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后感 论文 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 论文 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庄周梦蝶和鼓盆而歌等故事里,我们能看出庄子的生死观,而由生死观又可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本文将从庄子和《庄子》的概述介绍入手,逐步剖析庄子的思想精髓,进而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哲学思想

一、庄子与他的《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同时庄子为人生性洒脱随性。有

一则小故事: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可见庄子并不像孔子、孟子一样希望自己的学说主张可以为政治所用。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而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

一。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文人墨客,在现实中受了挫折,往往痛读庄子,幻想虚静无为,放浪形骸,做“逍遥游”,生云外之志,且中国的文人,大都在现实的纷争中以孔子思想自励,又在内心世界以庄子自谴,所以,几千年来,庄子给人们提供了在现世心灵安顿的场所,因终其书,“游”始终是庄子眼中的最高境界。

二、庄子生死观的剖析

在思想史上,孔子与庄子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生死观,一个代表儒家,一个代表道家。“死”

如果有什么意义,完全靠生的意义来解决。孔子的思想重点是教人如何实践仁,要仁“无求生以害仁”,为此人活着而

没有仁和没有爱,生命还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必不得已的时候,宁愿杀生成仁。

在《庄子》中论述生死的地方不胜枚举,“生者气之聚也,死者气之散也”,“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之所以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强调生死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既要正确对待活,也要乐观诗意地对待死。而鼓盆而歌,恰恰是集中论述生死的精髓。

鼓盆而歌原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

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他这番道理,姑且不论其真实程度。就以他对生死的态度来说,便远在常人之上。他摆脱了鬼神对于人类生死命运的摆布,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不难看出,庄子主张绝对的“齐”,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

三、庄子哲学思想

生和死在庄子看来,只是生命中的个别现象。人之所以会注意这现象,那是因为人固执着用“差别相”以审断所谓的生和死;这样的态度致使人“悦生恶死”,或是“贪生怕死”。庄子以整体宇宙的流行来宏观生死的现象,以「万物毕同毕异」的知性以统合整体关的慧

心。人与宇宙是为“一”,不可分;因而,人生的诸般现象,放在宇宙的大化流行中,也都是和谐的,在现象与现象之间没有差别。这也是“以道观之”的立场。庄子认为在道的运作下,一切都能道通为一。所以,所提及的生和死之现象,在道的形而上观点下,是没有任何区分的。同时,死生同状、以死生为一的思想基础也在以道观之的原则下形成。

其实,道内存于万物,也正是道本体的外现。因此,道本体的超越性,落入形象之中,也就是“道生万物”时,同时道又内存于万物当中。藉此而知,万物的存在由道的创生而开始、由道的内存延续,由道的内存而运作;简言之,万物由道而来,终需回归到道;但万物的运作亦是道在引导。

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既然生有生的意义,死也有死得价值,那么人们对生死的态度

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在庄子看来,生是时机,死是顺化,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养生主》中,庄子又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正该来时,老聃顺时而来;正当去时,夫子顺理赴死,安适而处顺,不论悲哀或欢乐都不能经心,对人世沧桑持一种自然的态度。郭象注云:“得者,时也;当所谓之时,世所谓得。失者,顺也;时暂不停,随顺而往,世谓之失。”哀乐不能入,即以理化情也。得是时机,

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哀乐就不能入到心中来了:这就是古时候所说的“悬解”。那些不能自解的人,是被外物束缚住了。

总而言之,生死都是天命,问题在于我们对生死的态度如何。一般人都认为“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久忧不死,何苦也!”为免除人生忧患,庄子主张“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能够顺天安命,自无忧患之足虑。然后肯定生之价值,过着健全的一生,乃能享受圆满的死亡,由此而肯定死的价值。

庄子主张修养的最高目标为远到至人、神人的胸襟,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因而能够泯合天人,冥绝生死,而至于“心斋”、“坐忘”的胜境,此时一切外在生死成毁的变化,都不能扰乱他内心的宁静。故能齐万物、外生死。此为内圣之道修养的极致,虽非常人所能,但宜心向往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