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2011年第一次重大项目暨产业集聚区

关于2011年第一次重大项目暨产业集聚区

关于2011年第一次重大项目暨产业集聚区
关于2011年第一次重大项目暨产业集聚区

洛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1年第一次重大项目暨产业集聚区

建设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洛政〔2011〕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洛阳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2011年4月30日至5月1日,由市主要领导带队,组成4个工作组对各县(市、区)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各县(市、区)、各产业集聚区和有关企业对督导检查活动高度重视,周密组织,确保了活动顺利实施。这次督导检查活动全面总结了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目标和重点。4个工作组共实地督导检查了187个重大项目、17家产业集聚区,采取现场查看、现场打分的方式,从产业(工业、商贸)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旧城旧村改造等方面对各县(市)区进行了评价排序。经各工作组综合评分,排序结果为:第一组第一名汝阳县,第二名伊川县,第三名嵩县,第四名栾川县;第二组第一名西工区,第二名新安县,第三名孟津县,第四名涧西区;第三组第一名洛龙区,第二名高新区,第三名宜阳县,第四名洛宁县;第四组第一名偃师市,第二名伊滨区,第三名吉利区,第四名瀍河区,第五名老城区。现将各组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第一组督导检查情况

(一)总体情况和特点

1. 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四县县委、县政府对重大项目及产业集聚区建设高度重视,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四大班子领导大员上阵,齐抓共管,同心协力推进重大项目及集聚区建设,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2. 重大项目强力推进。一季度,伊川县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12.45亿元;汝阳县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完成投资6.23亿元;嵩县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11个,已完成投资2.705亿元;栾川县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8个,完成投资

3.12亿元。

3.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6亿元,共实施千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11个,建成道路13.5公里,配套管网54公里,蓄供水工程1座,道路绿化15公里,亮化11.4公里;供(排)水管网、供水厂、变电站、污水厂、道路亮化、绿

化工程以及职工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开工。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总投资4亿元的15.7公里道路工程全面开工,已完成道路3.5公里,道路亮化、绿化、通讯、电力等正在加快建设。

4. 旧城旧村改造势头强劲。栾川县今年实施11个旧城旧村改造项目,计划拆迁面积32.6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拆迁31.4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96.2%;今年计划开工60.5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41.3%。嵩县一季度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4个,涉及拆迁面积28.88万平方米,已完成拆迁11.88万平方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导产业不明晰,特色不突出。部分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不够明确。如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在旅游景区的附近,且处于伊河的上游,主导产业定位不够明晰,致使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慢,发展滞后。

二是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项目布局比较分散。此次督导检查的23个工业项目中,只有15个项目在产业集聚区内,集聚率为65.2%。部分县的集聚区建设还停留在以往的工业园区模式上,引进的项目之间缺乏关联性和带动性,形不成集聚、集约、集群的功能,集聚区没有起到应有的产业集聚效应。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栾川县产业集聚区滨河大坝工程、嵩县产业集聚区田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变电站、污水处理、供水工程等尚未正式开工。嵩县、栾川县、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内公租房等生活配套设施还未纳入规划建设的范畴。

四是产业集聚区内新开工项目少。一季度四个县集聚区内新开工亿元以上仅为7个,栾川、嵩县产业集聚区内均没有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大项目的接序乏力。二季度拟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汝阳4个、嵩县3个、栾川2个、伊川3个,有的项目开工还存在不确定性,制约了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五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意识不够强。四县没有一家集聚区内有用于租售的标准化厂房,标准化厂房建设还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 进一步提高对产业集聚区的认识。产业集聚区建设要牢牢把握“四个必须”。一是必须要有底线。要把握两个绝对,生态环保要绝对过硬、而不是过关,生态资源要绝对保护、而不是破坏,要体现科学发展;二是必须要有标准。产业集聚区不是工业集聚区,也不是矿业资源集聚区,也不是某种特定的专业集聚区,是产业的集合、集聚、集约,标准是在单位面积内能够产生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必须要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要注重结合本地、本区域发展的优势,制定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一切工作都要以本区域的优势、龙头产业为基础发展,打造产业集聚区的特色优势。四是必须要有内行。领导干部要亲自去抓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切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只有通过实干、真干,才能在干中探索规律,增长才干,思路才能清晰,才能成为内行,产业集聚区建设才能不走弯路。

2.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备的要求,抓好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供排水、供电设施建设,只有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好了,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大招商、招大商。

3. 强化产业规划及招商工作。各县要组织规划专家、行业协会、企业发展规划部等专家型人才,结合区位及资源优势,对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定位进行再规划、再论证,确定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努力培育产业集群。要坚持龙头带动战略,重点在国际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中有重点地选择企业,明确招商的方向和配套的资源、政策优势,争取年年都有所突破。

4. 下大力抓好项目建设。各级要强力实施部门联动、形成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软、硬”环境达到最优化,促使规划项目尽快转入前期项目,前期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加快投资进度,续建项目及早竣工,竣工项目尽快发挥效益。

5. 强化督导检查。各县(市、区)要建立起项目建设督导检查机制,运用常委会听汇报、定期督查项目的进度、现场解决棘手问题等方式,通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切实推进重大项目及产业集聚区建设。

二、第二组督导检查情况

(一)总体情况和特点

1. 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大,项目质量好。四县区都以“项目建设攻坚战”为抓手,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项目落地上大做文章,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一季度,新安县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同比增长26.6%,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31.2亿元;孟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同比增长26.7%,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21亿元;西工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同比增长2

2.1%,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总投资2.3亿元;涧西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21.5%,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总投资8亿元。从4个县区在建和拟开工项目看,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大。新安万基控股集团年产6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项目,总投资85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8.6亿元、利税12.5亿元。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二季度拟开工的总投资30亿元的国机重工(洛阳)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二是层次高。孟津县引进的洛阳恒兆电子有限公司年产400万片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技术层次高、市场前景好。西工区冠奇工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数码产品用大容量高性能锂离子和电动汽车用大功率动力电池等高端制造业。三是业态新。涧西区在发展楼宇经济中着力打造信息产业和创意产业基地,引进的菁锐动漫项目吸纳200多名创意高端人才。其正在制作的3D动漫作品《牡丹》将于今年10月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其中的一些制作技术可与日美等世界一流动漫技术比肩。孟津县引进的中再生二期投资8.45亿元,建设废旧家电拆解加工、报废汽车拆解、废塑料回收等8个项目,从事再生资源的规模化、产业化、网络化经营和充分循环利用。

2. 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潮,产业集聚明显强化,招商引资和产城互动有新的进展。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潮。洛新产业集聚区和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

34个,一季度完成投资6.8亿元,新开工项目12个。孟津华阳产业集聚区一季度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1个,完成投资1.05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西工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一季度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0个,完成投资1.18亿元,新开工项目4个。二是主导产业链式集聚发展进一步强化。各产业集聚区都进一步突出了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新安产业集聚区围绕铝、钛主导产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围绕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今年6月份投资30亿元的国机重工(洛阳)产业园项目也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三是相关产业配套发展呈现新的亮点。洛阳荣华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投资5.6亿元新建占地500亩的新校舍。项目建成后,将每年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25000人次。涧西区相继引进大一物流园区、大张物流、中原三农和新华瑞商用汽车城等4个大型物流园区,在城市西出口形成了总占地1600多亩的大型商贸物流产业中心,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和先进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为周边的产业集聚区及企业提供全功能、多样化、快捷方便的物流服务。四是招商引资在以商招商、团队招商上有新的拓展。孟津县空港产业集聚区依托与浙商良好的合作基础,采用以商招商模式,建设浙商工业园。该项目总投资16.5亿元,通过承接沿海地区和城市区产业转移,积极发展电子及装备制造产业。新安产业集聚区有两个招商团队长年在外驻地招商,重点围绕拉长铝产业链条在沿海、科研院所定向招商,取得了良好效果。投资66亿元的恒大集团工业铝型材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洽谈。五是以产带城、产城互动发展有新的推动。新安县产业集聚区以涧河治理为重点的产城一体化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2.07平方公里。该项目的实施将新造建设用地3500亩,项目建成后可安置附近数村居民2.9万人,产业工人3.5万人,使城市社区与产业区有机结合。

3. 旧城旧村改造全面提速,城市功能品位不断提高。西工区在建亿元以上旧城旧村改造项目14个,总投资97.3亿元,建筑规模507万平方米。其中今年一季度开工2个,总投资3.4亿元;共完成拆迁面积10.5万平方米。涧西区在建亿元以上旧城旧村改造项目21个,总投资69.1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开工6个,总投资30.7亿元;共完成拆迁面积31.2万平方米。新安县一季度实施亿元以上旧城、城中村改造和新区建设项目 5 个,总投资10.75亿元,目前完成拆迁面积12.4万平方米。孟津县一季度实施亿元以上旧城旧村改造项目16个,总投资76.4亿元,累计已拆迁20.3万平方米。

(二)存在的问题

1. 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偏少。4个县区一季度共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55.9亿元。县区之间很不平衡,最少的西工区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只有2个,总投资仅

2.3亿元。

2. 部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有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推进缓慢,如涧西区的洛阳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一季度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仅1个,完成投资900万元,仅占年度目标的3%,没有新开工基础设施项目。

3. 部分县区产业布局较为分散,集聚发展意识有待加强。有的县新上项目较多,但存在遍地开花现象。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新上项目偏少,主业不突出,难以形成集聚发展和高地带动效应。

4. 招商引资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县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仍是老思路、老方法,缺乏创新,

效果不好。有的县区产业集聚区招商方向不明,存在“拾到篮里就是菜”的思想,招到的项目产业规模小、层次低。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 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各县(区)要切实围绕“实”字做文章,努力加快领导方式转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把握自身比较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推进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孟津县应在提高产业集聚度上做好文章,将那些规模大、产业新、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引入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将规模小、档次低的项目迁移出去;新安县和西工区应在产业集聚区的技术升级和研发设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发展上加快速度;涧西应充分发挥科技和大工业实力强的优势,摆脱按一般套路发展加工制造产业的思维模式,集中发展研发经济、总部经济和物流经济,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使涧西区真正升级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区。

2. 抓好政策引导。各县(区)要认真落实《2011年洛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提速增效实施方案》,抓紧开工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项目。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引导产业向各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3. 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各县(区)要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扩大转型升级项目为抓手,抓住产业转移难得机遇,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三、第三组督导检查情况

(一)总体情况和特点

1. 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一季度,4县(区)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9个、总投资222亿元,完成投资15.5亿元;实施亿元以上城市提升项目15个,总投资38亿元,完成投资7.3亿元;实施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33个,总投资57.9亿元,已完成投资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一季度,4个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全市全年的平均目标21%。宜阳县完成投资19亿元,同比增长21.8%;洛宁县完成投资15.8亿元,同比增长23%;洛龙区完成投资1

2.9亿元,同比增长25.1%;高新区完成投资4.8亿元,同比增长21.6%。

2.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各县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取得积极成效。洛宁集聚区引进东汉禽业养殖加工项目,壮大富宁木业,积极培育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宜阳县集聚区今年新开工洛凌、嘉维等7个轴承项目,轴承产业园项目达到13个,初步形成轴承企业集群。新开工万年红、向阳红拖拉机整机生产线、浙江海天拖拉机后桥项目,农机产业园的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高新区加大中航锂电、北玻公司低辐射玻璃、普莱柯生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6个项目建设力度,新引进了洛钼8000吨钨深加工、微软(洛阳)技术中心等项目,硅(电子)材料、钛(钨钼)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精密轴承等优势产业集群更加突出。洛龙科技园区加快四季沐歌、中硅高科二期、中航光电研发中心在建项目进度,随着NTN轴承、中航光电产业基地项目的开工,以硅光电、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将逐步增强。经济开发区开元门生态商务区、河南移动客服中心、洛阳顺兴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随着二季度恒生科技园、863

软件孵化器等示范项目的开工,时尚商城、生态休闲中心、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雏形显现。

3.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洛宁县集聚区采取政府主导,筑巢引凤的办法,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运用BT、BOT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套建设廉租房、公租房2.9万平方米。宜阳县在不断完善洛河北岸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的同时,洛河南岸农机装备产业园新开4条贯通南北的园区道路。高新区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开发模式,一季度建成道路6公里,配套管网12公里,水电气管网实现了全覆盖。洛龙科技园开工建设总长3公里的伊尹大道,经三路、洛宜路贯通工程全面启动,新区调峰热源厂和管网建设不断加快,经济开发区形成9纵9横的园区路网框架。

4. 产业集聚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宜阳县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县城新区向东扩展步伐,有利于更好地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洛宁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积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还可以有效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5. 城市改造和提升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宜阳县基本完成东关街整体搬迁改造,新开工山水福地、黄河小区二期、光影小区等3个旧城旧村改造改项目,完成拆迁1

6.2万平方米;县城6公里阳光水岸工程和莲花公园等城市提升项目开工建设,带动作用明显。洛宁县启动了王东村、西街村改造项目,4公里洛河治理项目开工建设;高新区二季度拟开工孙旗屯村碧桂新城、美景花城和滹沱村顺河湾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洛龙区续建项目中龙腾小区青阳屯组团、龙盛小区项目建成面积22万平米;龙腾小区邢屯组团、辛庄组团和滨河南岸绿地公园开工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 一季度新开工的大项目不足。超过10亿元的超大项目相对较少,从4个县区已经签约近70个项目看,总投资超过10亿元项目只有5个,部分签约项目缺少深层次论证,项目落地过程较长。

2. 产业集群建设需进一步培育。存在过于追求入驻企业数量,落地项目的关联性弱,在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引进、链式发展的格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3. 产城互动良性发展格局尚未形成。部分县区对“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总体布局缺乏深入研究,片面发展产业集聚区,缺乏产城互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组团捆绑联动开发,统筹推进县城与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较慢。

4. 集约发展的模式有待强化。部分企业和项目布局还不够紧凑,县区对入驻企业性质、投资强度把关不严,单个项目占地规模仍然偏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 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加快拟开工项目的推进力度。各县区应围绕主导产业,瞄准国际、

国内500强企业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创造条件,确保项目落地。对确定的二季度拟开工项目,要想方设法完善前期工作,确保按期开工。

2.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完善产业集群培育机制,突出龙头带动,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以龙头带配套、促集群;突出配套带动,吸引产业链式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以产业链式转移延伸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3. 加快建立“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完善县城功能,通过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加快五组团向中心城市向心发展的步伐,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4. 努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土地制约将会越来越凸显,必须加快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提高建设用地单位投资强度,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四、第四组督导检查情况

(一)总体情况和特点

1.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规模不断状大。一季度5县(市、区)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工业(商贸)项目42个,完成投资10.7亿元。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5个。按实施项目个数排序分别为:偃师市共实施工业项目23个,完成投资6.6亿元;伊滨区共实施工业项目10个,完成投资

2.4亿元;吉利区共实施工业项目5个,完成投资7600万元;瀍河区共实施工业项目2个,完成投资4562亿元;老城区无工业项目,共实施商贸项目2个,完成投资5000万元。

2. 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定位明确,新入驻项目特色明显。偃师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正三轮摩托车制造,区内三轮摩托车整车和配件生产企业达到120多家,广东大运年产50辆三轮摩托车项目正在建设,其余6个三轮摩托车项目正在平整场地;偃师市高新技术专业园区定位为硅光伏产业,目前已聚集上海超日、万年硅业、赛阳硅业等一批太阳能光伏企业,正在建设万年硅业二期3000吨多晶硅等4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伊洛产业集聚区定位为“洛阳动力谷”核心区,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定位明确,特色明显。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伊滨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26项,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项目5个,在建城市道路14条,今年上半年主干道可形成框架,计划年内全部通车,年底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去年以来修建了全长

4.8公里的三条道路,园区面貌实现较大改观;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两项路网工程、两项天然气工程、一项污水管网工程正在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4. 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建设规模扩大。伊洛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项目一期11万平米已经竣工,入驻6家中小企业,二期15万平米拟于二季度开工;偃师市产业集聚区的13.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区正在平整场地,已有9家三轮摩托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签约意向入驻;偃师市城关镇鞋业标准化厂房项目虽不位于产业集聚区,但是着力解决制鞋产业集群升级改造问题,规划建设35栋5层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目前7栋已封顶。

5. 旧城旧村改造掀起高潮。5县(市、区)共实施亿元以上旧城旧村改造项目25个,总投资291.9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个,总投资24.4亿元。拆迁工作进展情况为:偃师市年度目标80万平米,一季度完成22万平米;伊滨区年度目标230万平米,一季度完成13万平米;老城区年度目标260万平米,一季度完成30万平米;瀍河区年度目标200万平米,一季度完成29.7万平米;吉利区计划年底前完成洛阳石化一千万吨炼油项目选址区165公顷地块拆迁工作,计划拆迁面积30万平方米,目前东阳村拆迁地面附着物清点、丈量、规划总图报批工作已完成,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高。一季度偃师市、伊滨区、吉利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6、1.3、1.1个百分点。

2. 产业集聚区新开工项目数量不足。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新开工项目仅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伊洛产业集聚区的中信重工高端装备基地、麦达斯铝业、通达公司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和承力索、兰迪玻璃公司新型中空玻璃产品及设备产业化等重大项目均未开工。

3. 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不够高。偃师市产业集聚区三轮摩托车企业集群尽管规模大,集聚效应明显,但缺乏核心技术,仅是停留在整车组装阶段,发动机、化油器等核心部件依赖外购;零部件生产企业仍以“家庭工厂”为主,质量无法保证;产业配套设施不健全,尚未集中建立物流设施、质量检验检测设施、行政服务设施。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规模不够大,炼油化工下游链条短,基础原料就地消化、就地增值的能力不强,精细化工规模小,产品特色不明显。伊洛产业集聚区内的“动力谷”项目仍显不足,缺乏汽车、动力装备等类“动力”特色明显、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端项目、重大项目。

4. 旧城旧村改造进度不够快。老城区年度拆迁任务260万平米,一季度完成30万平米,仅占年度目标的11.5%;伊滨区年度拆迁任务230万平米,一季度完成13万平米,仅占年度目标的

5.7%;吉利区年度计划拆迁面积30万平方米,目前拆迁工作进展较慢。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 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密切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打造最优施工环境,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进度,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投资任务过半。偃师市要加快赛阳硅业年产2000吨多晶硅、1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集聚区内的6个摩托车项目尽快实质性开工建设;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45万吨PX项目要及早开工建设,90万吨PTA 项目今年要完成核准工作,新增1000万吨炼油项目7月份要拿到国家发改委“路条”。

2. 强力推进大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偃师市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传统优势,着力总结“全民创业”的偃师精神,推进偃师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要探索构建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投融资服务平台,打造全省最优民营企业创业环境,打响偃师市民营企业这张品牌名片,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推进偃师民企大发展、大繁荣;伊洛产业集聚区要围绕“洛阳动力谷”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汽车、动力装备、精密机床

类高端项目;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要加大招商力度,面向江浙地区引进一批聚酯加工企业,推动炼油下游深加工产品集群发展;要培育精细化工骨干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拳头、特色产品。

3.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偃师市产业集聚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筑巢引凤”,提升集聚区整体形象;要加快培育骨干企业,打造“三轮摩托、偃师制造”品牌,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集中建立物流设施、质量检验检测设施、行政服务设施,提高产业配套服务能力。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要加大招商力度,扩大产业集群规模。伊洛产业集聚区要加强产业研究,做好项目谋划和招商,推动“洛阳动力谷”核心区尽快出形象、成规模。

4. 创新工作方法,加快旧城旧村改造进度。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旧村改造;要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要加强宣传,形成理解、支持与配合旧城旧村改造的氛围。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洛阳市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

工作方案的通知

洛政办〔2011〕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洛阳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洛阳市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洛阳市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民强市”战略,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旅游服务,大力促进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努力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使洛阳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特制定洛阳市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各社区、乡镇设立便民旅游服务点,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社区、乡镇等基层旅游服务功能,扎实促进旅游服务更加贴近社区、贴近乡村、贴近群众、贴近游客,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全面的旅游服务,实现以旅福民,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二、发展目标

到2013年,基本实现我市城市区主要社区配备旅行社服务网点、旅游年票发售点、旅游直通车发车点、旅游宣传专栏,实现旅游年票、旅游景区门票、旅游观光巴士车票、一日游代销业务覆盖社区,市民和游客在社区即可享受到各类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基本实现城乡旅游市场的一体发展,使我市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在全市创建10个省级旅游强镇(乡),20个省级旅游特色村,培育20个市级旅游强镇(乡),30个市级旅游特色村,打造一批特色采摘基地、环城风情小镇、休闲度假营地、自驾车营地和示范生态园区,新增乡村旅游就业2万人。

三、工作重点

(一)旅游进社区工程

1. 组织旅游服务单位进入社区。组织旅游年票管理办公室、旅游咨询中心、旅游信息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观光巴士、旅游直通车等有关单位网点逐步进入全市各社区,使各社区有较为完备的旅行社服务网点、旅游年票发售点、旅游直通车发车点、旅游景区门票、旅游观光巴士车票、旅游一日游代销点,使广大市民、游客能就近享受到周到、方便、快捷的旅游综合服务。

2.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使每位市民都成为洛阳旅游的宣传员、营销员,都成为洛阳旅游的服务员、接待员,不断提高市民素质,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旅游下乡村工程

1. 编制乡村旅游规划。组织编制洛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指导推动全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各县(市、区)要以小城镇建设和“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创建活动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详细规划,将乡村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相衔接,统一编制、统一实施,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对靠近城市、景区、旅游干线的村镇,要突破行政区划,突出资源特色,规划建设一批环城市乡村旅游带、大景区(旅游干线)周边乡村旅游集聚区,实现互补开发,错位发展。

2. 打造精品乡村旅游项目。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低碳乡村旅游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采摘基地。建设樱桃、葡萄、红提、草莓、苹果、梨、柿子、西瓜、蔬菜等特色采摘基地,集中推出20处市级生态示范采摘园区;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镇。重点推进以伏牛山生态休闲区为代表的山水度假旅游主题小镇,以西泰山生态休闲小镇为代表的乡村生态小镇,以九龙山、土古洞龙凤温泉山庄温泉为代表的温泉小镇,以小浪底西霞院、陆浑水库、龙隐湖、玉马湖为代表的湖畔度假小镇,以杜康仙庄为代表的酒文化风情小镇,以新安县铁门镇、孟津县会盟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古镇,以重渡沟、养子沟、木札岭龙王村、卧龙谷水磨村为代表的农家风情小镇,以北冶为代表的花卉小镇;开发一批休闲度假营地和自驾车营地。以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山水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发展自驾车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开发建设伏牛山、小浪底西霞院、陆浑水库、龙潭峡、龙池十八瀑等一批自驾车营地;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园区。充分利用生态湿地、山林田园等旅游资源,建设苏园生态园、石井南坡生态园、香鹿山生态园、常袋红提生态园、缑氏葡萄生态园、五头樱桃生态园、大坪生态农业观光园、会盟荷花生态园、黄河湿地生态园、洛宁绿竹风情园、红山生态园等一批生态示范园区。

3. 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采取景区带动、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等方式,开发休闲农业、休闲渔业等乡村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为载体,开发体现新农村建设成就的“新农村小康之旅”、“魅力乡村之旅”;以豫西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载体,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豫西民俗风情之旅”;以农村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载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大力开发不同特色的“田园乡村体验之旅”;以山林资源为载体,开发“乡村生态休闲健身之旅”、“森林生态文化之旅”。

4. 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指导和鼓励农民将分散经营的农家乐等旅游经营业户组织起来,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或乡村旅游专业协会,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促销、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壮大乡村旅游经济规模,加快乡村资源整合开发。要充分发挥自律、协调和服务的作用,促进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人员培训、行业交流等活动的广泛开展,带动乡村旅游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层组织。

5. 开展创建星级农家乐活动。按照省定农家乐评定标准,组织开展星级“农家乐”创建活动,引导农家乐接待户按照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进行旅游开发。要选择一批基础设施较好、服务意识较强、管理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农家乐”示范户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带动全市“农家乐”上档次、上水平。要适时举办乡村旅游专题培训和服务技能大赛,组织星级饭店、旅行社与农家乐进行结对帮扶,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力争扶持

发展100家星级农家乐样板接待户,带动全市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6. 策划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策划举办一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节庆品牌,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重点办好栾川伏牛山红叶节、登山节,嵩县金秋旅游节、白河千年银杏节,孟津常袋红提采摘节、会盟荷花节,汝阳杜鹃花节,洛宁绿竹风情节、“河洛金秋”上戈苹果节,新安荆紫山道教文化旅游节,宜阳灵山庙会,西工红山樱桃采摘节,洛龙李楼蔬菜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策划举办一批集采购、农村商贸洽谈、旅游服务、娱乐、趣味体育竞赛等于一体的“农民旅游节”,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7. 开展旅游服务进乡村活动。每个县(市、区)都要选择一处大型集市,在每年春秋等农闲季节,组织开展“百社千村万人行”和“旅行社赶大集”活动,推出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供旅游咨询服务,让更多的农民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参与旅游。要全面分析农民旅游的现状特点,找准农民旅游的需求点,量身定制农民喜爱的旅游产品,组织开展近程游、民俗游、农业科普游、城市观光游、宗教游等,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旅游服务。同时,要积极组织城市居民到乡村赶大集,购置特色农产品,体验乡村风情和民俗民风,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对参与“旅游下乡工程”的示范点、旅行社等涉旅企业,提供资金结算、POS机安装、特色银行卡和小额信贷支持,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最大优惠。

8. 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和引导各地发掘、整理和开发牡丹花、牡丹茶、黄河奇石、仿古青铜器、书画拓片、柿子醋、山野菜、香花辣椒、彩色红薯、樱桃酒、麦秸画、十字绣、竹编、剪纸、水晶等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推出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特色农副产品,并在售后服务、品牌推广、物流等方面提供帮助。指导有条件的村镇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网络预订服务,拓宽乡村旅游销售渠道。要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协助设计商标和印制外包装,扩大特色农产品销售范围。邮政部门要充分借助网点覆盖、递送网络、信息传递和资金融通等方面优势,在城市邮政网点设立旅游下乡综合服务中心,在农村地区建立邮政“邮游乡村服务站”,推出带有“旅游下乡”标识的配送包装箱,并利用邮政11185呼叫中心、旅游12301开通洛阳旅游下乡服务热线,开展应季特色农产品订货,通过邮政包裹和速递服务,实现同城配送和定点送达,建设“旅游下乡工程”农产品邮递绿色通道。

9. 培养乡村旅游人才。重点开展对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和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民政、旅游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纳入计划,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重点提高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加强对村镇干部和乡村旅游项目经营业户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促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对全市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实施指导和统筹。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市直各有关单位、各有关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协调机制,负责指导协调各自辖区的工程实施工作。

(二)形成合力。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是一项福民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统筹安排,从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顺利实施。

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的业务指导,抓好相关旅游产品宣传营销工作;发改部门要把旅游特色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规划部门要指导旅游特色村镇的规划开发,全面推进旅游村镇建设;交通部门要指导各县(市、区)制定乡村旅游道路的建设和改造计划,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交通问题,并配合当地政府积极向上争取相关政策;农业部门要依托农业的产业优势和特色优势,积极培育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改善村容村貌;林业部门要积极开发森林生态文化游、乡村生态休闲健身游;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旅游服务进社区、下乡村工程活动的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水务、电力、通信等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着力做好工程涉及的用电、用水、通讯等保障工作;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要减化办证手续,提高办证速度,给予积极支持。

(三)大力扶持。各县(市、区)政府要出台扶持乡村旅游的政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各类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让参与旅游特色村开发建设的乡村旅游景点、食宿接待和乡村旅游商品生产、设计、经营单位,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要积极清理乱收费和不合理收费行为,减轻乡村旅游企业和经营者负担。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农行、邮政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信贷投入,尤其要加大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依法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方便乡镇企业获得贷款,扩大融资规模。

洛阳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日

电商产业园简介 (3)

台前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简介 2014年下半年,县政府着手谋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2015年3月建成了电子商务产业园,2015年4月试运行。台前县电商产业园位于台前县产业集聚区凤台大道与中兴大道交叉口西二百米路北,占地15亩,总建筑面积14800平方米,主楼共11层,可入驻100余家电商企业、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一楼为汽车配件展示馆、两家县级电子商务公共运营服务中心,包括新华书店云书网和邮政邮乐网;二楼为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区,包括尚书房等休闲场所; 三、四、五和十楼均已入驻企业,十楼设有跨境电商体验店;十一楼设有国际羽绒交易中心、羽绒展示馆。园内配套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为广大电商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产业园以产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为依托,走综合性、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媒体助力”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此加快我县电子商务裂变式发展,努力实现大跨越,力争以成功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强力推进台前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015年台前县电商产业园荣获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目前共入驻电商企业48家(平台企业4家、应用企业39家、服务企业5家),实际使用面积6264平方米,从业人员299人。云书网、邮乐网、聚超网和担挑网4家电商平台承接了电子商务进农村任务。截止2016年3月份产业园交易金额达6787万元。 县域电商数据:截止2016年3月份,台前县从事电商企业200多家,注册成电子商务公司76家,个人淘宝网店949余家。2015年,被省商务厅认定电子商务企业30家,获得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4家;举办台前青年“激情创业、梦想沙龙”活动25期、筹办大型电商论坛5次、培训22期、6380余人次。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Hawkins,2001)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Porter, 199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等,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点 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逐步提升。 表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功能和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文化创意网的资料整理。 1. 集聚区空间分布逐渐合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年12月,北京市确认了第一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认定了第二批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至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累计达到21个。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影响行业具体参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确认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城八区及通州、大兴、怀柔等三个郊区,存在数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确认的第二批分布区域基本上覆

盖了北京市的城八区及所有远郊区县。在崇文、宣武、顺义、丰台、房山等区分别设立了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会展创意产业将集聚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2. 集聚区产业功能配置逐步优化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6年所确认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仅覆盖了九个大类中的七个大类。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原有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06年确认的1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没有专门的广告、会展产业集聚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 2008年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产业功能配臵不尽科学的问题。至此,北京确认的2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而且更加重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新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大了对工业设计、软件等行业的资源配臵力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软件服务行业,通过产业的软实力,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新确认的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北京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北京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

2019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诸多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虎岭产业集聚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规划调整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抓招商,集中精力抓项目,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11月份,营业收入完成390亿元,同比增长29.14%,占年度任务440亿元的88.6%;税收收入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9%,占年度任务8.6亿元的81.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富士康约完成81亿元(其中,富士康40亿元),同比增长285.6%,占年度任务65亿元的124.6%;亿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占任务的130.8%,同比增长257.9%;企业从业人数达到4.5万人,占年度任务2.4万人的187.5%,同比增长181.25%。 初步预计,至年底企业营业收入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任务440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可完成亿元,占年度任务8.6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任务65亿元的%,

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企业从业人数将达到万人,占年度任务2.4万人的%,同比增长%,高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 (一)工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集聚区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9个,总投资112.61亿元,完成投资72.23亿元,年度投资超亿元项目达10个。其中,丰源石油轻烃综合利用、龙星化工四氯化钛、金马焦化苯加氢、济钢高洁净钢锻件、弘鑫电子等31个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37.41亿元;对在建项目,虎岭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建厂房、订设备,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早见效;特别是富士康项目以及济钢高强度机械用钢、中原特钢产业园、金马焦化苯加氢、洛阳石化惠康物业CTA氧化物等一批骨干企业的新上项目均按时间要求达到了投资进度、形象进度、投产目标“三落实”。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 2019年,虎岭集聚区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44.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9亿元。至十一月底,完成投资约28亿元。其中110kv变电站及电网配套、济源大道西环—西二环段,沿黄河路、济源大道自来水管网工程等5个项目竣工。目前正在实施的有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北京主城区加速制定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 2010年是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大市场开发的关键一年。北京各区域在“十二五”期间纷纷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发挥自己的自然优势和社会优势,确定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从整体上看,一批特色产业聚集区正在逐步形成,并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与规划,按照北京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结构看:中轴线文化和两翼文化形成合理的布局。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区,以历史文化旅游为特色;北端以奥运体育、演展文化为重点;南端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以影视、动漫游戏、网络出版原创为基础;左翼是中关村科技教育创新中心和石景山数字娱乐体验中心;右翼以大山子为中心的现代艺术区和国际传媒贸易中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规划具体体现在对产业园区建设与分布上,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大山子艺术中心、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从各区县来看: 东城“两带、三园、六区” “十二五”规划期间东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今后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概括为“两带、三园、六区”,即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带、高端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带;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前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和平里文化商务产业基地、北二环文化要素资源市场、国子监国学文化产业生态区、南锣鼓巷(玉河)文化产业区、广渠门内新闻出版产业基地、永外服装及文化用品产业基地。 东城通过“十二五”规划,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新的布局。比如说,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划出了比较重要的几个区域来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比如雍和园以科技为手段,注重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像歌华大厦、雍和大厦都属于这个区域,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展示了其中的商贸、会馆等区域。还有龙潭湖体育休闲产业集聚区,东城区域内的北、中、南三片区域,能够带动东城区的文化氛围。同时还通过改造一些旧的四合院、旧的工厂,让它们能够和历史风貌的保护结合起来;通过改善环境,引入文化元素,把产业带动起来。东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和风貌保护、环境的改造,是和中心城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此基础上,东城区也注重产业的高端化。近几年通过扶持政策,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都纷纷地入驻东城,如北京演艺集团、北广传媒、歌华有线、歌华文化、保利集团等。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在东城这样一个区域范围内,应该更加重视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东城建设了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通过版权的核心元素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下一步这样一些要素市场的建设可能会陆陆续续地成为东城新的发展重点。 朝阳“一区三个中心” 朝阳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发展四大产业,包括艺术品交易、文化版权、文化传媒和文化旅游。 朝阳区现在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门去奖励那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和高端人物,通过去招人、抢人才,通过人才带项目,通过项目带企业群,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当中核心的竞争因素是人才,而不是简单的一个资源或者政策优势的问题。 面向“十二五”,朝阳区做了未来的规划,从功能定位上概括为“一区三个中心”,也就是要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同时要建设三个中心,中国国际信息传媒中心和中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以及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是从“十二五”期间朝阳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首都、在更大的范围的一个功能定位。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讲,朝阳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行梯次发展,主要发展的是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创意程度高的企业,简称一个引领、四个主导、三个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

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 204 2012年11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5946822.html,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北京城市学院 徐丽 邹超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下,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研究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发展模式 研究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b)-204-0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发展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研究的探讨有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构建的重要性 1.1 高融合性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资源问题越来越紧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环境既没有污染,而且是高利润,又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知名度,这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融合性。北京创意产业园——西祠、上海智慧桥创意产业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一部分,不仅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当地的文化建设。1.2 高知识性 文化创意产品其核心主要是文化理念,是知识、 智慧和灵感的组合,其与传播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有效结合,呈现出一种智能化、高知识性的特征,如影视作品,就是在仿真技术、光电技术以及传媒技术的结合下完成的。1.3 高附加值特征 国内倡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会展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内举办了不少大型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活动,从世博会在筹备和举办过程当中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整合文化资源,引导文化产业发展,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又如每年国内外的重要展会、奖项和一些有意义的文化创意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文化创意产业各重点行业,如动漫、科技、出版等,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2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有厦门集美文化创意园、“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沈阳123文化创意产业园、“798”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尚8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华和谐文化创意产业园、 南京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意文化产业园、西安中视西部动漫创意产业园、安徽新华958文化创意产业园、深圳F518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从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的水平比较,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从社会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来看,对这个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产业是未来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3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方法和途径 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政府作为环境营造者、方向引领者、平台服务者、秩序维持者,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如像江苏常熟产业区对外打造的就是服装城,常熟市周边就有8000家左右的制衣厂,相关配套的布料、染印、扣子、缝纫线等厂家更是举不胜举。在人工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在常熟开一家制衣厂其成本显然比在没有配套地方低很多,主要表现为运费便宜、选择面多且厂家议价能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立产业集聚区容易形成价格优势,有助于当地相关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垄断现象,因此,必须要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更好发展。3.2 做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有序发展,就要做好规划工作,运用现代化的创新理念,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如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意文化产业园,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全面整合,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为文化地产、创意地产、艺术地产等提供顾问与代理服务,并且实践当中,不断地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体验式博物馆展览模式、文化旅游产品策划、文化体验模式,创新商业开发模式,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独特的文化休闲名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化发展理念。3.3 积极引进创意人才 培育和打造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经营模式,就要大力培养创意人才,引进创意人才,在实践中,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政府;二是企业。其中,从政府层面来分析,最为主要的就是政策扶持,如资金、政策等手段,确保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营模式的企业化运作和市场化运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进著名企业、战略投资、连锁企业,提高市场份额,例如政策上,可以通过税费减免、企业开办绿色通道、经营环境优化、经营项目宽松、 人才引进留住、融资环境宽松等,而资金可以通过贷款贴息、 税费返还、基础设施补贴、规费缓收与减免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进行全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建设。而从企业层面来分析,可以坚持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其他企业加强合作,最大化企业的市场份额,招引专业人才,培养培育人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4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这里我们以烟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为例进行分析,正如我们所知烟台的葡萄酒是当地的一项主要特色,因此,在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并且与烟

电子商务产业园研究计划书

研究题目合肥市蜀山区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状况研究 项目摘要伴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园也在不断兴起。由于电子商务园能够依托产业链发展平台将电子商务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有效地组织到一起,从而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与整合效应。因此,使得电子商务园作为电子商务产业的重要模式日益得到企业与政府的重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如园区的功能、定位、入园网商条件、网商竞合关系架构、园区经营效率等。由于合肥市蜀山区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在全国众多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本次研究以合肥蜀山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关键词合肥市蜀山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状况 一、选题依据 1.研究背景 电子商务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日益明显,部分传统制造业正在依托电子商务,延伸上下游价值链,促进企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城市空间资源紧缺与环境提升需要,城市生产性企业大量外迁,城市产业空洞化现象凸显。电子商务产业园做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城市旧工业区、旧厂房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有助于城市、区域破解发展空间束缚、弥补工业下降空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由之路,工业发达的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化影响下,我国各地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营造自己的相对优势,而在这伟大的发展机遇面前,获取自己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资格。那么,加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已经成了各大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重要发展战略。蜀山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空间正在不断拓展、产业层次显著提升、公共配套日趋完善、集聚效应愈加显现,已具备较大规模的产业承载能力、较高的产业关联程度、较好的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能力。该区先后引进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顺丰智能分拣中心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引进一批央企和“三板”上市企业,已建成呼叫坐席2万多个,解决上万名大学生就业。截至目前,该区建成的57万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目前,上海共有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起步较早,数量较多,规模也比较大。 根据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年检报告,上海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营业收入、税收、入驻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平均租金稳中有降。 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3900亿元,其中园区产出672.8亿,约占总产出的20%;园区主营收入50%来自租金。 园区产业主题特色鲜明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题特色鲜明。 15家文化产业园区中,7家以网络、数字多媒体为主题;3家以“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3家以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为主题;1家以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为主题。 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不少特色主题创意产业园。比如以动漫文化为特色的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以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为特色的花园坊,以雕塑艺术为特色的红坊,以建筑设计业为主题的环同济集聚区等。 老厂房是重要载体 上海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约2/3由老厂房改建而成。 老厂房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原生态创意产业的集聚地。目前,如八号桥、M50、田子坊等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成为了具有上海地标意义的“人文景观”,在全国范围内也颇有知名度和“样板”意义。 目前,一些沪上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正利用集聚效应所形成的辐射功能,逐渐向街区和社区发展转型。典型的如田子坊,它将创意产业与商业、旅游业、文化、居民生活等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也为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创造了条件。 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 近些年来,创意园区的功能从物业管理服务向产业要素服务转变。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动漫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专业化创意服务平台先后出现。据统计,沪上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共建

电子商务园区政策搜集

阿里巴巴代表B2B,360buy京东商城代表B2C,淘宝代表C2C. 1、2010年之前,广州市已敲定落实一个每年2000万的专项扶持资金,其中1000万用于帮扶中小生产企业;另外1000万用于帮扶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有许多实实在在的扶持优惠政策,好多基地都找华南网商去看了,如果愿意留下来,可立即享受三个100 政策,即100万元的启动资金,100平方米的免费住房,还有10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场所。”广购网CEO肖晓告诉南都记者,资本逐利的天性决定了部分“在穗网商出逃”,“据我所知,从去年至今,已有好几家做化妆品、服装之类的行业细分B2C公司从广州撤走,挪至深圳、上海等地发展”。 更为灼人的是,除了深圳、北京、上海等在经济地理上处于节点位置的城市猛拓电子商务版图之外,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也对电子商务这座“未来的金矿”发起猛烈进攻,大有“包抄”之势中山引驻阿里巴巴,东莞在松山湖推出了一个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端午节前,佛山市乐从镇也被正式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 就目前来看,电子商务的B2B和C2C领域已经有杭州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网掌管大局,B2C领域也有北京的京东商城、红孩子等等横路在前,竞争壁垒已经垒得很高,广州要突围破局,另创高地,颇为困难。在还没有摸索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路径之前,暂时的“按兵不动”也是一种策略。但是,过分的谨慎也会错失良机,看看杭州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两个凡是,“凡是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项目、政策)就上,凡是不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就不上”,决心何其之大。 “蓄势待发”的深意: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确立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地位的目标要求。这意味着,珠三角以电子商务的虚拟平台发展为契机,进行区域经济资源大整合的局势已定。 他山之石-杭州模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而根据此前商务部提出的目标,到“十二五”末,我国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将有望占到GDP的5%。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各地政府纷纷上马电子商务产业园,将大方向的产业政策细化到非常具体的、容易实施的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尤其是杭州、上海等市的做法,颇具借鉴意义。 地点:杭州西湖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 举措: 1、产业培育:杭州西湖区级政府每年投入近5千万科技经费,重点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帮助进入园区的企业申报高新企业、研发中心、软件企业、专利示范企业等;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国家创新基金,种子基金,信息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等专项资金;定期举办技术论坛和交流,整合园区上下游企业资源,完善产业链。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

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 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对比原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集聚区环境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实施仍需加强。 三、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通过收集郑州市及高新区例行监测结果及开展评价区域补充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主要超标因子为PM10、。在大力开展大气攻坚的基础上,区域环境质量呈向好趋势,本次规划实施未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地表水环境:集聚区主要纳污水体贾鲁河出境断面常规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园区内地表水须水河水质现状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本次评价收集了集聚区内石佛水井厂常规监测数据,同时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补充监测,由监测结果来看,主要指标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声环境:本次评价监测点位声环境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数目众多、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集群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理念的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集合了文化创意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基本等同,都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他在1890年开始关注产业地理集聚现象。马歇尔之后,产业集群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可以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计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成本开支,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也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1]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和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意企业所需要

关于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 告 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贸活动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活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大领导力度、出台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电商产业市场规模和电商主体不断扩大,电商平台建设加速。 (一)交易规模突破新高。2015年,全市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120.18亿元,同比增长17.9%。全市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世界工厂网就有工商行政登记可查询的从业主体48300多个。共有300多家供应商在阿里巴巴1688进出品平台开展网上跨境对外贸易,网销商品在农副产品及食品、服装家纺、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家具和家居用品等市主要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市场主体有了发展。我市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着力点,精心谋划,全面推进。目前全市有133家企业通过河南省商务电子商务企业认定。在电子商务企业认定的基础上,市政府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国家、省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程,加强对各县(市、区)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的支持与指导,形成了省、市两级电商示范体系。同时,重点培育了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带动了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截止目前,我市已有2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8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省级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基地,1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三)电商应用更加广泛。电商应用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超过60%,覆盖18个国民经济门类,一批商贸、物流及涉农企业通过自建或依托第三方平台拓宽销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课程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 划课程

前言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20)>中,国家将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在此背景下,平顶山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深入领会国家精神,加大力度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平顶山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原则 1.1规划背景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国家产业振兴政策层面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服务业的振兴规划,自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物流集聚区规划、物流产业规划、配送中心规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地区对物流地产的开发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 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从功能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

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在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流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能够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改进物流运营环境,促进物流业技术与服务的升级,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进城市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0)(讨论稿)><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20)>、<河南省关于推进<推进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启动实施”五五工程”的会议精神>等政策文件精神,平顶山市提出要构建”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将其打造成为以综合物流,商贸会展为主,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总部基地、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立足中原,辐射华中的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基地和商贸中心。这就要求必须抓紧编制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以保障物流园区项目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1.2规划范围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是市政府批准由卫东区政府建设与管理的市属重点项目和市级十大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 二OO九年七月

目录 1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概述 (1) 1.1 规划位置及规划范围 (1) 1.2 规划期限 (1) 1.3 规划发展目标 (1) 1.4 产业导向 (1) 1.5 功能区布局 (2) 1.6 用地规划 (2) 1.7 产业布局规划 (4) 1.8 道路系统规划 (4) 1.9 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4) 1.10 环境保护规划 (5) 1.11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 1.12 分期实施情况及近期建设规划 (7) 2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现状 (9) 2.1 入园项目基本情况 (9) 2.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9) 2.3 环保搬迁情况 (9) 2.4 产业集聚区现状及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4) 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15) 4 规划方案协调性分析 (16) 5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0) 6 规划实施的承载力分析 (21) 7 规划选址及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22) 7.1 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22) 7.2 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22) 8 集聚区环境准入条件 (23) 9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24) 10 规划方案优化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5) 10.1 规划方案优化建议 (25)

10.2 地方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调整 (26) 10.3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6) 10.4 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28) 11 总体评价结论 (30) 附图:宜阳县产业集聚区位置及宜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图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用地规划图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2007 07-26 来源:新浪财经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市功能定位,紧抓奥运机遇,推动人文奥运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经过一年来稳步、扎实推进,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从摸索起步阶段步入到快速上升阶段,2006年,《朝阳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今后发展的支柱产业。伴随奥运脚步临近,作为奥运主场馆所在地,在“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下,随着CBD、电子城、奥运等三大功能区的快速建设,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加速聚集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关于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1、总量扩大、发展提速 截止到今年5月,我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

业单位1107家,资产总额816.42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收入374.83亿元,同比增长26.9%;上缴各项税金合计11.8亿元,同比增长20.1%;从业人员达10万人,同比增长20%。从2006年全年新增法人单位登记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已在我区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共计2310家,占全区新增法人单位的42.4%;新增从业人员为1.9万元,占全区新增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27.6%。 2、特色鲜明,实力初显 (1)从发展总量规模看,广告会展业,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其它辅助服务业居领先地位,行业总资产、单位数量以及上缴税金、从业人员等指标都位居前三位。三者单位数量分别为235、231、150家,总资产分别为106亿元、199亿元、248亿元,上缴税金分别为1.84亿、5.14亿、2.51亿。 (2)从行业发展速度看,旅游休闲服务、艺术品交易、文化艺术发展势头最为迅速,市场占有

林州产业集聚区规划说明

创新超越,再铸丰碑 一、总体介绍 林州市雄踞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京郑2小时经济圈中的重要节点。 林州,是一片美丽的土地。“人工天河”——红旗渠闻名于世。大峡谷被赞誉为人间仙境、百里画廊。更拥有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 林州,是一片正在崛起的土地。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 值318亿元,工业增加值198.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7亿元,连续两届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强行列。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文化模范市、科技工作先进市、卫生城市、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 林州产业集聚区位于市区东北部,是林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规划面积24.4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起省道翟阳公路,南抵鲁班大道,西临省道东南公路,北至安姚公路。 林州产业集聚区将形成完善的城市功能,以道路主干网为基本空间架构,形成“一心两轴,两楔十片”的紧凑组团式布局。 二、详细介绍 1、铁路与高速 山西中南部铁路重要节点——红旗渠火车站紧邻产业集聚区,京广铁路安林支线直达产业集聚区腹地,林长高速出口与产业集聚区翟阳公路紧密相连。 2、道路规划 区内规划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主干路形成“四横

三纵”的空间架构,次干路呈方格网状布局。 3、“一心两轴” 集聚区中部大型水体与周边建筑共同构成的城市中心区,主要承担行政、商务、文化等功能,并同时完善林州市区的公共服务功能。两轴即陵阳路城市景观轴及金鑫大道空间发展轴,是展示集聚区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 4、河流与景观系统 依据现状水体进行整体规划,梳理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水景。围绕洹河及其支流组织的两个生态绿楔,保持郊野景观风貌,形成自然湿地系统,是规划区内两条重要的生态廊道。 5、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由金水路、鲁班大道、南北九路及金鑫大道围合而成,总面积约105公顷。该片区为一类工业用地,主要为生物、离子液等高新技术企业用地。 6、光伏产业区 位于集聚区西部,指由官张路、东西四路、东南公路及金鑫大道围合的区域,工业用地面积约104公顷。 7、铝电产业园区 位于集聚区东南部,由翟阳公路、鲁班大道、金水路、金鑫大道围合而成的区域,用地面积约229公顷。该片区以大唐热电及林丰铝厂为基础,发展铝电产业。 8、钢铁产业区 位于集聚区东北部,由翟阳公路、规划一路、南北七路、安姚公路围合,用地面积约209公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