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徐渭-为什么明朝大才子徐渭在科举考试中失意?

徐渭-为什么明朝大才子徐渭在科举考试中失意?

徐渭-为什么明朝大才子徐渭在科举

考试中失意?

楼上的回答貌似没有历史系的哎,个别几个略靠谱的也是《明朝那些事儿》上扒下来的......太没知乎范儿了。

首先,题主哪儿看到徐渭连秀才也考不上的啊?徐渭是考上秀才了的,而不是题主所说,秀才头衔是“可怜送给他”的。

其次,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明代科举制度有一定了解。由于准备睡觉,我简单写几点:

首先,八股文是哪八股,八股在结构上分别起什么作用,这个自己一查就知道。说点一般人不知道的:八股文里

面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圣人怎么说,朱熹怎么解,你怎么阐发。

其次:明代即使到了末期,科举制度还是很严格的。好的八股文,形式上约定俗成应当是:骈体。韵文的话再加分。

第三:内中不得有出离圣教语,不许有四书外的观点,如个别观点暗合诸子书,马上不及格。

第四:好的八股文,文章意思必须在题目框架之内,模拟圣人语气写。徐渭阐述内容时要如同对策,即针对题目把道理、方法说得头头是道;而说道理时又要像写议论文,溥征博引。引证资料要像写赋那样掌握渊博的典故;对仗平仄,又要像写律诗那样严格。即所谓“文意根于题,措事类策,谈理似论,取材如赋博、持律如诗严”。

第五:字数有严格限制。多严格?明代一般以八百字为限,多一个字不及格。清代更规定固定字数,要求不多不少......

要疯了吧?但是,能在这种填字一样的考试范围里写出好文章的,绝对是人才。大家别忘了,从三杨到林则徐,都是这么取中的。明清诸多文学家,多是个中高手。

解缙自然是高手,杨慎自然也是高手,就是李卓吾、曹雪芹,恐怕也不是低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个问题。

好了,知道明清八股的大概要求,我们就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人最可能在明清考不上举人?

答:有深刻的超越时代的思想,与圣人们多有抵牾,而且写考试文章时根本无法掩饰的人。他们考试时表现出来的非主流程度有点类似于如今高考零分作文的作者们。

这种人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在明代是徐渭,在清代则是吴敬梓和戴震先生。

估计戴震屡考不中的原因就是卷子里夹带“私货”:你非要这么个人按着朱

熹的解释答,那真难为他。

这等于考马哲时批邓论,于是就无解了。

最后补一句:清代除了八股,还要考作诗,即试帖诗,规定用五言八韵的排律写,还得是仄声起,还限韵,还绝对不允许拗句,还得对偶,还不能出韵撞声,末二句不管扣题不扣题都必须颂圣,还得按照八股文的格式写,即于诗中体现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前中后束四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