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专题:直线形证明及计算(已发)

6专题:直线形证明及计算(已发)

6专题:直线形证明及计算(已发)
6专题:直线形证明及计算(已发)

混子中学中考数学专题:直线形图形的证明及计算(转化思想)

(2011?天水)已知,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F=CE ,DF=BE ,DF ∥B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2011?梧州)如图,在?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连接DE .延长D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BF .

(2011?台州)如图,分别延长?ABCD 的边BA 、DC 到点E 、H ,使得AE=AB ,CH=CD ,连接EH ,分别交AD 、BC 于点F 、G . 求证:△AEF ≌△CHG .

(2011?徐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D ,BF=DE ,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 (1)求证:△ABE ≌△CDF ;

(2)若AC 与BD 交于点O ,求证:AO=CO .

(2011?资阳)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E ⊥BD 于E ,CF ⊥BD 于F . (1)求证:BE=DF ;(2)若 M 、N 分别为边AD 、BC 上的点,且DM=BN ,试判断四边形MENF 的形状

(2011?肇庆)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 ∥AC ,CE ∥BD .

(1)求证:四边形OCED 是菱形;(2)若∠ACB=30°,菱形OCED 的而积为8

3,求AC 的长.

(2011?雅安)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BC ,AD 中点.

(1)求证:△ABE ≌△CDF ;(2)当BC=2AB=4,且△ABE

的面积为3,求证:四边形AECF 是菱形.

(2011?清远)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点,AE=BC ,DF ⊥AE ,垂足为F ,连接DE . (1)求证:AB=DF ;(2)若AD=10,AB=6

,求tan ∠EDF 的值.

(2011?广元)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C ⊥CD ,∠B=60°,BC=2AD ,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AFCD 是矩形; (2

)求证:DE ⊥EF .

(2011?衢州)如图,△ABC 中,AD 是边BC 上的中线,过点A 作AE ∥BC ,过点D 作DE ∥AB ,DE 与AC 、AE 分别交于点O 、点E ,连接EC . (1)求证:AD=EC ;(2

)当∠BAC=Rt ∠时,求证:四边形ADCE 是菱形.

(2011?贵港)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AD ,∠BAD 的平分线AE 交BC 于点E ,连接DE .(1)求证:四边形ABED 是菱形;

(2)若∠

ABC=60°,CE=2BE ,试判断△C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11?临沂)如图,△ABC 中,AB=AC ,AD 、CD 分別是△ABC 两个外角的平分线. (1)求证:AC=AD ;(2)若∠B=60°,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2011?上海)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DC ,过点D 作DE ⊥BC ,垂足为E ,并延长DE 至F ,使EF=DE .连接BF 、CD 、AC . (1)求证:四边形ABFC 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E2=BE ?CE ,求证:四边形ABFC

是矩形.

(2010?淄博)难度6 已知:如图,E 为正方形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的点,F 是CD 边上一点,且CE=CF ,连接DE ,BF .求证:DE=BF

(2011?贵阳)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CDE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EB 、EA ,延长BE 交边AD 于点F .(1)求证:△ADE ≌△BCE ;(2)求∠AFB

的度数.

(2011?南充)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F 在BC 上,且BE=FC ,连接DE ,AF .求证:DE=AF

(2011?郴州)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且AD=DC ,对角线BD 平分∠ABC .

求证:梯形ABCD 是一个等腰梯形.

(2011?芜湖)如图,在梯形ABCD 中,DC ∥AB ,AD=BC ,BD 平分∠ABC ,∠A=60°.过点D 作DE ⊥AB ,过点C 作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连接EF ,求证:△DEF

为等边三角形.

2011?潼南县)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D ⊥DC ,AB=BC ,且AE ⊥BC . (1)求证:AD=AE ;(2)若AD=8,DC=4,求AB

的长.

(2011?自贡)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AC ⊥BD 于点0,∠CDB=∠CAB ,DE ⊥AB ,CF ⊥AB ,E .F 为垂足.设DC=m ,AB=n . (1)求证:△ACB ≌△BDA ; (2)求四边形DEFC

的周长.

(2011?重庆)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DCB=45°,CD=2,BD ⊥CD .过点C 作CE ⊥AB 于E ,交对角线BD 于F ,点G 为BC 中点,连接EG 、AF . (1)求EG 的长;

(2)求证:CF=AB+AF

2019年中考几何相似三角形怎么证明

2019年中考几何相似三角形怎么证明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几何相似三角形怎么证明?很多同学一接触证明题就不会,教育网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具体解答一下。 数学:相似三角形怎么证明 相似三角形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证两个相似三角形应该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是文字语言的“△ABC与△DEF相似”,那么就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可能没有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而如果是符号语言的“△ABC∽△DE F”,那么就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写在了对应的位置上。 方法一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

形相似。 方法二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方法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方法四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方法五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三个基本型 Z型A型反A型 方法六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两三角形相似。一定相似的三角形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三角形的有关计算与证明

专题:三角形的有关计算与证明 三角形的有关计算和证明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这类试题解法比较灵活,通常以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考查重点,以计算题、证明题的形式出现,解答这类问题时,不仅要熟练掌握有关的公式定理,更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例如图,在△ABC中,∠ACB=90°,AC=BC,E为AC边的中点,过点A作AD⊥AB 交BE的延长线于点D.CG平分∠ACB交BD于点G,F为AB边上一点,连接CF,且∠ACF=∠CBG. 求证:(1)AF=CG;(2)CF=2DE. 【思路点拨】(1)要证明AF=CG,可以利用“ASA”证明△ACF≌△CBG来得到; (2)要证明CF=2DE,由(1)得CF=BG,则只要证明BG=2DE,又利用△AED≌△CEG可得DG=2DE,故证明DG=BG即可. 【解答】证明:(1)∵∠ACB=90°,CG平分∠ACB,AC=BC. ∴∠BCG=∠CAB=45°. 又∵∠ACF=∠CBG,AC=BC, ∴△ACF≌△CBG(ASA), ∴CF=BG,AF=CG. (2)延长CG交AB于点H. ∵AC=BC,CG平分∠ACB, ∴CH⊥AB,H为AB中点. 又∵AD⊥AB,∴CH∥AD, ∴G为BD中点,∠D=∠EGC. ∵E为AC中点,∴AE=EC. 又∵∠AED=∠CEG, ∴△AED≌△CEG(AAS), ∴DE=EG,∴DG=2DE,∴BG=DG=2DE. 由(1)得CF=BG,∴CF=2DE. 方法归纳:解答与线段或角相等的有关问题时,通常将它转化为全等三角形问题来求解. 1.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把矩形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CE与AD相交于点O.

中考数学四边形经典证明题含答案

1.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A ′OB ′C ′是全等图形,则当正方形A?′OB ′C ′绕正方形 ABCD 的中心O 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 (1)四边形OECF 的面积如何变化. (2)若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4,求四边形OECF 的面积. 解:在梯形ABCD 中由题设易得到: △ABD 是等腰三角形,且∠ABD=∠CBD=∠ADB=30°. 过点D 作DE ⊥BC ,则DE=1 2BD=23,BE=6 .过点A 作AF ⊥BD 于F ,则AB=AD=4. 故S 梯形ABCD =12+43. 2.如图,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EF ⊥AC 交CD 于E ,交AB 于F ,问四边形AFCE 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 解:四边形AFCE 是菱形.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A=OC ,CE ∥AF . ∴∠ECO=∠FAO ,∠AFO=∠CEO . ∴△EOC ≌△FOA ,∴CE=AF . 而CE ∥AF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又∵EF 是垂直平分线,∴ AE=CE .∴四边形AFCE 是菱形. 3.如图,在△ABC 中,∠B=∠C ,D 是BC 的中点,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1)△BDE ≌CDF .(2)△ABC 是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AEDF 是正方形.

19.证明:(1),90D BC BD CD DE AB DF AC BED CFD B C 是的中点 △BDE ≌△CDF . (2)由∠A=90°,DE ⊥AB ,DF ⊥AC 知: AEDF BED CFE DE DF 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AEDF 是正方形.4.如图,ABCD 中,E 、F 为对角线AC 上两点,且AE=CF ,问: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解: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在 ABCD 中,连结BD 交AC 于点O , 则OB=OD ,OA=OC .又∵AE=CF ,∴OE=OF .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3 cm ,BC =4 cm .现将A ,C 重合,使纸片 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 ,试求AF 的长和重叠部分△AEF 的面积. 【提示】把AF 取作△AEF 的底,AF 边上的高等于AB =3. 由折叠过程知,EF 经过矩形的对称中心,FD =BE ,AE =CE =AF .由此可以在△ABE 中使用勾股定理求AE ,即求得AF 的长. 【答案】如图,连结AC ,交EF 于点O , 由折叠过程可知,OA =OC , ∴O 点为矩形的对称中心.E 、F 关于O 点对称,B 、D 也关于O 点对称. ∴BE =FD ,EC =AF ,

相似三角形证明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 一、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思路: 1.找准对应关系: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对应顶点、三个对应角、三条对应边不能随便写,一般说来,相等的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 2.记住五个判定定理:判定相似三角形依据是五个定理,即预备定理、判定定理一、判定定理二、判定定理三、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二、相似形的应用: 1.证比例式; 2.证等积式; 3.证直线平行; 4.证直线垂直; 5.证面积相等; 三、经典例题: 例1.如图,在Δ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是AC 延长线上任意一点,连接DE 与AB 交于F ,与过A 平行于BC 的直线交于G 。 求证: CE AE BF AF = . 变式1:如图,在ΔABC 中,A ∠与B ∠互余,CD ⊥AB ,DE//BC ,交AC 于点E ,求证: AD:AC=CE:BD. 例2: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BC ,?=∠90ABC ,且BD ⊥CD 于D 。 求证:①DCB ABD ??~ ;②BC AD BD ?=2

例3.如图,在ΔABC 中,?=∠90BAC ,M 是BC 的中点,DM ⊥BC 交BA 的延长线于D ,交AC 于E 。 求证:ME MD MA ?=2 例4.已知:在Δ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点E 在AD 上,点F 在AD 的延长线 上,且 AC AB DF ED = 求证:BE//FC 。 例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AC 上一点,切BE=BF ,BP ⊥CE ,垂足为P 。 求证:PD ⊥PF.

四边形的证明和计算

四边形的证明和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牢固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 形的定义、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论证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的技能,进一步激励学生自我提高的动机。关注中考中不断出 现的以特殊四边形为背景设计与三角形、相似形、圆、方程、 函数等相结合的综合题 3、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合理添加辅助线,转化矛盾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和综合思维、分析思维以及逻辑表达能力的 培养。 教学难点:要善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经,筛选简捷的解法、积累解决 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学生整理有关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 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这些知识的网络结 构。为下面的复习做好准备。 一、 几何证明题: 例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过点D 作DE ⊥BC ,垂 足为E ,并延长DE 至F ,使EF =DE .联结BF 、CD 、AC . (1)求证:四边形ABFC 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DE 2=BE ·CE ,求证四边形ABFC 是矩形. (3)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DFA 是正方形.请你至少写出两种不同 图形改为:

的添加方法. 展示2011年中考23题,体现四边形在中考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独立完 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方法,师生共同归纳考点,教师给予方法点析 (2)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DFA 是正方形.请你至少写出两种不同 的添加方法.(不另外添加辅助线,无需证明) 本题较为简单,意在顾及绝大多数学生,减 少对几何的畏惧心理,口答完成,提高积极 性,复习判定方法 巩固训练: 1.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AD 、 BC 分别交于E 、F ,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 分析: 由于四边形AFCE 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只需证明对角线互相平 分即可,故只需证OE=OF ,而这可由证明△AOE ≌△COF 得到。 证:(略) 说明: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题意,EF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另 一种方法证完后还可问学生,还有其他方法吗?注重一题多解,激活学生的 思维。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板书 分层提高题:2.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E 在对角线AC 上,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EF =EB ,EF 与CD 相交于点G . (1) 证:GD CG GF EG ?=?; 例2.如图,在△ABC 中,AB=AC ,D 是BC 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 别为E 、F . (1)求证:DE=DF .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按题型(几何综合)汇编(一)三角形中的计算和证明综合(原卷版)

2020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按题型(几何综合)汇编 一、三角形中的计算和证明综合题 1.(2020贵州黔东南州)如图1,△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 探究发现 (1)△BCD与△ACE是否全等?若全等,加以证明;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 拓展运用 (2)若B、C、E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ADC=30°,AD=3,CD=2,求BD的长. (3)若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且△ABC和△DCE的边长分别为1和2,求△ACD的面积及AD的长. 2.(2020黑龙江牡丹江)在等腰△ABC中,AB=BC,点D,E在射线BA上,BD=DE,过点E作EF∥BC, 交射线CA于点F.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点E 在线段AB 上,CD 是△ACB 的角平分线时,如图①,求证:AE +BC =CF ;(提示:延长CD ,FE 交于点M .) (2)当点E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CD 是△ACB 的角平分线时,如图②;当点E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CD 是△ACB 的外角平分线时,如图③,请直接写出线段AE ,BC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3)在(1)、(2)的条件下,若DE =2AE =6,则CF = . 3.(2020武汉)问题背景:如图(1),已知△ABC ∽△ADE ,求证:△ABD ∽△ACE ; 尝试应用:如图(2),在△ABC 和△ADE 中,∠BAC =∠DAE =90°,∠ABC =∠ADE =30°,AC 与DE 相交于点F ,点D 在BC 边上, AD BD = √3,求 DF CF 的值; 拓展创新 如图(3),D 是△ABC 内一点,∠BAD =∠CBD =30°,∠BDC =90°,AB =4,AC =2√3,直接写出AD 的长. 4.(2020湖南常德)已知D 是Rt △ABC 斜边AB 的中点,∠ACB =90°,∠ABC =30°,过点D 作Rt △DEF 使∠DEF =90°,∠DFE =30°,连接CE 并延长CE 到P ,使EP =CE ,连接BE ,FP ,BP ,设BC 与DE 交于M ,PB 与EF 交于N . (1)如图1,当D ,B ,F 共线时,求证: ①EB =EP ; ②∠EFP =30°; (2)如图2,当D ,B ,F 不共线时,连接BF ,求证:∠BFD +∠EFP =30°.

平行四边形专项练习题样本

平行四边形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 1.在下列条件中, 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相等 B.一组对边相等, 一组对角相等 C.一组对边平行, 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 D.一组对边相等, 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 2.设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 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b, 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b=a+180°3.如图是一个由5张纸片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相邻纸片之间互不重叠也无缝隙, 其中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的面积都为S1, 另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面积都为S2, 中间一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S3, 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能够表示为( ) A.4S1 B.4S2 C.4S2+S3 D.3S1+4S3 4.在?ABCD中, AB=3, BC=4, 当?ABCD的面积最大时,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AC=5; ②∠A+∠C=180°; ③AC⊥BD; ④AC=B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5.如图, 在?ABCD中, AB=6, BC=8, ∠C的平分线交AD于E, 交BA的延

长线于F, 则AE+AF的值等于( ) A.2 B.3 C.4 D.6 6.如图, 在?ABCD中, BF平分∠ABC, 交AD于点F, CE平分∠BCD, 交AD于点E, AB=6, EF=2, 则BC长为( ) A.8 B.10 C.12 D.14 7.如图, 在?ABCD中, AB=12, AD=8, ∠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CG⊥BE, 垂足为G, 若EF=2, 则线段CG的长为( ) A. B.4 C.2 D. 8.如图, 在?ABCD中, AB>AD, 按以下步骤作图: 以点A为圆心, 小于AD的长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AB、 AD于点E、 F; 再分别以点E、 F为圆心, 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 两弧交于点G; 作射线AG交CD于点H, 则下列结论中不能由条件推理得出的是( ) A.AG平分∠DAB B.AD=DH C.DH=BC D.CH=DH

2014年中考数学四边形专题复习:四边形的证明与计算 (2)

第一讲:矩形、菱形训练学习(1)—2014年中考数学四边形专题 一、矩形的学习 例题1(2013浙江省绍兴,15,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E沿AE 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B`处,又将△CEF沿EF折叠, 使点C落在直线EB`与AD的交点C`处.则BC∶AB的值为. 例题2.(2013安徽,14,5分)如图,P是矩形ABCD内的任意一点,连接PA、PB、PC、PD,得到△PAB、△PBC、△PCD、△PDA,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S4,给出如下结论: ①S1+S2=S3+S4②S2+S4= S1+ S3 ③若S3=2 S1,则S4=2 S2④若S1= S2,则P点在矩形的对角线上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相应练习一 1.(2013年吉林省,第22题、7分.)如图,在△ABC中,AB=AC,D为边BC上一点,以AB,B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DE,连接AD,EC. (1)求证:△ADC △ECD; (2)若BD=CD,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2.(2013贵州六盘水,22,12分)如图11,已知E 是ABCD 中BC 边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A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ABE ≌△FCE . (2)连接AC 、BF ,若∠AEC =2∠ABC ,求证:四边形ABFC 为矩形. 3.(2013湖南湘潭,19,6分)如图,矩形ABCD 是供一辆机动车停放的车位示意图,已知m BC 2=, m CD 4.5=,?=∠30DCF ,请你计算车位所占的宽度EF 约为多少米? 二、菱 形 的 学 习 例题3(2013深圳市 20 ,8分)如图7,将矩形ABCD 沿直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交AD 于点E ,交BC 于点F ,连接AF 、CE , (1)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 (2)设,,,AE a ED b DC c ===请写出一个a 、b 、c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A

三角形中的五种常见证明类型

专训一:三角形中的五种常见证明类型名师点金: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后,与此相关的几何证明题的类型非常丰富,常见的类型有:证明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线段的和差关系、倍分关系、不等关系等. 证明数量关系 题型1证明线段相等 1.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 上的点,且AE=AF,求证:DE=DF. (第1题) 题型2证明角相等 2.如图,在△ABC中,AB=AC,∠BAC=90°,D为AC的中点,AE⊥BD 于F交BC于E. 求证:∠ADB=∠CDE. (第2题) 证明位置关系 3.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边BC,AB,AC上,且BD=CF,BE=CD,点G是EF的中点,求证:DG⊥EF.

(第3题) 证明倍分关系 4.如图,在△ABC中,AB=AC,AD,BE是△ABC的高,AD,BE相交于点H,且AE=BE,求证:AH=2BD. (第4题) 证明和、差关系 5.如图,在△ABC中,∠ABC=2∠C,AD平分∠BAC.求证:AB+BD=AC. (第5题) 证明不等关系 6.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P是AD上的任意一点,且AB >AC,求证:AB-AC>PB-PC.

(第6题) 专训二: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六种常用方法 名师点金:在进行几何题的证明或计算时,需要在图形中添加一些辅助线,辅助线能使题目中的条件比较集中,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些量之间的关系,使数学问题得以较轻松地解决.常见的辅助线作法有:构造法、平移法、旋转法、翻折法、加倍折半法和截长补短法,目的都是构造全等三角形. 构造基本图形法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点D为BC的中点,CE⊥AD于点E,其延长线交AB于点F,连接DF. 求证:∠ADC=∠BDF. (第1题) 翻折法

平行四边形综合性质及经典例题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 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2.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三、 课堂引入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来表示.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①∵AB ?50?360?360?180行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六、随堂练习 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 ①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 ② 已知AB=2BC ,求各边的长 ③ 已知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与△AOB 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 2.如图,ABCD 中,AE⊥BD,∠EAD=60°,AE=2cm ,AC+BD=14cm ,则△OBC 的周长是____ ___cm .

3.ABCD 一内角的平分线与边相交并把这条边分成cm 5,cm 7的两条线段,则ABCD 的周长是__ ___cm . 七、课后练习 1.判断对错 (1)在ABCD 中,AC 交BD 于O ,则AO=OB=OC=OD . ( )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一组对边的距离相等. ( )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 ) (4)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 2.在 ABCD 中,AC =6、BD =4,则AB 的范围是_ ____ 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BC 、CD 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x-4)和1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 4.公园有一片绿地,它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绿地上要修几条笔直的小路,如图,AB =15cm ,AD =12cm ,AC ⊥BC ,求小路BC ,CD ,OC 的长,并算出绿地的面积. (一)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四、课堂引入 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相似三角形证明的变式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相似三角形证明的变式 【知识疏理】 一, 相似三角形边长比,和周长比以及面积比的关系!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的平分线之比是1∶2,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高线之比是---------,对应中线之比是------------,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是-------------,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1∶2,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的角平分线之比是----------,对应边上的高线之比是-------- 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是----------,周长之比是--------------。 二, 相似三角形证明的变式 1,相似三角形当中常以乘积的形式出现,如: 例1、 已知:如图1,BE 、DC 交于点A ,∠E=∠C 。求证:DA ·AC=BA ·AE 图2 题目比较简单,学生独立完成,启发学生总结:①本题找对应角的特殊方法是对顶角相等;②要想证明乘积式或比例式,应先证明三角形相似。 2,对特殊图形的认识 例2、已知:如图3,Rt △ABC 中,∠ABC=90o,BD ⊥AC 于点D 。 图3 (1) 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它们相似吗?为什么? (2) 用语言叙述第(1)题的结论。 (3) 写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表达式。 总结: (1) 有一对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 本题找对应角的方法是公共角及同角的余角相等; A B C A'B'C'图(4)图1 B A C

双垂直图形中的BD 2=AD ·CD ,AB 2=AD ·AC ,BC 2=CD ·CA ,BC ·AB=AC ·BD 等结论很重要,它们在计算、证明中应用很普遍,但需先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在此基础上,将双垂直图形转化 为“公边共角”,讨论、探究, A B C 得到结论:由公边共角的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公边是两个三角形中落在一条直线上的两边的比例中项,即若△ABD ∽△ACB ,则AB 2=AD ·AC 。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5,5,6,与它相似的三角形最长边为10,则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100 B 、20 C 、54 D 、25 108 2、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如果S △ODC :S △BDC =1:3,那么S △ODC :S △ABC 的值是( ) A 、 51 B 、61 C 、71 D 、9 1 D C A D O P A B B C (第2题图) (第4题图) 3、已知一个梯形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相似三角形,如果两腰的比是1:4,则两底的比是( ) A 、1:2 B 、1:4 C 、1:8 D 、1:16 4、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0,对角线AC ⊥BD ,垂足为P ,已知AD :BC=3:4,则BD :AC 的值是 ( ) A、3:2 B、2:3 C、3:3 D、3:4 5、如图,已知:∠BAO=∠CAE=∠DCB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E BC AD A B = B 、AD B C AE AC = C 、AE BC DE AB = D 、AD AB AE AC =

四边形的证明与计算

热点 四边形的证明与计算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四个角的度数比可能是( ) A .1:2:3:4 B .2:3:2:3 C .2:2:3:3 D .1:2:2:3 3.如果菱形的边长是a ,一个内角是60°,那么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等于( ) A . 12a B a C .a D 4.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不能进行密铺的是( ) A .任意三角形 B .任意四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四边形 5.已知一个等腰梯形的下底与上底之差等于一腰长,?则这个等腰梯形中的较小的角的度数为( ) A .30° B .60° C .45° D .75° 6.已知四边形ABCD 中,在①AB ∥CD ;②AD=BC ;③AB=CD ;④∠A=∠C 四个条件中,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7.如图1,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如果AC=12,BD=10,则AB 的长m?取值范围是( ) A .1

培优专题四 三角形中角度的证明与计算

三角形中角度的证明与计算 类型一:三角形中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的夹角 1、两个内角平分线的夹角 如图,在△ABC 中,O 点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求∠O 与∠A 之间的关系。 2、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 如图,在?ABC 中,D 点是∠ABC 和∠ACE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求∠D 与∠A 之间的关系。 3、两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 如图,在?ABC 中,E 点是∠ABC 和∠ACD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求∠E 与∠A 之间的关系。 练习1、如图,在?ABC 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 ,AI 的延长线与BC 交于点D ,BC IH ⊥于H ,试比较∠CIH 和∠BID 的大小 练习2、如图,在?ABC 中,∠A=n o ,∠ABC 和∠ACD 的平分线交 于点A 1,得∠A 1,∠A 1BC 和∠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 得2A ∠, BC A 2014∠和CD A 2014∠的平分线交于点2015A , 求2015A ∠ = 。 类型二: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高线的夹角 如图,在?ABC 中,O 点是BC 和AC 边上高的交点,求∠AOB 与∠ D C

类型三:三角形中同一顶点的高线与角平分线的夹角 如图,在 ABC 中,AD 是BC 边上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求∠DAE 与∠B 和∠C 之间的关系。 练习3、如图,在△ABC 中,AE 平分∠BAC ,∠B =40°,∠C =70°,F 为射线AE 上一点(不与E 点重合),且FD ⊥BC. (1)若点F 与点A 重合,如图1,求∠EFD 的度数; (2)若点F 在线段AE 上(不与点A 重合),如图2,求∠EFD 的度数; (3)若点F 在△ABC 外部,如图3,此时∠EFD 的度数会变化吗?是多少? 类型四:三角形中两边中垂线的交点(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分类讨论) 如图,在△ABC 中,OD 垂直平分AB 交AB 于点D ,OE 垂直平分AC 交AC 于点E ,连接OB ,OC ,求∠BOC 与∠A 之间的关系。 练习4 (1)在△ABC 中,AB=AC ,∠BAC=100°,ME 和NF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求∠MAN?的度数. (2)在(1)中,若无AB=AC 的条件,你还能求出∠MAN 的度数吗?若能,请求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类型五:“8”字形图案的两条角平分线的夹角 如图,已知线段AB 、CD 相交于点O ,连接AD ,CB ,∠DAB 和∠BCD 的平分线AP 和CP 相交于点P ,并且与CD ,AB 分别相交于点M ,N 如图2,试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1中,直接写出∠A ,∠B ,∠C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图2中,∠D 与∠B 为任意角,试探究∠P 与∠D 、∠B 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若存在,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180B D ∠+∠=?,对角线AC 平分BAD ∠. (1)如图1,若120DAB ∠=?,且90B ∠=?,试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将(1)中的条件“90B ∠=?”去掉,(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90DAB ∠=?,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AC AD AB =+.证明见解析;(2)成立;(3)2AD AB AC +=.理由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结论:AC=AD+AB ,只要证明AD= 12AC ,AB=1 2 AC 即可解决问题; (2)(1)中的结论成立.以C 为顶点,AC 为一边作∠ACE=60°,∠ACE 的另一边交AB 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D +AB =2AC .过点C 作CE ⊥AC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解:(1)AC=AD+AB . 理由如下:如图1中, 在四边形ABCD 中,∠D+∠B=180°,∠B=90°, ∴∠D=90°, ∵∠DAB=120°,AC 平分∠DAB , ∴∠DAC=∠BAC=60°, ∵∠B=90°,

∴AB=1 2 AC,同理AD= 1 2 AC. ∴AC=AD+AB. (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以C为顶点,AC为一边作∠ACE=60°,∠ACE的另一边交AB延长线于点E, ∵∠BAC=60°, ∴△AEC为等边三角形, ∴AC=AE=CE, ∵∠D+∠ABC=180°,∠DAB=120°, ∴∠DCB=60°, ∴∠DCA=∠BCE, ∵∠D+∠ABC=180°,∠ABC+∠EBC=180°, ∴∠D=∠CBE,∵CA=CE, ∴△DAC≌△BEC, ∴AD=BE, ∴AC=AD+AB. (3)结论:AD+AB=2AC.理由如下: 过点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B=180°,∠DAB=90°, ∴DCB=90°, ∵∠ACE=90°, ∴∠DCA=∠BCE, 又∵AC平分∠DAB, ∴∠CAB=45°, ∴∠E=45°. ∴AC=CE. 又∵∠D+∠ABC=180°,∠D=∠CBE,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六大证明技巧(推荐)

相似三角形6大证明技巧 相似三角形证明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总结: 1.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SSS) 3.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SAS) 4.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A)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HL) 相似三角形的模型方法总结: “反A”型与“反X”型.

“旋转相似”与“一线三等角” 反A 型与反X 型 已知△ABC 中,∠AEF=∠ACB ,求证:(1)AE AB AF AC ?=?(2)∠BEO=∠CFO , ∠EBO=∠FCO (3)∠OEF=∠OBC ,∠OFE=∠OCB O F E C B A 类射影 如图,已知2AB AC AD =?,求证: BD AB BC AC = A B C D 射影定理 已知△ABC ,∠ACB =90°,CH ⊥AB 于H ,求证:2AC AH AB =?,2BC BH BA =?,2HC HA HB =?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比例线段的证明,离不开“平行线模型”(A 型,X 型,线束型),也离不开上述的6种“相似模型”. 但是,王老师认为,“模型”只是工具,怎样选择工具,怎样使用工具,怎样用好工具,取决于我们如何思考问题. 合理的思维方法,能让模型成为解题的利刃,让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在本模块中,我们将学比例式的证明中,会经常用到的思维技巧. 技巧一:三点定型法 技巧二:等线段代换 技巧三:等比代换 技巧四:等积代换 技巧五:证等量先证等比 技巧六:几何计算 【例1】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DE 交BC 于F ,求证: DC CF AE AD =. A B C F D E 【例2】 如图,ABC △中,90BAC ∠=?,M 为BC 的中点,DM BC ⊥交CA 的延长线于 D ,交AB 于 E .求证:2AM MD ME =? C B A E D M 【例3】 如图,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上的高,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E , 交AD 于F .求证: BF AB BE BC =. D B A C F E 技巧一:三点定型 比例式的证明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殊四边形的证明与计算专题(无答案)

特殊四边形的证明与计算 一.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 1. 四边形ABCD 中,AB//CD,D B ∠=∠,BC=6,AB=3,求四边形ABCD 的周长。 二.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贡献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BD 垂直平分AC ,垂足为点F ,E 为四边形ABCD 外一点,且∠ADE=∠BAD ,AE∠AC (1)求证: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DA 平分∠BDE ,AB=5,AD=6,求AC 的长。 3.已知:如图,D,E,F 分别是∠ABC 各边上的点,且DE∠AC,DF∠AB.延长FD 至点G ,使DG=FD ,连接AG. 求证:ED 和AG 互相平分。

三.菱形四边相等为全等提供了可能 4.如图1,菱形ABCD中,点E.F分别为AB、AD的中点,连接CE、CF. (1)求证:CE=CF; (2)如图2,若H为AB上一点,连接CH,使∠CHB=2∠ECB,求证:CH=AH+AB.

四. 含60?的菱形与等边三角形结合在一起 5.(1)如图,菱形ABCD 中,? =∠60C ,O 为BD 的中点,点E 在AD 上,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120EOF ,求证:AB BF AE 21=+. (2)如图,菱形ABCD 中,? =∠60C ,O 为BD 的中点,E ,F 分别在DA ,AB 的延长线上,?=∠120EOF ,试探究AE ,BF ,AB 之间的数量关系. 五. 从对称的角度考虑菱形问题。 6. 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6,BD=8,点E. F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点P 在AC 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 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 。

专题07 三角形及四边形的计算与证明(解析版)

专题07 三角形及四边形的计算与证明 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概念:(1)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按边可分为:非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特性: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2)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高.特性: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 (3)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特性: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判定:(1)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 (2)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3)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 4.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分类: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分为腰和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腰和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017年中考复习特殊四边形综合题

特殊四边形综合题 1.如图,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C=2,边BC在其所在的直线上平移,将通过平移得到的线段记为PQ,连接PA、QD,并过点Q作QO⊥BD,垂足为O,连接OA、OP. (1)请直接写出线段BC在平移过程中,四边形APQD是什么四边形? (2)请判断OA、OP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BP=x(0≤x≤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y (3)在平移变换过程中,设y=S △OPB 的最大值. 2.已知在矩形ABCD中,∠ADC的平分线DE与BC边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点P是线段DE上一定点(其中EP<PD) (1)如图1,若点F在CD边上(不与D重合),将∠DPF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后,角的两边PD、PF分别交射线DA于点H、G. ①求证:PG=PF;②探究:DF、DG、DP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拓展:如图2,若点F在CD的延长线上(不与D重合),过点P作PG⊥PF,交射线DA于点G,你认为(1)中DF、DG、DP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一个以点A为顶点的45°角绕点A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与边BC、DC的延长线交于点E、F,连接EF.设CE=a,CF=b. (1)如图1,当∠EAF被对角线AC平分时,求a、b的值; (2)当△AEF是直角三角形时,求a、b的值;

(3)如图3,探索∠EAF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a、b满足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4.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M,N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不与点B,C,D重合),AM,AN分别交BD于点E,F,且∠MAN始终保持45°不变. (1)求证:=; (2)求证:AF⊥FM; (3)请探索:在∠MAN的旋转过程中,当∠BAM等于多少度时,∠FMN=∠BAM?写出你的探索结论,并加以证明. 5.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BC上一点,F为DE的中点,且∠BFC=90°. (1)当E为BC中点时,求证:△BCF≌△DEC; (2)当BE=2EC时,求的值; (3)设CE=1,BE=n,作点C关于DE的对称点C′,连结FC′,AF,若点C′到AF的距离是,求n的值.

题型五三角形四边形的证明与计算

二、解答题重难点突破三角形、四边形的证明与计算题型四 有等腰三角形,通常作底边上的高、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类型一 针对演练C,A交AC于点E,得△ABC,AB,BC=2,∠ABC=12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角α(0<α<120°)中,1. 在△ABCAB=11111. F两点于D、分别交AC、BC 图②图① 第1题图D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如图②,当α=30°时,试判断四边形BC((1)证明:EA=FC;211. ED的长(3)在(2)的情况下,求 2的正方2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连云港)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 (2015形AEFG按图①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条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条直线上. (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2)如图②,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

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 图①图②第2题图

3. 如图①,在△ABC中,D是AB边的中点,AE⊥BC于点E,BF⊥AC于点F,AE,BF相交于点M,连接DE,DF. 1 图①图②图③ 第3题图 (1)DE,DF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在△ABC中,CB=CA,点D是AB边的中点,点M在△ABC的内部,且∠MBC=∠MAC.过点M作ME⊥BC于点E,MF⊥AC于点F,连接DE,DF.求证:DE=DF; (3)如图③,若将上面(2)中的条件“CB=CA”变为“CB≠CA”,其他条件不变,试探究DE与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针对演练 1.(1)证明:∵AB=BC, ∴∠A=∠C, ∵△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角α得△ABC, 11∴∠ABE=∠CBF,∠C=∠C ,AB=BC=AB=BC, 1111∴∠A=∠C, 1在△ABE和△CBF中,12 C??A??1?BC?AB,?1?BFC?ABE???1(ASA), BF∴△ABE≌△C1, BF∴BE=, BF=BC-∴AB-BE1. FC即EA=1是菱形,理由如下::四边形BCDA(2)解1,,∠ABC=120°旋转角α=30°,+30°=150°=∠ABC+α=120°∴∠ABC1, BC,AB=∵∠ABC=120°11=30°=,(180°-120°)∴∠A=∠C2=180°,ABC+∠C=150°+30°∴∠11, =150°+30°=180°∠ABC+∠A1, AD∥BCAB∥CD, ∴11 BCDA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1, AB=BC又∵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