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届怀化学院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李雪

15届怀化学院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李雪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

文学语言魅力

学生姓名:李雪

学号:201310200006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习形式:函授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4.8__-2015.4

2015年5月30日

怀化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评价

基元

评价要素评价内涵满分值

选题质量25%目的明确

符合要求

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

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训练的要求。

10

理论意义或

实际价值

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

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10选题确当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有一定的科学性。5

能力水平40%检阅文献

资料能力

能独立检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

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

10

综合运用

知识能力

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问题。能对查阅的资料进行

整理和运用。能对其科学论点进行论证。

10

研究方案的

设计能力

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研究方法和手

段的运用能力

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进行实

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

10外文应用能力

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

外文参考书目(艺术类等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

水平。

5

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写作水平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评议流畅。15写作规范

符合科学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

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的规范化(符合标准)。

10论文篇幅文科5000字左右,理工科4000字。5

怀化学院2015届成教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开题报告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李雪学号201310200006班级2013课题名称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文学语言魅力

课题所属领域的现状

在进入新时期以前,没有一篇有关沈从文研究的文字发表,就在其创作被漠视的三十年间,在海外的华人学者中,沈从文研究却取得了明显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沈从文作品研究进一步发展,向纵深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向推进,成果丰硕新论不断,形成一个初步繁荣的局面。自新时期以来,沈从文研究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里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重新肯定。沈从文从边城走向世界已是不争的事实。

题重点难点和特色重点:文章主要从《边城》的语言特色来体现作者的情感,从平淡简约的语言特色以及他独特的湘西情节来展现湘西的风土人情。

难点:文章从语言的抒情性、湘西习俗方言的运用、古文与白话的镶嵌使用三方面来体现湘西独有的特色以及作者想要展现出来的人文风情。

特色:《边城》这部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是非常鲜明的,主要的特征就是典雅性与口语化的结合。典雅性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描述性语言上,口语化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对话和一些湘西独有风物的描写上。

计划进度2014年8月----2014年9月撰写论文写作提纲2014年10月---2014年12月撰写论文初稿

2015年1月----2015年3月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15年4月完成论文修订、定稿

指导教

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教研

室意

见签名

年月日/说明: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

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查的重要依据,经导师签署意见及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系、部: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生姓名李雪学号201310200006班级2013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文学语言魅力

评语:(包括以下方面,限200字以上)

1、学习态度、工作量完成情况;

2、检索和利用文献能力、外文翻译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学术水平或技术水平、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否同意论文送审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系、部: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生姓名李雪学号201310200006班级2013专业汉语言文学评阅教师姓名

论文题目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文学语言魅力

评语:(包括以下方面)

对论文学术评语(包括选题意义;文献利用能力;所用资料、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靠性;创新成果及写作规范化和逻辑性。注意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剽窃、论据作假等把好关,如果发现请详细说明)

选题质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能力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论文质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综合评价等级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

记录情况表

系、部(公章):中国语言文学系

论文题目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文学语言魅力

学生姓名李雪学号201310200006班级2013

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姓名

答辩会纪要

时间地点

姓名职务(职称)姓名职务(职称)答

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记录:

会议主持人:

记录人:

年月日

成绩评定表系、部(公章):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生姓名李雪学号201310200

006

班级2013

答辩

日期

论文题目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文学语言魅力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等级

评定

总评教师1教师2教师3教师4教师5

课题介绍

思路清晰,语言表

达准确,概念清楚,论

点正确,实验方法科

学,分析归纳合理,结

论严谨,设计(论文)

有应用价值。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答辩表现

思维敏捷,

回答问题有理

论根据,基本

概念清楚,主

要问题回答准

确大、深入,知

识面宽。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答辩综合评定等级

最终评定意见: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月日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文学语言魅力

姓名:李雪

学号:201310200006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习形式:函授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4.8—2015.4

(注:①汉字标题用小二号字、黑体;英文题目用小三号字。②姓名、学号等用三号宋体。)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文学语言魅力

姓名:李雪学号:201310200006专业:汉语言文学

【内容摘要】:语言是一种想象性活动,它的功能在于表现情感,文学作品的就是作家心灵的运用,情感表现的符号。作家要用最好的语言把最好的思想传达出来,文学接受者才能通过符号系统更好的观察作假的情感、心灵。语言在《边城》中作者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和灵气飘逸的画面勾画出这新奇独特的“边城”,一个极度净化理想化的世界。而《边城》当中的画面是由作者的一个一个的文字组成的。沈从文讲究“文字组织的美丽”,他因此被成为“文字组织的魔法师”。他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立的风貌,平淡简约的语言风格,即“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厚实,木讷却又传神”①。既有浅近文言的简约凝练,又有口语的生动活泼。也就是说作者既重视古典文学语言优美画境,同时又讲究平常百姓的口语格调。而最为值得注意的是他那湘西特有的语言风格。“我对文字风格,假如还有值得注意处,都只是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②。沈从文一向以“乡下人”自居,从而在湘西一角建立自己的希腊小庙。同时他也深受湘西特有的人情美,人性美所感染。并且用湘西的方言展示湘西人的魅力。他的小说语言很大一部分参杂了湘西方言,是在此基础上积累而成。这也是他小说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沈从文独特的湘西情结,简约凝练性,重视抒情,湘西习俗方言,古文与白话的结合。

一、沈从文独特的湘西情结:

了解沈从文的人都知道他的正规教育只是小学二年级。但是他却凭着自己的努力写下了很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名著《边城》。那么它是用什么打动读者的呢?首先,它是一部牧歌类小说。沈从文凭借自己对于湘西人的无比热爱和怀念,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旨在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小说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远的牧歌,倾述着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眷恋,对自然的关怀,对至善至美人情与和谐理想世界的想象。而他自己则干脆以“乡下人”自居,他要为现代都市人呈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情,在他看来,乡下人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在他的短篇名著《边城》。第二,大家都知道当时沈从文写作中国的现状,那时的中国处于混乱动荡不堪的时代,人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在精神上都处于十分危险的时刻。期间,沈从文也已经写过很多的小说用以反对城市那种人们精神空虚,腐烂,堕落的精神面貌。而他自己则干脆以“乡下人”自居,他要为现代

都市人呈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情,在他看来,乡下人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

二、平淡简约的语言特色

“由四川过湖南,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说在这种及其朴素而又娓娓动人的语调中开始叙述,一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而有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没有任何的修饰,语言十分的平淡而又朴素。就像小说中说的那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莫不安分乐生。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人民所感到”③。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寂寞里过去。湘西人民的那种平淡,古朴的生活,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可见一斑。

小说的叙述话语平淡而又安静,他以一种普通人闲聊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但是作者没有过多的渲染自己的感情,只是以闲谈的亲切和语调,叙述这乡间的人情世态。即使面对翠翠那没有展开仓促结束的爱情,大老的殒命,二老的出走和爷爷的离世,迅速将一个妙龄少女朦胧的幸福梦幻击碎。面对如此的现实打击,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安慰的答案—“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美丽总是令人忧愁”④。小说中那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留给了读者去品味。

《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而不是长篇小说,主要原因是他着重于表现自我的感情,而不是强调故事情节的曲折完整与否。这也就是他小说的简约凝练性。作者忙于对湘西边城周围环境与人物的描写。忙于在湘西一脚建立属于自己的希腊小庙,而女主人公翠翠便是那希腊小庙当中所供奉的人性的化身。那种健康,自然,美丽,庄严的理想形式。翠翠是美与爱的化身。尤其是作者描写翠翠对二老傩送心中产生那种道不明,讲不清的感情时,叙述语言更是简约而凝练。在第一次翠翠见过二老后,,小说中这样写,“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管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写到这儿便戛然而止。作者并没有写翠翠对二老是怎样的感想,只是说这个小女孩沉默了。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听见翠翠只是单纯的说了一句话,甚至有时她不讲话只是做了动作而已,比如,有一回是二老要过渡,爷爷叫了半天没见翠翠来,在二老走之后,爷爷生气的问翠翠在干嘛?翠翠说在财鞭笋,哪知道到

翠翠是摘虎耳草。在翠翠与老马兵的对话当中“翠翠,露落了,不冷么?”“不冷。”“天气好得很!”

翠翠则是因为自己以及没有碾坊陪嫁。说到底都是因为世俗压过了脆弱的爱情。结尾作者以隔溪有人喊过渡而结尾。翠翠任何心理描写都没有。但是千言万语,却抵不过一片空白。我们都可以想象的出翠翠那心里没有讲出来的话。那简约的留白是最好的心里感受。浓墨重彩远不及于此。而在一些人物之间对话时其简约性则表现的更加明显,比如说,翠翠在骂狗时“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翠翠与二老对话是这样说“是谁人?”“是翠翠!”“翠翠又是谁?”……

尤其是小说结尾那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手法,这也是作者心中美好的愿望。这是一个不能兑现,却又给人以安慰的幻想。在我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文学作品,多数以遂人心愿的圆满大结局而收尾。从而填补读者内心的答案与空白。但是事实往往不如此。是残酷的。小说中翠翠既因为面对间接害死大老的缘由,又还有碾坊陪嫁的王团长的女儿这个对手,即使后来知道了二老的心意,但是爷爷因为自己而死是不争的事实。翠翠会放下心中的顾虑吗?害死了大老,却成为了二老媳妇,城里人会怎样议论呢?人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往往会被世俗压垮。于是在那个坍塌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之时,那个年轻人还不曾回来。作者无法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现实是残酷的,这省去的空白由读者去填满。

(一)语言的抒情性

《边城》的题材是小说,但是他更加注重的是抒情性质。简化故事的情节,情节很简单,作者花更多的时间在于它的抒情方面。所以说这部小说旨在给我们勾勒出一派宁静安和的田园风光,以及这儿处处体现的人性美。整整三章用万字篇幅介绍湘西风情,而没有进入情节叙事,是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边地的安静和平,淳朴浑厚的文化氛围。重视创作主体情绪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也是其小说的语言特色。他认为“真正搞文学的人”都必须懂得“五官并用”不是一句空话。作家应该习惯于情绪体操。沈从文小说常常直接把主体情绪投注到人象和物象之间,是指带上明显的抒情性。沈从文在小说《烛墟.小说作者与读者》中认为小说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现象,二是梦的现象。写小说必须把梦和现实相结合。从总体上看沈从文的小说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柏子》《萧萧》等对人生实存状态描写,都是一种写实主义的把握。在这些写实性小说中,沈从文把自我情绪投注到萧萧的人物身上。使之均着我之色彩。同时。沈从文的小说为了追求理想的人生形式

有自觉的参入梦的成分。因而有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月下小景》写爱情悲剧,却用男女主人公含笑殉情而终结。《边城》将人物和环境都做了理想化的处理,都可以看出作者主观理想化的张扬。

为了强物化抒情性记“梦”之处,沈从文小说还善用象征的手法。《菜园》里的菊花,《夫妇》中的野花《八骏图》中的大海其含义都超越了形象本身。至于变成更是一种整体的形象。不但白塔的坍塌和分别象征了古老湘西的终结和新的人性关系的重造,而且翠翠的爱情波折和无望等整体上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象征。作者主观情绪的投射,大大丰富了小说的抒情容量,是指具有了一种诗化的抒情效果。

(二)湘西习俗方言的运用

湘西方言中的野:在《边城》当中,翠翠第一次去看龙舟赛时,听见几个水手在讲野话即混话,从而误会了二老。三个水手有两个每讲一句话中必有野话字眼儿在前面或是后面。他们说野话就像是有符号一样,前后都很有讲究,倘若不用,那么所说的正文也就模糊不清了。沈从文对于水手口头语言的运用,有效增强了小说语言的新鲜活力。其实野话再湘西在人们的口头上比比皆是。而沈从文则得益于他丰富深厚的生活实践。湘西生活语言是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源泉。他在富有传奇经历的生活中广泛学习和吸收流传于民众口头的新鲜活泼。

源于作者特殊的湘西情结,在《边城》这部代表作中出现了大量的方言词汇。比如:“悖时砍脑壳,冒晓得,”等等同时还出现了很多的山歌,娘送女的哭嫁歌,“白机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簪子,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常年戴条豆芽菜。”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当地的歌谣引用方言外,还有笔下各种人物语言的描写。各色人物操着各色方言,也正是这种语言的运用才使得作品中的人物更加的活灵活现。沈从文成了湘西的代名词。莫言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一直贯穿其中。他的《红高粱》《丰乳肥臀》等等文学作品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具有很高的故乡情结。同样活跃在二十世纪的乡土文学都展示的是作者的故土风俗。而一直以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则更多的是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凤凰的深深热爱。尤其是当时社会的现状,已令每一个有识之士深深担忧。他的文学作品不外乎两类,第一是反应大城市上层阶级堕落颓靡不堪的生活,第二则恰好与之相反的充满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农村生活。在二则的对比基础上更多的体现了自己对于湘西这块土地的热爱。

而作为后者的代表作品《边城》,小说古朴而又绚丽的风俗画卷之中,创造出了一直理想化的田园牧歌。只有在这边城明镜底色之中,古拙的湘西风情之中才能够衍生出翠翠。小说开头三章集中笔力描绘了湘西上水图画和风俗习惯。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子等山水风景与端午节龙舟,捉鸭子比赛以及男女唱山歌等民俗事项相互交融,呈现出未受现代文明浸透的边城整体生活风貌,就为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刻画做了环境的铺垫。又使边城茶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作为这些人物的活动背景,作者还浓墨重彩的渲染了茶峒民性的淳厚:这里的人们不轻利重义,守信自约,酒家屠户,来往渡客,人人均有君子之风,“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

除了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其他的描述性文字和抒情文字都摆脱了方言土语的束缚,逐渐形成了作者特有的风格。沈从文对于这些文字的描写了流丽澄澈,细致入微,作品不在频频出现方言,除了少数经过提炼的语言外,对抒情、单纯、古朴的写意应用恰到好处,用作者自己的词来说就是“妥帖”。

沈从文对于粗糙、原始的方言加以提炼。

(三)古文与白话的镶嵌使用

沈从文的小说语言文白杂糅、问白相间的雅俗共赏特色的形成。得益于坐着深厚的古文功底,丰富的白话词语以及两者灵活调配、恰当运用的语言综合能力。沈从文的古文功底比较扎实。比如在《边城》描写翠翠的一段文字:“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即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这段文字拘束参差简峭,绘形传声,古朴清新,富有表现力。

沈从文的语言风格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

所以,沈从文对于湘西人世习俗的一些小细节也十分的注意。用自己觉得文笔在当时动荡不安,“精神颓靡乃至现在的文明社会中建立了了一个“希腊小庙”这里供奉的时沈从文所崇尚的自然人性。《边城》是一颗晶莹圆润的艺术之珠,在这里发掘人性中最原始的真和美《边城》却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⑤。当然,这都是用独特的语言谱写而成。

注释:

①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第318页,三联书店1985年版。

②沈从文:《废邮存底,我的写作于水的关系》沈从文集第13卷第325页。

③《边城》沈从文著,修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页。

④《边城》沈从文著,修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页。

⑤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7卷,第4页。

参考文献:

①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刘西渭(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见《咀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中国现代文学史》,陈光炜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七卷。

⑤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一期。

⑥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

⑦参见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