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主考学校:武汉大学

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指导老师:刘杉

考生姓名:陈威

工作单位:湖北移动

2011年10月10日

【摘要】我国的社会分层以改革开放为重要分界线,改革开放前因社会经济的落后和不发达,社会分层的突出特征是身份制的制度体系,强调“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分层结构发生显著分化,身份制为特点的政治分层弱化,以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分层结构成为主体,但随之而来也给我们的社会发展打来很多突出问题,有待探讨和深入解决。

【关键词】阶级阶层社会阶层结构政治分层经济分层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的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1。

一、改革开放前社会分层的突出特征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社会关系模式,被费孝通老先生称为“差序格局”2。实际上,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并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格局,或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模式,它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内涵。“差序格局”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中的稀缺资源进行配置的模式或格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血缘的关系和地缘的关系之所以能占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地位,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社会中的那些最为重要的资源正是按照这两个基础,特别是血缘的基础来进行分配的。财产是依照血缘关系来继承的,生产和消费是以家庭来进行的,合作的形式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和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交换基本上是以地缘为基础实现的。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形成了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权威性,形成了个人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依赖与效忠。而1949年之后,稀缺资源配置制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就是用社会主义的再分配经济体制取代了过去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配置制度。在社会主义的再分配体制中,国家垄断了社会中几乎所有重要的稀缺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而且也包括就业和得到权力、威望的机会)。国家机构对稀缺资源的垄断和再分配,直接造成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能够支持传统的“差序格局”的资源被剥夺了。当家庭的财产仅仅剩下最低限度的生活用品的时候,家长的权威就削弱了;当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再能够向人们提供利益的时候,特别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主要不是来自这里的时候,其重要性无疑就会迅速下降。可以说,所拥有的资源的被剥夺,对于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来说,起到了一种釜底抽薪的作用,这种作用比起口诛笔伐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说,要更为有力得多。二是国家利用这些资源得以构筑一种新的组织框架,以重组社会。这种新

的组织框架既是向社会成员进行稀缺资源再分配的机构,又是构造新型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因此,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分层最突出的特征是身份制的制度体系。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社会还基本上是一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社会在将阶级体系打碎以后,财产分层的地位下降,因而身份分层的特征就更为突出了。这种以身份制为核心特征的制度具体表现在:

(一)城乡户籍身份制度。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着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将人们分为两类: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户籍身份的改变是极为困难的,他们极难进入其他身份群体。严格的户籍制度造成了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差异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分层。城乡分割的户籍身份制度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没有流动的自由,这就将中国人口中的最大一部分人的劳动生产、社会活动积极性束缚住了,事实证明这是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二)群体身份制度。1978年的改革以前,我国城市中的就业者,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种社会身份群体:干部与工人。一般说来,干部编制的待遇要大大优于工人。因此,绝大多数就业者都希望被列入干部编制。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被划为工人身份的人来说,他们是很难转入干部身份的,其难度并不亚于从农村户籍身份转变为城市户籍身份。这种干部与工人身份的区分,在一个财产分层已被打碎的社会中起到了维持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的作用。不过,由于社会流动的渠道

过于窄小,作为城市就业主体的工人,其积极性与活力都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与束缚。

(三)干部的身份制度。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身份制分层体系中,干部的分层是一个核心内容。这就是说,以干部或官员级别垂直分层作为全社会分层的基础与主线,并由此派生出全社会的分层体系。为什么会如此呢?大致有以下五个原因:第一,干部的“级别”分层成为其他社会分层的基础。1956年,在颁布干部级别和工资分层标准时,国务院就以这些标准为模本对其他机关、团体和社会体系做了等级分层。第二,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大强化了这种社会结构。第三,我国较单一的经济成份,使得干部的工资收入分层有可能成为社会财产、收入分层的本位体系。第四,与干部的工资级别相配套的还有一系列的福利、待遇、服务等制度。第五,当时社会上权力分层、声望分层、收入分层三者高度一致的情况也大大强化了官本位制本身。因之,这种以干部分层级别作为全社会分层基础的制度,自50年代中期形成后,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分层制度。3

(四)单位身份制度。中国城市中的就业者大多隶属于某一个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对于一个人是十分重要的。单位内部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小社会”,不同单位实际上是不同的小社会。不同的小社会之间差异很大,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身份群体。中国的一些特殊制度(如“铁饭碗”制度、住房制度、社会福利和保障的制度)也加强了这种单位身份的体制。由此城市就业者就有了一种“单位身份”,不同单

3李强:《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北京]《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位之间,在资源、地位、声望等方面的差异也就被赋予到了各单位工作人员身上。

社会成员的地位差异是由三种最基本的次级制度化结构所分割

的结果。这三种次级制度化结构是“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共生共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4

1、“身份制”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均依制度化的规则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这种地位规则界限明确,一般不能由个人根据个人意愿自由更改,甚至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的一生中若无特殊情况不会变化。其社会表现为所有社会成员都分别具有“干部”、“工人”和“农民”三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每个社会成员在若干地位特征获取上的差异,首先体现在身份上,因此使得社会分层结构及社会成员的地位实现呈“刚性”特征。5

2、“单位制”即指我国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的地位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单位的关系,包括社会成员的单位化程度及其所属的单位类型。所谓“社会成员的单位化”是指社会成员被组织到程度不同的单位之中,社会普遍单位化,社会资源的分配也随之单位化了,以致个人不可能大量占有重要的社会资源,而只有进入某一单位,将个人单位化,才有可能分享某些社会资源,才具有占用由国家代表社会控制的社会资源的合法权利。在这一制度安排的背景下,单位化程度(如单位级别)不同,必然会造成因个人单位

4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4-105页

5王颖:《社会转型的层级结构分析》,载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174页

地位上的差异而形成的个人地位差异。这种个人地位差异,不仅体现在作为单位人的个人的收入、福利、劳保、医疗、住房等的“生老病死”方面,而且也连带涉及到单位人的家属,如在子女入托、医药费等方面的差异。单位成为人们社会权力的重要来源,由此形成的权力对人们的社会地位差异具有如此显著的意义,则是我国社会中“单位制”的特殊作用。6

3、“行政制”是指“行政关系和行政地位在相当普遍的社会范围内成为人们社会地位及其关系的结构性基础,致使权力成为标志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外显特征之一”。7行政关系和行政地位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这是现代化社会结构及其科层制——权力依职能、职位分工和分层,并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8的一个普遍性特征。但在我国社会中,由于单位与国家和社会资源的特定关系,却使得科层制组织特有的行政关系和行政地位随普遍的单位化而泛布于整个社会。社会成员因其在行政关系和行政地位体系中的位置不同,与资源的关系不同而形成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行政制”的普遍存在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行政隶属关系。任何单位都有自己的行政隶属关系,并最终对口归属于国家行政部门,作为其行政管理的直接对象。二是单位行政级别。几乎所有的单位组织,无论其大小、类型及功能,都因其行政隶属关系而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行政序列

6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第140页

7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第140页

8李路路:《官僚制》,《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中被分配有一定的位置,即具有某种行政级别。三是个人行政级别单位成员地的行政化,即社会资源与行政体系的紧密相关,使得个人行政级别与其地位等级发生直接联系,个人得到了相应的行政授权,就获得了某种社会地位。行政授权的普遍化,将原本是狭窄的政治或行政权力扩大到全社会的范围,使之成为普遍的地位特征。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9在传统社会分层结构向现代社会分层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个人来说,社会流动日益开放,机会日益均等,公平竞争成为主要的社会流动机制,能力主义准则取代身份主义原则,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依据。综观这一变迁过程,可以发现:

1、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步缩小,农业劳动者不断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同时商业服务业员工和产业工人阶层也在分化。

2、社会中间阶层已经出现,并且正在不断壮大。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以中间层为主体,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态不再是金字塔型,而是橄榄型,社会大部分成员处在中等和中上层地位,只有少数人处于高层和较高层,而处于最低层的人也是少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阶层向上流动,为社会中间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条件。

3、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

4、现代化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已经具备。

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1页

5、现代化的社会阶层位序已经确立。

6、现代社会流动机制已经出现,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流动机制。10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分层的重要特点是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的

区分。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是政治分层为主的社会,那时候政治地位比经济地位重要,人们之间有较大的政治地位差异,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政治斗争激烈,甚至存在较严重的政治歧视。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地位的重要程度大大下降,而经济地位的重要程度却大大上升。

因此,中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国从政治分层为主体的社会转变为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社会,换言之,是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了政治上的不平等。体制转变的起点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新政策。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12月13日作了相当于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11邓小平讲话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成为启动中国改革最初的动力之一,也成为转变社会分层机制的重要力量。该政策在转变分层机制方面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功能。

首先,这是关于社会分层和社会公平基本原则的重大变革。1949年以后,国家政策的基本导向是寻求经济上、财富分布、收入分配等

1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8

1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1975~1982)》,[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2页

方面的均等化。从理论上看,这属于“结果公平”的原则,即认为只有在经济资源分配的结果上,人们得到了大体上相近的份额,这才是公平正义的。如果人们得到的结果很不相同或者差距很大,不管是什么原因,那都是不公平的。而三中全会启动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从理论上看,属于“机会公平”或“程序公平”的原则,即认为,结果的均等化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因为,付给贡献大的和贡献小的人一样的收入,那反而是不公平的。真正的公平正义应该是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设立平等的竞争程序。这样,虽然在经济收入的结果上人们得到的不一样,但是,让贡献大、付出劳动多、有竞争力的人多得一些,让贡献小、付出劳动少、低竞争力的人少得一些,符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这才是公平的。所以,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的讲话,是共和国在公平正义理论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正是这样的变革最终导致了社会分层机制的重大变迁。

其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是一种作为基调的、最为基础的政策,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组政策群,在这组政策群的作用下,最终改变了社会分层结构。这也体现了在中国场景下,政策变量给予分层结构重大影响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主导型社会”,即政权机构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重大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上,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国就出现了这样一种非常特殊的局面,政策对于全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可以改变社会分层结构。

最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政策是每一个老百姓最容易理解的

改革内容。我国的改革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涉及到了党政军民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最让老百姓体会深刻的、与老百姓过日子联系最密切的,还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政策。这一政策尤其与改革以前形成了强烈反差,过去的政策是批判个人致富,改革后的政策是鼓励个人致富,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争取多收入、争取早致富成为广大老百姓最为现实的奋斗目标,所以,这项政策对于在亿万老百姓中启动改革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这一“基调理论”的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原则和具体政策,最终改变了原来的政治分层机制,塑造了新的经济分层机制。这些具体的政策内容十分广泛,下面仅列举其中一些方面为证。

在农村政策方面,从允许农民经营自留地、从事家庭副业,鼓励和扶持农民增加个人收入,到后来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最终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较重要的中央文件包括: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纪要》,提出了推行包产到户;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家庭经营,鼓励农民承包果树、林木、荒山、荒地;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放开农产品价格,推进商品市场。在城镇的政策方面,从1980年开始,企业普遍地实行了奖金制,开始了“打破大锅饭”的试验,取消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鼓励多劳多得,计件工资、承包制、包干制等在企业中流行起来。在改革的形势下,逐步形成了企业的工资奖

金由企业自行决定的机制,不少劳动者、工作人员从奖金中获得的收入大大超过了基本工资。同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适当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承认雇工的合法性,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由此,中国大陆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此外,对外开放,大力引入外资、外企,三资企业经济所有制的变化和就业方式的变化,也成为分层结构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重要转型以后,到了90年代,经济分层的机制已经基本稳定了。几乎所有的经济政策都是更加促成经济分层的。比如,在所有制方面,鼓励多种所有制并存,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又如,在收入分配方面,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即个体经济收入、利息股息红利收入、资本收入都是合法的。中国共产党的文件明确提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自邓小平同志南巡后,中国大陆的改革大大加快了引入市场经济的步伐。具有重要标志性的政策变量是: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导致资源在社会阶级阶层和社会人群中配置的数量、内容和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仅以土地资源的配置为例。自1990年国务院第55号令《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规定条例》和1992年建设部第22号令《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实施以后,

我国城镇土地的出租、批租就合法化了。从此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而在社会分层中的富有集团房地产集团和房地产商业也迅速成长起来。房地产市场化以后,房产和地产资源的配置与过去分配房屋时期资源的配置有了本质的不同。城市住房体制改革中最为核心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以后房地产商才能够占有土地,然后才能盖房子。说是房价,实际上大部分是土地价格。新世纪以来城市住房价格暴涨,很大程度上是土地价格暴涨的结果。那么,高涨的土地价格的收益被谁拿去了呢?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的报告:土地增值收益的40%~50%被各类城市房地产公司、开发区、外商投资公司拿去了。所以,新的资源配置的机制在塑造着新的社会群体的分层。除了土地以外,其他一些资源诸如: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资源、一些矿产资源、医疗资源等等,在90年代急速的市场转型中,也都出现了类似的配置倾向。新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的法律和法规进一步固化了业已形成的经济分层机制,比较重要的法规如2007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十分详细地阐释了法律对于国有、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的保护。因此,所有这些法律、法规成为新的经济分层的制度保障。

总之,改革以前和以后,中国大陆社会分层的机制和内容有本质的不同。改革开放以前,政治分层十分明显,人们的地位高低不是由经济因素决定,而是由政治因素决定。而在市场引入以后,政治因素作为地位差异的区分标准逐渐弱化,经济分层取代了政治分层。这应该是改革以后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改革开放追求的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走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道路,但是近年来一系列改革所导致的利益调整使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益处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不平等,出现了多种层面的社会收入差距过分拉大的现实。同时在富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权钱交易、贪污腐化、国产私有、卖官鬻爵等等一系列非正常暴富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保障、表达渠道不畅通,社会强势集团(或既得利益集团)主导国家政治生活,导致整个社会对国家政治现状的强烈不满,造成了全社会对整个现代化的“预期值受挫折”,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对政治的参与热情和原动力,而这些热情和参与是带有相当“非理性化”或者破坏性意味的。如果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创造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那么将势必影响到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积极应对社会结构分层变化,努力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创造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它将继续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与发展。然而,要将这种推动力和发展趋势转变为现实的中国政治发展,则需要党和国家以及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为适应阶层分化的趋势,积极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必须要

将这种良好发展的格局持续的延续下去。

1、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过渡到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积极创造条件。

目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不平衡性,尚未形成与一个稳定的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且为人类现代社会发展所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在这一点上我们整个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采取一定措施,积极促成社会阶层结构由现阶段的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首先,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促成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的平等的发展。在新时期新阶段要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加速城市化(城镇化)进程,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努力扭转东西部、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扭转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打破造成垄断行业和暴力行业的过高收入政策壁垒,通过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措施为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地发展动力和资源;其次,应当从政治上培养、扶持中间阶层队伍的成长和壮大,使这个阶层真正成为未来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的核心力量。中间阶层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是“既存秩序的新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的中间阶层已经产生,但尚未成为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体力量,因此我们要从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促进政治现代化的时代角度和政治高度看,应扶持和培育中间阶层,促成其壮大和发展,逐步形成在社会阶层结构上,贫困阶层和最富裕阶层总量减至最少数,中间阶层占绝对优势的

格局。

2、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政治沟通、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政治沟通是指对政治信息的接收、选择、储存、传送、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与公共管理的过程,两者与民主化和政治稳定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一般认为政治沟通与民主化和政治稳定成正相关的关系,而政治参与和民主化成正相关的关系,与政治稳定是否正相关则取决于政治体系的承载能力与创新能力。政治系统理论认为,一个政治系统只有不断地和外部环境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也就是说保持政治系统的开放性,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与成功,而这个交换就是通过政治沟通和政治参与过程来进行的。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转型,阶层出现了分化,阶层分化首先是利益的分化,各阶层都有着强烈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愿望,这时就需要各政治主体之间进行大量的、迅速的、高质量的、“生动活泼”的交换活动,才能达到“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了积极适应这一要求,就要对现存的政治沟通和政治参的制度、渠道、形式、结构进行优化和重新建构。首先是要完善和拓宽现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探索在现有政治架构下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使这些机构发挥应有的技能和优势;其次要发挥各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以及各种行业协会之类的非政府、准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则应当极力推行村民自治、乡村自治,使基层民主得以切实实现,使基层问题在基层得到合

理解决,防止基层小问题影响国家大战略;第三要建立起决策听证制度和广泛的征询群众意见、专家意见,政府信息要公开透明,公共信息及时发布,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积极性,改变过去政府关起门来搞“统治式”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树立开放的开明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第四,要积极发挥现代新闻媒体(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新闻媒体等多种媒体)在政治沟通和政治参与中的作用,使新闻媒体真正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既成为“党和国家的喉舌”,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喉舌”,真正成为政府和民众实现有效沟通的桥梁。

3、积极创造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营造理性、和谐、宽容的政治文化环境。

政治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力”贯穿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这种作用的方向和作用的强度都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社会政治文化建设,把它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来实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十分重视政治文化建设同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实施,出现了前面所描述的社会阶层分化的重大社会变局,而且在社会分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贫富差距问题和新旧阶层“政治社会地位不一致”问题,加上我们在经济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使我们社会近年来广泛弥漫着对国家和社会某些方面不认同现象

和政治离心力加剧的倾向,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多,政治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影响到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我们知道,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依赖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在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还更应该建立一种理性的、合作的、开放的、宽容的、具有建设性的政治文化氛围,通过全社会公民的共同有效参与,通过发挥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积极稳步的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民众心理失衡,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政府—民众关系,打击违法犯罪和社会丑恶势力,打击政府企事业单位贪污腐化、奢侈浪费、骄奢淫欲的恶劣行径,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关系,扭转不符合社会主义风尚和人类文明的社会风气,真正做到“政通人和”、“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李强:《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北京]《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4]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李路路:《官僚制》,《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6]王颖:《社会转型的层级结构分析》,载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大阵营的对垒转变为多元格局,在人们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们也在思考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它的走向和未来。有两个情况越来越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原苏联、东欧国家解体或转制后,私有化过程并没有带来原先预想的效果,反而长期受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同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并坚持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中国,出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二者形成了反差和对照;另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西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体制发生危机,社会保障的负担过重使经济增长过缓,失业率长期高达10%且居高不下,而政府降低福利支出的努力又往往引发大规模社会抗议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近年来却出乎意料地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开始出现超越经济衰退期的“反周期繁荣”,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结构也发生一些深刻变化,美国已有学者在谈论什么“新资本主义”、“后工业资本主义(Nelson,1995)”、“没有可拥有资本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 without ownable capital)”、“没有阶级冲突的不平等”等等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会对美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影

响? 一、美国的就业、职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些阶段性的变化,起初是农业产值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和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动力的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随后是工业产值中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上升,最后是服务业产值所占的高比重成为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标志,最新的发展趋势显示,信息产业的比重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新的衡量标志。 伴随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的就业结构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3-1995年,在美国全部就业人员的分布中,农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从4%下降到3%,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33%下降到24%,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3%上升到73%。 从1963年到1996年,美国的总人口从亿人增加到2亿人,劳动力总人数从7000多万增加到亿,就业人员从6700多万增加到亿,但农业就业人员从469万下降到344万,劳动人口的失业率随经济状况而波动,但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6%左右波动,1996年为5 .4%。根据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的分类,非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分成物品生产业。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龚维斌 2012-8-12 14:52:55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0年5期第16~21页【内容提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构,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一个后果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风险 [中图分类号]D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0)05-0016-06 一、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一)人口结构转变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本世纪伊始,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

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即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4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大城市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一般中小城镇。例如,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而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23%至25%。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至600万的峰值,且上海人口日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而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 2.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40.69%下降到2007年的17.88%,足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而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则由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55.75%上升到了2007年的72.78%。从理论上说,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正处于人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上等阶层。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政府高官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大型私有企业主对改革以前否定私有经济的政策心有余悸,担心一个早晨会失去财产。他们最希望宪法中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当今上等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知道,今后这个阶层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或有更高的学历。他们想把自己的地位传给子女,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并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为子女安排好的位置。 2。中上阶层。高级知识分子(约30万)、中高层干部(约30万)、中型企业经理(约700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约90万)。外资企业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

浅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 摘要:毫无疑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里,很多人在高兴之余也不免会产生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是怎样进行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社会分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怎么样……等等不一而足。为此,本文主要从读者有疑问的地方写起,将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亦即首先介绍一下社会分层的概念;然后阐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以及为什么这样划分;最后针对当今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自己的一点评价。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进行阐述时,我会进一步选取当代两个比较有影响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简要介绍,最后再一一对应着进行相应的点评。 关键词:当代社会;社会分层;分层原因;分层影响 正文: 社会分层的概念:众所周知,无论是介绍科学知识,还是日常与人打交道,首先都离不开对所要说明事物的具体介绍,以增强认知者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社会学的核心领域,对他的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会在进入正文之前,大致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会分层。根据《社会学教程》介绍:(1)所谓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

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分层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专有名词,常常与阶级、阶层同义,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前甚至有替代,淡化阶级概念的学术倾向。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现象,后来在国家正确引导下才慢慢走上正轨。简而言之,(2)社会分层概念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观念反映。尽管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建立在与我国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之上,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以阶级划分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的以财富,权力,声望,划分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及涂尔干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依旧对我国学者研究社会分层提供了借鉴意义。 社会分层现状: 当代中国介绍社会分层现状的理论比较多,在此我谨选择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进行介绍。 李强在《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一文中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五普数据,发现现在中国社会是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而且认为造成该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的分隔。他使用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测量全国就业人口,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是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型群体是由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3)根据调查显示:丁字型社会结构反映的是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2010年第3期 (总第120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 a l Sciences N o 3,2010G enera.l N o .120 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刘仲翔 (人民出版社,北京100706)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 化改革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对这种巨变作出了及时的理论回应,对于人们理解 和掌握这种社会结构变迁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转型;身份制;单位制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3-0137-05 收稿日期:2010-03-17 作者简介:刘仲翔(1973-),男,湖南怀化人,编辑,社会学博士,从事社会学理论和医学社会学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各项体制改革进入了加速时期,尤其是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加速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化改革以及国家 市场 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对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出足够的理论自觉,对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作出了独特的理论回应。 一、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明显加快。社会转型对身份制造成了很大冲击,身份制得到了合理化的改革。 由于经济建设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色彩开始淡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为错划的右派平反以及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受害者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无疑纠正了经济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倾向。与此相连,政审制度虽然还存在,但范围缩小了,且更加注重人们的现实表现,而不是其阶级身份和家庭出生。这意味着阶级身份系列已丧失了它赖以维系的条件。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评价一个人不再将其家庭出生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着眼于他的能力和成就。因此,原有的阶级身份系列在城乡社会日益弱化,并趋于消灭。 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有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导致了国家对生活资源的松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又相继出现了可以自由流动的资源。这又导致了与生活资源的分配密切相连的户籍制度与票证制度的日益松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市中计划外经济的发展,则使大批农民有了进城改变自己身份的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乡镇,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维系城乡居民身份的前提条件日益减弱,导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逐渐模糊和松动。 城市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大量体制外的新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也意味着多种新的职业身份,而这些身份是原有的干部与工人两大身份系列都无法涵盖的。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在利益驱使下流向体制外这些新的就业岗位,模糊了原有的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并发展出一种用 体制外的职业身份系列来包容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身份系列的趋势[1]。随着体制外力量的增强,所有 制身份也日益弱化,社会上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被概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主考学校:武汉大学 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指导老师:刘杉 考生姓名:陈威 工作单位:湖北移动 2011年10月10日

【摘要】我国的社会分层以改革开放为重要分界线,改革开放前因社会经济的落后和不发达,社会分层的突出特征是身份制的制度体系,强调“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分层结构发生显著分化,身份制为特点的政治分层弱化,以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分层结构成为主体,但随之而来也给我们的社会发展打来很多突出问题,有待探讨和深入解决。 【关键词】阶级阶层社会阶层结构政治分层经济分层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的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1。 一、改革开放前社会分层的突出特征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社会关系模式,被费孝通老先生称为“差序格局”2。实际上,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专题九 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得变迁—高考题集锦

专题九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变迁(近10年高考题)1.(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2.(2019·海南高考·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 表)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6.(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7.(2016·海南·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8.(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9.(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10.(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社会互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互动就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2.0分) 正确 错误 2、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理论框架,位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是弱势边缘群体。()(2.0分) 正确 错误 3、04、05年时,国际组织的有关报道指出,我国的自杀率达到了万分之二点三,居全球第一位。()(2.0分) 正确 错误 4、我国的城市化被称为“瘸腿的城市化”、“半拉子城市化”。()(2.0分) 正确 错误 5、众多的农民工生活在城市之中,但很难获得城市户口。()(2.0分) 正确 错误

6、解放以后,中国用户口这种最基本的制度性安排,把中国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类型。()(2.0分) 正确 错误 7、我国社会处在剧烈的转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由过去的绝对贫困发展到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愈加丰富。()(2.0分) 正确 错误 8、社会学的理念:治社会病,解决社会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9、我国地方政府收入的极少部分来自出售土地换取的土地转让费。()(2.0分) 正确 错误 10、要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解决好工人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2.0分) 双轨制 “农转非” 人口迁移 下乡运动 2、农民问题的实质是()(2.0分) “三农问题” 社会变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经济问题 土地问题 3、社会学的维度不包括下列的()(2.0分) 声望 财富 权力 阶级 4、社会互动的根本目的是()(2.0分)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析 演讲人:谢遐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时间:2002年11月13日晚 地点:复旦大学三教3208教室 演讲人简介: 谢遐龄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民盟中央常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同时在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多种学术团体担任职务。 讲演题目: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析 我看今天复旦校园非常热闹,有很多讲演同时举行,有这么多同学来听我的这个报告,我感到很高兴。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大家都关心的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我今天和大家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可能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难度,我相信这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演讲题目虽然是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但实际上涉及大家都很关心的三大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民主政治,还有一个是法治。现在大家都希望我们的社会发展,经济上是市场经济,政治上是民主政治,整个社会状态则是法治。这三个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基础应该由社会学阐述清楚。 一 我们今天讨论社会结构,首先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现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有没有市场经济的存在?如果存在,又占多大比例?如果说一点没有市场经济成分,恐怕是不妥当的。应该是有一定的成分的。我记得在1988年,我对一位经济学权威说,我认为现在中国没什么市场经济,您是否同意?他说你这句话恐怕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不会同意。现在14年过去了,和14年前相比,我们市场经济的成分,只能说是多了一点。这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这一块,还有就是部分民营企业。但我不敢说全部民营企业都是符合市场经济标准的。另外国有企业也有一部分进入了市场经济。现在我们讲有多种经济成分,有公有制、外资、合资、民营等等,经济形态也有多种成分,这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含义不同,就是既有市场经济,也有其他形式的经济形态。我举一个例子,河南有一个叫“南街村”的地方,前几年有人说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典范,是计划经济有生命力的明证,我们系里的一些同学要去调查,我就对他们讲,我说那些人的说法表示怀疑。虽然我对南街村不了解,但是我敢说,它必定和你们想象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不一样的。他们告诉我这个村内部还保持着原来计划经济的模式,我说不能那么讲,首先,南街村跟外部社会难道没有商品交换吗?它生产出产品,拿去卖发了财,它不是处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吗?其次,南街村有没有雇工?据说有3万外地人在那儿打工。这怎么是我们某些人心目中“一大二公”的纯洁的社会主义呢?我当时告诉同学,要去南街村调查,应该调查它实际上是如何进行生产活动;实际上如何与外界做生意;实际上如何雇工;工人实际上一天工作多长时间,8小时、12个小时还是14个小时;一周有没有休息日,是休息一天还是休息两天;发多少工资,剥削的程度有多少(笑)?就是要了解实际情况。所以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中,不能说没有市场经济的成分,但是成分有多少,一定要调查、要统计,不能想当然。这应该由经济学家来研究,当然社会学家也可以参与其中。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中国当前的经济形态,不能说完全是市场经济,只能说市场经济占有相当的比例。 美国的社会学界对中国研究非常有兴趣,我们就说中国研究已经进入了美国社会学的主流,这所谓的标志就是在他们最主要的两到三个刊物上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研究的论文达到了

龚维斌: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龚维斌: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摘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构,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一个后果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风险[作者简介]龚维斌,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北京100089 一、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 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一)人口结构转变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本世纪伊始,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

即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4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大城市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一般中小城镇。例如,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 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而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23%至25%.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至600万的峰值,且上海人口日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而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 2.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40.69%下降到2007年的17.88%,足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而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则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地区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也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第一,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3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从一个“三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三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不仅于此,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总人口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4%,2007年这个指标已经达到6.2%。在北京城市中,100人里就有30多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所以说,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我国二三产业的GDP超过70%,但在总就业劳动力中,二三产业的就业还没有30%,农村劳动力占70.5%。2007年,我国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是76990万,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40.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26.8%,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32.4%。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59.2%,超过了50%的水平。我们原来是个主要生产农产品的农业国家,现在,我们的多数劳力已经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到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二三产业。 第三,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只17.9%。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世纪之交后,城镇化发展很快,2007年的城镇化率是44.94%,但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社会应该有的50%指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的城镇1978年是17245万人,2007年为59379万人,29年增加了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1453万,其中大多数是农村转出来的。这是一项大的历史工程,是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一项大的成就。第四,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前,我们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也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显然不能再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来概括了,更不能据此来制定政策。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属于社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适应、不协调,滞后了,这是产生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原因。如“三农”问题,本质是结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讲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讲到点子上了。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者:张静 29人参与3评论 新周期的一个深刻社会背景是中国社会结构以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变了,但工作方式还跟不上社会结构的复杂变化,导致社会建设方面问题重重,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我主要想回应的是新周期政体或国体的整体性问题,为什么或如何获得公民的认同,用社会学的术语表达,就是一个整合的问题。包括社会的整合的问题。政府的控制权为什么会得到承认的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普通人对社会怎么看、怎么想,他们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是我们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而不是从高层的角度怎么看、怎么想。前几天发生的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女儿带她坐高铁去成都看病,买不到全程坐票,在没有座位的阶段,她没有离席,结果就有人上来了,年轻人就要求老太太起身,老太太女儿说老人年纪大了,又是要去看病,能不能跟他挤一下,但年轻人断然拒绝。这件事在网络上热议,从大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现在年轻人的思想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关键的是,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理,什么是道理,看法已经完全不同了。过去的看法毫无疑问是非常统一的,在上一代人看起来,尊老是道理。但这一代年轻人就会认为,我买到票了,我就有坐在这儿的权利,你为什么不去买票,买更高级的票,总之你没有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占了我的座位,这是错的;如果我同情你,是我的情,如果我不同情你,是我的理。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代际问题,而是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及其中人与人关系乃至个人与其所在组织的责任、关系的认识,都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从执政、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对于中国社会究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进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一、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一)掌握 突出的经济发展成就与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社会建设为重点是相对于经济建设为重点而言的。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这是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与矛盾的重要根源。 “党和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日益强调要将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标志着中国正在经历第二次转型,迈入了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 (一)掌握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重要理论工具。” (二)理解 1.什么是社会结构?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其实质是资源与机会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 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 (一)掌握 社会结构的基础结构、、社会整合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生存活动结构以及社会地位结构等五个方面。 四、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掌握 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互为因果关系 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家庭经济功能的强化推动着经济发展 2、就业结构调整,使劳动力配置合理化 3、社会组织功能的自主性回归,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4、城乡结构调整,资源与机会空间配置的聚集效应得到发挥 5、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充分显现 五、社会结构变动滞后: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掌握 社会结构变动滞后的表现及后果。 标题“社会机构变动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 现代社会结构的形成经历的三个转换点 “首先是产值结构的转换点,即非农业产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85%以上; 其次是城乡结构的转换点,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第三是就业结构的转换点,即非农业从业人员上升到全部从业人口的70%以上。” “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一个现代化国家或地区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还要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同时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要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带来社会各个群体阶层利益关系的协调,才能带来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理解 1.社会结构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对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认识不足 2、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3、经济体制改革了,社会体制还没有相应进行必要的改革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和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我国不容置疑地进入社会利益结构主体深刻变动、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计划体制积累下来的历史问题与市场经济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发生碰撞所交织于一起的“高风险时代”。在这特殊时期,社会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结构向复杂的结构转变,其具体体现于利益主体更为多元,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利益需求更为多样。在这种多变的情势下,人们原来所熟悉的社会大环境也在发生着整体性移位,一些在大家看来陌生甚至是无法想像的行为方式、游戏规则也相继呈现于周围,这些新出现的事物要得到普遍认同,大致需要一定的调整期、适应期和整合期,而在这“三期”的特殊转型期间中,因为各种利益冲突、贫富悬殊鸿沟、社会分层现象、收入不平衡性、贪污腐败、社会风气不正、就业形势严峻、物价波动以及购买压力等等问题而引发起新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普遍性将始终并在一定时期内渗透并影响着每一位中国公民,这种影响也会通过彷徨、质疑、困惑、牢骚甚至是采取极端的行为予以反映和暴露。 社会公民大多从属于一定的组织,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效益最大化的人力基础。员工既是企业一员,更是社会一介公民,他们不仅工作于企业这个组织环境中,更多的是与家人一道生活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内,因此,他们的思维、观念、行为规范不仅与企业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更与社会环境休戚与共。那么,作为企业如何正确看待员工身上呈现的“社会转型综合症”,如何正确处理这种综合症弊端通过员工群体带入企业所引发的各类不利因素,这应该是当前特别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社会结构变迁的文化寓意.doc

社会结构变迁的文化寓意- 内容摘要: 文化的时间意义及其时态特征,是我们理解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关键——此处的时间当然是一种反映人类实践活动质向意义的历史时间。文化无论作为实物形态还是作为观念形态都是人类社会的写照。作为人化世界的实物形态,文化不过是凝固的历史或历史时间的结晶体,任何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器物都无声地倾诉着关于历史年轮的记忆,那用于结绳记事的“网结”和储存信息的“芯片”更多地是给予我们有关历史节奏和进程的思索。作为观念形态,文化则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潜在的时空领域,它所赋予的乃是人类行动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社会结构变迁 美国学者洛夫乔伊(A.O.Lovejoy)曾经说过:“舞台布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确实改变了,演员们也在改变他们的服饰和外表;但他们的内心活动却都是源于人类相同的欲望和热情,并在王国和人的无穷变化中产生其影响。”[1](P40)我认为这一象征性言论颇有寓意,如果以“人的活动”[1]类比社会结构,而以“舞台布景”、演员们的“服饰和外表”类比人类的文化现象,那么其中的确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结构变迁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关系。洛夫乔伊提到的“不同时间地点”则是几个值得注意的关键性字眼。那末,社会结构变迁与文化多样化发展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人类文化创造活动与特定的社会历史境遇 同时,人类文化创造往往是由有限的群体或个体具体的历史活动表现出来的,这也是我们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线索。黑格

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曾经阐述了人类个体与整体的一致性问题。他说:“纯粹的行动本质上就是特定的个体的行动,而这种个体的行动本质上又同样是一个现实或一个事情。反过来说,现实本质上只是个体的行动和行动一般;并且个体的行动同时也仅只是行动一般;因而它同样也是现实。”[3](P275)皮亚杰则从另一个方面以实证的方式诠释着黑格尔过于晦涩的论断,他在其《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中指出,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推断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该书中,皮亚杰详细地说明了他是如何观察儿童的思维形成、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仔细研究解释了反映在其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与人类思维发展链条的联系。在这种交往条件普遍地受到限制的环境下,个人、族群和国家的文化创造活动在整个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历史似乎总是向我们暗示,文化在人类过去的发展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伟大的人物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当拿破仑在黑格尔眼中成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时,我常常困惑于究竟拿破仑是“玩偶”还是“英雄”。然而,毕竟在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表现为各个民族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进行本民族的文化创造。尽管如此,人类历史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却依然具有许多相同的内容,如发展的进程,内部的、有限的交往形式(战争或分工),而“0”这一符号则为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及玛耶(Maya)文化各处独立发明。“世界上的原始文化”则以“通过血缘关系聚集在一起的部落社会”、“缺少书写知识”、“周而复始的农业宗教、图腾崇拜和异族婚姻”等表现出“许多相同的特点”[4](P39)。即便在一些相对微观的方面,人们在独立地从事科学文化的活动中也常常出现一些巧合:比如牛顿与莱布尼茨同时创立了微积分;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圣西门、马克斯·韦伯和马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 孙立平 2012-7-11 15:03:15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摘要:社会结构变迁是转型社会的核心特征。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转型的后果主要体现为社会结构的多方位、多层次、多向度的变迁。其中结构的分化向结构的定型化过渡,从而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逐步朝着阶级化型塑。这些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断裂与失衡,逐渐成为了当今较为显见的碎片化的社会生态。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分化;社会阶层化 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核心性的变迁过程。本文将从有关分析模式转换人手,来透视改革以来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最新的趋势。 从结构分化到结构定型 关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8O年代初。那个时候,在刚刚恢复和重建的社会学中,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不过,由于中国社会学重建时主要是受美国主流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因此,当时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分析模式就是在美国社会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分层研究。 但这种居于主流地位的研究模式与当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现实之间实际存在很大的张力。

因为分层研究一个隐含的前提是,其所研究的社会已经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定型状态。也就是说,分层研究更适合研究定型社会的结构变迁。而当时现实的情况却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变迁才刚刚开始。就社会结构而言,当时的典型过程是伴随体制变革而发生的结构分化。因此,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社会学界虽也进行了许多社会分层的研究。但实际上,当时进行这些社会分层分析是很勉强的,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开始分化的过程当中,正在形成中的阶层不仅很不成形,而且是非常不稳定的。当时分出来的那些“阶层”或“层”,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很快就发生变化了。 但在进入90年代之后,特别在到了9o年代中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这个时候起,定型化的过程开始了。其标志主要有四点。 第一,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最显而易见的是不同居住区域的分离。如果说由居住分区形成的阶层边界是可见的,那么,由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成的阶层边界则是无形的。但这种无形的边界,不仅可以作为阶层边界的象征,而且,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说,还是阶层结构再生产的机制。第二,内部认同的形成。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是与阶层之间的边界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们正是从这种边界中萌发“我们”与“他们”的概念和意识的。在1991年,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曾经对上海市民的阶层意识进行过调查,得出的结论还是“有阶层化差别但无阶层化意识”。而在1996年的武汉进行的调查则表明,绝大多数市民具有阶层认知,其中314的人认为自己是处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当中。第三,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在80年代,包括在9o年代初期,阶层之间的流动是相当频繁的。

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个社会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参见图1)。这十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各社会阶层及地位等级群体的高低等级排列,是依据其对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和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因为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么至关重要,相反,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来上升很快,它在决定人们的社会阶层位置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 十个社会阶层的界定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目前,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阶层在趋于等级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这一阶层的社会态度、利益及行动取向和品质特性,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改革的最初十年,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处于政治与社会经济地位不一致的状态,他们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改革的后十年,他们仍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并且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较大获益者之一。另外,由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执政党和政府意志的代表和体现,所以,各社会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合作或冲突,经常转而表现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支持或不满。目前,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域中比例大约为0.5%。 2、经理人员阶层 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间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明晰化,其阶层内部的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还有明显差异。这一阶层的社会来源主要是三部分人。第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干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这一部分企业干部逐渐从行政干部系列中脱离出来,成为职业经理人。第二部分来自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或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中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出现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趋势,一些企业主聘用职业经理人来为他们经营管理企业;另一些业主则通过企业股份化而使自己从业主型的创业者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第三部分人是三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经理人员阶层是市场化改革的最积极推进者和制度创新者,他们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一阶层的成员支配着大量的经济资源,他们都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他们的政治社会地位也较高,被称为“老总”。许多大中型企业处于国有或产权不清的状态,实际上是经理人员在支配这些企业的生产资料和经济资源。同时,这一阶层的主导成分与国家权力和海外资本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状况决定了,经理人员阶层在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也是主导阶层之一,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对政府经济决策的影响力,甚至要大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还在继续扩大。这个阶层还在发展之中,在目前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5%,但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这一阶层的成员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据我们调查,在深圳市这类经济中心城市,经理人员阶层所占比例高达9%,远远超过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所占比例;但在经济不发达的贵州省镇宁县,经理人员就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经理人员阶层所占比例以及这一阶层的经济回报率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 3、私营企业主阶层 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