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VC串口通信实例 MSComm

VC串口通信实例 MSComm

VC串口通信实例 MSComm
VC串口通信实例 MSComm

VC串口通信实例 MSComm

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基本的通信方式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串行通信是指一条信息额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利用串口进行数据通讯在通讯领域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串行通信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要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传送速度慢。串行通信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利用串口进行数据通讯在通讯领域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串口通讯在通讯软件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电话、传真、视频和各种控制等。串口通讯目前流行的方法大概有三种:一是利用Microsoft提供的CMSCOMM控件进行通讯,不过现在很多程序员都觉应该放弃这种方式。二是利用WINAPI函数进行编程,这种编程的难度高,要求掌握很多的API 函数。三是利用现在网络上面提供的一些串口通讯控件进行编写。这三种方法都没有同Windows服务联系起来。

串行接口输入输出过程描述

串行接口包括4个主要寄存器,即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数据输入寄存器及数据输出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用来接收CPU送给此接口的各种控制信息,而控制信息决定接口的工作方式。状态寄存器的各位叫状态位,每一个状态位都可以用来指示传输过程中的某一种错误或当前传输状态。数据输入寄存器总是和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配对使用的。在输入过程中,数据一位一位从外部设备进入接口的寄存器,当接收完一个数据后,数据就从移位寄存器送到输入寄存器,再等待CPU来取走。输出的情况与输入过程类似,在输出过程中,数据输出寄存器与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配对使用。当CPU往数据输出寄存器中输出一个数据后,数据便传输到移位寄存器,然后一位一位地通过输出线送到外设。串行通信数据的收发方式分为异步通信方式与同步通信方式。

本文档中详细描述了这次实现的应用程序中的串口通信服务的原理和工作流程,还列举出了相关的核心代码。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了各个模块的逻辑实现。文档中简洁概要的说明了本程序的开发过程和一些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办法。串口通信服务中采用安全队列的机制来控制多线程访问多串口。这个程序具有图形界面,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应用程序,操作方便且简洁,功能比较单一能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完成串口的通信。如图1所示,本程序名为Mywork,是一个简单的用VC的MFC框架结构的程序。用户可以用该程序打开一个串行口,该程序会把用户的键盘输入发送给串行口,并把从串口接收到的字符显示在视图中。用户通过选择文件->Connect命令来打开串行口,选择文件->Disconnect命令则关闭串行口。

图1 Mywork终端程序

当用户选择File->Settings...命令时,会弹出一个Communication settings 对话框,如图2所示。该对话框主要用来设置串行口,包括端口、波特率、每字节位数、校验、停止位数和流控制。

图2 Communication settings对话框

通过该对话框也可以设置程序的一些属性,如果选择New Line(自动换行),那么每当从串口读

到回车符(‘\r’)时,视图中的正文就会换行,否则,只有在读到换行符

(‘\n’)时才会换行。如果选择Local echo(本地回显),那么发送的字符会在视图中显示出来。

终端仿真程序的特点是数据的传输没有规律。因为键盘输入速度有限,所以发送的数据量较小,但接收的数据源是不确定的,所以有可能会有大量数据高速涌入的情况发生。根据Mywork的这些特性,我们在程序中创建了一个辅助工作者线程专门来监视串行口的输入。由于写入串行口的数据量不大,不会太费时,所以在主线程中完成写端口的任务是可以的,不必另外创建线程。

现在开始介绍开发本程序的大致的步骤流程和应用的原理

用AppWizard建立一个名为Mywork的MFC应用程序。在MFC AppWizard对话框的第1步选择Single document,在第4步去掉Docking toolbar的选择,在第6步把CMyworkView的基类改为CEditView。在Mywork工程的资源视图中打开IDR_MAINFRAME菜单资源。去掉Edit菜单和View菜单,并去掉File菜单中除Exit以外的所有菜单项。然后在File菜单中加入三个菜单项,如表1所示。

表1 新菜单项

标题 ID

Settings... ID_FILE_SETTINGS

Connect ID_FILE_CONNECT

Disconnect ID_FILE_DISCONNECT

用ClassWizard为CMyworkDoc类创建三个与上表菜单消息对应的命令处理函数,使用缺省的函数名。为ID_FILE_CONNECT和ID_FILE_DISCONNECT命令创建命

令更新处理函数。另外,用ClassWizard为该类加入CanCloseFrame成员函数。

用ClassWizard为CMyworkView类创建OnChar函数,该函数用来把用户键入

的字符向串行口输出。新建一个对话框模板资源,令其ID为IDD_COMSETTINGS。请按图2和表2设计对话框模板。

表2 通信设置对话框中的主要控件

控件 ID 属性设置

Base options组框缺省标题为Base options

Drop List,不选Sort,初始列表为Port组合框 IDC_PORT COM1、COM2、

COM3、COM4

Drop List,不选Sort,初始列表为Baud rate组合框 IDC_BAUD 300、600、1200、2400、9600、14400、

19200、38400、57600

Data bits组合框 IDC_DATABITS Drop List,不选Sort,初列表为5、

6、7、8

Drop List,不选Sort,初列表为None、Parity组合框 IDC_PARITY Even、Odd

Drop List,不选Sort,初列表为1、Stop bits组合框 IDC_STOPBITS 1.5、2

Flow control组框缺省标题为Flow control None单选按钮 IDC_FLOWCTRL 标题为None,选择Group属性 RTS/CTS单选按钮缺省标题为RTS/CTS XON/XOFF 单选按钮缺省标题为XON/XOFF TTY options组框缺省标题为TTY options New line检查框 IDC_NEWLINE 标题为New line Local echo检查框 IDC_ECHO 标题为Local echo

打开ClassWizard,为IDD_COMSETTINGS模板创建一个名为CSetupDlg的对话框类。为该类加入

OnInitDialog成员函数,并按表3加入数据成员。

表3 CSetupDlg类的数据成员控件ID 变量名数据类型 IDC_BAND m_sBaud CString IDC_DATABITS m_sDataBits CString IDC_ECHO m_bEcho BOOL

IDC_FLOWCTRL m_nFlowCtrl int IDC_NEWLINE m_bNewLine BOOL IDC_PARITY

m_nParity int IDC_PORT m_sPort CString IDC_STOPBITS m_nStopBits int 按清单6、7和8修改程序。清单6列出了CMyworkDoc类的部分代码,清单7是CMyworkView的部分代

码,清单8是CSetupDlg类的部分代码。在本例中使用了WM_COMMNOTIFY消息。虽然在Win32中,

WM_COMMNOTIFY消息已经取消,系统自己不会产生该消息,但Visual C++对该消息的定义依然保留。考

虑到使用习惯,Mywork程序辅助线程通过发送该消息来通知视图有通信事件发生。

清单6 CMyworkDoc类的部分代码

#define MAXBLOCK 2048

#define XON 0x11

#define XOFF 0x13

UINT CommProc(LPVOID pParam);

class CMyworkDoc : public CDocument {

protected: // create from serialization only CMyworkDoc();

DECLARE_DYNCREATE(CMyworkDoc)

public:

CWinThread* m_pThread; // 代表辅助线程 volatile BOOL m_bConnected;

volatile HWND m_hTermWnd;

volatile HANDLE m_hPostMsgEvent; // 用于WM_COMMNOTIFY消息的事件对象OVERLAPPED m_osRead, m_osWrite; // 用于重叠读/写 volatile HANDLE

m_hCom; // 串行口句柄 int m_nBaud;

int m_nDataBits;

BOOL m_bEcho;

int m_nFlowCtrl;

BOOL m_bNewLine;

int m_nParity;

CString m_sPort;

int m_nStopBits;

public:

BOOL ConfigConnection();

BOOL OpenConnection();

void CloseConnection();

DWORD ReadComm(char *buf,DWORD dwLength); DWORD WriteComm(char

*buf,DWORD dwLength); };

//////////////////////////////////////////////////////////////////// ////////

// MyworkDoc.cpp : implementation of the CMyworkDoc class

#include "SetupDlg.h"

CMyworkDoc::CMyworkDoc()

{

// TODO: add one-time construction code here

m_bConnected=FALSE;

m_pThread=NULL;

m_nBaud = 9600;

m_nDataBits = 8;

m_bEcho = FALSE;

m_nFlowCtrl = 0;

m_bNewLine = FALSE;

m_nParity = 0;

m_sPort = "COM2";

m_nStopBits = 0;

}

BOOL CMyworkDoc::OnNewDocument()

{

if (!CDocument::OnNewDocument())

return FALSE;

((CEditView*)m_viewList.GetHead())->SetWindowText(NULL);

// TODO: add reinitialization code here

// (SDI dcuments will reuse this document)

// 为WM_COMMNOTIFY消息创建事件对象,手工重置,初始化为有信号的

if((m_hPostMsgEvent=CreateEvent(NULL, TRUE, TRUE, NULL))==NULL) return FALSE;

memset(&m_osRead, 0, sizeof(OVERLAPPED));

memset(&m_osWrite, 0, sizeof(OVERLAPPED));

// 为重叠读创建事件对象,手工重置,初始化为无信号的

if((m_osRead.hEvent=CreateEvent(NULL, TRUE, FALSE, NULL))==NULL) return FALSE;

// 为重叠写创建事件对象,手工重置,初始化为无信号的

if((m_osWrite.hEvent=CreateEvent(NULL, TRUE, FALSE, NULL))==NULL)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void CMyworkDoc::OnFileConnect() {

if(!OpenConnection())

AfxMessageBox("Can't open connection"); }

void CMyworkDoc::OnFileDisconnect() {

CloseConnection();

}

void CMyworkDoc::OnUpdateFileConnect(CCmdUI* pCmdUI)

{

pCmdUI->Enable(!m_bConnected); }

void CMyworkDoc::OnUpdateFileDisconnect(CCmdUI* pCmdUI)

{

pCmdUI->Enable(m_bConnected); }

// 打开并配置串行口,建立工作者线程 BOOL CMyworkDoc::OpenConnection() {

COMMTIMEOUTS TimeOuts;

POSITION firstViewPos;

CView *pView;

firstViewPos=GetFirstViewPosition(); pView=GetNextView(firstViewPos);

m_hTermWnd=pView->GetSafeHwnd();

if(m_bConnected)

return FALSE;

m_hCom=CreateFile(m_sPort,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 FILE_FLAG_OVERLAPPED,

NULL); // 重叠方式

if(m_hCom==INVALID_HANDLE_VALUE)

return FALSE;

SetupComm(m_hCom,MAXBLOCK,MAXBLOCK); SetCommMask(m_hCom, EV_RXCHAR);

// 把间隔超时设为最大,把总超时设为0将导致ReadFile立即返回并完成操

TimeOuts.ReadIntervalTimeout=MAXDWORD;

TimeOuts.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0;

TimeOuts.ReadTotalTimeoutConstant=0; /* 设置写超时以指定WriteComm成员函

数中的 GetOverlappedResult函数的等待时间*/

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Multiplier=50;

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Constant=2000; SetCommTimeouts(m_hCom,

&TimeOuts); if(ConfigConnection())

{

m_pThread=AfxBeginThread(CommProc, this, THREAD_PRIORITY_NORMAL, 0, CREATE_SUSPENDED, NULL); // 创建并挂起线程

if(m_pThread==NULL)

{

CloseHandle(m_hCom);

return FALSE;

}

else

{

m_bConnected=TRUE;

m_pThread->ResumeThread(); // 恢复线程运行

}}

else{

CloseHandle(m_hCom);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 结束工作者线程,关闭串行口 void CMyworkDoc::CloseConnection() { if(!m_bConnected) return;

m_bConnected=FALSE;

//结束CommProc线程中WaitSingleObject函数的等待

SetEvent(m_hPostMsgEvent);

//结束CommProc线程中WaitCommEvent的等待

SetCommMask(m_hCom, 0);

//等待辅助线程终止

WaitForSingleObject(m_pThread->m_hThread, INFINITE);

m_pThread=NULL;

CloseHandle(m_hCom);

}

// 让用户设置串行口

void CMyworkDoc::OnFileSettings() { CSetupDlg dlg;

CString str;

dlg.m_bConnected=m_bConnected; dlg.m_sPort=m_sPort;

str.Format("%d",m_nBaud);

dlg.m_sBaud=str;

str.Format("%d",m_nDataBits); dlg.m_sDataBits=str;

dlg.m_nParity=m_nParity;

dlg.m_nStopBits=m_nStopBits; dlg.m_nFlowCtrl=m_nFlowCtrl; dlg.m_bEcho=m_bEcho;

dlg.m_bNewLine=m_bNewLine; if(dlg.DoModal()==IDOK)

{

m_sPort=dlg.m_sPort;

m_nBaud=atoi(dlg.m_sBaud); m_nDataBits=atoi(dlg.m_sDataBits); m_nParity=dlg.m_nParity;

m_nStopBits=dlg.m_nStopBits; m_nFlowCtrl=dlg.m_nFlowCtrl;

m_bEcho=dlg.m_bEcho;

m_bNewLine=dlg.m_bNewLine; if(m_bConnected)

if(!ConfigConnection())

AfxMessageBox("Can't realize the settings!");

}

}

// 配置串行口

BOOL CMyworkDoc::ConfigConnection() {DCB dcb;

if(!GetCommState(m_hCom, &dcb)) return FALSE;

dcb.fBinary=TRUE;

dcb.BaudRate=m_nBaud; // 波特率

dcb.ByteSize=m_nDataBits; // 每字节位数 dcb.fParity=TRUE;

switch(m_nParity) // 校验设置

{

case 0: dcb.Parity=NOPARITY;break; case 1:

dcb.Parity=EVENPARITY;break; case 2: dcb.Parity=ODDPARITY;break; default:;

}

switch(m_nStopBits) // 停止位

{

case 0: dcb.StopBits=ONESTOPBIT;break; case 1:

dcb.StopBits=ONE5STOPBITS;break; case 2: dcb.StopBits=TWOSTOPBITS;break; default:;

}

// 硬件流控制设置

dcb.fOutxCtsFlow=m_nFlowCtrl==1; dcb.fRtsControl=m_nFlowCtrl==1? RTS_CONTROL_HANDSHAKE:RTS_CONTROL_ENABLE; // XON/XOFF流控制设置dcb.fInX=dcb.fOutX=m_nFlowCtrl==2; dcb.XonChar=XON;

dcb.XoffChar=XOFF;

dcb.XonLim=50;

dcb.XoffLim=50;

return SetCommState(m_hCom, &dcb);

}

// 从串行口输入缓冲区中读入指定数量的字符 DWORD

CMyworkDoc::ReadComm(char *buf,DWORD dwLength) {

DWORD length=0;

COMSTAT ComStat;

DWORD dwErrorFlags;

ClearCommError(m_hCom,&dwErrorFlags,&ComStat); length=min(dwLength, ComStat.cbInQue); ReadFile(m_hCom,buf,length,&length,&m_osRead); return length;

}

// 将指定数量的字符从串行口输出

DWORD CMyworkDoc::WriteComm(char *buf,DWORD dwLength) {

BOOL fState;

DWORD length=dwLength;

COMSTAT ComStat;

DWORD dwErrorFlags;

ClearCommError(m_hCom,&dwErrorFlags,&ComStat);

fState=WriteFile(m_hCom,buf,length,&length,&m_osWrite);

if(!fState){

if(GetLastError()==ERROR_IO_PENDING)

{

GetOverlappedResult(m_hCom,&m_osWrite,&length,TRUE);// 等待

}else

length=0;

}return length;

}

// 工作者线程,负责监视串行口

UINT CommProc(LPVOID pParam)

{OVERLAPPED os;

DWORD dwMask, dwTrans;

COMSTAT ComStat;

DWORD dwErrorFlags;

CMyworkDoc *pDoc=(CMyworkDoc*)pParam;

memset(&os, 0, sizeof(OVERLAPPED)); os.hEvent=CreateEvent(NULL, TRUE, FALSE, NULL); if(os.hEvent==NULL)

{AfxMessageBox("Can't create event object!"); return (UINT)-1;

}

while(pDoc->m_bConnected)

{ClearCommError(pDoc->m_hCom,&dwErrorFlags,&ComStat);

if(ComStat.cbInQue)

{WaitForSingleObject(pDoc->m_hPostMsgEvent, INFINITE);

ResetEvent(pDoc->m_hPostMsgEvent);

// 通知视图

PostMessage(pDoc->m_hTermWnd, WM_COMMNOTIFY, EV_RXCHAR, 0); continue;

}

dwMask=0;

if(!WaitCommEvent(pDoc->m_hCom, &dwMask, &os)) // 重叠操作 {

if(GetLastError()==ERROR_IO_PENDING)

// 无限等待重叠操作结果

GetOverlappedResult(pDoc->m_hCom, &os, &dwTrans, TRUE); else{

CloseHandle(os.hEvent);

return (UINT)-1;

}}}

CloseHandle(os.hEvent);

return 0;

}

BOOL CMyworkDoc::CanCloseFrame(CFrameWnd* pFrame)

{SetModifiedFlag(FALSE); // 将文档的修改标志设置成未修改

return CDocument::CanCloseFrame(pFrame);

}

毫无疑问,CMyworkDoc类是研究重点。该类负责Mywork的通信任务,主要包括设置通信参数、打开和关闭串行口、建立和终止辅助工作线程、用辅助线程监视串行口等等。

在CMyworkDoc类的头文件中,有些变量是用volatile关键字声明的。当两个线程都要用到某一个变量且该变量的值会被改变时,应该用volatile声明,该关键字的作用是防止优化编译器把变量从内存装入CPU寄存器中。如果变量被装入寄存器,那么两个线程有可能一个使用内存中的变量,一个使用寄存器中的变量,这会造成程序的错误执行。

成员m_bConnected用来表明当前是否存在一个通信连接。m_hTermWnd用来保存是视图的窗口句柄。m_hPostMsgEvent事件对象用于WM_COMMNOTIFY消息的允许和禁止。m_pThread用来指向AfxBeginThread创建的CWinThread对象,以便对线程进行控制。OVERLAPPED结构m_osRead和m_osWrite用于串行口的重叠读/写,程序应该为它们的hEvent成员创建事件句柄。

CMyworkDoc类的构造函数主要完成一些通信参数的初始化工作。OnNewDocument成员函数创建了三个事件对象,CMyworkDoc的析构函数关闭串行口并删除事件对象句柄。

OnFileSettings是文件->Settings...的命令处理函数,该函数弹出一个CSetupDlg对话框来设置通信参数。实际的设置工作由ConfigConnection函数完成,在OpenConnection和OnFileSettings中都会调用该函数。

OpenConnection负责打开串行口并建立辅助工作线程,当用户选择了文件-

>Connect命令时,消息处理函数OnFileConnect将调用该函数。该函数调用CreateFile以重叠方式打开指定的串行口并把返回的句柄保存在m_hCom成员中。接着,函数对m_hCom通信设备进行各种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对超时的设定,将读间隔超时设置为MAXDWORD并使其它读超时参数为0会导致ReadFile函数立即完成

操作并返回,而不管读入了多少字符。设置超时就规定了GetOverlappedResult函数的等待时间,因此有必要将写超时设置成适当的值,这样如果不能完成写串口的任务,GetOverlappedResult函数会在超过规定超时后结束等待并报告实际传输的字符数。

如果对m_hCom设置成功,则函数会建立一个辅助线程并暂时将其挂起。在最后,调用CWinThread:: ResumeThread使线程开始运行。

OpenConnection调用成功后,线程函数CommProc就开始工作。该函数的主体是一个while循环,在该循环内,混合了两种方法监视串行口输入的方法。先是调用ClearCommError函数查询输入缓冲区中是否有字符,如果有,就向视图发送WM_COMMNOTIFY消息通知其接收字符。如果没有,则调用WaitCommEvent函数监视EV_RXCHAR通信事件,该函数执行重叠操作,紧接着调用的GetOverlappedResult 函数无限等待通信事件,如果EV_RXCHAR事件发生(串口收到字符并放入输入缓冲区中),那么函数就结束等待。

上述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兼顾了线程的效率和可靠性。如果只用ClearCommError函数,则辅助线

程将不断耗费CPU时间来查询,效率较低。如果只用WaitCommEvent来监视,那么由于该函数对输入缓冲区中已有的字符不会产生EV_RXCHAR事件,因此在通信速率较高时,会造成数据的延误和丢失。

注意到辅助线程用m_PostMsgEvent事件对象来同步WM_COMMNOTIFY消息的发送。在发送消息之前,WaitForSingleObject函数无限等待m_PostMsgEvent对象,WM_COMMNOTIFY的消息处理函数CMyworkView::OnCommNotify在返回时会把该对象置为有信号,因此,如果WaitForSingleObject函数返回,则说明上一个WM_COMMNOTIFY消息已被处理完,这时才能发下一个消息,在发消息前还要调用ResetEvent把m_PostMsgEvent对象置为无信号的,以供下次使用。

由于PostMessage函数在消息队列中放入消息后会立即返回,所以如果不采取上述措施,那么辅助线程可能在主线程未处理之前重复发出WM_COMMNOTIFY消息,这会降低系统的效率。

函数ReadComm和WriteComm分别用来从m_hCom通信设备中读/写指定数量的字符。ReadComm函数很简单,由于对读超时的特殊设定,ReadFile函数会立即返回并完成操作,并在length变量中报告实际读入的字符数。此时,没有必要调用等待函数或GetOverlappedResult。在WriteComm中,调用GerOverlappedResult 来等待操作结果,直到超时发生。不管是否超时,该函数在结束等待后都会报告实际的传输字符数。

CloseConnection函数的主要任务是终止辅助线程并关闭m_hCom通信设备。为了终止线程,该函数设置了一系列信号,以结束辅助线程中的等待和循环,然后调用WaitForSingleObject等待线程结束。清单7 CMyworkView类的部分代码// MyworkView.h : interface of the CMyworkView class

//////////////////////////////////////////////////////////////////// /////////

BEGIN_MESSAGE_MAP(CMyworkView, CEditView)

ON_MESSAGE(WM_COMMNOTIFY, OnCommNotify)

END_MESSAGE_MAP()

LRESULT CMyworkView::OnCommNotify(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char buf[MAXBLOCK/4];

CString str;

int nLength, nTextLength;

CMyworkDoc* pDoc=GetDocument();

CEdit& edit=GetEditCtrl();

if(!pDoc->m_bConnected ||

(wParam & EV_RXCHAR)!=EV_RXCHAR) // 是否是EV_RXCHAR事件?

{

SetEvent(pDoc->m_hPostMsgEvent); // 允许发送下一个WM_COMMNOTIFY消息return 0L;

}

nLength=pDoc->ReadComm(buf,100); if(nLength)

{

nTextLength=edit.GetWindowTextLength();

edit.SetSel(nTextLength,nTextLength); //移动插入光标到正文末尾for(int i=0;i

{

switch(buf[i])

{

case '\r': // 回车

if(!pDoc->m_bNewLine) break;

case '\n': // 换行

str+="\r\n";break;

case '\b': // 退格

edit.SetSel(-1, 0);

edit.ReplaceSel(str);

nTextLength=edit.GetWindowTextLength();

edit.SetSel(nTextLength-1,nTextLength); edit.ReplaceSel(""); //回退一个字符

str="";break;

case '\a':

MessageBeep((UINT)-1);break;

default :

str+=buf[i];

}

}

edit.SetSel(-1, 0);

edit.ReplaceSel(str); // 向编辑视图中插入收到的字符 }

SetEvent(pDoc->m_hPostMsgEvent); // 允许发送下一个WM_COMMNOTIFY消息return 0L;

}

void CMyworkView::OnChar(UINT nChar, UINT nRepCnt, UINT nFlags) {

// TODO: Add your message handler code here and/or call default CMyworkDoc* pDoc=GetDocument();

char c=(char)nChar;

if(!pDoc->m_bConnected)return;

pDoc->WriteComm(&c, 1);

if(pDoc->m_bEcho)

CEditView::OnChar(nChar, nRepCnt, nFlags); // 本地回显

}

c语言串口通信范例

一个c语言的串口通信程序范例 分类:技术笔记 标签: c语言 串口通信 通信程序 it 最近接触一个项目,用HL-C1C激光位移传感器+易控组态软件完成生产线高度跳变检测,好久没有接触c c#,一些资料,找来做个记录,也许大家用的着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COM232 0x2f8 #define COMINT 0x0b #define MaxBufLen 500 #define Port8259 0x20 #define EofInt 0x20 static int comportaddr; static char intvectnum; static unsigned char maskb; static unsigned char Buffer[MaxBufLen]; static int CharsInBuf,CircIn,CircOut; static void (interrupt far *OldAsyncInt)();

static void interrupt far AsyncInt(void); void Init_COM(int ComPortAddr, unsigned char IntVectNum, int Baud, unsigned char Data, unsigned char Stop, unsigned char Parity) { unsigned char High,Low; int f; comportaddr=ComPortAddr; intvectnum=IntVectNum; CharsInBuf=0;CircIn=0;CircOut=0; f=(Baud/100); f=1152/f; High=f/256; Low=f-High*256; outp(ComPortAddr+3,0x80); outp(ComPortAddr,Low); outp(ComPortAddr+1,High); Data=(Data-5)|((Stop-1)*4); if(Parity==2) Data=Data|0x18; else if(Parity==1) Data=Data|0x8; outp(ComPortAddr+3,Data); outp(ComPortAddr+4,0x0a);

mscomm控件的使用和安装

一、引言 目前,在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时,常用的是串行通信方式。用C++Builder来编写串行通信程序时,可以调用Windows API函数,也可以利用VB中的MSComm控件。利用API函数编写实际应用程序时,往往要考虑多线程的问题,这样编出来的程序不但十分庞大,而且结构比较复杂,继承性差,维护困难。但是使用串行通信控件就相对简单一些,而且功能强大,性能安全可靠。本文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在C++ Builder中利用MSComm 控件进行编程。 二、MSComm控件的常用属性和事件 MSComm 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具体的来说,它提供了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一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方法,一是查询法。 事件驱动方式 在使用事件驱动法设计程序时,每当有新字符到达,或端口状态改变,或发生错误时,MSComm控件将解发OnComm事件,而应用程序在捕获该事件后,通过检查MSComm控件的CommEvent属性可以获知所发生的事件或错误,从而采取相应的操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响应及时,可靠性高。 查询方式 查询方式实质上还是事件驱动,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方式显得更为便捷。在程序的每个关键功能之后,可以通过检查CommEvent 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 1.MSComm 控件的常用属性 CommPort属性:设置或返回通讯端口号,可以设置为1到16之间的任何值,本系统采用缺省值2; Settings属性:以字符串形式设置或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和停止位,本系统采用缺省值"9600,n,8,1"; PortOpen属性:设置或返回通讯口的状态以及打开和关闭端口,可通过把该属性设置为true或者false来打开或者关闭端口; InBufferSize和OutBufferSize属性:分别设置接收和发送缓冲区分配的内存数量,单位为字节,缺省值分别为1024byte和512byte; InputLen属性:确定希望从接收缓冲区移出的字符数量,当InputLen=0时,一次把接收缓冲区的字符全部移出;

C语言串口通信助手代码

该程序全部由C写成没有C++ 更没用MFC 完全是自娱自乐给需要的人一个参考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resource.h" #include "MainDlg.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HANDLE hComm;//用于获取串口打开函数的返回值(句柄或错误值)OVERLAPPED m_ov; COMSTAT comstat; DWORD m_dwCommEvents;

TCHAR cRecs[200],cSends[100]; //接收字符串发送字符串 char j=0,*cCom; //接收用统计数据大小变量端口选择 BOOL WINAPI Main_Proc(HWND hWnd, UINT uMsg,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switch(uMsg) { HANDLE_MSG(hWnd, WM_INITDIALOG, Main_OnInitDialog); HANDLE_MSG(hWnd, WM_COMMAND, Main_OnCommand); HANDLE_MSG(hWnd,WM_CLOSE, Main_OnClose); } return FALSE; } /*系统初始化函数*/ BOOL Main_OnInitDialog(HWND hwnd, HWND hwndFocus, LPARAM lParam) { HWND hwndCombo1=GetDlgItem(hwnd,IDC_COMBO1);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1,-1,TEXT("COM1"));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1,-1,TEXT("COM2"));

VC++_串口上位机编程实例

VC++串口上位机简单例程(源码及详细步骤) (4.33MB) VC++编写简单串口上位机程序 2010年4月13日10:23:40 串口通信,MCU跟PC通信经常用到的一种通信方式,做界面、写上位机程序的编程语言、编译环境等不少,VB、C#、LABVIEW等等,我会的语言很少,C语言用得比较多,但是还没有找到如何用C语言来写串口通信上位机程序的资料,在图书管理找到了用VC++编写串口上位机的资料,参考书籍,用自己相当蹩脚的C++写出了一个简单的串口上位机程序,分享一下,体验一下单片机和PC通信的乐趣。 编译环境:VC++6.0 操作系统:VMWare虚拟出来的Windows XP 程序实现功能: 1、PC初始化COM1口,使用n81方式,波特率57600与单片机通信。PC的COM口编号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修改: 当然也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编写,通过按钮来选择COM端口号,但是此次仅仅是简单的例程,就没有弄那么复杂了。COM1口可用的话,会提示串口初始化完毕。否则会提示串口已经打开Port already open,表示串口已经打开,被占用了。 2、点击开始转换,串口会向单片机发送0xaa,单片机串口中断接收到0xaa后启动ADC转

换一次,并把转换结果ADCL、ADCH共两个字节的结果发送至PC,PC进行数值转换后在窗口里显示。(见文章末尾图) 3、为防止串口被一只占用,点击关闭串口可以关闭COM1,供其它程序使用,点击后按钮变为打开串口,点击可重新打开COM1。 程序的编写: 1、打开VC++6.0建立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Test,

2、在项目中插入MSComm控件:工程->增加到工程->Components and Controls->双击Registered ActiveX Controls->选择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version6.0->Insert,按

VB6.0下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

VB6.0下用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 MSComm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以下先对其属性进行详细的说明后再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1基本属性 CommPort 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mPort[=value] Object为MSComm控件,value为整数值,标志端口号。 说明:该属性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号,value的值可以设为1-16间的任意数(默认为1)。在打开端口之前必须先设置CommPort属性,当端口不存在时,如果用PortOpen属性打开它,MSComm控件会产生错误68(即设备无效的错误)。 Settings Objiect.Setting[=value] Object为MSComm控件,value为字符串类型,表示通讯端口的设置值。 说明:本属性用来设置并返回端口的波特率、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和停止位参数。当端口打开时,如果指定的value参数非法,则MSComm控件产生380号(非法属性值)错误。有效的value参数值由四个设置值组成,有如下格式:“BBBB,P,D,S”,其中BBBB为波特率,P为奇偶校验,D为数据位数,S为停止位数。Value的默认值为:“9600,N,8,1”,下面给出合法的波特率、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和停止位参数: 波特率:110,300,600,1200,2400,4800,9600(默认),14400,19200,28800,38400,56000,57600,115200,128000,256000。 奇偶校验值:E(偶校验,Even)、M(标记,Mark)、N(默认,Default,None)、O(奇校验,Odd)、S(空格,Space)。 数据位值:4,5,6,7,8(默认),9。 停止位值:1(默认),1.5,2。 PortOpen O bject.PortOpen[=value] Object为MSComm控件。Value为布尔类型,表明通讯端口的状态。 说明:本属性用来设置或返回通讯端口的状态(开或关)。在设计时本属性无效。 设置PortOpen属性为True时端口将会被打开。设置为False时将关闭端口并清除接收和传输缓冲区中的数据。当应用程序终止时,SMComm控件自动关闭串行端口。 在打开端口之前,必须给CommPort属性设置一个合法的端口号。如果CommPort属性被设置成一个非法的端口号,则在打开端口时,MSComm控件将产生错误码为68(表示设备无效)的错误。另外,串行端口设备必须支持Settings属性的当前设置值。如果Settings属性包含硬件不支持的通讯设置值,则硬件可能不会正常工作。如果在端口打开之前,DTREnable 或RTSEnable属性被设置为True,则在关闭总线时,这些属性将被设置为False。否则DTR 和RTS线仍将保持其先前的状态。 Input Object.Input Object为MSComm控件。

单片机串口通信C程序及应用实例

一、程序代码 #include//该头文件可到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网站下载#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indata[4]; uchar outdata[4]; uchar flag; static uchar temp1,temp2,temp3,temp; static uchar R_counter,T_counter; void system_initial(void); void initial_comm(void); void delay(uchar x); void uart_send(void); void read_Instatus(void); serial_contral(void); void main() { system_initial(); initial_comm(); while(1) { if(flag==1) { ES = 0; serial_contral(); ES = 1; flag = 0; } else read_Instatus(); } } void uart_send(void) { for(T_counter=0;T_counter<4;T_counter++) { SBUF = outdata[T_counter]; while(TI == 0);

TI = 0; } T_counter = 0; } uart_receive(void) interrupt 4 { if(RI) { RI = 0; indata[R_counter] = SBUF; R_counter++; if(R_counter>=4) { R_counter = 0; flag = 1; } } } void system_initial(void) { P1M1 = 0x00; P1M0 = 0xff; P1 = 0xff; //初始化为全部关闭 temp3 = 0x3f;//初始化temp3的值与六路输出的初始值保持一致 temp = 0xf0; R_counter = 0; T_counter = 0; } void initial_comm(void) { SCON = 0x50; //设定串行口工作方式:mode 1 ; 8-bit UART,enable ucvr TMOD = 0x21; //TIMER 1;mode 2 ;8-Bit Reload PCON = 0x80; //波特率不加倍SMOD = 1 TH1 = 0xfa; //baud: 9600;fosc = 11.0596 IE = 0x90; // enable serial interrupt TR1 = 1; // timer 1 RI = 0; TI = 0; ES = 1; EA = 1; }

使用VB中的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

使用VB中的MSComm控件实现RS-232串口通信 实验准备:需要准备一些与串口通信有关的设备,如(外置式)调制解调器、计算机串口与调制解调器的连接线、一根DTE到DTE的无调制解调器连接线(接法见本章有关习题的参考答案),在实验前检查计算机的两个串口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实验环境:Windows 95/98操作系统,Microsoft VB 5.0以上程序设计环境。对例题中涉及调制解调器的内容,采用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连接的方式;对在例题中 VB (1 (CD) (2 来查询事件和错误。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例如,如果写一个简单的电话拨号程序,则没有必要对每接收一个字符都产生事件,因为唯一等待接收的字符是调制解调器的“OK”响应。 每个使用的MSComm控件都对应着一个串行端口。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串行端口,必须使用多个MSComm控件。可以在Windows“控制面板”中改变端口地址和 中断地址。

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采用了轮询方法演示了用调制解调器进行基本的串行通讯: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Instring As String '保存输入子串的缓冲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mPort=3 '使用COM3。 MSComm1.Settings="2400,N,8,1" '2400波特率,无奇偶校验,8位数据位,一位停止位 下面我们将讲述一下MSComm控件的所有属性,其中前5个是最基本的,必须首先 掌握。 ⑴MsComm控件属性 1)CommPort,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号。语法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mPort[=value]

UART串口通信设计实例

2.5 UART串口通信设计实例(1) 接下来用刚才采用的方法设计一个典型实例。在一般的嵌入式开发和FPGA设计中,串口UART是使用非常频繁的一种调试手段。下面我们将使用Verilog RTL编程设计一个串口收发模块。这个实例虽然简单,但是在后续的调试开发中,串口使用的次数比较多,这里阐明它的设计方案,不仅仅是为了讲解RTL编程,而且为了后续使用兼容ARM9内核实现嵌入式开发。 串口在一般的台式机上都会有。随着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一般会采用USB转串口的方案虚拟一个串口供笔记本使用。图2-7为UART串口的结构图。串口具有9个引脚,但是真正连接入FPGA开发板的一般只有两个引脚。这两个引脚是:发送引脚TxD和接收引脚RxD。由于是串行发送数据,因此如果开发板发送数据的话,则要通过TxD线1 bit接着1 bit 发送。在接收时,同样通过RxD引脚1 bit接着1 bit接收。 再看看串口发送/接收的数据格式(见图2-8)。在TxD或RxD这样的单线上,是从一个周期的低电平开始,以一个周期的高电平结束的。它中间包含8个周期的数据位和一个周期针对8位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每次传送一字节数据,它包含的8位是由低位开始传送,最后一位传送的是第7位。

这个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从串口中接收数据,发送到输出端口。接收的时候是串行的,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但是发送到输出端口时,我们希望是8位放在一起,成为并行状态(见图2-10)。我们知道,串口中出现信号,是没有先兆的。如果出现了串行数据,则如何通知到输出端口呢?我们引入“接收有效”端口。“接收有效”端口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低电平,一旦有数据到来时,它就变成高电平。下一个模块在得知“接收有效”信号为高电平时,它就明白:新到了一个字节的数据,放在“接收字节”端口里面。

VCMSComm串口发送与接收上位机制做总结

VC++MSComm串口发送与接收上位机本设计用VC编写的一个简单的上位机软件,实现功能为:简单的串口数据发送与接收。 具体步骤如下: 一.建立应用程序工程“串口通信_韩季方01” 1.打开VC++6.0—》建立对话框MFC应用程序:串口通信_韩季方01—》 添加基本控件如图1.0。 图1.0 2.添加MSComm控件:Add To Project—》Components and Controls…打开如图1.1,双击“Registered ActiveX Contronls”项—》出现如图1.2—》选择“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version 6.0”控件—》点击“Insert”—》提示“…”确认即可—》弹出图1.3—》点击“OK”—》再点击“Close”。 下一步,将对话框资源控件中的电话状控件托到对话框中即可,如图1.4。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3.编辑控件及其属性设置:如表1.0

4.添加变量及其类型方法如图1.5 图1.5 二.初始化串口:设置MSComm控件属性 打开Class Wizard—》Member Variables—》选IDC_MSCOMM1—》点击“Add Varialbe…”—》添加变量m_ctrlComm。如图1.5。 之后,在工作空间打开文件如图2.0—》在函数OnInitDialog中添加代码如图2.1。

图2.0

图2.1 三.添加串口事件消息处理函数OnComm() 打开Class Wizard—》Member Maps—》Class Name中选择C_01Dlg—》在Object Ids中选择IDC_MSCOMM1—》在Message中选中OnComm—》单击“Add Function”按钮—》将函数名改为OnComm(好记而已)—》单击OK,完成后如图3.0 同理在函数OnComm()中添加代码如图3.1

c语言串口通信范例

c语言串口通信范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一个c语言的串口通信程序范例 标签:分类: 最近接触一个项目,用HL-C1C激光位移传感器+易控组态软件完成生产线高度跳变检测,好久没有接触c c#,一些资料,找来做个记录,也许大家用的着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define COM232 0x2f8 #define COMINT 0x0b #define MaxBufLen 500 #define Port8259 0x20 #define EofInt 0x20

static int comportaddr; static char intvectnum; static unsigned char maskb; static unsigned char Buffer[MaxBufLen]; static int CharsInBuf,CircIn,CircOut; static void (interrupt far *OldAsyncInt)(); static void interrupt far AsyncInt(void); void Init_COM(int ComPortAddr, unsigned char IntVectNum, int Baud, unsigned char Data, unsigned char Stop, unsigned char Parity) { unsigned char High,Low; int f; comportaddr=ComPortAddr; intvectnum=IntVectNum; CharsInBuf=0;CircIn=0;CircOut=0; f=(Baud/100);

WIN_API串口通信详细讲解带范例程序说明

WIN32 API串口通讯实例教程 第一节实现串口通讯的函数及串口编程简介 API函数不仅提供了打开和读写通讯端口的操作方法,还提供了名目繁多的函数以支持对串行通讯的各种操作。常用函数及作用下: 函数名作用 CreateFile 打开串口 GetCommState 检测串口设置 SetCommState 设置串口 BuilderCommDCB 用字符串中的值来填充设备控制块 GetCommTimeouts 检测通信超时设置 SetCommTimeouts 设置通信超时参数 SetCommMask 设定被监控事件 WaitCommEvent 等待被监控事件发生 WaitForMultipleObjects 等待多个被监测对象的结果 WriteFile 发送数据 ReadFile 接收数据 GetOverlappedResult 返回最后重叠(异步)操作结果 PurgeComm 清空串口缓冲区,退出所有相关操作 ClearCommError 更新串口状态结构体,并清除所有串口硬件错误 CloseHandle 关闭串行口 用Windows API 编写串口程序本身是有巨大优点的,因为控制能力会更强,效率也会更高。 API编写串口,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1、创建串口句柄,用CreateFile; 2、对串口的参数进行设置,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波特率(BaudRate),数据宽度(BytesBits),奇偶校验(Parity),停止位(StopBits),当然,重要的还有端口号(Port); 3、然后对串口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这时候用到ReadFile和WriteFile函数; 4、读写结束后,要关闭串口句柄,用CloseFile。 下面依次讲述各个步骤的过程。

C#串口通信:MSComm控件使用详解

C#串口通信:MSComm控件使用详解 目次 MSComm 控件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 CommPort 属性 RThreshold 属性 CTSHolding 属性 SThreshold 属性 CDHolding 属性 DSRHolding 属性 Settings 属性 InputLen 属性 EOFEnable 属性 Handshake 常数 OnComm 常数 InputMode 常数 错误消息 MSComm 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MSComm控件在串口编程时非常方便,程序员不必去花时间去了解较为复杂的API函数,而且在VC、VB、Delphi 等语言中均可使用。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以下简称MSComm)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简化Windows下串行通信编程的ActiveX控件,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通过串行接口收发数据的简便方法。具体的来说,它提供了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一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方法,一是查询法。 1.MSComm控件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 MSComm控件提供下列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事件驱动方式和查询方式。 1.1 事件驱动方式 事件驱动通讯是处理串行端口交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得到通知,例如,在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有字符,或者Carrier Detect (CD) 或Request To Send (RTS) 线上一个字符到达或一个变化发生时。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MSComm 控件的OnComm 事件捕获并处理这些通讯事件。OnComm 事件还可以检查和处理通讯错误。所有通讯事件和通讯错误的列表,参阅CommEvent 属性。在编程过程中,就可以在OnComm事件处理函数中加入自己的处理代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响应及时,可靠性高。每个MSComm 控件对应着一个串行端口。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串行端口,必须使用多个MSComm 控件。 1.2 查询方式 查询方式实质上还是事件驱动,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方式显得更为便捷。在程序的每个关键功能之后,可以通过检查CommEvent 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例如,如果写一个简单的电话拨号程序,则没有必要对每接收一个字符都产生事件,因为唯一等待接收的字符是调制解调器的“确定”响应。 2.MSComm 控件的常用属性 MSComm 控件有很多重要的属性,但首先必须熟悉几个属性。 CommPort 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号。 Settings 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停止位。 PortOpen 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的状态。也可以打开和关闭端口。 Input 从接收缓冲区返回和删除字符。 Output 向传输缓冲区写一个字符串。 下面分别描述:

串口通信MSComm控件和SerialPort

一.概述 输送带控制模块的核心技术是与PLC的串口通讯,在Visual Studio 6.0中编写串口通讯程序,一般都使用Microsoft Communication Control(简称MSComm)的通讯控件,只要通过对此控件的属性和事件进行相应编程操作,就可以轻松地实现串口通讯。但在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Visual 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没有将此控件加入控件库,所以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在Visua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来编写串口通讯程序:第一种方法是通过采用Visual Studio 6.0中原来的MSComm控件这是最简单的,最方便的方法,但需要注册;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微软在.NET推出了一个串口控件,基于.NET的P/Invoke调用方法实现;第三种方法是自己用API写串口通信,虽然难度高,但可以方便实现自己想要的各种功能。 现在微软推出了最新版本的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可以不再采用第三方控件的方法来设计 串口通讯程序。NET Framework 2.0类库包含了SerialPort类,方便地实现了所需要串口通讯的多种功能,为了使MSComm编程方法快速转换到以SerialPort类为核心的串口通讯的设计方法,这里着重讨论了Visu al Studio 6.0的MSComm控件和SerialPort类设计方法的异同点。 二.SerialPort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 1.命名空间 System.IO.Ports命名空间包含了控制串口重要的SerialPort类,该类提供了同步I/O 和事件驱动的I/ O、对管脚和中断状态的访问以及对串行驱动程序属性的访问,所以在程序代码起始位置需加入Using Sys tem.IO.Ports。 2.串口的通讯参数 串口通讯最常用的参数就是通讯端口号及通讯格式(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在MSComm 中相关的属性是CommPort和Settings。SerialPort类与MSComm有一些区别: ?通讯端口号 [PortName]属性获取或设置通信端口,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可用的COM 端口,请注意该属性返回类型为String,不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mPort的short类型。通常情况下,PortName正常返 回的值为COM1、COM2……,SerialPort类最大支持的端口数突破了CommPort控件中CommPor t属性不能超过16的限止,大大方便了用户串口设备的配置。 ?通讯格式 SerialPort类对分别用[BaudRate]、[Parity] 、[DataBits]、[StopBits]属性设置通讯格式中的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和停止位,其中[Parity]和[StopBits]分别是枚举类型Parity、StopBits,Parit y类型中枚举了Odd(奇)、Even(偶)、Mark、None、Space,Parity枚举了None、One、OnePointFi ve、Two。 SerialPort类提供了七个重载的构造函数,既可以对已经实例化的SerialPort对象设置上述相关属性的值,也可以使用指定的端口名称、波特率和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和停止位直接初始化Seri alPort 类的新实例。 3.串口的打开和关闭 SerialPort类没有采用MSComm.PortOpen=True/False设置属性值打开关闭串口,相应的是调用类的Op en()和Close()方法。 4. 数据的发送和读取 SerialPort类调用重载的Write和WriteLine方法发送数据,其中WriteLine可发送字符串并在字符串末尾加入换行符,读取串口缓冲区的方法有许多,其中除了ReadExisting(读取SerialPort对象的流和输入缓冲区中所有立即可用的字节)和ReadTo(一直读取到输入缓冲区中的指定value 的字符串),其余的方法

VB串口通讯控件MSComm详解

VB串口通讯控件MSComm详解 MSComm 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MSComm 控件在串口编程时非常方便,程序员不必去花时间去了解较为复杂的API函数,而且在VC、VB、Delphi等语言中均可使用。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以下简称MSComm)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简化Windows下串行通信编程的ActiveX控件,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通过串行接口收发数据的简便方法。具体的来说,它提供了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一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方法,一是查询法。 1.MSComm控件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 MSComm控件提供下列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事件驱动方式和查询方式。 1.1 事件驱动方式 事件驱动通讯是处理串行端口交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得到通知,例如,在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有字符,或者Carrier Detect (CD) 或Request To Send (RTS) 线上一个字符到达或一个变化发生时。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MSComm 控件的OnComm 事件捕获并处理这些通讯事件。OnComm 事件还可以检查和处理通讯错误。所有通讯事件和通讯错误的列表,参阅CommEvent 属性。在编程过程中,就可以在OnComm事件处理函数中加入自己的处理代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响应及时,可靠性高。每个MSComm 控件对应着一个串行端口。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串行端口,必须使用多个MSComm 控件。 1.2 查询方式 查询方式实质上还是事件驱动,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方式显得更为便捷。在程序的每个关键功能之后,可以通过检查CommEvent 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例如,如果写一个简单的电话拨号程序,则没有必要对每接收一个字符都产生事件,因为唯一等待接收的字符是调制解调器的“确定”响应。 2.MSComm 控件的常用属性 MSComm控件有很多重要的属性,但首先必须熟悉几个属性。 CommPort 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号。 Settings 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停止位。 PortOpen 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的状态。也可以打开和关闭端口。 Input 从接收缓冲区返回和删除字符。 Output 向传输缓冲区写一个字符串。 下面分别描述: CommPort属性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号。 语法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602876.html,mPort[value ] (value 一整型值,说明端口号。) 说明在设计时,value 可以设置成从1 到16 的任何数(缺省值为1)。但是如果用

MSComm控件使用详解

MSComm控件使用详解 2008-04-06 19:15:39| 分类:Windows编程|举报|字号订阅 MSComm控件使用详解 MSComm控件的常用属性 1.MSComm1.Settings:=’9600,n,8,1’; //设置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 Settings属性: 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 ’9600,n,8,1’表示波特率为9600,无奇偶校验,数据位为8为,1位停止位 MSComm1.InBufferSize:=1024; // 接受缓冲区大小 InBufferSize 属性:接收缓冲区的大小,默认值为1024,也可以自己设定,比如, MSComm1.InBufferSize:=2000,则接收缓冲区的大小为2000字节 MSComm1.OutBufferSize:=1024; // 发送缓冲区大小 OutBufferSize属性:发送缓冲区的大小,默认值为1024,也可以自己设定,比如, MSComm1.OutBufferSize:=2000,则发送缓冲区的大小为2000字节 MSComm1.InBufferCount:=0; //清空接受缓冲区 InBufferCount属性:当前接收缓冲区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 count:=MSComm1.InBufferCount, 则count值就是接收缓冲区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对InBufferCount 赋值MSComm1.InBufferCount:=0,可以清空接受缓冲区 MSComm1.OutBufferCount:=0; //清空发送缓冲区 OutBufferCount属性:当前发送缓冲区中数据的长度,对OutBufferCount 赋值MSComm1. OutBufferCount:=0,可以清空发送缓冲区 MSComm1.InputMode:=comInputModeText;// 以文本方式取回数据 MSComm1.InputMode:=comInputModeBinary; //设置接收数据模式为二进制形式 InputMode属性:串口接收数据的模式, comInputModeText(0)表示以文本(ASCII)方式取回数据, comInputModeBinary(1)表示以二进制方式取回数据 comInputModeText, comInputModeBinary为预定义常量,分别表示0,1 RcvByte:=MSComm1.Input Input属性:通过Input属性可以读取串口中接收到的数据,RcvByte:=MSComm1.Input表示读取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其中RcvByte的数据类型为: array of Byte 或array of Variant.在读取之前先设置RcvByte的长度:SetLength(RcvByte,len),如果一次读取所有数据,则SetLength(RcvByte, MSComm1.InBufferCount) MSComm1.Output:= OutputDat Output属性:通过Output属性可以发送数据, MSComm1.Output:=OutputDat,则将OutputDat中

Labview串口通信开发实例(值得拥有)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串口? 2,什么是RS-232? 3,什么是RS-422? 4,什么是RS-485? 5,什么是握手? 1,什么是串口?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 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 数必须匹配: 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 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比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 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每个包是指一个字节,包括开始/停止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由于实际数据位取决于通信协议的选取,术语“包”指任何通信 的情况。 c,停止位:用于表示单个包的最后一位。典型的值为1,1.5和

RS232串口通信基本知识与实例

1,RS232串口通信基本知识 (1)目前较为常用的串口是9针串口(DB9。通信距离较近时(<12m),可以用电缆线直接连接标准RS232端口;若距离较远,需附加调制解调器(MOD EM)。 (2)RS232C串口通信接线方法(三线制) 接收数据针脚(或线)与发送数据针脚(或线)相连,彼些交叉,信号地对应相接 (3)DB9接口三线引脚定义 2 ---- RXD 接收数据 3 ---- TXD 发送数据 5 ---- GND 信号地 (4)串行通信方式 1)单工:信息只能单向传送 2)半双工:信息可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 3)全双工:信息可同时进行双向传送 (5)RS232逻辑电平 逻辑0电平规定为+5 ~ +15V之间;逻辑1是电平为-5 ~ -15V之间,因此在与单片机进行通信时需要进行电平转换 (6)RS232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7)51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1)两个重要指标:可靠性和速度,可靠性是第一位。 2)与串口通信相关的几个寄存器和控制位 TMOD:可以用它来设置定时器工作方式(如果在MCU中使用的是定时器来产生波特率,就需要对这个寄存器进行设置,通常设为0x20,即设置定时器1为8位自动重装定时器,即工作方式1) TH1和TL1:定时器1初始值(可通过波特率计算软件获得) TR1:开启定时器1 SCON:串口控制寄存器,通常设为0x50,即10位异步传输,由定时器1

产生波特率,无奇偶校验位,允许接收 PCON:这个寄存器主要用到它的最高位SMON,当最高位设为1时,原波特率加倍 ES:串口中断使能位 EA:全局中断使能位 3)波特率计算方法(使用一个名为“51波特率初值计算.exe”的小软件)第1步:选择定时器工作方式(方式2) 第2步:输入晶振值(11.0592) 第3步:选择波特率(9600) 第4步:设置SMOD值(0) 第5步:点击确定 第6步:将软件上显示值赋给TH1和TL1 4)串口初始化程序 void Initial_RS232(unsigned char rate) { //默认晶振值为11.0592MHz unsigned char Reload1; switch(rate) //根据拨码器设置波特率 { case 0: Reload1 = 0xE8; //2400bps break; case 1: Reload1 = 0xF4; //4800bps break; case 2: Reload1 = 0xFA; //9600bps break; case 3: Reload1 = 0xFD; //19200bps break; default: Reload1 = 0x00; break; } PCON = PCON|0x80; //SMOD = 1 ;波特率加倍 TMOD = 0x20; //0011,00010设置定时器1为8位自动重装计数器 SCON = 0x50; //0101,0000 8位可变波特率,无奇偶校验位 TH1 = Reload1; //设置定时器1自动重装数 TL1 = Reload1; TR1 = 1; //开定时器1 ES = 1; //允许串口中断 EA = 1; //开总中断 }

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的方法

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的方法 碧峰晨曦 摘要:详细介绍了MSComm控件,并在VC++6.0中利用MSComm控件开发了基于对话框的串口通信实例。 关键词:串口通信,MSComm,VC++ 图书编号:TP311 0.引言 串口通信具有实现简单、价格低廉、通信稳定、数据传输可靠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系统中。MSComm控件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串口通信的控件。该控件为开发串口通信程序提供了更加快捷、容易的方法。在VC++中,对控件属性的操作都是通过特定的函数来实现的,这些函数都是CMSComm类的成员函数。当声明了一个CMSComm类对象后,就可以通过如下格式调用成员函数来访问控件属性了: <对象名>.<成员函数名>(<参数表>)或<对象名>-><成员函数名>(<参数表>) 1.MSComm控件属性及事件 1.1 MSComm控件属性 MSComm控件有许多属性,最主要的几个属性如下: 1)CommPort:设置该属性值可以获取当前程序使用的串口编号。 2)Setting:设置或者获取串行通信的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奇偶校验类型、数据位数及停止位数等)。 3)PortOpen:设置该属性可以打开或关闭串口。 4)Input:从接收缓冲区中返回并删除数据。 5)Output:向串口通信输出缓冲区写入数据。 6)CommEvent:当MSComm控件在运行时发生错误或产生各种事件时,向程序返回错误或事件类型。 1.2 MSComm控件的事件 该控件只有一个事件,即OnComm事件。当CommEvent属性值发生变化时就会触发OnComm事件。根据CommEvent属性值来分别执行各种情况下的处理程序。

相关文档