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诗歌。

2.了解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3.揣摩和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性与情感内涵的丰富性。

4.结合自身经验和欣赏其他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重点难点】

1.了解诗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2.体会品味诗歌语言、风格,领悟诗歌意境。

3.掌握各种写作手法相结合的写法。

4.结合诗、词,发挥联想和想象。

5.培养审美能力,并尝试写新诗。

【教学指导】

1.教学诗歌,不宜多讲,应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自行感悟诗意。

2.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比较阅读,认识这些诗歌在具体内容、感情意蕴、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3.总之要通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他们对诗歌的审美能力,更好地体味生活中的诗意。

【课时安排】

《沁园春·雪》2课时

《我爱这土地》1课时

《乡愁》1课时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课时

《我看》1课时

1 沁园春·雪

*教学导航*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注意重音及停顿。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3.学习诵读、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品味词中所蕴含的诗人对大好河山热情地赞美之情,体验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胸怀。

5.比较阅读同写雪景的诗词,加深对本次主题的理解。

6.客观看待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功过观和历史观。

【重点难点】

1.能够熟练的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能准确了解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4.深入领会词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5.理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体会其豪迈的情怀,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6.掌握词中熔写景、议论、抒情为一炉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峦、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词里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发表背景】

这首词公开发表于1945年8月。当时抗战已取得了胜利,蒋介石假意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为了争取和平,不顾个人安危,与周恩来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渝期间,诗人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把10年前写的《沁园春·雪》抄给他。柳和了一首,首先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和词,不久《新民晚报》发表了毛泽东的词,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反响,迅速在人民当中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让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二)问题探究

1.播放词的朗诵录音,然后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全词,师生共评。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叙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

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3)“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的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课堂小结】

总结这首词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手法。(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1.修辞手法小结:

比喻、拟人、对偶等,使描写更形象生动,更能加强表达效果。

2.表达方式和内容概括:

描写与抒情相结合,描绘了北国的壮丽雪景,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情怀。【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词。

2.预习下阕:

(1)下阕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2)下阕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下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板书】

沁园春·雪

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上阕长城内外

分(望)大河上下热爱祖国山河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看)晴日美景

对偶、比喻、拟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背诵全词。

(二)问题探究

1.播放词的朗诵录音,然后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全词,师生共评。

2.逐层分析下阕结构:

(1)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2)“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3)怎样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明确:“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

(4)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这一部分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抒发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

(三)理解本课的艺术特色

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

上阕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阕议论,由上阕之景而产生感情,由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含着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课堂小结】

先由两名学生分别谈谈学习诗词的收获与体会,再由教师概括总结。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做课后习题。

3.完成相关习题练习。

【教学板书】

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皇汉武

(惜)唐宗宋祖褒中有贬自信自励抱负

下阕议论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看今朝

2 我爱这土地

*教学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全诗并掌握朗读现代诗的一般方法。

2.说出诗歌中的意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欣赏诗歌方法。

3.体会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情怀,从而激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能说出诗

歌的意象,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欣赏诗歌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象征手法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哭泣的中华——侵华日军暴行实录》

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5620多亿美元。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我爱这土地》。抗战初期的1938年,

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板书: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正涵,生于浙江金华,出版的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到了延安以后,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出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我”养“我”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新课讲授】

(三)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同学们注意用心体会,初步感受诗的韵味。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则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表达的,他的痛苦从何而来,他的希冀存于何方,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2.学生自由诵读2—3分钟,注意把感情体现出来。

3.请几个学生分别单独朗读,师生共同评价。为什么我们的朗诵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这是因为大家对诗歌内容以及感情的理解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入诗歌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仔细品味作者的所要抒发的感情。

(四)问题探究

1.什么是诗歌意象?

明确:“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是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2.鸟在诗中的形象总是灵巧美丽的,形容鸟叫,也多用“清脆”、“嘹亮”、“珠圆玉润”之类,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自在娇莺恰恰啼”。本诗中,诗人为何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明确: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像一只杜鹃,声声啼血,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这就是诗歌常采用的象征手法,鸟是诗人的象征,借鸟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明确:“土地”——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是我们历史悠久而又灾难深重的祖国的象征。“暴风雨打击”——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苦难历史,这一百多年来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所遭受的列强的入侵蹂躏。(图片展示民族的苦难: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到抗日战争。)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悲愤”、“激怒”表现了反抗精神,“永远汹涌”、“无止息”这两个词能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对列强的抗争一直在进行着,一直没有停止过。(图片展示民族的反抗:三元里抗英、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黎明象征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1938年祖国的现实状况已经不再是死水一潭,已经不是只有凄凉和苦难,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抗争,尽管路还很长,很坎坷,但无比温柔的黎明已经可望了。诗人既为祖国大地正在遭受的苦难而心情沉重,同时又为人民的觉醒和反抗,为黎明在远方的出现而兴奋,激动。(图片展示延安、解放区军民)

总结“土地”的形象——这是一块饱经列强凌辱的土地,这是一块永不气馁、坚决反抗的土地,它有着勇敢顽强的人民,它是一个不断反抗、不断进取、永远不会停止追求的民族,这又是一块成熟伟大、有着美好未来的土地,它是我们的家园。所以诗人艾青才会深沉地爱这土地,爱得这样执著、毫无保留。

4.“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明确:生前要歌唱这片土地,死后也要葬身这片土地。我死了,我的肉,我的骨,我的血要埋在土地里面,我的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的一切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这是何等的执著而又深沉的爱啊。如果说这是鸟对土地的挚爱,不如说这是诗人在借这只喉咙嘶哑的鸟,唱出对祖国的眷恋,对正在饱受苦难的祖国唱出最真挚最深沉最凝重的爱,唱出自己要为祖国献身的决心。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人还是采用象征手法吗?这“泪水”融入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读了这两句诗,你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明确:诗人不再采用象征手法,而是写实,是直抒胸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就蕴涵在这朴实平易的两句诗中,它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声音,是诗人的心灵自白。它像誓言一样的庄严,像鲜血一样的凝重。虽然很平实,却有着惊天动地的震撼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课后作业】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来抒情,他会怎么改写。(笑容、笑眼、埋葬、融化、夕阳、朝霞、啼血、圆润、愤怒、激情、感动、猛烈、狂风暴雨、和风细雨)【教学板书】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土地——多灾多难的祖国

河流——民众的悲愤

风——愤怒的情绪

黎明——希望、胜利

3 乡愁

*教学导航*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4.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5.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6.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7.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

【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对于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最美的梦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人却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见,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乡愁》(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2.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读诗,更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我先为大家诵读一遍。(教师范读)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我们再次倾听《乡愁》,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下面分组朗读,注意感情。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朗读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二)问题探究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明确: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板书)。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

2.整首诗都是围绕着乡愁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何有这么多的乡愁?如果他不曾远离亲人和家乡,会不会有这么多的愁绪呢?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故土,所以,这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明确: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这些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返回画面,女同学读一节)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板书:邮票小小,含情依依)。船票:(返回画面,男同学读第二节)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板书: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请同学们结合画面,仿照前两节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把三四节的内容讲给小组里的人听。(学生发言后,老师可做总结)

坟墓:(教师读第三节)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板书: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齐读第四节)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板书: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到这里,诗人把乡愁推向极至,暗示了只有祖国统一,心中的乡愁才得以了结。由个人的思乡念亲推广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小结:诗人从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屏幕显示: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浓浓夫妻情(屏幕显示:夫妻情),坟墓虽矮,却是生死别(屏幕显示:生死别),海峡虽浅,更使游子乡愁无尽(屏幕显示:故乡情)。看似平常、单纯的事物,蕴涵着饱满的诗情。这就是诗人常用的技巧之一:托物寄情(板书:托物寄情)。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抽象的感情表达的形象、具体。

5.让我们再一次倾听《乡愁》(多媒体播放《乡愁》)

6.下面,我们带着感情来背诵这首诗。之后,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为大家背诵。

(背诵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深深地被作者那段乡愁所感动,希望同学们能明白,不管你将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着祖国,有着故乡。最后,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课后作业】

1.熟读、背诵余光中的《乡愁》。

2.搜集并整理思念家乡的诗词。

【教学板书】

乡愁

小时候——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母子情

长大后——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夫妻情

后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生死别

现在——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故乡情

托物寄情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导航*

【学习目标】

8.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9.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

10.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3.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4.人物生平事迹的讲解和掌握。

5.掌握诗歌意象和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简介】

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写春天来表达深情的诗作可以说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有谁能说一下?

3.诗人在标题中把“你”比做“人间的四月天”,她还用多个“你是……”来赞美。请分析一下,这些喻指(“那轻,那娉婷”……)分别有什么含义?它们与“人间的四月天”有什么样的关联?

明确:在诗人眼中,四月是“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是“黄昏吹着风的软”;是“星子在无意中闪”;是“细雨点洒在花前”……诗人用了重重叠叠的比喻和意象,将四月的活泼与清丽完美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诗人选用的意象既具古典特色,又有现代气息,通过接踵而来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思表达地轻灵而又深沉。

(二)问题探究

1.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和煦的微风在春光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西域洒落花瓣,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

2.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韵味感?

明确: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3.这首诗兼具多重美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被她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情感之美:本诗所写情感,是母爱也好,爱情也好,抑或其他,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

动人情感。

诗歌三美:

(1)音乐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它浓郁的节奏音乐美。在这首三行诗中,诗人不但注重押韵,而且时而故意进行一些“陌生化”的断句,使大家读来充满阻断感,不由自主地放慢节奏,更利于诗人自我感受的传达。

(2)绘画美

通过那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诗的绘画美表现得一览无余。“春的光艳”“夕阳的黄昏”“艳丽的百花”“雪后鲜艳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各种鲜、亮、美、静的色彩交汇,加之于“轻灵的风”“柔软的烟”“闪动的星子”“绵绵的细雨”,将四月里轻风拂面、湖面夕阳、云烟笼纱、雨润万物、生命喜悦等一系列美好画面用诗的形式跳跃于字里行间。

(3)建筑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共分为五段,每段以三行来描写,通过字数与句式的变换,达到了动态上的平衡。这首诗的建筑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豆腐块”式的美,而是一种形式与情感的高度结合,一种独具特色的美。

【写作特色】

1.巧妙的意象捕捉。林徽因善于巧妙地捕捉意象,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流露出轻柔灵秀、清丽雅致之美。她写爱,居然用“人间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人间的四月天,阳光明媚,清风吹拂,绿草如茵,清流澄碧,百花吐蕊,飞鸟啼鸣。毫不夸张的说,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呈现无疑。因此,用四月天来写爱,最为妥帖,也最为真挚感人。

2.动静结合,风光自然。为了突出表现四月天特有的恬静,本诗的意象动静结合,风光自然。所谓“云烟”,柔和中带着些朦胧,呈现的是一种爱的静态之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呈现出一种爱的动态之美。这种爱兼职融含了所有的物态之美,说明爱的确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3.内容的纯净。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摹“人间的四月天”,充分表现出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诗人穷尽了自己所有的想象,把心中的最高理想比喻成美妙无比、精妙绝伦的“人间四月天”,诗情画意浓郁,柔情蜜意深厚。诗人眼中的“人间四月天”,就是爱的无上象征,就是希望的现实所在,就是温暖的心灵寓所,就是幸福的精神家园。

4.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林徽因的代表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可以说这是一首非常美妙的诗歌。我们每每读到这首诗,都会带着一种淡淡的心情,然后满满都是暖暖的感动。

林徽因现存的诗作有五十余首,大抵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样富有个性,别具一格。读她的作品就像和她谈话,就像置身她的沙龙,,美妙又雅致。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首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让四月天带给我们永恒的春天,让四月天在我们心中留下最好的记忆,纪念这四季中最美好的四月天。

【课后作业】

1.背诵这首美丽的诗。

2.课后阅读一些林徽因的传记。

5 我看

*教学导航*

【学习目标】

1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12.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创作方法。

13.引导学生放慢阅读速度,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6.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7.从理解意象和象征意义的角度鉴赏本课的诗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有许多以春天味题材的作品,同学们知道哪些?(自由回答)通过大家说的那些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春天往往带给我们生机勃发之感。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位诗人写的春天。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探险队》《旗》《冬》《穆旦诗选》等,译作《欧根·奥涅金》《唐璜》《普希金抒情诗集》等。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全诗分为五节,前两节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第一节写风,傍晚的春风,揉过丰润的草地,“揉”用的妙。写出了风的力度和温柔。青草低首又低首,这是春风与青草的互动。诗人把常见的风景写得十分生动,饱含情感。最后一句写了从面前的起伏的草地想到了更远方的广阔的大地。第二节是写天空,晚霞与鸟的呼应。“吸入”是关键词。应该是被吸进去。平展翅翼的静鸟好像与天空融为一体。晚霞沉醉了大地,不说“染红了”,而说“沉醉了”大地。真是高明的表达。看,仅仅是在看吗?不。真正的诗人不会只用眼睛。还会用触觉嗅觉,调动全部感官。当他写风的时候自己已经化身为风,抚摸起伏的青草。他也是鸟,在天空静止,溶入。他也是云,让大地沉醉的流云。第四节是向远古的哲人致敬,但是他们的咏叹再怎么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这里让我想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最后一节。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我们还是要活出精彩。要飞奔吧,要漫游吧,要如鸟、如云、如树,活得自由自在。最后三句达到高潮,点出主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与大自然拥抱在一起,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

(二)问题探究

1.前四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一幅春天的北方原野的美丽图画,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

2.至远空深处,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夕阳落照图。

这首诗最后一节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欲望,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充满兴奋和惊喜之情,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3.中国传统诗歌喜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穆旦的诗歌也继承了这一特点。请结合本诗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这首诗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然后才是“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撒向我的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诗中的青草、飞鸟是比兴,青草被春风吹过后,纷纷低头摇曳,而其实远处只要有水的地方因为温暖的春风的到来也势必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潮,多么祥和安宁的图景!“我”与它们“合流”正是情景交融的具体体现。

【课堂小结】

在中国文学史上,穆旦是一位思想艺术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中国现代诗人,他一生坎坷,但是诗是他人生的火炬。《我看》这首诗是穆旦在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作,其中充沛着激情与博大的胸怀,是他青春时代的色彩,春天的傍晚,在瑰丽的大自然面前,诗人澎湃着青春的激情。

【课后作业】

做相关的练习。

第二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准确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理清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学习准确、严密、生动地论述语言。

3.理解文章内涵,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难点】

1.了解文体特点,理解文章内涵。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文中的论证方法。

3.品味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指导】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本单元文章的词句。

2.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安排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提炼文章论点,掌握论据的类型,辨析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敬业与乐业》 2课时

《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课时

《论教养》 1课时

《精神的三间小屋》 1课时

6 敬业与乐业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2.掌握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3.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2.掌握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3.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提供多种职业,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职业及其理由。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找到契机,引入“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这一问题,进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的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价值。)(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1)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

(4)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这三个方面有什么关系?

2.分小组讨论,相互答疑。小组代表反馈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反馈,明确结论。

(1)正音、解释:旁骛亵渎骈进强聒不舍(让学生朗读、解释,其他同学纠正。)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

明确:结构形式: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4)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这三个方面有什么关系?

明确: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之必要”(前提),“要敬业”(基础),“要乐业”(最高境界)三个问题。(二)问题探究

1.学习第一部分,并思考:(多媒体出示问题)

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第3—5段,并思考:

(多媒体出示问题)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一是对比论证,引用了孔子的话(引证),举了百丈禅师的例子(举例论证),分别从无业的害处和有业的重要性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其中,“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

(2)学生自读课文第6、7段,并思考:

(多媒体出示问题)

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是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庄子的话和孔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这部分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多媒体出示《庄子》“佝偻承蜩”故事的原文及译文)

【质疑问难】

学生发问,其他学生解答、补充,教师总结明确。

【课后作业】

1.积累本文的经典名言。

2.做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3.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朗读积累的经典名句。

(多媒体出示经典名句)并思考:引用这些经典名言,有什么作用?

明确:使文章精炼、典雅。增强说服力,因为经典名句是世人公认的真理。

2.回顾本文的论点及文章结构。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第8段,并思考:

(多媒体出示问题)

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乐业

2.学生自读课文第9段,并思考:

(多媒体出示问题)

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文章主旨】

学生思考并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这篇演讲词针对听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并殷切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质疑问难】

学生发问,其他学生解答、补充,教师总结明确。

【写作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找出例子,并作说明。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作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例如对孔子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以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以哉!”作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课堂小结】

1.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多媒体出示,回顾总结:写作思路、修辞手法、论证方法)

2.本文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3.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名句。

【课后作业】

1.做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预习第六课。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有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敬业什么是敬——为什么要敬业——如何做到敬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乐业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资料。

2.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学习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体会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4.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重点难点】

1.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2.体会作者对远征中国的态度和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圆明园了。可惜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它的遗址了。历史记载了这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那里只剩下断壁残垣。(播放圆明园相关图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倾听文学大师正义的呼声。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九三年》等。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共占地350公顷,周长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经6代皇帝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万园之园”。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140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性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于1988年。江泽民1994年来此植树时指出:“圆明园为什么叫遗址公园,就是为让大家看到这颗灿烂的东方艺术明珠,当年被外国强盗毁坏的惨痛历史,给人民以爱国主义教育。”【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内容分为两大板块:①赞美圆明园。②谴责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雨果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表达了作者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为什么?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二)问题探究

1.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明确:总评:“世界奇迹”。分述: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②具体讲园中之物。③耗费了巨大劳动。④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的亚文明杰作。

盛赞的词语:“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2.就是这样一个“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却被毁于一旦。雨果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学生找出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齐读。思考、探究以下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说出。

明确: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4)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明确: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3.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揣摩语句】

1.“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明确: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是为了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同时,也是为了照应下文,说明人类最杰出的成就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2.“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明确:圆明园虽然是当时的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可知,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言辞,批判力强。

3.“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说明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公开斥责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4.“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课堂小结】

拿破仑曾经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着的雄狮,当它醒来时,全世界都将为之颤抖。”的确,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尽艰难坎坷,正大步走向繁荣富强。我们是祖国新一代的建设者,必须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决不能让历史重演。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让雄狮怒吼吧!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完成相关练习。

3.以书信的格式给雨果先生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19* 论教养

*教学导航*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2.学习本文的行文方式及思路。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重点难点】

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点。

3.了解优雅与有教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养是人类自我精神与品质的升华,它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与格调。举手投足,言谈与表现,每一处都会折射出自身的文明。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苏联学者利哈乔夫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全文。

2.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

3.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2.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文章开门见山的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对众多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自然而然的得出自己的结论,强调了优雅的风度就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3.作者用四个“假如”是要证明什么?

明确:作者用四个“假如”谈“无教养”的例子,然后通过“无教养”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什么是“有教养”。

4.本文的题目是“论教养”,文章却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在讨论“风度”“优雅”,这与题目矛盾吗?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因为“优雅”“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行为举止,真正的教养也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因此剖析“优雅”“风度”,也就是在探讨教养的本质。

【课堂小结】

清醒的头脑 正直的良知 公正的立场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圆明园——赞美——奇迹 侵略者——讽刺——强盗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尊重,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课后作业】

1.做相关练习。

2.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作者其他的几篇写给青年人的“书简”。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重点难点】

1.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该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长篇小说《红处方》。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内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理清本课字音字词,梳理字义。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二)思考探究

1.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明确: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2.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明确: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5.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明确: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

6.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

明确: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我们的精神,将会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7.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8.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

明确:a.修辞手法(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b.成语、词语的运用(找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及句子)。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课后作业】

1.抄写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三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意,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写作心境理解诗文含义。

3.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学习古人描写景物的方法。

4.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重点难点】

1.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欣赏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2.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各篇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3.掌握游记的一般要求,进一步提高发现、表现景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指导】

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