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_课程教学论_答案

1_课程教学论_答案

1_课程教学论_答案
1_课程教学论_答案

1、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A、实证主义

B、泰罗主义

C、唯科学主义

D、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

参见教材P149。

2、教学目标中要包括“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等,这在本质上是受()支配的。

A、“科技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出之“行为目标”的经典著作《准备教学目标》。“行为目标”取向的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

参见教材P152。

3、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的一个范例。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

C、“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4、“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

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

D、行为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梅杰认为典型的“行为目标”应该这样陈述:“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参见教材P152。

5、“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

C、艾斯纳

D、斯腾豪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B、“评价”

C、“领会”

D、“分析”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领会目标包括“转化”、“解释”、“推断”三个亚类。

参见教材P156。

7、如果按照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六分法,即“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课程设计人员通常应该从()层次起撰写课程目标。

A、“基本动作”

B、“体能”

C、“知觉能力”

D、“技巧动作”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六分法:即“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课程设计人员通常应该从第三层次起撰写课程目标。

参见教材P159。

8、按照斯腾豪斯的理论,下面各项认识中有所偏颇的是()。

A、教育的成功意味着儿童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了

B、“训练”和“引导”应服从于“教学”

C、以一般的发展目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取代“行为目标”

D、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应持一种审视、研究和批评的态度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斯腾豪斯认为“训练”和“教学”理应服从于“引导”的过程。

参见教材P165。

9、根据斯腾豪斯的理论,教育的本质应是()。

A、“教学”

B、“尝试”

C、“训练”

D、“引导”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斯腾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使人类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因而教育的本质是“引导”。

参见教材P165。

10、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A、普遍主义

B、实践理性

C、唯科学主义

D、解放理性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参见教材P166。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怎样制定“表现性目标”?艾斯纳给出了例证:“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

参见教材P168。

12、下列关于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表述正确的是()。

A、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可以直接等同

B、根据“可接受性”原则,可以对学科知识进行任意裁剪

C、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只需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

D、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关系的必要要求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即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所以A错误。另一种借口所谓“可接受性”原则对学科知识进行任意裁剪,故可以判断A错误。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所以可以判断D正确,C错误。

参见教材P179~180。

13、下列关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重视技术课程

B、 90年代英国把“技术(信息技术)”正式规定为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学科之一

C、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只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D、技术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应将技术纳入到学校教育之中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在课程改革中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故C错误。

参见教材P184

14、()实现了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的统一。

A、“学生中心课程”

B、“教师中心课程”

C、“学术中心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学术中心课程”实现了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的统一。

参见教材P185。

15、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调和论

D、超越论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参见教材P186。

C、康茨和查特斯

D、赞科夫和康茨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被动适应论的典型代表为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和查特斯。

参见教材P186。

17、杜威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反映的是()的观点。

A、主动适应论

B、被动适应论

C、超越论

D、社会批判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典型的主动适应论包括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参见教材P186。

18、下列不属于课程选择所包含的环节的是()。

A、确定课程价值观

B、确定课程实施过程

C、确定课程选择取向

D、确定课程内容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环节:

(1)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2)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

(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

(4)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

参见教材P193。

19、班杜拉的“模仿学习说”体现着()教学方法。

A、共同解决问题型

B、实验型

C、提示型

D、自主型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班杜拉的“模仿学习说”体现着提示型教学方法中的示范。

参见教材P197。

20、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包括()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

A、提示型教学方法

B、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C、自主型教学方法

D、教学对话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参见教材P198。

1、()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与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教育目的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

参见教材P145。

2、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是()。

A、生成性目标取向

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

D、行为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普遍性目标”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其古老程度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参见教材P147。

3、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解为“行为侧面”和“内容侧面”,同时主张在课程目标的概括化与具体化之间找一个“度”,把目标看作是形成的一般反应模式,并在教育领域内第一个确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课程理论学者是()。

A、博比特

B、泰勒

C、贾德

D、布卢姆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泰勒强调,应当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经验的选择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目标。这样的方式,在泰勒看来,应该是“即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这样,目标实际上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

参见教材P151。

4、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的一个范例。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

C、“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5、“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

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

D、行为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梅杰认为典型的“行为目标”应该这样陈述:“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参见教材P152。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7、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教育目标中,()的目标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

A、“知识”

B、“评价”

C、“领会”

D、“分析”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知识的目标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

参见教材P156。

8、如果按照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六分法,即“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课程设计人员通常应该从()层次起撰写课程目标。

A、“基本动作”

B、“体能”

C、“知觉能力”

D、“技巧动作”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六分法:即“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课程设计人员通常应该从第三层次起撰写课程目标。

参见教材P159。

9、()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

A、体验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

参见教材P164。

10、“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怎样制定“表现性目标”?艾斯纳给出了例证:“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

参见教材P168。

11、“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怎样制定“表现性目标”?艾斯纳给出了例证:“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

参见教材P168。

1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A、学习者的需要

B、教师的需要

C、学校的需要

D、社会的需要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参见教材P170。

13、从课程论发展史上看,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选择问题的是()。

A、杜威

B、斯宾塞

C、施瓦布

D、泰勒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859年,英国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著名命题,这可以说是课程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程选择的问题。

参见教材P178。

B、根据“可接受性”原则,可以对学科知识进行任意裁剪

C、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只需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

D、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关系的必要要求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即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所以A错误。另一种借口所谓“可接受性”原则对学科知识进行任意裁剪,故可以判断A错误。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所以可以判断D正确,C错误。

参见教材P179~180。

15、下列关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重视技术课程

B、 90年代英国把“技术(信息技术)”正式规定为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学科之一

C、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只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D、技术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应将技术纳入到学校教育之中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在课程改革中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故C错误。

参见教材P184

16、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调和论

D、超越论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参见教材P186。

17、下列不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典型观点的是()。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调和论

D、超越论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在课程论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存在如下三种典型的观点:

(1)被动适应论

(2)主动适应论

(3)超越论

参见教材P186。

18、下列不属于课程选择所包含的环节的是()。

A、确定课程价值观

B、确定课程实施过程

C、确定课程选择取向

D、确定课程内容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环节:

(1)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2)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

(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

(4)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

参见教材P193。

19、班杜拉的“模仿学习说”体现着()教学方法。

A、共同解决问题型

B、实验型

C、提示型

D、自主型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班杜拉的“模仿学习说”体现着提示型教学方法中的示范。

参见教材P197。

20、下列不属于教学对话的性质的是()。

A、以学生自学为主

B、以教师指导为特征

C、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D、以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为特征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及人格的教学方法。

教学对话的性质:以教师指导、以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特征,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见教材P203。

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4.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 1、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p238 答: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是教学的一条规律。—般地说,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力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 当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二者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这在当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试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P267 答: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主要是: (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是一种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注重知识传授。注入式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掌握知识,又不利于其智慧的发展,是一种不科学不民主的教学方法。 (2)要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具体体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依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防止教法格式化。 (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内容特征,如概念性内容可选用讲授法,自然现象的规律揭示可选用演示法等。 (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和经验,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特征。 (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有利的教学设备,努力自制教具,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设条件。 我发现手指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妙用,如在教授《Shapes》时,就可以让学生用手指摆出各种图形、画出各种图形,边说边摆,学生就会兴高采烈的摆来摆去、画来画去。在画图形时我又把图形与单词的发音结合起来,如triangle有三个音节,我们正好是三笔把它画完,学生边画边有节奏的把这几个单词说出来,很快就可以记住了。当他们对单词初步掌握后,就可以让他们玩我画你猜的游戏,即用手指在对方的背后画图形让对方来猜。经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单词。由于是自己参与活动,再学起来、说出来时就会更加起劲,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效果自然就会更好。 总之,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巧妙设计任务,书上的知识就会活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学情绪,使之受到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智力,使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调动。

课程与教学论答案

1.教学活动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课程研制中课程模式?目标模式和自然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答:(1)自然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实践折衷模式,批判模式。 (2)区别:目标模式无疑是理想化的,自然模式比目标模式较具弹性,目标也是需要的,但其重要性则较为次要,只是自然模式的立场中一个成分,而且目标和手段并不截然分开,其两者的信念皆纳入立场之内。自然模式基本上是一个描述性模式,并不具有指定功能。 2.(2)谈古今中外教学过程结构相关理论? 答:(一)古代的遗产 1.孔子的学、思、行 2.荀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3.《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昆体良的模仿、接受理论学习、指导 (二)现代的发展 1.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杜威的学习过程的五个阶段: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袖修正假设、获得结论

3.凯洛夫: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4.我国的探索: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三、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感知教学材料 (三)理解教学材料 (四)巩固知识经验 (五)运用知识经验 (六)评测教学效果 3.(1)比较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 答:道尔顿制: 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女士1920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立。具体做法取消班级制度,以各科作业室取代教室;学生学习内容按月安排,各科教师与学生签订学习公约。学生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月的学习。学生的学业成绩记录在学习手册上。每天上午9.15分-13点为学习时间,其中最初的30分钟计划当日工作最后三十分钟讨论当日功课,其余时间在作业室自学,下午游戏。 优缺点:有利于学生自学,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依赖学生的自觉性;不利于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不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没有课时限制,否定教师作用,难于保证教学效率。特朗普制:

4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答案完整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于A 1-3 A.1918 B.1923 C.1924 D.1949 2.“八年研究”为以下哪种理论提供了特定环境条件 D 1-10 A.学科结构 B.实践性课程 C.发现学习 D.泰勒原理 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B 1-24 A.实践兴趣 B.解放兴趣 C.理性兴趣 D.技术兴趣 4.“使感觉到的疑难或困惑理智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必须寻求答案的问题”属于杜威反省思维五个阶段里的 A 1-44 A.问题的界定 B.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 C.问题解决的假设 D.通过行动检验假设 5.提出“小步子、循序渐进、序列化、学习者参与、强化、自定步骤”教学设计原则,确立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基础的是1-49 C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斯金纳 D.查特斯 6.为精确而又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B 2-80 A.学科结构 B.二维图表 C.范例 D.表征系统 7.奥苏伯尔提倡的课堂教学是 A 2-05 A.讲解式教学 B.发现学习 C.程序教学 D.范例教学 8.“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以下哪种影响学习成就的动机 C 2-110 A.好奇心 B.认知驱力 C.自我提高驱力 D.附属驱力 9.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创立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A 2-137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发现学习 10.以下哪条教学原则属于赞可夫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原则 D 2-130 A.循序渐进的原则 B.教学与训育统一的原则 C.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的原则 D.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11.“通过使用铁丝与木头发展三维形式”体现出的是 D 3-168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2.“在教育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而预先制定的作为课程指令、课程文件、课程指南而存在的目标”是 B 3-164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3.杜威认为经验课程的基本形态是 A 4-187 A.主动作业 B.学科结构 C.自我实现 D.心理印象 14.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 B 4-188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超越论 D.交叉论 15.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 2.()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3.()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 5.()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6.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 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和()的动力。 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分析()分析。 二.选择题 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 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A.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 2.教学媒体分为()。 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 3.讲授法的类型()。 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 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A.益智功能 B.健体功能 C.美育功能 D.养德功能 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A.均衡性 B.双向性 C.综合性 D.选择性 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书本中心 D.课堂中心 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 A.整体结构 B.中观结构 C.宏观结构 D.微观结构 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 A.朋友关系 B.业务关系 C.学习关系 D.伦理关系 E.情感关系 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功能 三.判断题 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

课程与教学论部分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2、怎样学习课程与教学论(26)(简) 答:(一)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1、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2、基本原理和价值观 念 3、专业技能 (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1、学必有思 2、以思促学 3、学而知思 (三)注意扩展学习,阅读一些专业名著和专业杂志。1、要读写课程与教学论的名著 2、要丰富课程和教学论的历史知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状况 3、看看专业杂志 4、要多看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专业书籍 5、学习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终生努力。总之,学习永无止境。 第二章 2、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6)(简或填) 答:外在因素:社会、儿童和知识;内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和课程规律。 3、了解我国和西方古代学校课程(41)(选) 第三章 1、课程目标的涵义(61)(名)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观和任务指标,从技术上看,又可以看成课程的水平和标准。 2、课程目标的取向(62)(填) 答: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1、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普通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特点:个性化、开放性) 5、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一)、(二)(78)(选、简) 答:(一)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基础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用性 原则;综合性原则 (二)小学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小学语文;小学数学 第四章

1、什么是校本课程(101) (名) 答: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 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3、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环节(112)(简) 答: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机构、确定负责人(重要基础)。2、建立校本 课程开发的工作制度,保证教师有时间和兴趣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3、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或是把专家请进来,或是把教师送出去,提高教师的素质。4、建立课程决策的集体审议制度,吸纳各方人士献计献策。5、定期组织研讨,形成良好的校本培训机构。 第五章 1、教学的定义(123或125)(名) 答:教学即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是 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教学的基本要素(125)(填) 答:教学内容;学生;教师 3、古、现代教学及其特征(135)(填) 答:古代教学是人类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秉承着人类教学的一般特征, 又深深打上了古代社会的历史烙印。 特征:1、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2、教学内容一认为学科为主。3、面向少数学生。4、一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现代教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完善的教学形态,是以理论为指导、具有多样综合教学模式、追求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 特征: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心理学、脑科学对现在教学的支撑)。 2、现在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科学。 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4、优化教学的含义(名)及其策略(144)(论) 答:含义:首先,优化教学是基于特定标准来评判的。其次,优化教学是革故 鼎新的结果。最后,优化教学有一个历史进步过程。总之,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1-4及参考答案(1)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第1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 和要求。 2、多媒体:是指集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的输入、输出以及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于一体的系统,能同时 获取、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3、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4、效标参照评价:指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 5、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 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 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和。 3、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和等方面都有 了很大的改变。 4、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和。 5、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6、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7、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和。 8、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 论、。 9、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化、演示、结束、课堂 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容标准”中确立了 A 8个一级主题 B 10个一级主题 C 6个一级主题 D 12个一级主题 2、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是 A 结构化的—功能化的—肤浅的—多维的 B 肤浅的—结构化的—功能化的—多维的 C 功能化的—肤浅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D 肤浅的—功能化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3、下列各项中与讲述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 A 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 B 善于组织和诱导 C 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 D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4、学生的能力培养 A 与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B 与知识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C 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D 与以上三者都有密切的关系 *来源于网络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 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 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 程 D.学 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1、统觉----统觉是指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过程。 2、兴趣----赫尔巴特认为“兴趣”乃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心灵的“内现的力量”,它力求把某一思想对象保持在意识中,或者使其返回到意识中。 3、专心----“专心”即钻研新观念,明确地意识和理解新观念。 4、审思----“审思”即把意识中各种新旧观念联系统一起来。 5、学科课程----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6、示范----所谓示范,是教师向学生演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 7、呈示----所谓“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 8、展示----所谓“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 9、口述----所谓“口述”,是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 10、被动适应论----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11、主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简答题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把教育的本质概括成哪几个方面? 答: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把教育的本质概括成三种: ①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 ③教育即生产 2、博比特的课程开发包括哪几个步骤? ①人类经验分析 ②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③课程目标的获得 ④课程目标的选择 ⑤教育计划的制度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 既培养 6大素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人

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 样一个教学理念。 (2)注重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

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3)体现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 境,、 [1]强 (4 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

1课程教学论答案

1课程教学论答案 [答案分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环节: (1)确定课程价值,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教育者”;(2)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个基本取向之间的关系; (4)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适合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课程要素参见教科书P193 19,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体现了()教学法答:联合解题式b,实验式C,提示式d,自主式[答对式):C [你的答案:C[答对式] [答案分析: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体现了提示式教学法的示范参见教科书P197自 XXXX时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重视技术课程b。20世纪90年代,英国正式规定“技术(信息技术)”为义务教育课程c的基础科目之一,并强调了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只有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D,技术教育才应该是通识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技术应该融入到全世界的学校教育中 [正确答案]:c[你的答案:A [答案分析]:当今世界各国都强调技术课程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一

方面,它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基于人类发展的需要。因此,错误c参见教材P184-14,()实现概念原理和过程方法知识的统一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b,“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c,“以学术为中心的课程”d,“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和“正确答案”:c“你的答案”:a“答案分析”:“以学术为中心的课程”实现了知识概念原理和过程方法的统一参见教科书P18515、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社会生活,而且不断改造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答: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调和论d、超越论[正确答案:b[你的答案:a[答案分析: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社会生活,而且不断改造社会生活参见教科书P18616、“被动适应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答:杜威和博比特,博比特和查特斯C,卡茨和查特斯D,赞科夫和卡茨[正确答案]:[你的答案:“答 [答案分析”:被动适应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博比特和查特斯。参见教科书P186 17,杜威的整个教育体系反映了()观点答,主动适应理论b,被动适应理论c,超越理论d,社会批判理论[正确答案]:答 [你的答案]:答[正确答案]答 [分析]:典型的主动适应理论包括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和社会改良主义课程理论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和其他要素。 2、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 3、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和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4、目前,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级构成。 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7、辛德等在 1992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忠实观、互动调适观和生成观。 8、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9、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10、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1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12、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 13、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14、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是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16、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1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等来表达。 18、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论答案

1、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A、实证主义 B、泰罗主义 C、唯科学主义 D、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 参见教材P149。 2、教学目标中要包括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等,这在本质上是受()支配的。 A、科技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出之行为目标”的经典著作《准备教学目标》。行为目标”取向的本质上是受科 技理性”所支配的。 参见教材P152。 3、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的一个范例。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 C、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一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参见教材P154。 4、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 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 D、行为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梅杰认为典型的行为目标”应该这样陈述: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 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参见教材P152。 5、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 C、艾斯纳 D、斯腾豪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一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参见教材P154。 6、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转化”、解释”、推断”都属于认知教育目标中()的亚类。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4 考核形式:总结课程学习体会,从基层一线教师的认识角度,举例说明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及其表现的认识。 考核要求:学习者须提交有独立思考分析的实例报告(约1000字),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主要内容应包括: 1.概述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30分) 2.从基层教学工作中,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意义。(10分) 3.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现实工作体会,专门撰写的教学经验短文(500字左右),提出自己亲历或身边真实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事件,概括自己对于其中所体现的“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与动力”的状况分析(有实际进程为证),并分析此经验如何帮助自己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60分) 答案: 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 矛盾: (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动力特征表现: (1)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2)教学过程的动力特征:方向性、动态性、转化性、强度性多样性、差异性 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基层学校的工作及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结合这些经历,我有以下思考:加强过程性管理,加大督促随检力度。在管理的过程中,谁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结果和过程的关系。对于基层管理单位,大的结果不容易得到,所以,抓好过程不失为管理的一种好的措施。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对外界条件的感知性。任何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职位高低,他都需要上级的激励,就像现在素质教育提倡的一样。 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_________。 A.理性教育学 B.思辨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活动教育学 答案:C 2.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A.进步主义课程 B.要素主义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学术中心课程 答案:A 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答案:B 4.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习者、学科内容和________三个方面。 A.生活经验 B.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 C.指导者 D.学习环境 答案:B 5.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 A.自主学习 B.竞争学习 C.探究学习 D.合作学习 答案:A 6.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_________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答案:D 7.“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答案:C 8.“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答案:A 9.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包括____________。 A.课程目标 B.学生需要 C.社会需要 D.教师计划 答案:D 10.________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答案:C 1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______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答案:D 12.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A.终极性 B.活动性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课程开发理论被称为( ) 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B.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C.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D.泰勒原理 2.下列不属于 ...“学术中心课程”之特征的是( ) A.结构性 B.实践性 C.专门性 D.学术性 3.下述不属于 ...施瓦布提出的三种课程审议艺术的是( ) A.实践的艺术 B.准实践的艺术 C.折中的艺术 D.整合的艺术 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下列不属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是( ) A.实验教学论 B.发展性教学论 C.发现教学论 D.范例教学论 6.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 ) A.教育性教学 B.问题解决教学 C.发现教学 D.情境教学 7.以下关于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20世纪初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B.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与核心 C.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 D.被看作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 8.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 跃过程,这三类表征系统不包括 ...( ) .

A.行为表征 B.言语表征 C.符号表征 D.图像表征 9.以下关于学习层级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是以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B.学习较为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 C.前一层级的学习为后一层级的学习做好准备 D.教师设计教学时,通过分析后一层级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的内部条件,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0.程序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是( ) A.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机器的使用 B.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范例的使用 C.教学范例的编制和先行概念的使用 D.即时强化的策略和教学机器的使用 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 A.发现学习 B.程序教学 C.最近发展区 D.先行组织者 12.“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3.在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中,“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指的是(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综合课程 14.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属于学科课程中的( )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儿童中心课程 15.持有课程创生取向的学者会认为,教师的角色是( ) A.课程消费者 B.课程执行者 C.课程开发者 D.教书匠 16.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施的具体过程称为( ) A.课程变革 B.课程实施 C.课程计划 D.课程采用 17.课程知识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这一观点属于课程实施的(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试题与答案一、填空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和其他要素。 2、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 3、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和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4、目前,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级构成。5 、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7、辛德等在1992 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忠实观、互动调适观和生成观。 8、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9、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10、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1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12、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 研究法。 13、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14、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是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16、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1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等来表达。 18、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00002)

课程与教案论作业辅导(四) (第12—14章) 一、填空题 1.所谓教案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案目的”,开展教案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2.现代教案手段的多媒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优化组合所形成的多媒体系统的应用. 3.一般说来,现代教案手段可以分为四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媒体。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案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案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5.在课堂教案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 手势、面部表情, 眼神、体态等来表达。 6.根据教案语言表达方式,把教案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案中既要考虑教案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是课程与教案评价的主要功能。 9.使课程与教案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0.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不是各种设备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对来自周边设备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统一的加工处理和管理.这是多媒体计算机的(D)特征. A.重现性; B.集成性; C.交互性; D.控制性。

2.下面不属于现代教案媒体发展趋势的是( B ); A.多媒体化; B.实用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 3.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C)将是21世纪教育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A.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程教案形式;B.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教案形式; C.虚拟现实技术; D.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教案形式。 4.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B )。 A.激励式结课; B拓展延伸式结课; C.比较式结课; D.悬念式结课。 5.下面不属于教案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D )。 A.科学性; B.教育性; C.启发性; D正规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D )。 A.趣味性; B.启发性; C.直观性; D.丰富性。 7.根据课程与教案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C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验的特点的是( B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间接性; D.相对性。 9.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或中介,可以把课堂观察分为( C )。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B.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D.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三、简答题 1.现代教案手段在教案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