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理论假设及基本态度:

正向:(1)以积极的视角,关注来访者身上正向的资源;

(2)朝向未来,朝向问题解决。来访者更现实,不会陷入过去

焦点短期咨询的基本观点:

1、问题:

(1)“问题症状”同时具有正向功能;

例子:孩子打架,实际上是期望离异父母和好!

(2)着重问题的解决,而非对原因的探讨。

西方谚语: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问题的起因到结果往往经历了很多个环节,咨询的大量时间往往花在对原因的寻找上,而找到了原因也不一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来访者:

(1)来访者是有能力、有资源的问题解决者,即相信来访者本身就具有改变现状的资源。

(2)来访者是最了解他们问题的专家,咨询师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咨询师只是“引发”来访者运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从而“引发”来访者的改变,而不是“制造”改变。

(3)不存在抗拒的来访者,只有固执,不懂得变通的咨询师。

来访者没有按咨询师的要求和期望做事,是因为咨询师不懂得变通。

3、改变:

(1)凡是必要例外,“例外”带出问题的解决;

(2)重新建构问题,能够引发来访者的改变;

(3)小改变引发大效应。

4 、“短期”的含义:

(1)要最少的切入来访者的生活,并寻求方法尽快地结束咨询;

(2)咨询是一个支持性事件;

(3)不意味着比其他疗法所花次数更少,而是意味此种疗法有一些特殊的准则。

咨询的流程:

1、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40分钟

(1)目标架构;

目的:邀请来访者进入咨询对话,理清他想要的目标,并建立咨询的工作目标。

作用:协助来访者明确其期待的目标,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典型问法:你到这里来的目的是?

(2)例外架构;

目的:邀请来访者谈他所认为的问题不会发生的时候,或者是发现来访者想要的目标或者解决方式早已存在的事实与内容为何。

作用:引导来访者区分“问题发生时”以及“问题未发生时”,并且更注

重后者的存在与意义。当我们更注意没有发生问题的时候时,就可

能使没有问题发生的时刻更能发挥它的功能。

典型问法:这个问题什么时候不发生?你想要的这个目标,什么时候发生过?

(3)假设解决架构。

目的:邀请来访者进行脑力激荡,假想如果问题已经解决或目标已经达成时,他会是什么样子,跟现在有什么不同,并鼓励来访者去做目前

可以做到的一小部分。

作用:开阔来访者的事业,使其从“问题可能可以解决”的认知中,找出问题解决的线索。

典型问法:当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或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你的行为有什么不一样?

2 休息阶段 10分钟

目的:使咨询师(或与协同咨询师一起)就第一阶段谈话进行回顾与总结。作用:(1)如果对话过程不如预期顺利,那么休息阶段正好可以终止不顺畅的对话,是咨询师跳离,重新认识来访者,重新加入与来访者互

动的时机。

(2)咨询师可以回顾对话过程,跳离咨询情景,客观的整理与思索,或与协同咨询师讨论,从而整理出对来访者进行反馈的内容。

(3)来访者有机会思考咨询师所询问的问题,从而可能有新的体验

与发现。

3 回馈阶段:10分钟

(1)赞美;

目的:引发来访者从新的正向的角度看待情境,对于从前批判自己“什么也没做”或“什么都没有做好”等,转而能发现自己是“做了一点有用的事的”,从而使来访者能更自发的寻找、回忆起许多例外的存在。

作用:使来访者发现自身资源的存在,提高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与意愿,鼓舞来访者继续行动的力量,使来访者远离被批评的恐惧。

(2)信息提供;

目的:为来访者提供专家的观点,研究成果或理论说明等,目的是协助来访者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与情境,或者为家庭作业提供行动脉络。作用:对来访者进行知识的教育,提供另一种想法,以及为家庭作用提供架构。

(3)家庭作业。

目的:作为会谈的补充。

作用:促进来访者形成个人目标,鼓励来访者在生活中尝试一些改变。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认为咨询的时间与次数没有必要进行预设,不期待有所谓的连续,也不期待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其视每一次咨询都是第一次,也视每一次咨询都是最后一次,即每一次咨询就是一个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师:

专注;

温暖、好奇、耐心;

接纳、真诚、同理心;

幽默;

正向聚焦。

第二部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技术第二节:开场及目标架构

1、开场对会谈程序的介绍

2、目标架构-正向引导

正向引导的问法及隐含假设:

(1)你来这里的目的是?来访者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重要的,而且来访者可以清楚的把它说出来。

(2)是什么事情促使你来这里的?这个问题比较模糊,可以使人联系到一个目标或者一种抱怨。

(3)你想要获得什么?来访者有一个想要获得的,可以具体描述的目标。(4)你觉得我可以帮你什么忙?来访者需要为自己负责,咨询师只是帮他的忙,而咨询师如何帮得上忙,则需要由来访者告诉他。

(5)你今天来是想要改变什么?来访者来咨询是想要对某些事情做出改变的,而不只是抱怨。

3、目标架构-考量来访者的类型

(1)游客型:因为其他人建议或带他来,才来做咨询的人---没有明确的

咨询动机

(2)抱怨型:认为别人需要改变,而不是自己需要改变---咨询师教育或修正他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3)消费型:能够描述问题情境,能形成及说出咨询的目标,并且能够针对特定的问题,主动探索,愿意开始做一点不一样的,使

情况好转的行动。

如何应对游客型来访者:

游客型的来访者由于没有明确的咨询动机,因此很难开始真正的咨询。有的咨询师试图告诉来访者咨询的重要性,但是可能会造成一方努力说服,另一方坚持不需要的状况,这必定在双方间产生隔阂。

咨询师可以:

(1)辨认出游客型来访者;

(2)尽可能的尊重、亲和及同理来访者;

(3)永远站在来访者的一边;

(4)就来访者的话题开始引导;

(5)给予许多的赞美与鼓励;

(6)肯定来访者的到来;

(7)会谈后不留作业。

如何应对抱怨型来访者:

(1)了解来访者会抱怨,说明他对问题抱有期待。这种期待首先就值得咨询师的肯定;

(2)肯定抱怨者对他人及事物的细微观察。

(3)提供观察型或思考型的作用,引导来访者从负向的抱怨转向懂得欣赏生活中正向,值得肯定的部分。

注意:消费型来访者虽然是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最期待的来访者,但是来访者的类型可能转化。

正向的开始,通常是先将来访者看作是消费型来访者。

4、目标架构-设定良好的目标

目标应是来访者想要的目标,而不应是咨询师认为来访者应要的目标。好的目标具有如下标准:

(1)用“正向”的语言叙述:在描述一个目标时,用“会”去做什么,“会”去想什么的表达方式,而非“不会”去做,“不会”去想什

么的叙述。通过引导来访者的正面述说,将会促使来访者思考他想

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引发来访者他想要拥有的、想要达成的景象,

而非停留在负面的抱怨。

(2)以过程的方式进行描述:用一连串行动、想法来动态的描述想要达到的目标。

如来访者说:我希望想起他时,能感到很平静。

咨询师引导:当你想到他,内心感到平静时,你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呢?来访者说:我希望我也能表现得象个好学生一样。

咨询师引导:当你象个好学生时,你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3)存在于“当下”的此时此刻:解决方案是来访者可以立刻或者可以继续去做的行动。

将来访者的目标拉回此时此的的做法是询问来访者如果已经朝这个

远程目标前进时,或者假设已经达到这个远程目标时,他的行为会有什么不一样。这样,来访者可能意识到,他描述的这些不一定要等到很久的将来才可能去做。如果来访者愿意做他所描述的一小点行动,都有可能为他所面对的事情带来大的改变。

(4)越具体越好

最具体的目标:他们能做的行为,他们能想到的对自己的内在对话。

如来访者说:我想更坚定一些,而不是总犹豫不决的。

咨询师引导:当你更坚定时,你的言行会有什么不同呢?或当你更坚定时,别人看到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同呢?

(5)由小步骤开始:改变是在来访者控制范围之内的,来访者付出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

常见问话:当情形有所好转时,最先可以看到的征兆时是什么?当事情有所改善时,你想第一个可以做出的改变是什么?

说明:有的来访者对通过咨询改变现状持有很高的期望,此种提问方式可

以帮助来访者形成合理的目标。

(6)用来访者的语言:咨询师要确定咨询的目标是来访者想要实现的目标,而非是咨询师自认为对来访者好的目标。

第三节:例外架构

例外架构使用的情形:

(1)来访者已有清晰的目标,促使其形成行动时;

可以问:你什么时候做过一些想要发生的事情。如“你希望向你的妻子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你什么时候曾经向她说过一点你的感受和需要

呢?”通过这样的询问,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发现他曾经做过的,朝向他目标的行为,继而咨询师可以鼓励来访者多做他曾经做出的有效行为,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2)来访者没有清晰的目标,促使其形成目标时;

可以问:什么时候问题不会发生?例:

“那你什么时候看到别人去学习时,自己不紧张焦虑呢?”

“就是我自己有时间计划,并安排的特别好,而且我学习很专心时就不会那么紧张焦虑了。”于是,黑体部分就可能成为来访者的目标。

(3)引发来访者利用过往经验面对此时的问题时;

“以前有没有遇到相似的困难,你那时是如何处理的?”

“你想你需要做什么,做到使你能再次成功的做到过去能做到的事?”

“过去的处理方法中,有没有什么可以适用与解决现在的困境的?”(4)当来访者提到好转,维持改变继续发生时。

可以问:“事情是怎么变好,怎么不一样的?”

对例外架构的使用“永不嫌早”。例外架构也可以用于形成来访者的目标,例:

“我老板总是对我不满意,我无法和他相处。”

“什么时候你的老板不会对你不满意,你觉得能够和他相处呢?”

第四节:假设解决架构

概念:让来访者想象他的问题解决了,会是什么样子。

作用:(1)可以扩展来访者的视野,使来访者从“问题不可以解决”的认

知中,找出问题解决的线索。

(2)能够来访者想象问题不再存在时的情景,进而创造出料想不到的解决方法。

使用情况:(1)当来访者很难形成正向目标时,或目标不明确时;

(2)当来访者想不到“例外”时。

1、假设解决架构的提问方法:

(1)奇迹问题:想象一天晚上你睡觉时有一个奇迹发生了,我们谈的问题消失了。你睡觉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奇迹已经发生。当你醒来时,你能发觉有奇迹发生的第一个迹象时什么?

(2)水晶球问题:如果在你面前有一个水晶球,可以看到你的未来(或美好的未来),你猜想你可能会看到什么?

(3)拟人问题:当问题已经解决时,如果我是墙上的一只老钟,正在看着你,我会看到你会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我怎得知你的感受已经不同了?你的家人又会如何知道呢?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

(4)解决问题:“如果这是最后一次咨询,当你走出去时,问题已经解决了,你会有什么不一样?”“当问题已经解决时,你如何可以得知?”“当你今天回家时,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你想你的家里会有什么不一样?你太太对你会有什么不一样?你们的关系会有什么改变?”

最理想的状况是来访者可以描述出美好的图像,咨询师可以追问:“现在有没有一些时候,会有一点点类似的情况发生过?那时什么情形?”

“可不可以告诉我,你近来什么时候会想到做一点点你想做到的事情?”“你猜想一下,下星期你来的时候,你想要的改变已经开始发生一点点,那会是什么?”

经常使用“近来”“一点点”,作用是:比较不会让来访者认为不可行或排斥,也就更容易从来访者的口中找到例外,找到一个目前可以推进的行动。即找到从此时此刻的现在起,可以开始进行并完成的第一小步。

2、来访者的回答与我们预期不符的处理

来访者可能的反应及应对

(1)说想象不出或不知道:相信来访者是“有可能”知道的。我们可以问来访者,“如果你知道,你可能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可能

会使来访者一愣,仿佛一下没听懂咨询师在问什么。这时,咨询师

可以再询问一次,在咨询师的坚持下,来访者往往就会愿意去猜想

并回答。

(2)希望其他人做出改变:咨询师仍要将回答拉回到来访者本身的行动及责任。例:

来访者:“我希望我丈夫每天晚上都回家。”

咨询师:“当你丈夫每天都回家时,你会做些什么不同的事。”

来访者:“我希望我儿子不再厌学了。”

咨询师:“当你的儿子不再厌学了,你猜想他会希望你会如何不同地对待他?”

在来访者做出如此的回答时,咨询师要记得,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事。只有来访者愿意改变自己,通过与别人的互动才能带动别人的改变。

(3)抱怨咨询无效:可以向假设咨询有效的方向引导来访者。

咨询师:“如果来这里咨询是有效的话,你会有什么不一样?”

咨询师:“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改变的时候,你会对自己怎么说?”可以鼓励来访者描述一个可求的愿景,从而强化改变动机,并找到改变的线索。

注意:

(1)有时在运用假设解决架构询问来访者时,来访者可能会说“我不会有什么不同”,这不是来访者在抗拒,而是正在进入一个需要挣扎

的担忧中,所以请耐心的放慢脚步。请一定记得,来访者的反应正

是告诉咨询师应该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2)即使咨询师没有获得来访者即刻的反应,但咨询师的询问往往已经开始带动来访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3)很重要的一点,请记住:这种思考方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陌生的的方式,咨询师需要一些耐心,更需要一些信任,才能与来访者的连续对话中引导来访者运用这种陌生的思考方式。

第五节:赞美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相信:支持、鼓励可以支持来访者可以走更长、更远的路。

通常用于休息结束后的正向回馈阶段。

1、正向回馈:

(1)赞美:咨询师直接告诉来访者他看到来访者身上的积极方面。(2)振奋性引导:以一种振奋、喜悦的声调、动作、表情或语言来表示,

借此散发出咨询师支持与鼓励的信息。

2、咨询师可以赞美来访者的特点

行动方面:有勇气的、冒险的、鼓励他人的行动等;

努力方面:有挑战性的、有计划的、有决心的努力等;

承诺方面:忠诚的、尽力的、奉献的行动等;

态度方面:宽容的、接纳的、弹性的态度等;

想法方面:有创意的、正向的、理性的、敏感的、有洞察力的等

愿望方面:现实的、健康的等;

决定方面:有判断力的、考虑周到的等

特质方面:成熟的、机灵的、睿智的、合作的、善解人意的等

第六节: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的布置需要考虑到来访者的类型:

(1)没有形成目标的来访者:邀请观察他在生活中最想获得的目标。(2)已形成具体目标、但无法形成具体行动的来访者:邀请观察生活中较为接近目标的行为、或向他人观察学习。

(3)对于想采取行动、但又有些犹豫的来访者:邀请观察何时自己比较想去行动。因为行动对来访者来说或许是个太大的步骤,而观察对来访者来说是个不具威胁的行为。

(4)是已经能够清楚叙述自己能力可及范围内所能进行的例外或正向行为的来访者:鼓励多做一些正向的、或例外的有效行为。

(5)对认为例外的发生时超出他们控制范围的、偶发的、无法解释的来

访者:邀请多尝试这些行为,在某段时间里“假装”自己能做到或正在做这些行为、看看会有什么发生。

(6)由于咨询时间尚短或来访者还没有想到,而无例外或其他信息的来访者:就来访者所能接受的程度,鼓励来访者去试验或假想已经做到,假设问题已经解决,或问题正在被解决,然后在下一次的咨询中告诉咨询师这样做所能带出的不一样。

第七节:再次咨询

每一次咨询都是一次新的咨询

开场部分需要注意的内容:

咨询师会可以询问来访者:“这个星期有些什么不一样?”“这个星期你有什么改变?”这样的建设性预设提问延续上一次咨询所追求的正向精神,引导来访者往改变的方向思考,从而让来访者逐渐学习如何正向的看待自己、看待问题。

1、来访者的回答通常是有所改变,那么咨询师要尽可能去讨论改变的细节与内容。

另一个重要的询问:“你想一想,在这一两个星期内,有没有什么可能具挑战性的事情发生、会起阻碍作用?” 鼓励来访者尽可能描述想象到的挑战与潜在的困难,并询问:“那么,这一次你会采取什么不同的方式?”帮助来访者准备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如果来访者想不出,那么咨询师可以与来访者一起讨论一些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2、如果来访者在咨询师询问后开始倾诉他的困难,咨询师要做的不

是去同情来访者,而是要温和、坚定而礼貌地说:“对不起,等一下,我想我们待会儿可以就这个困难的部分来讨论,不过,首先我想听你说说这个星期内你所做的一点改变,或是发生的一些好事。”这样做的原因是:(1)如果一开始就讲述不愉快的事,似乎就透露着不愉快的事比愉快的事更重要。

(2)暗示来访者注意自己的改变,即使是十分微小的改变。

3、如果来访者的回答是没有好转或者越来越糟。千万别一下子就相

信。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假设是改变是一直不断发生的。因此:

(1)咨询师要保持敏感度,坚持找出一些正面的意义;

(2)咨询师可以询问“你做了些什么,使事情没有更糟?”当来访者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时,就可以转回到例外架构去问一些例外问句及振奋性的问句。如: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还可以做

些什么让这种情况继续发生?”

4注意:

(1)如果建设性的预设问句无法带出个案的新思维,或许可以运用一些消极系列的问句,如探讨问题的发生,等到适当的时机再转向积极的方面;

(2)再次咨询时,咨询师不会去检查来访者有没有做家庭作业,做得如何,而是通过问“你希望能持续发生的是什么?”“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星期做了什么?使你更自信?”“这星期你做了些什么让自己满意的事?”来检验第一次会谈后家庭作业的效果。

第八节:通用技术

1、一般化精神

概念:告诉来访者很多人都是这样,但都可以走过来,所遇到的

问题时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暂时性的困境,而不是病态的、变态的、无法控制的灾难,借此使来访者减低恐惧感,这样他们就会更接纳自己的困难。要点说明:(1)去除来访者使用的诊断性字眼;

(2)表达出其他人也会有类似问题,促使来访者用平常心看待问题。

(3)用“目前还没有”来取代“以后肯定也不能”

2 振奋性引导:是以一种兴奋、喜悦的声调、动作、表情或语言来表示,

借此传达出咨询师支持与鼓励的信息。

使用时机:

(1)当来访者有所行动、改变与解决问题时;

(2)来访者依据例外架构找到一些过去曾经做过的成功经验时。

常见的振奋性引导:

问法1:

用语:(1)你当时是怎么决定要去做的?

(2)你是怎么告诉自己去跨出这一大步的?

(3)你是怎么计划去克服这个难关的?

作用:引导来访者思考:当时自己如何决定要如此做的,从而助长来访者的自主性与责任感,并为自己的改变感到高兴。同时,此种问法强调来访者自己决定作出尝试,并同时暗示他还可以再去做一次。

注意事项:要用兴奋的预期加以追问。

问法2:

用语:(1)你是如何使这个情况发生的?

(2)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作用:告诉来访者他做了一个值得鼓励与肯定的行动,也可以澄清与收集一些具体有用的行为资料。当来访者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时,通常就会容易再去运用与行动。

注意事项:(1)这样的问法没有第一种问法有力;

(2)有时来访者会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咨询师需要问:“我想你一定做了什么事让这件事提早发生或影响它发生,你想一想,或猜一猜可能你做了些什么?”

问法3:

用语:(1)你会如何解释这个改变的发生?

(2)当你做了这些行动,使事情改变之后,你现在怎么看你自己这个人?

作用:当来访者提到一个例外,但是又不太能察觉到这是一个正向的做法时,咨询师可以这样询问引发来访者的思考,并通过咨询师兴奋的问法,学习欣赏这种行为。

注意事项:邀请来访者回答这类问题并非主要目的,向来访者表达出关心和支持才是主要目的。

问法4:

用语:那太棒了!

作用:当来访者提到一种例外,一点小小的改变,咨询师可理解说:“这太棒了!”这样正向的赞美,可以协助降低来访者对改变的忧虑,也使来访者更多的开发个人资源,促使他找到更多的例外及更多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1)要在来访者准备好接受的情况下再使用,否则来访者会觉得“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或者觉得咨询师是在讽刺他。

(2)适用于来访者已经知道自己在做一些有效事情的情况。

3、评量技术

定义:利用数值的评量,如0-10,协助来访者将他的观察、印象和预测以比较具体的方式加以描述。

例:

评量咨询以前的状况:“在一个从0-10的量表上,如果0表示非常的不好,而10表示非常好,你对现状的评量是多少?”

评量改变的动机:“在一个0到10的量表上,0表示你一点也不想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想坐着等一些改变发生,10表示非常愿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你觉得你现在的位置在哪里?”

评量改变的信心:“在一个0到10的量表上,0表示你没有信心发现解决问题,10表示你很有信心发现解决方法,从0到10,你觉得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在哪里?”

评量技术的功能:

(1)使描述更加具体化;

(2)作为咨询进展的指标,从中比较出不一样的变化;

(3)协助来访者以直觉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过去经验的观察并评量未来的可能性。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主要操作步骤与技术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主要操作步骤与技术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会谈时间与一般咨询一样,大约为60分钟。谈话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休息阶段和正向回馈阶段。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通常持续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架构咨询的目标、寻找问题不发生的“例外”和运用假设解决架构促使来访者行动。第二阶段是休息阶段,通常持续10分钟。最后10分钟时正向回馈阶段,包括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赞美、提供信息和布置家庭作业。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阶段。 就操作层面而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需要包括以下核心咨询要素: 1.正向开始 在咨询开始阶段,咨询师首先需要向来访者说明咨询程序,并建立起民主与合作的咨询关系;其次,对呈现问题的有关情况加以了解,包括问题的层面或程度,比如“今天来,你想要谈的主题是什么?”。 再次,询问咨询前的改变,以了解来访者已经尝试做过哪些努力及其效果。例如:“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做了哪些处理?你做的处理。效果如何?”“其他人曾建议你怎么做?或做什么?”“你试过的这些方法,哪一个对你比较有帮助?哪一个最有效?”…… 咨询师还需要采取不知情的态度,以好奇的态度提出询问,例如:“我不是很清楚这件事情,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最后,咨询师需要澄清来访者对问题改变的意愿、信心以及行动强度等。 2.设置目标 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与引导来访者澄清咨询目标。咨询员可以通过提问以澄清来访者需要确立的咨询目标。 首先,目标是明确具体且可观察的。例如,“当事情开始好转的时候,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其次,目标是合理且可达到的。如,“当情况开始好转,你想我们可以最先看到的变化是什么?”“当问题有一些改善的时候,你想你可以做的第一个改变是什么?” 再次,目标是正向积极的。如,“你打算做什么来取代忧愁?”“如果我们的面谈对你是有效的,你会有什么改变?” 最后,目标对来访者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如:“目前,你最关切的是什么?在我们的会谈中,你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面对目前的情况,你希望改变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当会谈结束,你希望我们讨论出什么,会让你觉得我们的讨论是有效的?”…… 3.应用“奇迹式询问” 在焦点解决咨询中,许多具体的咨询技术已经出现。最为著名的就是“奇迹式询问”,它可以应用在与来访者最初的会谈之中。例如:假设一个奇迹发生了,他(她)的问题解决了:“我有一个奇特的问题想问你,也许带有某些想像成分。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假设,今天你结束了这里的会谈回到家里,做着你平时所做的事——做家庭作业、与朋友闲聊、吃晚饭、看电视诸如此类……然后,睡觉时间到了,你上床睡觉了。很快就睡着了……就在你睡着的时候奇迹发生了,这个奇迹就是,在这里困扰你的问题突然解决了。但是你不知道它已经发生了,因为你还处在睡眠状态,懂吗?于是,当你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你最先注意到的那件小事情将会是什么?它会告诉你事情已经与以往不同了——奇迹在昨天晚上发生了吗?” 当有足够充分的提问出现时,奇迹式询问将有助于学生对所期望的问题解决方案产生一个清晰、具体、可具操作性的描述(即对所期望的解决方案的清楚呈现或建构)。临床经验表明:当问题已经加以解决时,学生经常会构建出一个崭新的有关事件将如何变化的图景,

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新方式焦点解决

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新方式-焦点解决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中,虽然正在为实现学生基于自身力量或能力解决问题这一目标而努力,但在如今的咨询实践中,“病理化倾向”的医学治疗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被认为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诊断后,咨询者便对其开始实施咨询计划。 毫无疑问,许多学生已经从这种“病理化”导向的治疗方式中受益,但他们不得不被贴上诸如“精神疾病”、“行为能力缺失”、“学习能力缺失”等负性标签。对个体病理的强调意味着学生似乎出了问题,其结果往往是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更加难以调整力量面对那些需要解决的困难。 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中,尝试运用具有积极心理学倾向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简称SFBT)代替病理化的咨询模式是有意义的。 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源起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由Steve de Shazer、Insoo Kim Berg 及其同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发展而来的。就在这个时期,密尔沃基小组开始关注来访者何以更加期待事件发生变化,而不是对问题本身进行抱怨。这一发现已非常明确地表明:许多来访者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⒉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

就如其名称所示:较之问题解决,焦点解决更加强调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建构。在学校心理咨询领域,其治疗的核心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想像他(她)希望事件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必要做些什么才可以达成目标。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认为:学生愿意发生变化,并正在尽全力使变化得以发生,并且有能力使之发生。进而,我们认为解决方案(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许已经产生,因此需要寻找例外架构——即当问题不再出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因此,焦点解决疗法往往把与学生的会谈看作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会面。学生与咨询员一起建构目标,在此构架中变化将会呈现。SFBT是短期的,通常持续四至六次会谈,但也可以缩短到一至二次会谈。 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语言特征 鉴于语言在建构含义与具体解决方案过程中的重要性,学校咨询员必须关注自己应该鼓励学生谈论些什么,什么内容不要去谈论,将会谈目标直接指向学生希望事件如何发生变化,使变化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学生需要做些什么以保持变化得以持续等问题。有关问题本身的讨论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建构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谈论问题本身(比如,“这个问题持续的时间有多久”、“改变这个问题如何困难”等)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更加无助,认为即使改变是有可能的,也会更加困难;而讨论那些“希望事件有何不同、你需要做些什么使之发生”等内容却可以帮助学生坚信改变是可能的,并可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将思想集中在需要做些什么才会使变化得以发生上来。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论述评及其技术流程

·应用心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论述评及其技术流程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200433)高宇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技术是近20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模式,因其方法独特、简便快捷、效果明显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本研究对SFBT产生的背景、流程、技术规范做了理论上的述评,并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技术流程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1SFBT产生的背景 SFBT是把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纠缠于问题本身,咨询的中心任务在于帮助来访者考虑此时此刻应该做些什么可以使问题不再困扰自己,而不是追根溯源的去寻找问题产生的历史源头是什么[3-5]。SFBT的突出优点就是省时省力,使得整个的心理治疗过程得到大大的缩短,而且方法简单易操作,其积极向上的治疗理念能极大的鼓舞来访者的信心和意志,因此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内,SFBT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被广泛的运用到家庭服务、心理康复、儿童福利、社区公共服务、学校和医院当中。 2SFBT的基本理念和咨询技巧 SFBT的基本理念是:用正向的、朝向未来的积极观点,来促使改变的发生,避免局限于探求原因或是问题取向的讨论,也就是咨询的焦点放在朝向目标导向的谈话,而非问题导向的谈话。SFBT采取的是一种“解决—建构”的方法,它在一开始评估可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先呈现当事人期待与渴望的解决方案。在评估阶段里,治疗师可以学习许多关于当事人的才能和技巧以及每个人如何发展自己的规划。治疗师通过这些学习,才能了解如何运用当事人的能力。接下来治疗师开始协助当事人重复过去与现在的成功经验,一直到满意为止。 2.1把抱怨转化为目标:当来访者带着问题或者困难进行心理咨询,并且一再叙述他的困难时,似乎情况是糟透了。但是如果咨询师能引导他去思考“希望情况有何改变”时,来访者就不再陷于抱怨,而能比较明确的去澄清自己的期待,并且思考改变的可能及寻找自己的着力点,也就是说,来访者开始为解决问题的目标做准备。所以SFBT把焦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局限于问题情境中。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责任就是要将个案对问题的抱怨,引至正想解决问题及未来导向的谈话。 2.2转变问句:SFBT主要是以“可以做什么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这样的问句,取代“问题发生时的原因是什么”,即以探究此时此刻可以做些什么的问句。由于SFBT专注于问题解决的历程,而非探索原因的历程,所以有可能在不探究问题原因的情形下,就成功的解决了问题。“了解原因”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过程中不一定是必要的,重要的是“解决”的历程。 2.3例外问句:SFBT相信任何问题都有例外,来访者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要协助来访者找出例外,让来访者看到以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获得解决问题的可能。当来访者叙述其整日沉溺于忧郁的情绪无法自拔时,咨询师经由来访者的叙述发现,其内在精神是找到例外的可能,也就是“何时忧郁不会发生”或是“何时忧郁会少一点”。通过研究来访者做了什么而使例外情境发生,并加强例外情境的发生,使这些小小的例外情境成为改变的开始,逐步发展成更多的改变。 2.4奇迹问句:SFBT经常会使用一些奇迹式问句,鼓励来访者发现问题解决的方向,比如咨询师会使用假设问句:“如果有一天,你醒来后有一个奇迹发生了,问题解决了,是否会有什么事情变得不一样?”或者使用水晶球式的问句:“如果在你面前有一个水晶球,可以看到你美好的未来,你猜你会看到了什么?”这些方面的言谈技巧,可以帮助来访者找寻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2.5刻度问句:刻度问句是协助来访者将抽象的概念以比较具体的方式加以描述,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中最常用的刻度问句是0~10的刻度量表,10代表所有的目标都实现,而0代表最坏的可能性。借由刻度问句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已经做了什么?下一步怎么做?目标在哪里? 3SFBT技术流程 SFBT的技术流程分为3个阶段,一次完整的会谈大约需要60min:第1个阶段是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也是这3个阶段的重点,它又可以大致分为3个区块,设定目标会谈区块,它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来访者设定积极可行的具体目标;第2个区块是寻找例外会谈区块,它的任务是引导来访者看到过去问题不发生时的成功经验;第3个区块是正向回馈阶段,它的任务是引导来访者想象未来问题已经解决的远景,鼓舞来访者拥有希望并从中找到现在就可以开始做的步骤。 SFBT有独特优势,但其自身也存在局限,如缺乏丰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引导性非常强,咨询过程中咨询员的主导角色尤为突出,这与大多数咨询模式中的来访者中心有许多冲突;SFBT过于关注问题的解决,忽视了给与来访者倾诉的机会,对于急切需要倾诉的来访者显得过于理性,缺乏深入的共鸣。针对其不足,笔者认为,第一,在运用SFBT时应尽量整合其他咨询理论与技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增强其适用性;第二,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在实践探索以及相关方法论研究上多下功夫从而为SFBT的更好在社会中的运用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焦点解决短程治疗?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1980年代初期由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n Berg Kim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的工作小组成员创立的。 SFBT的产生,深受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特别是后现代建构主义(Postmodern constructiv-ism)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理”存在于语言、意义和文化,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并不是通过精细的求知技术而发掘出来的。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要流派的建构主义强调:“现实”并不是一个存在于人意识之外的世界,而是作为观察者的人的精神产品;个人建构的现实也不完全是个人的产品,而深受其所处的语言系统影响,人们透过语言的过程建构个人的真实,个人的知识会驱使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去建构、创造、支配及赋予意义。受上述思想的影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强调个人正向能力的思考和学习,扬弃病理模式的分析;强调系统模式的影响力,不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不设定个案对真实诠释的主观性及公平性,不将“真理”和“客观性”强加在个案的身上;鼓励个案从叙事(narrative)的过程发现自我的存在,审视所述故事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个案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并赋予个案力量重新述说有正向意义的故事。SFBT认为个案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而是通过与个案的交谈,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这个建构出来的互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 SFBT还受到催眠心理治疗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H. Erickson)和心智研究社 (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MRI)系统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相信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寻求协助时,往往为眼前的问题所困扰,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因此要善用个案已有的潜能,并且加以发挥。另一方面,他们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如系统中有“黑”(问题发生的互动)、有“白”(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MRI传统的作法是从黑的部份修改,但SFBT的作法却是从白的部分扩展,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白的部分一点点增加,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 SFBT的产生也同心理咨询与治疗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首先是来自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依附的迷思。其次,是来自对咨询与治疗效果的迷思。SFBT则是面对这些困境,试图摆脱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单一依赖,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和实际需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一.课程介绍 人们习惯为生命的困顿努力找个安心的解答--想知道到底我们怎么了? 但是:往往原因即使找到了,困扰却依旧继续存在着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会谈技巧!!!(精华版)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会谈技巧!!!(精华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是近30年形成的一种短期治疗的学派,目前仍然不断地在发展,并且已经受到了广泛的注意与热烈的肯定。大家都知道在咨询中不管哪个学派会谈阶段很重要,SFBT也不例外,今天京师博仁小编给大家讲讲推展SFBT的会谈阶段,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会谈技巧。例如:(1)倾听:以“建构解决之道的耳朵”倾听来访者说出的故事,也倾听来访者未说出的部分——那些有能量、有意义的部分。 (2)非口语的态度:以身体、声音、表情等媒介,表现尊重、温暖、专注的态度,而这非常影响治疗能否建立一个支持性的气氛。 (3)回应来访者的关键用字:在来访者叙述自己的问题时,对于重要的关键字予以特别强调或澄清其含义。所谓的关键字指的是,能反映来访者思考架构的重要字词。 (4)开放式问句:对于这部分博仁小编是这样想的:治疗师以一种好奇、需要来访者多说一点的态度,邀请来访者说明一些相关的资料,包括来访者的背景、对事情的评估、对相关人事物的喜好等。当使用未限制性的问句时,容易引发来访者主动诉说对他重要的资料,而能同时提高尊重来访者的效果及增加来访者自我决定的能力。 (5)摘要:在来访者诉说一个段落后,治疗师汇整一下来访者的想法、行为与感觉,使来访者有机会修改治疗师的知觉,也促进来访者的反思。 (6)复述:重复来访者话中的重点,让来访者有阐述的机会,但不像摘要那样会打断来访者的思绪。经验丰富的SFBT治疗师,会比经验较少者使用更多的复述技巧,而少用摘要的方式。 (7)运用沉默:忍受来访者的沉默,也运用沉默的方式提供来访者思考的机会,催化他们为自己回答问题。 (8)注意来访者的非口语信息:治疗师需时时观察来访者的非口语信息,然后再选择是否探究其非口语信息的意义,因为非口语信息含有个人独特的意义及文化差异的意义,并且它也是一种自我呈现的方式。 (9)自我暴露:不建议治疗师多做自我暴露,尤其是个人过去惨痛的经历,或直接建议来访者的故事,但是也不表示治疗师不能揭露自己,而比较希望治疗师多去回应自己当下的状态,以催化来访者能面对自己的挣扎,愿意继续往解决导向的路线前进。 (10)注意过程:沟通包含内容与过程两个要素:内容指来访者所说的平面资料,过程指来访者诉说内容的方式、立场与态度。治疗师可选择对来访者的困难与情绪里。治疗师的同理,并不与来访者的改变绝对相关,但却影响治疗关系的发展,所以治疗师需要通过前述的基本技巧,展现对来访者的同理,尤其,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案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案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案例来访者与咨询师问答 咨询师:你今天来咨询,想收获些什么呢?(帮助来访者明确目标) 来访者:我最近和室友闹翻了,现在有点后悔,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假设现在有奇迹发生,你希望和你的室友之间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奇迹询问,进一步明确目标)来访者:我希望我们能够和好如初,最起码不要像现在一样见面都不说话,这样很尴尬。 咨询师:你为了缓和你们之间的关系,曾经做过哪些努力呢?(咨询前改变询问,寻找已有的积极资源)来访者:室友们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尤其他在场的时候,我曾经有意识的参与进去,希望与他有个间接地交流,但是效果似乎不好,单独碰面的时候还是形同陌路。有时候想当面道歉,但似乎鼓不起勇气,怕道歉也没用。 咨询师:嗯,的确,道歉是需要勇气的,我相信很多人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会有顾虑,尤其是中国人讲究面子,更是如此。不过,我觉得至少你又道歉的想法,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你愿意具体描述一下你们发生冲突的情景吗?(赞许性技术) 来访者:描述案例的发生经过 咨询师:听起来,这次矛盾的发生,也是一次意外,你对此有点后悔。 来访者:是的,这个同学平时也蛮好的,虽然性格比较内向,会不多,但家庭不好,身体也不太好…… 咨询师:你觉得你吵醒了他,而且还对他发火,很不应该,你觉得很内疚? 来访者:是的,我很内疚,很想缓和现在的关系。 咨询师:运用刻度技术,10分代表很内疚,1分代表不内疚。 来访者:大概8分的样子 备注:刻度化询问,也称为评分技术,这类技术利用数值(1-10),将问题具体化,使行动具备有操作性,可以协助当事人以直接表达他们过去经验的观察,并评量未来的可能性 咨询师:如果要让这个8分减低为7分,你想第一个做出的改变是什么?(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小的改变是成功的一半,引发他的思考。小变变大变) 来访者:我能主动为缓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但又怕他说我是窝囊废。 咨询师:你觉得可能可以做哪些事情缓和关系而不会被他看成是孬种呢? 来访者:也许我可以主动和她点个头,表达善意,或者找机会跟他说话,比如提醒他交作业之类的。 咨询师:哇,你能想到这些真是太棒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实施呢?(振奋性鼓舞,加强他继续积极行动的动力) 来访者:过几天刚好有一门作业要交,可以借机提醒,但是如果他没有感觉,不能意识到我的善意怎么办?而且会不会让人感觉很奇怪,很久不说话了,怎么突然提醒他交作业?

(心理学)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 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1980年代初期由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n Berg Kim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lwaukee)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 BFTC)共同发展起来的[1]。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中,SFBT已逐步发展成熟,并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服务、心理康复、公众社会服务、儿童福利、监狱、社区治疗中心、学校和医院等领域[2],并得到积极的肯定。 SFBT产生背景 SFBT的产生,深受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特别是后现代建构主义(Postmodern constructiv-ism)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理”存在于语言、意义和文化,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并不是通过精细的求知技术而发掘出来的[3]。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要流派的建构主义强调:“现实”并不是一个存在于人意识之外的世界,而是作为观察者的人的精神产品;个人建构的现实也不完全是个人的产品,而深受其所处的语言系统影响,人们透过语言的过程建构个人的真实,个人的知识会驱使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去建构、创造、支配及赋予意义。受上述思想的影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强调个人正向能力的思考和学习,扬弃病理模式的分析;强调系统模式的影响力,不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不设定个案对真实诠释的主观性及公平性,不将“真理”和“客观性”强加在个案的身上;鼓励个案从叙事(narrative)的过程发现自我的存在,审视所述故事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个案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并赋予个案力量重新述说有正向意义的故事。SFBT认为个案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而是通过与个案的交谈,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这个建构出来的互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SFBT还受到催眠心理治疗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H. Erickson)和心智研究社(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MRI)系统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相信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寻求协助时,往往为眼前的问题所困扰,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因此要善用个案已有的潜能,并且加以发挥。另一方面,他们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如系统中有“黑”(问题发生的互动)、有“白”(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MRI传统的作法是从黑的部份修改,但SFBT的作法却是从白的部分扩展,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白的部分一点点增加,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SFBT的产生也同心理咨询与治疗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首先是来自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依附的迷思。其次,是来自对咨询与治疗效果的迷思。SFBT则是面对这些困境,试图摆脱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单一依赖,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和实际需要的心理咨 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SFBT基本理念 SFBT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问题原因;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具体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新方式——焦点解决短期咨询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新方式——焦点解决短期咨询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中,虽然正在为实现学生基于自 身力量或能力解决问题这一目标而努力,但在如今的咨询实践中,“病理化倾向”的医学治疗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被认为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诊断后,咨询者便对其开始 实施咨询计划。 毫无疑问,许多学生已经从这种“病理化”导向的治疗方式中受益,但他们不得不被贴上诸如“精神疾病”、“行为能力缺失”、“学习能力 缺失”等负性标签。对个体病理的强调意味着学生似乎出了问题,其 结果往往是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更加难以调整力量面对那些需要解决的困难。 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中,尝试运用具有积极心理学倾向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简称SFBT)代替病理化的咨询模式是有意义的。 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源起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由Steve de Shazer、Insoo Kim Berg及其同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短期家庭治疗 中心发展而来的。就在这个时期,密尔沃基小组开始关注来访者何以更加期待事件发生变化,而不是对问题本身进行抱怨。这一发现已非常明确地表明:许多来访者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⒉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 就如其名称所示:较之问题解决,焦点解决更加强调对问题解 决方案的建构。在学校心理咨询领域,其治疗的核心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想像他(她)希望事件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必要做些什么才可以达成目标。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认为:学生愿意发生变化,并正在尽全力使变化得以发生,并且有能力使之发生。进而,我们认为解决方案(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许已经产生,因此需要寻找例外架构——即当问题不再出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因此,焦点解决疗法往往把与学生的会谈看作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会面。学生与咨询员一起建构目标,在此构架中变化将会呈现。SFBT是短期的,通常持续四至六次会谈,但也可以缩短到一至二次会谈。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课程笔记教学内容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课程笔记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是一种心理治疗派别的转移,以“正向为焦点的思考”、“例外带来解决之道”、“改变永远在发生”等治疗信念,以及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和丰富的问句技术,使SFBT成为后现代独特且盛行的心理治疗学派。 SFBT的技术 第一节:概述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阶段: 一、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包括: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 二、休息阶段。 三、正向回馈的阶段,包括:赞美、信息提供、家庭作业。 技术列表:

第二节开场与目标架构 开场时对会谈程序的介绍 咨询师需要向来访者说明会谈的程序 已有研究表明:来访者来咨询前,对咨询有着各种各样的预期。如果真实发生的咨询与来访者的预期一致,则对咨询结果有积极的影响;如果不一致,则对咨询结果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正式开始咨询前,调整来访者对咨询的预期是十分必要的。 咨询师:我会先和你谈40分钟左右,内容是有关你的个人情况以及你想要实现的目标。40分钟后,我们会暂停几分钟,在这个时候,我会离开咨询室一下,仔细思考你给我讲的事情,然后我会回来。再回来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我的一些想法,也会给你一些反馈的建议。 说明:如果有其他咨询师在桌面讲后观察与协助,要在此时向来访者说明。在向来访者说明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为什么会有人观察,如:是在观摩学习,还是在进行现场督导,还是在为咨询提供辅助;

二是说明这样做对来访者的好处是什么?如能够为来访者面对的问题提供另外的视角,或者能够帮助咨询师更好的帮助来访者等。 目标架构——正向引导 如果一位咨询师一开始就问“你的问题是什么?”,那么,在这个提问中,就会隐含如下假设: A、来访者有问题。 B、来访者必须把这个问题描述出来。 C、来访者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这样问,隐含的假设是A、B,这样来访者通常就会滔滔不绝的抱怨他的困扰、挫折与失败。这暗示着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谈他的问题本身,比问题解决还要重要。另外,也暗示着C。 正向引导的问法: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课程笔记(全)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课程笔记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 )是一种心理治疗派别的转移,以“正 向为 焦点的思考”、“例外带来解决之道”、“改变永远在发生”等治疗信念, 以及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和丰富的问句技术,使 SFBT 成 为后现代独特且盛行的心理治疗学派。 SFBT 的技术:第一节概述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阶段: 1、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包括: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 构。 2、 休息阶段。 3、 正向回馈的阶段,包括:赞美、信息提供、家庭作业 技术列表: 开场时对会谈程序的介绍 咨询师需要向来访者说明会谈的程序 已有研究表明:来访者来咨询前,对咨询有着各种各样的预期。如 果真实 发生的咨询与来访者的预期一致,则对咨询结果有积极的影响;如 果不一致,则对咨询结果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正式开始咨询前,调整 来访者对咨询的预期 是十分必要的。 咨:我会先和你谈40分钟左右,内容是有关你的个人情况以及你想 要实 现的目标。40分钟后,我们会暂停几分钟,在这个时候,我会离开咨 询室一下,仔细思考你给我讲的事情,然后我会回来。再回来的时候,我 会告诉你我的一些想法,也会给你一些反馈和建议。 说明:如果有其他咨询师在桌面讲后观察与协助,要在此时向来访 者说明。 在向来访者说明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为什么会有人观察,如: 是在观摩学习,还是在进行现场督导,还是在为咨询提供辅助;二是说明 这样做对来访者的好处是什么?如能够为来访者面对的问题提供另外的视 角,或者能够帮助咨询师更好的帮助来访者等。 目标架构一一1、正向引导 如果一位咨询师一开始就问:“你的问题是什么?” ,那么,在这个 提 问中,就会隐含如下假设: A 、 来访者有问题。 B 、 来访者必须把这个问题描述出来。 C 、 来访者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这样问,隐含的假设是 A 、B ,这样来访者通常就会滔滔不绝的抱怨 他的 困扰、挫折与失败。这暗示着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谈他的问题本身, 比问题解决还要重要。另外,也暗示着 C o 目标架构一一2、考量来访者的类型 1、 游客型:因为其他人建议或带他来,才来做咨询的人。一一没有明 确的咨 询动机 2、 抱怨型:认为别人需要改变,而不是自己需要改变。 (老师、家 长) ――认为咨询师来教育或修正他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3、 消费型:能够描述情境,能形成及说出咨询的目标,并且能够对特 点的问题主动探索。愿意开始做一点不一样的,使情况好转的行动。 如何应对游客型来访者 当遇到一个游客型的来访者,应该站在他的一边,从他感兴趣的话题谈 起。游客型的来访者由于没有咨询动机,因此很难开始真正的咨询。有的咨询 师试图告诉来访者接受咨询的重要性,但是可能造成一方努力说服,另一方坚 持不需要的状况,这必定在双方间产生隔阂。 遇到游客型来访者时,咨询师可以: 1) 辨认出游客型来访者 2) 尽可能的尊重、亲和及同来访者 3) 永远站在来访者一边 4) 就来访者的语题开始引导 5) 给予许多的赞美与鼓励 6) 肯定来访者的到来 7 )会谈后不留作业 注意:咨询师与游客型来访者关系的建立不可能是第一次见面就完成 , 需要一个过程。 如何应对抱怨型来访者 抱怨型来访者一心认为只有别人改变,问题才能解决。他们哭泣、控诉, 看不 到自己本身的行动更可能有助于情况的改变。 作为咨询师,你要: 1) 了解来访者会抱怨,说明他对问题的解决抱有期待。 2) 肯定抱怨的细微观察。 3) 提供观察型或思考型的作业,引导来访者从负面的抱怨转向懂得欣 赏生活 中正向、值得肯定的部分。 注意: 第二节 开场与目标架构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 简介 一、SFBT 产生背景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Solution -fo2 cused Brief Therapy SFBT) 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它是近二十年逐步发展成熟的心理治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lwaukee) 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 的创办者Steve de Shazer 及其韩国裔夫人Inn Berg Kim 共同发展起来的。 传统心理治疗深受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的影响, 习惯把人的行为切割成许多部分再赋予一个新的意义, 心理治疗者期待从这样的过程中协助个案产生洞察或自我觉察, 进而能采取新的行为而获得“治疗。同时, 传统的心理治疗通常认为人的行为存在着“因--果”的直线关系, 只要找出一个人行为的病理因素, 并且让他们认知自己的病理, 人便有改善自我的可能。但是, 这种从旧经验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根据, 这种发现问题取向的治疗策略, 很难使个案有能力响应相对的、变动的环境, 从而不但使个案无法脱离自我的限制, 也使他们在现实环境中无法找到改善自己的行动能量。而后现代哲学思维的出现, 为这种发现问题取向的治疗策略的转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后现代思维认为剔除或修正个人对自我歪曲的认知或调整个人的情绪经验并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人必须经由自我的创造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建构真实的主体经验。正如要回答建构主义所提出人的存在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这

个问题时, 人不能单纯地被视为环境中的被动反应者, 人要有能力把自己视为主动创造者, 从主体经验中超越内外自我的限制。这正是后现代社会的主体精神与价值。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正是受到后现代思维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认为个案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 而是通过与个案的交谈, 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 这个建构出来的互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 此外, de Shazer 及Berg 等人创建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还受到催眠心理治疗大师Milton Erickson 及心智研究社(Mental Research I nstitute , 简称MRI) 系统观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他们相信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寻求协助时, 往往为眼前的问题所困扰, 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 故此要善用个案已有的潜能, 并且加以发挥。另一方面, 他们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如系统中有黑”(问题发生的互动), 有白”(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 , MRI 传统的作法是从黑的部份修改, 但SFBT 的作法却是从白的部分扩展, 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 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 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 白的部分增加一点点, 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 再者, 随着西方心理治疗费用的上升, 以及心理治疗渐渐成为精神健康保险制度的范围之一, 治疗师们就力图寻求一种更短、更快速、有效地解决模式, 这也促成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在西方社会的普及化与广泛应用。 二、SFBT 基本理念

“不想学”掩盖下的“学不好”——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

---------------------------------------------------------------最新资料推荐------------------------------------------------------ “不想学”掩盖下的“学不好”——焦点解决短期 心理咨询模式 不想学掩盖下的学不好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在厌作者:杨玉虹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与其他治疗模式相比,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简称 SFBT)强调语言的准确运用,语言的运用步骤: 刚开始接触时治疗目标的磋商朝向美好生活历程的评估找出当事人达成目标的成功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SFBT 以正向为焦点的思考例外带来解决之道改变永远在发生等治疗信念,以及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和丰富的问句技术等特点成为后现代独特且盛行的心理治疗学派。 由于 SFBT 尊重当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假定所有当事人都有能力塑造自己的生活,辅导者这种基于人本主义的信念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股积极的促进力量。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高涨时期,容易夸大自身的情绪感受,陷入情绪漩涡,从而忽视自身成长力量,无法解决问题。 SFBT 能帮助学生了解事情也有运作良好的时刻,协助他们发现与内在这个小小的成功、力量、资源对话,将可以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勇气,解决更大的问题。 在学校咨询工作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一般的适应性问题,相当一部分以短期咨询模式为主,因此 SFBT 模式中理念和技巧,是值 1 / 7

得借鉴和推广的。 本案例以SFBT 模式疗法为主,结合针对初二级一名学生的厌学心理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解除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心理。 二、来访者情况分析 1. 基本情况小马(化名),男,初二级学生,个性开朗,单亲家庭,独子,与母亲同住。 外表帅气,班级里人缘尚可,尤其得到女生青睐。 该生成绩中下,想进入艺术班学习,但成绩不够突出也不够稳定。 进入初二后,该生出现了厌学心理,课堂表现不佳,表示压力很大。 小马认为,在学校里很没有自由,上学没用,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没有上过学,因此不相信除了读书没有其他出路。 初二下学期,面临初三分班的压力,心里压力陡增。 和自己要好的四个好朋友成绩都不错,平时不怎么学习,但成绩很好,但是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绩却差强人意。 来咨询室之前,小马停学在家呆了一个星期,期间大部分时间在玩电脑游戏,但正常的生活作息未乱。 班主任、同学多次劝说都没有回校,直到最近,小马觉得始终放不下,因此决定回来。 2. 心理原因分析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落差太大,自我认识和自我期待强烈冲突和矛盾时,个体就会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永远做得不够好,使自己陷入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何凡)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摘要: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简称SFBT,是目前在心理咨询界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一种。近年来也得到了社会工作者的亲睐,从而成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本文意在通过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应用的介绍,以期能将此后现代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介绍给大众,让更多社会工作者了解学习,以便在开展社会工作时又多一门得心应手的利器。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者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简称SFBT,是目前在心理咨询界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最近十年来也得到社会工作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由Steve de Shazer和Insoo Kim Berg以及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小组成员,在美国密尔沃斯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发展出来的。SFBT发展至今不过30余年,但其已在社区矫治中心、学校、监狱、医院、公众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喜爱与亲睐。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理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中聚焦案主,相信案主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有能力做自我改变,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它的很多理念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同,所以社会工作者学习、理解与应用起来也就更方便了。 1.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所关心的是案主的问题如何解决,它的观点认为并非事出都有因,案主问题的形成通常有一个较复杂的演变过程,与其耗时寻找原因,不如直指解决问题的方法。 2.相信案主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 SFBT认为案主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它的基本理念中,相信案主本身具备改变现状的正向资源,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仅仅是协助与合作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做的是提供机会让案主去积极发现自身资源与改变的线索,以帮助促进问题的解决。 3.问题本身也具有正向功能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 第一节概述 1、案例举例:传统的心理咨询方法与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方法的区别 与丈夫的情感问题 2、简介:聚焦于解决的短期咨询:一种基于来访者自身资源的疗法;目标是通过引发与来访者一起建构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实现来访者所期望的结果。 3、目标:1)了解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基本流程;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特质。 第二节、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态度 关注来访者身上正向的积极面的态度1、以积极地视角关注来访者身上正向的资源2、朝向未来、朝向问题解决。 第三节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基本观点 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对“问题”的基本观点 1关于问题的基本观点、“问题症状”有时也具有正向的功能 2、关于来访者的基本观点着重问题的解决而未必找问题的原因我可以做什么让问题不在继续下去 3、关于改变的基本观点来访者具有能力,有资源的问题解决者即相信来访者本身就具备改变现状的资源,小的改变——引发环境、系统的变化 4、凡事必有例外“例外”带出问题的解决重新建构问题。能够引发来访者的改变。 二、基本理念回顾:正向 1.以积极的视角、关注来访者身上正向的资源; 2.朝向未来,朝向问题解决。 三、基本观点: 1.关于问题“问题症状”有时也具有正向的功能着重问题的解决、而非对问题原因的探讨。 2.关于来访者:来访者是有能力、有资源的问题解决者。即相信来访者本身就具有改变现状的资源。来访者是最了解的问题专家,咨询师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咨询师只是“引发”来访者运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从而“引发”来访者的改变、而不是“制造”改变。不存在的抗拒的来访者,只有、固执、不懂变通的咨询师。 3.关于改变:凡事必有例外“例外”带来问题解决。重新建构问题、能够引发来访者的改变小改变引发大效应。 四、咨询流程: 1.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40分钟)包括(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 2.休息阶段(10分钟) 3.正向回馈阶段(10分钟)①赞美;②信息提供;③家庭作业。 (一)了解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 1、目标架构: 1)目的:邀请来访者进入咨询对话理清他想要的目标并建立咨询的工作目标 2.)作用:协助来访者明确期待的目标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3.)典型问法:来这里的目的是…… 2、例外架构: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学习资料

心理咨询技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第一章焦点理论 起源: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 创始人:史提夫.笛.夏德和茵素.金.柏格夫妇。 适用范围:学业困难、夫妻问题、亲子、精神疾病、药物滥用、家庭暴力、性虐待等。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后现代疗法的一种(叙事也是),强调文化的多元,以开放的视野看待个体和事物,重视个体对事物认知的合理性,鼓励不同“文化成见”的沟通。 含义:包含了三个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 “焦点”和“解决”紧密相连——以问题的解决为焦点。 “短期”——最少的侵入来访者的生活,尽快结束咨询关系。 传统咨询——包含“探索问题成因”,“问题归类”,“提出解决办法”三个要素,“焦点”只有最后一个要素:短平快的解决问题。 举例:传统与焦点的区别——小芬,女,27岁。 【传统咨询】 访:这两天我和我丈夫在一起总是很不愉快,我觉得我特别不能忍受他和别的女人交往。可他们公司的一个女的总是打电网给他,我心理就很烦。他说他们没什么,就是朋友,人家是问他事的。可我就想,为什么总问他啊。 咨:所以你很担心。都问些什么问题呢? 访:一般都是问电脑的事。一会儿说电脑坏了,让他帮忙重装一下系统;一会说弟弟要买电脑,问他该买什么牌子;一会又说什么程序出了问题,问他该怎么办?我就想,她为什么不问她老公去,干嘛问我老公啊? 咨:每次她打电话来时你的感觉怎么样? 访:就觉得特别生气,我生那女的的气,觉得她没有尺度;也生我老公的气,就想他干嘛老帮她,帮一次两次就算了。 咨:能再多说一些吗? 访:反正我不喜欢这个女的,我觉得我老公在对女性方面,就特别不坚定,以前也是帮一个女同学,他看她一个人在外挺可怜的,就帮助她吧,我想也是,就没管。后来那个女同学居然表达喜欢他,真让我受不了,气死我了! 【焦点咨询】 访:同上 咨:所以,你很担心。那你怎么知道今天来这里对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呢? (正向的态度) 访:我想你们肯定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上很有经验,所以想,和你谈谈对我可能有帮助。我觉得这件事实在太让我心烦了。 咨:嗯,听得出你对这件事很心烦。那么,在这个事情上,你希望改变什么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教学提纲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 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理论假设及基本态度: 正向:(1)以积极的视角,关注来访者身上正向的资源; (2)朝向未来,朝向问题解决。来访者更现实,不会陷入过去 焦点短期咨询的基本观点: 1、问题: (1)“问题症状”同时具有正向功能; 例子:孩子打架,实际上是期望离异父母和好! (2)着重问题的解决,而非对原因的探讨。 西方谚语: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问题的起因到结果往往经历了很多个环节,咨询的大量时间往往花在对原因的寻找上,而找到了原因也不一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来访者: (1)来访者是有能力、有资源的问题解决者,即相信来访者本身就具有改变现状的资源。 (2)来访者是最了解他们问题的专家,咨询师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咨询师只是“引发”来访者运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从而“引发”来访者的改变,而不是“制造”改变。 (3)不存在抗拒的来访者,只有固执,不懂得变通的咨询师。

来访者没有按咨询师的要求和期望做事,是因为咨询师不懂得变通。 3、改变: (1)凡是必要例外,“例外”带出问题的解决; (2)重新建构问题,能够引发来访者的改变; (3)小改变引发大效应。 4 、“短期”的含义: (1)要最少的切入来访者的生活,并寻求方法尽快地结束咨询; (2)咨询是一个支持性事件; (3)不意味着比其他疗法所花次数更少,而是意味此种疗法有一些特殊的准则。 咨询的流程: 1、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40分钟 (1)目标架构; 目的:邀请来访者进入咨询对话,理清他想要的目标,并建立咨询的工作目标。 作用:协助来访者明确其期待的目标,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典型问法:你到这里来的目的是? (2)例外架构; 目的:邀请来访者谈他所认为的问题不会发生的时候,或者是发现来访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