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杨润陆《现代汉字学》-备课与复习资料

杨润陆《现代汉字学》-备课与复习资料

杨润陆《现代汉字学》-备课与复习资料

第一章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1.文字: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文化工具。

2.文字的共性:

(1)文字起源于图画——世界上所有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及中国商代的甲骨文都是起源于图画的古老文字体系。

(2)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文字的首要的存在理由就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3)文字既表音又表意——语言就自身而言,它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由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3.汉字的个性:分析汉字的性质需要贯彻“比较”和“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给文字分类”这两个原则。

(1)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所谓表意文字,指的是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可以归纳出三种类型:第一种,来源于象形字(日、月、山、川)、指事字(一、二、上、下)的独体字以及会意字(取、逐、森、雀),是从意义入手记录语言的。这些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的联系,与语音没有直接的联系,读音是在意义的基础上确定的。第二种,来源于表意字的假借字(其、或、我、求),这些字的字形与意义毫无关系,只是借来记录语音,并通过语音表示意义。第三种,由意符(形旁)和音符(声旁)构成形声字(芳、旱、财、忆),既与意义有联系也与语音有联系。既然汉字既表意又表音,而形声字在汉字中的比重高达90%,所以有人称汉字为意音文字。

(2)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音节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音位文字(音素文字)通过为音位(音素)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音位,而是词或者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成词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成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3)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字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汉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和现代汉字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

4.汉字的特点:

(1)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记录汉语所以需要这么多汉字,是因为汉字记录的是语素。现代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字记录一个语素,从书面上起到了分化多义音节的作用。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形式,不可能把语言所传达的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因而是语言的不完全信息。对此做出相应补偿的是,文字可以不按句而按词或按语素出现,可以脱离一定的上下文和语境孤立地出现。文字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孤离性”。音位文字的孤离性体现在以词定型上,汉字的孤离性体现在以语素定型上。

(2)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汉字基本上使用一个字记录一个语素,即用一个特定的形体记录一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汉字的形体同时与音、义两方面发生联系。这两种联系并不是等同的,汉字专字专用,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因为汉字所记录的词义或语素义具有特定性,而汉字在记录汉语的时候,可以在书面上分别同音词或同音语素,所以说汉字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因为汉字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所以在存在民族共同语的前提下,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可以用汉字来交流思想。同样的道理,汉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沟通古今。

(3)汉字构形具有理据,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春秋战国时期就把汉字构形的有理性用到识字教学中,称之为“六书”(汉代的文字学家分析小篆系统所得出来的六种造字、用字的条例)。六书讲的是用汉字记录汉语的六种表词法。汉字记录汉语的方法可以概括为4种:表形(象形字)、表义(指事字、会意字)、表音(假借字)、音意兼表(形声字)。汉字在造字初期是依据它所记录的某一个词义来构形的,在字形和词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可以利用字形分析来了解词义。

在现代汉字中,形旁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示,二是区别。所谓提示,指的是形旁具有“见山之旁知山,见水之旁知水”的表义作用。形声字形旁的区别性能突出地体现在声旁相同的同音字上。大量的形声字是在假借的基础上通过加形旁或改形旁分化而成的。汉字由假借到形声大大增强了汉字的表意的理据。

(4)汉字是方块形,结构复杂:现代汉字的构字单位分为笔画、部件、整字三级。一个汉字,不论有多少笔画,多少部件,都要均衡的分布在方方正正的框架里,不能超越,所以,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方块形的汉字以平面作为信息分布形式,字形结构复杂,各有各的模样,视觉分辨率高,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便于形成书法艺术。

(5)汉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汉字文化造就了人们的语素意识和审美心理。这种文化传统,是汉字走上拼音化道路的巨大障碍。这些特点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优点和缺点是共生的。比如:汉字符号繁多是特点,作为优点来说分辨性能好,作为缺点来说是难学难用。汉字形声字多是特点,作为优点来说是强调形旁声旁尚有示义示音功能,作为缺点来说是强调形旁声旁的示义示音功能很弱。方块汉字结构复杂是特点,作为优点来说是便于视读,并且形成了书法艺术,作为缺点来说是难于安排字序,检索困难。

第二章决定文字类型的内因和外因

(1)语言的类型和特点:世界上的语言根据词的结构主要分成孤立语(汉语、苗语、越南语)、黏着语(日语、朝鲜语)、屈折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印第安语)。根据语言的句法特点分为分析语(汉、英、法、保加利亚)和综合语(俄、德、印地)。

(2)文字的类型和特点: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对文字演变规律的探索,确认:“文字发展的特

点(从总的历史方面来看)就是连续不断地向表示

语言愈来愈小的要素过渡。”《大百科全书·语言文

字卷》:“名副其实的文字有三种主要类型:词符与

音节并用的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文字。”

(3)不同的语言类型对文字有不同的要求:

文字由表意到表音的发展,是为了和语言相适应。

汉字由记录词到记录语素,形成世界上唯一成熟的

语素文字体系,是和汉语由单音节词发展为双音词

的趋势同步发展的结果。

2.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文字类型的要求:语言类

型是决定文字类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1)文字的稳定性和演变性:表音文字并不

是表词文字内部发展的结果,而是被其他民族借用

和改造的结果。文字既有稳定性,又具有演变性。

对于自源文字来说,由于有长期使用表词文字的习

惯,社会基础广泛,文字的改革和变革往往采取累

积的、渐进的方式,所以很难产生文字性质的突变

和飞跃。至于它源文字,相对来说,习惯势力所造

成的保守性要小,历史负担要轻,所以除了吸收域

外文字的成果之外,还有可能根据本国语言的特点

以及社会需求来改造外来文字,创立自己的文字,

使文字的发展产生飞跃。

(2)音素字母的产生:居住在叙利亚、巴勒

斯坦地区沿海北部的腓尼基人为了商业的需要,发

明了字母—音符文字。这种文字是辅音—音素文

字。

3.汉字基本上和汉语相适应:

(1)汉字是自源文字中唯一的语素文字:所

有的自源文字的共同特点是字与词相对应。汉字和

音素文字记录的都是语言中的最小单位,不同的是

汉字记录的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和词汇单位,而音素

文字记录的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2)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形声字以形旁

表示意义范畴、声旁提示读音,满足了区别同音语

素,准确记录语言的需要。现代汉语是“单音词和

双音词并重”的语言,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语素

是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记录,语素、音节、汉字

“三位一体”,充分说明了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

(3)汉语造词的灵活性源于汉字极端的孤离

性。

(4)汉字区别性能好,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

的需要:汉语属于分析语,是一种有理据的语言,

词义或参与构词的语素义正好由汉字来体现。汉语

用语素(汉字)造词方便,人们通过汉字(语素)

了解词义也方便。这些运用语素文字的方便之处,

对初学汉字的困难有一定代偿作用。

(5)不断提高汉字规范化水平,使汉字更加

适应汉语:汉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对汉语既有适

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所谓不适应,通常

指的是“一些口语常用词没有特定的汉字来表示

(ber很的意思)。一些常用的口语词写出来的却是

生僻字(旮旯)。汉字不便于表示轻声和儿化。”

第三章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

1.汉字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功能:

(1)汉字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典籍:以甲骨卜

辞、钟鼎铭文为发端,汉字记录了3000多年来的

世事沧桑。《二十五史》史学著作,《尔雅》最早的

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最大的丛书,《孙子兵法》

军事著作。

(2)汉字蕴含着并造就了丰富的文化:汉字

除了一般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

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字字形中所蕴

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二是汉字在使用过程中所造

就的种种文化现象。对联(单音节词易对仗)、字

谜(字形能拆分)、拆字(有的依据字形,有的还

要兼顾字义)、书法(隶书与小篆相比,具有质的

变化。隶书一方面通过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整

省减线条结构等方法把小篆的线条变成了不同形

态的笔画;另一方面通过同化、分化、简化、另构

一体、改变偏旁部首的写法等方法打散、调整了小

篆的字形结构。隶变全面调整了汉字的构形,消除

了古文字中遗留的象形因素,在符号化的进程中迈

出了关键的一步。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

以后,人们书写汉字不必拘守于具体物象,纯粹由

笔画的曲、直、伸、缩来表现力和势,以结构的多

样化和彼此呼应来布局谋篇,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有

了更广阔的天地。)楷书本称正书、真书,楷书由

汉隶演变而来,结构与汉隶基本相同,只是稍有简

省,主要区别在用笔与体势上。草书,包括章草、

今草、狂草。汉隶的快写体就是草书。当魏晋时出

现的楷书快写被称为今草时,追称以前的为章草,

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随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而

发展起来的。

2.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文字体系的改革对

于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作用,至于这

种负面作用的大小,决定于文字的负载功能的强

弱。不容否认,正是汉字和汉字文化,是生活在如

此广阔疆域说着不同方言的汉族人民,由于文字的

认同、文化的认同,形成了民族凝聚力,形成了促

进国家统一的强大推动力。

第四章方兴未艾的语文现代化运动

1.汉字文化圈的历史和现状:

(1)历史:汉字文化向外传播的路线有三条。

一是从中原向南和西南(壮字和喃字),一是从中

原向东(谚文和假名),一是从中原向北和西北。

(2)现状:汉字经过整理、规范,重新焕发

了青春,特别是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难题之

后,人们重新看到了汉字的前途。

2.100年来的语文现代化运动:

(1)切音字运动:产生了注音字母。

(2)白话文运动。

(3)国语运动。

(4)拉丁化新文字。

(5)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一致同意批准

《汉语拼音方案》,并且用于当年秋季小学教学。

(6)简化汉字:简化汉字运动,发端清末。

1909年教育学家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

发表题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论文。国

民政府于1935年8月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

收字324个,是钱玄同《简体字谱》草稿中的一部

分。1964年5月,中国文改委编辑出版了《简化

字总表》。

(7)中文信息处理。

3.语文现代化的光荣使命:

(1)提高汉语规范化水平:中国人民从鸦片

战争以来蒙受了100多年的侵略和屈辱,应该承担

罪责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腐败、保守的反动政府。

汉字没有罪过,不仅不是主犯,连从犯都不是。

(2)提高汉字标准化水平:为实现汉字标准

化,建国以来做了两件工作:一是简化汉字,二是

整理汉字。简化汉字包括减少笔画和精简字数两个

内容。为了精简字数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整理异

体字,二是整理印刷通用汉字,三是废除生僻地名

用字,四是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生僻

字、复音字。整理汉字的主要内容是给汉字定量、

定形、定音、定序,是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定序

研究中至今还没有解决好的是部首查字法。部首法

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统一部首数目及内容,二

是要统一字的归部。

(3)大力推广普通话。

(4)汉语拼音化,实现中文信息处理双轨制:

“拼音三原则”指《汉语拼音方案》有许多优点,

它采用的是拉丁字母,是音素字母,是用来拼写汉

语口语的。这三个特点,又称为“拼音三原则”:

拉丁化有利于和国际接轨,音素化最符合现代语音

学的要求,口语化有利于推动现代汉语的发展。文

字有法定性、流通性、技术性,而汉语拼音则缺乏。

要实现中文信息化,必须充分利用汉字和汉语拼

音,实现中文信息处理的“双轨制”。

第五章现代汉字和现代汉字学

1.什么是现代汉字:

(1)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的规范用字。

依据汉语语法、语音、词汇的特点,汉语史可以分

为四个时期:上古期(商、周、秦、汉)、中古期

(六朝、唐、宋)、近代期(元、明、清)、现代期

(“五四”至今)。

(2)规范汉字指的是见于《简化字总表》的

简化字和古今通用的传承字(收在《现代汉语常用

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字都是规范字)。

不规范的汉字指的是已经被废除的繁体字、异体

字,已经被废弃的二简方案中的简化字,以及乱造

的不规范的简化字和错别字(不规范汉字不属于现

代汉字)。

2.现代汉字学是时代的产物:现代汉字学是一

门新兴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现代汉字的属性和应

用。这门学科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它是时

代的产物。

(1)关于汉字的第一次争论:辛亥革命以后,

在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政府在1918年11月公

布了“注音字母”。这是对汉字的第一次冲击。

(2)关于汉字的第二次争论:“五四”时期以

及“五四”以后,作为新文化运动一部分的大众语

运动和拉丁化运动向汉字和用汉字写作的书面语

发起了第二次冲击。

(3)关于汉字的第三次争论:解放后,在文

字改革的背景下,对汉字简化和拉丁化等问题展开

了第三次争论,取得了积极的显著的成果:一是要

创造统一的汉民族共同语,即推广普通话;二是要

改善汉字这个交际工具,即公布规范化的简化字;

三是要制订音素化、拉丁化的标音系统,即《汉语

拼音方案》。

(4)关于汉字的第四次争论:争论的核心问

题一是怎样评价汉字,二是怎样看待汉字的前途。

语言文字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

人们交际的需要,语言文字不断发展变化,同时又

保持相对稳定。关于汉语拼音化问题,许多同志认

为这是将来的事情,现在不忙做出结论。汉字的演

变是从繁到简的。从长远看汉字不能不简化,但今

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的态度。

3.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现代汉字学的研究

内容包括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汉字必须

通过语言才能表达意义;一个形体必须同一定的语

音有联系,能读出来,才成为文字。汉字是据意构

形,基本字符是意符,记录的最小单位是词,意符

固然没有声音可言,属于汉字本身的只有字形,所

谓音和义是汉字所记录的词转嫁给它的。

第六章现代汉字的字形

字形是书面语言的物质形式。字形的简易、明

晰是双方进行书面交际的基本条件。

1.现代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1)现代汉字的简化:汉字简化的方针是“约

定俗成,稳步前进”。《简化字总表》的2235个简

化字中,只有521个是基本的简化字,其余都是类

推出来的。简化字的简化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八

种:用形声字改换形声字,包括改换形旁或声旁,

或形旁声旁都改换(猫、貓,拥、擁,护、護);

用形声字改换会意字(窜、竄,桩、樁);用会意

字改换形声字或会意字(笔宝灶尘茧);省略部分

字形,保留特征或轮廓(录号丽里术际齐);利用

草书楷化的办法简化形体(车长为专尧乐头);换

用简单的符号(汉鸡赵区环怀枣轰师归);借用同

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后谷出丑斗卜只干);用简化

偏旁或简化字类推(,当)。好的简体字:众尘

灭灶茧、蚕从笔宝凭、体飞网伞籴粜。不好的简化

字:炉芦庐驴、头卫乐专农书。

(2)现代汉字的整理:整理异体字,原则是

从俗与从简相结合,照顾书写方便。

(3)现代汉字字形规范的任务:一是整理异

体字、一是整理异体词。

2.现代汉字的结构系统:现代汉字的结构系统

分为笔画和笔顺、部件和字型两个层次。独体字是

由笔画按照一定的书写顺序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

字的最小单位;合体字是由部件按照一定的类型结

构构成的,末级部件是由笔画和笔画的组合构成

的。

(1)笔画和笔顺:笔画指的是构成汉字的各

种形状的点和线。《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定了

五种基本笔画:横(提)、竖(竖钩)、撇、点(捺)、

折(“竖钩”以外的所有复合笔画)。如果用于汉字

的笔画教学,要讲八种笔画。按照现代汉字笔画与

笔画的空间关系可以划分出相离、相交、相接三种

关系

高频趋简:使用频率越高的字符集平均笔画数

越少,这种现象叫高频趋简。平均笔画和收字的使

用频率成反比,这是因为它符合汉字的使用规律,

越是常用字,独体字的比例越大,形声字的比例越

小,笔画当然就少。另外,与汉字的简化工作有关

汉字起笔笔形以横笔最多,末笔笔形以点笔最多。

横笔出现的频率最高,除横笔外,其他笔形出现的

频度十分接近。这形成汉字字形的两个特点:一是

横笔多所以字形平衡稳重,而是其他笔画出现均衡

有利于汉字字形的变化。

(2)部件和字形: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

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分成字部件和非成

字部件,又分为基础部件(单纯部件、末级部件)

和合成部件,现代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相离

和相接两种类型。部件规范的原则是“从形出发,

尊重理据,立足现代,参考历史”。

部件拆分的原则:一是不能违背形体的原则。

在进行部件拆分时,相离、相接的部件可拆。交重

的笔画不能拆出部件,极少数不影响结构和笔数的

笔画搭挂,按相接处理。二是遵照结构规律的原则。

字形符合理据的,进行有理据拆分;无法分析理据

或形与源矛盾的,依形进行无理据拆分。三是对应

关系的原则。因在字中所处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了笔

画变形或比例变化的部件统一处理,有对应关系的

简化部件与繁体部件统一处理,主形与变体尽量统

一处理。四是适度拆分、合理控制下限的原则。两

个以上的相离、相接部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没有构成其他字的能力,就不再拆分。字形结构的

种类:左右、上下、内外(半包孕、三包孕、全包

孕)。

3.现代汉字的构字法:

(1)偏旁和部首: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表意

或表音的单位。偏旁系统的核心是部首,部首是具

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按结构编排的字书中每

部的首字。(2)字符的提出与归类:字符分

析法把语言的符号(文字)和文字的符号(字符)

明确区分,并根据字符组字时的不同功能把字符分

为意符、音符、记号三类。

(3)现代汉字的四种基本类型:记号字、半

记号字、表意字和意音字。

1.字音的规范化: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1923年国语统一

筹备会成立“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决定采用北

京语音标准,称之为“新国音”。这也是我们确定

现代汉字读音的根本原则。

(2)轻声词和儿化词的规范:轻声规范原则:

有辨义作用的轻声词要读轻声,没有辨意作用的轻

声词如果可以两读的话就尽量不读轻声。

2.同音字和多音字:

3.形声字的表音功能:

1.什么是字义: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词

义只有本义、基本义、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而不存在假借义。

2.现代汉字的表意功能:

(1)表意字的表意功能:独体表意字有田、

井、一、二、三、凹、凸、丫、刃、本、末、旦,

网、伞、灭、飞,同体的合体表意字有从、林、炎、

众、森、磊、晶、鑫、矗,异体的合体表意字有烦、

突、库、伐、男、灾、删、闯、涉、休、吠、鸣、

弄、戒、匠,结构上有特殊要求的会意字有杲、杳、

汆、尖、掰,岩、夯、歪、孬、雀、嵩、拿、楞。

(2)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形声字的形旁

只是表示一个范畴,表意不追求100%的表意度。

3.形声字声旁的示源功能:形声字声旁的主要

功能是提示语音,此外有一部分形声字的声旁还有

显示语源的功能。亦声字时说会意字的一部分字符

兼有表音作用。我们把它视为形声字的声旁有示源

功能。

有示源功能的:

要/腰、县/悬、禽/擒、丞/拯、北/背、厉/励、

责/债、益/溢、廷/庭、奉/捧,风/讽、争/诤、浑/

婚、取/娶、景/影、畜/蓄、为/伪、解/懈、含/琀、

坐/座,原/源、然/燃、其/箕、孰/熟、秋/裘、匡/

筐、匪/篚、莫/暮、它/蛇、希/稀,句—拘锔痀笱、

支—枝肢翅、斯—撕嘶厮、—茎颈胫经、农—浓脓

秾。没有示源功能的:栗/慄、牟/眸、或/惑、戚/

慼、章/樟、舍/捨、辟/僻、辟/避。

右文说:宋代的王圣美创立的关于形声字声旁

含有意义的学说,因形声字绝大多数声旁在右边,

所以叫右文说。

汉字自古以来就有形序法、音序法和义序法三大检

索方法。

汉字的应用包括人机界面和人际界面两个方面。

2.汉字在计算机上的应用:三种途径——键盘输

入、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周有光极力推崇“拼音

转换法”。中文信息处理的“双轨制”:指的是汉字

和汉语拼音两种法定文字工具的并存并用。

1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新课程下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当认真做好教学预设,以保证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这就是有效备课。 一、备好学期计划,明确“两个目标”、“两个点” 两个目标是指所教学科的总目标(即低、中、高各段目标)及所教教材的具体目标。这两个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宗旨。备课前一定要掌握并理解透彻,低年级教师要做到“高瞻远瞩”,中年级教师要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高年级要做到“居高临下”各年段的知识联系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备课做好指导。 两个点就是本册书的重点与难点,明确后可根据本班实际,在课时比重、时间分配上做到科学合理。对于难点部分教师要充分考虑运用哪些策略来化难为易,逐一突破,这样为教学中落实重点,分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备好单元计划 单元计划是具体目标的呈现,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分配好课时比重。并研读教参上各单元的编写说明,为教案编写奠定基础。 三、备好课时计划 教案编写其实是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情与学情的预设。在新课程下充分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备课要求有以下设想。

首先明确备课要做什么?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预测。 怎么做?--------围绕“三维”目标设计导入、新授、练习、板书和教后反思。 开头:课序,课题,备课教师姓名 第一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等。 第二块:学习提纲:要学哪些知识?1、2、3、 怎样去学?——采用哪些方法? 第三块: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开头”就是“导人新课”,导人新课在整体教 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 入新课应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于漪(yi)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 课的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犹如涉水过河,不知深浅,课堂导入仿佛铺路架桥,能帮助学生顺利到达彼岸;学生从旧知到新知,好比爬山登高,感到困难,课堂导入恰似架梯,能搀扶学生越过艰难险阻,登上高峰。 导入贵在自然,贵在贴切,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求知热情,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导入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故事引入法、破题导入、迁移类推法、直接揭示教学目标法、猜谜语、预习引入等多种方法。无论采用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只有课前进行“有效备课”,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点滴看法: 一、联系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方向。教学目标是备课首要明确的问题,毕竟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起着导向作用。 1、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学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以《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明确所教的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结合教学实际,认真钻研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准确理解教材,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如我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好教学设计。因为这课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接触,本节课就应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制定好三维教学目标。 2、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学目标确定的必要依据。 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须的条件,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去教?哪些地方可以作为学生的亮点出现?只有对学生有了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

师要认真撰写教学设计,提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应建立在圆柱的侧面积计算的基础上。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应该让他们先学好侧面积计算,再学新知。 当然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遵循几点原则:全面性、具体性、准确性、灵活性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主线,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二、精心设计“新课引入” 一节好的新课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或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下愉快地学习。导入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引入,有利于学生进入角色,进入学习的空间。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以有限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要保证学生能获得新知,发展思维能力。学生不仅要学会,又要使学生会学、愿意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组织好教学。 1、以旧引新法 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些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内容,宜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让学生借助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掌握,以培养他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结合新课程改革,特制定教师备课要求。 一、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二、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 1、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 2、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课件,实验,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

6、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 7、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布置作业。 三、备课格式内容 内容包括: (1)课题; (2)课型(综合课,实践课、互动课、开放课、创新课、探究课); (3)教学目标及任务; (4)教学中的重难点; (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教具准备; (6)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围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学生活动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活动,体现学法指导); (7)设计板书和作业(板书可用红笔在过程设计内划勾划;作业,根据学生情况实行分层布置); (8)写好教后信息反馈。 备注:教师备课可以有特色,但必须体现备课思想,具备上述基本步骤,否则一律按缺教案处理。 四、备课步骤 1、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复习提纲与练习题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提纲 一、备课篇 1、首先必须在精神上重视上课,必须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 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学段标准。老师要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2、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是研读教材,按教材编排意图有条理进行教学,不能忽 视学生的现实起点,不断不断追问学生学习作螺旋式上升的根基是什么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有哪些。 3、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要使自己的教学 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和研究课程标准。 4、理解掌握集体备课的内涵和功能以及集体备课的理性诉求,掌握新的教研文 化所包括的几个方面。 二、上课篇 主题一讲授的技能 1、掌握“讲授的技能”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叙述事实、描绘现象、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述规律并使学生理解的活动方式。 讲授的基本形式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2、了解讲授的基本要求 主题二提问的技能 1、掌握有效提问的特点和策略。 有效提问的特点有:现实性、开放性、逻辑性和双主体性。 有效提问的策略包括: (1)建构弱权势的课堂文化。 (2)以主题和情景贯穿教学。 (3)尽量让学生证明自己的回答。 (4)关注不确定性的回答。 2、了解提问的功能和误区。 主题三倾听的技能 1、掌握倾听的有效策略。 (1)接纳与平等。 (2)专注与耐心。 (3)回应与互动。 (4)理解与共情。 (5)鉴赏与学习。 2、了解倾听的作用和误区。

主题四观察的技能 1、掌握观察原则和策略 观察的原则:同步性原则、即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反省性原则。观察的策略:注视、扫视、环视和巡视。 2、了解观察的内容。 主题五点拨的技能 1、掌握点拨的策略和遵循的原则。 点拨的策略包括:整体性点拨、重难点处点拨、迁移性点拨、终结性点拨。 点拨遵循的原则:启发性原则、适时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2、了解点拨的方式和技巧。 主题六情景创设技能 1、掌握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 (1)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2、了解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 主题七课堂调控技能 1、掌握课堂调控的策略。 (1)教育观念的转变。 (2)教师预设。 (3)随机应变的能力。 (4)树立“内在生成”的教师权威。 2、了解课堂调控的要素 三、听课篇 1、了解“为师,从听课开始”观念。 2、理解“带着思想去听课”观念,掌握听课之前思想准备的内容;掌握提高听 课效益的方法;熟悉新课程精神下的听课观。 3、理解“站在不同的视角听课”观念,熟悉苏霍姆林斯基听课法;掌握教师、 校长、教研员等不同身份的听课者的目的及应注重的内容。 4、理解有效听课的真谛----“听、读、想、记”协调合作、联动推进。掌握有效 听课的前提、基础和保证;了解听课时应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记什么; 掌握听课记录的四种形式以及听课记录的重点。 四、评课篇 主题一师者,将随评课而出“彩” 主题二标准,有效评课的坐标 主题三民主,滋养评课文化的土壤 主题四评课要点一二三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杜集镇教研室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杜集镇本学期实行集体备课。 现就集体备课提出以下要求: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第一、备课小组集体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度,备课组长做好备课分工,确定主备人名单及备课内容,(备课分工交教办备案)由主备人准备教学设计并打印,按时分发给小组其他成员。 第二、备课分发给小组成员前,备课组长对主备人教学设计的内容、格式、打印进行检查,没有问题分发给备课小组成员。 第三、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主备人集体备课发言)发言稿基本内容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 模拟、[L、中 讲课 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第四、备课组集体研讨。 1.讲--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备课组教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选择两三个老师),分别指出主备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内容;对“评”课人有异议的地方,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 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备课组长必须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备课组长及备课组教师作好研讨记录,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备课组教师准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本,备课组长准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教办统一发学校邮箱) 第五、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进行归纳,提供给主备 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备课篇 备课,首先是从精神上、思想上重视上课、准备上课——谨慎而为,态度决定行动;其次,才是从物质上、行动上准备课。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精神”“思想”除了一贯的“爱岗敬业”外,还有一层就是“新课程理念”,即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怎样做才符合“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呢? 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思考反省等是看不见的准备,这种准备是上位的,看似无用,却无所不用;撰写教案、设计练习等,是看得见的准备,瞄准“有用、有效”;集体备课则是群策群力的准备(个体有备而来是前提,集体彼此分享是关键,个体再备而用是目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是归宿)。这三方面的准备和谐统一,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主题一:研读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程与教

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课标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 怎样研读课标呢?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1)确立三维目标。 (2)熟记学段目标。从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位一体,整体考虑每一节课。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主题二: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 如何读懂教材、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呢?(一)解读文本,充分与编者、作者对话。 (二)读教参,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与编者对话。 主题三:了解学生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

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讲座(一) 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对备课认识的误解:(在检查教案中发现少数教师的现状) 1、备课就是写教案 2、备课是一种形式,一种任务,一种负担,应付检查的差事。 3、多年重教一科(课),多此一举。 二、错误的做法: 1、备课=写教案(与上课无关)=抄教科书(在教科书上面简单摘录,任务形式) 2、备课=背课(将要教的内容记在心中,上课时平铺直叙加以演说,上课变成演讲,学生变为听众) 3、不加思考,照抄名师教案(买来各种名师教案,甚至托人照抄) 4、改头换面,重整教案(将旧案改日子,或重抄一遍) 5、大刀阔斧,化繁为简(摘录名师教案的要点,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直接拿来,照本宣科,(不管班情、学情,留待题海战术中的反复纠错,疲劳战术) 三、备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的,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它是课堂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进程的最终归宿。准确且注重实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此,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相应内容整体要求和内容的实际应达到的目标,在本单元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目标,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切忌以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取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简明扼要,知识的含义是什么(了解);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认识,知道为什么(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迅速解决问题,懂得怎么做(运用)。重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确定。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合理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

备课基本环节与要求(语文)

“352”引领自主式课堂模式 备课基本环节与要求(语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洁明了,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目标与任务。 (1) (2) 【此环节的目标与任务一般认读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备课时,要写清具体的任务和要求。】 2、独立完成。 【一般安排学生课外独立完成,也可现场完成,备课时要把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与要求写具体】 3、组内互查交流。 【备课时要把清学生互查交流的方式方法写具体,要注意操作性和时效性,要把教师干什么写出来】 4、交流评价 【要写清学生展示交流的方式方法,以上内容时间应控制在8分钟内】 三、小组合作,研读文本。 1、目标与任务。 (1) (2) (3) (4) 【此环节的目标与任务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师要依据教参,依据文本,设计阅读任务,以习题+问题+方法的形式出现,设计时要突出语言文字训练,涵盖词句理解,问题回答,感悟体验,感情朗读等训练。要控制难易度,注意层次性,把握容量,】 2、独立自学。 【备课时要把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与要求写具体,把教师干什么写具体】 3、群学帮扶。 【备课时要把学生群学,帮扶的方法方式写具体,要具有操作性,时效性,一般一节课小组内讨论交流不超过三次】 四、展示交流,品读感悟。 1、评学展示。 【备课时要把学生展示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谁来展示预设清楚】 2、教师引领。 预设一: 预设二: 预设三: 【备课时重点要把教师什么时候引导,怎么点拨,采用什么方式方法点拨,都要预设清楚。要预设生成资源,设语言文字训练点,语言感悟初,总来说之,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有机实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情朗读等,以上内容时间很多于20分钟】 五、检测达标,巩固拓展。 (1) (2) (3) 【检测达标内容要围绕目标、依据教材,检测要有针对性,注意层次性,可设选做题。总来说之,要根据当堂内容,注重实效,6分钟检测,2分钟矫正】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四大环节:第一环节回顾整理,切入新课;第二环节小组合作,研读文本;第三环节展示交流,品读感悟;第四环节检测达标,巩固拓展】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海南白驹学校张彩云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站里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那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了有效备课一节感觉对于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 这本书指出了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四者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 对其中的关于有效备课得到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1、认真研读课标。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要把课程标准中名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是应该如此。 2、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设计知识呈现方式或场境,并采用相应技术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发挥才能的环境。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或性格特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在教学教程中适时加入一些兴奋点,从而避免他们产生学习疲劳。比如说低年级的认读生字就比较乏味,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猜字谜、编字谜、摘桃子、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孩子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并掌握其良好的学习方法。 3、设计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就是“磨刀”,是把气力用在刀刃上。可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这种意识,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轻松“磨刀”。方向对了,教学效能才能彰显。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2)

中学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结合新课程改革,特制定教师备课要求。 一、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二、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 1、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备课时做到上承下接。 2、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优秀生吃得饱,让学困生吃得好。注重双基与知识拓展。 4、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课件、实验、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 6、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 7、目标检测:有针对性、全面性。 8、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次布置作业 三、具体要求: 1、每学期教学计划在熟悉课标、通读教材、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特点、学校课程安排及现有条件制定。包括: (1)教材分析(版本、体系结构)。 (2)学情分析 (3)教学内容(全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及学时分配。 (4)教学总目标及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教材的重难点。

备课的基本环节

备课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所构成。作为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程序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实现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一般的说,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几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课堂教学的准备和先决条件 备课是对教学工作的策划,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第一环,它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大功夫,同时,通过备课,教师收集资料、处理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加速自身的成长。 由于教学过程是由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构成,这便决定了备课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劳动,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试想一个不认真备课甚至不备课的教师如何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是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若不认真备课也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其实际的教学能力。教师备课,不仅是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备方法。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格式, 所以,教师备课是具有一定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劳动,是一个“同质异构”的创造性的艺术设计过程。教师备课的具体工作如下: 1、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就是研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研究课程标准就要理解课程标准的精髓,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理念。钻研教材就是要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教材一般可分三个水平:“懂、透、化”。懂,就是要对教材上的每一知识点甚至包括插图、表格、注释、附录等都要弄清楚明白;透,就是要透彻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难点和关键,做到上下贯通、前后贯通、熟悉于心;化,就是要将教师的知识、智慧、思想、情感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而且运用自如。要达到此境界,教师必须阅读大量相关的参考资料,必须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智慧,能站在教学之外看教学,高屋建瓴,“随心所欲”。 2、教育对象

备课基本要求及其检查规范标准

弥河初中备课基本要求及检查标准 一、要求 1、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意图和重难点,同时认真了解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状态(学情调查),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安排教与学的活动过程(预设与应对方案)。 (1)教学目标要准确体现新课程三维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2)教学内容要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进行重组,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利于学生认知迁移的形成,促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和能力形成; (3)教学过程要清晰完整,突出重难点,反映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业设计与板书设计。教学应注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与活动设计,即学案(重点对学生活动的设计)。 (4)教师要深入开展在参与式合作备课的前提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备课实践与探索。 2、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同级同学科不同教师既有共性又要有个性,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如同级同学科教案相同,则视为不合格教案。 3、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每课时都必须有备课, 其中新授课占国家课程规定节数的70%;复习课占国家课程规定节数的

20%,讲评课占国家课程规定节数的10%。(语、数、英复习课每学期为不少于10次,讲评课每学期不于8次,其余学科复习课不少于8次,讲评课不少于6次)。 4、复习课备课(包括:课时复习,章节复习,单元复习,学段复习,综合复习),讲评备课(包括:单元检测讲评、学段检测讲评,综合讲评),课外阅读备课应写在同一教案本上。 5、物理、化学、生物要有实验课备课。没有实验备课的每缺一节扣1分。 6、备课质量:项目齐全,要有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课题、授课班级、时间; (2)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突破的方法;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课时、教学用具; (6)教学过程:即要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预设的教学情况,有实施教学的策略,设计有启发性的教学与方法,有分组学习或演示实验或精选示范性习题等。各学科教师要按规定写出详案。重点要体现对学生活动的设计即学案。 (7)作业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难度、密度,体现“循序渐进”。即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提倡分层设置作业。 (8)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洁、明确、规范。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想真正的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然后你才能胸有成竹的走向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备好一节课小学数学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1.了解本班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 3、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 了解学生心理是备好课的切入口和关键。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备课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这个环节上,要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只有抓住这些,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要备重难点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试题(库)归纳

《怎样有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题库汇总 一、单选题 1、备课必须是首先在()重视上课。参考答案(A) A.精神上、思想上 B.物质上 C.行动上 D.撰写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参考答案(C) A.大部分学生 B.个别学生 C.全部学生 D.特殊学生 3、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C) A.大部分学生 B.好学生 C.每一个学生 D.特殊学生 4、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参考答案(B) A.独特感受 B.价值判断 C.看参考资料 D.读实施建议 5、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是()。参考答案(B) A.阅读课程标准 B.研读教材 C.整合教材资源 D.学习《教师教学用书》 6、按教材编排意图有条理进行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参考答案(D) A.教材的整合 B.兴趣爱好 C.生活环境 D.现实起点 7、落实在备课中,需要不断追问学生学习作螺旋式上升的根基是什么和学生的()。参 考答案(D) A.知识基础是什么 B.心理需求是什么 C.生活环境是什么 D.知识经验有哪些 8、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的依据。参考答案(A) A.考试命题 B.集体备课 C.设置教学环节 D.教育功能 9、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和()。参考答案(C) A.读前言把握基本概念 B.会命题 C.研究课程标准 D.设置教学情境 10、集体备课的学生本位价值观就是要达到学生的()。参考答案(A) A.个性发展 B.齐步发展 C.模式化发展 D.统一的教学进度 11、集体备课的科学任务追求就是()。参考答案(D) A.统一教案 B.统一检测 C.统一进度 D.教学研究 12、集体备课的理性功能定位是()。参考答案(B) A.统一教案 B.解决问题 C.统一进度 D.统一内容 13、集体备课的理性指向是()。参考答案(B) A.和而一统 B.和而不同 C.统一教案 D.统一检测 14、教师备课应该备教材、教法和()。参考答案(A) A.学生 B.教参 C.环境 D.练习设计 15、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参考答案(B) A.教参 B.学生 C.进度 D.练习 16、许多课堂教学之所以不理想,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不熟悉,对学段目标不明确。 参考答案(C) A.教学环境 B.教学对象 C.教材系统 D.考试试题 17、对()的整体把握是一个教师教学的基点,也是日常教学研究有效开展的基础。参 考答案(D) A.教学环境 B.教学对象 C.教学进度 D.教材 18、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和()等几个因素的整合。参考答案(A) A.教学环境 B.教学参考 C.教案 D.考试试题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集体备课是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弥补教师个体备课不足,取长补短,将集体智慧与个体特长有机结合,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有效手段。为了不断提高我区集体备课的水平,特制定本要求。 一、集体备课的操作步骤 集体备课一般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学科备课组长负责具体操作。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五统一”。 “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检测标准、统一练习题目、统一课后作业。 集体备课一般有如下步骤:确定备课课题---主备人撰写备课提纲---主备人讲解---备课组教师集体审查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备课提纲并定稿---根据备课提纲,教师书写个性化的教案---实施教学,通过课后反思,再修改教案,供以后备课参考。 1.确定备课课题 备课组长在学期初将备课课题梳理,根据教师情况确定每个课题的主备人,并确定备课的具体时间、地点,报教务处备案,原则是提前一周备课,以便为教师书写教案预留充裕的时间。 2.主备人撰写备课提纲 主备人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并了解学情。撰写备课提纲前,至少要做到“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训练、备媒体。 (1)备课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体现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

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所以要认真学习本学段本学科课程标准,把握学科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吃透内容的具体要求及教学建议等。 (2)备教材。在吃透课标的前提下,反复研读教材,搞清楚所备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准确把握教学中对学生知识、方法、能力及未来继续学习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习惯以及特点等,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和补充,最终构建一种处理教材的最佳方案。具体可分四个步骤:一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既要符合课标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二是开发挖掘。挖掘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培养思维品质。三是调整重组。调整有类同关系的内容,揭示本质规律,便于知识迁移;调整有对比关系的内容,整体把握知识,便于灵活运用。四是变换改编,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通过对教材的处理,真正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3)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在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一是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二是准确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三是准确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四是选择适宜的学法。 (4)备教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自身、学生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法要坚持实用、实效的原则,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备训练。不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下作业,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筛选出难度适宜、容量适当、类型全面、与教学重点吻合的题目。同时“作业设计”要努力实现多样化、科学化、趣味

高中集体备课基本要求和程序

枣庄四十六中 集体备课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内容包括:交流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情况,确定统一的单元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统一的单元练习及统一的单元进度,交流解决难点的办法及确定统一的单元测试题。为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特提出如下要求。 集体备课基本要求 一、担任中心发言的教师(主备人),要提前写好讲稿,打印发放教学设计、教学案,参加教师人手一份。 要求:要精心设计教案,明确本课时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采用“个人备课—集体讨论—个人写案”的备课方式。集思广义,兼容多人之长。主备人应于教案使用前两周打印成草案,通过网络告知本组成员,各成员接到主备人草案后,迅速阅读并提出不同建议(写在纸上),教研活动时集体讨论后,方可写在个人备课本上。教案书写要认真、工整,备课本每页的右边要留出3—5厘米的边空,以便进一步进行“二次备课”,充实教案;打印教案必须有“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二、主备人的发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教材简析:含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 2.教学理念:实施本部分内容教学的理论依据。 3.教学方法设计:实施教学的总体教学方法。 4.教学环节安排:包括教学过程的层次,教法的分解,重难点的突破措施,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方法过程设计,教学情境

的创设,电教手段的运用时机和过程及其它教具的呈现使用等。 5.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6.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 7.作业、检测。 8.备课中存在的疑问.需要请其他老师帮助的地方等。 三、其余教师也应事先熟悉教材和内容,思路清晰,教法学法明确,教学环节安排心中有数。要写出自己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突破分析的方法,写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精彩片段的教学设计及自己的教学思路,拟写备课中发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内容,或者是自己的疑问.需要请教的问题等,并做好发言准备。 四.集体备课活动设主持人一名,负责主持活动的进程;设记录人一名,负责记录活动过程.主要内容。主持人和记录人均需参与发言.讨论。 四、注意事项: 1、实行集体备课是为了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减轻负担、提高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倡个人创造性教学,体现个人教学风格和特色。 2、备课时要注明备课时间,使用时间。 3、杜绝不备课就上课或课后补备现象,上课之前要复备,准备好教学用具。 4、集体备课必须要有活动记录。 5、集体备课期间不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将纳入考勤。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学习心得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龙江县第一中学 许孟强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备课的真正意义所在,给我们每人都发放了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拿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一页页地翻下去,而且边读边做笔记。觉得,此书介绍的“通识”部分,的确非同一般,有些视角是我们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不经意间被忽视了的,这一读,颇受打动一一任教了二十几年,发现,其实,备课还应该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的,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感

受: 课标,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在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大家都认真学习它了吗?说起新课程、课改新理念、新课标,相信这样的字眼大家都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了,但看到著名物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惯一一“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真的觉得汗颜!正因为每日必备课,每备课必翻备课本,每翻备课本必能“温故而知新”,于老师便能把握好课标对每个阶段、学段的教学目的要求,大胆地开展教学工作,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学指南”,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会偏离语文的大目标,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有效” !特别欣赏于老师能按要求当看到“多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时坚决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一一于老师真的太 “酷”了!我们任何一个一线教师,因为业务检查的需要,谁敢允许 学生不完成练习册?每次,做到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花在订正上的时间太多了,若让他们简单完成抄答案,往后有些孩子便偷懒自己不动脑光想着一抄了事,而对学困生来讲,做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学习更是“形同虚设”反倒是“浪费时间” !因为他们真的是“弄不清楚搞不明白”!怎么办呢?为了“整齐划一”的要求,只好牺牲许多教学时间,课余时间,有时甚至要挪用其他课程来完成这本练习册的订正工作,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周八节的语文课,每学一课要用上两课时完成,但上课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味课文,完成练习册,有时还想来个拓展说话,写话小练笔什么的,两课时,够吗?相信大部分教师都有“挪课”吧?难度最大,耗时最多的要数练习册这个大“工程”了,有的课文题目简单些还好,最头痛的是遇上一道两道超纲的题目,一个学生要来回三次有时还不能订正好,全班有五十个学生,如果有一半的学生要这样做,那得花多少时间?用这些时间可以让学生多看多少书,多学多少课外知识? 写到这时,我常想,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做题?为什么期末考卷上总

备课基本要求

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全册备课:要有:1、学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3、教材分析(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4、完成教学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5、教学进度、每周课时安排 二、单元备课:要有;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4、课时安排 三、课时备课:要有:1、备课程标准2、备教材3、备学生4、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点,确立三维目标5、备教法、学法和重难点的突破方法6、备所需的教具7、备教学过程 四、练习巩固和拓展:练习要力求多样化,具有基础性、层次性、探究性、导学性、开放性。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实用、精炼,并构建知识网络 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写出通过本节课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能体现出本课目标的完成情况。 七、二次备课:(见附页) 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1、书写规范2、先周备课并符合课时数要求3、反思要深入,不能流于形式4、备课具有创新意识,各环节脉络清晰、紧凑、翔实,不准抄袭他人备课或教参5、有对检查反馈的修改和完善6、要充分体现二次备课 学案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全册备课:要有:1、学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3、教材分析(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4、完成教学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5、教学进度、每周课时安排。(用纸附在学案上) 二、单元备课:单元备课要有: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4、课时安排(用纸附在学案上) 三、课时备课: 1、归纳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2、备教学过程: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过程,要做到详细、实用、脉络清晰、具有创新意识(写在中间空白处)。 3、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实用、精炼。(写在第一页上方) 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写出通过本节课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能体现出本课目标的完成情况。(写在第二页的下面) 5、根据学情、集体备课的建议、自己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二次备课,以增强课堂的时效性,将对本课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指出的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的指导、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学案(写在中间空白处),要精心设计,具有启发、点拨、引导作用,将学案变成自己的教案。 四、二次备课:(见附页) 学案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1、书写规范2、先周备课并符合课时数要求3、反思要深入,不能流于形式4、备课具有创新意识,各环节脉络清晰、紧凑、翔实,不准抄袭他人学案或教参5、有对检查反馈的修改和完善6、要充分体现二次备课。2008、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