ranchiostoma belcheri ).Acta Zool.Si n.47(4):398~403.[方永强,翁幼竹,胡晓霞 2001 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在文

昌鱼性腺和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动物学报47(4):398~403.]

Fang ,Y.Q.,W.X.Zhao and H.Wei 1993 Study on correlation of sex steroid hormone level with gonadal development in amphioxous.Chi nese

Science B ulleti n (English Edition )38(15):1290~1294.[方永强,赵维信,魏 华 1993 文昌鱼类固醇激素水平与性腺发育相关

性研究.科学通报38(5):744~746.]

Fink ,G. 1988 The G.W.Harris lecture :Steroid control of brain and pituitary function.J.Ex p.Physiol.73:257~293.

Halpern ,M.,J.I.Morrell and D.W.Pfaff 1982 Cellular [3H]estradiol and [3H]testosterone localization in the brain of G arter snakes :an au 2

toradiographi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5668142.html, p.Endocri nol .46:211~224.

Handa ,R.J., C. E.Roselli ,L.Horton and J.A.Resko 1987 The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cytoslic androgen receptors in microdissected areas

of the male rat brain :effects of estrogen treatment.Endrocri nology 121:233~240.

K alra ,S.P.and P.S.K alra 1983 Neural regulation of luternizing hormone secretion in the rat.Endocr.Rev .4:311~351.

K im ,Y.S.,M.Sar and W. E.Stumpf 1979 Estrogen target cells in the pituitary of platyfish ,Xiphophorus maculates.Cell Tissue Res.198:

435~440.

Krey ,L. C.,I.Lieberbury ,N.J.Maclusky ,P.G.Davis and R.Robbins 1982 Testosterone increases cell nuclear estrogen receptor levels in

the brain of the Stanley 2Gumbreck Pseudohermaphrodite male rat :implications for testosterone modulation of neuroendocrine activy.Endro 2

cri nology 110:2168~2176.

Pasmanik ,M.and G.V.Callard 1985 Aromatatase and 5α2reductase in the teleost brain ,spinal cord and pituitar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5668142.html, p.En 2

docri nol .60:244~251.

Pfaff ,D.W.and L. C. A.Conrad 1978 Hypothalamic neuroanatomy :steroid hormone binding and patterns of axonal projections.Inter.Rev.

Cyto .54:245~265.

476动 物 学 报47卷

 

Schreibman ,M.P.,L.P.Pertschuk ,E.A.Rainford ,H.Margolis 2kazan and S.J.G elber 1982 The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steroid bind 2

ing sites in the pituitary gland of a teleost (the platyfish ).Cell Tissue Res .26:523~530.

Trudeau ,V.L.,C.K.Murthy and H.R.Habibi 1993 Effects of sex steroid treatments on gonadotropin 2releasing hormone 2stimulated go 2

nadotropin secretion from the goldfish pituitary.Biol.Reprod.48:300~307.

Weng ,Y.Z.,Y.Q.Fang ,X.X.Hu and J.Zhou 2001 Immuno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d gonads of Amphioxus (B ranchiostoma belcheri ).Acta Zool.Si n.47(3):304~309.[翁幼竹,方永强,胡晓霞,周 晶 2001 性

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在文昌鱼性腺和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动物学报47(3):304~309.]

Yuan ,H.,A.B.Deborah ,J.B.Theodore ,B.H.Richard and J.M.Neil 1995 Distribution of occupied and unoccupied estrogen receptors in

the rat brain :effects of physiological gonadal steroid exposure.Endocri nology 136:96~105.

Zhang ,Z.Y.,Y.X.Liu and H.H.Zhu 1985 Steroid hormones and their functional regulation in amphioxus.In :Lofts ,B.and W.N.Holmes

ed.Current Trends in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Proc.9th .Int.Symp.on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Hong K ong :Hong K ong University Press ,205~207.

 3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9670104)33Corresponding author E 2mail :fant98@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5668142.html,

外 文 摘 要(Abstract)

IMMUNORECOGNITION OF ESTROGEN AN D AN D ROGEN

RECEPTORS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 D HATSCHEK ’S PIT OF AMPHIOX OUS (B RANC HIOS TO MA B EL C H ERI )3

WEN G Y ou 2Zhu FAN G Y ong 2Qiang 33 HU Xiao 2Xia

(Thi rd Instit ute of Oceanography ,S OA ,Xiamen 361005,Fujian ,Chi na )

Previous studies discovered that Amphioxus (B ranchiostom a bekheri )had primitive reproductive endocrine regulation axis (brain 2Hatschek ’s pit 2gonads )which synthesizes and secretes sex steriod hormones (estrogen ,androgen and progestergone ).However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sex steroid hormones on brain and Hatschek ’s pit (homologous with the pituitary gland )of Amphioxus had not been reported so far.Thus ,we used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 2recognition of es 2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in nervous system and Hatschek ’s pit of Amphioxu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Amphioxu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ong ’an 2Qiongtou sea area near Xiamen.Each fish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head (from tentaculum peristomial to the first pair of gonads ),medial (from the first pair of gonads to the amus )and tail.Samples were fixed in Bouin ’s solution without acetic acid for 8~12h ,then em 2bedded in paraplast.Sections with the structure of brain and Hatschek ’s pit were identified under a light micro 2scope and selected for immunostaining with the SABC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mmuno 2recognition of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existed in the telen 2cephalon and the middle and posterior part of midbrain.Immunopositive substances mostly located in the nucleus of nerve cells ,with a few in the cytoplasm.The dorsal side and middle region of nerve tube also showed im 2munopositive reaction ,and the immunopositive substances of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distributed in the nucleus ,cytoplasm and nerve fibers of nerve cells.But immunonegative reaction was showed in the hindbrain.On the other hand ,immuno 2recognition of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existed in the nucleus or the cyto 2plasm of epithelial cells (primitive gonadotrophic cells in Amphioxus )in the base part of Hatschek ’s pit at differ 2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The other two cells in Hatschek ’s pit showed immunonegative reaction.

5

766期翁幼竹等: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的免疫识别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exist in cephalochordata Amphioxus ,and the immunorecognitive regions of the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in the brain and Hatschek ’s pit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vertebrates.It suggests that sex steroid hormones exert feedback regulation on brain and Hatschek ’s pit ,and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the reproductive endocrine regula 2tion axis function in Amphioxus.These facts further demonstrate a system of reproductive endocrine regulation in Amphioxus similar to ,or with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at in vertebrate.On the other hand ,we suggest that the regulatory role of sex steroid hormones on gonads function and reproduction behavior may be direct or indi 2rect through sex steroid hormones receptors in brain.

K ey w ords Amphioxus (B ranchiostom a belcheri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 ,Immuocytochemistry ,

Nervous system ,Hatschek ’s pit

图版说明(Explanation of Plate )

图 版 Ⅰ(Plate Ⅰ

)11卵巢发育Ⅲ~Ⅳ期的文昌鱼,头部纵切面,雌激素受体多克隆抗体免疫阳性物分布在端脑后部背面大的不规则形神经细胞核内(粗箭

头),少数分布在胞质(细箭头)[Amphioxus at ovary Ⅲ~Ⅳstage ,longitudinal section through head region ,immunopositive substance of

polyclonal antibodies of estrogen receptor were recognized in the nucleus (thick arrow )and a few in the cytoplasm (thin arrow )of large irregular nerve cells at the dorsal side of posterior part of telencephalon ]×400

2.精巢发育Ⅳ期的文昌鱼,头部纵切面,雄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物分布在中脑中部背面的神经细胞核内(箭头)[Amphioxus at testis Ⅳ

stage ,longitudinal section through head region ,immunopositive substance of androgen receptor distributed in the nucleus (arrow )of nerve cells at

the dorsal side of middle part of midbrain ]×400

31精巢发育Ⅲ期的文昌鱼,头部纵切面,雄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物分布在中脑后部背面的中等(粗箭头)和小型(细箭头)神经细胞核内[Amphioxus at testis Ⅲstage ,longitudinal section through head region ,immunopositive substance of androgen receptor distributed in the nucleus of middle (thick arrow )and small (thin arrow )nerve cells at the dorsal side of posterior part of midbrain ]×400

41精巢发育Ⅲ期的文昌鱼,头部横切面,雌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物分布在脑泡背面和中央的神经细胞核或胞质(粗箭头)及其神经纤维(细

箭头)[Amphioxus at testis Ⅲstage ,cross section through head region ,immunopositive substance of estrogen receptor distributed in the nucleus or

cytoplasm (thick arrow )and nerve fibers (thin arrow )of nerve cells at the dorsal side and middle region of brain vesicle ]×500

51卵巢发育Ⅱ期的文昌鱼,神经管横切面,雌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物分布在神经管中央,靠近色素细胞的神经细胞核(粗箭头)及其神经纤

维(细箭头)chr :色素细胞(Chromocyte )[Amphioxus at ovary Ⅱstage ,cross section through nerve tube ,immunpositive substance of estrogen

receptor distributed in the nucleus (thick arrow )and nerve fibers (thin arrow )of nerve cells near chromocyte at the middle region of nerve tube ]

×400

61卵巢发育Ⅳ期的文昌鱼,神经管横切面,雄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物定位在神经管背面和中央的小型的神经细胞核或胞质(粗箭头)及其神

经纤维(细箭头)[Amphioxus at ovary Ⅳstage ,cross section through nerve tube ,immunpositive substance of androgen receptor located in the

nucleus or cytoplasm (thick arrow )and nerve fibers (thin arrow )of small nerve cells at the dorsal side and middle region of nerve tube ]×40071卵巢发育Ⅴ期的文昌鱼,通过哈氏窝横切面,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哈氏窝顶部不规则形上皮细胞(粗箭头)和棱形上皮细胞(细箭头)的

胞质中[Amphioxus at ovary Ⅴstage ,cross through Hatschek ’s pit ,estrogen receptors distributed in the cytoplasm of irregular (thick arrow )

and long (thin arrow )epithelial cells at the top region of Hatschek ’s pit ]×500

81精巢发育Ⅱ期的文昌鱼,通过哈氏窝横切面,雄激素受体分布在哈氏窝上皮细胞的胞质(粗箭头)和核内(细箭头)[Amphioxus at testis

Ⅱstage ,cross through Hatschek ’s pit ,androgen receptors distributed in the cytoplasm (thick arrow )and nucleus (thin arrow )of epithelial cells

of Hatschek ’s pit ]×500

676动 物 学 报47卷

 

翁幼竹等:雌、雄激素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的免疫识别图版ⅠWEN G Y ou2Zhu et al.:Immunorecognition of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d Hatschek’s pit of Amphioxous(B ranchiostom a belcheri)PlateⅠ

图版说明见文后(Explanation at the end of the text)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个人概括总结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一、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乙酰胆碱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催化下合成。合成在胞质中进行,然后被输送到末梢储存在囊泡内。乙酰胆碱的合成、贮存、示范、与受体相互作用及其灭活等突触传递过程与外周胆碱能神经元相同。 (一)中枢乙酰胆碱能通路:①局部分布的中间神经元,参与局部神经回路的组成。在纹状体、隔核、伏隔核、嗅结节等神经核团均存在较多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尤以纹状体最多; ②胆碱能投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脑内分布比较集中,分别组成胆碱能基底前脑复合体和胆碱能脑桥-中脑-被盖复合体。 (二)脑内乙酰胆碱受体:绝大多数脑内胆碱能受体是M受体,N受体仅占不到10%。脑内的M或N受体的药理特性与外周相似。 (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①学习和记忆;②觉醒和睡眠;③体温调节;④摄食和饮水;⑤感觉和运动调节;⑥参与镇痛。 纹状体是人类调节锥体外系运动的最高级中枢,。乙酰胆碱与多巴胺两系统功能间的平衡失调则会导致研制的审计系统功能疾病。如多巴胺系统功能低下使乙酰胆碱系统相对过强,可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二、γ-氨基丁酸(γ-butylamino acid,GABA) (一)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而均匀地分布在哺乳动物脑内,脑内约有30%左右的突触以GABA为神经递质。脑内的GABA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目前仅发现二条长轴突投射的GABA能通路:①小脑-前庭外侧核通路,从小脑浦肯耶细胞投射到小脑深部核团及脑干的前庭核;②从纹状体投射到中脑黑质。黑质是脑内GABA浓度最高的脑区。 (二)GABA的合成、储存、释放、摄取和降解:脑内的GABA是由谷氨酸脱羧而成的,G ABA的合成酶为谷氨酸脱羧酶。脑内GABA存在的形式有游离、疏松结合和牢固结合3种类型。当GABA神经元兴奋时,GABA被神经末梢释放到突触间隙。摄取是GABA失活的重要途径,神经末梢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有摄取功能。GABA也可被γ-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 (三)GABA受体:GABA受体被分为GABA A、GABAB、GABAC三型。 (四)GABA功能:①GABA具有抗焦虑作用;②GABA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③GABA具有镇痛作用;④GABA抑制动物摄食;⑤具有抗惊厥作用;⑥GABAC参与

肠神经系统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肠神经系统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296?圈医兰凼塾堂坌盟o05年7月第32卷第7 肠神经系统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陈敏综述;罗和生审校 摘要: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神经肽不仅在畅神经元合成,而且 存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胞也ff合成淋巴细胞表达大部分神经肽的受体淋巴细 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肠上皮细胞都能对这些神经产生应答,并促增生或抗增生的反 应,还能影响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一些神经肽,特别是胆囊收缩素,促胃泌素 释放肽和神经降压素,似乎rf为闻疾病或胃肠道切除而不能接收肠正常反馈的患者维持 黏膜免疫. 关键词:神经呔;肠神经系统;Hjj捌关淋巴组织;免疫系统 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69(2005)07-0296,-04 l肠神经系统(entericnervoussystem,

ENS) ENS首先由英国生理学家Langley发现(1921)并命名为肠神经系统:ENS是胃肠 壁内的自主神经系统,具有独立于大脑而行使其功能的完整结构.实验证明,一个离体胃或 一 段离体小肠放在含饱和氧的生理溶液中可以自动收缩达10~20h,并能对电或各种化学刺激起良好反应,完成胃肠蠕动局部神经反射,说明胃肠壁内有一个完整的反射装置,从一级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到支配胃肠效应器的运动神经元,并独立于大脑之外的肠神经系统,称之为肠脑.胃肠运动功能的神经调l节主要依赖三个系统即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 目前发现人肠神经元的总数达到8~l0亿个, 相当于整个脊髓内所含神经元的总数分为三种类型的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任何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的突触联系均可在ENS中看到.ENS神经网络中,具有大量含有脑肠肽的神经元,对胃肠运动的兴奋,调节和抑制起重要作用.ENS中主要的兴 奋性递质有乙酰胆碱,速激肽,阿片肽和5一羟

02-药理学总结-传出神经系统

药理学总结-传出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CNS ) 周围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SMNS ) 自主(植物)神经(ANS )→ 交感神经 / 副交感神经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传出神经化学传递的过程,从而改变效应器功能活动的药物。 药物主要在突触部位影响递质和受体起作用。 ㈠传出神经的递质(transmitter ) ①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②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orepinephrine ,NA/NE );③多巴胺(dopamine ,DA ) ㈡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 ①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兴奋时末梢释放NA 包括:绝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②胆碱能神经 兴奋时末梢释放Ach 包括:①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②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③极少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等腺体) ④运动神经 ⑤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 ㈢受体(recepter ) ㈣受体的效应(传出神经受体共存:机体多数效应器兼有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两类神经功能对立统一) ①M-R :①心脏抑制,血管扩张;②内脏平滑肌收缩;③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④腺体分泌增加; ②Nn-R :①神经节去极化,节前纤维释放递质增加(Ach );②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 ③Nm-R :骨骼肌收缩(紧张); ④α1-R :皮肤、内脏血管收缩; ⑤β1-R :心脏功能增强; ⑥β2-R :①支气管平滑肌扩张;②骨骼肌血管扩张;③冠状动脉扩张;④促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浓度升高;

0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 ①影响递质(合成/释放/消除) 02、M胆碱受体激动药 ㈠胆碱脂类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胆碱能神经递质,性质不稳定(遇水易分解),极易被体内胆碱酯酶(AchE)水解,其作用广泛,选择性差,无临床使用价值。 [药理作用]: M样作用: ①心血管系统抑制; ②瞳孔缩小,调节痉挛; ③腺体分泌增加; ④平滑肌兴奋(收缩);N样作用: ①神经节兴奋; ②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Ad) 表现:①心血管系统兴奋; ②骨骼肌兴奋; ③腺体分泌增加; ④平滑肌兴奋; ㈡生物碱类(主要通过兴奋M胆碱受体发挥拟胆碱作用) ①毛果芸香碱(pilocapine,匹鲁卡品) [药理作用]:选择性激动M胆碱受体,产生M样作用,对腺体、眼作用显著。 ①眼:①缩瞳: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兴奋(收缩),瞳孔缩小。 ②降低眼压:(缩瞳的继发反应),通过缩瞳作用使虹膜向中心拉动,虹膜根部变薄,前房角 增大,房水回流通畅容易,继而降低眼压。 ③调节痉挛:睫状肌(动眼神经支配环状肌纤维为主)兴奋,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 造成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导致远视模糊,近视清楚。 ②腺体:分泌明显增加(汗腺、泪腺、唾液腺、胃腺、胰腺、小肠腺、呼吸道黏膜等); [临床应用]:①青光眼(glaucoma):①闭角型青光眼(充血性青光眼):低浓度(2%以下)滴眼治疗,用后患者 瞳孔缩小,前房角间隙扩大,眼内压降低。(高浓度可造成患者症状加重); ②开角型青光眼(单纯性青光眼):早期有一定疗效。 ②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以防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③其他:可作为抗胆碱药阿托品中毒解救;口服可用于颈部放射后口腔干燥(促唾液分泌) [不良反应]:过量导致M胆碱受体过度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可用阿托品对症处理。 滴眼时应压迫内眦,避免药液流入鼻腔增加吸收而产生不良反应。 ②毒蕈碱(muscarine):无临床实用价值,仅有毒理学意义。 [中毒症状]:流涎、流泪、恶心、呕吐、头痛、视觉障碍、腹部绞痛、腹泻、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休克等; [治疗解救]:阿托品(1-2mg/30min,肌内注射); 03、N胆碱受体激动药 烟碱(nicotine):无临床实用价值,仅有毒理学意义。 [药理作用]:①兴奋神经节Nn受体;②兴奋神经肌接头Nm受体;③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重点与难点解析】 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两大类。前者包括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骨骼肌舒张神经;运动神经和支配肾上腺体质的内脏大神经。后者包括绝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主要包括胆碱受体与肾上腺素受体。其中,胆碱受体又可分为M受体、N受体。M受体兴奋效应表现为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缩瞳等;N受体兴奋效应表现为植物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骨骼肌收缩。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受体、β受体,α型作用表现为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平滑肌收缩、瞳孔散大等;β型作用表现为心脏兴奋、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松弛、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扩张、代谢增强等。 传出神经递质主要包括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在胆碱酯酶作用下水解灭活。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以再摄取方式消除。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有直接作用于受体和影响递质两种。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按其拟似或拮抗神经递质,分为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四大类。 【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当人体注射某一药物后,临床上出现流涎、瞳孔缩小、腹痛、血压下降,最有可能的药物是 A.α受体激动剂 B.β受体激动剂 C.M受体激动剂 D.N受体激动剂

2.Ach的主要代谢方式是被 A.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B.单胺氧化酶破化 C.胆碱酯酶破坏 D.突触前膜再摄取 3.NA的主要代谢方式是被 A.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B.单胺氧化酶破坏 C.胆碱酯酶破坏 D.突触前膜再摄取 4.引起心肌细胞兴奋的是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受体 5.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是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受体 6.使腺体分泌增加的是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受体 7.使血管扩张的是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1受体 D.α2受体 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主要取决于药物 A.作用强度 B.剂量大小 C.是否有亲和力 D.是否有内在活性 9.植物神经节上的受体主要是 A.β1受体 B.β2受体 C.N1受体 D.N2受体 (二)多选题 10.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运动神经 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二、简答题 1.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的生理功能变化。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个人概括总结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一、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乙酰胆碱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催化下合成。合成在胞质中进行,然后被输送到末梢储存在囊泡内。乙酰胆碱的合成、贮存、示范、与受体相互作用及其灭活等突触传递过程与外周胆碱能神经元相同。 (一)中枢乙酰胆碱能通路:①局部分布的中间神经元,参与局部神经回路的组成。在纹状体、隔核、伏隔核、嗅结节等神经核团均存在较多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尤以纹状体最多;②胆碱能投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脑内分布比较集中,分别组成胆碱能基底前脑复合体和胆碱能脑桥-中脑-被盖复合体。 (二)脑内乙酰胆碱受体:绝大多数脑内胆碱能受体是M受体,N受体仅占不到10%。脑内的M或N受体的药理特性与外周相似。 (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①学习和记忆;②觉醒和睡眠;③体温调节;④摄食和饮水;⑤感觉和运动调节;⑥参与镇痛。 纹状体是人类调节锥体外系运动的最高级中枢,。乙酰胆碱与多巴胺两系统功能间的平衡失调则会导致研制的审计系统功能疾病。如多巴胺系统功能低下使乙酰胆碱系统相对过强,可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二、γ-氨基丁酸(γ-butylamino acid,GABA) (一)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而均匀地分布在哺乳动物脑内,脑内约有30%左右的突触以GABA为神经递质。脑内的GABA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目前仅发现二条长轴突投射的GABA能通路:①小脑-前庭外侧核通路,从小脑浦肯耶细胞投射到小脑深部核团及脑干的前庭核;②从纹状体投射到中脑黑质。黑质是脑内GABA浓度最高的脑区。 (二)GABA的合成、储存、释放、摄取和降解:脑内的GABA是由谷氨酸脱羧而成的,GABA的合成酶为谷氨酸脱羧酶。脑内GABA存在的形式有游离、疏松结合和牢固结合3种类型。当GABA神经元兴奋时,GABA被神经末梢释放到突触间隙。摄取是GABA失活的重要途径,神经末梢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有摄取功能。GABA也可被γ-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 (三)GABA受体:GABA受体被分为GABA A、GABA B、GABA C三型。 (四)GABA功能:①GABA具有抗焦虑作用;②GABA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③GABA具有镇痛作用;④GABA抑制动物摄食;⑤具有抗惊厥作用;⑥GABA C参与视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习题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习题 一.A型题 1.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的灭活方式是D A.被水解酶破坏 B.被单胺氧化酶破坏 C.被胆碱酯酶破坏 D.被重新摄取入神经末梢内 E.被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2. b1受体主要分布于D A. 骨骼肌运动终板 B. 支气管粘膜 C. 胃肠道平滑肌 D. 心脏 E. 神经节 3. β2受体主要分布于D A. 胃肠道平滑肌 B. 心肌 C.子宫平滑肌 D. 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 E. 瞳孔扩大肌 4. 对α和β受体均有较强激动作用的药物是D A.去甲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可乐定 D.肾上腺素E.多巴酚丁胺 5. 对a和b受体都有阻断作用的药物是C A.普萘洛尔 B.醋丁洛尔 C.拉贝洛尔 D.阿替洛尔 E.吲哚洛尔 6.对α受体基本无作用的药物是E A. 去甲肾上腺素B.可乐定C.苯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 7. 有关β受体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E A.心脏收缩加强与支气管扩张,均属β1效应 B.心脏收缩加强与支气管扩张,均属β2效应 C.心脏收缩加强与血管扩张,均属β1效应 D.心脏收缩加强与血管扩张,均属β2效应 E.血管与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均属β2效应 8. 阿替洛尔为B A.β1 受体激动药 B.β1 受体阻断药 C. α受体阻断药 D.α、β受体激动药 E.α、β受体阻断药 9.毛果芸香碱滴眼后会产生哪些效应A A.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B.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C.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痉挛D.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E.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10. 毛果芸香碱缩瞳作用的机制是B A.阻断M受体, 使瞳孔括约肌松弛 B.激动M受体, 使瞳孔括约肌收缩 C.激动α受体, 使瞳孔扩大肌收缩 D.阻断α受体, 使瞳孔扩大肌松弛 E. 激动β受体, 使瞳孔扩大肌收缩 11.有关毛果芸香碱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能直接激动M受体,产生M样作用B.为叔胺化合物 C.可使眼内压升高D.对心血管系统作用不明显 E.可使汗腺和唾液腺的分泌明显增加 12.可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是C A .去氧肾上腺素B. 后马托品C. 毛果芸香碱

神经递质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类型

2、神经递质、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类型 神经递质受体激动剂拮抗剂 胆碱类: 乙酰胆碱M-受体:M1-M5 N-受体:N1、N2 M: 毒菌碱 毛果芸香碱 槟榔碱 氧化震颤素 N: 烟碱 M、N: 杀虫剂 促使Ach释放: 蝎毒 黑寡妇蜘蛛毒液 α-银环蛇毒 Ca2+、Mg2+ 胆碱酯酶抑制剂: 新斯的明 毒扁豆碱 腾喜龙 有机磷脂类 M: 阿托品 N1: 六烃季胺 十烃季胺 美加明 N2: 箭毒 抑制Ach合成: 密胆碱-3 三乙基胆碱 4-吡啶 抑制Ach释放: 肉毒毒素 河豚毒 单胺类: (1)儿茶酚胺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肾上腺素 (2) 吲哚胺: 5-羟色胺 血清紧张素去甲肾上腺素受 体: α1、α2 β1、β2 多巴胺受体: D1—D5 受体 5-羟色胺受体: 5-HT1—5-HT7受 体 多巴胺激动剂: 左旋多巴 苯丙胺(安非他 明) 可卡因 哌甲酯(利他灵) 司来吉米 肾上腺素激动剂: 咪唑克生 5-羟色胺激动剂: 氟西汀 芬氟拉明 MDMA LSD 去甲肾上腺素激 动剂: α: 异丙肾上腺素、NE β:NE、E 多巴胺拮抗剂: AMPT 氯内嗪 氯氮平 利血平 肾上腺素拮抗剂: 镰刀菌酸 5-羟色胺拮抗剂: PCPA 去甲肾上腺素拮 抗剂: α: 酚妥拉明 β: 心得安 心得平 心得静

氨基酸类: (1)抑制性氨基酸类: 甘氨酸 (2) 兴奋性氨基酸类: 谷氨酸 天冬氨酸谷氨酸门控离子 通道受体: NMDA受体 非NMDA受体 (AMPA受体、KA 受体) G蛋白耦联谷氨受 体: ACPD受体 L-AP4 NMDA受体 谷氨酸激动剂: NMDA AMPA 红藻氨酸 γ-氨基丁酸激动剂: 毒蝇蕈醇 巴氯芬 苯二氮卓类 巴比妥酸盐 类固醇 谷氨酸拮抗剂: AP5 酒精 PCP γ-氨基丁酸拮抗剂: 荷牡丹碱 CGP335348 印防己毒素 烯丙基甘氨酸 甘氨酸拮抗剂: 士的宁 多肽类:神经肽类阿片肽类 胃肠肽类 激肽类阿片肽类受体: κ、δ、μ 阿片肽类激动剂: 吗啡 海洛因 杜冷丁 芬太尼 美沙酮 阿片肽类拮抗剂: 纳洛芬 纳洛酮 纳曲酮 其他: 前列腺素 组胺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NO、CO) 核苷类核苷类的阻断剂:咖啡因 NO的拮抗剂: L-NAME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免疫系统的功能联系 自从1928 年Ernest Scharrer 发现硬骨鱼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具 有内分泌细胞的特征,并最先提出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 )概念后,启发了有关领域研究的新思路。随后众多的研究逐渐证实了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活动联系紧密。近二十余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又促使人们发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能够共享某些信息分子和受体,都通过类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作用,这又使人们意识到机体还存在一个调节系统——免疫系统。Besedovskyn 于1977 年最先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roendocrine-immune network )的概念。三个系统各具独特功能,相互交联,优势互补,形成调节环路(图1 )。这个网络通过感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加工、处理、储存和整合信息,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运转。. 图1 内分泌、神经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联系 GH :生长激素;PRL :催乳素 一、神经 - 内分泌 - 免疫网络的物质基础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以共有、共享的一些化学信号分子为通用语言进行经常性的信息交流,相互协调,构成整体性功能活动调制网络。内分泌、神经和免疫系统组织都存在共同的激素、神经递质、神经肽和细胞因子(cytokine ),而且细胞表面都分布有相应的受体。大部分在脑内发现的神经肽和激素同时也存在于外周免疫细胞中,而且结构和功能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完全相同。再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GH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存在生长激素(. (ACTH )受体和内啡肽受体等,胸腺细胞也分布有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催乳素(PRL )等受体。利用组织化学、放射免疫自显影等技术证实,无论在基础状态下还是诱导后,脑组织中都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受体或相应的mRNA 。中枢神经系统也存在白介素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内分泌系统就存在一些细胞因子,而且经诱导后还可以产生许多细胞因子。 二、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活动的重要枢纽,与感觉传入和高级中枢下行通路间都有广泛的联系,途经的信息都有可能经下丘脑引起反应,如精神紧张可使皮质醇分泌增加,焦虑引起闭经,对生殖道的机械刺激可引起排卵等。集中分布在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neurosecretory cells )更是直接受神经活动影响,将中枢活动的电信号转化为激素分泌的化学信号。下丘脑释放的神经肽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的内分泌活动,腺垂体细胞也直接受神经的支配

第三章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第三章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第一节中枢神经递质的概念 在化学传递中,虽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只相隔20 nm左右,但由于神经元的突触后膜缺乏电的兴奋性,因此突触前膜的电变化不能直接传导至突触后膜,必须通过化学物质的媒介,才能将信息传递至突触后的细胞,这种起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主要在神经元中合成,并贮存于突触体内,在冲动传递过程中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或靶细胞,从而产生生理效应。 随着脑内化学传递过程的深入研究,了解到脑内许多结构含有多种不同的神经递质或神经激素。同一种神经递质在不同的神经核团中又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神经递质之间又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目前已知在同一个神经元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由此不难看出这将给研究中枢神经递质带来一定的复杂性。 中枢神经递质研究的历史只有短短20多年,但是它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应用左旋多巴胺(L-dopa)能改善帕金森病,在理论方面,它对阐明人类脑的高级功能,如学习与记忆,睡眠与觉醒以及行为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有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老年痴呆症,就是提高中枢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平。 一、中枢神经递质 神经系统内存在着许多化学物质,但作为神经递质必须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生物合成 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在神经元内有专一的合成递质的酶系统,如胆碱能神经末梢有胆碱乙酰化酶(ChAc),肾上腺能神经末梢存在着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脱羧酶(AADC)和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等。 2、囊泡贮存 神经递质通常贮存于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囊泡中,这可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所破坏。

人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

人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脑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布,参与不同的精神活动。这些中枢神经递质不仅对动物和人的感觉、知觉、疼痛、情绪、学习和记忆等心理活动有关,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所控制和调节的各种功能活动,如睡眠和觉醒以及饮水和摄食等行为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精神疾病患者体内多巴胺、5-HT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以及这一类神经递质的受体机能障碍导致大脑神经元萎缩,致使大脑局部(海马区)血供减少,神经干细胞功能被抑制、休眠。新生神经干细胞生长停顿,海马区便会逐渐萎缩。 在临床上就会表现为:失眠、早醒、多梦易醒、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继而引发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顽固性失眠、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等九类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逐渐迁延加重,海马区萎缩加重、功能紊乱日趋加深,就可能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危害极其严重。 根据患者病情检测分析结果,对脑部病患区域进行治疗,直接激活脑部海马区神经元,以特定单位电磁能量善脑部血液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血液含氧量,改善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处于休眠状态的脑神经元被激活,加速药物定向吸收。最终实现神经递质靶向平衡的目的,从根本上摆脱精神疾病。 第一阶段(治疗阶段):改变细胞微电量,定向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代谢环境,激活脑内神经递质受体,提升脑细胞可复性。同时配合药物分子进入体内能直接作用于脑细胞和神经细胞。该阶段治疗可明显增强自身免疫调节能力,初步恢复神经递质传导能力。对于病症严重患者可实现快速缓解症状。 第二阶段(调整阶段):该阶段治疗方式以中医辩证施治为主。进一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血液含氧量,改善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使部分处于休眠状态的脑神经元被激活,神经递质传导平衡逐步趋向正常。该阶段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使神志清醒,精神舒畅。有效排除健忘失眠,心悸头昏,身倦乏力,狂躁易怒,幻听幻视等幻觉诸症,缓解精神紧张。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进一步修复萎缩神经元,疏通经络,调整紊乱的神经递质,保护神经元兴奋的正常传导,解除患者由于失眠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状态。如:头痛,头昏,心情烦躁,抑郁、焦虑等症状。患者感到“回到了从前”。 第四阶段(递减阶段):在保证健康睡眠和精神状态,恢复社会功能的基础上,逐渐减少用药乃至停药,使患者恢复自我调控能力,此时患者神经递质传导紊乱基本消除,表现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 神经元细胞->激活–>修复 神经递质–>紊乱–>平衡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总论 (一)、肾上腺素受体与其效应 α样作用(选择性结合NA 、AD的受体)——α-R:分为α1-R α2-R β样作用——β-R:分为β1-R、β2-R、β3-R α样作用:收缩血管(皮肤、黏膜、脏) 瞳孔(开大肌)扩大、汗腺分泌 皮肤、粘膜、脏、骨骼肌(弱)血管收缩 胃肠、膀胱括约肌收缩 α2受体: 胰岛(B细胞)素减少,NA释放减少,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 β样作用:兴奋心脏、扩三管(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支气管) β1受体:心脏兴奋(力、率、传、输) β2受体: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舒 血糖升高(肝糖原分解) β3受体:脂肪分解 (二)、胆碱受体与效应 毒蕈碱型胆碱受体:即M-R(M1~M5)——M样作用 烟碱型胆碱受体:即N-R——N样作用(兴奋骨骼肌) N N(N1)—R:位于神经节、肾上腺髓质Array N M (N2)—R:位于骨骼肌 M样作用:抑制心脏兴奋(胃肠、支气管、膀胱)平滑肌腺体分泌增加 M1: 胃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 M2: 心脏抑制 M3:外分泌腺: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脏平滑肌:胃肠、支气管、膀胱平滑肌兴奋收缩 血管平滑肌:骨骼肌血管扩 括约肌:胃肠、膀胱舒、瞳孔括约肌收缩 (三)、多巴胺(DA)受体与效应 中枢DA受体 外周DA受体:肾、脑、肠系膜、冠状血管扩

胆碱受体激动药(拟胆碱药)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 拟胆碱药的分类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 M 受体激动药代表药物——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 (一)药理作用:能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包括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M 胆碱受体, 对眼和腺体作用明显。(激动 M-R ) 1、对眼的作用——缩瞳、降低眼压和调节痉挛 瞳孔括约肌的M 受体,兴奋时瞳孔括约肌向中心收缩,瞳孔缩小; (2)降低眼压——通过缩瞳作用使虹膜向中心拉动,虹膜根部变薄,从而使处于虹膜周围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于经滤帘进入巩膜静脉窦,使眼压下降。 缩瞳(环状肌向中心方向收缩)即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变大→视近物清楚,远物模糊 2、对腺体的作用 较大剂量的毛果芸香碱皮下注射可使腺体分泌增加(汗腺、唾液腺) (二)临床应用 1、青光眼 PS :用药后数分钟眼压下降,可持续4~8h ,调节痉挛2h 左右消失 2. 虹膜睫状体炎 ——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3. M 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中毒 如:阿托品1-2mg i.h.(皮下注射) 4. 口干症 增加唾液腺分泌,汗腺也会明显增加 (三)不良反应 眼科局部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 剂量过大或p.o.时可出现M 受体过度兴奋的症状,如流涎、多汗、腹痛腹泻、支气管痉挛、心脏停跳 用药须知: 滴眼时应压迫眼眦(泪点→鼻泪管),防止药液流入鼻腔增加吸收而产生不良反应。 避光保存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述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述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考纲 1.结构和功能突触结构,神经分类了解 2.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 掌握 3.生物效应及机制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布及效应了解 4.传出神经作用的方式和分类主要作用方式和分类了解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传出神经系统? 什么是交感、副交感? 交感、副交感的功能? 交感神经兴奋时,效应器的表现? 副交感(迷走)神经兴奋时,效应器的表现?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三、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布及效应递质受体的位置 乙酰胆碱(Ach)M——位于所有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腺体、骨骼肌血管上 N N1——位于神经节 N2——位于骨骼肌 去甲肾上腺素(NE)α位于皮肤黏膜内脏的血管、瞳孔开大肌 β β1——位于心肌,肾小球旁系细胞 β2——位于支气管、冠脉、骨骼肌的血管 多巴胺D1——位于肾、肠系膜、心脑血管平滑肌、心肌

(DA)D2——位于交感神经节及突触前膜 【四两拨千斤】 ·M样作用——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表现! +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 ·N2样作用——骨骼肌被激动时的表现! ·N1样作用——交感+副交感 【四两拨千斤】

还需要掌握一个生理机制: ·血压突然高了——反射性兴奋迷走——使血压下降 ·血压突然低了——反射性兴奋交感——使血压升高 在血压升高的刺激下,心脏窦房结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谷氨酸 E.去甲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A ·血压突然高了——反射性兴奋迷走——使血压下降 ·血压突然低了——反射性兴奋交感——使血压升高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主要作用方式和分类 (一)药物作用方式 1.直接与受体结合如:激动剂、拮抗剂 2.影响递质如:生物合成、储存、释放(转运)、灭活(转化)等。总之——要么影响受体、要么影响递质 (二)药物分类 拟似药拮抗药 (一)拟胆碱药1.胆碱受体激动药(二)抗胆碱药1.胆碱受体阻断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