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

物理八年级?下?北师大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配套练习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 第七章第1节力答案 【基础知识】1、作用,相互,牛顿,N。 2、形状,运动状态。 3、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4、A 5、D 6、B 7、B 【能力提升】 8、略。 9、桌面,书,书,桌面。 10、D 11、A 12、B 13、D 14、A 【探索研究】 15、(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1)A,B (2)A,C (3)A,D 第2节弹力答案 【基础知识】1、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 2、1N,20,13.0 。 3、(1)与外壳有摩擦(2)零刻度线(3)量程(4)垂直。 4、压缩,拉长,方向。 5、D 6、B 7、C 【能力提升】 8、可以,3.3 9、 10 ,12 10、B 11、B 12、D 【探索研究】 13、C 14、会。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水中,用手用力捏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会升高,停止用力,细管中的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第3节重力答案 基础知识】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竖直向下,重心,重力。 2、2kg ,19.6N.。 3、C 4、C 5、B 6、C 7、B 8、B 【能力提升】 9、低 10、降低重心,增大支面 11、1,重力 12、60kg,98N 13、(1)质量为0时,重力也为0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植,为10 N/kg。 14、C 15、A 16、A 17、C 【探索研究】 18、D 19、利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做一个重垂线来确定竖直方。 第七章综合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竖直向下 2、形状,运动状态 3、5;0.2; 3.6 4、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另一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6、速度越来越大 二、选择题 三、实验题 27、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垂直,就表示被检测的桌面水平。 28、(1)10 (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他的质量成正比。(3)3.0N 四、计算题 29、解: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G=mg=5kg×9.8 N/kg = 49 N 。答:略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答案 【基础知识】 1、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 3、惯性。 4、鸡蛋具有惯性。 5、D 6、C 【能力提升】 7、A 8、D 9、B 10、D 11、C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下册)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一.基本知识点归纳: 1.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1)外观: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由透明材料制成。 2)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①正确看待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轴。 ②凸透镜越厚,它表面的弯曲程度越大,折光能力越强,其焦距越短。 3)成像规律及应用: ①U>2f: 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 ②U=2f: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 ③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 ④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规律简化总结: 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远像近,物近像远,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③成虚像时:物远像远,物近像近,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④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上下,左右均相反;而成虚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相同。这点与平面镜有所区别! 2.光学仪器的操作 1)照相机的操作: ①若要扩大照相范围,就要让像变小,具体操作方法是:增大照相机与被拍照物体的距离以增大物距,同时缩短暗箱长度以减小相距. ②照相机镜头上沾有少量灰尘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 灰尘由于距离镜头太近,故它不会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呈现在底片上。但它会遮挡住部分射到镜头上的光,使像的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2)幻灯机的操作: ①由于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像,故幻灯片要倒插。 ②若觉得屏幕上的图像太小,则应该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3)放大镜的操作: ①要利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关键是区分物质的变化前的状态和物质的变化后的状态,再根据定义做出判断。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t):在1标准大气压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热力学温度(T):单位是k,T=(t+273)k 4、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上述4个事注意事项,可能出实验题的错误判断或出选择题)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6、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7、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玻璃、沥青、松香、和蜂蜡。(记忆并会识别熔化凝固图像) 8、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9、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表面空气流通速度。 10、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11、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白气”是态?是发生而形成的!) 12、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 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常见的例子:樟脑球(也叫卫生球),分析白炽灯变黑所发生的物态变化) 13、生活中的物态变化(重点理解一下):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1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16、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温度降低。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 1、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4、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

八年级物理下册试题及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物理) (考试时间:72分钟,满分9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踢出去的足球由于___________向前运动,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_________的作用;若运动的足球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做______________运动。 3、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__N,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第3题第4题第5题 4、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力F=10N时,物体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 5、如图所示,对物体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6N,使物体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不计绳重和轮子的摩擦) 6、将重为2.5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课桌桌面中央,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 7、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_______p乙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题号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8、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202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2020练习一: 1、B 2.452、28.2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 13、B 14、B 练习二: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22.5

4、2505/3 5、路程、时间、V=s/t 6、0.4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22.220.45 11、 86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练习三: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HZ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练习四: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练习五: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B:正C:接触了容器底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38.5 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完整版)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整理

透镜及其应用 1、区分透镜的方法: (1)、摸中间和边缘;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2)、汇聚光的是凸透镜,发散光的是凹透镜; (3)、看字时放大的是凸透镜,缩小的是凹透镜。 2、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用平行光平行于主轴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透镜的距离; 3、制造平行光的方法:将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通过凸透镜就变成了平行光; 4、会聚和发散的判断方法:将入射光线延长,看出射光线在延长线内是会聚,在延长线外是发散;5 ①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②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透 镜后过焦点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 平行于主轴 凸 透 镜 凹 透 镜 6、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前,应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位置,在光屏上也得不到清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1)f≧u,(2)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点应用像距 u>2f 2f>v>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物在外区,像在中区)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像分大小处;可测焦距f=u/2 2f>u>f v>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物在中区,像在外区)镜头银幕的距离 u=f 不成像分虚实处 uv时,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u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 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度,目的是:使烛焰的 屏中央。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 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运动和力》知识点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增大)像变小 (变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1、作用,相互,牛顿, M 2 、形状,运动状态。 3 、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 【能力提升】【探索研究】8、略。 15、(1) 9、桌面,书,书,桌面。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0、D 11、A 12、D 13、D 14、A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 、(1)A,B (2) A,C (3) A,D 1、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直。1N, 20, 与外壳有摩擦(2)零刻度线(3)量程 4、压缩,拉长,【能力提升】 方向。 8、可以, 10 ,12 10、 B 11 、B 12 、D 【探索研究】13、C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 第七章第1节力答案 【基础知识】 第2节弹力答案 【基础知识】 14、会。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水中,用手用力捏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会升高,停止用力,细管中的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第3节重力答案基础知识】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竖直向下,重心,重力。 2 、2kg,.。3、C 4、C 5、B 6、C 7、B 8、B 【能力提升】 9、低10、降低重心,增大支面11、1,重力12、60kg, 98N 13、(1)质量为0时,重力也为0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植,为10 N/kg。 14、C 15、A 16、A 17、C 【探索研究】18、D 19、利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做一个重垂线来确定竖直方。 第七章综合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竖直向下 2、形状,运动状态 3、5; 4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另一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6 、速度越来越大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 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3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 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 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运动和力》知识点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物距减小 (增大) (减小)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增大)像变小 (变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修订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修订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 第七章第1节力答案 【基础知识】 1、作用,相互,牛顿,N。 2、形状,运动状态。 3、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 4、A 5、D 6、B 7、B 【能力提升】 8、略。 9、桌面,书,书,桌面。 10、D 11、A 12、D 13、D 14、A 【探索研究】 15、(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1)A,B (2)A,C (3)A,D 第2节弹力答案 【基础知识】 1、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 2、1N,20,13.0 。 3、(1)与外壳有摩擦(2)零刻度线(3)量程(4)垂直。 4、压缩,拉长,方向。 5、D 6、B 7、C 【能力提升】 8、可以,3.3 9、 10 ,12 10、B 11、B 12、D 【探索研究】 13、C 14、会。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水中,用手用力捏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会升高,停止用力,细管中的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第3节重力答案 基础知识】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竖直向下,重心,重力。 2、2kg ,19.6N.。 3、C 4、C 5、B 6、C 7、B 8、B 【能力提升】 9、低 10、降低重心,增大支面 11、1,重力 12、60kg,98N 13、(1)质量为0时,重力也为0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植,为10 N/kg。 14、C 15、A 16、A 17、C 【探索研究】 18、D 19、利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做一个重垂线来确定竖直方。 第七章综合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竖直向下 2、形状,运动状态 3、5;0.2; 3.6 4、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另一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6、速度越来越大 二、选择题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D D B D C C B B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篇一】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 一种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 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3、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 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电动机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相关。 2、电动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 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 有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继续转动下去。这个功能是由换 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平衡位置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场来产生强磁场。 4、电动机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它在电路图中用M表示。电动 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篇二】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实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doc

初二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 总结人:宝日格、房凯霄、樊高、赵家昂、陈涛、虞恩华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物态变化温度 常见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态: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物质有一种状态别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我们用温度表示物质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至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反之叫做凝固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不升温,在凝固的过程中放热不降温。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至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反之叫做液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 蒸发是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进行,蒸发时吸热。 影响蒸发的因素: 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沸腾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化的方法 降低气体温度 压缩气体体积 四、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反之叫做凝华。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长度的国际单位:米 体积的国际单位:立方米 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的国际单位:克每立方厘米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运动与静止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先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这个被选中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如果物体是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快慢,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第四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音速:340米每秒 二、乐音 我们把听起来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来表示这个物理量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

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参考2020

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参考2020练习一: 1、B 2.452、28.2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 13、B 14、B 练习二: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22.5

4、2505/3 5、路程、时间、V=s/t 6、0.4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22.220.45 11、 86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练习三: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HZ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练习四: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练习五: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B:正C:接触了容器底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38.5 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章节知识点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目标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有关名词及性质,知道如何鉴别,了解常见的几种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近视、远视的纠正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会画凸、凹透镜的光路图。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凸、凹透镜光路图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章节内容第一节:透镜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主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焦距越小的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0﹤u﹤f 正立、放大的虚像v﹥f 放大镜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 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 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奈、各种金属 ③熔化图象: ④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温度不断上升。 ⑥熔化的条件:a达到熔点。b继续吸热。 2、凝固: 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 ③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 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⑤凝固的条件:a达到凝固点。b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 ①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篇一:(人教2011课标版)8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配套练习册【图片版】123 篇二:2012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后练习及答案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1杠杆》 1.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的杠杆。在图中,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要剪断铁片,应该使用哪种剪刀?剪纸时应该使用哪种剪刀?修剪树枝时应使用哪种剪刀?为什么? AC是省力杠杆;B 是费力杠杆;要剪铁应使用A;要剪纸应使用B;要修剪树枝应使用C。 2.在图中分别画出钳子、自行车手闸这两个杠杆(图中深色部分)工作时的支点、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 F2F2 F1L1 L2 L2 F1L1 3.图为指甲剪刀的示意图,它有几个杠杆?分别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有三个杠杆。如图ABC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OBD、OED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4.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0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多大?FL1=GL2 F×1m=1000N×0.3m F=300N《12.2滑轮》 1.物体重1000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需要用多大的力?如果用一个动滑轮提起它,又要用多大的力(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F 定=G=1000NF动=11G=×1000N=500N 22 2.仔细观察自行车,看看它上面有几种简单机械,分别说明它们各起到了什么作用。车把:轮轴——变形杠杆——省力踏板:轮轴——变形杠杆——省力前闸、后闸:——杠杆——省力后轮:轮轴——变形杠杆——费力 3.解释如图的科学漫画。一个人要拉起比他体重大的物体,用定滑轮行吗?应该怎么办?不行。应该使滑轮组。 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2000N的物体,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绳子的拉力F 等于多少?如果要用这个滑轮组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绳子应该怎样绕?请在图乙中画出绳子的绕法,并计算此时拉力的大小. F =11G=×2000N=500N 44 F = 11G=×2000N=400N 55 《12.3机械效率》 1.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机械?为什么?举例说明,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提高机械效率。不可能有。因为任何机械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传动部分的摩擦而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损失掉。 2.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 的货物提高4m,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如果额外功是9600J,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起重机所做的额外功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W有用

(完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物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4、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蒸发的致冷作用) 5、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7、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8、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9、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0、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11、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五、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