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乙己》公开课第二课时

《孔乙己》公开课第二课时

《孔乙己》公开课第二课时

《孔乙己》公开课第二课时

《孔乙己》优质课教案讲课稿

《孔乙己》优质课教 案

精品文档 《孔乙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悟笑声,了解社会病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吴敬梓老先生的《范进中举》,从中了解到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艰辛岁月与辉煌成就。文中通过对比的手法,描写到范进中举前后的天壤之变,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文章——《孔乙己》。 二、作者及背景 1.作者:鲁迅——(教师提示:名、时、地、评、作) 《孔乙己》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字______,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______家、_____家、_____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_》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有《______ 》,选自散文诗集的《_______》的《___________》。 2.背景:《孔乙己》这篇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孔乙己》是一篇声讨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xí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独立完成) 温馨提示:①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②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明确:小说描写了晚晴时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里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孔乙己,在众人的笑谈中了此一生。 2.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划分本小说的结构,你认为如何分层?并说明每层的内容。明确: 开端(1—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发展(4—9):记叙孔乙己的生活经历,刻画孔乙己的性格,展示他不幸的遭遇。 高潮(10—11):腿被打折,生存条件难以维持。 结局(12—13):大约的确死了,揭示孔乙己悲剧结局。 四、重点研读 1、品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文中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孔乙己?刻画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教师提示: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属于描写,刻画了孔乙己的性格”的格式来回答问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孔乙己》(第二课时)说课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孔乙己》(第二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第二课时。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大环节。 一、说教材 《孔乙己》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封建科举制度残害下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 3、体会作品以“笑”写“悲”的艺术手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教学难点:认识孔乙己悲剧的根源。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包括三个小环节) 【---.】导语设计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下面,我们再次走进《孔乙已》,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设计意图:导语设计提示了同学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助于解决重难点。】 【二】复习提问【投影展示以下三个问题】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分析了孔乙己生活的环境,谁能说一说孔乙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设题意图:通过回忆,使学生认识到孔乙已是生活在长衫客和短衣帮之间的。】 2、孔乙己属于长衫客和短衣帮两类人中的哪一类呢?理由是什么? 【设题意图:要求掌生得出结论:孔乙己既非长衫客,又非短衣帮。理由就是:“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3、“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入”这句话,你认为孔乙己的身份具有怎样的特点? 【设题意图:找多位同学回答,得出结论:“站着喝酒”说明他不富裕,经济地位低下;“穿长衫”是有文化、有身份的象征。可见,孔乙己的身份具有矛盾性、特殊性。】【三】拓展探究(投影展示以下九个问题) 1、思考:孔乙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设题意图:先说一说自己服中的孔乙己,再结合关键词句讲一讲。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迂腐麻木、好喝懒做、自命清高、天真善良】 板书 迂腐麻木 孔乙己好喝懒做 自命清高 天真善良 2:根据孔乙己的遭遇和经历,你觉得他最终可能是怎样的结局呢?

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教学构思及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孔乙己》写于1919年三月。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 教读课文,应该是以教材为例,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主要问题以勾联有关内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为此,教学中运用矛盾分析法,把握人物形象,深层探究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以理解全文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兴趣,可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加以从主题表达、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对照、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孔乙己履历表》,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构思: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2、速读课文,攻克字词难关,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环节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而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场景与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带着明显的目的和一定的速度开始阅读,为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阅读创造条件。阅读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 3、选读填表,创设阅读探究的情境 在老师设计的《孔乙己》履历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完善表格,填写文中的有关内容。填表的过程是为学生发现问题创设情境,进而引起学生对孔乙己生存环境、社会地位及性格特征的思考。 4、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文中的问题 通过阅读填表,学生会得出一些结论,有小组选择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并引出下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Megan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复习有关鲁迅及其作品的知识,快速导入。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之间一人一段大声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不懂的词句画下来。 (2)学生讨论,学习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交流,重点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强调多音字“和”,容易混淆的字形“侍—待—持”“绰—掉—悼”“蓬—篷”等。 (4)学生练习用“读读写写”中的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5)学生听老师范读或者课文录音,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故事梗概。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 3. 理清结构层次。 (1)学生小组交流,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2)小说用了几个生活片段连缀成孔乙己的悲剧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3)师生讨论,明确。 第二课时

1. 复习巩固。检查听写上节课重点字词,纠错订正。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分组从孔乙己的角度、掌柜的角度、酒客的角度、丁举人的角度讲述孔乙己的故事。 (2)学生四人小组内讲述。 (3)每一组选一个代表讲述。师生聆听,补充,指正,评议。 3.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特点。 (1)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分析孔乙己的心理和性格。 (2)学生读书,思考,做批注。 (3)师生共同交流,教师注意点拨。提示:孔乙己断腿前后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前后的反差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和悲剧命运。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从断腿前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断腿后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境况? ②付钱时,前面是“排”,后面是“摸”,意味有何不同? ③孔乙己的语言、神态前后有什么变化? (4)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孔乙己身上还有什么优点呢?

孔乙己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5 孔乙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积累生字词,回顾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时代背景。 2.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明确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重点)3?通过研读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其性格特征。(难点)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深镇的咖啡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一大约玛丽张的确 被判无期了。”2015年8月9日,一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的孔乙己体改编的 文章爆红于网络。在这之前,同学们对孔乙己这一人物是否有了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探究这个人物形象吧! 二、预习展示 1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5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 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 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2.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颓唐(tu 1)附和(h e)孱水(ch m) 阔绰(chu c)间或(ji m) 3. 理解词义。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着别人。 4.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小说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 明确:鲁镇咸亨酒店。 ⑵小说的人物有哪些?主人公是谁?叙写了哪些事? 明确:人物有:孔乙己、掌柜、“我”、喝酒的客人;主人公是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三、合作探究 (一)理清故事情节 1. 小说直接写孔乙己的情节有哪些? 明确: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4自然段) 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未进学。(第6自然段) 孔乙己教小伙计写字。(第7自然段) 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第8自然段) 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喝酒。(第11自然段) 2. 按照小说的情节,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 - 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第二部分(4 —13):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4 —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特级教师《孔乙己》课堂实录

《孔乙己》课堂实录饶美红(吴丹青点评)(曾获全国鲁迅作品课程教学银奖,《语文建设》2012年第1期)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饶美红 饶美红:杭州市建兰中学校长,第二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课前播放茅威涛的越剧唱腔《回字歌》,渲染气氛。) 一、导入: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国文。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通过对课文的通读,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2: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3: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 师:你能配上动作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学生摇头换脑并伸出五指做孔乙己状形象地朗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1: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生2: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 生3:他是一人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有同学有 同感吗? 生1:他自己钱不多,买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2:这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同学们都很有感触,孔乙己留给你们还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吗?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还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 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 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1: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古词语“窃”, 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2: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的都非常棒,《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在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时候就有,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和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 到了这几幅孔乙己的经典画面: (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回字有四样写法,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好象跟我们的同学说得不谋而合,看来这就是经典的不朽之处,无论经过多么长久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一样的。 师:根据以上这些文字的叙述,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读书人! 师:怎样的读书人?能否在前面加个定语。 生1:可笑的读书人! 生2:迂腐的读书人! 生3:善良的读书人! 师:国际知名的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先生认为: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如何的?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对口专业二班时间:2016年10月27日执教者:田然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本文的表达的技巧,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及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把握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大家对鲁迅先生应该并不陌生吧。最早的的有《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你们学完了有谁在桌子上刻了早字?这可是破坏公物哦,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警醒,提醒自己要:时时早,事事早。从这里也可见到,鲁迅先生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文化,还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之后呢?我们还学过《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这里面的一个个人物仿佛也还历历在目,性格鲜明的生活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先生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 二、作者简介:鲁迅(l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参任《新青年》编辑,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终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译文集》10 卷、《鲁迅全集》16卷。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 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三、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政治上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四、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生字词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孔乙己优秀教案

《孔乙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2、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3、体味重点的字词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4、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图片)这是在绍兴咸亨酒店门前矗立的一尊铜像,他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大家说是谁?孔乙己(板书孔乙己)。是的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鲁迅(只要是鲁迅先生的有关知识点均可)。同学们讲得非常好。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文学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到了绚丽的阳光。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今天让我们走进孔乙己,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旧制度所吞噬。 解题: 二、让学生思考:这篇小说主要写了有关孔乙己的哪些事情? 三、文本研读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板书:情节、人物、环境 2、谁来说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 明确: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但他屡考不中,直至最后连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后来他为了度日替人抄书,但由于他懒散成性,经常把人家的书纸笔砚丢掉,导致连叫他抄书的人一个也没有了。于是他经常偷人家的书,也经常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的,他经常来咸亨酒店,他教酒店的小伙计识字,分孩子们茴香豆,他经常受到众人的取消,直到有一天,他因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直到死去。 3、我们知道要把人物形象刻画完整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写手段,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手段有哪些? 板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 4、那么我们依次照这几种描写手段梳理一下全文,我们首先来看外貌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描写孔乙己外貌的有关语句。 明确:(1)、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愁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所致),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颓唐萎靡)。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愁的经济状况和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优秀教学设计

孔乙己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一、激情导入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新课感知 目标导学一: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明确:主人公: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2):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高潮) 第三层(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目标导学二:分析事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主要围绕孔乙己的出场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孔乙己为偷书挨打做辩解;(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孔乙己用之乎者也来搪塞;(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我”不耐烦;(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5)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腿后爬到酒店喝酒。 2.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上述所分析的事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句子的提示,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并对孔乙己性格成因做简要分析。

《孔乙己》公开课教学实录

《孔乙己》教学实录(公开课) 班级:九(6)班 授课者: 听课者: 师:老师去绍兴旅游时,看到这么一座人像(ppt展示图片),大家能猜出他是谁吗? 生:孔乙己 师:对。这是出自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每一个到了这个地方的人 都会进去坐坐,出来之后都会做一件事,和孔乙己合个照。我也想和他合个照,可是当站在他身边时,我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最后我没有合影。不知道同学们看了文章后能不能有和老师一样的感觉。 PPT: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 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这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一段话:他说自己创作小说啊,目的都是为了揭示病苦,引起疗治。揭示什么病理,想疗治什么呢?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的世界,了解一下这个人物,看看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个人。他为什么这么喜欢他塑造的这个人物。好,请同学们打开书本20页。 “孔乙己你真可,你……” 师:请同学们在可后面加一个字,表明你对孔乙己这个人的感受,并且大家一定要从文中找到依据。昨天使让同学们自己交流了一下,那么今天和老师交流一下,你认为他这个人怎么样,你的理由在哪里? 生1:我写的是孔乙己你真可悲。 师:孔乙己,你真可悲。好,说说你的理由 :1:在当时的社会,比较封建已经是清朝晚期 你怎么知道是清朝晚期? 生1:我了解了一下 师:哦,你查了一下,可刻意去了解了一下。然后呢? 生1:然后,他又特别在乎自己的地位,不愿和那些劳动人民为伍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我特别希望你能用文中的原文原句来说明 生1:就是,他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师:你从这里读出了怎么? 生1:就是,爱喝酒。无论是前面排出九文大钱还是后面的从袋里摸出四文钱,说明他无论钱多钱少都要喝酒 师:所以你的意思是,他爱喝酒所以他可悲吗?

《孔乙己》优质课教案(九年级上册)

《孔乙己》优质课教案(九年级上册) 导读:《孔乙己》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下面是其优质课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与背景;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品味小说语言,掌握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契点去分析文章;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小说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2明确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2、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解题 写于1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优秀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与背景;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品味小说语言,掌握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契点去分析文章;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小说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2明确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2、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

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解题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九年级语文《孔乙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孔乙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造成孔乙己悲剧形象的社会根源及其思想意义。 二、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造成孔乙己悲剧形象的社会根源及其思想意义。 【教学步骤】 (一)、描写方法讨论 1、(推出第十六张幻灯片)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思考:从外貌描写中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明确:作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采用的是白描手法。开始出场时: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夹杂些伤痕”;“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又脏又破的长衫”;最后一次出场,先前的“青白脸色”现在变得“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先前身材高大,跟孩子们说话要弯下腰去,现在盘着两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别人讲话须要“仰面”。 从外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 2、(推出第十七张幻灯片)找出描写孔乙己动作的句子。思考:文章中哪些动作描写最精彩,足以表明孔乙己的性格。 明确:“排出九文大钱”要酒要菜;“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又说道,‘温一碗酒。’……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用“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而且在数目上,前次是“九文”,这次只是“四文”,还是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两个动作围绕着一个“钱”字,不仅写出孔乙己经济地位每况日下,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仁的个性特征。 3、(推出第十八张幻灯片)找出孔乙己富于个性的语言。思考:从这些语言中看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A、于是睁大眼睛说:“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说冤枉好人,而说“污人清白”,这是孔乙己独有的语言,可惜的是由于他并不“清白”,所以语言虽雅,却缺乏力量。 B、“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C、此外,还有“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 明确: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一等奖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一等奖 朗读法 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含蓄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人物形象,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质疑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学习课文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比较阅读,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及时代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深化作品主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对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教法学法 指导法、谈论法、质疑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精彩课堂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范进中举》,认识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摧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思考这位被科举荼毒的书生悲剧的一生,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背景链接 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鲁迅创作这篇小说是在孔乙己生活年代的20年之后,当时,科举制度已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鲁迅积极投入反帝反封 建的战斗中,写出了小说《孔乙己》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并揭示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昏沉、麻木病态。 2.生难字词 (1)字音 阔绰(chuò) 羼(chàn) 绽出(zhàn) 拭(shì) 蘸酒(zhàn) 荤菜(hūn) 门槛(kǎn) 舀酒(yǎo) 颓唐(tuí) 茴香(huí) 咸亨(xián hēnɡ) 附和(fùhè) (2)词义 【声气】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文中指态度。

最新孔乙己-优质课教案

《孔乙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悟笑声,了解社会病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吴敬梓老先生的《范进中举》,从中了解到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艰辛岁月与辉煌成就。文中通过对比的手法,描写到范进中举前后的天壤之变,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文章——《孔乙己》。 二、作者及背景 1.作者:鲁迅——(教师提示:名、时、地、评、作) 2.背景:《孔乙己》这篇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孔乙己》是一篇声讨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独立完成) 温馨提示: ①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②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明确:小说描写了晚晴时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里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孔乙己,在众人的笑谈中了此一生。 2.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划分本小说的结构,你认为如何分层?并说明每

层的内容。 明确: 开端(1——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发展(4——9):记叙孔乙己的生活经历。 高潮(10——11):腿被打折。 结局(12——13):大约的确死了。 四、重点研读 1、品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文中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孔乙己?刻画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教师提示: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属于描写,刻画了孔乙己的性格”的格式来回答问题。 明确: 外貌:死要面子,自命清高,穷困潦倒 语言:迂腐不堪,自欺欺人 侧面:好喝懒做 2、跳读课文,找出第4—11自然段,小说中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明确: 四处,分别在课文的第4、6、8、11自然段,实际是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人很开心,可见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贱踏。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民众的活力,热情和同情心都被扼杀了,变得麻木,变得冷酷。突出了孔乙己地位的底下。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这样作品的反封建意义就加深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就是孔乙己,这就是孔乙己悲催的一生,孔乙己在笑声中出

5.孔乙己 公开课获奖教案

5.孔乙已 鲁迅 教学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解题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

《孔乙己》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方法的指导。 2.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内容: 1.掌握一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3.理解文中描写短衣帮、掌柜以及多次写到“笑”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预习要求: 1.疏通文字,熟悉课文。 2.了解科举制度及文中涉及的封建思想(课前印发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全面感知。 1.默读全文,完成下列句子,了解孔乙己身上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的人。 2.交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穿长衫的人。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偶尔偷窃的人。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的人。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帐的人。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的人。孔乙己是个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遭到冷遇的人。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的人。 三、深入探因。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会地位。归纳出如下答案: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以而为之。

《孔乙己》优秀教案

《孔乙己》优秀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孔乙己》被李长之先生列为鲁迅小说“完整的艺术的”八篇小说之首,刘再复称它是“精细的象牙雕刻……雕刻出一个世界”。两千多字的篇幅,浓缩了深广的现实内容,几乎小说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引申开去。这样的一篇课文,希望仅用三课时就分析得透彻,是有难度的。既要整体上把握全文,又不遗漏教学要点,那就得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并且由一个或几个主题贯穿每一堂课。 第一课时,建议从第⑨节切入,着重扣住“快活”两个字,打通④-⑧节,分析孔乙己的身份,外貌与性格;第二课时则可以抓住全文最后这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为切点,提问设疑: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这样,在理解⑩-⑿节的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人物外貌、动作等等的前后变化,从而突破板块式的段落界限,在整体阅读中整体地把握孔乙己的迂腐性格与悲剧命运。第三课时一方面巩固前两课的知识,一方面解决几个看似零散却又关键的问题,包括人物生活的环境,小说叙述的视角,以及读者所持的态度等等。 二.教学要点提示 1.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初步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3.感受作者对文中不幸人物无情的批判和无限的同情。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了解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以讨论的方式,理解孔乙己的复杂性格。 二.教学过程 1.简介写作背景引入。 本文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本人曾说过,整一部《呐喊》十四部小说里,他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又是如何遭到社会的“凉薄”,学习本文后,可以有明确的答案。 2.教师朗读课文第⑨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问题一: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问题二: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 3.听录音①-⑧节,思考以上两个问题。 4.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孔乙己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孔乙己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 下册) 课题孔乙己2 设计 使用者课型新授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分析孔乙己形象 重点分析孔乙己形象 难点分析孔乙己形象 导学探究 【复习回顾】 【孔乙己其人】 姓名籍贯 年龄出生年月 学历身体状况 特长工作单位 家庭成员主要工作成就 工作生活经历主要社会关系 主要优点主要缺点 总体评价

【解读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 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深入探因,分析性格】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孔乙己复杂性格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会地位。归纳出如下答案:【悲哀的孔乙己】 1.从文中找出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来,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感受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对孔乙己的性格分析。 (1)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3)通过对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个性。 (4)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5)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 3.教师小结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是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但后来由于自己并非真正地辛苦苦读、又好喝懒做,最终在人们的嘲笑声中以及在科举制度的摧残下,将要死去了。从孔乙己的遭遇中,体现当时国民的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4.综合分析,归纳性格。 【口语训练】 学生谈对孔乙己的印象。(可针对一些方面) 反思 盼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