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古诗阅读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阅读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阅读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阅读及答案

1.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素梅王冕

闲花野草斗青红,一着冰霜扫地空。惟有老梅标致别,岁寒时节自春风。(1)这首诗刻画了梅花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全诗进行简要分析。(2)诗中描绘“闲花野草”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刻画了梅花凌寒绽放,风姿高雅的神采。冰天雪地寒气纵横的时节,争红斗绿的各色花草纷纷冻毙,惟有梅花从容自在,凌寒独放。“惟有老梅标致别,岁寒时节自春风”,诗人既抒发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又借物抒怀,赞美了君子品质。(2)描绘闲花野草,主要是为了对比和衬托梅花的形象及精神风貌。“闲花野草” 在寒冬到来之前,也曾“斗青红”,然而“一着冰霜”即“扫地空” ,这与梅花的“岁寒时节自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梅花“标致别”的高雅风姿,进而突出梅花的傲岸品质。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 ,请简要概括“半山春晚” 的特点。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春花凋谢,树木清阴,气氛静谧。(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写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半山园主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更衬托出诗歌境界之幽。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 “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 题。

忆王孙春词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王孙】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作者精心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 这些意象的组 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2) 、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指杏花村” ,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 ,但其所抒发的感情各不相同,试做 简要的分析。

杜诗写孤身赶路的行人雨中奔波,不见家人, “魂断”指思乡之情;李词写闺中少妇登楼远 眺,不见行人,徒使魂销魄断, “断魂”是思夫之愁。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 (2)比较两诗结尾二句,说说两者写作手法有着什么样的相通之处。

参考答案 ( 1)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 象;赵诗描绘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仗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周诗写闲适的蝴蝶陶醉于东风野花之中,表现自己的惬意之情;赵诗埋怨 秋风使万物包括人老去,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5. 阅读下面两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 越调 ] 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 不管鸳鸯梦惊破, 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 越调] 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 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 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1) 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

(2)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 前一首抒发了对王朝兴废的悲哀之情。 诗歌连用“南朝旧曲? “司 马泪痕”两个典故,抒发了深切的王朝兴亡之悲;;后一首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 情。诗人以

4.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 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 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2)都是以乐景衬悲情。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或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情;后一首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神子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

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

月,千里外,素光同。

(1)词中“”一句化用了杜牧的诗句“ ,”;另

一句“野渡舟横” 化用了唐朝诗人的诗句“ ”。

(2)词的末尾三句用“只有”二字陡转,回到眼前,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三句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为望月抒情,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析。答:(1)杏花村馆酒旗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韦应物野

渡无人舟自横。(2)往事虽然美好,但已成过去,现在人隔千里关山,只有皎洁的月光,照着你也照着我。苏词以旷达的态度,自我安慰并安慰对方,带有祝愿的意味,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谢词侧重诉说离情,表达了人不能相见,徒然共照同一月亮的惆怅、无奈的心情。

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l4 ~16题。

霜天晓角陈继儒①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②。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③。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携得钓

竿筐筥,九寸鲈,一尺鲤。菱香酒美,醉倒芙蓉底。旁有儿童大笑,唤先生,看月起。

1.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素梅王冕

闲花野草斗青红,一着冰霜扫地空。惟有老梅标致别,岁寒时节自春风。

(1)这首诗刻画了梅花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2)诗中描绘“闲花野草”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刻画了梅花凌寒绽放,风姿高雅的神采。冰天雪地寒气纵横的时节,争红斗绿的各色花草纷纷冻毙,惟有梅花从容自在,凌寒独放。“惟有老梅标致别,岁寒时节自春风”,诗人既抒发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又借物抒怀,赞美了君子品质。(2)描绘闲花野草,主要是为了对比和衬托梅花的形象及精神风貌。“闲花野草” 在寒冬到来之前,也曾“斗青红”,然而“一着冰霜”即“扫地空” ,这与梅花的“岁寒时节自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梅花“标致别”的高雅风姿,进而突出梅花的傲岸品质。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 ,请简要概括“半山春晚” 的特点。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 1)春花凋谢,树木清阴,气氛静谧。 (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 。 诗歌头两联写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半山园主人安静悠闲的生 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 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更衬托出诗歌境界之幽。 ②寓情于景 (或: 情景交融)。从“唯有” “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 2 题。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王孙】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作者精心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 这些意象的组 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2) 、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指杏花村” ,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 ,但其所抒发的感情各不相同,试做 简要的分析。

杜诗写孤身赶路的行人雨中奔波,不见家人, “魂断”指思乡之情;李词写闺中少妇登楼远 眺,不见行人,徒使魂销魄断, “断魂”是思夫之愁。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

(2)比较两诗结尾二句,说说两者写作手法有着什么样的相通之处。

参考答案 (1)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

赵诗描

绘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仗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周诗写闲适的蝴蝶陶醉于东风野花之中,表现自己的惬意之情;赵诗埋怨秋风使万物 包括人老去,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5. 阅读下面两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 越调 ]小桃红 杨果

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 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

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 越调]平湖乐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1)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1)前一首抒发了对王朝兴废的悲哀之情。诗歌连用“南朝旧曲?“司马泪痕”两个典故,抒发了深切的王朝兴亡之悲;;后一首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诗人以“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2)都是以乐景衬悲情。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或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情;后一首

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神子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

素光同。

(1)词中“”一句化用了杜牧的诗句“ ,”;另一句“野渡舟

横”化用了唐朝诗人的诗句“ ”。

(2)词的末尾三句用“只有”二字陡转,回到眼前,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三句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为望月抒情,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析。

答:(1)杏花村馆酒旗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韦应物野渡无人舟

自横。(2)往事虽然美好,但已成过去,现在人隔千里关山,只有皎洁的月光,照着你也照着我。苏词以旷达的态度,自我安慰并安慰对方,带有祝愿的意味,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谢词侧重诉说离情,表达了人不能相见,徒然共照同一月亮的惆怅、无奈的心情。

8.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l4 ~16 题。

霜天晓角陈继儒①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②。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

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③。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携得钓竿筐筥,九寸鲈,一尺

鲤。菱香酒美,醉倒芙蓉底。旁有儿童大笑,唤先生,看月起。【注】①陈继儒,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②作者在《晚香堂小品·花史题词》中写道:“吾家田舍在十字水外、数重花外,设土剉(瓦锅)、竹床及三教书,除见道人外,皆无益也” 。③陈仲,战国著名思想家。名定,亦称陈仲子,山东邹平人。陈仲子辞官隐居于长白山,终日为人灌园。

(1).上片详细写居住环境的用意是:

(2).“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的个性。

(3).简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参考答案(1)强调居住环境清幽而又朴陋的特点,抒发主人的自然之趣和孤洁之志,表达返朴归真的隐士情怀。(2)无拘无束,自由自在(3)要点:率真朴素、平易质朴(质朴无华、多用口语);语言与人物形象(作品内容)相吻合。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1)“复” 写出作者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状态;回临皋寓所时,“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天色很晚,说明畅饮之久;“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样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份醉饮的豪兴表现出诗人风神潇洒的形象,旷达的态度和率真的个性。(2)诗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10. 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

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

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1)流水白云(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 ,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解析】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文学鉴赏向来就是学生

的难点,难在不但要熟练掌握鉴赏技巧,明白解题规律,更要了解与诗歌创作相关的一系列知识,比如作者、创作背静、主旨等,然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1)中只要紧紧抓住“温润

柔美”和“飘逸渺远”这一要点,在前四句中沿特点找意象,此题简单。(2)中要明白是借

景抒情,先景后情的写法,要从景物中分析作者的感情。

11. 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杏帘在望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这首诗是林黛玉替贾宝玉为大观园中“杏帘在望”一处景点所作题诗,元妃认为是众姊妹中最好的。(1)联系学过的诗词,分析颔联景物描写的突出特点。(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采用了什么的抒情手法?参考答案(1)景物名词的排列。鹅儿在长满莲藕和水草的水中自由嬉戏,房前屋后桑榆成荫的人家里,燕子在房梁上呢喃。虽然没有用动词在景物名词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但并不影响诗句的自然流畅,而且还拓展了诗句的表意空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前两句就是这种手法。

(2)作者通过尾联赞美了太平盛世的景象。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前三联作者通过具体的写景已经描绘出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基础上,作者于结尾处直抒胸臆,自然而明朗。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

寒日无言西下。

[ 注] 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 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

(2) 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甚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 “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 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帐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人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慨叹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

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 (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

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2)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 南宋] 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作此词时,作者住在浙江湖州。(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绘出“旧游”中怎样的美好情境?请作简要分析。

(2)全词如何围绕“闲”的心绪,发出怎样的感慨?参考答案(1)①动静结合。② 借月色迷蒙、疏影斑驳和豪英坐饮、流水无声、笛声阵阵来构成一幅人与景、情与境相谐和的优美游乐图。动静结合:碧空中,月色迷蒙;花丛中,树影斑驳(静);午桥上,豪英坐饮(动);长河中,流水无声(有动有静);杏花里,笛声阵阵(动)。构成一幅人与景、情与境相谐和的优美游乐图。(2)从洛阳旧游到现今偏寓江南(湖州)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从昔日与豪英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15.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霜。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雨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1)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2)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为后两句作者的惊异之情作铺垫(2)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何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除侧面描绘山雨之奇外,还在中间两联正面描绘山雨的特征。或者:在抒情手法上,翁诗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何诗则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写了诗人雨前的心旷神怡、雨中的喜雨、雨后的“奇” 雨之情。

1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

来。

【注】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1)衬托(铺垫)。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意思对即可)(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意思对即可)【诗歌鉴赏】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 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