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6章_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第6章_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第六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第六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和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群体类型及其对学生个体行为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离群索居,孤立生活,必须和别人交往。人际交往既 可在 两个人之间进行,也可在一个人和一群人之间进行,还可在一群人与另一群人
之间进行。通过交往建立一定的关系,结成一定的群体。交往是人际关系的粘 合剂,是整个社会有机联系的链条。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会明显地
影响着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影响组织目标的完成,所以了解和探讨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心理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是很必要的。 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
交往,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 的过程。简言之,人际交往就是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
通,信息情报交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交往具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即:
①信息交流--凡交往必须有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如知识、经验的交流,需 要、欲望、态度、情绪的交流。
②交往必须有交往双方心理上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交往的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交往中,发出信息者是主体,他所发出的信息内容,
可以影响或改变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也是积极的主体,因为他不是被动地 接受信息,他会注入新的信息,又返回影响信息的发送者。通过交往双方的相
互作用实现着对观念、思想、兴趣、心境、情感、性格特征等的相互交流,相 互影响。
人际交往对建立、巩固和发展人际关系十分重要。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 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
,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第514页)任何个人只能在社会内部满足自己的需要,单个的人无法
满足和发展自己的需要,于是,一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依赖我,我 依赖你的本性把人与人紧紧地粘合在一起。人际关系就是在人们的接触和交往
中建立起来的。拒绝一切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不进行交往而建立人际 关系的先例。一个广泛交往的人必然会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不善交往的人,人
际关系也是极其有限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巩固依赖于交往的重复和深化。有 的人虽然也广泛接触,建

立了不少关系,但却都很浮泛,很淡漠,流于一般化
,这是由于没有在多次重复交往中不断发展和深化这种关系的缘故。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交往的特点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人在交 往中总是拿他的所作所为和周围人的期待进行核对,从了解他们的意见、情感
、要求中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把别人的行为方式、态度、价值观念等 吸收过来纳入自己的人格组织,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个性。人总是在交往中不
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定向,使自己和他人更加相似一些。正是交往形成了人们进 行活动的共同性。一句话,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
没有人际交往,人只能永远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人。
(二)交往的功能
关于交往的功能,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各种不同的提法。苏联学者洛莫夫认为交往的功能分为三类:即信息沟通;思想沟通;情绪沟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一
般认为有两种功能,即传达情报和满足个人精神需要。我们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息功能
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交往可以使人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 ,首先在群体内部的交往,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情报,促进师生之间、同
事、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团结和友谊。对领导来说,通过交往可以了解群众 的愿望要求,态度与干劲,以及个人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有助于管理工
作的开展和目标、制度的制定。其次,与群体外的交往可以获得大量外界信息 ,上至政府政策法令,下至市场行情,这是个体对外界适应、生存和发展不可
缺少的条件。在今天信息社会条件下,信息不灵,就会被竞争所淘汰。
2.情绪互动功能
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人际温暖如同生物体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一样。这种交 往与集群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果阻断同一切人交往的可能性,人
就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到似乎被这个世界所遗弃,非常痛苦。据说,美国对犯人最严厉的
惩罚是单独监禁,在几个月,几年中不让他见人影,纵使食宿不受虐待,犯人将会受到比死
更痛苦的折磨,他会因失去社交而发疯。一个人退休后整天闷在家里,不进行必要的社交活
动和信息交流,他就会感到寂寞、孤独、空虚、压抑,脑细胞会因之加快萎缩,寿命也会因
之缩短。只有在广泛的不拘一格的交往中,彼此产生情绪互动作用,人们的郁闷才能得到排
遣,感情才能得到宣泄,思想才会感到充实,精神才能得到满足,否则,将象置身于暗夜荒 郊

而被孤独所吞噬。
3.人际协调功能人际交往是在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节工具
为了使群体内部各个体之间行 动上的协调和默契,行动步伐和节奏的统一,为了使群体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
保持协调,取得活动的效益,都需要依靠人际交往这一手段来不断取得外界环 境变化的情报。
群体内部的人际交往则是形成群体的舆论、士气、风气、凝聚力,是各个体之 间协同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充分的人际交往,能使群体关系中、上下、左右和
前后之间结合紧密,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成为统一的力量。反之,群体 内部的人际交往不充分,在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破
坏群体气氛,各人的目标不统一,行动不协调,引起群体涣散。
4.自我调节功能
人的个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与人接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交往逐 渐形成和发展的。正是交往,才使人获得社会历史经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例如大学教师通过交往获得有关 专业学术动态方面的信息,便可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科研及教学方面的内容
和方法;获得有关职称评定方面的信息,便可确定努力方向;获得学生反馈信 息,可以及时采取适应性行为以满足教学需要。 
二、人际交往的形式
人们交往的性质、范围、密度、程度等是极其复杂的。根据我国学者近年来的 研究成果,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如下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十个方面。
1.口头交往与非口头交往。 口头交往即使用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交往。人际交 往中,主要的大量的是口头交往,因为这种交往简便、迅速、准确,能使人
的思想很快得到交流。但是,非口头交往也经常被采用,如书信、电报、传真 等。有时两个人朝夕相处,但由于羞涩、难堪等原因,却靠书信等非口头手段
来表露心曲。地处异地的亲友,两地分居的夫妻,非口头交往便成了维系他们 感情的强有力的纽带。
2.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两个人面对面的,不通过任何媒介和中间环节进行的 交往称直接交往。一般来说,口头交往都属于直接交往,但也不尽然,如打电
话,托人转告信息,虽然都是通过口头进行的,但却是间接的。由于一个人的 活动范围有限,间接交往就显得必不可少。不然,人际关系就只能局限在一个
狭小的范围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与人的交往方式越来越朝超时空 的,以象征、符号进行间接交往的方面发展。
3.定向交往和随意交往。定向交往,即交往的对象、目的都

十分明确、具体 ,如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左邻右舍之间的交往。随意交往即交往的对象、
目的不明确、不具体,如公共场所的交往,大家偶尔走到一起来了,既可以倾 心相谈,也可以淡然处之。随意交往可以转化为定向交往。
4.个性交往与非个性交往。人际交往总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进行的,因此, 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都属个性交往。但是,需要个人参加的交往过程常常会出
现在非个性的关系体系中,如某人以某一集团代表的身份与另一集团的代表进 行交往,同时就存在两种关系:非个性关系与个性关系。作为非个性关系,他
不能违背这一集团的意图和设想;作为个性关系,他在交往中仍可体现自己独 特的个性,或幽默风趣,或机警干练,或温文尔雅,或恢宏大度。一般来说,
我们在工作中以团体名义所进行的交往多属非个性交往,在日常生活中个人间 所进行的交往多属个性交往。
5.知名交往与匿名交往。互相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为知名交往,互不认识的 人之间的交往称为匿名交往。知名交往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一些繁
文缛节,可以具体人具体对待,但是知名交往常常会把私人感情带到公共关系中去,给正常
工作带来困难和麻烦。匿名交往较少卷入私人感情的纠葛,较能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决断。但 是匿名交往会使得罪犯容易作案和逃匿,骗子容易
行骗,一般人也容易做出平时不敢作的越轨行为,给社会管理、青少年教育等都带来了一定 困难。
6.适度交往和超度交往。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交往由于双方关系的深度、 以及各自地位、个性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这
些规范制约着交往的频度,适应这一频度的交往为适度交往,超过一定的频度即为超度交往 。除频度外还有向度(和哪些人交往)、深度(交往到什么程度
)、广度(交往的范围有多大),不同人之间的交往有不同的度。在和异性朋友交往中要准 确把握爱情和友谊的界限。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自爱而不骄傲,
尊敬别人而不流于谄媚,帮助别人而不变成恩赐,批评别人而不盛气凌人。这里都有一个“ 适度”的问题。
7.近体交往与远体交往。这里所说的近体,是指人面对面交往时的空间距离。国外学者 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不同性质的人际交往其空间距离是不一
样的。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分为四个区:亲密区、个人区、社会区和公众区。处于 亲密区时,互相间的距离约为一英尺半,如果谈话对方少于这个
距离,要么关系十分亲密,要

么双方会感到不自在。一英尺半到四英尺的距离为个人区,朋 友之间非正式接触时一般保持在这个距离。四英尺到十二英尺为
社会区,在办公室一起工作的人们总是保持这种距离交谈。十二英尺以上则是 公众区的距离。非常正式的公开讲话,或者人们之间极生硬的谈话往往保持这
个距离。当然,交往者的距离与个体的社会地位,彼此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民 族的传统和文化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8.积极交往与消极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双方的态度都很积极,双方都把 对方当作知音,都有加深了解、倾吐衷肠的强烈渴求。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一
方积极,另一方不积极,如到商店购物时,为了挑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商品,你 对售货员非常谦恭、客气,可她对你却冷若冰霜、爱理不理。还有一种情况是
,双方对交往都持一种消极态度,但由于工作或生活需要却又不得不进行交往。
除了交往态度,交往的性质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那些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和 个性形成,有利于人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能增进团结和友谊,使人愉快和欢
乐的交往都是积极交往。反之为消极交往。我们要发展积极的人际交往。
9.奢华交往与淡泊交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交往,首 先是思想上的沟通,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互通有无主要也是为这一目标服
务的。由于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有些人在交往中兴起一种奢华之风,动辄盛宴 招待,厚礼相赠,使人际间的交往染上了一股铜臭气。有的人在交往中奢华并
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淡泊无以成事,不得已忍痛而为之。奢华交往与行贿受贿 往往紧密相连,因为两人关系真正好,用不着奢华,关系一般无所求时,没必
要奢华。我们提倡交往中淡泊自守、平等相待。
10.两人交往和多人交往。人数多对人际交往也可有很大影响。两人交往具 有依赖性、对等性,相互间易于保密,一些问题也易混淆。倘若再多一个人,
变成三人的话,人际关系由原来的一重变成三重,对等关系被破坏,情况就变 得复杂起来。倘若四个、五个或更多的人同时进行交往,人际关系就会复杂得
多,有人在其间起中介和联结作用,有人起分裂和离间作用。现代社会是个无 限广泛联系的社会,人们的交往一般不限于两人之间,但两人交往却是人际关 系最基本的结构。

三、人际交往的PAC分析理论 
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固然是人际交往的驱动力,但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交往的 进程和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加拿大精神科医生柏恩博士在1964年在《人们

玩的游戏》一书中从心理上分析人际交往这一复杂现象,提出了PAC分析 方法。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 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 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 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
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 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 父母--父
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 。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
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 成人剌激--成人反应。 根据PAC分析理论,人际交往存在着以下十种类型: 
(一)PP对PP型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表现出一种颐指气使的武断, 如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乙方却说:“你不见我正忙着吗?找别 人干去吧!”
(二)AA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双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 ,如 甲问“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吗?”乙说:“如果没有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的 。
(三)CC对CC型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易诉之于感情。比如甲说:“过不到一 起干脆离婚。”乙答:“离就离,谁离不开谁呢!” 
(四)PC对CP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表现出权威和服从的行 为,即甲方以长者自居对待乙方,乙方亦能服服贴贴不以为然。如甲作为上级
对乙说:“这件事完不成要受批评。”乙作为下级回答:“真完不成,我甘愿 接受批评。


(五)CA对AC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表现为小孩子脾气,而另一方则 表现为有理智的行为,这在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
(六)PA对AP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表现为有理智,但又担心自己控 制不住自己。为此,甲方经常要求乙方担作P的角色,起到对甲方的监督和防
范作用。这在上下级、同事、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和利用这种类型的相互作用。
(七)PC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要求乙方以理智对待他,但乙方 则以高压方式对待甲方,这在上下级、同事之间经常发生。
(八)CP对AA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讲理智,而乙方却易感情用事, 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在不同人之间的交流中。
(九)PC对PC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采取命令式而另一方不服,也采 取同样方式回敬。这种交流方式必然会引起矛盾冲突。这经常表现在上下级 、家长和子女之间。
(十)CP对CP型
在这种交流型中,甲乙双方都把对方作为权威看待而表现 出一种服从的意向,这在同事和朋友之间经常发生。

了解PAC分析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交往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 态,作出互补性或平行性反应,使信息得到畅通。倘能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
、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状态,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给对方以成人 剌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状态,作出成人反应,那就有利于建立互信、
互助关系,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国外对管理人员进行PAC分析理论教 育,帮助他们了解人们在相互接触中的心理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影响人际交往的几种心理因素
除了客观环境、个人地位、生态 距离等因素会影响人际交往的进行外,还有以 下几种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感知。
1.第一印象 
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称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人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有先入 为主的作用。人们初次相遇,总要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
止及其它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印象对对方作出一个初步的 评价,虽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表面的观察资料所得出来的,但由于它
的新异性和双方鲜明的情绪色彩,却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 烙印。第一印象有时和一个人的气质相吻合,有时和一个人的气质大相径庭。不同的人会对
同一个人产生不同的第一印象,如对一个蓄长发留胡须的男青年 ,有的人认为他流里流气,有的人却觉

得他很时髦,很“派”。因此,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
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要把第一印象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脑子 里,且慢对一个人作出什么结论,要想对一个人理解得准确,有待于交往的进
一步深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仍不失为一个真理。同时,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应该努力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美国学者伦纳德·曾宁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触: 头四分钟》一书中指出,交接新认识的人时,头四
分钟至关重要。为了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他认为交接新朋友时,起码要 高度集中精神四分钟,而不应一面与对方交谈,一面东张西望,或另有所思,
或不断匆匆改变话题,致使对方不悦。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 响。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善于进行第一印象的管理,力求一开始
就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或概面效应。这是指当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良好印象 或不良印象后便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很好或一切都很差,
形成了某种成见,好象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化了。产生晕轮效应是由于 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有关对方信息资料很少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成见
效应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相互交往。如在一个集体里,当你对某人印象好时就 觉得他处处顺眼,“爱屋及乌”,甚至他的缺点错误也会觉得可爱;当你对某
人印象不好时,就觉得他处处不顺眼,“憎人及物”,对其优点成绩也视而不 见。这种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3.社会刻板印象
是指由于受社会影响,对于某个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 叫定型化效应。一般来说,定型的产生是以过去有限的经验为基础,源于对人
的群体归类。如在人们脑子里,知识分子书生气十足,工人粗犷豪放,会计师 都精打细算的,教授必然白发苍苍。方下巴是坚强意志的标志,宽大的前额象
征智慧,胖人心地善良,厚嘴唇则忠厚老实等等。
社会刻板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会导致在认识别人过程中的某种 程度的简化,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另方面,倘若在非本质方面作
出概括而忽视了人的个别差异,就会形成偏见,作出错误的判断。 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克服上述心理偏见,要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历史地观
察了解一个人,要加强相互间的交往,提高对人对事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 提高交往的水平。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和特点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类型 
大学生在校四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集体中,因此,人际交往是复杂多 样的。交往的类型一般可分为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
直接交往一般为运用人类交际手段(生动的语言,面部表情或体态表情)“面 对面”的自然心理接触,具有迅速而又清楚的反馈联系系统。
间接交往一般为借助于书面言语,大众传播或技术设备所进行的充分的心理接 触,其反馈联系有一定困难,而且在时间上比较缓慢。
不论是直接交往或间接交往又可细分为个体间的相互交往,群体间的相互交往 ,个体与群体间的交往等三种类型。
在个体间相互交往过程中,又可细分为以情绪情感为中介的特定个体间的相互 交往和与偶集群中某一个体的一般交往。 
二、大学生交往的方式 
大学生相互交往的方式,随着他们社会交往内容的扩展,范围的拓宽,从单一 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大学生交往的方式有学习、聊天、通信、参加文娱体育
活动、郊游、联欢玩耍、各种沙龙聚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军训等等。
1.学习。学习活动是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上的双 方应答,自习中的互相帮助,作出练习和实习活动中相互鼓励以及对优异成绩追求中的竞争
表现出来。这些以学习为核心的活动往往被一些人排除在大学生 社会交往的方式之外,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是以学习为中心的,
是包括了学习在内的全部大学生生活的。
2.沙龙聚会。沙龙聚会是近年来在高校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活泼的大学生相互 交往方式。大多数沙龙都有一定的主题,有的叫文艺沙龙,有的叫改革沙龙。
通过沙龙活动,彼此在思想上或情感上获得理解和沟通。也有些沙龙没有恒定主题,而以某 种时尚的饮料为手段,成为一些非正式团体成员和好友交往的好方式。
在大学生活中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沙龙,这就是宿舍聊天。宿舍聊天无论是所聊 的内容,所聊的时间以及对大学生彼此间的影响程度,不亚于任何一种沙龙。
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会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恋爱观和政治时髦是它的 两个永恒的主题。
3.文娱体育活动。这是一种大学生经常性的社会交往方式。文体活动 的内容很广泛,各种球、棋、书、画活动,各种舞会和歌咏活动、郊游、联欢等等。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作为一种交往方式,除了大学生内部的相互交往,更 多的是大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的相互交往。例如,通过军训使大学生与部队官
兵发生

相互作用,是让大学生了解军旅生活,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的一种好方式。通过下工 厂、农村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与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并受到他
们良好品质的感染与熏陶。
5.通信。通信方式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信息沟通的一种常用 手段,它可以扩大人们交往的范围,使间接的人际关系不断持续下去。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增强,使其急于让他人了解和承 认自己,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和尊重,同时,大学生也有急于了解社会
和他人的强烈愿望。他们普遍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友谊。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 环境的改变,首次离开家庭,使他们产生孤独感,为摆脱孤独,他们急于与人
交往。在交往中十分注重情感的交流,有时甚至以感情代替理智,例如一大学 生仅仅因为同乡被人欺负而大打出手。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交往获取更多的
知识信息,拥有行为的参照对象。
2.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
大学生重视同龄人之间横向交往,由于成人感和独立性增强,忽视非同龄人之 间的纵向交往,造成所谓的“代沟”心理定势。一项调查表明当遇到有趣的事
或烦闷、苦恼的事首先告诉的人是同伴的大学生高达76.6%,初中一年级 为61.6%,小学二年级为54.4%。大学生喜欢与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是
因为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有共同的理想、爱好,能相互 理解和帮助,可共同探讨人生,分担忧乐。
3.交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
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交往的内容十分丰富。内容涉及政治、 经济、文学、艺术、体育、学习、娱乐、个人情感等广泛领域。不仅在本系、
本专业内交往,还与外系、外专业的人交往。交往形式多样,除了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形式,还注重非语言交往形式,例如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
态、声调、礼物、衣饰等来交流思想情感。
4.交往的标准。
最重视的是个性品质,其中以“真诚”为首位。据调查表明 ,大多数大学生把“诚实坦率”(64.8%)和“品德高尚”(60.5%
)作为选择朋友的首要标准;其次是“聪明、才华和富于创造精神”(43. 9%),第三是性格方面的特点如“尊重别人”、“重友谊”、“兴趣广泛”
、“助人为乐”、“风趣幽默”等。大学生对“人缘型”(人缘好,讨人喜欢 )的学生和“嫌弃型”(人缘差,令人讨厌)的学生评价往往以个性特征为依

据。认为“人缘型”学生主要是尊重、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热心班级集体活动,工作负责任,持重,有耐心,忠厚老实;热情开朗,待
人真诚等。而“嫌弃型”的学生则具有相反品性。 
四、大学生的三类朋友圈
大学生的朋友圈主要有三类:地缘圈,业缘圈和趣缘圈。
1.地缘圈。地缘圈主要指大学生中以地域异同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圈 ,他是大 学生人际关系中一种主要的关系。因为地缘的先赋特征,尽管他们原来互不相
识,但由于一种相对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刚入大学时由于语言相近,使地缘 相近的同学间很快交成朋友。
在地缘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同乡会。同乡会在不同的城市和院校,分为不 同的层次,其中以文科和综合性重点大学为盛。此外还有以某中学为核心的校友会。
地缘型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取决于三个变量:第一,关系的密切程度与地域的 远近有关。地域越小,关系越密切,他们彼此间共同的东西越多;第二,与他们所处的生活
环境有关,乡情随离开家乡的远近而增减,与所处的地域大小成 正比;第三,与专业异同有关,一般专业较近的同乡间关系更密切些,因为增 加了一层业缘关系。
地缘圈能满足交友需要,有助于交流信息促进合作,互相帮助,但在参与大群体活动时, 地缘圈易形成小邦派。在处理同乡与他人关系时,也易感情用事。
因此,在大学中要适当引导,并加以必要的控制。
2.业缘圈。业缘圈是以所学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圈。这种业缘圈有不 同层次,其中以师生关系,同班同学为核心。师生关系圈的亲密程度受到下列
三个因素的制约:第一,教师的知识量,学生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第二,师 生间的教学协调,这包括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现在大学生喜欢既能体现学习中的公平竞争
而又不使学生为难的教师。第三,情感认同。大学生喜欢那些敢 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眼光,和学生有一定专业外的共同语言的教师。
同班同学较师生关系更为密切。因为他们天天在一起共同生活了若干年,而 且今后要么成为业务合作的好伙伴,要么成为竞争对手,这种关系一直会维系
到终生。因此,大学生的同班同学圈是大学生的第一关系圈。
业缘圈有四个特点:第一,是后天获取性。大学生业缘圈是在后天学习专业知识中形成的
。第二,以专业为纽带。第三,相对稳定性。他们无论在大学阶段或在今后的工作中,都有 可能保持相同或相近的职业。第四,合作性与竞争性
。同一专业的同

学会因为攻克共同的专业课题而协力合作,形成所谓的科学共 同体,同时,由于他们在共同的专业圈中从事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因此,谁先
有所发明,就要通过竞争来体现。
3.趣缘圈。趣缘圈是以兴趣为主而结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圈。实际上专业兴 趣所形成的业缘圈也属于趣缘圈,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这里的趣缘圈专指以各
种业余兴趣所结的缘。如球类的各种队,牌、棋的各种协会,科技类的电子协 会,航空协会等,是大学生社交圈中最广泛的圈子,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
趋势。所谓的“结社热”就是这种趣缘圈发展的反映。它有如下特点:第一, 以各种兴趣爱好为纽带,情趣相投。第二,变动性大,经常发生转移,热什么
就兴什么。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第三,随意性,这种圈子比较散,无严格的 规范,有的因兴趣相投而结成好友,如围棋好友,气功、武术好友等。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并非七拼八凑的,而是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并在一定原则 支配下进行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
1.平等尊重原则。平等尊重是人们进行交往的基本前提,也是大学生进行人 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提高,他们形成了强烈的自尊心,他
们特别注重人格平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任何以强欺弱,盛气凌人的作法 ,都将严重阻碍人际交往的进行。在交往中不干涉他人的私事,特别是对同学
隐私的保密,对同学信件、日记的保护。同时,还要做到自尊、自重。 
2.互利互惠原则。人们在交往中之所以要互利互惠,这是与人们的交往动机 和交往目的分不开的。人们交往的动机在于使社会了解自己,承认自己,同时
获得个体所需要的利益,交往所追求的目的就是维持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 我”的互利关系。交往双方若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方的报答,
人际关系就能继续发展,若交往只想获得而不给予,人际关系就会中断。互利 互惠性越高,交往双方的关系就越稳定和密切,反之,交往双方就疏远。所以
,交往双方都必须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这种互利互惠广泛地包括物质、精神 、文化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来说,主要的是在精神、情感、文化方面的互相奉献。
3.信用原则。信用,本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它和忠诚一样受到人们的 推崇。它要求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说真话,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能否守
信用,可以通过相互交往得到检验。守信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者 只能交一时的朋友。交

友取信的准则有四个方面:一是守信,有约必按时到,借物按时还;
二是信任他人,不乱猜疑;三是不轻易许诺,不大包大揽,实事 求是;四是要有自信心,待人诚实,不搞虚假,不作表面文章,更不背后搞小 动作。
4.相容原则。相容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对于遇到的 冲突、矛盾要有耐心,持宽容忍让态度,不要用“放大镜”来照对方的不足之
处,而应以豁达、宽容和开阔的胸怀来容纳别人的缺点。社会越是发达,社会中的价格体系
越是多元化,必然引起人的个性发展的丰富性,必然引起个体间的冲突增多,要想求同,只 能“兼收并蓄”聚异求同,也就是相容。 
第三节 大学生群体类型及其对学生 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体都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工作和生活,无论是谁,均要 接 受其所属群体的控制与影响,而每一个个体也帮助形成和改造着所属群体。 
一、群体心理概述 
(一)群体与群体特征
1.群体概念。所谓群体,是指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 动为基础,结合起来的人们的联合体。如家庭、学校、企业、协会、党派等。人们有时也称 群体为团体
或集体。群体是社会协作的产物,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例如有政治群 体、工作群体、生活群体、娱乐群体等。一个人可以参加多种群体,成为许多 群体的成员。 
2.群体的特征。
构成群体的一群人,必须具备如下特征:
①在心理上,必须意识到对方。属于同一群体 的各个成员具有相互认知与同属 一群人的感受。“相互认知”指的是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同属一群人的感觉”指彼此意
识到相互是不可分离的,否则,“我们”这个群体就不存在。
②在行为上,互相依赖、互相作用。属于同一群体的各成员在行为上具有互补 性,由此,使各成员行为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成员的行为相互依赖、相
互作用,并导致感情上的相互作用。
③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在心理上相互认知与行为 上相互作用是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某个成员所能达到的,而是要
由全体成员协同努力才能实现。没有目标群体就不能形成,群体中各成员都是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并围绕目标承担义务,履行责职,扮演各自的角色,发
挥一定的作用。
④各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群体中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使成员 在接受或拒绝某种有社会意义的现象时能一致起来。群体的价值标准和规范准
则是

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它使群体的共同活动得以协调进行,成员若违反了 它,就会受到惩罚或孤立。
几个人的集合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一个临时性的群体。例如,排队购 买市场上紧俏商品的顾客们,自动组织起来维持秩序,进行编号,防止插队,
或从顾客中推选代表向商店交涉,提出要求(延长营业时间或扩大供应品种) 。待购物任务完成,临时群体就马上解散。从组织起来到解散,经历的时间虽
短,但具备了群体的条件。
(二)群体心理及其效应
1.群体心理的概念。
所谓群体心理,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群体中互相作用,互 相影响而产生的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如群
体需要,群体规范,群体价值,群体情感等。 群体心理虽是由每个成员的心理构成,但它并不等同于个体心理,也不是个体
心理特征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成员心理特征的综合和概括。
2.群体心理效应。
个人在群体中,接受群体的影响,可以产生三方面的心理 效应,即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支持力量。
①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指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它表 现为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时行动上很协调,一致对外,自觉维持本群体的利益,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归属感在一定的情境上会表现得更强烈。例如当群体 受到外界压力时会增强归属感,这时成员间可能团结得更紧。抗日战争时期我
国民族矛盾激化而阶级矛盾缓和,这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中 国人,不愿当亡国奴,因而团结抗日,一致对外。这就是一种归属感。当群体
取得成绩、荣誉时,成员会进一步增强归属感,国际上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中国人都 希望中国获胜;全国召开全运会,各省人都希望本省获胜;学校
召开运动会,人们都希望本系、本班获胜。当群体内聚力高涨时,群体归属感 就越强。
②.群体认同感。群体认同感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 。由于群体中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目的和兴趣,有着共同的利益,于是在对一
些重大事件的判断上,会自觉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使群体成员的意见统一 起来,有时,即使是不正确的看法和评价,群体成员也会保持一致。一般来说
,群体中会发生两种情况的认同:其一由于群体内人际关系密切,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大, 个体对群体信赖,于是成员会主动与群体发生认同,这种认同
是自觉的;其二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或受到冷遇而产生的从众行为 ,这种认

同是被动的。 
③群体的支持力量。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群体就会给 予他赞许与鼓励,以支持其行为,从而进一
步强化他的行为。例如,一向沉默寡言而缺乏自信心的人,一旦能主动回答问 题,就会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领导、组员或老师、同学)的肯定与鼓励,他
就获得了群体对他的支持,从而影响到他以后发言的积极性。并不是任何群体都能对其成 员的行为产生支持作用。一个群体对其成员的行为
能否发生支持作用,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成员本人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态 度是肯定的,即热爱自己的群体,群体对成员有吸引力。一是个人认为自己所
属群体在社会中有一定影响、地位与威信。因此,个人希望群体来支持自己与 表扬自己。缺乏这两个条件,即使群体要去支持成员的行为,也起不了多大的强化作用。
(三)群体的分类
群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来进行不同的分类。
1.假设群体与实际 群体。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可把群体划分为假设群体 与实际群体。假设群体是指实际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把具
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使之成为群体。如可以划分为少年、青年、 老年(按年龄分);男性,女性(按性别分);工人、农民、教师(按职业分 )。
实际群体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存在的群体,成员间有着实在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是有目的、有任务的联合体。实际群体可以短期存在,也可长期存在, 人数可多可少
2.大群体与小群体。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不同,可把群体划分为大群体和小 群体。大群体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社
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如阶级、民族。小群体指人数较少,成员间的关系比较 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较明显的群体,如班组、社团。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群体构成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把群体划分 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根据有关文件建立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固定编制,并
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已安排好了的角色,如部、处、科 、室、团支部、班委会等。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
确规定,并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的群体,它是在心理动机方向一致基础上产生 的,如爱好相同、观点一致、承认权威。同院的伙伴、工作或学习上的亲密朋友
、兴趣小组,围棋协会等便是这种群体的例子。
4.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根据群体发

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 程度的不同,可把群体划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松散群体是指成员间虽在空间和时间上结合在一起,但却没有共同的活动内容 、目的和意义的群体,如同一病房里住院的病人,同一车厢里的旅客等等。
联合群体,是指参加群体的成员有共同活动的目的,但这种共同活动只具有个 人意义,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拍摄某电视片的剧组等。
集体,是指由共同活动把成员密切联系起来的群体,这种群体不仅对成员个人 有意义,而且还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有的学者认为集体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组织的特殊形
式。 
二、大学生的群体类型及其对学生个人行为的影响 
(一)大学生群体的类型与特点
大学生群体尽管多种多样,但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正式 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大类。
1.大学生正式群体
如前所述,大学生正式群体是指有规范的组织结构,有严格的群体 准则,有明 确的群体目标及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学生群体。高等院校
中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班级等都属于大学生正式群体。
大学生正式群体,是我党联系大学生的重要桥梁,是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主 要力量。
班级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正式群体,它是以专业心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学校 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这一群体具有三大特征:
①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 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班内各成员在认识和言行上的趋 同与否;
②大学生中的骨干队伍是班级中的中坚力量和集体团结的核心,班风的好坏,班集 体的松散与坚强,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一支得力的骨干队伍;
③ 班级中各成员有明显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会、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中范围广、规模大的正式群体。学生会是高校中
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在党和团组织领导下,团结全体同学,贯彻党的方 针,开展学习、科技、文体、公益劳动等活动的组织形式。共青团是先进青年
的群众组织,它有严密的制度、纪律和明确的职、权、责。团组织中各成员的 人际关系是以认识成份为基础的,共同的信仰,对事业的共同追求使他们相处在一起。
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及特点。与正式群体不同,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 发的,松散的,无固定组织系统和严格组织形态,在人们相互认同的基础上,
由于观念、爱好、习惯等相同或相似而形成的一种结伴关系。大学生中非正式 群

体的数量一般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多。它们对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对大
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组成 的各种社团、同乡会、党章学习小组、业余文工团等都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形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大学 生需要是多层次性的,多方面的,其非正式群体也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信仰型
信仰型是以成员的理想、信念、志向的相同为基础 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 这类群体的特点是,群体内的成员有着共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思想、道
德素质也大致处在同一水平上。如党章学习小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等。
②娱乐型。
娱乐型群体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 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由于大学生的兴趣广泛,爱好各异,因而这类群体在大学生群体
中占有较多比例。据调查,在高校中娱乐型社团占全部社团的2 7.4%,参加人数占学生总数的31%。最常见的有书画协会,舞蹈协会,
音乐协会,各种项目的体育协会,各种棋类、牌类协会,以及健美协会等。
③友谊型
友谊型群体是指以日积月累起来的深厚情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 大学生中的同乡会、朋友圈等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类群体的特点是,群体成员
有相同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相近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情趣,彼此之间相互信任、 理解和坦率,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依恋之心。群体结构松散,没有明确的规范和
严格的纪律约束,仅靠群体成员间浓厚的感情来维系群体。因此,一般来说, 友谊型群体是一种内聚力非常强的非正式群体。
④学术型 
学术型群体,是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际能力为共同目 的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的特点是,群体成员都有较
强的事业心和成就欲。活动内容一般是研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问题。活动方 式多以信息收集、专题讨论和社会实践为主。近年来,学术型群体在大学生中
蓬勃发展,据调查,高校中学术型社团占总社团数的59.9%,参加人数占全校大学生数 的63%。这一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
⑤利益型
利益型群体,是指以成员间的某种一致利益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
如以勤工助学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性社团,大学生联谊会等都属于这类群体。另 外,某些对正式群体的某一规范不满的大

学生也可能形成这类群体。这类群体
的特点是,群体成员有着一致的利益,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彼此通过互动交流 信息。群体没有强制的纪律约束,靠成员间一致的利益关系来维系。尽管大学生非正式群
体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但一般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①群体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不要求上级批准,也无需 社会的正式承认,基本依靠青年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吸引而自然组成。
②成员具有流动性。这种群体是由大学生自愿结合而成,一般没有强制性的纪 律约束,合则聚,不合则散,因此,群体成员流动性大。
③自然形成核心人物。因群体的自发性,其领导人物亦自然在群体的形成和发 展的过程中产生,而非上级任命。一般来说,核心人物应具备受人尊敬的品质
,他必须尊重和关心人,对群体尽心尽力。
④心理调节水平高。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 ,因此合则聚,不合则散便是群体成立与否的前提。群体之所以能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其
内部成员一般心理协调水平很高,否则难以聚在一起。
⑤信息沟通灵敏。非正式群体往往是社会信息传播的“热线”。成员间的相互 信任,知无不言为群体的信息畅通、迅速传播提供了条件。
(二)大学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在群体中活动,常常受到群体及其他成员的影响,表现出一些带有规律 性的特点,这种影响常见的有:
1.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有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从事同样的活动,可以提高个人活 动的效率。如果活动效率降低了,则称为社会干扰作用。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F·H·A llport)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分别让被 试从事五种不同难度的工作。如:删除新闻中的元音、编排词的联想表、演算
简单算术题、批驳复杂逻辑论题等。前几种属于简单和比较简单的,后一种较为困难。各组 分设有他人在场和一个人单独作业两种情况。结果,前几种活动
都是有他人在场时的成绩优于个人单独做的成绩。而最后一项难度大的,他人 在场,虽然工作量完成不少,质量却低于单独一个人做的。这就是说,别人在
场对简单工作的完成有促进作用,而对复杂工作的完成则有干扰作用。
据此,大学生在学习较为复杂的课题时,应避免外人在场,应鼓励学生安静地 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较为简单的课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竞争,并及时
给以评价。由于作业的困难与复杂程度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因此,教学中对学习困难大 而又

过分关心别人评价的学生,应进行个别指导,并且教师应对
他采取宽容、和蔼的态度,使他能够放松地做作业。
关于群体的共同活动是否有利于个体的思维,目前还是个有争论和正在研究的 课题。研究者通过实验认为:解决问题的初期,在群体中应用脑力激励法,有预热效应,然
后再引导人们深入地独立思考会使社会助长作用发挥更积极的效 果。
2.从众行为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认知或行动上表现出与多 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以大学生为实验 对象,组成若干个实验组,每组成员为7至9人,其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被
试,而其他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假被试(陪衬者)。实验时请被试沿桌坐成一个 弧形,真正的被试坐在倒数第二的位置,然后让他们同时看两张卡片,如图6
-1所示。右边卡片上的a、b、c三条线段中有一条与左边卡片上的线段相等,类似的卡 片共有12对。看完后,请他们一个个指出卡片中哪一条线与左
边线段相等。因事先有所交代,假被试回答时故意作出错误判断,最后由真正 的被试回答。结果表明,真正的被试中竟有37%以上的人也跟着多数人做出
错误判断,而单独一人做的控制实验中,判断错误的则小于1%。 从众现象在 大学生群体生活中到处可见,如入境随俗、随行就市、赶时髦、
随大流等等。从众行为有表现与内心两个层面。两者有时并不一定协调一致。可 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即“口服心服”;表面服从,内
心却拒绝,即“口服心不服”;表面不服从,内心却接受,即假不从众;表面不从众,内心 也拒绝,即反从众。
个人是否易于从众主要取决于情境因素和个人的特征。情境因素,如个人认同 的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群体内多数人意见与当前社会意见一致,个人的能
力与地位低于群体其他人员等条件下,个人易表现从众。个人特征,如智力低,情绪不稳定 和焦虑,自信心差,独立性差者易从众。
从众行为具有积极和消极作用,这要看个体所遵从的行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 义。
3.社会顾虑倾向
这是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感到不自在,其行为表现与一般情境不尽相同,个 体行为不仅受到其所属群体内成员的交互影响,而且还受群体外各种各样甚至
看不见的大众影响。心理学家瓦伯纳(S·Wapner)等曾以大学生为对 象,要他们在不同的观众面前,上台表演。这些观众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情况为表演者看不见观众,但知道有人在观看他们,倾听他们说的话。
第二种情况为请学校的职员与数名学生坐在舞台前面当观众。
第三种情况为只有主试者一人当观众。
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大众面前有各种行为表现 ,与私下时的表现不尽相同,当人们对观众了解得很少时,其行为最容易受到心理上的困扰,如第一种情况
下,被试表现踌躇反应最多。如果对观众有充分的认识,则较易适应。因此, 新加入群体的成员,在未与其他成员熟悉之前,在行为上易出现拘谨,不能显
现出其原有的行为模式。
社会顾虑倾向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研究认为它与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一般性格内倾的人较外倾的人社会顾虑倾向更为明显。
4.去个性化
在一个活动方向和方式较为一致的群体中,有时个人会“忘掉”自己的个 体身 份,而把个体等同于群体,把个人行为当作群体行为,在群体中做出独自不敢
做的事来,这就是“去个性化”现象。例如1985年5月19日晚北京工人 体育馆发生的一件震撼全国的骚乱事件,那些骚乱参加者有干部、工人、技术
员、学生,他们平时独自一人时是不会干打、砸、烧的事,但在当时的群体气 氛中则失去了个性,盲目涌入闹事现场之中,干出日后后悔莫及的事。
研究者认为,去个 性化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作为 群体成员而行动的个体,由于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个体间辨认性低,遵从社
会规范的压力会减少,从而做出破坏社会规范的行为;二是责任的分散性,人 们单独行为时,一般都能从伦理角度,常规要求上考虑自己的行动,但是当人
们混在群体之中,便觉察到整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大家一同做了违反常规的事,个体被 发现与受罚机会较小,因此不象单独时那样担心自己行为的后果
,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个人的责任感。
去个性化这一社会心理现象也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意义。如果群体的行为方向 和方式是积极的、健康的,那么就会产生社会赞誉的行为,如人们联合起来抢
险救灾。如果群体是一个破坏性的不良群体,那么其中的个体也会干出违反道 德的、暴力的反社会行为,并且由于“责任分散”而表现得更加胆大妄为。


男子六错
一所忌三元,即庚申甲子本命之辰,每月朔望之日。
二盼忌作干劳困,气力奔冲,远行暴力,并才下车马。
三所忌连日饮酒,久病方安,元气未完,忿怒惊恐。
四所忌言语过多,交接频数,行早睡迟,观玩劳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