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

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

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
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

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1.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支付)。

2.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损益)

3.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策略组合)

4.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5.囚徒困境说明(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6.在具有占优策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7.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8.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9.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不用购买就可消费)

10.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国防)

11.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V

12.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X

13.在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X

14.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X

15.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X

16.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V

17.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想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想选择。V

18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X

19.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V

20.根据参与人行动的是否同步来区分,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V

21.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X

22.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X

23.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X

24.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X

25.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是混合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V

第二次作业答案

1.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V

2.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策略组合)

4.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X

5.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X

6.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X

7.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X

8.囚徒困境说明(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9.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X

10.在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X

11.在具有占优策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12.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想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想选择。V

13.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支付)。

14.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V

15.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X

16.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是混合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V

17.根据参与人行动的是否同步来区分,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V

18.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X

19.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20.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不用购买就可消费)

21.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损益)

22.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V

23.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国防)

24.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X

25.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第三作业答案

1.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发生对抗冲突时,如何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获得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V

2.博弈的均衡策略是(行动,等待),即大猪去踩踏板,小猪选择等待。V

3.为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本身是不愿意看见有人搭便车,但无论怎么设计游戏规则,都无法避免搭便车问题的产生。X

4.猎鹿策略具有较大的风险,博弈结果不仅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行为预期、还要依赖于博弈支付大小与策略的风险性大小。V

5.我们参与大规模协调博弈时,我们选择某种产品仅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因素。X

6.只要是一个有限的次数的重复博弈,只要能够确定博弈存在最后一次,就和一次简单的囚徒困境博弈没有差别。V

7..在重复博弈中,由于长期利益对短期行为的制约作用, 因此有一些在一次性博弈中不可行的威胁或诺言在重复博弈中会变为可信的,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持续合作的态势。X

8.KMRW声誉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X

9.演化稳定策略说的是,如果均衡一旦得以形成,此后偏离均衡的运动就会受到自然选择的打击。V

10.声誉模型表明,博弈参与者具有外生的合作倾向。X

11.冷酷策略是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V

12.讨价还价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即博弈的当事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任何一个人效用的增加会损害其他一个人的利益。V

13.讨价还价由哈佛大学教授谢林在发表得经典著作《冲突的战略》中提出。V

14.讨价还价的过程总是需要成本,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X

15.霍特林模型分析的是,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厂商一般首先考虑的是位置选择问题。X

16.重复博弈指就是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许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V

17.在最后通牒式博弈中,当博弈是双数阶段时,先报价者具有“先动优势”X

18.在鹰鸽博弈中,选址鹰策略更好,因为凶悍霸道总是可以击败对手。X

19.选址博弈的结果是A和B两个快餐店从分别布局在这条城际公路上距离甲和乙两座城市1/4处逐渐移动到都布点在甲和乙两座城市的中点附近。V

20.边缘政策(Brinksmanship)博弈是一种将博弈参与者和其他对手置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逐步增大的风险中的一种战略,灾难结果实际上发生与否在发出威胁一方的控制之中。X

21.一个企业采取的行为与另一个企业在前一阶段采取的行为一致,这种策略是一种(一报还一报策略)。

22.市场交易中的讨价还价,属于那种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23.影响重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博弈重复的次数)

24.以下那种博弈不属于协调博弈的内容(鹰鸽博弈)

25.下列关于重复博弈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重复博弈又称为序贯博弈)

第四次作业答案

1.信息是博弈的筹码,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V

2.在法律上,当某人A授权某人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其中A是“代理人”,B是“委托人”。V

3.在信息经济学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被称为“委托人”,就是知情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称作“代理人”,就是不知情者。X

4.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X

5.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V

6.“柠檬市场”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首先提出。X

7经济社会中,仅存在单一的“委托——代理”关系。X

8.摊主在西瓜上划一个三角形口子很好的解释了信号显示理论。V

9.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代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V

10.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X

11.要让代理人为委托人努力地工作,就必须在委托人给定的合同下满足“保留效用”和“个人理性约束”两个约束。V

12.对于博弈参与各方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某一方是委托人、某一方是代理人,而是要具体分析他们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属性。V

13.对于普通基层员工,最好的激励方式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X

14.委托人提供一个合约,让代理人在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努力工作时的收益,这就是激励相容约束。V

15.“保留效用”一般发生在“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之后。X

16.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付给我们工资主要是因为我们付出了等量的劳动。X

17.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X

18.逆向选择问题、信号显示或信号传递问题、信号筛选或信息甄别问题、道德风险问题都属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容。V

19.弹性的薪酬制度可以很好的避免搭便车问题。V

20.在不考虑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员工的业绩来支付薪酬,可以起到激励作用。V

21.在一般产品销售市场上,以下种原因导致了逆向选择。 ( 私人信息 )

22.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提出者不包括以下哪位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

23.如果这批求职者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而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不知道,从而使得企业以平均工资待遇招聘员工,那么就会让低能力的人留下来,这就是( 逆向选择 )问题。

24.如果一家企业对员工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通过素质评估,大致知道了该员工的能力大小,但是不知道他在工作时的努力水平,这就属于(道德风险)问题。

25.如果一个企业设定了一系列岗位应聘条件,求职者根据这些条件,并针对自己的能力大小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这就属于(信号筛选)问题。

新《博弈与决策》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博弈论的基本理论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决策人为了争夺资源、争夺机会使得决策人处于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中,这就不得不思考他人有针对性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影响。 博弈就是一种游戏,在这种状态下,参与者必须作出选择,并对对方的选择作出判断,这种判断和选择决定了博弈的结果。每个对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也要考虑自身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自身的可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博弈论:就是以参与人之间有针对性的行为产生的互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在互动过程中参与人的一般行为规律。博弈论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策略互动”的局势中找到局中人的最佳行为方式,使得采用最佳行为方式的局中人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博弈论可以简单理解尾研究策略互动局势中的局中人的理性行为的理论。 (二)博弈论的构成要素 1、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得益、结果、均衡等。 2、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3、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4、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 5、得益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是所有参与人的策略或行动的函数,这是每个参与人最关心的东西; 6、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均衡结果是指博弈结束后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一些要素的集合,如在各参与人的均衡策略作用下,各参与人最终的行动或效用集合。 上述要素中,参与人、行动、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分析的目的就是使用博弈规则来决定均衡。 二、博弈论的发展简史 1、萌芽阶段: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2、产生阶段:1944年科学家冯·诺伊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 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标志着博弈论作为一门独立的的学科诞生。 3、发展阶段:1950年,约翰·纳什(John Nash)引入均衡(解)的概念,即纳什均衡,将博弈论从零和博弈推进到非零和博

博弈论(整理过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 1、博弈:一些个人、团体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据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者先后,一次或者多次从允许选择的行为或战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2、囚徒困境:从博弈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出发选择行为,结果是既没有实现两人总体的最大利益,也没有真正实现自身的个体最大利益,比如经济领域的寡头竞争、公共产品的供给。 3、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人们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也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是非合作博弈。 4、常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得益总和为非零的常数 变和博弈:是指在不同的策略组合或者结果下,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一般是不相同的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一方的得益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为零5、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决策和均衡问题的学科。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研究经济主体的决策相互影响 6、战略:参与人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行为规则的完备描述。 7、均衡: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合。 8、均衡路径:如果一个博弈有几个子博弈,一个特定的纳什均衡决定了原博弈树上唯一的一条路径,或者说是一个纳什均衡结果在博弈树中所形成的路径。 9、占优均衡:无论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战略,参与人的某一种战略均是最优的。 10、重复剔除劣战略的占优均衡:首先找到某个参与人的劣战略(假定存在),把这个劣战略删除掉,重新构造一个不包含已删除的劣战略的新的博弈,然后再删除这个新的博弈中的某个参与人的劣战略,一直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只剩下唯一的战略组合为止。 11、纳什均衡:给定你的策略,我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给定我的策略,你的策略也是最好的策略,即双方在给定的战略上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策略。 12、混合战略:如果一个战略规定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以某种概率随机选择不同的行为,我们称该战略为混合战略。 13、子博弈:从单结信息集开始至博弈结束的过程,由一个决策结x和所有的后续决策结T(x)构成,满足条件: (1)决策结x是单结信息集; (2)在一个信息集的决策结必须是同一个决策结的后续结。 14、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如果一个纳什均衡中的各个子博弈的战略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是最优的,即构成纳什均衡,则称该博弈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15、静态博弈:指博弈中的参与人同时选择行为,或者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前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动态博弈:指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16、重复博弈:给定一个标准博弈G(动态/静态)重复进行T次,并且每次重复G之前,以前的博弈的结果各个博弈方都能观察到,这样的博弈过程成为“G的T次重复博弈”,记为G(T),G称为G(T)的博弈阶段。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 17、不可置信的威胁:在纳什均衡中,不可置信的均衡战略,在博弈的规则下,使自己的支付变小的不理性的选择。 18、完全信息博弈:每一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以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知识的博弈。 19、类型:一个参与人所拥有的私有信息,是其个人特征的完备描述,博弈人知道,其他人不知道。

博弈与决策作业1(答案)

博弈与决策 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 2.完全信息: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的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 3.静态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行动的采取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并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4.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有后,而且后选择行动的一方可以看到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选择的行动。 5.非合作博弈:如果参与者之间不可能或者根本没办法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采取行动的话,这种博弈类型就是非合作博弈。 6.纳什均衡:是对于每一个博弈参与者来说是这样的一个战略组合,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战略,每一个参与者的这个战略能使其期望效用最大化。 7.纯策略: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而且参与者选择了这个策略之后就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纯策略。 8.纯策略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纯策略组合中,如果给定其他的策略不变,在该策略组合下参与者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否则会使策略组合令人后悔或者不满意。 二、请用剔除劣势策略的方法寻找以下博弈的最优策略。 要求: (1)写出剔除的步骤或顺序;(2)画出相应的剔除线;(3)给出最优的博弈结果。 乙 甲 答:(1)对甲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行; (2)对乙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列; (3)余下的策略组合是(坦白,坦白),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注:步骤(1)(2)颠倒亦可]

博弈与决策题库

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2.逆向归纳法 对于动态博弈,特别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逆向归纳法。就是从最后一个阶段或者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向上,逐步向前倒推以求解动态博弈均衡。 3.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是指同一个博弈在相同的环境、规则下反复多次执行的博弈问题。 4. 第二价格密封拍卖 是由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维克瑞设计的,因而又被称为是“维克瑞拍卖”,具体规则如下:每个竞标者分别向拍卖方提交自己的报价,而且他们不知道别人的出价,出价最高的竞标者获得该物品,并按所有的出价中仅次于最高出价的第二高价格支付给卖家。 5.完全信息 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共同知识就是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的信息。 6.子博弈 直观的含义是原博弈的一个部分,它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博弈进行分析,博弈树的一个子树所代表的博弈就是子博弈,子博弈的起始点是某个选择的终点,包括这个终点及所有后续结及枝及终点结之后的收益,构成了一个子博弈树,这个博弈树所代表的博弈称为子博弈。 7.公共信息 如果有些信息是博弈参与者都知道的,或者是所有有关的参与者都知道的,这些信息就叫“公共信息”或者“共同知识”。 8.贝叶斯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均衡称为贝叶斯纳什均衡。是指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在给定自己类型以及其他参与者的类型与策略选择之间关系的条件下,使得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 9.博弈论 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科学。 10.纳什均衡 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是这样一种组合,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每一个参与者的这个策略能使其效用最大化。其含义为:当博弈的所有参与者在某一选定的策略组合下都没有动机(单方面)偏离自己选定的策略时,该组合策略就是纳什均衡。 11.混合策略 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参与者只能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的策略,就称为混合策略。换句话说,所谓混合策略,不是参与者纯粹地选择什么策略,而是随机地,或者说是以百分之多少的概率选择某一个策略。 12.信息甄别 是指在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了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以便能够区分不同交易对象而提出的一种交易方式,比如契约、条件等。通俗地讲,信息甄别就是“如何让别人讲真话”的方法。 13.参与人

第17章 决策与博弈论

第17章决策与博弈论 17.1 复习笔记 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博弈及其三个要素 博弈论是在一个简化的体系里描述复杂的决策问题,这些决策问题往往涉及多个行为者,他们之间的决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博弈包含三个要素:①参与者;②决策;③报酬。 (2)合作与非合作博弈 如果在博弈参与者之间可形成共同计划的决策这类具有约束性的合同,那么这类博弈被称为合作性的博弈。 如果在参与者之间不能达成或实施有约束性的合同,这类博弈则被称作非合作性的博弈。 (3)主导策略(占优策略均衡) 主导策略是指对某参与者而言,不管其竞争对手的反应如何,这一决策总是最优的策略。 2. 纳什均衡 (1)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在给定对方行动的前提下可以给每个参与者都带来最佳结果的某种决策(或行动)。达到纳什均衡时,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占优策略均衡即是一种纳什均衡。占优策略均衡若存在,只存在惟一均衡,而纳什均衡可能存在多重解。 (2)最大极小决策(囚徒困境) 最大极小决策反映的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所选择的占优策略,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结局,即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这一决策可以发生在不少的博弈场合,也可以解释卡特尔联盟的不稳定性。 (3)混合策略 在有些博弈中,仅采取一种决策或一种行动的“纯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即可能不存在纳什均衡。而以某特定的概率P选择一种行为,以1-P的概率选择另一种行为,则有可能是纳什均衡的解。这时的选择被称为混合策略。但反过来需要注意,存在混合策略均衡的博弈也有可能存在非混合策略的均衡。 3. 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即同一个博弈被重复多次的动态博弈,它是反复不断进行的。 在无限期重复博弈中,对于任何一个参与者的欺骗和违约行为,其他参与者总会有机会给予报复。所以,每一个参与者都不会采取违约或欺骗的行为,囚犯困境合作的均衡解是存在的。但在有限期重复博弈中,在博弈一开始的第1期,每个参与者就会采取欺骗或违约的不合作策略。所以,在有限期重复博弈中,囚犯困境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参与者的不合作。 4. 顺序博弈 顺序博弈是参与者轮换行动的博弈。分析顺序博弈要比参与者同时决策的博弈简单得多,其关键在于考虑每个参与者可能的行动及其理性的对策。 5. 威胁与承诺 行业的主导企业或者在位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或阻止新企业进入,往往会采用威胁或承诺的手段。 威胁通常是不付诸实际行动的,即不会改变报酬矩阵,最终往往使得发出威胁一方无法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电大考试《博弈与决策》形成性考核

博弈与决策平时作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工作站: 教学班:

博弈与决策 第1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 2.完全信息: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的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 3.静态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行动的采取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并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4.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有后,而且后选择行动的一方可以看到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选择的行动。 5.非合作博弈:如果参与者之间不可能或者根本没办法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采取行动的话,这种博弈类型就是非合作博弈。 6.纳什均衡:是对于每一个博弈参与者来说是这样的一个战略组合,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战略,每一个参与者的这个战略能使其期望效用最大化。 7.纯策略: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而且参与者选择了这个策略之后就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纯策略。 8.纯策略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纯策略组合中,如果给定其他的策略不变,在该策略组合下参与者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否则会使策略组合令人后悔或者不满意。 二、请用剔除劣势策略的方法寻找以下博弈的最优策略。 要求: (1)写出剔除的步骤或顺序; (2)画出相应的剔除线; (3)给出最优的博弈结果。 乙

甲 答:(1)对甲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行; (2)对乙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列; (3)余下的策略组合是(坦白,坦白),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百事可乐 答:(1)对可口可乐而言,高价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高价”所对应的行; (2)对百事可乐而言,高价是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高价”所对应的列; (3)余下的策略组合是(低价,低价),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员工乙 员工甲 答:(1)对员工乙而言,策略R 是明显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R ”所对应的列; (2)对员工甲而言,在员工乙剔除R 策略之后,C 策略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C ”所对应的 行; (3)对员工乙而言,此时劣势的策略是L ,用竖线划去“L ”所对应的列; (4)对员工甲而言,此时劣势的策略是D ,用竖线划去“D ”所对应的行; (5)余下的策略组合是(U ,M ),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第22卷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Vol .22,No .42006 第4期 NAT URAL SC I E NCES JOURNAL OF HARB I N NOR MAL UN I V ERSI TY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郭 鹏 (中国矿业大学) 杨晓琴 (鸡西大学) 【摘要】 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博弈论;纳什均衡;非合作博弈 收稿日期:2006-02-15 0 引言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现实世界中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两千多年前,孙膑利用博弈论原理帮助田忌赛马取胜,就是早期博弈论的萌芽.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博弈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合作型博弈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巅峰期.然而,它过于抽象,实用性不强,其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50年代以来,纳什(Nash )、泽尔腾(Selten )、海萨尼(Harsanyi )等人使博弈论成熟并最终进入实用.最近三四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博弈论革命”,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改造经济学的思维,推进经济学的研究.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和海萨尼,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这也激发了人们了解博弈论的热情.博弈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已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基本分析工具. 简单地说,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Player ),又可以译为参与人或局中人;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可以理解为参与人可选择的策略和行动空间,又叫策略集;三是 效用(U tility ),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 益,也是所有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参与人、策略集和效用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博弈. 1 博弈论的主要思想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博弈的参加者,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第三,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和所失. 博弈论模型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G ={P,A,S,I,U ) P:为局中人,博弈的参与者,也称为“博弈 方”,局中人是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A:为各局中人的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动的集合.根据该集合是有限还是无限,可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后者表现为连续对策、重复博弈和微分对策等.

《管理经济学》(二)-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5)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如第2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博弈与决策》期末复习资料.doc

《博弈与决策》期末复习资料 一、期末考试形式和时间 半开卷时间:90分钟 二、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案例分析题(共20分)参考复习资料如下: 三、名词解释 1.信号传递:在信息经济学里,具有优势的一方(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采取某种行动向信息劣势一方(不了解对方私人信息的一方)发送相关信号,来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类型。 2.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人之间没有一个对各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参与人不在协议范围内进行的博弈。 3.重复博弈:是指同一个博弈在相同的环境、规则下反复多次执行的博弈问题。 4.第一价格密封拍卖:在这种拍卖模式下,投标者利用秘密方式(比如将报价写好装入一个信封)同时投标,所有的投标人都不知道其他投标人的出价,且一旦呈交了投标就没有机会更新。拍卖人当众打开这些信封,出价最高者就是赢者,可以以其所报出的最高价格购买被拍卖物品。 5.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单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6.逆向归纳法:就是从最后一个阶段或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上去,逐步向前倒推以求解动态博弈均衡。 7.精炼叶贝斯纳什均衡: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如果给定参与者自己的特征和其他参与者特征概率分布的情况下,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能使自己的期望支付达到最大化, 也就是没有人积极选择其他策略,这就形成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8.第二价格密封拍卖:每个竞标者分别向拍卖方提交自己的报价,而且他们不知道别人的出价,出价最高的竟标者将获得物品,并按所有的出价中仅次于最高出价的第二高价格支付给卖家。 9.不完全信息: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的不够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信息。 10.子博弈:是指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博弈进行分析,它是原博弈的一部分。任何博弈本身可被称为自身的一个子博弈。 11.完美信息:某个参与人行动前,有足够的信息来确定已经行动的参与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这种信息结构称为完美信息。 12.贝叶斯纳什均衡:在给定自己类型以及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类型与策略选择之间关系的条件下,使自己的棋王小勇最大化,这时形成的一个纳什均衡,就称为“贝叶斯纳什均衡”。 13.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14.占优战略均衡:占优战略均衡是指在博弈中,如果所有参与人都有占优战略存在,博弈将在所有参与人占优战略的基础上达到均衡。 15.行动: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16.动态博弈: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屮,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II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17.劣策略:在博弈中,不论其他参与人采収什么策略,某一参与人可能采取的策略中对自己严格不利的策略。 18.信息集:是指某一参与人在某一阶段的行动时由博弈历史信息反映的那一组都有可能是真

博弈论第二章习题

问题1:博弈方2就如何分10000元钱进行讨价还价。假设确定了以下原则:双方提出自己要求的数 额1s 和 2s ,10000021≤≤s s ,。如果设博弈方1和,1000021≤+s s ,则两博弈方的要求都得到满足,即分得1s 和2s ;但如果1000021>+s s ,则该笔钱就被没收。问 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是什么?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博弈方,你会选择什么数额,为什么? 解:112111210000() 010000s s s u s s s ≤-?=?>-?,那么,1210000s s =- 22 1222 1 10000()010000s s s u s s s ≤-?=?>-?那么,2110000s s =- 它们是同一条直线,12 10000s s +=上的任意点12(,)s s ,都是本博弈的纯策略的Nash 均衡。假如 我是其中一个博弈方,我将选择15000s =元,因为(5000,5000)是比较公平和容易接受的。它又是一 个聚点均衡。 问题2:设古诺模型中有n 家厂商。i q 为厂商i 的产量,n q q q Q +++= 21为市场 总产量。P 为市场出清价格,且已知Q a Q P P -==)((当a Q <时,否则0=P )。假设厂商i 生产产量i q 的总成本为i i i i cq q C C ==)(,也就是说没有固定成本且各厂的边际 成本都相同,为常数 )(a c c <。假设各厂同时选择产量,该模型的纳什均衡是什么?当趋向于无穷 大时博弈分析是否仍然有效? 解:1 ()n i i i j i j pq cq a c q q π==-=--∑,1,2, ,i n = 令 20i i j j i i a c q q q π≠?=---=?∑,1,2,,i n = 解得:* **1 2 1 n a c q q q n -== ==+,2 ** *121n a c n πππ-??== == ? +?? 当n 趋向于无穷大时,这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述博弈分析方法其实已经失效。 问题3:两寡头古诺模型,Q a Q P P -==)(,但两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不同,分别为1 c 和2c 。如果2/0a c i <<,问纳什均衡产量各为多少?如果a c c <<21,但122c a c +>,则纳什均衡产量又为多少? 解:双方的反应函数联立求解 12112222q q a c q q a c +=-?? +=-?,解得:*112*2121 (2)3 1(2) 3q a c c q a c c ?=-+????=+-?? 当0/2i c a <<,就是这个博弈的Nash 均衡。 如果1 2c c a <<,但212c a c >+,当然可以推得* 20q =。那么厂商1就变成垄断商它的最佳产量 当然是*12a c q -=,它的利润是:()2 * 14 a c π-= 。 问题4:如果双寡头垄断的市场需求函数是Q a Q P P -==)(,两个厂商都无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为相同的常数 c 。如果两个厂商都只能要么生产垄断产量的一半,要么生产古诺产量。证明:这

企业决策的博弈论解读

2011年第10卷第16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6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企业决策的博弈论解读 □董高伟 【摘要】企业决策是企业管理者自主制定、选择和实施企业策略的过程。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将企业决策过程视为决策诸要 素之间的博弈过程,各决策主体根据对方的策略生成应对策略,贯穿整个企业决策过程的始终。决策主体间的博弈要求企业决策从 “硬性”管理向“软性”管理过渡,实现共赢局面。【关键词】博弈理论;企业决策;企业策略;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董高伟(1979.12 ),男,山东定陶人,中国药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博弈理论 决策学管理大师西蒙指出,管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管理行为, 都有一个可分解的决策过程。在西蒙看来,管理过程是管理者递进地实施决策的过程。决策过程是管理的核心。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当中,企业决策(business decision )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将企业决策过程视为决策诸要素之间的博弈过程,试图阐述企业决策过程的核心要素, 分析企业决策的决策特殊性。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game theory )是研究各方策略相互影响的条件下,理性决策人决策行为的一种理论。1710年,德国哲学家和微积分奠基者莱布尼兹预言了关于策略博弈的理论出现的必要和可能。其后两年, 也就是1712年,詹姆斯·华尔德格拉特(James Waldegradre )首次提出了“极小极大”策略的概念。1838年,古诺(Cournot )研究了简单双寡头垄断博弈。1881年,经济学家艾吉渥斯(Edgeworth )在 《数学心理学》一书中论及了策略博弈与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似性。1883年伯特兰和1925年艾奇沃奇思研究了两个寡头的产量与价格垄断。本世纪初, 策墨罗(E.Zermlo )就下棋证明了几个特殊的博弈定理。法国大数学家波莱尔(E.Borel )提出了“有限形式的极小极大定理”,但他否定这一定理在一般形式下的成立性。1928年,匈牙利出生的大科学家冯·诺伊曼(Von Neumenn )首次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定理,即“每个矩阵博弈都能通过引进混合博弈而被严格决定” ,从而宣告了现代博弈论的正式诞生。近几十年来,博弈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速度之快, 范围之广,正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所接受和运用。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包含多个要素: (一)参与人(player )。在一场博弈中,每一个拥有决策权的参与者称为一个参与人。参与人可以是某个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集团或组织。博弈参与者至少为两个。博弈论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rational )。所谓理性的人是指他为了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选择具体的策略。博弈论研究的就是理性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 (二)策略(strategy )。一局博弈中,每个参与人都有选择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策略不是参与人某阶段的行动方案,而是指导参与人整个博弈行动的方案。 (三)支付(pay off )。一局博弈中任一可能的策略组合下的结果称为支付。每个参与人在一局博弈结束时的支付,不仅取决于该参与人自身所选择的策略, 同时也取决于其他参与人所采取的策略。所以,一局博弈结束时每个参与人的支付是全体参与人所选择的一组策略的函数, 通常称为支付函数。(四)结果。对于博弈参与者来说,存在着一博弈结果。所谓结果是参与者最终对策略的选择造成的确定性的支付。 (五)均衡(equilibrium )。均衡是平衡的意思,所谓博弈均衡,它是一稳定的博弈结果。均衡是博弈的一种结果.但不是说博弈的结果都能成为均衡。博弈的均衡是稳定的,因而是可以预测的。纳什均衡是一最常见的均衡。 二、企业决策的博弈论界划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决策概念的界定层出不穷。美国安索夫把企业决策分为三类:一是战略决策。指谋求企业与经是主要检查是不是有个别项工程合价过高或过低,有经验的造价人员,一看就能明白是哪个子目出问题了。(三)工料消耗指标。即对主要材料每平方米耗用量的分析。如钢材、木材、水泥、中砂、碎石、机砖、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标。它是衡量该工程造价是否准确的一个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编制是一门专业性、政策性、技巧性、经验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造价管理人员要不 断的学习新技术与知识, 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和积累预算编制经验和技巧,才能不断地提高业务素养。【参考文献】 1.陈渝.浅析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 ].企业技术开发,20102.张福龙.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研究[J ].魅力中国, 2011· 742·

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

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1.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支付)。 2.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损益) 3.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策略组合) 4.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5.囚徒困境说明(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6.在具有占优策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7.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8.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9.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不用购买就可消费) 10.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国防) 11.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V 12.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X 13.在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X 14.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X 15.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X

16.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V 17.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想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想选择。V 18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X 19.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V 20.根据参与人行动的是否同步来区分,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V 21.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X 22.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X 23.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X 24.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X 25.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是混合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V 第二次作业答案 1.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V 2.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策略组合) 4.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X

博弈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博弈论 (一):基本知识 1.1定义: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是研究竞争的逻辑和规律的数学分支。即,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的均衡。 1.2基本要素:参与人、各参与人的策略集、各参与人的收益函数,是博弈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1.3博弈的分类:博弈论根据其所采用的假设不同而分为合作博弈理论和非合作博弈理论。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倘若不能,则称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 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团体理性,是效率、公平、公正;而非合作博弈则主要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择策略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有时有效率,有时则不然。目前经济学家谈到博弈论主要指的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各方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最后达到力量均衡。 博弈的划分可以从参与人行动的次序和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和支付的知识、信息,是否了解两个角度进行。把两个角度结合就得到了4种博弈: a、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Nash(1950) b、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泽尔腾(1965) c、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1967-1968) d、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泽尔腾(1975)Kreps, Wilson(1982) Fudenberg, Tirole(1991) 1.4课程主要内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机制设计合作博弈 1.5博弈模型的两种表示形式:策略式表述(Strategic form), 扩展式表述(Extensive form) 1.6占优均衡: a、占优策略:在博弈中如果不管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策略,一个参与人的某个策略给他带来的支付值始终高于其他策略,或至少不劣于其他策略,则称该策略为该参与人的严格占优策略或占优策略。 对于所有的s-i,si*称为参与人 i的严格占优战略,如果满足: ui(si*,s-i)>ui(si',s-i) ?s-i, ?si' ?si* b、占优均衡:一个博弈的某个策略组合中,如果对应的所有策略都是各参与人的占优策略,则称该策略组合为该博弈的一个占优均衡。 1.7重复剔除严劣策略均衡: a、“严劣”和“弱劣”的含义: 设s i’和s i’’是参与人i可选择的两个策略,若对其他参与人的任意策略组合s-i, 均成立 u i(s i’, s-i) < u i(s i’’, s-i), 则说策略s i’严劣于策略s i’’。 上面式子中,若将“<”改为“≤”,则说策略s i’弱劣于策略s i’’。 b、定义:重复剔除严格策略就是 各参与人在其各自策略集中, 不断剔除严劣策略…如果最终 各参与人仅剩下一个策略,则 该策略组合就被称为重复剔除 严劣策略均衡。 (二):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2.1纳什均衡定义:对于一个策略式表述的博弈G={N,S i, u i,i∈N},称策略组合s*=(s1, …s i, …, s 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 ∈N, s 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选择s-i*={s1*, … ,s i-1*, s i+1*, … ,s n*} 情况下参与人i 的最优策略(经济理性策略),即:u i(s i*, s-i*)

补充内容博弈决策概要

§6 博弈决策概要 博弈决策指以博弈理论为指导进行决策,其主要特点是决策时要考虑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 阐述博弈理论的学科称博弈论(game theory),博弈论的思路在古诺(Cournot,Antoine Augustin,1801-1977)的双头垄断模型中最早提出,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和摩根斯坦恩(Oskar Margenstern, 1902-1977)在1944年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一书,最早提出了博弈论的概念。 现代博弈论则是由纳什(Nash, John F.)、海萨尼(Harsany, John C.)、泽尔腾(Selten, Reinhard)、夏普利(Sharpley, Lloyd S.)等人发展起来的,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了前三位经济学家。 现在,博弈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并且应用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 6.1博弈论基本概念 博弈是一种对抗性竞争行为,如下棋、打牌、比赛,等等,是我们政治、军事、经济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 1博弈现象 例1:“齐王赛马” 春秋战国时期,齐王和田忌各有“上、中、下”三等级赛马,齐王的马比田忌的同等级马要略胜一筹,但齐王的“中、下”级马跑不过田忌的“上、中”级马。问比赛双方采取何种策略为宜? 例2:“价格联盟” 2000年6月,国内九大彩电企业结盟深圳,约定共同提高彩电零售价格。之后,又有空调价格联盟、民航机票价格联盟、电脑价格联盟,证券佣金价格联盟等等。但这些“联盟”均先后解体。价格联盟能提升相关企业利润,为什么联盟策略不能持续? 例3:“搭便车” 中国股市“非流通股股改”过程中,大小股东对“对价”往往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影响股改进程,使自身利益受损。问大小股东的正确策略是什么? 注:“搭便车现象”是奥尔森教授(1965)在《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在集体行动中,个人支付成本获得的收益被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免费分享的现象。由于个人支付全部成本而只享受较少的收益分额因而集体中的理性个人没有动力去提供公共物品。

博弈与决策作业2(答案)

博弈与决策 平时作业参考答案(2) 一、名词解释 1.不确定性:就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主体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2.最大期望收益法:就是在事件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给他带来“期望收益”最大的策略。 3.混合策略: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参与者只能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地策略,就称为混合策略。 4.支付均等法:当一个参与者在均衡中应用一个混合策略时,他所得到的支付必须与他在混合策略中所应用的每一个纯策略的支付相同。 5.子博弈:如果从第一阶段以外的某个阶段开始的后续博弈阶段,也有初始信息集,具备进行博弈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能够自成一个博弈,我们就将这个博弈阶段称为原动态博弈的一个“子博弈”。 6.逆向归纳法:从最后一个阶段或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上去,逐步向前倒推以求解动态博弈均衡,这就是逆向归纳法。 7.承诺:就是对愿意与你合作的人给予回报的方式。 8.空洞威胁:当发出威胁的博弈参与者选择威胁所宣称的行动策略时,对自己并没有好处,这就不可信了,这叫做“空洞威胁”。 二、请用最大期望收益法寻找最优策略。 要求: (1)写出计算步骤;(2)给出最优的策略结果。 甲乙两家企业,为了市场份额的争夺,在价格定制问题上各有两种纯策略,如图2-1所示。两家企业都知道自己在各个策略组合下的收益情况,但是并不知道对方的收益。假设甲采取U的概率为0.3,乙采取R的概率为0.6。 乙 L R 甲U D 答:(1)当乙采取R策略的可能性为0.6时,采取L策略的可能性为0.4,那么甲据此判断采取自己的策略U时所获得的可能的期望收益EU(U)=0.6×2+0.4×3=2.4。甲采取自己的策略D时所获得的可能的期望收益EU(D)=0.6×4+0.4×1=2.8。很显然,甲应该选择策略D,因为EU(D)> EU(U)。 (2)当甲采取U策略的可能性为0.3时,采取D策略的可能性为0.7,那么乙据此判断采取自己的策略L时所获得的可能的期望收益EU(L)=0.3×1+0.7×4=3.1。乙采取自己的策略R时所获得的可能的期望收益EU(R)=0.3×4+0.7×2=2.6。很显然,乙应该选择策略L,因为EU(L)> EU(R)。

博弈论中的相关概念

新古典经济学前提: 理性选择——减少不确定; ——经济系统效用最大化。 理性——新古典经济学与博弈论的纽带 博弈论决策前提:理性的战略选择。 博弈论决策基础:最优反应,即带来最大收益的战略。 但是,在博弈论中最优反应不是理性的唯一表现,也不总是假定人是理性的。 新古典经济学决策的背景: 理性的个体面临特定的制度环境(产权、货币、高度竞争的市场),在此基础上以获取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隐含的基础:只需考虑自身情况和市场条件,而不考虑他人行为。 弊端: ——限制了理论的使用范围,现实中竞争并不完全; ——无法解决货币经济以外的决策难题。 博弈论的优势: ——不仅考虑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最重要的是还需考虑他人的行为。 游戏规则: 两个选手,轮流取币; 每次至少取一枚硬币; 只能从一行中取任意数量的硬币,不许从两行中选取; 取走最后一枚硬币的为胜者 囚徒困境的启示: 囚徒困境仅仅是二人博弈,多人博弈在现实中更多; 如果囚犯可以交流,结果显著不同; 如果多轮博弈,结果也有不同; 导致困境结论的分析过程令人注目,但最后结论并非理性。 通常假设参与者将采取最优反应战略而理性行事,最大化利润、力争在游戏中获胜、达到主观收益最大化,或者惩罚最小化,皆属于理性行为。 最优反应战略是在其他参与者战略已知或可预测条件下,给某参与者带来最大化收益的战略。 博弈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在别人选择既定的情况下自己的最优反应战略。 依据新古典经济学,我们把一个参与者的最优反应(best response)定义为,在其他参与者已经选定战略,或者可以预计到他们将选择何种战略时,能够给该参与者带来的最大收益的战略。 标准式——数字矩阵; 扩展式——树形图 不确定事件(contingency): 相机战略(contingent strategy):仅在不确定事件发生时才会采取的战略 信息集(information set):节点2包含了决策者掌握的所有信息,因此也称为信息集。 扩展式的优势: ——展示了每一阶段掌握的信息; ——展示了参与者掌握信息的不完全 所有博弈问题均可用标准式描述,即绘制一个表格,边缘列出参与者的战略,里面列出参与者的收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