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玉杰及其国学兴趣班班课程简介

苏玉杰及其国学兴趣班班课程简介

苏玉杰及其国学兴趣班班课程简介
苏玉杰及其国学兴趣班班课程简介

苏玉杰老师及其趣味语文等特训课程简介

苏玉杰老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曾先后在西安高新一中、北京八中、北京市教科院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工作。

苏老师趣味语文特训课程等涵盖内容有:

☆语言基础☆语言的韵味在于品——如同品茶,或许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妙而又绵长深远!☆国学素养☆国学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的智慧,涉及教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经传文学等学科,包罗万象,不能尽举!一个合格的国人首先就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国学素养!

☆时事解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是关注时事的学生——以此来展示您的优秀!

☆文学鉴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苏老师精妙阅读方法:问脉寻经、敲骨吸髓、见缝寻针、顺藤摸瓜……

☆信息阅读☆未来的竞争就是信息力的竞争,信息力首先就是快速高效准确地提取信息的阅读能力,苏老师的钻木取火等法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真情表达☆敢说话,说真话,话说好——苏老师写作课堂的始终如一的要求多样化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绝非只一种作文的方式,苏老师将引领同学在课堂上探讨切磋交流并一起提高。

苏老师现还被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首都图书馆国学公益讲座特聘专家,中国国学文化传播研究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等。

**苏老师国学兴趣班课程简介

★★国学原典诵读选取最经典语句语段领读诵读并精讲要义以汲取其精髓,提升学生国学素养。

★★国学故人故事荟萃相关国学故人故事之最能激励后学者进行文化解读,以感染熏陶并提升学生人格魅力。

★★国学与语文教材引领学生探讨国学并回归语文课堂,让国学知识丰富并提升语文课堂魅力和内涵。

★★国学与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国学的影响,让学生学国学日常化、普遍化,并倡导日常生活国学化。

★★国学与当代表达建立国学与当代表达素养的联系,从而丰富并完善学生个性化、独特性的国学素养完美体现式表达。

**苏老师国学兴趣班课程涵盖内容

★★国学之历史知识部分

(一)史家与史学名著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他们的如椽巨笔,照彻历史的幽深,令我们得以重返当年,追逐时代的罡风。

(二)史学思想和观点

直书不隐,实录无欺,此之谓良史。

(三)古代帝王

他们,曾经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翻云覆雨间便搅动乾坤。

(四)重臣名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们是险恶朝堂的中流砥柱,成就君王的不世霸业,也成就自己的不世奇功。

(五)政治制度和措施

历史的面目,是一代又一代制度造就的,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

(六)文化交流

远涉重洋,凿空大漠,九死一生,百折不悔。美人出塞,千载琵琶幽怨多;壮士蹈海,仰天一笑泪光寒。

(七)考古发现

拂去历史的尘埃,昭示掩埋的真相,唤醒沉睡的记忆,我们离祖先愈近,我们愈能看清自己。(八)金石学

那是刀刻火炼出的文字,在玄石青铜上闪烁着旷古的幽光,纵然漫汗难识,却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初的启迪。

(九)历史事件

每一处历史的转折,必会有重大事件发生,便如一枚枚钉子,牢牢钉在历史的脊梁上,永难磨灭。

(十)地理学

大禹迹,九州一,五岳擎天,四海维地,从此我们有了中国。

(十一)避讳学

避讳源于敬畏,因敬爱而不愿说,因畏惧而不敢说,久而久之,不说也成了一门学问。

★★国学之文学常识部分

(一)文学家

他们是站在文字巅峰的人,不是帝王,却足以傲视古今。历史因有他们而鲜活灵动,他们与文字一起永生不朽。

(二)文学流派

文字亦有江湖,开宗立派者比的不是长拳短术,而是掩映多姿的文采风流。

(三)文论知识

诗有诗眼,文有文心,词章曲律,各得其法。

(四)诗文总集

它们是汪洋大海上的巨型方舟,载尽一代之诗文,让历史得以保全丰盈的血肉。

(五)少数民族诗作

在篝火下吟唱,在马背上放歌,清冽如冰川之水,雄壮若草原之鹰。

(六)小说戏曲

说不尽的风云事,诉不尽的生死情,流不尽的英雄血,书不尽的恩仇录。

(七)文学体裁

骚幽赋丽文跌荡,诗庄词媚曲缠绵。春光秋色,各擅胜场。

(八)文字音韵

有一种文字,写出来就是画,是画中之谜,谜中之画。有一种语言,说出来就是诗,是诗中之乐,乐中之诗。

(九)古籍常识

脱却了竹简木牍的束缚,在纸墨的白山黑水间徜徉。经史子集,百川争流,终汇为浩浩大典,蓄满七阁四库。

(十)必背诗文名篇

今天的明月,曾照亮张若虚的夜。那令白居易泪湿衣襟的琵琶声,犹回响在耳边。兰亭易访,桃源难寻,滕王阁前观秋水,岳阳楼上忆春风。且尽杯中酒,为君高唱正气歌。

(十一)诗词名句

有些诗句一吟出,便成铭心刻骨,永志不忘,只因为它们本就长在我们心里。

(十二)神话故事

远古洪荒的沧海桑田,见证了先民的血性和蛮勇,于是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神话变成了永恒。

(十三)楹联隐语

犹如出水的双龙,卷起千寻雪;只回首一箭,便射落九天玄日。

(十四)近代学者

国学和西学遭遇的近代,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坚守着传统的阵地,终将胸中一点浩然气,化作千里快哉风。

★★国学之哲学常识

(一)哲学流派

儒者戴冠,墨者仗剑,道者荷锄,法者擎鞭,所执各异,其流自别。

(二)哲学名著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看似脆弱,却经得起千磨万凿。磨出的是玉,凿出的是金,与天地相击,发出的是玉振金声。

(三)哲学概念

中国的哲学命题总是在两端中游走,最终又统归于一个“中”字。

(四)哲理名句

淘尽狂沙始见金,祖先的灵性之语,是用生命点燃的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国学之军事知识

(一)古代战役

当语言的锋芒销尽,国与国的矛盾便只能用血来解决。路的尽头是海,话的尽头是剑。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是历史祭出的一道道深入骨髓的伤痕。

(二)古代名将

虽万千人吾往矣!他们是战场上驰骋的闪电,是军旗下岿立的山峰,他们在铁血中磨砺出一身傲骨,在烈火中铸就一世英名。

(三)兵家谋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斯为上善。

(四)兵器阵法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五)古代兵书

一卷在手,统帅三军,潜谋于无形之时,常立于不败之地。

★★国学之宗教知识

(一)宗教典籍

佛不说而说,道不言而言,于是佛家有三藏,道家有四辅。

(二)宗教人士

他们是方外高僧,世外名道,关于他们的生平,比传说更像传说,但历史终究要他们做回凡人。

(三)宗教圣地

山中藏古寺,洞里有神仙,莫道行路远,为霞尚满天。

★★国学之艺术知识

(一)书法技法与流派

以笔当剑,在淋漓墨色间起舞,动如电闪雷奔,静如岳峙渊停,疾如狂风骤雨,徐如流水行云。

(二)绘画技法与流派

泼墨如水,惜墨如金,行乎所当行,止乎所当止,山望远而实近,鸟欲落而还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三)书画名家及作品

不知是名家成就了名作,还是名作成就了名家,当二者在电光火石中合而为一,我们只能惊叹造化的神奇。

(四)书画名著

论书如论剑,品画如品诗。笔随心运,墨缘意兴,书画之道,超乎艺上。

(五)印石篆刻

为了当初一个“信”字,甘愿以血封缄,沉默千年,却不期然成就了一段刀尖上的舞蹈。(六)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是古人心灵的栖息之所,此中有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也有慷慨去国的壮士悲歌。(七)音乐表演

痛饮狂歌,当和以金石之音;浅斟低唱,当佐以丝竹之乐。

(八)工艺美术

温润如玉,淡定如瓷,是君子风;目若点漆,唇若涂朱,有美人意。

★★国学之科技知识

(一)数学

算无遗策,乃是谋士的至境,却是数学的止境。

(二)天文历法

天高难问,我们有量天尺;星多难数,我们有宿星官。地有其国,天有其野;日有其昃,月有其缺。

(三)物理化学

中国的发明总多少带着几分随性,正如弹琴却不期然悟出共鸣之理,炼丹却不经意配得火药之方。

(四)生物学

草木有情,鸟兽有性,花开花落,鱼翔鱼潜,天地之大美,在于无言。

(五)农业

在与天地的亘古争衡中,我们的祖先深谙顺天时、趋地利的至理。

(六)饮食

饮者留香,食者知味,饮食之道,存乎一心。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然则烹小鲜又何尝不若治大国?

(七)医学养生

悬壶游方,杏林在望,药王有济世之丹,医圣有回春之手。

(八)园林建筑

建筑是心灵的图腾,那飞天的檐角,那雄峙的城楼,都不过是为了将山水纳于胸中。(九)纺织

那不是海市蜃楼,那是丝绸上的无限江山,灵指翻飞间,就已绣出半个天堂。

★★国学之经济知识

(一)经济观点

兜兜转转总不离“义利”二字,然而权衡义利的,不是经济,却是伦理,农与商便站在义利的

两边。

(二)经济制度与措施

立国之基,以农为本。历代变法归根到底都是土地问题。

(三)经济名著

历史到这里仿佛转了个弯,从庙堂跌落到民间。这里有最真切的国计民生,有最鲜活的市声井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四)老字号

好酒愈陈愈香,老字号正如一坛好酒,沉淀的是信誉,酿就的是传奇。

(五)货币金融

钱之为物,其源也远,其流也长,其刚如铜,其柔如纸,行乎动静之时,介乎有无之间,可以通天地,易万物,斯之谓神矣!

★★国学之教育知识

(一)科举制度

十年寒窗,一朝得志,漫漫科举之途,几多辛酸,只为了应证君王那句“天下英难,入吾彀中”的豪语。

(二)学府门类及学官生员

当教育越过森严的宫墙飞入民间,学习便不再是贵族们的权利。

(三)塾学读本

诵之于口,默之于心,朝勤夕惕,莫敢或忘。

(四)教育思想

玉不琢,不成器,但首先要有识璞的眼光和磨刀的精神。

★★国学之风俗知识

(一)岁时节令

节日是时间轴上的情感刻度,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我们在心中固守,只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

(二)生养婚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来复我往,但凭雁传情。

(三)丧葬祭祀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人之大事,唯生与死。礼之用,和为贵。

(四)游戏娱乐

游戏的精神是娱乐,然而中国人的游戏却最重诗意。君不见社火已散,灯谜未猜,秋千半落,竹马方回,拔河声喧,踏青人远。

(五)体育竞技

顺乎天道,本乎自然,斗智者妙在其中,斗力者乐在其中。

(六)服饰

衣被天下,襟带五湖,古人的风度在举袂拂袖间彰显无遗,皇家自有皇家的尊贵,士流亦有士流的潇洒。

(七)古代称谓

呼名道姓皆有由,切不可弄错,一错便是失礼。

(八)术数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然而智慧的古人却总能洞察先机,由一片不经意的落叶推知天下皆秋。(九)吉祥图案

每一幅图案都是一个精彩的谜语,每一个谜语都是一句深切的祝福。中国人的含蓄,一至于斯!

国学经典社团活动计划

国学经典社团活动计划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国学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我将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 志和毅力。⑤积极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春诵经典活动,并争取取得良好成绩。三、诵读内容:《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材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每周周二周四下午第七节课、我们国学经典社团活动每个星期周二和周四下午第七节课开展活动,主要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本社团的学习活动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探讨交流,定期播放有关视频,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温、良、恭、俭、让;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传承灿烂文化,共享收获喜悦!使经典诵读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五、评价: 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弹性评价”方式。 1、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周五诵读时间。老师只要用三两分钟,亲自考三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下周的诵读班长。每天有值周班长轮流领诵。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 2、每月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考核内容为诵读经典(随机抽取)片段。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总之,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让经典诵读成为班级活动及学校活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小学国学教案16篇

五年级下期国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积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句子的意思。理解诗歌《过 华清宫绝句》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4、细心品味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 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2、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周学过的《论语》内容。 (1)指名学生诵读。 (2)全班诵读。 2、谈话导入。人非生而知之者。我们要善于学习,才能成 为有学问的人。孔子也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今天,我们接着写第八周的内容。 二、学习《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1、师范读。 2、生自读,读通、读顺。

3、师讲解大意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4、生再次自读,带着对句子的理解读熟。 5、请学生讲讲对句子的理解。 6、师小结: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 7、引导悟理。 师:读了这则《论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8、练习诵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过华清宫》 1、导入 (1)齐诵《泊秦淮》 (2)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3)积累:你还学过哪些杜牧的诗?

小学声律启蒙国学教案

《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珙泉中心校邹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领悟能力,教会学生欣赏。 三、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讲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对对子导入 1.大家还记得我们二年级学过的对子歌吗?一起来背一背。下面我们再来对几组对子,看看哪些孩子反应最快。(出示对子) 2.看你们对的这么开心,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声律启蒙》“一东”这一课,它也是很多对子组成的对韵歌。(指板书)(二)互动合作 1.初读韵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韵文。 2.齐读韵文,注意节奏与停顿,读出对仗的感觉。 3.师正音,难的地方多教读几遍。 4.多种方式练习读(打节拍读,同桌对读,唱读) 5.品读解意,参考课文译解,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体

会词语的意境。 (三)初识声律启蒙 1.刚才大家已经熟读了韵文,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则韵文有什么特点?(生说)孩子们可真会发现,对的《声律启蒙》的第一个特点(板书:韵)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相同,这就是押韵。最后一个字叫做韵脚,文章押韵,读起来就会使人觉得像旋律般优美(板书:律)律就是节奏。 2.听了我的介绍,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次就要特别注意押韵。(四)创作交流 1.完成我会填:小组评议,然后推荐出最佳作品参与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2.成果展示 (五)巩固拓展 1.对于我们的国学,我们不仅可以用通俗的方式来朗读、朗诵,我们还可以把它编成歌儿唱出来,请大家欣赏一段不一样的吟唱法。(放音乐)大家可以小声的跟唱。 2.课下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孩子们,古人能出口成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刻苦的训练,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大多是韵文。《声律启蒙》就是教人作诗吟对的入门教材,认真学了它,说不定很快你们也能自己作诗了。

“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方案

白合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在全校师生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与小学作文教学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活动意义 1、引导学生诵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吸取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 2、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使高年级学生感受经典诗文的博大精深。学生养成天天诵读的习惯,逐步使学生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3、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 1、经典诗文诵读部分 (1)、小学一、二年级:熟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中的前50首。以及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等。 要求:“不求甚解,但求熟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热爱。 (2)、小学三、四年级:诵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完整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

小学国学经典教案

小学国学经典教案 课题:雍也篇 年级四学科第3周国学经典教师总序号第几课时 1 4 单元课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熟练背诵《雍也篇》 : 知者乐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熟练背诵以上内容。满江红中有几个句子较难读,较难理解,需引导朗读。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上两周,大家背得很好,这节课大家继续努力,加油呀!这节课我们来背诵《雍也篇》(三),比较简单,比较好读,《满江红》背起来有点难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二、新授:(一)、出示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教师及时正音,注意“知”应读“智”的读音。 3、自己练读。 4、同位互相读一读。(二)、出示译文: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它的大体意思。 第 1 页共 2页 (三)、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位互背。 3、由小组长负责检查。 4、教师抽查并给以评价。(四)、出示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1、自己练习读一读。 2、指名朗读。 3、教师范读,及时正音。注意“寰、蚍蜉、撼树、镝”的读音。 4、学生练习背诵。 5、同位互相背一背。 6、小组长负责检查。三、巩固练习: 1、指名背诵。 2、教师背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板书设计

寰球、蚍蜉、撼树、镝 教后反思本周的经典诗词,生僻字词较多,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第 2 页共 2页 入则孝出则弟【引言】为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学习国学经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校开展了对国学经典《弟子规》的学习。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家庭的小公主、小皇帝,那么他们在享受无尽父爱母爱时,是否也能关注父母,孝敬父母呢?针对于这一情况我班特开展了本次“学弟子规,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活动,希望通过本次的班会,让同学们知道在新时代我们应将孝敬父母上升到一种人性的高度,将口头表达延伸到实际行动,并以此为开端把学校、社会建设得更加和谐。【案例】开场白:男女主持人(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三 (2)班“学弟子规,孝敬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男主持人:我们生长在充满阳光和鲜花的祖国的怀抱里,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将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接下来请欣赏表演:(四名同学上场,扮演四只小蜜蜂;全班同学扮小动物)小蜜蜂:我是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触触触!触触触!(齐说)今天呀,我们要去森林动物学校,小动物们正在表演《弟子规》呢,我们要去学一学。小动物们齐说:蜜蜂,蜜蜂,快,快,快,我们的主题班会开始啦!小动物们齐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女主持人:真好听,真

经典诵读工作计划

经典诵读工作计划 篇一: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经典诵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活动目标: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

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活动时间 1、每周一次兴趣小组学习。 2、每日放学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5分钟。 3、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五、活动措施: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 (2)利用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篇二:中华经典经典诵读活动计划(2) 磁村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诵读教案 诵读经典之——《三字经》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

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一、教材分析《弟子规》第二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悟信为先,惟其是) 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 [孟信卖牛] 教师生动讲述 [说一说][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诚实、守信)孟信的行为符合《弟子规》的哪些要求呢? [2] 点评:虽然孟信家里穷,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用病牛去换粮食,他的这种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智慧。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分别符合《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古诗20首(以前没背的)。 小学三年级:诵读《千字文》,《中华经典诵读版本1》《古诗20首(以前没背的)。 小学四年级:诵读,《弟子规》《中华经典诵读版本1》古诗30首(以前没背的)。 小学五年级:诵读《中华经典诵读版本1、2》,古诗30首(以前没背的)。 小学六年级:诵读《中华经典诵读版本1、2》,古诗50首(以前没背的)。附:以上各级内容,按排的先后顺序背诵。 三、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阅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一——六年级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五)学校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各班要每一阶段办一期墙报,装饰各班的展示台。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 (六)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七)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 (八)学校每个阶段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同伴互测的方法。并开展歌唱经典、演经典、经典诗篇朗诵会、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展示。 四、评比总结 期末进行归纳汇总,把本期会背的内容分类、列一目录,上交教导处。 期末评出诵读先进班(平时的检查加上抽测,分段进行。)给予表扬奖励。

国学经典教案(2)

国学经典《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1、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 2、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学习《弟子规》“总叙” 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 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 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 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 第1课《弟子规》总叙 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 准备《弟子规》音频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 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 明确: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国学教案——论语

《论语》十则 ——文质彬彬,君子之道 广东肇庆中学邓礼惠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态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落实到相应板书中。) 幻灯片打出关于“君子”论述的部分选则,齐读感悟。 三、君子何在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利益仿佛具有极高的地位。茫茫人海,人人步伐匆匆,“权钱”二者似乎占据人们的心灵。而君子,似乎成了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观看《秋雨时分》视频,理解从古至今“君子之道”难以实现的原因。 结合当今时代社会背景,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君子吗?还需要行“君子之道”吗? 四、成为君子 小组讨论: 《论语·里仁》第二十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解读《<论语>十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社会实际,谈谈如何实现君子之道? 五、总结 于丹说: 做一个善良的人。 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国学教案

第9课燕王复仇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 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能够复述燕昭王求贤的故事。3.初步了解乐毅指挥作战的才能。 课时: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有关燕昭王的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 1.出示原文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 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四、你觉得乐毅是个怎样的人? 五、作业:把这段话写在“采蜜集”中。 第10课张良受书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

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能够复述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总结体会出张良的优秀品质。 课时: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有关张良的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 1.出示原文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留侯张良最开始是韩国人。张良曾经一个悠闲自在的在下邳圯上步行游赏,有一个老人,穿着破烂的衣服,到了张良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径直的往邳圯下丢去,回过头对张良说:“年轻人,你下去帮我取回鞋子!”张良感到非常惊讶,想骂他,但因为他是老人,就强忍了下来,下去帮老父取回鞋子。老人说:“帮我穿鞋!”张良已经为他取回鞋子,就跪着很尊敬的帮老人穿鞋。老人把脚伸出去接受他的侍奉,穿好鞋后笑着离开了。 四、你能谈一谈张良和老人给你的印象吗? 五、背诵这段话。 六、作业:把这段话写在“采蜜集”中。 第11课马陵之战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断句,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和韵味。

国学诵读实施计划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浚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特制订以下实施计划 一、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着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

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根据学生所处不同的学段,我们为1-6年级各班制定了一套《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一)成立《校本教材》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组长:庞振江 副组长:王君张素艳 主要实施成员:各班语文教师 (二)活动的开展: 1、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 2、每天上午利用早读的时间进行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3、在每天学生练字时,将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小学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教学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教学方法:讲授 一、导入揭题: 提问:请同学分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你的爸妈 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讲黄香的故事) 分享同学们的感受 二、学文晓理: 提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

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引入:感恩。 实施时,是由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考和跟着我的语音提示回忆父母是怎么无私的关爱我们的。然后请大家来分享。有的孩子真的有所悟, 三、熟读背诵自己读熟 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行背诵 三、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课题】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熟诵“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小学”、“四书”的大概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求知欲望。 2、了解“小学”、“四书”的大概内容,熟诵新学语句。【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1、复习:齐背学过的三字经的句子。 2、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的小朋友是怎样读书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和《三字经》一起回到古代的学堂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二、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为(二声),至(四声)” 3、说说你的理解。 师引导学生想像古代学生读书的情景:透过学堂的窗户,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你对他们读的书有哪些了

小学国学大学教案

《大学》 教案——明德章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1、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1、出示句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图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3)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 (4)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2、自主、合作、探究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3、练习背诵。四、总结。康诰章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3、积累文言词汇。二、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三、教学过程1、复习明德章,并了解背诵情况。2、出示句子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1)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2)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3)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2、自主、合作、探究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3、练习背诵。四、总结。盘铭章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3、积累

国学诵读计划

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氛围,与学习相辅相成。为更好的发扬国学文化,特制订一下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并从中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明事理,懂得生活的艺术,升华自己。 2、学习读书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提高心理素质,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三、活动方案 1、活动内容 《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诗经》 2、活动措施

(1)周一-周五早读前10分钟,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或优生领读形式诵读。午读10分钟复习早读内容,熟记。 (2)利用早、中、晚广播时间,播放诵读录音,或者选举优生通过广播进行经典诵读,从而丰富校园经典诵读氛围。 (3)每天回家让学生与家长分享早读的诵读内容,营造家庭诵读氛围。 (4)在学校宣传栏或者教师板报当中设置一块国学经典诵读板块,每月一期。 (5)举办经典诵读大赛。 3、活动原则 (1)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2)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3)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4、活动总结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的活动过程,这需要我们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实践。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要求应因人而异,重激励,忌强迫,不让学生觉得是负担。

小学国学经典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国学经典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的: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弟子规》 一、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重点: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讲解内容: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应勿缓:____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 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______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 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须敬听:____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 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 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 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 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 意惹父母生气。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 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 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 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 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 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 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 提问: 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让他 们学着关心自己的父母,用心体会。 作业: 教学体会: 个案:

2020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2020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20xx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一) 一、创建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道德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等诸多经典,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三字经》等蒙学教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经典蒙学教材。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实现民族振兴,培养一代新人,必须对儿童进行经典诵读和国学启蒙教育,使他们能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尤其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二、创建目的 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国学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声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 三、创建实施步骤 1、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国学班级理念 突出鲜明的主题: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深入学生的心灵,师生形成共识,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为这个特色而努力奋斗。 2、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班里的一墙一角,晨读和上课预备,都突显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的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班级书香盎然,国蕴飘香。 3、每学期有计划有选择地完成国学经典诵读任务。 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增强语感,感受国学经典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所以,本学期完成背诵唐诗三十首,下学期在继续完成背诵唐诗三十首的基础上,完成论背诵论语名句十则。 4、每周晨读抽出十分钟背诵国学经典,每天中午的课前预备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将背诵国学经典规定为寒暑假作业的一项,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把活动落到实处。 5、适时举行国学经典特色班级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国学经典特色班级升旗仪式汇报表演等等活动。 20xx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

20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第二十课教学设计 上饶县第六小学刘玉芳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借物”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