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赵永平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赵永平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赵永平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赵永平

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较之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所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专设一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了体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对待城镇化对象的农民所采取的基本政策应当是:“解放农民、服务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善待农民。”所谓“解放农民”,就是把剩余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从事非农产业,也鼓励他们到城镇安居乐业;所谓“服务农民”,就是在农村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所谓“投资农民”,就是增加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含量,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所谓“转移农民”,包括产业转移,即提高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力,还包括区域转移,即向城镇转移;所谓“减少农民”,就是减少农业人口数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所谓“善待农民”,就是让进城的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做到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待遇平等。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城镇化才能健康推进,才称得上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而传统城镇化则是把重心放在城区的空间扩张,即建设新城区上。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城镇化”超越于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体制性条件: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低价从农民那里获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给开发商;从现行财政体制上看,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出让土地的所有出让金,补充预算内财政资金。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其相联系,这种模式只实现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即“半城镇化”,却无法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因为后者需要地方政府承担繁重的责任和义务,即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由此可见,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选择新型城镇化较之传统城镇化,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难度也更加大。 那么,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回避新型城镇化,继续沿着传统城镇化道路走下去?不行,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如此极其有限的可开发土地,不允许再走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否则,就会严重威胁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况且,这种模式背离城镇化的初衷,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这种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再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拉力都会削弱下去。我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是先放开小城市和小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公需课)作业与答案

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 )。 A 、农业为主的退耕还林 , B 、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 C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D 、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2、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B 、将全省城镇化的重心转移珠三角地区 C 、将城市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D 、以上表述都正确 3、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 )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 A 、生产的集聚 B 、交通的集聚 C 、市场的集聚 D 、产业的集聚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的集聚与扩散。 A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人口 B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商业

C 、商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D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5、“大都市区”是在( )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6、马克思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 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 A 、马恩 B 、凯文·林奇 C 、塞尔 D 、恩格斯 7、田园城市理论是由( )提出。 A 、柯布西耶 B 、简·雅各布斯 C 、埃比尼泽·霍华德 D 、奥姆斯特德 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 )。 A 、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 B 、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与国际社会比较,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1998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中国为31%,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到2000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尽管上升为36.09%,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略高一点。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城镇化定义及内涵

城镇化定义 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 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笔者以为,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 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 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而言,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1— 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均属发展型城镇化。发展型城镇化有5个特点: 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城镇化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而非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镇化中城市贫民占有很大比重。 —2—

部分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名词解释 城市群: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十七个区域性城市群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太原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呼包颚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乌鲁木齐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 中心城市:全国或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大城市。 国家住建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确定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区域中心城市为沈阳(东北)、南京(华东)、武汉(华中)、深圳(华南)、成都(西南)、和西安(西北)。 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确定中心城市是支撑城镇化格局的重要支点,将北京、上海、天津、

广州、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以省会城市为重点的内陆中心城市开发开放。 次中心城市:一般来说,次中心城市为一定区域内,相对于除中心城市外的其它城市具有较强综合功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 中小城市:学界普遍将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视为中小城市。 小城镇: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集镇。 城关镇:县政府所在地。 中心镇:具有较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较好基础设施、较大发展潜力、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重点镇称为中心镇。 集镇:根据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的明确界定: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中心村:被认为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的规划单元。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让农村人口市民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6594983.html,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让农村人口市民化 作者:易宪容 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第04期 命题三:农民变市民的重要性及解决之道 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让农民进城及农民的市民化。单纯的城市版图扩张绝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近期,城镇化更被决策层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无论是2013 年还是未来几年,政府都会把城镇化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之动力。并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或如有人所说,城镇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之红利。 农民变市民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之重心及经济增长之动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也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合拍。 笔者认为,政府还应把“城镇化” 推进一步,使之变为“城市化”。也就是说,我们“城镇化”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农民走出来到离农村不远的乡镇居住,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实现产业的转型,同时完善乡镇城市服务功能。此外,就当前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不仅城乡之间存在严重差距,而且地方与地方之间、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也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对把城市化的发展仅是限制在“镇”上,根本就无法满足中国现实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只有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化”才能使传统的农村与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得以调整及融合,并满足现代中国多元化的城市发展要求,才能让农民真正进入城市,让农民人口真正地市民化。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城市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农村居民转换为城市居民,并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城市社会化的转化。如果没有让农民进城并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并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那么这种城市化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化。比如,尽管当前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在城市没有根基,没有所必需的住房、城市身份、平等就业与教育机会等,只能从事最低收入工作等。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1.3%,但按户籍人口仅约为35%。两种人口统计相差16.3%,或者说有1.8 亿农民没有进城。正如不少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的这种城市化只是“伪城市化”,农民进城也只是“过客”,而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可见,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让农民进城及农民的市民化。这种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反映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扩张,景观、社会及生活方式等新的城市环境的形成。在这种过程中,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并在这种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但是解决已经进城的几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享受公平待遇问题,而且对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的的大事。 作为位于祖国西南部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XX省与全国同步实现新型城镇化,更是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壮举。 一、影响世界的重大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初期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这场预计未来20年内由3亿农民移居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革,将为中国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提振世界需求释放巨大动能。 (一)我国的城镇化能够使地球上十几亿人迈入现代化行列,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1/4,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全球X围来看,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实现社会公平、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都起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我们总结了建国后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终于实现了国际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以发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具有全方位性和开放性,不以任何国家的衰败为前提。中国顺应历史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时调整和转变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与竞争,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朝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使14亿多的人民生活初步实现小康,国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二)中国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中国曾经遭受西方列强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城市化和现代化只是不能实现的梦想。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而来,是在一个非常差的底子上,而且是在常年战争的废墟上开始建设的。这一点与许多当年也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发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向全球的扩X,是现代世界演进的方向,异质的其他民族除了调整自身,很难抵抗得住这种文明形态的挑战。于是,无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欧洲之外的民族,

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

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关系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城乡一体化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开始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化在带来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着实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本文从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相关概念出发,对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农村劳动力

目录 1 引言 (4) 2 相关概念 (5) 2.1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5) 2.2农民就业的概念 (5) 3 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现状 (6) 3.1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 (6) 3.2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就业现状 (6) 3.结论 (8) 4 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8) 5 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9) 6 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10) 7 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12) 8 结语 (13) 9参考文献…………………………….................14.

一、引言 城镇化,是植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现象,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要把农民及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城镇化,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战略对策,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城镇化的出现既是物质文明的直接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不仅仅是城镇数量上的增加,更是产业规模的调整和城镇结构变化的过程。城镇化的程度一般可以用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土地规模来界定,它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还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建设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是符合世界潮流、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体现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保障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城镇化的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规模的缩小,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开始转变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而核心城市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广大农民很难支付起高额的城市定居成本,所以导致很多农民离土不离乡,或者一部分农民工能暂时就业,但是在就业的稳定性方面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成了日益严峻的问题。那么怎么实现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新型城镇化参考答案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新型城镇化”参考答案 一、“给定资料6”介绍了国外在促进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请概括我们从中能借鉴到的经验。(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观点明确、语言简洁;(2)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国外经验给我们的借鉴有:一是强化人口聚集功能。以理论为依据进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赋予小城镇人口流动中转站作用;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完善民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注重编制发展规划。注重科学性,以宜居为导向,考虑全部要素,结合当前发展趋势;注重前瞻性,三方分工负责,着眼长远,避免浪费。三是巧妙融入自然特色。开展环境建设,注重绿化美化,体现环境色彩;举办评选活动,鼓励民众参与建设。四是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抓住人们回归自然心理,发展旅游农业,增加收入。五是重视缩小城乡差距。政府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分阶段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从而缩小城乡差距。(计空格292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4~5”,对专家所说的“土地利用的‘中国式悖论’”加以解释。(30分)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洁,有逻辑性;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 土地利用的“中国式悖论”是指尽管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极度稀缺,但同时却存在着利用严重浪费的现象。一方面,资源极度稀缺,人口基数大,人均陆地面积占有量少;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程度加剧,致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小。另一方面,利用率较低,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失控;基础设施建设贪大求全;工业用地闲置情况严重;农村耕地荒废形势严峻。产生该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粗放外延的增长模式,此种模式如果长期持续将加重人地矛盾。 因此,要通过节约集约的方式进行土地开发利用,从而提高聚集程度,提升土地利用率。(计空格241字) 三、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3”的内容作了一版关于“T市‘城中村’改造”的专栏,请你为该专栏写一则编后记的内容要点。(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 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新型城镇化-文章

跟随新型城镇化步伐,由速度优先转向协调可持续经营 ----地方投融资平台未来转型方向初探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地方投融资平台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数量与规模均呈现膨胀之势。在三十多年快速城市化后,原有“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明显,中央政府适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这必然对以服务地方建设为主要目的的投融资平台产生深刻影响。“新型城镇化”到底有什么内涵,地方投融资平台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呢? 一、中国城镇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城镇化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造成很多“空城”,占地过多。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 “人的城镇化”滞后。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官方统计数字是51.27%,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前后相差的16个百分点。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这些已进城和将进城的农民并未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诸多方面与城镇户籍居民相差甚远,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我国的城乡之间严重不平衡,比如2009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3.33比1,考虑到各种福利差距,这个差距可能达到6比1或更多。我国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同样严重,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 “城市病”困扰城镇化。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

新型城镇化意义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坚持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产业聚集和公共服务提升,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城镇居民提供安居乐业平台,更好地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切实保障全体居民的发展权利,让所有人享受现代文明,实现全面发展。 (二)加强和提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坚持超前规划,质量优先,加强城镇道路、电力、给排水、通信网络、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体、住房以及商贸、餐饮等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三)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要积极推动城镇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多力支撑的产业体系,并以产业为保障,促进城镇承载力提升和各类服务配套,推动城镇与产业共同升级,吸引和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现产业、城镇、人口有机融合。(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积极发展城镇产业,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使进城人口能够实现稳定就业,服务有保障,生活安居乐业。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和能力,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真正融入城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 (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各类要素,不断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镇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推动农村改造提升,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应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体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要求,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品,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城镇历史和文化特色,承接历史脉络,凸显特色和建设风格。 (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群为单元,突出城镇的相互关系及分工合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与服务功能,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起来,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和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在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需要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基础。 (一)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度增加,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问题。同时,城镇化能够推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人口在城镇集聚,发挥城镇的规模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也能推动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同时带动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三)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城镇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和火车头。加快城镇化,目的在于让发展要素最大限度地集聚城镇,以城镇为平台交换整合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城镇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过度消耗,通过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推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升级,有利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摘要:新型城镇化,精细管理将体现在“信息化”、“智能化”。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未来的城镇化进展中不再是钢筋水泥式的“城市化”,更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三化; Abstract: A new type ofurbanization,finemanagement will bereflected in the”information”,”intelligent”.Eighteen majorreport clearly pointed out:adhere to the road ofnew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informatization and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andtownmutualcoordination ofbenign interac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development.Visibleurbanizationprogress in the futureis no longer areinforcedcementtype”city”, more emphasis on the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informationcity,smartcity.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connotation;three 前言: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全面、内涵增长”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

城镇化-教学设计

城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镇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意义,了解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4.解释城镇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镇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5.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城镇管理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讨论法。 2.案例教学法。 3.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镇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 2.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 【教学重点】

1.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解决措施。 3.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城镇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城镇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对比下面两图(图2.11),你会发现,尽管才经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镇不断涌现,城镇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镇规模持续扩大。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新课学习】 一、城镇化的意义 什么是城镇化?(通过图分析城镇化的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城镇化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2.11中哪些城镇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结果)

心得体会: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最新)

心得体会: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最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已进入中后期。在未来几年城镇化速度可能会降低,但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将是摆在我们面前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 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城市群是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优化区域人口和经济的空间格局,也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最大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我国开启了继粤港澳之后的又一个“大湾区建设”。X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强化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加强与江浙沪的互联互通,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创造新型城镇化的巨大需求,促进X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质量跃升。在城镇空间布局方面,合肥作为X省会必须加大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增强辐

射力、带动力;努力打造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群、淮河城市群,利用好聚集和扩散效应,形成城镇化重点区域;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入城落户,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X户籍人口7083万,全省农民工1952.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2.65%,农村转移人口入城落户的任务十分繁重。实现进入城镇的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和无后顾之忧,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首先要解决好住房问题。通过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和完善住房市场体系、保障体系,出台人才住房补贴政策,从而保障城镇居民、特别是新市民和年轻人享有基本住房。搞好房地产市场监控,保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培育房屋租赁市场,允许乡村集体在建设用地上建房出租,完善配套政策。其次是解决好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为导向发展经济,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岗位培训,健全技术工人发展机制,加大对创业就业培训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创业成功率,提高就业人员

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的不同译义,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以及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的物质面貌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转化和强化的过程。城镇化不仅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 关于城镇化的含义,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人口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地理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社会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认为——城镇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镇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这说明,城镇化现象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简单地只从单个角度去理解。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 真正科学认识和理解城镇化的含义,要从城镇化的五项基本内涵来全面来把握: 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 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 研究城镇化问题常用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或者叫城镇化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程度的指标,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这是国际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通行方法,我国目前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中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在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城镇化转型的关键是制度重构和机制改革。本期会客厅邀请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振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执行主任王涌彬、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院研究员王宝刚,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 镇化 主持人蓝枫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持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您认为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王振亮: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认为,把所有问题的症结与核心归纳在一起,就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化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引发的社会不公、城乡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等问题,不是越来越少,而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更加严重。所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大力改革创新,逐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13亿人民、而不是仅仅是5亿城市人口的共同富裕、公平享受现代化成果的正确途径。 二是城乡土地制度存在制度性缺陷 第一,土地出让的理论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1987年,为了城市国有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完成了国有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理论与制度创新,我称之为“土地权益两分法”。因而1988年2月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关于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使用和转让的条款。但是,这个理论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即土地的权益,应当是具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权、土地使用权。我称之为“土地权益三分法”。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这种定义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定义所存在的缺陷。将这两层内涵结合起来,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前二者才是问题的根本。而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发端于城市化,但又不同于城市化,即便是今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本质相同但形式有别 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Urbanization,而英语的Urban既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在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并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它们都属于城市化范畴,本质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从农村转出。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 在西方国家,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城市化发轫之前,工业化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以及国土资源的稀缺,它们一般都秉承了city型的城市化路径,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非农产业向大城市集聚,缔造了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的快速繁荣。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只是在城市化的后期才被重新重视起来。 中国则正好相反,在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化刚发轫的时候,百业待兴,没有能力去搞大城市的发展,就只能尝试小城镇的发展。毕竟中国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土地资源充足,在农村搞小城镇,可以摊薄建设资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当地的小城镇具有可行性。于是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偏重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遍地开花,1984—1996年,中国建制镇的数量就从2664个猛增至18200个。 不管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小城镇为中心,它们都肩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让人口从农村走出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才是城市化的本质内涵。从这个角度讲,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根本区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