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提问有法,张驰有度

提问有法,张驰有度

提问有法,张驰有度
提问有法,张驰有度

张弛有“度”,提问得法

——浅议窦桂梅的课堂提问艺术

摘要:窦桂梅老师的课堂之所以那么精彩,离不开张弛适度的提问。深入分析研究,你会发现窦老师对待提问的态度、提问切入的角度、提问涉及的广度、挖掘的深度以及老师所设计的坡度和密度都是有章可循、值得效仿的。也许抓住一点深入研读名师课堂会给我们诸多启示,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提问水平。关键词:课堂教学;名师;提问的六个“度”

课堂提问可谓是老师的“家常便饭”,教师的“导”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学记》早就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努力的方向。老师如何借助一个与文本有联系的话题,激发、唤醒学生饶有兴趣地研读文章,曲径通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技巧,更是艺术。下面结合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实例来具体谈谈她是如何把握提问的“度”而使课堂有张有弛、精彩纷呈的,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一、态度——精心准备,温情催化

窦老师在自己的博客“玫瑰小语”中认为:教师每天行走于课堂,也应该“赢在课堂”,课堂是一个值得老师好好经营的地方。作为老师,赢在课堂,就是赢得人生。她对课堂的态度决定了她提问的质量和艺术。比如在教学《朋友》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但,茫茫人海中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是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窦老师是怎样设计提问的呢?

师:就是这句话,若老师再给你们读一遍,同学们你们能听出些什么呢?(教师朗读,注意了突出了“茫茫人海”等重点词。)生:……

师:(学生多人读这句话后,教师二次读这句话,突出其它的词语)这一次,你又听出了什么?生:……

师:还是这句话,我再读读。(教师三读这句话,语气又有了变化,

突出的重点词不一样了)你还听出了什么?生:……

一句话三读三问,除了体现窦老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你能否从中看出窦老师设计问题时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灵动大气、幽默智慧的课堂就是这样炼成的。

再看窦老师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回答——下面这些言语是经常在她的课堂中出现的:

师: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

师:哎哟,你们太厉害。你想继续讲,还是请别的同学讲?

师:给他掌声。

(两生对话了一句后就没词了)师:激动得没话说了。

师:刚才的同学说得很好,就这样说,想补充的也行,谈别的文章也行。

师:太好了,我发现你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书上没有,你把她补充进去。这是多好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把刚才的写上来。

师:读出自己的滋味来,其实就这么简单!

师:你们讲得真美,像诗一样的语言!

窦老师不仅注重面向全体,而且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视同仁,既热情又耐心。对回答正确甚至精彩的加以表扬并顺势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则温和地进行引导启发,可谓循循善诱,让学生如沐春风。

二、角度——巧妙切入,激趣生疑

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选准切入点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让学生轻松地“开窍”。先看《喜鹊》开课时的提问导入:师:课题怎么读呢?生:喜鹊。

师:读得好,谁还能用“喜”字组词?这么多同学举手啊,请你们把组成的词写在黑板上,好吗?(学生陆续上黑板板书组词:欣喜、喜欢、欢喜、喜爱、喜悦、惊喜。)

师:北京的王叔叔是一位研究动物的科学家,他正在研究喜鹊。(走近黑板,手指着词语引读)让我们带着这份“欣喜”、“喜欢”、“欢喜”、“喜爱”、“喜悦”、“惊喜”一起完成研究。大家有信心先把题目读好吗?

《红楼梦》中重要人物王熙凤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曹雪芹浓墨重彩地刻画出她的泼辣。本片段也有这样的巧妙之处:学生未知喜鹊,先闻其喜,围绕一个“喜”字进行扩词练习,自然而然在开课之初定下了学习的基调。可想而知,以后学生只要听到喜鹊这个词,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喜欢”“欣喜”“喜悦”等词语,喜爱之情想不萦绕心头都难。再如《宴子使楚》中窦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宴子”的“子”的师生对话:

师:“晏子,原名叫晏婴,人们为什么称他晏子呢?”

生:“因为他是齐国的大夫,对齐国有功,又厚爱百姓,所以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像这样……?”师稍顿片刻探问,“享有如此尊称的还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孩子们争先恐后报出圣贤们的名字。

“假如我生活在晏子那个时代,也对国家做出了贡献,怎么不叫我窦子啊?”(孩子们大笑)一个学生心领神会:“我个人认为,子是古代对有贡献的男人的尊称。”

好一句“……怎么不叫我‘窦子’啊?”诙谐幽默,灵动生辉,如此匠心独运而又水到渠成的点拨,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三、广度——面向全体,开阔思维

提问的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改变“少数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当陪客”的尴尬局面,让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二是问题本身要能够启发发散思维,促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尝试运用比较、分析等各种思维方法。且看下面这个片段:师:……就读懂一篇文章来说,我们应当去了解什么呢?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

生:是啊,还有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

师:嗯,跟他说的意思一样。

生:表达的感情色彩是什么?

师:哦,那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写”?还有么?

生: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

师:对!当然,我们还可以了解了解,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看,读书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简单的过程。今天,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聊聊叶圣陶老先生改编的这篇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朴素实在的对话,它的妙处在于开课之始使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有言可发,轻松自在地进入文本阅读,体现了面向学生的广度。再看窦老师执教《宴子使楚》时引领孩子比较阅读晏子“不钻狗洞”与韩信“胯下受辱”时的问答:

师:韩信的“看了看”和晏子的“看了看”有什么相同?生:都是在审时度势。

师:韩信的“看了看”和晏子的“看了看”又有什么不同?

生:韩信“看了看”后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钻裤裆。

生:晏子“看了看”后决定:“大丈夫可杀不可辱”——不钻狗洞。

师:为什么?

生:少年韩信如果当时不钻裤裆,无赖可能会置之于死地。不留“青山在”,恐怕日后再无雪耻之日了。所以他先屈先挠,委曲求全。

生:晏子作为一个外交使节,他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如果他真钻了狗洞,不仅有辱他的人格,也有辱国格。

师:所以……

这个片段里明显投射出主题教学的影子,《宴子使楚》和《胯下受辱》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代名人故事,“钻狗洞”和“钻裤裆”这样的两难问题,情节如此相似,扣着“看了看”一词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轻松地读出了宴子的机智自尊和韩信的能屈能伸。立足课堂而又链接课外,这样的提问,岂一个妙字了得!

四、深度——难易适当,促进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时,提问应该深浅适宜,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也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易,又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正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摘到。恰恰是这一跳,促进学生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了一步。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难度比较大,在学生浏览课文后,很多老师习惯于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然后提问:“面对圆明园,你想说什么?”学生的回答大多集中于“振兴中华”、“雪我国耻”、“自强不息”上。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书上的这些思想里早就很熟悉了,很难说是他们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才获得的。而窦老师穷追不舍:

师:再看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你心中会怎样?

生:还是愤恨,不仅恨,还恨那些卖国贼。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这五千年文明的强大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知识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无非让同学们看到这一点风景,能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文以载道”,窦老师突破了传统处理方式的局限,深度发掘文本的人文性,使学生由陷入狭隘的民族情绪转为对历史的反思:这场文化毁灭的浩劫为什么会发生?它留给我们后人怎样的启示?这个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一个历史学家用很长的篇幅都未必能说清楚。那这个问题是否必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觉得这里面体现了教者的良苦用心。课堂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结,而是引导他们思考的开端。窦老师能够立足眼前,放眼发展,有意在学生头脑里播下了思考的种子,引领孩子透过现象寻本质,促使孩子的思维向更高层次迈进,真是难能可贵。

五、坡度——循循善诱,拾阶而上

《学记》说:“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处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意思就是教师提问时,应像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然后再砍木材的关节。这就要求提问要有坡度,能够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的思维拾阶而上。

生: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故事里这个牵线搭桥的是牛,而不是马或者其它动物呢?生:……

师:哦,你是通过引证资料来理解的,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联系你六年读书生活获取的信息,再结合你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了解。生:……

师:是啊,他是个放牛的,顺着这个思路,为什么选牛作为故事的角色之一?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依据?生:……

师:结合牛自身的特点来谈,不错。还有没有?只要你知道的,哪怕不全面,尽管说出来,就这样聊。生:……(掌声)

师:你的发现有道理。……

本片段中,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换成有些老师,可能当场就被“将军”或干脆绕道走。窦老师迎难而上,不断帮助孩子搭设思考的阶梯,“化难为易”,答案尽管不唯一(也不可能唯一),但在老师胸有成竹而又不露声色的开导启发下,学生的每一种说法都让人信服且越来越精彩,难怪听课的老师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鼓掌。

六、密度——疏密有致,节奏相宜

提问的疏密有致也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有的老师善问,搞成“地毯式”的“狂轰滥炸”,而效果很差。“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的提问在于适度而不是量多。如《黄河象》一课:

首先窦老师让每个小孩扮成推想出本文的科学家:“我们这些小科学家,一会儿要进行想象和推想,你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有怎样

的科学态度?”

接下去,窦老师领着孩子们进行“假想”:“现在你不是科学家了,而是个小作家。听了科学家的推理假想之后,要是让你写的话,你会怎样写?你非得停留在课文作者的那种写法上吗?”

在学生说出了调整文章结构的几种方法之后,窦老师再次:“从内容上考虑,有没有创新的想法?”

三个大问题,有条不紊地支撑起整个课堂。一阵沉默后,孩子们跃跃欲试,思维的火花不时闪现,老师相机鼓励、点拨、评价,其间夹杂着一些帮助孩子厘清思路的小问题。这样的课堂,既有不断的追问,又留足了学生进行思维转换和思维过程的时间,有张有弛,节奏相宜,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调整思维内容和思维情绪。

现在,窦老师的提问艺术依旧向着炉火纯青的境界发展,她的课堂如一条两岸开满鲜花的河流,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很多,而张弛有度、得法巧妙的提问无疑是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创造生命的课堂——窦桂梅课堂教学实录与赏析》,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出版。

2.窦桂梅博客:玫瑰小语

3.汪明帅,徐筱英.《从教学法透视什么问题值得提问》,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

(1):42-44

学之有道 教之有方 行之有效(信息稿)

教之有方学之有道行之有效 市行政服务中心“导师帮带”机制彰显活力 2009年8月,机关党总支在“中心”党组的大力支持下,为进一步提高年轻党团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办理能力和干净干事素质,建立了“导师帮带”制度。期初,印发了“导师帮带”文件、举行了帮带签约仪式,首批结对9个,确定两年为一期。时历一年,教得如何、学得怎样。从近日机关党总支召开的“导师帮带”工作交流会反馈:教之有方、学之有道、行之有效。 首批帮带活动的9位导师都是党员、都是窗口、分中心或处室的负责人。期间,他们不但循循善诱,而且严以律己;有共性化的指导,但更多的是个性化的帮助。师傅式的叮嘱、朋友般的帮助、家人似的激励,互动型的交流、操作时的指点、生活上的关心,使结对的年轻员工感慨万千、受益匪浅。工商窗口导师徐忠平“育才与育人并举”的实践,经委窗口导师吴吕娃“快速提高新员工服务能力”的做法,建设项目交易分中心导师杨丹琰“互相提醒、互相监督”的体会,政府采购分中心导师戴勇伟“真心帮带、平等帮带、互动帮带”的经验,给大家以更多的启迪和借鉴。 首批“拜师学艺”的9位年轻人大多数在窗口、分中心一线工作。经过导师们面对面地指教、点对点地帮助,感触很深、体会颇多。有了名正言顺的导师,他们可以不懂就问、有难就问;有了身边的学习榜样,他们可以边学边干、边听边干。公安窗口的小徐在导师指导下进一步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财税窗口的小杨为导师能让她承担综合业务重任而兴奋,国土交易分中心的小吴感到这一年来业务水平较快离不开导师的“耳提面命”,建设局窗口的小隽深感导师姐妹式的帮带使自己的成长更快,热线办的小黄在导师那里学到了许多排忧解难的好方法。导师的点拨加上自己的努力,不少年轻人已被“中心”评为“文明三星”、年度先进,有的还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或已被列为发展对象、后备干部。真可谓是成果纷呈、活力彰显。 实践说明,“导师帮带”使读书学习的氛围更浓了,使师徒之间的情意更深了,既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的好载体,也是师徒相互促进、携手创先争优的好方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们一致认为,“导师”这一称谓重于泰山,必须处处率先垂范、时时以身作则,要用心教导、精心指导、细心引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徒弟”们的共同心声是:一定更加主动地学习、虚心地学习、刻苦地学习,不辜负党组织和导师们的期望,尽快完善自己,早日达标“满师”。 (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党总支/2010年8月) 1

4B 时间管理助你张弛有道 教案

时间管理助你张弛有道 【教学理念】 时间是上帝赐给每个人最公平的礼物,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但是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时间,就是一门大学问。本节课让学生根据生活作息的记录,分析自己对于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进而觉得时间需要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此外,了解自己的生活作息,并将这些事件按照轻重缓急分类,依次完成,不仅能使生活井然有序,而且能使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学会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是否合理; 3、学会将事情根据轻重缓急来进行分类处理; 4、学会制定“今日时间管理表”并实施。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轻重缓急原则来安排时间。 【教学形式】情景剧表演案例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案例材料情景剧排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谜语猜猜看 猜谜语: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银行,它给每个人都开了个账户,每天都往大家的账户上存入同样数目的资金,令你当天用完,不准把余额记账。不准预支和超支。如果用不完第二天就自行作废。请问,这个银行每天给我们存入的到底是什么?谜底是什么?时间。 大家是根据什么猜到谜底的?固定不变,不能预支和超支,一旦流逝,无法恢复,这就是时间的特性。哲人伏尔泰说过:最长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

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是的,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时间对每个人的意义却是不同的,有的人能够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走在时间前面,而用的人拖拖拉拉紧赶慢赶着时间,这是什么造成的呢?我们说时间不可以预支,不可以代替,不可以储存,不可以增减,但可以管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时间管理,让我们做时间的主人。 二、案例分析:小明的星期天 1、PPT呈现情景,学生即兴表演。见附件。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小明的时间利用存在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的方法是什么? 3、小组总结: 没有时间规划、拖拉、分不清任务的轻重缓急,时间分配不合理…… 这是小明的时间利用情况。这小明的情况不仅仅是个别现象。在我们的同学中有无数的小明。我们的时间管理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既然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帮他出出主意,让他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小组讨论,就我们所找出的漏洞进行具体的讨论,每个组提出二个最佳的可行方案。 三、总结升华:时间管理策略 1、教师讲授轻重缓急的时间管理策略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虽然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使时间在某一刻静止,却可以控制时间的“流向”,即让时间流往有意义的地方,也就是有条不紊地完成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那么,首先要能分清什么是“重要”,什么是紧急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与一个人的理想、目标有关,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所以也比

有道每日一句(精选100句)

1.Youth is wasted on the young. 少年不懂惜韶华。 2.Love is when the desire to be desired takes you so badly that you feel you could die of it. 渴求被对方需要的念头热切得让人痛苦,这就是爱。 3.Everything will be okay in the end. If it's not okay, it's not the end. 一切都终会好的,若还不好,那这还不是结局。 4.The time you feel lonely is the time you most need to be by yourself. 感到孤独之时,便是你最需独处的时刻。 5.It 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 爱了又失去,也好过从未爱过。 6.What a lovely surprise to finally discover how unlonely being alone can be. 独处却不觉孤寂,真是令人喜悦。 7.Pains of love be sweeter far than all other pleasures are. 爱情的痛苦比世上所有快乐更甜美。 8.A problem is a chance for you to do your best. 困难,是你尽你所能的机会。 9.Age is an issue of mind over matter. If you don't mind, it doesn't matter. 年龄是现实,更是心态。不在意,便不重要。 10.A girl should be two things: classy and fabulous. 每个女孩都应该优雅而光芒四射。 11.The flower that smells the sweetest is shy and lowly. 暗里花儿最沉香。 12.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 a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 生活在你深谋远虑时不期而至。 13.A creative man is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to achieve, not by the desire to beat others. 创造的动机是有所成就,而非打败对手。 14.Love is the power to see similarity in the dissimilar. 在差异中寻求彼此的共同点,这就是爱。 15.Ever has it been that love knows not its own depth until the hour of separation. 待到分别时,始知爱意深。 16.You don't need anybody to tell you who you are or what you are. You are what you are. 无需别人定义,你就是你!

4C 时间管理助你张弛有道 教案

时间管理助你张弛有道 【辅导对象】高一年级 【辅导时间】40分钟 【辅导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而言,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拥有了时间,就拥有了人生。但大部分同学却缺乏时间管理意识:有的没有紧迫感,每天浑浑噩噩的在学校里混日子;有的心中有目标,但不知道该如何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的没有恒心和毅力去坚持完成自己的时间安排计划。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让他们懂得惜时;如何利用好点滴时间,并学会制定时间管理计划;如何学会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将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辅导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和启发诱导,使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策略,利用好点滴时间,学会制定时间管理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过程与方法:以游戏活动、故事及案例分析为主线,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时间过得很快,生命短暂,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学会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辅导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让他们懂得惜时。 2.利用好点滴时间,并学会制定时间管理计划。

3.学会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学以致用,保持学习效果。 【辅导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活动体验、讨论交流和案例分析为主,在充分准备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体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辅导方法】活动体验法、讨论法、故事法、案例分析法 【辅导手段】利用一体机、课件作为辅助手段,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启发并指导学生参与活动、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辅导准备】 1.纸、笔。 2.制作课件。 【辅导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最能分割又最广大,最不受重视又最值得惋惜,没有它什么东西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描写的东西都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打一个两字词语 [设计意图:采用“猜谜导入”的方式引入课题,能够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本堂课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很好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展示课题) 师:不错,就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时间的不同状态,时间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时间管理策略来统

数学有道

道·无境思·有径 愚草 “数学有道.学在于悟道,教在于授道.”每每与同仁谈起数学教学,自己总是想说这些话.《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所言之可意会难言传的神秘玄奥又无处不在的“道”,不正是对数学至为贴切的写照吗!如今的数学已然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又分支细数的学科系统,成为推进科学研究,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数学是有用的,良好的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学习方程、函数、几何等数学内容的目的远不仅仅是握有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参悟渗附于此载体中的方法、技巧、策略、能力、思想、意识与观念,其常常促进并表现为我们“为人处事”的一般能力.此堪谓无声无形之大道哉?! 本人曾将数学思维品质浓缩为三个核心词目:有的,有据,有序,并以十余年之功践行之于课堂教学,浅有所得,且已将之散注于文章之中.虽然各位专家极尽努力,但如今的中考模式化倾向仍然十分明显,题海战术仍然十分有效.但本人也坚信发展思维能力才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才是真正的绿色数学,才是教中有育.故此,笔者毅然放弃题山攀登,力戒高分低能,尽量为孩子们营造研究和创造数学的机会,让孩子们感悟数学之趣,体验数学之美,为其一生之发展而计! 数海无涯犹如道之无止境.虽是中学这些区区内容,却又那么不简单,让人每思必有新意,每研必有所悟.譬如前几天,课堂教学研究完“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后,将之总结为“前后分解,十字相乘,

和为中间,写成形式(如图1所示)”,并把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与平方差公式a2(±0ab)-b2=(a+b)(a-b)统一到其中之后,学生们感叹“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与“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源流关系,并学趣盎然.练思不久,一生提出是否任何多项式均可 用“十字相乘法”来分解,引吾心头一 震!其举例如图2所示.稍作思考,自 己悟到其实质为如图3所示.遂对教材 及教辅资料常见的因式分解问题运用 此法,只要能合理分出“前项、中间项、 后项”,多能顺利成功.在教师日常让 学生放手探究的理念之下,学生们竟然 能提出并试验“推广”十字相乘法,岂 不让人兴奋!倒不在于十字相乘法是否 真正具备普适性,而是在此过程中学生 们真正感悟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 内在逻辑.与此类似,本文辑中还有: 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教育价值 的深入挖掘; 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策略的充分探究; 对正方体堆砌之视图问题分析思路的重新审视; 对教材中数学命题推证方法的系统梳理; 对动态型压轴问题解决策略的精彩提炼;

期末复习-张弛有道

期末复习,张弛有道 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期末复习,张弛有道》,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等待大家的,是轻松愉快的寒假,热闹喜庆的新年。想到这些,大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愉快的。但是,在享受这些之前,我们必须接受学习上的一次重要检验——那就是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战鼓又敲响了我们又进入到了紧张的期末复习迎考阶段,我们即将迎来本学期的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不仅是对同学们本学期学业成果的一次大盘点、大检阅,更是对每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次挑战,是对同学们的自信心、自觉性、意志力、诚信度的一次考验。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优胜者,但我们希望大家做一名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勇敢者。为了帮助同学们开展好期末复习和最后的考试,今天,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和要求: 首先,希望同学们正确看待考试,克服考前过分紧张的情绪,以从容自信的态度面对期末考。其次,科学合理安排好复习计划,以勤奋踏实的态度赢取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们要“见时间之缝,插学习之针”,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多背一段文章,多温习一遍老师在课上讲的重点…… 我还要提醒同学们,期末考试也对我们的诚实守信品格的一次考验。诚,就是要诚实待人不说谎,不抄袭,不作弊;信,就是讲信用重承诺,遇到错误勇于承担。让诚信这道灿烂的阳光点燃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人生。 考试马上就要到来了,你做好准备了吗?如何从容应对,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并且发挥最好水平呢?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复习方法——

首先,要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当然包括自信心,认为这是一次对我学习的最好的检验方式,我会发挥最好水平的。考前要放松自己,不要非常紧张,想到这次考试难度很大,考卷上会出现有题目我没见到过的题型,那样会在考场上临时失去水准,这样的心理可要不得!一旦有这样思想存在脑中,在考试时就会束缚手脚,甚至会把明明准备充分的内容都忘记了,所以要鼓励自己,通过充分复习,肯定能通过考试!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各门功课的复习了,每门功课都有它的特点,但又在特性上相通,比如语文和英语都包含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缺一不可,这就需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大量课外课内知识的存蓄。而数学则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理解能力做基础,否则无法审清题意,导致失分。 在每节复习课上,老师的复习往往非常系统,那么,除了认真听讲之外就要自己消化,不是生搬硬套,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来,安排好时间,安排好内容,做到有条理。 还有,要注意合理的休息,可不能光顾着复习,不注意睡眠,好的睡眠可能是记忆提高的保证,也是为第二天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新一轮复习中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在学习园地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就会换来多少成果。在这里预祝同学们组织好期末复习,争取发挥出最佳水平!

学书有道_高考作文

学书有道 穿过走廊,不经意瞧见墙上挂着幅字,上书“学书有道”四个行楷大字。这时的我伫立良久,记忆慢慢漶染开来,去年参加书法比赛的印象浮现眼前。 那是一个秋意涂满天空的下午,树叶都染作了黄褐色的。我有幸陪同我的老师参加一个书法活动。我觉得这个落叶的季节,本就该是弄墨书写当儿,也独有这秋的精,确实实在在体现了书法的意。 这是个“千人学书法”的活动。总记得,有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到来,也总记得,多数是些不惑中年,老人,为数不多的是各校的学生——包括我在内。满满溢溢的人潮,向地面的一滩熬微微漾漾的水,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流动。那天是个好天气,碧净的苍穹挂的又高又远,久违的阳光暖暖地撒落在纸面,照得格外明亮刺眼。操场上满是排排课桌。一张桌、一支笔、一砚黑墨,几张白纸,千百人都各自附身执笔书写着。 对于自己的作品,我不敢满意,却也无可奈何么急不得的,早在学习书法的头一课老师就教导过。这是一条路,走一个过程。 我想看看其他人的好的作品,来来回回寻找着,——多出自老人们之手。这可是个有趣的现象,老人的独特气质——我们还没有的。稀稀疏疏的人群中,总有个齐聚的伫足地,围着不少背手观望的人。挤过人群,我发现了这个被围观者——一个些许清瘦的老人,颚骨高高的,带着细金属框眼镜。尽管围观的人很多,他的面容却冷淡的多,

握着斑斑墨迹的笔的字,缺显得强劲有力的多,缓慢却又悠长地带过笔尖。我入神的观望着,忽而起风了,吹得铺的平平的纸张颤响,空气中也渗透了墨的臭香,老人只是用另一只手压在纸上面,依旧面不露色——这让我最为困惑。最后写完停笔了,他满意的笑了,人群散了。 这些目睹的好的书法作品,都蕴含着沉重的,无线漫延的力量。白纸的黑字——就像一片片松软细腻的黑色的土地,仿佛一踩上去便会凹陷下去,不能自已。 我由衷地感到,书墨气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韵味的。书法往往倾注了书写着的灵魂,沉淀的是古老智慧的结晶。

学而有道

关于“学习” 谈到“学习”在我的脑中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一句古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此句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理解这句话并不难,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治学的态度,学习是“苦”的,但有“路”可寻,那么这个“路”是什么呢?显而易见的就是“勤”即“勤奋”地学习;其另一层含义,是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这是一种良好学习心态的表现。 学习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坚持。想在博大的知识领域里有所造诣,“勤奋”和“静心”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读书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位知识渊博、有名气的伟人,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和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理想彼岸。他们之所以知识渊博,一方面,在于他们脑袋中对于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积累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量,而足以引起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上有所作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因此,我们很容易地能够理解到为什么专家之所以为专家,教授之所以为教授了;另一方面,在于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和善于学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注重把知识的理论跟实践工作相结合,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同时也离不开“静心”,诸葛亮在他的书中说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心静能使心胸无限宽广,而不被外界纷纷扰扰的世界所打扰,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宁静的心可以使一个人志存高远,同样做学问也需要一颗宁静的心。才能要靠

学问培养,有才能而没有学问修养是肤浅的。那么学问从哪里来?求学而来,求学需要宁静心,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以后求学的道路上才会变得充实、快乐、轻松起来。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因此,学习贵在思考和反复地温习。一味盲目的死学,是永远也得不到进步和提高的,唯一能够的得到的是在原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思考者都活在自己用心创造的美好世界,而懒惰者只会活在别人所创造出来的世界里,局限于他人所描述的时间和空间里停止不前。勤于思考的人,不会在书海中迷路,能在浩瀚的书海中寻找读书的乐趣和方法,而乐此不彼;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记忆量总是有限的,它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忘记以往的知识。只有“学而时习之”,温故才会知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们应该学着去享受它,而不应该处处排挤它。你对学习是怎么样的态度,那么学习对你也就是什么样的态度。 学习的目的在于开辟新的知识领域,创造新目标。知识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被转换出无限多的知识,学习就是为开辟新的知识领域,创造和发明提供条件。就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我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增加阅历,扩展自己的见识,提升自身的修养,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有目的地阅读书籍、报刊杂志就是一个很好获取知识的方式。书读得越多,就会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看待事物的态度和见解会变得与众不同和独特,言谈举止会变得富有哲学,思维能力,辩解能

汉诺塔、数形结合及其他——卞强老师讲座中的故事

汉诺塔、数形结合及其他——卞强老师讲座中的故事 [ 2008-9-8 13:10:00 | By: 张弛有道 ] 推荐 上周四听了卞强老师的讲座,涉及到一些有趣的故事,现搜索整理其中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一、汉诺塔问题 Towers of Hanoi,汉诺塔(又称河内塔、梵塔)问题是印度的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开天辟地的神勃拉玛(和中国的盘古差不多的神吧)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一个庙里留下了三根金刚石的棒,第一根上面套着64个圆的金片,最大的一个在底下,其余一个比一个小,依次叠上去,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在大片上面。当所有的金片都从原来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概针上时(规定可利用第三根针作为帮助),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将同归于尽。 不管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一共需要移到多少次。那么,不难发现:不管把哪一片移到另一根针上,移动的次数都要比移动上面一片增加一倍。这样,移动第1片只需1次,第2片需2次,第3次需4次……第64片需264次。全部次数为1+2 +22+…+263=264-1=18446744073709551615次。

假如每秒钟一次,共需多长时间呢?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有31556926秒,计算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00多亿年,比地球寿命还要长,事实上,世界、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已经灰飞烟灭。看来,众僧们耗尽毕生精力也不可能完成金片的移动。 后来,这个传说就演变为汉诺塔游戏: 1.有三根杆子A,B,C。A杆上有若干碟子 2.每次移动一块碟子,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 3.把所有碟子从A杆全部移到C杆上 此外,汉诺塔问题也体现了数学中的经典递归问题。 算法思路: 1.如果只有一个金片,则把该金片从源移动到目标棒,结束。 2.如果有n个金片,则把前n-1个金片移动到辅助的棒,然后把自己移动到目标棒,最后再把前n-1个移动到目标棒。 这个问题即可以这样解决:把前63个看作一个整体,移动到非

学之有道

学之有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由此见得,少年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是紧紧相连的。但,中国的未来,我们看得见多少期望? 前些日子,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网上的援引,大前研一如是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美国等世界领先的发达国家人均读书量在几十本,而中国,不足五本。中国人个体自认为冰雪聪明,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某些人,我在想,当中国走向低智商社会这条路时,一个充满聪明人的低智商世界里会发生什么? 我们都想知道,但:没有答案。

一个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大国,读书量少得可怜。中国人应该知道怎样学习。 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学习。学习首先需要毅力,持之以恒是学习的基础,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只凭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从前,有一乡邻少年问“田园诗人”陶渊明求学之妙法,陶渊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拉那位少年去观察稻田禾苗的生长情况,那少年盯得眼睛酸痛,只见禾苗依然如故,不见其长,于是陶渊明解释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终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终日有所亏。”今天重温陶渊明这句名言,对于我们每一位员工来说,是不无裨益的。 学习还需要一些方法,for example:“知识不过夜”,“按时预习复习”等,没有方法的学习是徒劳的。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1)先计划后学习。(2)先预习后听讲。(3)先复习后做作业。(4)先调整心态后参加考试。(5)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6)先打好基础后灵活思维。 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没有半路停下来享受成功。我们不能骄傲,没有时间骄傲。学习还需要探索,我们要探索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学会自己探索问题,不要还未经过思考就请教别人,要先自己灵活思维后,在进行讨论。 以上就是我对学习的理解,和本次家长讲坛的感受。

教之有道(1)

教之有道,“问题学生”不是问题 张存莲 一个班级中,总有些让你劳神伤脑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的,有作业不能完成的,有喜欢打架的,有喜欢搞搞破坏的,有不爱动脑缺乏积极主动性的,有经常受到批评产生逆反心理的……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便成了班级中的“问题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无心向学,成绩落后,这些学生往往会受到老师的歧视。其实“问题学生”是一群有着特殊才智的孩子,换个角度看也许你会发现他/她是个人才,在对其进行教育时需要特殊的辅导策略。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问题,各行业精英、伟人、名人,许多都有“问题学生”的经历。 想想从教之初,我有时会感到惭愧,以前自己不喜欢、不重视的“问题学生”,毕业后很多都能各行其道,有的比优等生“混”得还要好,而且在他们心中还惦记着以前教过他们的老师,见面后都能热情的打招呼,和你说长道短。而我们心目中的优等生却可能会对你视而不见。这些“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时,由于行为习惯差,不认真学习,上课不遵守纪律,调皮捣蛋,往往会让我们管理起来束手无策,力不从心。因此,渐渐产生冷落、放弃的心理。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他们并不差,他们只是在学习成绩或思想品德方面暂时落后,潜能还未被充分发掘而已。怎样帮助充分发掘出他们的潜能呢? 一、相互信任,尊重学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任何学生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不能因为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全盘否定他们,不能片面的看学生。学生的个性未定型,不可轻易给他们下结论,更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冰心曾说过:“淘气的女孩是巧的,淘气的男孩是好的。”他们的闪光点可能会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可能会在一些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优秀的组织才能。因此,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将尊重与信任作为转化的重要桥梁,认真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我班上的余成龙,课间操、体育课经常不按时下楼去操场,躲在教室里翻同学的书包,将别人的零花钱、学习用品、玩具拿走据为己有,或把同学的文具盒互相交换。别人上课找不到东西大呼小叫,他在一旁看热闹。有一次我进教室拿东

读《好老师读心术》体会:张弛有道,平心而论

读《好老师读心术》体会:张弛有道,平心而论张弛有道,平心而论 ——读《好老师读心术》体会 城计头完小李云叶 《好老师读心术》精选了39个中小学生心理案例,介绍了学生常见的六类心理问题。分别是学生学业心理、学生怀春心理、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生自我心理、学生人格心理以及学生异常心理。 那么对于小学生,尤其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业、自我性格和人际交往更为重要。小学中年级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开始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均有明显增长。 三四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有以下特点:1、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2、三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3、三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

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时间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三年级的学生情绪比较稳定,对情绪的调节,开始和某种道德规范相联系,同时情绪容易外露,且愿意依靠老师,由老师进行评价。 5、与此同时,男女之间开始出现界线,男女生之间容易保持一定的距离。 面对中年级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马老师所倡导的老师的读心术,我认为在处理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首先要做到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待他们理解并宽容他们的处事方式。不独立但追求独立,想长大却还未长大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我们的认同,当然这种认同必须是在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做出的正确的行为,只有认同了他们、了解了他们才有可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而不是一贯的要求他们如何做。他们的成长不是简单条条框框下的束缚,而是自我追求下的飞翔。

这本书为我们出示理论并结合现实案例进行讲解,使得这本书更具有实用性。那么在面对自我评价开始形成,但无意记忆还占绝对优势的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时,就如书中所说,老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就更为突出了,学生的成才之路,不是总要与痛苦相伴,学生的成才之路一样可以与快乐同行,期待破茧成蝶,但也希望随风飘扬。帮助学生在成才之路上找到兴趣,并正确对待现实是每一位真正好老师理应做到的。 三四年级的学生自我认知力还不够,并且生于农村的孩子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态。在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中的第二课题目就是《美丽放大镜》,放大镜并不是要你扩大自己,而是让你能够学会抓住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去发扬,在对自己有优缺点的认知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而不是对自己的不足耿耿于怀。我们班里有一个孤儿,我以为他会因为自己的身世而不善言谈,所以处处小心,没见到他之前就想

【高考作文】学书有道

【高考作文】学书有道 穿过走廊,不经意瞧见墙上挂着幅字,上书“学书有道”四个行楷大字。这时的我伫 立良久,记忆慢慢漶染开来,去年参加书法比赛的印象浮现眼前。 那是一个秋意涂满天空的下午,树叶都染作了黄褐色的。我有幸陪同我的老师参加一 个书法活动。我觉得这个落叶的季节,本就该是弄墨书写当儿,也独有这秋的精,确实实 在在体现了书法的意。 这是个“千人学书法”的活动。总记得,有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到来,也总记得,多数 是些不惑中年,老人,为数不多的是各校的学生——包括我在内。满满溢溢的人潮,向地 面的一滩熬微微漾漾的水,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流动。那天是个好天气,碧净的苍穹挂的 又高又远,久违的阳光暖暖地撒落在纸面,照得格外明亮刺眼。操场上满是排排课桌。一 张桌、一支笔、一砚黑墨,几张白纸,千百人都各自附身执笔书写着。 对于自己的作品,我不敢满意,却也无可奈何么急不得的,早在学习书法的头一课老 师就教导过。这是一条路,走一个过程。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我想看看其他人的好的作品,来来回回寻找着,——多出自老人们之手。这可是个有 趣的现象,老人的独特气质——我们还没有的。稀稀疏疏的人群中,总有个齐聚的伫足地,围着不少背手观望的人。挤过人群,我发现了这个被围观者——一个些许清瘦的老人,颚 骨高高的,带着细金属框眼镜。尽管围观的人很多,他的面容却冷淡的多,握着斑斑墨迹 的笔的字,缺显得强劲有力的多,缓慢却又悠长地带过笔尖。我入神的观望着,忽而起风了,吹得铺的平平的纸张颤响,空气中也渗透了墨的臭香,老人只是用另一只手压在纸上面,依旧面不露色——这让我最为困惑。最后写完停笔了,他满意的笑了,人群散了。 这些目睹的好的书法作品,都蕴含着沉重的,无线漫延的力量。白纸的黑字——就像 一片片松软细腻的黑色的土地,仿佛一踩上去便会凹陷下去,不能自已。 我由衷地感到,书墨气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韵味的。书法往往倾注了书写着的灵魂,沉淀的是古老智慧的结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胡雪岩为人处世的24堂课_第十一章 胜算谋后定——三思后行,张弛有道

做事会算计是成功的保证。不会算计的人,一定是做到哪儿算哪儿,成败全凭自己的运气,很容易功败垂成。因此,做事一定要有一个运筹、谋划和权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通俗地讲就是算计。算计并不是阴谋,只是做事所需要的技巧,是人们为达到成功所采取的正当手段。算计使我们更具魅力,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做到潇洒自如、游刃有余。 第二十一堂课办事要有胜算,切忌盲目 心中有数,实力做底,才能把握更多,获得更多,做事切忌盲目。徒赢虚名则得不偿失。 《孙子兵法》中说:“多胜算,少算不胜,由此观之,胜负见矣。”这里的“算”是指“胜算”,也就是致胜的把握。胜算较大的一方多半会获胜,而胜算较小的一方则难免见负。战术要依情势的变化而定,因此必须要在事先有充分的计划,做一件事前,至少要有八成的把握,否则的话,难免有盲目之嫌。 杭州收复之后,胡雪岩开办了“胡庆余堂”,乱世之中开药店不过是善举,想依此赚钱万万不能,原因何在呢?原来乱世之中,常有瘟疫蔓延,兵匪交战,伤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又或水土不服,以致有病,风餐露宿,大病缠身,这些都需用药。然而乱世流离,又有谁身上带钱呢?所以造成医者不敢开门行医,因为开门必赔。 这些道理胡雪岩岂有不知?只是念及天下百姓的艰辛,纵然赔本,他也乐意。于是他下令各地钱庄,另设医铺,有钱少收钱,没钱白看病,白送药。此外胡雪岩还同湘军、绿营达成协议,军队只要出本钱,然后由他带人购买原材料,召集名医,配成金疮药之类的药品,送到营中。曾国藩知道后,感叹道:“胡光墉为国之忠,不下于我。” 胡雪岩开店送药,送的只是“诸葛行军散”之类的普及型成药,花费不多,却具有两大重要意义:对施予对象而言,不论是清廷官兵,或是逃难百姓,得到免费药品,无论如何对健康总是有所帮助;就胡雪岩而言,经由送药材,“胡庆余堂”的名声得以远扬传播,声名传开之后,就可以和清军粮台打交道,建立正式的官商通道,把药直接卖到军队里去。 胡雪岩为一个“善人”的名称如此散财,似乎有些让人不好理解。因为生意人将本求利,一分钱的用度总得有一分利的回报才是正理,连胡雪岩自己都说:“商人图利,只要划得来,连刀口上的血都敢舔。”而且“千来百来,赔本买卖不来。”散财施善,分文不取,用自己从刀口上“舔”来的血仅仅换来一个“善人”的虚名,何苦来哉!社会上,真正像胡雪岩那样赚了钱能去做好事、善事者,实际上为许多生意人所不为。 其实,胡雪岩说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正显示出他超出于一般人的见识和眼光。他做好事,无疑有他行善求名,以名得利的功利目的,比如他自己就说过:“好事不会白做,我是要借此扬名。”胡雪岩做好事,也的确并不是与自己的生意一点联系都没有。 比如他修建义渡,实际上就与他的药店生意有关系。胡雪岩的胡庆余堂药号建在杭州城里河坊街大井巷,原来光顾药店的都是杭嘉湖一带所谓“下三府”的顾客。义渡码头建成之后,从义渡码头进到杭州城里,必须经过河坊街。这义渡码头不仅为胡雪岩扬了名,同时也为来来往往的“上八府”的人直接到胡庆余堂购药创造了条件,等于是无形之中扩大了胡庆余堂的市场。

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有度用之有道

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有度用之有道 公共管理学院09公共事业管理班刘玉玲01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有度,用之有道”是现代政府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而财政则是一种国家或者说政府的经济行为。 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取之于民”,反映了政府对纳税人拥有的征税权,同时相对地,纳税人需要承担纳税义务。许多国家在宪法中就明确规定纳税人应尽纳税义务。如我国,宪法在第五十六条就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公民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纳税人承担纳税义务是无条件的。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与政府的权力与责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义务是权利的基础,责任是权力的条件,二者相互依存。政府征税是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而国家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是因为国家能够履行社会需要的各种经济、社会和政治职能。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国家机器履行各种职能的实质就是提供纳税人需要但纳税人自身却不能、不愿或不得通过市场提供的所谓“公共产品”。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如社会治安;不愿提供的是具有经济外部效应的诸如防洪等公共设施;不得提供的如国防、外交等。这就是说,从政府角度讲,其之所以要征税,可以拥有征税权,是因为它能为本国纳税人提供他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征税是对提供公共产品的费用补偿;而从纳税人角度讲,他之所以愿意承担纳税义务,是为了换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可见,政府与纳税人之间除了税收征纳关系外,还存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与消费的关系,两者的结合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总体相一致。只是两者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在时间上、地点上相脱节的或错位的,在个体的数量上也不是对等的(即享受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其所缴纳的税款并不一定成正比)。“税收取之于民”只反映政府与纳税人的税收征纳关系,至于公共产品的提供与消费关系则体现在“税收用之于民”,即:“取之于民”反映从纳税人流向政府的资金流,“用之于民”反映政府使用税款向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流。 可见,“取之于民”与“用之于民”是不可分割的,否则,政府与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就会被打破而处于不稳定状态。不过,相比较而言,“用之于民”或许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政府征税只是手段,使用税款提供公共产品才是目的。 “取之有度,用之有道”体现在财政的足额稳定,与适度合理上。所谓财政收入的稳定是“指要相对稳定,把税收同或国民收入的比例稳定在一个适度水平,不宜经常变动,特别不宜急剧变动,以避免税收对经济正常秩序的冲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税收收入的稳定, 1

有道单词本

' 1.将以下程式码复制到Excel VBA 模组(Module)中 ' ' 2.在Excel工作表中A Column输入要批量翻译的生词列表 ' ' 3.若要转出有道xml格式单词库文件,请执行xmlVocabulary,汇出的档案位置为Excel活页簿位置,档案名称为"工作表名称.xml" ' ' 4.若要批量翻译直接写入Excel档,请执行xlsmVocabulary ' ' 5.先以少量生词列表测试翻译速度,我自己1000个字大概花7~8分钟翻译 ' ' 6.若要现成的Excel档,请网搜"有道单词本.xlsm" Private Type Character word As String trans As String phonetic As String tags As String 'progress As Integer End Type '汇出有道xml格式单词库文件 Sub xmlVocabulary() Dim newChar As Character Dim R As Range Dim Row As Range Dim strOutput As String Dim arrBytes() As Byte newChar.tags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6313779.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6313779.html,s.Add name:="NewWord", RefersTo:="=OFFSET($A$1,0,0,COUNTA($A:$A))" Set R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6313779.html,s("NewWord").RefersToRange strOutput = "" For Each Row In R.Rows newChar.word = Trim(Row(1)) Call searchWord(newChar.word, newChar.trans, newChar.phonetic)

生活中的张与弛

生活中的张与弛 陶家辉 生活如同一张弓,如果你想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就要把这张弓拉紧。可是如果你拉的太紧,拉的太久。无论你这张弓的质量有多么好,损耗都会越来越大。最后你可能会整个崩坏。因此我们在生活的时候要把生活的规律把握好。 正如古代道家的思想中说到的阴阳太极一样,张弛之道就是平衡。 现代的生活是快节奏的生活,每一天大家都是急急忙忙冲去上班、上学、玩乐。大家仿佛认为我们应该把时间的一分一秒的全部利用上。可是到头来大家都拼命找寻我们怎么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们需要假期。这又是为什么呢?大家在做事的时候为什么不肯放慢节奏呢?还是放慢节奏又怎么样呢? 现在的社会竞争大、压力大、烦恼多。如果不把时

间都利用上来,会怕赶不上别人,会怕成为大家口中的弱者、失败者。 在紧张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弛。这就像你在夏日里喝道一口冰茶一样的舒心。有时我们因为张而忽略了身边的鸟语花香。我们因为张而忽略了和自己身边最亲的人联系。不如,我们停下快节奏,回归到“慢生活”中。在平常紧张的生活中,要注意一定的休息,听一曲卡农走在公园里,你会感到别样的惬意,慢慢品味生活的美。 放松,其实很简单。就像我平时嘻嘻哈哈,喜欢和别人开开玩笑,打打闹闹。我觉得这样很快乐,这就是放松,这就是弛。我们应该走进自己的心灵,在工作学习之余自我减压。但是弛”并不意味着一心享乐,消磨意志,反而是对“张”的补充和延续。只有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继续面对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并在其中找到

生活的乐趣与内心的宁静。一个不停埋头赶路的人是不会欣赏到沿途风景的,同样的一个只知勤奋工作而不懂放松的人也绝不会拥有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生活中的“张”与“弛”是有机结合的,我们要把握它们的度。把握“张”与“弛”的度不是难题,更重要的是处理好二者的轻重,在该全力以赴时不因贪图享乐而消极怠工,在该享受生活时不因斤斤计较而忧心忡忡,这才是“张”与“弛”最完美的结合。所以,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贪念,克服惰性,更要做到坚守自己的选择,心无旁骛。这样,生活才能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唯有张弛有道,才是生活的大智慧。

正确认识师道,做个有道之师

聆听《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贵阳市“十二五”第一批骨干教师培训。并聆听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书记、副馆长马晓雄老师关于《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佛更要金装》的专题报告。深受启发,受益匪浅。马晓雄老师以鲜活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及深刻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很多指导、引领和启发,使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马老师从当前传统文化现象谈起。并从以下切入点进行详尽分析:1.认识现代教育之特点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因此务必要实现从培养劳动者、建设者到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转身;2.鼓励教师自由发展、自我提升,倡导依靠岗位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3. 尊重、关爱教师而非强化约束和控制。4.帮助教师享受职业乐趣而非增加职业和心理压力。5.帮助教师塑造“师道尊严”而非销蚀和诋毁“师道尊严”。6.帮助教师实现家庭文化的传承和提升。 马老师的报告中,着重强调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目的是要求教师要认真把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要认清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努力使“个性化教育”要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并通过学生教育之成功重塑“自身师德建设与师道尊严”。马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同身受。现从下列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从传统文化中认清当前教育的弊端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小班化,个别化教育,并在教育中注重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培养。例如孔子在教育两个不同学生时针对同一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不仅说明个性培养之重要,更强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而在反思现行教育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高分低能”,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造性。他们甚至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规格统一的产品,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究其原因,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被引进到教育中,学校成了“智慧的工场”,而学生则成了批量生产、规格统一的标准件,教师则成了机械操作的教书匠。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我们长期“以知识和分数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高考指挥棒”有直接关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过分重视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创造精神的培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上课老师讲知识,下课学生背知识,考试考知识。我国现在通行的“排名次”方法正是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异的表现。其实,大量现实现象表明,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差学生”。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不一样,有的学生成绩不好,但是他努力了,也确实进步了,或者是他在其他方面有了发展,这样的学生应该算好学生(虽然他对老师本人的教学评价确实没有好处)。我们只能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全面完美(根本不可能)。 因此,作为教师,务必应当成为教育智者,教育的行家里手。切不可在教育中出现“病人不吃药,非病者反就医”之乱象。我们应当在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