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场地组织大课间活动形式探索_丁敏奎

小场地组织大课间活动形式探索_丁敏奎

小场地组织大课间活动形式探索

丁敏奎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江苏 南京 210013)

中图分类号:G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0)08-122-02

投稿日期:2010-06-17

作者简介:丁敏奎(1973 ~),本科,中教一级,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能手。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在开展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中,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作为省城小型化小学,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认真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没有大场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小场地上做出了大文章,努力开展富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1 现状分析

学校仅有小篮球场(14米×26米)和55米长的4道跑道。面对场地小、人数多的现实矛盾,要有效并且高质量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力争演绎出体育活动的精彩。

2 形式探索

对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进行合理的时空规划,营造出科学的分配方案。在活动安排上,尽量扬长避短,在全区较早地开展了趣味运动会,选取场地要求小的项 目,如长跑、拔河、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羊角球、板羽球等,进行全校性比赛。具体小场地体育活动形式探索总结如下。

2.1 定位练习法

2.1.1 涵义与目标 在小场地上同时有

几个班级活动,学生活动范围减少,采用的是“定位练习法”。

2.1.2 内容与方法 在走廊过道教武术、

基本体操等,基本要求位置不变而教材教法多变的内容,除了做发展身体素质的体操、跳绳、立卧撑、徒手技术动作、滚铁环、羊角球等练习外,还可以做绕人运 球,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利用体操棒或小型器材进行协调性练习,用沙包、废旧纸做成小球进行抛接练习。

2.1.3 优点分析 充分锻炼学生的方位

感和空间感。教学秩序活而不乱,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2.2 实际练习法

2.2.1 涵义与目标 按实际情况和实际

需要进行练习的方法。

2.2.2 内容与方法 充分利用学校的自

然环境和建筑物,做自然地形慢跑、台阶两脚交换跳、跑楼梯、沿墙根慢跑、纵跳摸高、靠墙手倒立、对墙投掷、绕过障碍等。在活动当中考虑到学校学生的特点,如冬天许多学生喜欢踢键子、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而且能玩出很多花样,就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一特长,把水平高的同学组织起来,进行一些小型的单项比赛,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可将民族优秀传统项目武术贯穿于教材当中,不需要器械,在小场地上同样能达到很好的锻炼 效果。

2.2.3 优点分析 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学生情绪很高,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活泼自然,灵活而不乱。

2.3 循环练习法

2.3.1 涵义与目标 循环练习法就是通

过回头练习,将前面练习过的动作或内容再反复练习,使其达到熟练程度或增大运动量。

2.3.2 内容与方法 在场地上按一定的

路线移动,如绕前后两位同学跑、“8”字形跑、蛇形跑、螺旋跑、快慢相间跑、兔子舞等,还可以走跑交替、变换动作方向与节奏。虽场地有限,跑距却可以延伸,

一二年级练习3分钟、三四年级练习4分钟、五六年级练习5分钟,由老师统一指挥交替休息;在有效的范围内分组练习,如第1周,一二年级跳绳、踢毽子,三四年级举重物,五六年级滚铁环;第2周,一二年级小篮球,三四年级滚铁环,五六年级跳绳、踢毽子;第3周,一二年级板羽球,三四年级跳绳、踢毽子,五六年级举重物,分散练习,依次轮换,只要组织严密,所有空间都能充分得到利用。

2.3.3 优点分析 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

度和运动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不宜产生疲劳。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改进动作技术技能、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作用,特别对活动场地小、班级人数多的学校来说,采用常规教学往往很难完成好体育教学任务。

2.4 替代练习法

2.4.1 涵义与目标 用一些相同或相近

的物体来代替部分运动的物体进行活动,替代物简单易准备,安全性能好。

2.4.2 内容与方法 利用废旧纸做成小

球、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实心球、铅球掷远;以跳背来代替山羊分腿腾越,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用橡皮筋来代替竹竿练习跨越式跳高,用废旧纸做成足球等,这样既可以增加练习次数,掌握好运动技能,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2.4.3 优点分析 可以增加安全性,增

加爱护器材的责任心,减少学校的经费 投入。

2.5 竞赛与游戏法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0.08.065

(下转第74页)

教学案例

竞争精神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4.3.2 优化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体育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使方法的选择适应学生的基础水平,使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法。

4.3.3 突出个性风格 体育教学有其教学规律,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上课时,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同学们在相互的配合中学会如何主动地学习,加上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4.4 加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提高终身体育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科学的发展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许多的健康问题。由此可见,终身体育内容也就不仅限于体育范畴内,它渗透着健康教育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所以,要加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将身体锻炼、运动技能及健康理论融为一体,是进行体育健康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方面有关健康、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并积极投身于健身活动中,从而提高人们终身身体的质量。可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是衔接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根本所在,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关键。

5 结 论

5.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终身体

育思想

以终身体育为方向的体育教学指导

思想,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而终

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贯

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绝大部分

时间没有教师指导,独立自觉地从事体育

锻炼,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待

点,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

况,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体育锻

炼内容,以满足个人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

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

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

点,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体育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独立

锻炼的能力。

5.2 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突出重

难点

体育教学手段指体育教学传递信息

和情感的媒介物,以及发展体能和运动技

能的操作物。学生思维活动比较灵活,这

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既要符合体

育教学的原则,又要结合教材的重点、难

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灵活多

样的内容,引导他们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

炼的良好习惯。

5.3 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构建新

型的教学体系

建立新型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

量,既能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又能提高运

动能力;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培养学

生自学、自练能力的教学过程,并配合多

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形成一个

新型的、高效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

5.4 重新认识学校体育教育的性

质与作用,构建新世纪的终身体育

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

教育体制与体系

加强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之间与社

会体育的协调与衔接,既要考虑学生在学

校体育教育中增强体质的实效性,又要顾

及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社会工作中终身体育

的长远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红,王东桥,孙鲁.培养成锻炼习惯

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J ].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0-541.

[2] 罗玲红.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

育[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6):

829-830.

[3] 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

大学出版,1994:30-35.

[4] 刘伟,李传珠.终身体育论[ J ].青岛大

学师范学院,2002(2):84-86.

[5] 李敏卿.试论终身体育学校体育和全

民健身[ 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6(1):119-124.

[6] 王海山等.教育科学社会[M].郑州:河

南教育出版社,1991:100-102.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4:51-52.

2.5.1 涵义与目标 以游戏的方式、在比赛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2.5.2 内容与方法 在适宜的场地上利用“游戏法”完成教材内容,可以开展活动较小没有身体对抗的游戏,如“套泥人”“双脚夹球传递”“前后滚动传球”;具有对抗性质的比赛,如“冲过火力网”“角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中玩”“玩中学”,掌握动作要领,既提高了练习兴趣,又提高了练习质量,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中。利用游戏规则让学生理解技术动作的要点,形成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利用多种附加活动形式加大运动量,如迎面接力由单人跑改成手持实心球跑,

提高难度,高年级可进行背人负重的接力

跑,在跑之前做5~10次深蹲或立卧撑

或做15~20次高抬腿以加大运动量;利

用增加密度加大运动量,如传球时由两人

迎面传球改为3角、4角或由一球增加到

两球、三球进行,提高传球数量和质量。

2.5.3 优点分析 通过生动的运动实践,

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

动参与兴趣。

3 注意点分析

练习场地较小但需要有专门的人员

组织,在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加强组织纪律

性,只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才是练习次数和

质量的保障。

4 小 结

现在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项目已

成为学生课间、午间的普遍活动方式。他

们三五成群或游戏或竞技,在友好互动中

使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形成一道亮丽

的风景。体育组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组建

的各类体育活动兴趣小组,通过几年坚持

不懈的训练,学生足球队、田径队、武术

队成为我校的一支体育“王牌军”。

(上接第122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