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范跑跑事件的案例分析

范跑跑事件的案例分析

范跑跑事件的案例分析
范跑跑事件的案例分析

范跑跑事件的案例分析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范跑跑”事件案例分析

我认为,“范跑跑”事件折射出来的是教师的角色属性问题。

坦率地说,我很鄙视范某,我觉得他玷污了“教师”这一崇高的称呼。范某口口声声诡称自己是“真小人”,还厚颜无耻地标榜自己是“真实的”。“小人”就是“小人”,难道加了一个“真”字就能招摇过市?把“真”当做遮羞布,或者当做挡箭牌,是对“真”的极大污辱!媒体竟然也有观点支持他,认为教师也是人,有人的本能,可以理解。这种言论误导了很多观念不清的人。这些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何在?

我要说:教师是人,但是教师不是一般的人;教师有人的本能,但教师不能靠本能来思维行事。

诚然,人有本能,但本能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教师”是一个社会角色,是社会属性。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公众对教师的要求超越了其自然属性,定位在社会属性层面上。既然已经到了社会属性的层面,怎么还能用低级的自然“本能”属性来衡量其言行呢?

媒体的观点中,还把范某的行为归到“道德”层面,而我认为,用“道德”来判断其行为太轻描淡写了,翻开《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其中的相关条文来判断,范某当时作为教师,不顾学生安危的行为就是犯法!

2008年“5·12”的时候,我在湖北省西南部某市一中学任教,因为离震区近,所以震感强烈,虽没受灾,但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体验。我曾把那段经历写进博客里,摘录如下:

那个下午

五月十二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我正站在学校教学大楼四楼的阶梯教室门口。

可以容纳三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内,来自全市各中学的同行们刚刚开始一个课题研讨会,我被学校领导安排在门口负责接待。给领导、专家每人送进去一杯茶后,我正要进去参加会议,突然觉得楼板开始颤动,柱子开始摇晃,窗户玻璃在响,脚下踉跄了几步,几乎站不稳!

起初我以为是自己头天晚上没休息好,头晕目眩的错觉,于是赶紧扶住栏杆,尽力让自己站稳。可回头一看,阶梯教室内的老师们都涌了出来,大家的表情都惊恐又迷惑,纷纷探问着:“出什么事了?”“怎么楼晃得这么厉害?”

这时,我们学校的一个领导赶过来说:“老师们赶紧下楼到操场去,是地震!”于是,三百多人分从两个楼道匆匆往下奔,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人流裹挟着推到楼梯口。

看着恐慌的人群,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心跳得很厉害、背后发凉、腿发软,是生平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形,着实感到恐惧!

可我马上想到:我班里的六十多个学生还在教室里自习,教室里没有老师!而且我们班的教室在学校楼层最高、最边缘处的五楼第一间,离楼道和操场最远!教室里现在没有老师,孩子们怎么样了?我决不能丢下学生自己先跑下楼,这个时候我必须跟学生们在一起!

于是我马上转身用力拨开人群,拼命往楼上跑,因为穿的是高跟鞋,跑得太急,在楼梯的台阶上扭了一下,但我顾不上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教室,赶紧把学生疏散到操场去!

学校的喇叭此时也响了:“请全校同学和老师迅速下楼到操场上去!请全校同学和老师迅速下楼到操场上去!”

在往教室跑的过程中,我心里非常害怕,害怕学生出事,我能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感觉到后背开始渗出冷汗。那一刻,我甚至为自己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发生什么不幸,我一定要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学生,决不能让学生受伤或出事!

我跑到五楼,远远看到走廊的那端尽头,我班里的十几个学生正从教室里出来,我赶紧大声喊:“同学们赶紧下楼到操场去!教室里还有人吗?”跑在最后的一个男生(他是班长)向我挥手:“老师,教室里没人了,都下楼了!”我迎着他们跑过去,路过其他班教室时,教室里都已经空无一人了。

我带着这十几个学生往楼下跑,我跟在最后,不停叮嘱他们:“小心!小心!”等我们到达操场时,全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已经汇集在那里了,我们是最后一批。看到我,我班里的孩子们都围上来,很多女孩子都哭了。一个男生焦急地说:“老师,把您手机借我打个电话好吗?我妈妈这时正在家里睡午觉!”我帮他拨了号码,可是电话不通!班里几个有手机的孩子也都开始往外打电话,也都打不通!

恐惧、焦灼、紧张的气氛在操场上弥漫着……

我想说,真正的教师,是绝不会丢下自己的学生的!范某不配说自己是教师,他连教师起码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都没有,在谭千秋等老师面前,他渺小如一粒尘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